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5740U - 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5740U
CN218825740U CN202223190758.5U CN202223190758U CN218825740U CN 218825740 U CN218825740 U CN 218825740U CN 202223190758 U CN202223190758 U CN 202223190758U CN 218825740 U CN218825740 U CN 218825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hell
smoke alarm
light sourc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907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端斌
邱俊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ngf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ngf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ngf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ngf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907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5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5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5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包括烟雾报警器本体,所述烟雾报警器本体包括外壳、光源和清洁组件,所述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边基座,所述侧边基座的顶部安装有进烟管和排烟管,所述外壳的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清洁组件,所述外壳的侧边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部作为检测室使用,所述侧板的内壁上安装有光源,所述光源的对向位置上安装有光线吸收组件,该报警器将外壳内部的监测室设置为完全密闭的空间,因此该结构能够阻挡外部光线进入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烟雾进入的速度,同时兼顾的监测精度和感应速度,在外侧设置有光线吸收组件,通过光线吸收组件能够将光源处产生的光线进行吸收,防止光源自身形成干扰源。

Description

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雾报警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
背景技术
光电式烟雾报警器主要是通过将发光元件与光敏元件在探测室内呈偏移状态进行设置,利用烟雾反射光线到光敏元件上产生电信号从而触发警报,达到监测的效果。根据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文件CN201921000564.X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烟雾探测器,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其通过采用烟雾中的颗粒折射红外光的原理探测火灾,电路主要由红外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组成,发射管与接收管置于光学迷宫中,光学迷宫可屏蔽外界杂散光的干扰,但不影响烟雾进入;置顶底座和主壳体之间使用强磁和铁片连接,方便拆卸和安装。但是该结构中,光学迷宫的使用导致烟雾难以快速的飘入到内部,导致监测出现延迟,无法第一时间触发警报,且传统的烟雾报警器使用时烟雾长时间粘附在内壁上会影响后续光源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的监测精度,提高了误报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监测精度高,对烟雾起到了导流的作用,触发快速高效,且便于从外部进行清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包括烟雾报警器本体,所述烟雾报警器本体包括外壳、光源和清洁组件,所述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边基座,所述侧边基座的顶部安装有进烟管和排烟管,所述外壳的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清洁组件,所述外壳的侧边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部作为检测室使用,所述侧板的内壁上安装有光源,所述光源的对向位置上安装有光线吸收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进烟管的一端安装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底端安装有防尘网,所述进烟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进烟孔,所述排烟管的末端安装有导流扇,所述排烟管的另一端开设有排烟孔。
进一步的,所述进烟管和排烟管整体均设置有折弯结构,且进烟管和排烟管通过外壳的内部空间相互连通,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外壳通过使用螺丝穿过固定块后安装在天花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玻璃罩和清洁围板,所述玻璃罩的后端与转动杆相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后端侧边安装有把手,所述清洁围板固定安装在侧板的内壁上,所述清洁围板的内侧贴装有海绵刷。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罩的内部安装有光源或者光敏元件,所述玻璃罩的前端表面与海绵刷的内侧相贴合,且海绵刷覆盖在玻璃罩的下半部分,所述光源产生的光线照射到光线吸收组件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或者光敏元件均固定安装在侧板上,且光源产生的光线照射在光敏元件的侧边位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光线吸收组件包括光路管道吸光材料,所述光路管道的顶端与侧板的表面焊接为整体,所述光路管道的内部折弯处安装有反射板,所述光路管道的内壁上涂装有黑色涂层,所述光路管道的末端安装有吸光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光路管道与外壳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且光路管道的末端呈封闭状态,所述反射板将射入的光线朝向底部进行反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包括烟雾报警器本体,所述烟雾报警器本体包括外壳、固定块、侧边基座、进烟管、排烟管、导流罩、防尘网、导流扇、清洁组件、光线吸收组件、侧板、进烟孔、排烟孔、光源、清洁围板、海绵刷、玻璃罩、转动杆、把手、光路管道、反射板、黑色涂层、吸光材料。
1.该光电式烟雾报警器将外壳内部的监测室设置为完全密闭的空间,在外侧通过折弯的管道对烟雾进行导流,因此该结构能够阻挡外部光线进入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烟雾进入的速度,同时兼顾的监测精度和感应速度。
2.该光电式烟雾报警器在外侧设置有光线吸收组件,通过光线吸收组件能够将光源处产生的光线进行吸收,防止光源自身形成干扰源,避免烟雾粘附在内壁上促使光源产生的光线散射到光敏元件上从而误发警报的问题。
3.该光电式烟雾报警器在光敏元件和光源部分均通过玻璃罩进行包裹,并利用外部的清洁组件对玻璃罩进行连接,不需要拆卸清洁维护,提高了清洁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的外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清洁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光线吸收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固定块;3、侧边基座;4、进烟管;5、排烟管;6、导流罩;7、防尘网;8、导流扇;9、清洁组件;10、光线吸收组件;11、侧板;12、进烟孔;13、排烟孔;14、光源;15、清洁围板;16、海绵刷;17、玻璃罩;18、转动杆;19、把手;20、光路管道;21、反射板;22、黑色涂层;23、吸光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包括烟雾报警器本体,所述烟雾报警器本体包括外壳1、光源14和清洁组件9,所述外壳1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边基座3,所述侧边基座3的顶部安装有进烟管4和排烟管5,所述外壳1的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清洁组件9,所述外壳1的侧边安装有侧板11,所述侧板11的内部作为检测室使用,所述侧板11的内壁上安装有光源14,所述光源14的对向位置上安装有光线吸收组件10,该光电式烟雾报警器使用多个侧板11将外壳1的内部进行包围,使内部形成近似封闭的空间,进通过两侧的进烟孔12和排烟孔13外部的管路进行连接,并在内部安装光源14和光敏元件,光源14产生的光线长时间照射到光线吸收组件10的内部,与光敏元件之间具有一定的偏移,当外部的管路结构将出现的烟雾导流至监测室的内部后,即会对光线的照射路径产生阻挡,烟雾粒子将烟雾形成漫反射,漫反射将部分光线照射到侧边的光敏元件上,即可产生电信号,通过该电信号触发最终的报警系统。
本实施例,所述进烟管4的一端安装有导流罩6,所述导流罩6的底端安装有防尘网7,所述进烟管4的另一端设置有进烟孔12,所述排烟管5的末端安装有导流扇8,所述排烟管5的另一端开设有排烟孔13,所述进烟管4和排烟管5整体均设置有折弯结构,且进烟管4和排烟管5通过外壳1的内部空间相互连通,所述外壳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块2,所述外壳1通过使用螺丝穿过固定块2后安装在天花板上,将外壳1内部的监测室设置为完全密闭的空间,在外侧通过折弯的管道对烟雾进行导流,从而避免外部的光线照射到内部形成干扰源,通过导流扇8加速烟雾流通的效率,因此该结构能够阻挡外部光线进入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烟雾进入的速度,同时兼顾的监测精度和感应速度,使用时,导流扇8持续工作,将外部的空气从导流罩6处抽入到进烟管4内,当外部环境产生烟雾时,即可将烟雾从导流罩6和进烟管4抽入到外壳1的内部进行感应,而导流罩6的底部设置有防尘网7,通过该防尘网7能够避免外部灰尘杂质抽入到内部,烟雾进入到检测室内后,会继续流动从排烟管5处向外排出。
本实施例,所述清洁组件9包括玻璃罩17和清洁围板15,所述玻璃罩17的后端与转动杆18相连接,所述转动杆18的后端侧边安装有把手19,所述清洁围板15固定安装在侧板11的内壁上,所述清洁围板15的内侧贴装有海绵刷16,所述玻璃罩17的内部安装有光源14或者光敏元件,所述玻璃罩17的前端表面与海绵刷16的内侧相贴合,且海绵刷16覆盖在玻璃罩17的下半部分,所述光源14产生的光线照射到光线吸收组件10的内部,所述光源14或者光敏元件均固定安装在侧板11上,且光源14产生的光线照射在光敏元件的侧边位置上,在光敏元件和光源14部分均通过玻璃罩17进行包裹,并利用外部的清洁组件9对玻璃罩17进行连接,能够从外部直接对光敏元件和光源14表面的玻璃罩17进行清洁,不需要拆卸清洁维护,提高了清洁的效率,且避免频繁拆装导致密封性下降的问题,由于烟雾从检测室内经过,因此实现探测警报的同时,检测室内也会由于烟雾的流动导致内壁粘附上烟雾颗粒,以及玻璃罩17上也同样会受到粘附烟雾的影响,此时进行清洁时,直接转动外部的把手19,控制玻璃罩17沿着海绵刷16转动,即可利用海绵刷16将玻璃罩17上粘附的烟雾进行擦除,实现清洁效果。
本实施例,所述光线吸收组件10包括光路管道20吸光材料23,所述光路管道20的顶端与侧板11的表面焊接为整体,所述光路管道20的内部折弯处安装有反射板21,所述光路管道20的内壁上涂装有黑色涂层22,所述光路管道20的末端安装有吸光材料23,所述光路管道20与外壳1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且光路管道20的末端呈封闭状态,所述反射板21将射入的光线朝向底部进行反射,在外侧设置有光线吸收组件10,通过光线吸收组件10能够将光源14处产生的光线进行吸收,并在内部进行完全吸附消除,避免光线在监测室内部进行反射,防止光源14自身形成干扰源,通过该结构能够避免外部撞击或者长时间使用后,烟雾粘附在内壁上促使光源14产生的光线散射到光敏元件上从而误发警报的问题,正常运行时,光源14产生的光线照射到光线吸收组件10的内部,通过反射板21反射到底部,通过内壁的黑色涂层22以及底端的吸光材料23将光线进行吸收,避免向检测室内部进行反射,从而降低了误报的概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包括烟雾报警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报警器本体包括外壳(1)、光源(14)和清洁组件(9),所述外壳(1)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边基座(3),所述侧边基座(3)的顶部安装有进烟管(4)和排烟管(5),所述外壳(1)的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清洁组件(9),所述外壳(1)的侧边安装有侧板(11),所述侧板(11)的内部作为检测室使用,所述侧板(11)的内壁上安装有光源(14),所述光源(14)的对向位置上安装有光线吸收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管(4)的一端安装有导流罩(6),所述导流罩(6)的底端安装有防尘网(7),所述进烟管(4)的另一端设置有进烟孔(12),所述排烟管(5)的末端安装有导流扇(8),所述排烟管(5)的另一端开设有排烟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管(4)和排烟管(5)整体均设置有折弯结构,且进烟管(4)和排烟管(5)通过外壳(1)的内部空间相互连通,所述外壳(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块(2),所述外壳(1)通过使用螺丝穿过固定块(2)后安装在天花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9)包括玻璃罩(17)和清洁围板(15),所述玻璃罩(17)的后端与转动杆(18)相连接,所述转动杆(18)的后端侧边安装有把手(19),所述清洁围板(15)固定安装在侧板(11)的内壁上,所述清洁围板(15)的内侧贴装有海绵刷(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罩(17)的内部安装有光源(14)或者光敏元件,所述玻璃罩(17)的前端表面与海绵刷(16)的内侧相贴合,且海绵刷(16)覆盖在玻璃罩(17)的下半部分,所述光源(14)产生的光线照射到光线吸收组件(10)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4)或者光敏元件均固定安装在侧板(11)上,且光源(14)产生的光线照射在光敏元件的侧边位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吸收组件(10)包括光路管道(20)吸光材料(23),所述光路管道(20)的顶端与侧板(11)的表面焊接为整体,所述光路管道(20)的内部折弯处安装有反射板(21),所述光路管道(20)的内壁上涂装有黑色涂层(22),所述光路管道(20)的末端安装有吸光材料(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管道(20)与外壳(1)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且光路管道(20)的末端呈封闭状态,所述反射板(21)将射入的光线朝向底部进行反射。
CN202223190758.5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 Active CN218825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0758.5U CN218825740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0758.5U CN218825740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5740U true CN218825740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5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90758.5U Active CN218825740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57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54304A (zh) * 2023-08-28 2023-11-14 浙江天赛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尘采样器的检测设备
CN117054304B (zh) * 2023-08-28 2024-05-24 浙江天赛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尘采样器的检测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54304A (zh) * 2023-08-28 2023-11-14 浙江天赛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尘采样器的检测设备
CN117054304B (zh) * 2023-08-28 2024-05-24 浙江天赛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尘采样器的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52716B2 (ja) 煙感知器
CN218825740U (zh) 一种光电式烟雾报警器
US4430646A (en) Forward scatter smoke detector
CN207816772U (zh) 一种空气颗粒物传感器
CN210199939U (zh) 一种烟雾传感器
CN106290260B (zh) 一种烟气检测装置
USRE32105E (en) Forward scatter smoke detector
CN2887350Y (zh) 吸气式火灾探测器
CN2852113Y (zh) 立式双向散射感烟探测器迷宫
CN215574652U (zh) 一种降低原子荧光检测镉杂散光的装置
CN2722244Y (zh) 一种吸气式烟雾和气体复合火灾探测器
CN109427170B (zh) 烟感探测器
CN212009807U (zh) 一种可定向排除凝露干扰的烟雾报警器
CN210401142U (zh) 一种蓝光烟雾探测器
CN218845837U (zh) 一种具有灰尘检测功能的舞台灯
CN219180020U (zh) 一种基于烟雾和图像识别的复合检测迷宫
CN210466660U (zh) 一种感烟探测器迷宫
CN210572185U (zh) 吸气式感烟探测器
CN109099487B (zh) 一种智能吸油烟机
CN217932890U (zh) 一种整体式防虫网双光路迷宫结构
CN112562249A (zh) 一种烟雾感应装置
CN205449751U (zh) 灰尘浓度传感器
JP5133157B2 (ja) 光電式煙感知器
JP2581838B2 (ja) 光散乱式粒子検知センサ
CN211529281U (zh) 一种基于烟感探测预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