CN218829939U - 一种光纤分线盒及光模块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分线盒及光模块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9939U
CN218829939U CN202223532891.4U CN202223532891U CN218829939U CN 218829939 U CN218829939 U CN 218829939U CN 202223532891 U CN202223532891 U CN 202223532891U CN 218829939 U CN218829939 U CN 218829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box body
adapters
optical
jump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328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家有
肖艾佑
李秋
汤玲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328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9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9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9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分线盒及光模块测试设备,光纤分线盒包括盒体和至少两根光纤跳线,所述至少两根光纤跳线中至少具有两种类型的光纤跳线,所述光纤跳线包括一至于所述盒体外用于连接待测光模块的第一接头和多个至于所述盒体内的第二接头,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用于可插拔连接所述第二接头和测试设备的适配器。其可同时测试多种类型的光模块且维护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分线盒及光模块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模块测试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光纤分线盒及光模块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光模块(optical module)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通过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光模块具有12路、24路、48路,现有的光模块在测试时,会利用到无源光开关,但是,现有的无源光开关一台设备同时仅能测试一种类型的光模块,比如仅能测试12路的光模块,或者仅能测试48路的光模块;且难维护,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设备仅能测试一种类型的光模块且维护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一种光纤分线盒及光模块测试设备,其可同时测试多种类型的光模块且维护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光纤分线盒,包括盒体和至少两根光纤跳线,所述至少两根光纤跳线中至少具有两种类型的光纤跳线,所述光纤跳线包括一至于所述盒体外用于连接待测光模块的第一接头和多个至于所述盒体内的第二接头,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用于可插拔连接所述第二接头和测试设备的适配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盒体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适配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
所述光纤跳线有两根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的适配器分别与不同光纤跳线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盒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适配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上;
所述光纤跳线有三根且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上的适配器分别与不同光纤跳线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光纤跳线包括12路FC-MT跳线、24路FC-MT跳线和48路FC-MT跳线;
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至少48个适配器;
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至少24个适配器;
所述第三侧板上设置有至少12个适配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侧板上设置有24个适配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适配器在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上阵列排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盒体包括多个侧板且相邻侧板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光模块测试设备,包括测试设备及用于连接测试设备与待测试光模块的光开关,所述光开关为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中所述的一种光纤分线盒,所述光纤分线盒的适配器与所述测试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盒体内设置至少两中类型的光纤跳线,光纤条线的第二接头与适配器连接,测试设备对光模块进行测试时,测试设备的测试线连接在光模块相应端口的适配器上即可,可同时实现至少两种类型的光模块的测试。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接头与适配器采用可插拔连接,在插拔次数多导致光纤端面磨损后,只需将光纤跳线取出,对端面进行研磨或者直接替换即可,便于维护,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一实例中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一实例中第二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光纤分线盒,包括盒体和至少两根光纤跳线,所述至少两根光纤跳线中至少具有两种类型的光纤跳线,所述光纤跳线包括一至于所述盒体外用于连接待测光模块的第一接头和多个至于所述盒体内的第二接头,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用于可插拔连接所述第二接头和测试设备的适配器。光纤跳线根据光模块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型号即可。光纤跳线可以是12路、24路、48路中的任一种类型。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对应的接头结构,可以是SC接头、ST接头、FC接头、LC接头、MPO接头、MT接头等。
盒体有多种结构设计,比如方形、圆形、菱形等规则盒体结构或者不规则盒体结构,为例便于拆开盒体,对光纤分线盒进行维护,盒体采用可拆开的结构设计。
根据使用需要,可仅在盒体内设置两根光纤跳线,以实现两种不同类型光模块的同时测试。为了便于测试且为了便于维护,可将盒体设置为可拆卸的方形或者圆形结构,光纤跳线对应的适配器分别设置在盒体的两个不同侧板上或者在圆形盒体上规则排布,以便于调试时对适配器连接的光模块的通道进行区分。采用不规则分布时,可在盒体上做标记以便于对适配器连接的光模块的通道进行区分。
由于光模块具有12路、24路、48路三种类型,对此,较佳的,为了便于同时对三种光模块进行测试,同时在盒体内设置3根光纤跳线。为了便于对不同光纤跳线的适配器进行区分,盒体采用方形结构,同时在盒体的三个侧板上设置适配器。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盒体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等供多个侧板。为了便于对光纤分线盒进行维护,盒体的多个侧板中相邻侧板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比如,采用螺栓连接方式或者其他卡扣连接方式均可,如图1中所示为采用螺孔螺栓连接的方式。其中,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上均设置适配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上的适配器分别与不同光纤跳线连接,即可同时实现对三种光模块的测试。
光纤跳线以FC-MT跳线为例,包括12路FC-MT跳线、24路FC-MT跳线和48路FC-MT跳线。此时,在第一侧板11上设置至少48个适配器,如图2所示;在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至少24个适配器,如图3所示;在所述第三侧板上设置至少12个适配器,以分别实现与48路FC-MT跳线、24路FC-MT跳线和12路FC-MT跳线的FC接头的连接。每个侧板上多余的适配器可以作为备用。较佳的,在第三侧板上设置24个适配器,将剩下的12个适配器作为备用。为了便于对各适配器所连接光模块的通道进行区分,以便于对对应通道进行检测,适配器在各侧板上规则排布,比如采用图所示的阵列排布方式。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光模块测试设备,包括测试设备及用于连接测试设备与待测试光模块的光开关,所述光开关为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中所述的一种光纤分线盒,所述光纤分线盒的适配器与所述测试设备连接。
以光纤跳线为FC-MT跳线,同时实现3种类型的光模块测试,即光纤分线盒的光纤跳线包括12路FC-MT跳线、24路FC-MT跳线和48路FC-MT跳线为例进行使用说明。
48路FC-MT跳线的FC接口在第一侧板11上分别按第一排1-8通道、第二排9至16通道,……,第五排33至40通道,第六排41至48通道的顺序连接,适配器是外螺纹,FC接口带内螺纹,旋上即可,然后将48路MT接头即尾纤从盒体上的出口引出即可。
24路FC-MT跳线的FC接口在第二侧板12上分别按第一排1-6通道、第二排7至12通道,第三排13至18通道,第四排19至24通道的顺序连接,适配器是外螺纹,FC接口带内螺纹,旋上即可,然后将24路MT接头即尾纤从盒体上的出口引出即可。
12路FC-MT跳线的FC接口在第三侧板上分别按第一排1-6通道、第二排7至12通道顺序连接,第三排至第四排的12共12个适配器作为备用,适配器是外螺纹,FC接口带内螺纹,旋上即可,然后将12路MT接头即尾纤从盒体上的出口引出即可。
采用上述结构,可同时实现12路、24路和48路光模块的测试。若开发出60路的需求,或者需要两个24路同时工作时,将12路FC-MT跳线的换成24路FC-MT跳线即可。
组装好盒体,将光模块的MT接口与从MT尾纤出口出来的的对应跳线尾纤接口接好,12路多通道光模块接12路FC-MT跳线MT接口,24路多通道光模块接24路FC-MT跳线MT接口,48路多通道光模块接48路FC-MT跳线MT接口,再拿3根FC-FC跳线一头与测试设备接好,另一头则与光纤分线盒的3个侧板上的适配器对接,则可开始同时测试12路、24路和48路的多通道光模块。测完1个通道之后,设备端连接不动,将与面板连接的FC-FC跳线接口拔出,换至第2个通道,由于面板已编号或者规则排布,待所有通道测完,需要复测有问题的通道时,可在面板上迅速找到对应编号接口进行复测。
采用上述结构,可同时兼容测试多种类型的多通道光模块。若采购12路光开关设备+24路光开关设备+48路光开关设备,总成本接近10万元,但是,采用本方案的结构,制作成本可降至2000-3000元。对产品在研发阶段的测试有极大的适用性,但在批量阶段生产时效率则显得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分线盒维修及其简单,完全不用去分析问题出在何处。由于光纤插拔次数多了之后会损伤光纤端面,只需要将光纤分线盒里面的跳线取出来,将端面进行研磨或者更换即可,维修成本非常低。而光开关设备的维修则复杂很多,维修成本也更高。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光纤分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和至少两根光纤跳线,所述至少两根光纤跳线中至少具有两种类型的光纤跳线,所述光纤跳线包括一至于所述盒体外用于连接待测光模块的第一接头和多个至于所述盒体内的第二接头,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用于可插拔连接所述第二接头和测试设备的适配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适配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
所述光纤跳线有两根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的适配器分别与不同光纤跳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适配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上;
所述光纤跳线有三根且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上的适配器分别与不同光纤跳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跳线包括12路FC-MT跳线、24路FC-MT跳线和48路FC-MT跳线;
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至少48个适配器;
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至少24个适配器;
所述第三侧板上设置有至少12个适配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纤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上设置有24个适配器。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光纤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在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上阵列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分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多个侧板且相邻侧板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
8.一种光模块测试设备,包括测试设备及用于连接测试设备与待测试光模块的光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开关为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一种光纤分线盒,所述光纤分线盒的适配器与所述测试设备连接。
CN202223532891.4U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光纤分线盒及光模块测试设备 Active CN218829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2891.4U CN218829939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光纤分线盒及光模块测试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2891.4U CN218829939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光纤分线盒及光模块测试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9939U true CN218829939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78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32891.4U Active CN218829939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光纤分线盒及光模块测试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9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12969B1 (en)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interface and wire harness test and test develop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8314926B2 (en) Apparatus for optical fiber testing
JPH10107739A (ja) 光相互接続モジュール
CN108802552A (zh) 一种线缆校验仪及其校验方法
CN218829939U (zh) 一种光纤分线盒及光模块测试设备
CN108957164A (zh) 一种扣板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9821329U (zh) 一种网线测试装置
CN212723280U (zh) 一种线缆测试仪转接箱
CN201830260U (zh) Mtp/mpo接口光功率探测装置
CN202856737U (zh) 一种10g epon olt光模块测试仪
CN111089706A (zh) 多通道光学测试仪
CN108988939A (zh) 一种快速判断光缆衰减是否异常以及光模块发光功率具体数值的方法
CN205809354U (zh) 一种多接口光纤测试线
CN204479803U (zh) 可进行信号诊断的多路光纤信号转接装置
CN212007741U (zh) 一种加装的mpo跳线插回损值测试装置
CN114112312A (zh) 保偏光纤损耗测试装置、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210037149U (zh) 一种光纤线路损耗检测装置
CN207835451U (zh) 一种光模块自动化测试装置
CN104730652B (zh) 一种供调试验证用的光互联结构
CN208254643U (zh) 一种多路多功能光功率检测设备
CN107231189A (zh) 一种用于光背板光信号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CN202275202U (zh) 基于集中光测量下光纤总配线架在线测试横向12芯插盘
CN218724718U (zh) 胶囊内窥镜照度检测系统
CN213714684U (zh) 一种多功能的测试尾纤装置
CN217506014U (zh) 节点仪器检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