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7439U -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27439U CN218827439U CN202222393915.6U CN202222393915U CN218827439U CN 218827439 U CN218827439 U CN 218827439U CN 202222393915 U CN202222393915 U CN 202222393915U CN 218827439 U CN218827439 U CN 2188274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b
- negative
- positive
- sub
-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570 Cupro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YOCUPQPZWBBYIX-UHFFFAOYSA-N copper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Cu] YOCUPQPZWBBYIX-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058 polyacryl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6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73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74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283070 Equus zeb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58 absorb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128518 Tabr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258 conduct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89 copper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280 packaging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85 packaging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943 hotme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Al]O[Al]=O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8 packag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所述电池包括膜壳、电芯、正极耳、负极耳和连接件,正极耳和负极耳均与电芯电连接,正极耳的第一部位与负极耳的第二部位通过连接件连接,电芯和连接件均位于所述膜壳内部;连接件为负温度系数元件,在正极耳和负极耳的温度升高至第一区间时,正极耳的第一部位和负极耳的第二部位通过连接件微短接。通过连接件释放电芯中的一部分电压,降低电芯的温升,并且正极耳的第一部位、负极耳的第二部位以及连接件位于膜壳内部,正极耳和负极耳延伸出膜壳外部的部位可以直接与电池的包装(PACK)端连接,减少由于增加连接件而导致与PACK端发生干涉的情况;同时避免给PACK端进一步加工导致成本增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快充、倍率放电成为了市场需求的主流,然而随着高倍率充放电的提升,电芯容易因高温而导致热失控。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设置吸热材料以降低温升,电池内部短路时,没有设置吸热材料的位置容易发送热失控,对电芯温升的改善效果较差;并且由于额外设置的吸热材料在封装过程中容易与电池的包装端发生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热材料存在的电芯温升改善效果较差且容易与电池的包装端发生干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膜壳、电芯、正极耳、负极耳和连接件,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均与所述电芯电连接,所述正极耳的第一部位与所述负极耳的第二部位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电芯和所述连接件均位于所述膜壳内部;
其中,所述连接件为负温度系数元件,在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的温度升高至第一区间时,所述正极耳的第一部位和所述负极耳的第二部位通过所述连接件微短接。
可选地,所述正极耳包括第一子正极耳和至少一个第二子正极耳,所述第一子正极耳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正极耳与所述电芯电连接;所述负极耳包括第一子负极耳和至少一个第二子负极耳,所述第一子负极耳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负极耳与所述电芯电连接;
所述正极耳的第一部位位于所述第一子正极耳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正极耳的连接位置,所述负极耳的第二部位位于所述第一子负极耳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负极耳的连接位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正极耳的第一部位焊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负极耳的第二部位焊接。
可选地,还包括保护胶,所述保护胶包裹所述连接件、所述正极耳的第一部位和所述负极耳的第二部位。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基材层和胶层,所述基材层包括负温度系数材料,所述基材层与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接触。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裹所述正极耳的第一部位和所述负极耳的第二部位。
可选地,还包括极耳胶,所述极耳胶用于密封所述膜壳。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的厚度为100微米至1000微米。
可选地,所述第一区间的温度值位于10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极耳的温度升高至第一区间时,通过连接件负温度系数NTC的特性,使得正极耳的第一部位和负极耳的第二部位通过连接件微短接,从而通过连接件释放电芯中的一部分电压,降低电芯的温升,并且正极耳的第一部位、负极耳的第二部位以及连接件位于膜壳内部,正极耳20和负极耳延伸出膜壳外部的部位可以直接与电池的包装(PACK)端连接,减少由于增加连接件而导致与PACK端发生干涉的情况;同时避免给PACK端进一步加工导致成本增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结构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膜壳、电芯10、正极耳20、负极耳30和连接件40,正极耳20和负极耳30均与电芯10电连接,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与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通过连接件40连接,电芯10和连接件40均可以位于膜壳内部;
其中,连接件40可以是负温度系数元件,在正极耳20和负极耳30的温度升高至第一区间时,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和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通过连接件40微短接。
本实施方式中,当极耳的温度升高至第一区间时,通过连接件40负温度系数NTC的特性,使得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和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通过连接件40微短接,从而通过连接件40释放电芯10中的一部分电压,降低电芯10的温升,并且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以及连接件40位于膜壳内部,正极耳20和负极耳30延伸出膜壳外部的部位可以直接与电池的包装(PACK)端连接,减少由于增加连接件40而导致与PACK端发生干涉的情况;同时避免给PACK端进一步加工导致成本增加。
其中,第一区间的温度值可以是10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之间。随着温度的上升,负温度系数元件的电阻值可以降低,当正极耳20和/或负极耳30处温度达到负温度系数元件响应温度时,可及时实现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和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之间的微短接,以释放电芯10内部的电压,避免电芯10因长时间高温使用发生热失控引起的燃烧爆炸。而温度低于第一区间的温度值时,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和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之间不导通。
其中,在达到响应温度,即第一区间的温度值的情况下,连接件40的电阻降低,且电阻与电芯10的内阻之间的比值范围可以是(1000:1)至(1:1)。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在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极耳位置的温升通常大于电芯10位置的温升,通过设置在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和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之间的连接件40,在极耳温度达到第一区间的温度值的情况下连接件40的电阻值降低,以实现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和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之间的微短接,即通过对极耳位置的温升进行及时响应,以降低电芯10的温升,提高了温升的改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区间的温度值还可以根据负温度系数元件的种类、性能等参数进行调整,以满足实际安全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可以分别是正极耳20和负极耳30上对应的位置,以使得连接件40在第一位置与正极耳20端部的距离可以等于连接件40在第二位置与负极耳30端部的距离;当然,在实际装配过程中,连接件40分别与正极耳20和负极耳30固定的位置可以不完全对应,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正极耳20可以包括第一子正极耳201和至少一个第二子正极耳202,第一子正极耳201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子正极耳202与电芯10电连接;负极耳30包括第一子负极耳301和至少一个第二子负极耳302,第一子负极耳301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子负极耳302与电芯10电连接;
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位于第一子正极耳201与至少一个第二子正极耳202的连接位置,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位于第一子负极耳301与至少一个第二子负极耳302的连接位置;
第一子正极耳201的材质包括铝和铝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子负极耳301的材质包括铜、铜镀镍和镍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方式中,电芯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正极片101和至少一个负极片102,正极片101和负极片102之间可以设置有隔膜103,正极片101、隔膜103和负极片102可以采用卷绕或者叠片设置,形成电芯10。例如,多个正极片101和多个负极片102依次叠片设置,正极片101和负极片102之间均设置有隔膜103,以避免正极片101和负极片102直接接触导致短路的情况。
第二子正极耳202和第二子负极耳302可以是极性不同的软极耳,第一子正极耳201和第一子负极耳301可以是极性不同的硬极耳,通过在多个正极片101上设置多个第二子正极耳202、在多个负极片102上设置多个第二子负极耳302,然后多个第二子正极耳202与第一子正极耳201固定,多个第二子负极耳302与第一子负极耳301固定,通过第一子正极耳201和第一子负极耳301汇集电流,以提高极片与极耳连接处的散热效率,减小电芯10的内阻,便于实现大倍率的充放电过程。
其中,铜或镍的氧化物是由半导体构成的,具有导电的特性,且氧化物的厚度较厚,因此具有高的阻抗;而铝的氧化物是一种绝缘材料,但是厚度较薄,可以利用其通道进行传导。正极耳20具有较高的正极电势,第一子正极耳201的材质选用较厚的铝箔和铝合金中的至少一种,能有效地阻止正极集流体的氧化。铜或镍的氧化层相对松散,Li不易与铜或镍在低电势下形成嵌锂合金,第一子负极耳301的材质可以选用铜、铜镀镍和镍中的至少一种,能有效地阻止负极集流体的氧化。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正极片101和负极片102还可以卷绕设置,例如,正极片101和负极片102的数量均可以是一个。正极片101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正极空箔区,正极空箔区可以是涂覆正极活性材料后经激光清洗获得空箔区域,也可为斑马式未涂覆正极活性材料区域;对正极片101的空箔区域进行裁切,以形成多个第二子正极耳202,多个第二子正极耳202的一端与第一子正极耳201固定。负极片102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和负极空箔区,负极空箔区可以是涂覆负极活性材料后经激光清洗获得空箔区域,也可为斑马式未涂覆负极活性材料区域;对负极片102的空箔区域进行裁切,以形成多个第二子负极耳302,多个第二子负极耳302的一端与第一子负极耳301固定。
并且,上述分别采用叠片设置或卷绕设置形成电芯10的两种实施方式中,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可以是位于第一子正极耳201与第二子正极耳202的连接位置,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可以是位于第一子负极耳301与第二子负极耳302的连接位置,换言之,连接件40可以是设置在硬极耳与软极耳的连接处,在温度升高至第一区间的情况下,以实现正极耳20和负极耳30之间微短接,从而通过对极耳位置的温升及时响应,以降低电芯10的温升,提高了温升的改善效果。
其中,连接件40与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焊接,连接件40与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焊接,换言之,连接件40的一部分焊接固定在第一子正极耳201与第二子正极耳202的连接位置,连接件40的另一部分焊接固定在第一子负极耳301与第二子负极耳302的连接位置。连接件40的厚度可以是100微米至1000微米,以减少连接件40与膜壳内部结构发生干涉的情况。这样,将连接件40的焊接位置同硬极耳与软极耳的焊接位置设置在同一位置,减少了焊接次数,减少由于增加连接件40而导致与PACK端发生干涉的情况,提高了装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40与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固定,比如粘接、卡接等;连接件40与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固定,比如粘接、卡接等,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电池还可以包括保护胶50,保护胶50包裹连接件40、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和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
本实施方式中,保护胶50可以由基材和胶材组成,基材可以包括聚酰胺、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胶材可以包括聚丙烯酸酯、橡胶。连接件40的一部分焊接固定在第一子正极耳201与第二子正极耳202的连接位置,形成第一焊印;连接件40的另一部分焊接固定在第一子负极耳301与第二子负极耳302的连接位置,形成第二焊印,保护胶50设置在第一焊印和第二焊印位置,且粘附在焊印的前后两面。单面保护胶50的厚度可以是15微米至80微米,保护胶50宽度可以大于焊印的宽度1毫米至6毫米,保护胶50厚度可以大于焊印的厚度1毫米至3毫米,使得保护胶50包裹连接件40、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第一焊印位置)和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第二焊印位置),以减少焊接位置的毛刺刺穿电池包装膜的情况,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其中,保护胶50可以同时覆盖位于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和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的连接件40,以及位于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和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的之间的连接件40,换言之,保护胶50覆盖连接件40,降低焊接毛刺风险的同时,增强了连接件40的稳定性,便于连接件40及时响应温度,降低电芯10温升。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件40可以包括基材层和胶层,基材层包括负温度系数材料,基材层与正极耳20和负极耳30接触。基材层可以包括聚酰胺、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负温度系数材料;胶层可以包括聚丙烯酸酯、橡胶等。这样,通过连接件40的基材层进行支撑,并且利用负温度系数材料的特性,使得在正极耳20和负极耳30的温度升高至第一区间时,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和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通过连接件40微短接,增强了电芯10温升的改善效果,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其中,连接件40通过胶层包裹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和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以对软极耳和硬极耳焊接处的毛刺进行覆盖,以减少焊接位置的毛刺刺穿电池包装膜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可选地,电池还可以包括极耳胶60,极耳胶60用于密封膜壳。正极耳20和负极耳30穿过膜壳的封边延伸至膜壳外部,连接件40位于电芯10与封边之间。通过在第一子正极耳201和第一子负极耳301上分别设置极耳胶60,使得极耳胶60位于膜壳的封合处,然后进行热熔,形成封边,增强了膜壳的密封性。
下面,基于多组实验对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的效果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制片:将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和溶剂搅拌均匀混合后涂在正极基材表面;其中正极基材选用8微米的铝箔,正极活性材料主要为钴酸锂,而后经斑马间歇式涂布得到第一极片,将制得第一极片进行干燥、辊压,经过激光清洗出间断规律性的铝箔空箔区域,得到正极片101。将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和溶剂搅拌均匀混合后涂在在负极基材表面;其中负极基材选用5微米的铜箔,负极活性材料主要为石墨,而后经斑马间歇式涂布得到第二极片,将制得第二极片进行干燥、辊压,经过激光清洗出间断规律性的铜箔空箔区域,得到负极片102。
卷绕:将制得的正极片101、负极片102和隔膜103同步进行卷绕,多层正极片101空箔对齐,形成第二子正极耳202(即正极软极耳),多层负极片102空箔对齐,形成第二子负极耳302(即负极软极耳),正负极软极耳之间无错位、无接触。
焊接:将第二子正极耳202与第一子正极耳201(即正极硬极耳)焊接固定,第二子负极耳302与第一子负极耳301(即负极硬极耳)焊接固定。
贴胶:将保护胶50粘附在正极焊接处和负极焊接的正面和背面,完全包覆正负极焊印,保护胶50高度需高于正负极的焊印高度3毫米,得到锂离子卷芯。将制得的卷芯置于膜壳内,将设置在第一子正极耳201和第一子负极耳301上的极耳胶60与膜壳进行顶封,而后注液、陈化、化成、二封、OCV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进行制片、卷绕。实施例2中焊接、贴胶的方式参见如下表述:
焊接:将第二子正极耳202与第一子正极耳201(即正极硬极耳)焊接固定,第二子负极耳302与第一子负极耳301(即负极硬极耳)焊接固定;而后在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与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之间焊接连接件40,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位于第一子正极耳201与第二子正极耳202的连接位置,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位于第一子负极耳301与第二子负极耳302的连接位置,使得正极耳20和负极耳30之间通过连接件40微短接。其中连接件40的响应温度为100℃,该温度下连接件40阻值与电芯内阻的比为50:1。
贴胶:将保护胶50粘附在正极焊接处和负极焊接的正面和背面,完全包覆正负极焊印以及连接件40,保护胶50高度需高于正负极的焊印高度3毫米,得到锂离子卷芯。将制得的卷芯置于膜壳内,将设置在第一子正极耳201和第一子负极耳301上的极耳胶60与膜壳进行顶封,而后注液、陈化、化成、二封、OCV得到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进行制片、卷绕。实施例3中焊接、贴胶的方式参见如下表述:
焊接:将第二子正极耳202与第一子正极耳201(即正极硬极耳)焊接固定,第二子负极耳302与第一子负极耳301(即负极硬极耳)焊接固定;而后在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与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之间焊接连接件40,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位于第一子正极耳201与第二子正极耳202的连接位置,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位于第一子负极耳301与第二子负极耳302的连接位置,使得正极耳20和负极耳30之间通过连接件40微短接。其中连接件40的响应温度为100℃,该温度下连接件40阻值与电芯内阻的比为100:1。
贴胶:将保护胶50粘附在正极焊接处和负极焊接的正面和背面,完全包覆正负极焊印以及连接件40,保护胶50高度需高于正负极的焊印高度3毫米,得到锂离子卷芯。将制得的卷芯置于膜壳内,将设置在第一子正极耳201和第一子负极耳301上的极耳胶60与膜壳进行顶封,而后注液、陈化、化成、二封、OCV得到锂离子电池。
对上述通过实施例1至实施例3制成的电池进行热箱测试,其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130℃热箱测试的过程参见如下表述:
在25℃±3℃环境下,0.2C放电至截止电压3.0V,静置10min;0.5C恒流恒压充至上限电压,截止电流0.02C,25℃±3℃测试满电状态电压、内阻、厚度,把满电电芯放入试验箱中,试验箱以(5±2)℃/min的温升速率进行升温,当箱内温度达到130℃±2℃后恒温持续60min;测试完成后,观察电芯是否起火。起火则不通过,不起火则通过。
130℃升压热箱测试的过程参见如下表述:
在25℃±3℃环境下,0.2C放电至截止电压3.0V,静置10min;0.5C恒流恒压充至上限电压+50mV,截止电流0.02C,25℃±3℃测试满电状态电压、内阻、厚度,把满电电芯放入试验箱中,试验箱以(5±2)℃/min的温升速率进行升温,当箱内温度达到130℃±2℃后恒温持续60min;测试完成后,观察电芯是否起火。起火则不通过,不起火则通过。
140℃热箱测试的过程参见如下表述:
在25℃±3℃环境下,0.2C放电至截止电压3.0V,静置10min;0.5C恒流恒压充至上限电压,截止电流0.02C,25℃±3℃测试满电状态电压、内阻、厚度,把满电电芯放入试验箱中,试验箱以(5±2)℃/min的温升速率进行升温,当箱内温度达到140℃±2℃后恒温持续60min;测试完成后,观察电芯是否起火。起火则不通过,不起火则通过。
由上述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子正极耳202与第一子正极耳201焊接处,以及第二子负极耳302与第一子负极耳301焊接处同时焊接连接件40,当极耳处温度达到NTC响应温度时,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和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通过连接件40微短接,从而通过连接件40释放电芯10中的一部分电压,降低电芯10的温升,避免电芯10因长时间高温使用发生热失控引起的燃烧爆炸;此外,正极耳20的第一部位、负极耳30的第二部位以及连接件40位于膜壳内部,不会影响电池的整体外观设计,正极耳20和负极耳30延伸出膜壳外部的部位可以直接与电池的PACK端连接,减少由于增加连接件40而导致与PACK端发生干涉的情况;同时避免给PACK端进一步加工导致成本增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可以是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在此不作限定。上述电池的实施例的实现方式同样适应于该电子设备的实施例中,并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于按所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膜壳、电芯、正极耳、负极耳和连接件,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均与所述电芯电连接,所述正极耳的第一部位与所述负极耳的第二部位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电芯和所述连接件均位于所述膜壳内部;
其中,所述连接件为负温度系数元件,在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的温度升高至第一区间时,所述正极耳的第一部位和所述负极耳的第二部位通过所述连接件微短接;
所述第一区间的温度值位于10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之间,所述连接件的电阻与所述电芯的内阻之间的比值范围为(1000:1)至(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包括第一子正极耳和至少一个第二子正极耳,所述第一子正极耳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正极耳与所述电芯电连接;所述负极耳包括第一子负极耳和至少一个第二子负极耳,所述第一子负极耳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负极耳与所述电芯电连接;
所述正极耳的第一部位位于所述第一子正极耳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正极耳的连接位置,所述负极耳的第二部位位于所述第一子负极耳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负极耳的连接位置;
所述第一子正极耳的材质包括铝和铝合金中的一种,所述第一子负极耳的材质包括铜、铜镀镍和镍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正极耳的第一部位焊接,形成第一焊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负极耳的第二部位焊接,形成第二焊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胶,所述保护胶包裹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焊印和所述第二焊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焊印的宽度1毫米至6毫米,所述保护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焊印的宽度1毫米至6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焊印的厚度1毫米至3毫米,所述保护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焊印的厚度1毫米至3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胶包括基材和胶材,所述基材包括聚酰胺、聚酰亚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所述胶材包括聚丙烯酸酯和橡胶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基材层和胶层,所述基材层包括负温度系数材料,所述基材层与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裹所述正极耳的第一部位和所述负极耳的第二部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极耳胶,所述极耳胶用于密封所述膜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厚度为100微米至1000微米。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93915.6U CN218827439U (zh) | 2022-09-08 | 2022-09-08 |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93915.6U CN218827439U (zh) | 2022-09-08 | 2022-09-08 |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27439U true CN218827439U (zh) | 2023-04-07 |
Family
ID=87269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93915.6U Active CN218827439U (zh) | 2022-09-08 | 2022-09-08 |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27439U (zh) |
-
2022
- 2022-09-08 CN CN202222393915.6U patent/CN21882743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09408B (zh) | 堆叠二次电池 | |
CN111668444A (zh) | 一种多极耳电芯的制备方法及多极耳电芯 | |
CN114156607A (zh) | 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 |
JP2001357854A (ja) | 非水系二次電池 | |
CN102361068A (zh) | 锂离子电池用极片及叠片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 | |
CN212676424U (zh) |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 |
CN108713271B (zh) | 电芯以及使用此电芯的电池 | |
CN111564634A (zh) | 导电胶、圆柱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216354298U (zh) | 一种极片、叠片电芯、电池及电子产品 | |
WO2021258694A1 (zh) | 电芯、电芯制作方法和电池 | |
CN109273776B (zh) | 一种电芯膜袋封装方法、电池制备方法及电池 | |
CN105261781A (zh) | 一种电化学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JP4518850B2 (ja) | 二次電池用電極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前記電極板を用いた二次電池 | |
US20240347785A1 (en) | Electrode core, batter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WO2024152977A1 (zh) | 电池和用电设备 | |
CN113972422A (zh) |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 |
CN215771237U (zh) | 一种电芯及电池包 | |
TWI398031B (zh) | 鋰離子電池組 | |
CN218827439U (zh) |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 |
JP2012164476A (ja) | ラミネート形電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積層型電池 | |
JP2001229904A (ja) | 密閉形電池 | |
CN217387475U (zh) | 一种极芯、电池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2838189A (zh) | 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高电压体系热滥用的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447443B (zh) | 电化学装置、电化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及用电设备 | |
CN112133877B (zh) | 一种极片、卷绕式电池及极片的涂布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