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7575U - 神经刺激体外机和神经刺激器 - Google Patents
神经刺激体外机和神经刺激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27575U CN218827575U CN202222496498.8U CN202222496498U CN218827575U CN 218827575 U CN218827575 U CN 218827575U CN 202222496498 U CN202222496498 U CN 202222496498U CN 218827575 U CN218827575 U CN 2188275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main
- slot
- contact part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刺激体外机和神经刺激器,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包括:机壳,包括相互扣合的主机壳和后盖,所述主机壳和所述后盖密封连接形成主安装室,所述主机壳的壳壁内凹形成电池插槽,所述电池插槽包括槽侧壁和槽底壁,所述槽底壁设有与所述主安装室连通的第一通孔;电池仓,安装在所述电池插槽内,所述电池仓包括仓壳、以及贯穿仓壳的电池触片;第一密封圈,安装在所述仓壳和所述槽侧壁之间;主控电路板,安装在所述主安装室内;导电组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电池触片电连接。所述神经刺激器包括神经刺激体外机和体内刺激器。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刺激体外机和神经刺激器,制造方便、防水性能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神经刺激体外机和神经刺激器。
背景技术
神经刺激器是一种通过对神经组织施加刺激电流来调控神经的电子装置,神经刺激器一般包括神经刺激体外机和体内刺激器,神经刺激体外机和体内刺激器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电能或控制信号。
由于神经刺激体外机的尺寸限制,电池的容量无法做大,需要频繁更换电池。另外,由于神经刺激器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对神经刺激体外机的防水性能要求较高。因此,需要一种防水且制造方便的神经刺激体外机。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刺激体外机,制造方便、防水性能好、且易于更换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刺激体外机,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包括:
机壳,包括相互扣合的主机壳和后盖,所述主机壳和所述后盖密封连接形成主安装室,所述主机壳的壳壁内凹形成电池插槽,所述电池插槽包括槽侧壁和槽底壁,所述槽底壁设有与所述主安装室连通的第一通孔;
电池仓,安装在所述电池插槽内,所述电池仓包括仓壳、以及贯穿仓壳的电池触片;
第一密封圈,安装在所述仓壳和所述槽侧壁之间;
主控电路板,安装在所述主安装室内;
导电组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电池触片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仓包括沿所述电池插槽的深度方向相互扣合的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槽侧壁密封,所述电池触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半壳。
优选地,所述仓壳的内腔形状为与纽扣电池相适应的圆饼形,所述仓壳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壳和底壳,所述电池触片包括:
正极触片,穿设于所述顶壳,用于将电池正极电源引出至仓壳外;
负极触片,穿设于所述底壳,用于将电池负极电源引出至仓壳外。
优选地,所述导电组件包括:
第一导电组件,安装于所述电池插槽内,所述第一导电组件包括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所述正极导电片包括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靠近所述槽侧壁以连通所述正极触片,所述第二接触部暴露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负极导电片包括第三接触部和第四接触部,所述第三接触部靠近所述槽侧壁以连通所述负极触片,所述第四接触部暴露于所述第一通孔;
第二导电组件,安装于所述主安装室内,用于将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别连接至所述主控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组件还包括U形基座,所述U形基座包括基座底壁、相对布置的两基座侧壁,所述基座底壁贴靠固定于所述槽底壁,所述两基座侧壁分别贴靠固定于相应侧的槽侧壁;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别贴靠固定于相应侧的基座侧壁,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第四接触部均贴靠固定于所述基座底壁。
优选地,所述主安装室内设有定位插槽,所述定位插槽靠近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主控电路板设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组件包括:
基板,插接固定于所述定位插槽内;
两弹性触片,固定于所述基板,所述两弹性触片分别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第四接触部电接触;
第二接线端子,固定于所述基板,与所述两弹性触片电连接;
导线,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
优选地,所述主机壳设有插孔,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还包括航空插头、电极引线、以及第二密封圈,所述航空插头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圈插接固定于所述插孔,所述电极引线通过所述航空插头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极引线用于向人体输送刺激电流。
优选地,所述主机壳包括主面板和连接于所述主面板的围板,
所述围板与所述后盖焊接密封;或
所述围板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围板通过环形密封槽内的粘接剂与所述后盖粘接密封;或
所述围板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围板通过环形密封槽内的第三密封圈与所述后盖密封。
优选地,所述主面板设有一个或多个按键安装孔,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还包括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键基座和控制按钮,所述按键基座与所述控制按钮一体成型且采用弹性材质,所述按键基座与所述主面板相互贴靠且密封连接,所述控制按钮穿设于所述按键安装孔,所述主控电路板设有与所述控制按钮位置对应的按钮开关;
所述主面板设有屏幕安装孔,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还包括:
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屏幕安装孔,且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连接;
玻璃盖板,至少覆盖于所述显示屏,所述玻璃盖板与所述主面板密封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神经刺激器,包括所述的神经刺激体外机以及与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通信连接的体内刺激器,所述体内刺激器包括接收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电能以释放刺激电流的刺激电极。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刺激体外机和神经刺激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制造方便防水性能好、且易于更换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仓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电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导电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机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按键部位的内部结构图。
元件标号说明
1、机壳;11、主机壳;111、插孔;112、航空插头;113、第二密封圈;114、主面板;115、围板;116、环形密封槽;117、按键安装孔;118、屏幕安装孔;12、后盖;13、主安装室;131、定位插槽;14、电池插槽;141、第一通孔;111、插孔;2、电池仓;21、仓壳;211、第一半壳;212、第二半壳;2121、顶壳;2122、底壳;22、电池触片;221、正极触片;222、负极触片;3、第一密封圈;4、主控电路板;41、按钮开关;51、正极导电片;511、第一接触部;512、第二接触部;513、第二加宽段;52、负极导电片;521、第三接触部;522、第四接触部;523、第一加宽段;531、基座底壁;5311、第一条形孔;5312、第二条形孔;532、基座侧壁;54、倒角;61、基板;62、弹性触片;63、第二接线端子;7、按钮组件;71、按键基座;72、控制按钮;73、弹性悬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刺激体外机,神经刺激体外机包括机壳1、电池仓2、第一密封圈3、主控电路板4以及导电组件。
机壳1包括相互扣合的主机壳11和后盖12,主机壳11和后盖12密封连接形成主安装室13,主机壳11的壳壁内凹形成电池插槽14,电池插槽14包括槽侧壁和槽底壁,槽底壁设有与主安装室13连通的第一通孔141。
电池仓2安装在电池插槽14内,电池仓2包括仓壳21、以及贯穿仓壳21的电池触片22。第一密封圈3安装在仓壳21和槽侧壁之间。主控电路板4安装在主安装室13内。导电组件(未示出)穿过第一通孔141,将主控电路板4与电池触片22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神经刺激体外机的其中一种组装方式如下,先将电池装入电池仓2内,使电池和电池触片22接触导通。再将电池仓2装入电池插槽14内,此时电池仓2的仓壳21和第一密封圈3将第一通孔141密封,使环境中的水汽不能经由第一通孔141进入到主安装室13内。再将主控电路板4固定于主机壳11或后盖12。再用导电组件(例如导线、触片等现有技术)穿过第一通孔141,将主控电路板4与电池触片22导通,利用电池仓2内的电池为主控电路板4供电。再将主机壳11与后盖12扣合并密封,实现神经刺激体外机的整体密封。本实用新型采用插拔式结构更换电池,不仅动作简单,而且容易实现更换后的整机的密封防水。
具体的,参考图3,电池仓2包括沿电池插槽14的深度方向相互扣合的第一半壳211和第二半壳212,第一半壳211通过第一密封圈3与槽侧壁密封,电池触片设置于第二半壳。第一半壳211除了在与第二半壳212的扣合界面处有开口外,其余部分密闭无开口。第一密封圈3套在第一半壳211上,这样当电池仓2插入电池插槽14时即实现神经刺激体外机的整机密封。第二半壳212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与第一半壳211的扣合,将电池固定在电池仓2内。由于已经通过第一半壳211完成密封,对第二半壳212壳体的密闭性不做要求,例如可以在第二半壳212上开孔以供电池触片22连通电池仓2内外。拆卸时,先将电池仓2从电池插槽14内拔出,再将第一半壳211和第二半壳212拆开,取出电池。
为了适应纽扣电池的形状,缩小整机体积,在一实施例中,仓壳21的内腔形状为与纽扣电池相适应的圆饼形,仓壳21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壳2121和底壳2122,电池触片22包括正极触片221和负极触片222。正极触片221穿设于顶壳2121,用于将电池正极电源引出至仓壳21外。负极触片222穿设于底壳2122,用于将电池负极电源引出至仓壳21外。正极触片221和负极触片222中至少一者具有弹性,例如通过在金属片上形成切开,再将被切口半包围悬臂翘曲,形成具有弹性的触片。正极触片221和负极触片222一方面起到导电作用,另一方面还对电池提供支撑和定位。
具体的,参考图1、图4,在一实施例中,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组件和第二导电组件。第一导电组件安装于电池插槽14内,第一导电组件包括正极导电片51和负极导电片52。正极导电片51包括第一接触部511和第二接触部512,第一接触部511靠近槽侧壁以连通正极触片,第二接触部512暴露于第一通孔141。负极导电片52包括第三接触部521和第四接触部522,第三接触部521靠近槽侧壁以连通负极触片,第四接触部522暴露于第一通孔141。第二导电组件安装于主安装室13内,用于将第二接触部512和第三接触部521分别连接至主控电路板4。
正极导电片51和负极导电片52的主要作用是将电池的正极电位和负极电位从槽侧壁引至槽底壁的第一通孔141处,使主安装室13内的第二导电组件更容易接触到正、负电位。与直接用导线穿过第一通孔141进行焊接的方式相比,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难度更低。
为进一步降低组装难度,参考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组件还包括U形基座,U形基座包括基座底壁531、相对布置的两基座侧壁532,基座底壁531贴靠固定于槽底壁,两基座侧壁532分别贴靠固定于相应侧的槽侧壁。第一接触部511和第三接触部521分别贴靠固定于相应侧的基座侧壁532,第二接触部512和第四接触部522均贴靠固定于基座底壁531。
本实施例组装时,可以先将U形基座、正极导电片51以及负极导电片52固定在一起,形成模块化的第一导电组件。再将第一导电组件置入电池插槽14内,两基座侧壁532分别与两槽侧壁相抵限位,基座底壁531与槽底壁相抵限位。再将第一导电组与主机壳11固定。以上具体的固定方式可采用二次注塑、点胶粘接等现有技术。
具体的,第一接触部511的靠近第四接触部522的一侧具有第一加宽段523。第一接触部511的靠近第二接触部512的一侧具有第二加宽段513。通过第一加宽段523和第二加宽段513使第二接触部512和第四接触部522相互错开。正极导电片51和负极导电片52的整体形状均为“L”形,基座底壁531设有第一条形孔5311和第二条形孔5312,第一条形孔5311的宽度与正极导电片51的厚度相适应,第二条形孔5312的宽度与负极导电片52的厚度相适应。组装时,将正极导电片51插入第一条形孔5311,将负极导电片52插入第二条形孔5312,实现贴靠固定。进一步的,U形基座还分别设有与第一接触部511、第二接触部512、第三接触部521以及第四接触部522位置对应的沉槽,沉槽的深度与正极导电片51和负极导电片52的厚度相适应,以便第一导电组件外的其它触片可以通过沿U形基座的表面滑动,较平顺地过渡到正极导电片51和负极导电片52上。为进一步方便插拔电池仓2,基座侧壁532的一端设有用于引导触片滑入两基座侧壁532之间的倒角54。倒角的至少部分为弧形过渡部。
具体的,参考图4、图6,在一实施例中,主安装室13内设有定位插槽131,定位插槽131靠近第一通孔设置,主控电路板4设有第一接线端子(未示出),第二导电组件包括基板61、两弹性触片62、第二接线端子63以及导线(未示出)。基板61插接固定于定位插槽131内。两弹性触片62固定于基板,两弹性触片62分别与第二接触部512和第四接触部522电接触。第二接线端子63固定于基板61,与两弹性触片62电连接。导线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63。
弹性触片62和第二接线端子63均可采用市售的现有产品,而基板61可以采用根据弹性触片62和第二接线端子63的位置而设计PCB板。组装时,先通过将第二导电组件焊接为一体。将第一导电组件与主机壳11固定在一起。再将基板61插入定位插槽131,插入过程中,弹性触片62与第二接触部512和第四接触部522接触导通。再将导线的两端分别插接至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63,再扣合主机壳11和后盖12。本实施例通过设计模块化的第二导电组件,从而将电路的焊接过程与机械部件的组装过程分开,组装更方便。
具体的,参考图1,主机壳11设有插孔111,神经刺激体外机还包括航空插头112、电极引线(未示出)、以及第二密封圈113,航空插头112通过第二密封圈113插接固定于插孔111,电极引线通过航空插头112与主控电路板4电连接,电极引线用于向人体输送刺激电流。对于有线供电的神经刺激器,需要从神经刺激体外机引出电极引线。本实施例通过使用航空插头112实现电极引线出口位置的密封。
具体的,参考图7,主机壳11包括主面板114和连接于主面板114的围板115。在一实施例中,围板115与后盖12焊接密封。在一实施例中,围板115设有环形密封槽116,围板115通过环形密封槽116内的粘接剂与后盖12粘接密封。在一实施例中,围板通过环形密封槽116内的第三密封圈(未图示)与后盖密封。显然的,以上三种固定方式可以相互组合。
具体的,参考图1、图8,主面板114设有一个或多个按键安装孔117,神经刺激体外机还包括按钮组件7,按钮组件7包括按键基座71和控制按钮72,按键基座71与控制按钮72一体成型且采用弹性材质。按键基座71与主面板114相互贴靠且密封连接,控制按钮72穿设于按键安装孔,主控电路板4设有与控制按钮72位置对应的按钮开关41。按键基座71和主面板114之间可采用二次注塑或粘接的方式实现密封连接。通过使用一体成型的弹性材质(例如硅胶),控制按钮72和按键基座71之间形成弹性悬臂73,既能满足密封要求,又能实现控制按钮72的弹性复位。
具体的,参考图7,主面板114设有屏幕安装孔118,神经刺激体外机还包括显示屏和玻璃盖板(未示出)。显示屏安装于屏幕安装孔,且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玻璃盖板至少覆盖于显示屏,玻璃盖板与主面板114密封连接,例如点胶粘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神经刺激器,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的神经刺激体外机以及与神经刺激体外机通信连接的体内刺激器,体内刺激器包括接收神经刺激体外机电能以释放刺激电流的刺激电极。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机壳设计为相互扣合的主机壳和后盖,并将电池插槽与主机壳一体成型,通过第一密封圈实现电池插槽的密封,通过焊接或点胶等实现主机壳和后盖的密封,不仅加工方便,而且密封性能好,且容易更换电池。具有较高的产业利用价值。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神经刺激体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包括:
机壳,包括相互扣合的主机壳和后盖,所述主机壳和所述后盖密封连接形成主安装室,所述主机壳的壳壁内凹形成电池插槽,所述电池插槽包括槽侧壁和槽底壁,所述槽底壁设有与所述主安装室连通的第一通孔;
电池仓,安装在所述电池插槽内,所述电池仓包括仓壳、以及贯穿仓壳的电池触片;
第一密封圈,安装在所述仓壳和所述槽侧壁之间;
主控电路板,安装在所述主安装室内;
导电组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电池触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刺激体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包括沿所述电池插槽的深度方向相互扣合的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槽侧壁密封,所述电池触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半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刺激体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壳的内腔形状为与纽扣电池相适应的圆饼形,所述仓壳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壳和底壳,所述电池触片包括:
正极触片,穿设于所述顶壳,用于将电池正极电源引出至仓壳外;
负极触片,穿设于所述底壳,用于将电池负极电源引出至仓壳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刺激体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包括:
第一导电组件,安装于所述电池插槽内,所述第一导电组件包括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所述正极导电片包括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靠近所述槽侧壁以连通所述正极触片,所述第二接触部暴露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负极导电片包括第三接触部和第四接触部,所述第三接触部靠近所述槽侧壁以连通所述负极触片,所述第四接触部暴露于所述第一通孔;
第二导电组件,安装于所述主安装室内,用于将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别连接至所述主控电路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刺激体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还包括U形基座,所述U形基座包括基座底壁、相对布置的两基座侧壁,所述基座底壁贴靠固定于所述槽底壁,所述两基座侧壁分别贴靠固定于相应侧的槽侧壁;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别贴靠固定于相应侧的基座侧壁,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第四接触部均贴靠固定于所述基座底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刺激体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安装室内设有定位插槽,所述定位插槽靠近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主控电路板设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组件包括:
基板,插接固定于所述定位插槽内;
两弹性触片,固定于所述基板,所述两弹性触片分别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第四接触部电接触;
第二接线端子,固定于所述基板,与所述两弹性触片电连接;
导线,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刺激体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设有插孔,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还包括航空插头、电极引线、以及第二密封圈,所述航空插头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圈插接固定于所述插孔,所述电极引线通过所述航空插头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极引线用于向人体输送刺激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刺激体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包括主面板和连接于所述主面板的围板,
所述围板与所述后盖焊接密封;或
所述围板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围板通过环形密封槽内的粘接剂与所述后盖粘接密封;
或
所述围板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围板通过环形密封槽内的第三密封圈与所述后盖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神经刺激体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面板设有一个或多个按键安装孔,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还包括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键基座和控制按钮所述按键基座与所述控制按钮一体成型且采用弹性材质,所述按键基座与所述主面板相互贴靠且密封连接,所述控制按钮穿设于所述按键安装孔,所述主控电路板设有与所述控制按钮位置对应的按钮开关;
所述主面板设有屏幕安装孔,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还包括:
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屏幕安装孔,且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连接;
玻璃盖板,至少覆盖于所述显示屏,所述玻璃盖板与所述主面板密封连接。
10.一种神经刺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神经刺激体外机以及与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通信连接的体内刺激器,所述体内刺激器包括接收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电能以释放刺激电流的刺激电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96498.8U CN218827575U (zh) | 2022-09-19 | 2022-09-19 | 神经刺激体外机和神经刺激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96498.8U CN218827575U (zh) | 2022-09-19 | 2022-09-19 | 神经刺激体外机和神经刺激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27575U true CN218827575U (zh) | 2023-04-07 |
Family
ID=87252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496498.8U Active CN218827575U (zh) | 2022-09-19 | 2022-09-19 | 神经刺激体外机和神经刺激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27575U (zh) |
-
2022
- 2022-09-19 CN CN202222496498.8U patent/CN2188275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H11283704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JP2014207140A (ja) | 防水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WO2020238813A1 (zh) | 无线耳机组件 | |
KR100572178B1 (ko) | 전지를 내장한 휴대전기기기 | |
CN218827575U (zh) | 神经刺激体外机和神经刺激器 | |
CN108696782B (zh) | 一种线控组件及线控式蓝牙耳机 | |
CN201838632U (zh) | 压接式电池、电池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 |
CN206413324U (zh) | 防水组件及终端 | |
GB2394125A (en) | Electrical power jack | |
CN213816572U (zh) | 一种防尘型插座 | |
CN213368101U (zh) | Tws耳机的安装结构及终端设备 | |
CN214850548U (zh) | 具有磁吸定位功能的插头式无线充电器 | |
CN213585223U (zh) | 磁吸式无线充电宝 | |
CN110493395B (zh) | 移动终端 | |
CN210891115U (zh) | 一种磁吸充电器、灯尾结构及手电筒 | |
CN215817578U (zh) | 控制器和电子设备 | |
CN219761686U (zh) | 电器元件装配模组和充电设备 | |
CN220692850U (zh) | 充电盒和助听器 | |
CN218921721U (zh) | 充电模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218004028U (zh) | 一种主控盒及智能穿戴装置 | |
CN213756683U (zh) | 电子烟的供电装置及电子烟 | |
CN219873215U (zh) | 一种插接一体的智能开关 | |
CN220964460U (zh) | 电机及其接插件结构 | |
CN221488100U (zh) | 驱动器 | |
JP2015073425A (ja) | 自走式清掃装置の充電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