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4901U - 一种凸轮变焦机构、变焦镜头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凸轮变焦机构、变焦镜头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4901U
CN218824901U CN202223275072.6U CN202223275072U CN218824901U CN 218824901 U CN218824901 U CN 218824901U CN 202223275072 U CN202223275072 U CN 202223275072U CN 218824901 U CN218824901 U CN 218824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am
cavity
channel
cam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750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怀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oscape Med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oscape Med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oscape Med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onoscape Med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32750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4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4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4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凸轮变焦机构、变焦镜头及内窥镜,凸轮变焦机构包括凸轮传动单元与透镜保持单元;其中,透镜保持单元包括:镜筒,沿轴向并排设置有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至少在部分区间内相连通;移动装置,其设置在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连通的区间内,一端伸入第一腔道内;其中,凸轮传动单元包括:凸轮轴,沿轴向可转动安装于第二腔道内,凸轮轴与移动装置的另一端连接,并可带动移动装置沿轴向移动;轴向预紧装置,安装于凸轮轴上,用于调节凸轮轴与镜筒之间的轴向预紧力。本实用新型通过轴向预紧装置对凸轮轴进行轴向预紧调节,可以保证凸轮轴运动基准不变,使整个变焦调节运动的过程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凸轮变焦机构、变焦镜头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凸轮变焦机构、变焦镜头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医用内窥镜是用于消化道等人体腔道的检查、诊断和治疗的医疗器械,目前的医用内窥镜中,普通内窥镜无法看清消化道内的组织状态,为了进行病变的精密诊断,就需清楚的看到消化道粘膜表面腺管开口、微血管及毛细血管结构的改变,甚至能够看到细胞及细胞核,因此现有技术推出了可光学变焦的内窥镜(放大内镜),放大内镜的产生,有助于精确的判断病变的病理学形式,提高活检的准确性,尤其是对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有着独特的优势。
现有光学变焦通过镜头、物体和焦点三方的相对位置变化实现,清晰度无损,但是由于内窥镜使用场景的限制,对尺寸有着严格要求,因此狭小镜体内部安装机械机构,操纵手柄进行镜体的移动变焦,对于设计、制造、装配工艺可靠性及精细程度的要求很高。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凸轮式驱动机构,其通过凸轮轴旋转带动镜片延光轴方向移动以实现光学变焦,但其凸轮轴只靠两端的凸台结构定位,再加上零件加工公差及装配的公差累计,很容易出现因轴端摩擦力过大而造成卡顿现象,或者是零件间间隙过大,在使用过程中凸轮轴会出现轴向窜动,从而带动移动装置窜动,导致成像画面出现突变或不清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凸轮变焦机构,旨在解决现有凸轮变焦机构容易出现卡顿或者轴向窜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凸轮变焦机构,包括:凸轮传动单元与透镜保持单元;
其中,所述透镜保持单元包括:
镜筒,沿轴向并排设置有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所述第一腔道和所述第二腔道至少在部分区间内相连通;
移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道和所述第二腔道连通的区间内,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腔道内;
其中,所述凸轮传动单元包括:
凸轮轴,沿轴向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腔道内,所述凸轮轴与所述移动装置的另一端连接,并可带动所述移动装置沿轴向移动;
轴向预紧装置,安装于所述凸轮轴上,用于调节所述凸轮轴与所述镜筒之间的轴向预紧力。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道的一端内壁抵持,所述凸轮轴设有一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抵持于所述第二腔道的另一端直内壁上,所述凸轮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腔道的另一端内壁上的通孔并伸出;
所述轴向预紧装置安装于所述凸轮轴伸出所述通孔外的位置,并与所述镜筒抵接,以使所述定位台阶与所述第二腔道的另一端内壁始终保持抵持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预紧装置包括:
弹性件,设于所述凸轮轴上伸出通孔外的位置且靠近所述镜筒设置;
调节件,设于所述凸轮轴上伸出通孔外的位置且远离所述镜筒设置;
其中,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镜筒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件抵接,以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凸轮轴外的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为调力螺母,所述凸轮轴对应位置设有螺纹段,所述调力螺母与所述螺纹段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力螺母为铜制件。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传动单元还包括:
连接套筒,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凸轮轴伸出通孔外的末端;
软轴,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筒的另一端;
所述轴向预紧装置设置在所述镜筒与所述连接套筒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镜筒包括主镜筒和副镜筒,所述主镜筒与所述副镜筒沿轴向接合,并在其内形成所述第一腔道和所述第二腔道。
进一步地,所述主镜筒一体成型,和/或,所述副镜筒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变焦机构还包括一镜座,所述镜座前端设置有套设于所述主镜筒上的镜头套,所述镜座后端设置有一用于装配图像传感器的安装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套外壁设置轴向延伸的缺口,所述缺口穿过所述主镜筒的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之间的连接部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变焦镜头,包括:
固定透镜;
变焦透镜;
如上所述的凸轮变焦机构,所述固定透镜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腔道内,所述变焦透镜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装置伸入所述第一腔道内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如上所述的变焦镜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凸轮变焦机构、变焦镜头及内窥镜,凸轮变焦机构包括凸轮传动单元与透镜保持单元;其中,透镜保持单元包括:镜筒和移动装置,镜筒沿轴向并排设置有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至少在部分区间内相连通;移动装置设置在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连通的区间内,一端伸入第一腔道内;其中,凸轮传动单元包括:凸轮轴和轴向预紧装置,凸轮轴沿轴向可转动安装于第二腔道内,凸轮轴与移动装置的另一端连接,并可带动移动装置沿轴向移动;轴向预紧装置安装于凸轮轴上,用于调节凸轮轴与镜筒之间的轴向预紧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轴向预紧装置对凸轮轴进行轴向预紧调节,既可使轴端留有余量,避免因轴端摩擦力过大而造成卡顿现象,又可以保证凸轮轴运动基准不变,使整个变焦调节运动的过程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焦镜头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焦镜头的总装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焦镜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镜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副镜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
1、凸轮传动单元;11、凸轮轴;111、定位台阶;112、光轴段;113、连接段;12、弹性件;13、调节件;14、连接套筒;15、软轴;
2、透镜保持单元;21、主镜筒;211、第一主腔道;212、第二主腔道;22、副镜筒;221、第一副腔道;222、第二副腔道;223、定位槽;23、第一移动装置;231、第一移动支架;232、第一透镜;233、第一支架套筒;234、第一转接件;24、第二移动装置;241、第二移动支架;242、孔径光阑;243、第二透镜;244、第一垫片;245、第三透镜;246、第二支架套筒;247、第二转接件;25、第一固定透镜组;26、第二固定透镜组;261、第二固定透镜;262、金属隔圈;263、第二垫片;27、第三固定透镜组;
3、镜座;31、镜头套;311、缺口;32、安装凸台;33、图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结合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凸轮变焦机构,包括:凸轮传动单元1与透镜保持单元2;
其中,透镜保持单元2包括镜筒和移动装置,镜筒沿轴向并排设置有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至少在部分区间内相连通;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连通的区间内,一端伸入第一腔道内;
其中,凸轮传动单元1包括凸轮轴11和轴向预紧装置;凸轮轴11与移动装置的另一端连接,并可带动移动装置沿轴向移动;轴向预紧装置安装于凸轮轴11上,用于调节凸轮轴11与镜筒之间的轴向预紧力。
本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一端处在第一腔道中且该端中安装有变焦透镜,另一端处在第二腔道中且与凸轮轴11连接,通过控制凸轮轴11在第二腔道内转动,可以带动移动装置沿轴向移动,以实现变焦透镜的移动变焦调节。然而因为零件会有加工公差,装配过程中的累计误差会造成整个变焦调节运动的不稳定性,而变焦调节运动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图像的效果,因此为了减小凸轮轴11在运动过程中的窜动,就需要对凸轮轴11的轴向施加一定预紧力。因此本实施例在变焦调节的过程中,通过轴向预紧装置对凸轮轴11进行轴向预紧调节,既可使轴端留有余量,避免因轴端摩擦力过大而造成卡顿现象,又可以保证凸轮轴11的运动基准不变,进而确保移动装置的移动准确性,使得整个变焦调节运动的过程更加稳定。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轴向平行设置,以确保凸轮传动单元1与透镜保持单元2的精度。
可以理解的,整个透镜保持单元2以第一腔道为基准安装,以保证所有透镜结构同轴。
在一实施例中,凸轮轴11的一端与第二腔道的一端内壁抵持,凸轮轴11设有一定位台阶111,定位台阶111抵持于第二腔道的另一端内壁上,凸轮轴11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腔道的另一端内壁上的通孔并伸出;轴向预紧装置安装于凸轮轴11伸出所述通孔外的位置,并与镜筒抵接,以使定位台阶111与第二腔道的另一端内壁始终保持抵持状态,由此提高凸轮轴11的运动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二腔道的一端内壁可以设置定位槽223(参考图5),凸轮轴11的一端嵌入定位槽223中,凸轮轴11中部的定位台阶111抵持于第二腔道的另一端内壁上,由此可以减小凸轮轴11在运动过程中的摆动。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将轴向预紧装置设置在凸轮轴11自第二腔道另一端内壁上的通孔伸出的一侧,可以节省内窥镜的头端布局空间。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轴向预紧装置也可以设置在镜筒内或者其他合适的位置处,只需保证凸轮轴11与镜筒之间形成轴向预紧力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轴向预紧装置包括弹性件12;弹性件12设于凸轮轴11上伸出通孔外的位置且靠近镜筒设置,弹性件12一端与镜筒抵接,弹性件12另一端与凸轮轴11上伸出通孔外的末端上设置的限位结构(如下述实施例中的连接套筒14)抵接,以处于压缩状态。
该实施例中的弹性件12始终呈压缩状态并形成对凸轮轴11的轴向预紧力,可保证凸轮轴11在运动的过程中,使定位台阶111始终紧靠在第二腔道的另一端内壁上,防止凸轮轴11轴向窜动,使整个调焦过程平稳。
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轴向预紧装置包括弹性件12和调节件13:
弹性件12设于凸轮轴11上伸出通孔外的位置且靠近镜筒设置;
调节件13设于凸轮轴11上伸出通孔外的位置且远离镜筒设置;
其中,弹性件12一端与镜筒抵接,另一端与调节件13抵接,以处于压缩状态。
本实施例在凸轮轴11上伸出通孔外的位置上安装弹性件12和调节件13,通过弹性件12和调节件13的配合对凸轮轴11的轴向进行预紧,保证凸轮轴11在运动的过程中,定位台阶111始终紧靠在第二腔道的另一端内壁上,防止凸轮轴11轴向窜动,此外,通过调节件13,还可以方便地调节轴向预紧力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的零件加工公差。
一些实现方式中,凸轮轴11伸出通孔外的位置依次为光轴段112和连接段113,弹性件12套设于光轴段112;调节件13为调力螺母,连接段113为螺纹段,调力螺母与连接段113螺纹连接。该实现方式中,弹簧的一端抵靠在镜筒的外壁凸台上,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调力螺母上,弹簧始终受到压缩以实现对第二腔道内的凸轮轴11进行轴向预紧;通过调节调力螺母可以改变弹簧的压缩量,来调整对凸轮轴11的轴向预紧力。该实现方式中,弹性件12还可以是其它具有弹性变形的结构,例如金属弹片。调力螺母优先选用铜制件,其具有自润滑效果,可减小系统的摩擦力,降低调焦过程出现卡顿的概率。
在一实施例中,凸轮传动单元1还包括连接套筒14和软轴15:连接套筒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凸轮轴11伸出通孔外的末端;软轴15固定连接于连接套筒14的另一端;轴向预紧装置设置在镜筒与连接套筒14之间。
本实施例中,连接套筒14的一端为螺纹孔,连接套筒14的另一端为盲孔,凸轮轴11的连接段113与连接套筒14的一端螺纹连接,连接套筒14的另一端盲孔与软轴15的一端固定连接,软轴15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驱动装置提供旋转扭矩,通过软轴15和连接套筒14将旋转扭矩传递至凸轮轴11,凸轮轴11旋转推动移动装置沿轴向运动,即推动移动装置上的变焦透镜在第一腔道内滑动以实现变焦调节。
在一实施例中,镜筒包括主镜筒21和副镜筒22,主镜筒21与副镜筒22沿轴向接合,并在其内形成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具体地,如图3~5所示,主镜筒21包括沿轴向并排设置的第一主腔道211和第二主腔道212,副镜筒22包括沿轴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副腔道221和第二副腔道222;主镜筒21与副镜筒22沿轴向接合后,第一主腔道211和第一副腔道221连通,以形成第一腔道,第二主腔道212和第二副腔道222连通,以形成第二腔道。
示例性地,主镜筒21可以一体成型,和/或,副镜筒22可以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因变焦内窥镜光机尺寸很小,并且光学元件对公差很敏感,为了减小凸轮传动单元1与透镜保持单元2的装配累计误差,需尽可能的减少凸轮传动单元1与透镜保持单元2之间的连接定位元件,因此将主镜筒21一体成型,和/或,副镜筒22一体成型,一方面可以减少装配的结构件,另一方面可以减小主镜筒21与副镜筒22的装配缝隙,更有利于镜筒接缝的密封处理。
其中,镜筒的第一腔道用以装配固定透镜,以保证所有光学镜片能够同轴,其第一腔道内表面需要做发黑处理,起减小反射作用,镜筒的第二腔道用以装配凸轮传动单元1,凸轮轴11从主镜筒21的第二腔道的左侧开放端放入,定位台阶111抵靠在主镜筒21第二腔道的右侧垂直内壁上,凸轮轴11的一端嵌入副镜筒22的第二腔道的定位槽223中。
结合图6,在一实施例中,凸轮变焦机构还包括一镜座3,镜座3前端设置有套设于主镜筒21上的镜头套31,镜座3后端设置有一用于装配图像传感器33的安装凸台32;镜头套31外壁设置轴向延伸的缺口311,缺口311穿过第一主腔道211和第二主腔道212之间的连接部位。
本实施例中,缺口311为U型切口,用以与主镜筒21适配,因与镜座3装配的结构件均需要有一个装夹调试的过程,因此镜头套31的壁厚设置满足一定的强度,并选用具有较大刚度的材料,在加工U型切口时不易造成变形,可提高加工的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变焦镜头,包括:固定透镜、变焦透镜和如上所述的凸轮变焦机构,固定透镜固定安装于第一腔道内,变焦透镜固定安装于移动装置伸入第一腔道内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以移动装置包括第一移动装置23和第二移动装置24为例,为方便理解,这里将移动装置与其一端中的变焦透镜作为整体进行介绍:
其中,第一移动装置23包括用于保持第一透镜232的第一移动支架231,第一移动支架231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副腔道221内,第一移动支架23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支架套筒233,凸轮轴11穿过第一支架套筒233,凸轮轴11上设置有对应第一支架套筒233的导向槽,通过第一转接件234穿过第一支架套筒233外壁并接合于对应的导向槽上,即可将第一移动支架231和凸轮轴11进行连动。
其中,第二移动装置24包括用于保持孔径光阑242、第二透镜243、第一垫片244和第三透镜245的第二移动支架241,孔径光阑242和第一垫片244均为黑色或其它低反射率材料,用以防杂散光,第二移动支架241的一端设置于第一主腔道211内,第二移动支架24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支架套筒246,凸轮轴11穿过第二支架套筒246,凸轮轴11上设置有对应第二支架套筒246的导向槽,通过第二转接件247穿过第二支架套筒246外壁并接合于对应的导向槽上,即可将第二移动支架241和凸轮轴11进行连动。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转接件234将第一移动支架231和凸轮轴11连动,当凸轮轴11旋转时可以连动第一移动支架231在第一副腔道221内滑动,并带动第一透镜232同步移动,以实现第一透镜232的变焦调节。
本实施例通过第二转接件247将第二移动支架241和凸轮轴11连动,当凸轮轴11旋转时连动第二移动支架241在第一主腔道211内滑动,并带动第二移动支架241一端内的第二透镜243和第三透镜245同步移动,以实现第二透镜243和第三透镜245的变焦调节。
一些实施例中,凸轮轴11在控制各个移动装置运动时,还可通过改变与之对应导向槽的行程和升角大小,来控制移动装置的移动方向、距离和速度。
一些实施例中,镜筒的第一腔道内可以设置三组固定透镜组,两组移动装置分别位于相邻的固定透镜组之间。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三组固定透镜组包括第一固定透镜组25、第二固定透镜组26和第三固定透镜组27。其中,第一固定透镜组25包括第一固定透镜,第一固定透镜安装于第一副腔道221左侧,并与副镜筒22形成一个整体后套设于主镜筒21前端。第二固定透镜组26包括第二固定透镜261、金属隔圈262和第二垫片263,通过金属隔圈262将第二固定透镜261安装在第一主腔道211中,第二垫片263为黑色或其它低反射率材料,用以防杂散光。第三固定透镜组27包括第三固定透镜,第三固定透镜安装于第一主腔道211的右侧,安装后的第三固定透镜与第一主腔道211的右侧配合密封。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变焦镜头的结构仅是其中一种示例,在实际应用中,固定透镜和变焦透镜的具体数量和设置位置可根据光学设计要求而定。对应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凸轮变焦机构中的移动装置的数量、移动范围亦可根据变焦透镜的设计要求而适应性调整。因而,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移动装置23和第二移动装置24也可以设置在相邻两个固定透镜组之间;凸轮变焦机构中的移动装置的数量也可以为1个、3个甚至是3个以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如上所述的变焦镜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凸轮变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保持单元与凸轮传动单元;
其中,所述透镜保持单元包括:
镜筒,沿轴向并排设置有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所述第一腔道和所述第二腔道至少在部分区间内相连通;
移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道和所述第二腔道连通的区间内,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腔道内;
其中,所述凸轮传动单元包括:
凸轮轴,沿轴向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腔道内,所述凸轮轴与所述移动装置的另一端连接,并可带动所述移动装置沿轴向移动;
轴向预紧装置,安装于所述凸轮轴上,用于调节所述凸轮轴与所述镜筒之间的轴向预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变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道的一端内壁抵持,所述凸轮轴设有一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抵持于所述第二腔道的另一端内壁上,所述凸轮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腔道的另一端内壁上的通孔并伸出;
所述轴向预紧装置安装于所述凸轮轴伸出所述通孔外的位置,并与所述镜筒抵接,以使所述定位台阶与所述第二腔道的另一端内壁始终保持抵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轮变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预紧装置包括:
弹性件,设于所述凸轮轴上伸出通孔外的位置且靠近所述镜筒设置;
调节件,设于所述凸轮轴上伸出通孔外的位置且远离所述镜筒设置;
其中,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镜筒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件抵接,以处于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凸轮变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凸轮轴外的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凸轮变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调力螺母,所述凸轮轴对应位置设有螺纹段,所述调力螺母与所述螺纹段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凸轮变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力螺母为铜制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轮变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传动单元还包括:
连接套筒,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凸轮轴伸出通孔外的末端;
软轴,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筒的另一端;
所述轴向预紧装置设置在所述镜筒与所述连接套筒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凸轮变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包括主镜筒和副镜筒,所述主镜筒与所述副镜筒沿轴向接合,并在其内形成所述第一腔道和所述第二腔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凸轮变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镜筒一体成型,和/或,所述副镜筒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凸轮变焦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镜座,所述镜座前端设置有套设于所述主镜筒上的镜头套,所述镜座后端设置有一用于装配图像传感器的安装凸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凸轮变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套外壁设置轴向延伸的缺口,所述缺口穿过所述主镜筒的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之间的连接部位。
12.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透镜;
变焦透镜;
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凸轮变焦机构,所述固定透镜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腔道内,所述变焦透镜固定安装于所述移动装置伸入所述第一腔道内的一端。
13.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焦镜头。
CN202223275072.6U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凸轮变焦机构、变焦镜头及内窥镜 Active CN218824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5072.6U CN218824901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凸轮变焦机构、变焦镜头及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5072.6U CN218824901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凸轮变焦机构、变焦镜头及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4901U true CN218824901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51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75072.6U Active CN218824901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凸轮变焦机构、变焦镜头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49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71850A (zh) * 2023-06-30 2023-09-01 北理工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 一种内窥镜成像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71850A (zh) * 2023-06-30 2023-09-01 北理工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 一种内窥镜成像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94730A1 (en) Optical device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5739962A (en) Lens mount
CN218824901U (zh) 一种凸轮变焦机构、变焦镜头及内窥镜
CN111796387B (zh) 一种全海深超高清电动变光圈变焦镜头
US7852578B2 (en) Lens barrel and camera including it
JP4339552B2 (ja) レンズ鏡筒
US20030174412A1 (en) Aperture regulating apparatus
US20040207931A1 (en) Zoom camera having lens barrel assembly adjustable focus and resolution power of lens
US4729644A (en) Zoom lens assembly
JP3995444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5956187A (en) Lens and optical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lens
US11815792B2 (en) Lens barrel
US8891175B2 (en) Lens-frame moving mechanism
EP2479597A2 (en) Lens Barrel,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Lens Barrel
JP3328036B2 (ja) 鏡枠移動機構
JP2023176401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カメラ
EP1679536A1 (en) Lens barrel
US9195024B2 (en) Drive device,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2012027093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光学機器
JP4428770B2 (ja) 鏡筒装置
CN220711575U (zh) 一种可调焦的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JP2013050701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CN220965014U (zh) 一种自动调焦的摄像机
KR20050118212A (ko) 렌즈 지지 장치, 렌즈 경통 및 촬상 장치
CN213482625U (zh) 一种内置光阑-快门一体机构的手自一体调焦光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