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1829U - 一种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1829U
CN218821829U CN202222543137.4U CN202222543137U CN218821829U CN 218821829 U CN218821829 U CN 218821829U CN 202222543137 U CN202222543137 U CN 202222543137U CN 218821829 U CN218821829 U CN 218821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ipe
naphthalene
flue gas
temperatur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431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恪
刘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431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1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1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1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包括:热管降温室、烟气换热室、萘中温热管和水中温热管;其中:所述热管降温室和烟气换热室为上下设置。所述萘中温热管、水中温热管均竖向设置的竖管,且所述热管的上段和下段分别位于热管降温室、烟气换热室中,且所述萘中温热管的下段位于烟气换热室的烟气进口一侧,所述水中温热管的下段位于烟气换热室的烟气出口一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萘中温热管设置在烟气进口侧,将水中温热管设置在烟气出口侧,从而利用萘中温热管、水中温热管的工作温度区间不同而分区段运行,有效解决了中温热管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实现了中温热管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
背景技术
热管技术是1963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LosAlamos)国家实验室的乔治格罗佛(George Grover)发明的一种称为“热管”的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相变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热管(heatpipe)技术以前被广泛应用在宇航、军工等行业,自从被引入换热器制造行业,使得人们改变了传统换热器的设计思路。
热管除用于航天技术外,可用于工业余热回收的热管换热器、太阳能集热器、电子器件的冷却、换热器、深冷手术器械、等温设备中的等温插件以及测试和标定设备温度等方面。在电力工业中已应用于锅炉空气预热器。在炼钢过程中有大量的中温烟气,也可利用中温热管来预热空气,使燃料充分燃烧,起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热管根据温度分类为低温热管(-270~0℃)、常温热管(0~200℃)、中温热管(200~600℃)和高温热管(600℃以上)。目前中温热管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生产的长期运行中,常常出现中温热管前几排管子破裂,后几排管子处于不工作状态或工作状态不佳等问题,而使中温热管至今仍难大规模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有效解决了中温热管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种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包括:热管降温室、烟气换热室、萘中温热管和水中温热管。其中:所述热管降温室和烟气换热室为上下设置。所述萘中温热管、水中温热管均竖向设置的竖管,且所述热管的上段和下段分别位于热管降温室、烟气换热室中,且所述萘中温热管的下段位于烟气换热室的烟气进口一侧,所述水中温热管的下段位于烟气换热室的烟气出口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热管降温室固定在烟气换热室的顶面上,且两者之间具有隔热层,以降低两者之间的热传递。可选地,所述隔热层的材质包括石棉、岩棉等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萘中温热管的工作温度T1为200<T1<450℃。
进一步地,所述水中温热管的工作温度T2为:0<T2<200℃。
进一步地,所述萘中温热管、水中温热管中工质的充装量为各自热管体积的20~30%。
进一步地,所述萘中温热管、水中温热管中为真空状态,以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萘中温热管和/或水中温热管的外表面上连接有翅片。可选地,所述翅片的类型包括H型翅片、螺旋型翅片、销钉型翅片等中的任意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通过将萘中温热管设置在烟气进口侧,将水中温热管设置在烟气出口侧,从而利用萘中温热管、水中温热管的工作温度区间不同而分区段运行,有效解决了中温热管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实现了中温热管稳定运行。这是因为烟气从进口流经热管的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当降低到一定程度后(200℃及以下)萘热管就难以发挥作用,此时水中温热管发挥作用,有效提高对烟气余热的回收效果,进一步节省能源,增大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下列实施例中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代表:1-热管降温室、2-烟气换热室、3-萘中温热管、4-水中温热管、5-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需要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示例一种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包括:热管降温室1、烟气换热室2、萘中温热管3和水中温热管4。其中:
所述热管降温室1固定在烟气换热室2的顶面上,且所述热管降温室1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冷媒出口和冷媒进口,以便于冷媒在热管降温室1的内腔中流通,从而对所述热管的上段进行降温,使热管中被烟气温度气化的工质冷凝液化,同时通过冷媒(如常温空气)将工质中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烟气热量的转移。所述烟气换热室2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烟气进口、烟气出口,高温烟气从所述烟气进口进入后与烟气换热室2内腔中的热管换热后成为低温烟气,并将所述热管中的液态工质气化,被气化的工质沿着热管上升后在热管降温室1中降温被再次液化,然后重新落在热管下段,通过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可高效地将高温烟气中的热量转移、回收。
所述热管是由两端密封的管体以及充装在该管壳内腔(即蒸发腔)中的工质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管包括萘中温热管3和水中温热管4,且所述萘中温热管3的工作温度高于水中温热管4,例如,所述萘中温热管3的工作温度区间T1为200<T1<450℃,所述水中温热管4的工作温度区间T2为:0<T2<200℃。
所述萘中温热管3和水中温热管4均竖向设置,该萘中温热管3和水中温热管4的下段均在烟气换热室2中,且该萘中温热管3和水中温热管4的上段均穿过烟气换热室2顶面和热管降温室1底面后位于热管降温室1的内腔中,所述萘中温热管3和水中温热管4的侧壁与烟气换热室2顶面、热管降温室1底面之间铜鼓焊接密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萘中温热管3的下段位于烟气换热室2的烟气进口一侧,即图1中烟气换热室2内腔的左部分。而所述水中温热管4的下段位于烟气换热室2的烟气出口一侧,即图1中烟气换热室2内腔的右部分。通过将萘中温热管3设置在烟气进口侧,将水中温热管4设置在烟气出口侧,从而利用萘中温热管3、水中温热管4的工作温度区间不同而分区段运行,有效解决了中温热管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实现了中温热管稳定运行。这是因为烟气从进口流经热管的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当降低到一定程度后(200℃及以下)萘热管就难以发挥作用,此时水中温热管4发挥作用,有效提高对烟气余热的回收效果。另外,相对于只采用萘中温热管而言,由于萘的价格比水高很多,本实施例的这种热管组合结构能够大幅减少成本。
参考图1,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热管降温室1固定在烟气换热室2的顶面上,且两者之间具有隔热层5,以降低两者之间的热传递,所述隔热层5的材质选自石棉、岩棉等,也可以选择其他任意适合的隔热材料制作隔热层5。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萘中温热管3、水中温热管4中工质的充装量为各自热管体积的20~30%,如20%、23%、25%、28%、30%等。所述萘中温热管3、水中温热管4中为真空状态,以提高换热效率。
在另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萘中温热管3和/或水中温热管4的外表面上连接有翅片,所述翅片的类型包括H型翅片、螺旋型翅片、销钉型翅片等中的任意一种,设置翅片有助于提高烟气与热管之间的换热效率。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9)

1.一种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管降温室、烟气换热室、萘中温热管和水中温热管;其中:所述热管降温室和烟气换热室为上下设置;所述萘中温热管、水中温热管均为竖向设置的竖管,且所述热管的上段和下段分别位于热管降温室、烟气换热室中,且所述萘中温热管的下段位于烟气换热室的烟气进口一侧,所述水中温热管的下段位于烟气换热室的烟气出口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降温室固定在烟气换热室的顶面上,且两者之间具有隔热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的材质包括石棉、岩棉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萘中温热管的工作温度T1为200<T1<4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中温热管的工作温度T2为:0<T2<2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萘中温热管、水中温热管中工质的充装量为各自热管体积的20~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萘中温热管、水中温热管中为真空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萘中温热管和/或水中温热管的外表面上连接有翅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类型包括H型翅片、螺旋型翅片、销钉型翅片中的任意一种。
CN202222543137.4U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 Active CN218821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43137.4U CN218821829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43137.4U CN218821829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1829U true CN218821829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50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43137.4U Active CN218821829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1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6314C (zh) 一种铝电解槽余热回收系统和装置
CN104153954A (zh) 多模式塔式太阳能热发电装置
CN101534077A (zh) 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
CN108759538A (zh) 一种相变蓄热装置及换热装置
CN102927843A (zh) 基于液态金属传热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KR101053516B1 (ko) 액화천연가스 운반선의 코퍼댐 가열 수단
CN218821829U (zh) 一种萘-水中温热管组合换热器
CN105422328A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尾气再循环egr的蒸发器
CN114322623A (zh) 一种高温多换热管紧凑型相变换热装置
CN208982184U (zh) 一种上升管余热斯特林发电系统
CN209541508U (zh) 一种热管换热套件
CN109059595B (zh) 一种熔盐蓄热装置
CN105486133A (zh) 热管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及工作介质
CN202792547U (zh) 一种真空热水锅炉的换热腔
CN113309684A (zh) 一种变导热系数真空环境液态金属冷却器
CN218296855U (zh) 一种串联耐压水套管式热管装置
CN207247594U (zh) 管壳式换热器型太阳能联集箱
CN220083788U (zh) 余热回收换热装置和余热回收换热系统
CN104075336A (zh) 一种能量回收装置
CN219640235U (zh) 一种应用于火电厂汽轮机余热利用系统的凝汽装置
CN203823789U (zh) 一种燃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8295703U (zh) 一种正反螺旋翅片真空热管省煤器装置
CN214470283U (zh) 一种翅片脉动热管空预器
CN217686802U (zh) 一种工业热回水热量回收系统
CN220303689U (zh) 一种高效余热回收利用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