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0793U - 加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0793U
CN218820793U CN202223270888.XU CN202223270888U CN218820793U CN 218820793 U CN218820793 U CN 218820793U CN 202223270888 U CN202223270888 U CN 202223270888U CN 218820793 U CN218820793 U CN 218820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limiting
mist outlet
humidifying
humidify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708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7088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0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0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0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加湿装置。本申请的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加湿组件和出雾组件;加湿组件用于喷出加湿气流;出雾组件的基座具有限位通孔,限位通孔的至少部分孔壁为回转面,且在沿限位通孔的轴向上的截面呈圆弧状,导向件的部分外壁形状与限位通孔的孔壁形状相匹配,并设置于限位通孔内;导向件具有相互导通的连通口和第二出雾口,连通口和第一出雾口连通,导向件被构造为相对限位通孔转动,以使第二出雾口指向不同空间方向,连通口和第二出雾口在导向件转动时均位于限位通孔孔壁外侧。本申请的出雾方向具有较大的可调节范围,且出雾流量较为均匀。

Description

加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的空气质量和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加湿器等对室内空气环境进行调节的新型家用电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
目前,加湿器通常包括壳体、水箱、雾化器和喷头等,水箱、雾化器以及喷头等部件均设置于壳体上,水箱储存有水等液体,雾化器和水箱连通,并通过超声波等方式将水箱内的水雾化成水雾后,经由喷头喷出。这样喷头所喷出的水雾和室内空气混合,室内空气湿度得以增加,改善了室内过于干燥的状况。
然而,加湿器的喷头在喷出加湿用的水雾时,喷头的出雾方向通常是固定的,导致出雾范围较小,加湿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装置,其出雾方向具有较大的可调节范围,且出雾流量较为均匀。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加湿组件和出雾组件;壳体具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出雾口,加湿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并被配置为向第一出雾口喷出加湿气流;出雾组件包括基座和导向件,基座连接于壳体,且基座具有限位通孔,限位通孔的至少部分孔壁为回转面,且在沿限位通孔的轴向上呈圆弧状,导向件的部分外壁与限位通孔的孔壁形状相匹配,且导向件可转动的设置于限位通孔内;导向件具有相互导通的连通口和第二出雾口,连通口和第一出雾口连通,导向件被构造为相对限位通孔转动,以使第二出雾口指向不同空间方向,且连通口和第二出雾口在导向件转动时均位于第一通孔的孔壁外侧。
这样的结构,加湿装置的出雾口能够指向相对于加湿装置的不同方向,让加湿装置的出雾方向具有较大的可调节范围,且加湿装置的出雾方向调节时,不会影响到加湿气流的正常流出,加湿效果较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向件包括回转部和导向喷嘴,导向件的回转部的外壁和限位通孔孔壁形状匹配,回转部在限位通孔内转动,以使第二出雾口指向不同空间方向,导向喷嘴连接于回转部,且第二出雾口位于导向喷嘴,导向喷嘴始终位于限位通孔的孔壁外侧。这样,导向件的回转部的外壁具有和限位通孔的孔壁相匹配的形状,因而可以和限位通孔的孔壁抵接并嵌合,并专门用于实现导向件相对于限位通孔的转动,而导向喷嘴则始终位于限位通孔的外侧,这样导向喷嘴在回转部转动时,不会受到限位通孔的孔壁的遮挡,第二出雾口的孔径始终维持不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向喷嘴的外径小于回转部的外径。这样导向件能够利用口径较小的导向喷嘴实现对加湿气流较为精确的导向,且用户能够较为直观的获知导向件的具体指向角度,以便实现加湿装置的出雾方向的准确调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通孔的孔壁位于同一球面上;回转部呈球形,且回转部嵌合在限位通孔内。这样,通过球面配合,回转部相对限位通孔在各个方向的旋转轴线上均实现回转移动,导向件可以实现较大空间角度范围内的转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通孔的孔壁构成环绕回转部的水平环形面。这样限位通孔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为导向件提供较大的可调节角度,使加湿装置在水平角度上具有较大的出雾范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出雾口绕竖直转轴相对限位通孔的转动范围为360°。此时,导向件相对于基座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实现360°的角度调节,从而让第二出雾口指向水平方向上的任意位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通口和第二出雾口位于导向件的相对两侧,且导向件为中空结构,以使连通口和第二出雾口相互导通。这样加湿组件产生的加湿气流由第一出雾口流出后,可以通过连通口进入导向件的内部,并由第二出雾口流出,从而流动至第二出雾口所指向的空间朝向。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通口设置有格栅。格栅能够在较大的液滴通过连通口时拦住液滴,并对整个导向件的结构起到加固作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座包括第一座体,第一座体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一出雾口连通,且第一通孔的孔壁围成至少部分限位通孔。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出雾组件还包括压板,压板连接于第一通孔的一端,且具有和第一通孔贯通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壁沿第二通孔轴向上为圆弧面,以和第一通孔共同围成限位通孔。这样压板可以和厚度较薄的第一座体共同围成限位通孔,在尽量不影响基座厚度的情况下,保证导向件的转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和压板的第二通孔分别位于回转部的水平中线的相对两侧。这样,第一通孔的孔壁和第二通孔的内壁分别从回转部的水平中线的上下两侧,将回转部在水平方向上直径最大的部位夹设在其中,从而固定回转部,并让回转部实现自由转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出雾组件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固定于限位通孔的孔壁,且被配置为密封导向件和限位通孔之间的间隙。这样密封件能够避免加湿组件产生的加湿气流由间隙流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座还包括第二座体,第二座体连接于壳体,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共同围合成供加湿气流通过的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且气体通道的两端分别和第一出雾口以及限位通孔连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上盖和围壳,上盖和围壳共同围成容纳腔,且第一出雾口位于上盖;第二座体连接于上盖,并围设于第一出雾口的外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加湿组件包括风机,风机设置于容纳腔内,并用于驱动加湿气流由第一出雾口喷出。
本申请提供的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加湿组件和出雾组件;壳体具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出雾口,加湿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并被配置为向第一出雾口喷出加湿气流;出雾组件包括基座和导向件,基座连接于壳体,且基座具有限位通孔,限位通孔的至少部分孔壁为回转面,且在沿限位通孔的轴向上呈圆弧状,导向件的部分外壁与限位通孔的孔壁形状相匹配,且导向件可转动的设置于限位通孔内;导向件具有相互导通的连通口和第二出雾口,连通口和第一出雾口连通,导向件被构造为相对限位通孔转动,以使第二出雾口指向不同空间方向,且连通口和第二出雾口在导向件转动时均位于限位通孔的孔壁外侧。加湿装置在出雾方向具有较大的可调节范围的同时,加湿气流的流出较为均匀,加湿效果较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申请提供的烘干机及干衣设备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的内部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中出雾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中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中基座和导向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中出雾组件的俯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中导向件在限位通孔内的位置示意图;
图9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件相对于第一座体处于第一种空间朝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件相对于第一座体处于第二种空间朝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件相对于第一座体处于第三种空间朝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件相对于第一座体处于第四种空间朝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件相对于第一座体处于第五种空间朝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加湿装置;110-壳体;120-加湿组件;130-出雾组件;
111-容纳腔;112-第一出雾口;113-上盖;114-围壳;131-基座;132-导向件;133-限位通孔;134-第一座体;135-压板;136-密封件;137-第二座体;138-气体通道;
1321-连通口;1322-第二出雾口;1323-回转部;1324-导向喷嘴;1325-格栅;1341-第一通孔;135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目前,加湿器通常包括壳体、水箱、雾化器和喷头等组成部件。其中,水箱、雾化器以及喷头等部件可以设置于壳体上,在水箱储存有水等液体,雾化器和水箱连通,并通过超声波等方式将水箱内的水雾化成水雾后,经由喷头的出雾口喷出。喷头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能够让水雾朝向预设方向和预设范围喷出。这样喷头所喷出的水雾会散布至室内空气中,成为在室内悬浮的微小液滴,这样室内空气湿度得以增加,改善了室内过于干燥的状况。
然而,加湿器的喷头一般相对于壳体等结构固定设置,因此在喷出加湿用的水雾时,喷头的出雾方向通常是固定的,导致加湿器在出雾时,会始终朝向某一个特定方向喷出水雾,出雾范围较小,加湿效果较差。
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加湿装置,加湿装置的出雾组件形成了具有回转面的限位通孔,而用于调节出雾口方向的导向件和限位通孔的形状相互匹配,从而能够相对于限位通孔转动至不同空间方向,从而使出雾口能够指向相对于加湿装置的不同方向。这样加湿装置的出雾方向具有较大的可调节范围,加湿效果较好。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提供的加湿装置的结构及各种可能的实现形式进行详细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的内部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中出雾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100,具体包括壳体110、加湿组件120和出雾组件130;壳体110具有容纳腔111和与容纳腔111连通的第一出雾口112,加湿组件120设置于容纳腔111内,并被配置为向第一出雾口112喷出加湿气流。
其中,出雾组件130包括基座131和导向件132,基座131连接于壳体110,且基座131具有限位通孔133,限位通孔133的至少部分孔壁为回转面,且限位通孔133在沿限位通孔133的自身轴向上的截面呈圆弧状,导向件132的部分外壁为和限位通孔133的孔壁形状相匹配的回转面,且导向件132可转动的设置于限位通孔133内。而导向件132具有相互导通的连通口1321和第二出雾口1322,连通口1321和第一出雾口112连通,导向件132被构造为相对限位通孔133转动,以使第二出雾口1322指向不同空间方向,且连通口1321和第二出雾口1322在导向件132转动时均位于限位通孔133的孔壁外侧。
具体的,加湿装置100中的加湿组件120设置于壳体110的容纳腔111中,且加湿组件120能够将液体雾化,并通过风机等结构将雾化后的液滴吹出,从而形成供室内加湿的加湿气流。而为了对加湿气流进行导向,加湿装置中的出雾组件130具有导向件132,导向件132的形状和基座131的限位通孔133的形状相互匹配,且因为限位通孔133的至少部分孔壁为回转面,因此导向件132可在限位通孔133内沿着回转面的轴线转动,并旋转至不同的姿态和朝向;导向件132的第二出雾口1322,也会相应指向不同的空间方向。由此,加湿装置100即可沿着不同的空间方向喷出加湿气流。同时,因为连通口1321和第二出雾口1322均始终位于限位通孔133的孔壁外侧,因此导向件132转动时,连通口1321和第二出雾口1322始终不会受到限位通孔133的遮挡,从而具有恒定的截面积,因此可以保证加湿气流始终以较为恒定的流量由第二出雾口1322流出,对于不同方向加湿时,加湿气流都较为均匀,加湿效果较好。
其中,基座131的限位通孔133,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结构和形状的回转面。其中,为了让导向件132在某一方向上的360°范围内均可自由转动,限位通孔133的轴向可以沿竖直方向,且限位通孔133的孔壁至少相对于竖直转轴呈回转面形状。回转面的母线可以为圆弧状的曲线,这样导向件132不仅可以沿着回转面的轴线旋转,还可以沿着回转面的母线实现摆动或旋转,从而在另一方向上也能够实现转动和调整。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中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向件132包括有回转部1323和导向喷嘴1324,回转部1323的外壁和限位通孔133孔壁形状匹配,回转部1323在限位通孔133内转动,以使导向喷嘴1324指向不同空间方向;而导向喷嘴1324连接于回转部1323,且第二出雾口1322位于导向喷嘴1324,导向喷嘴1324始终位于限位通孔133的孔壁外侧。
这样,导向件132的回转部1323的外壁具有和限位通孔133的孔壁相匹配的形状,因而可以和限位通孔133的孔壁抵接并嵌合,并专门用于实现导向件132相对于限位通孔133的转动。具体的,由于限位通孔133自身具有回转面,因而回转部1323可在限位通孔133内沿回转面而自由转动,且回转部1323的转动角度也受到回转面形状的限制。而导向件132的导向喷嘴1324等部分可以用于引导加湿气流,从而让加湿气流由第二出雾口1322喷出。
由于球面在空间中的各方向上均呈对称结构,可以无阻碍的沿空间各条旋转轴线旋转,因此,在一种可选的结构中,可以让限位通孔133的孔壁位于同一球面上。相应的,导向件132的回转部1323呈球形,且回转部1323嵌合在限位通孔133内。
此时,限位通孔133的孔壁构成了球面的一部分,对于导向件132而言,限位通孔133相当于一球形腔体,而导向件132的回转部1323外壁形状也为球形,因此回转部1323和限位通孔133能够相互配合,使回转部1323相对限位通孔133在各个方向的旋转轴线上均实现回转移动,而回转部1323在空间中的回转角度范围仅受到导向件132和基座131上的结构干涉的影响,导向件132可以实现较大空间角度范围内的转动。
本实施例中,导向件132在引导加湿气流的喷出方向时,一方面需要让导向件132能够指向加湿装置100水平方向的四周不同方向,以使加湿气流流动至室内的不同方向;另一方面,导向件132自身在竖直方向上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可调节性,使加湿气流能够朝向高处或者低处等不同水平位置喷出加湿气流。相应的,导向件132和限位通孔133之间的配合连接关系也需要让加湿气流的喷出方向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均能够进行调整。
为了减少加湿装置100的壳体110结构对出雾组件130的阻挡,加湿装置100的出雾组件130一般会设置在加湿装置100壳体110的顶部位置。相应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通孔133的孔壁可以构成环绕回转部1323的水平环形面。这样由于导向件132位于加湿装置100壳体110顶部时,自身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干涉较少,因此,限位通孔133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为导向件132提供较大的可调节角度,使加湿装置100在水平角度上具有较大的出雾范围;同时,回转部1323相对于限位通孔133在竖直方向上能够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实现转动,从而令加湿装置100在竖直方向上也具有可调节的出雾范围;此外,限位通孔133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较小的厚度,也能够减少限位通孔133对导向件132的阻挡,让导向件132具有较大调节范围的同时,也保证所述连通口1321和所述第二出雾口1322由限位通孔133中露出。
当限位通孔133的孔壁主要构成环绕回转部1323的水平环形面时,可选的,第二出雾口1322绕竖直转轴相对限位通孔133的转动范围可以为360°。此时,导向件132相对于基座131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实现360°的角度调节,从而让第二出雾口1322指向水平方向上的任意位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向件132中的导向喷嘴1324的外径小于回转部1323的外径。这样导向件132能够利用口径较小的导向喷嘴1324实现对加湿气流较为精确的导向,且用户能够较为直观的获知导向件132的具体指向角度,以便实现加湿装置100的出雾方向的准确调节。
利用导向件132和第一出雾口112连通,以将加湿气流导向需要的方向时,导向件132的内部应为中空结构,从而便于加湿气流的流动。可选的,连通口1321和第二出雾口1322位于导向件132的相对两侧,且导向件132为中空结构,以使连通口1321和第二出雾口1322相互导通。这样加湿组件120产生的加湿气流由第一出雾口112流出后,可以通过连通口1321进入导向件132的内部,并由第二出雾口1322流出,从而流动至第二出雾口1322所指向的空间朝向。
加湿组件120在产生加湿气流时,加湿气流中可能会混合有较大的液滴,这些液滴如果通过导向件132而经第二出雾口1322流出,会因为重力作用而滴落于第二出雾口1322外侧,例如是滴落在加湿装置100的壳体110外侧或者是室内地面上。为了避免第二出雾口1322流出液滴,出雾组件130内可以设置有阻挡结构。在一种可选的结构中,导向件132的连通口1321设置有格栅1325。格栅1325能够在较大的液滴通过连通口1321时拦住液滴,被阻挡的液滴就会由格栅1325回落至加湿装置100内部,例如是回落至加湿组件120中。另一方面,为了便于加湿气流的通过,连通口1321一般具有较大的内径,在连通口1321处设置有格栅1325,格栅1325能够连接在连通口1321的内壁处,从而对整个导向件132的结构起到加固作用,防止导向件132结构出现损坏。
其中,格栅1325可以和导向件132呈一体结构。且在本实施例中,格栅1325可以为十字状,十字状的格栅1325的端部连接于连通口1321的内缘,而格栅1325的交叉点位于连通口1321的中部。加湿气流中的液滴遇到十字状的格栅1325后,即可沿格栅1325流动并滴落于加湿装置100内部。
为了安装于加湿装置100的壳体110,并形成容置导向件132的限位通孔133,基座131具有相应的结构,以下对于基座131的具体结构及可能的实现形式进行说明。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中基座和导向件的连接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中出雾组件的俯视图。如图1至图7所示,在一种可能的结构中,基座131包括第一座体134,第一座体134具有第一通孔1341,第一通孔1341和第一出雾口112连通,且第一通孔1341的孔壁围成限位通孔133的至少部分孔壁。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中导向件在第一通孔内的位置示意图。具体的,如图2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座体134可以为板状或盖状结构,且第一座体134设置于加湿装置100的壳体110的顶部位置。第一座体134的第一通孔1341,可以和第一出雾口112相对设置,这样第一出雾口112所流出的加湿气流,即可进入第一通孔1341中,并流通至第一通孔1341内的导向件132处。第一座体134的第一通孔1341孔壁具有和导向件132的外壁相匹配的形状,从而能够围成限位通孔133的至少部分结构,以使导向件132在第一通孔1341所限定出的空间内自由转动。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和导向件132,例如是导向件132的回转部1323的形状相匹配,第一通孔1341的孔壁在第一通孔1341的轴向上可以呈曲面形状,例如是圆弧面等,这样回转部1323能够相对于所接触的第一通孔1341的孔壁在多个不同方向上实现相对转动。
图9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件相对于第一座体处于第一种空间朝向的结构示意图。图9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件相对于第一座体处于第二种空间朝向的结构示意图。图9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件相对于第一座体处于第三种空间朝向的结构示意图。图9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件相对于第一座体处于第四种空间朝向的结构示意图。图9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向件相对于第一座体处于第五种空间朝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图9a到图9e分别示出了导向件132相对于第一座体134呈不同空间朝向时的具体结构,如图9a至图9e所示,第一座体134整体可以呈水平姿态,而导向件132可以相对于第一座体134向着不同水平方向和不同高度转动,从而指向不同的空间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座体134为厚度较薄的板状结构,所以第一通孔1341在自身轴向上的延伸厚度有限,单凭第一通孔1341不易形成既能够限制回转部1323位置,又能和回转部1323相对自由转动的回转腔体。此时,出雾组件130还可以包括压板135,压板135连接于第一通孔1341的一端,且压板135具有和第一通孔1341贯通的第二通孔1351,第二通孔1351的内壁为圆弧面,以和第一通孔1341共同围成限位通孔133。
具体的,压板135设置于第一通孔1341的一端,也就是第一通孔1341的沿自身轴向上的一侧。因此,压板135的第二通孔1351内壁可以和第一通孔1341的孔壁在第一通孔1341自身轴向上相叠设置,以增加限位通孔133在该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为了和第一通孔1341共同围成限位通孔133,第二通孔1351的内壁和第一通孔1341的孔壁应保持齐平,也就是说,第二通孔1351的内壁和第一通孔1341的孔壁均位于同一圆弧面上,例如是两者均位于同一个球面上。其中,压板135可以通过熔接等方式连接于第一座体134。
可选的,第一通孔1341和压板135的第二通孔1351共同构成限位通孔133时,第一通孔1341和第二通孔1351分别位于回转部1323的水平中线的相对两侧。
此时,第一通孔1341的孔壁和第二通孔1351在第一通孔1341的轴向上均呈一侧内径较小,而另一侧内径较大的结构,且第一通孔1341的孔壁和第二通孔1351的内壁相对于回转部1323的水平中线L大致相对设置。示例性的,当压板135设置于第一通孔1341的下端面时,第一通孔1341的孔壁的上侧内径较小,而下侧内径较大;第二通孔1351内壁的上侧内径较大,下侧内径较小。这样,第一通孔1341的孔壁和第二通孔1351的内壁分别从回转部1323的水平中线L的上下两侧,将导向件132的回转部1323在水平方向上直径最大的部位夹设在其中,使回转部1323得以固定,且回转部1323能够通过与第一通孔1341孔壁以及第二通孔1351内壁的形状的匹配而实现自由转动,以将第二出雾口1322调节至不同方向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孔1341和压板135分别位于回转部1323的水平中线L的相对两侧,主要指第一通孔1341和压板135的大致位置是位于回转部1323水平中线L的相对两侧,实际结构中,第一通孔1341的孔壁和压板135上第二通孔1351的内壁可以相对于回转部1323的水平中线L呈对称结构,也可以是第一通孔1341或者第二通孔1351中的一者越过回转部1323的水平中线L,具体如图6所示。
因为导向件132会在限位通孔133内转动,所以限位通孔133和导向件132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隙。为了避免加湿组件120产生的加湿气流由间隙流出,影响导向件132的正常导向,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出雾组件130还包括密封件136,密封件136固定于限位通孔133的孔壁,且被配置为密封导向件132和限位通孔133之间的间隙。
具体的,由于限位通孔133的孔壁构成回转面,因此,密封件136相应的可以为环形密封件,从而从周向上密封导向件132和限位通孔133之间的间隙,密封效果较好。
其中,密封件136可以设置在基座131的不同具体结构上。示例性的,可以在基座131的第一通孔1341孔壁中开设有安装槽,而密封件136设置于安装槽内。其中,安装槽可以为环形槽。
为了实现出雾组件130在加湿装置100的壳体110上的安装,基座131上具有相应的安装结构。可选的,基座131还包括第二座体137,第二座体137连接于壳体110,第一座体134和第二座体137共同围合成供加湿气流通过的气体通道138,气体通道138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且气体通道138的两端分别和第一出雾口112以及限位通孔133连通。
其中,第二座体137可以为和第一座体134类似的板状或盖状结构,第二座体137和第一座体134相对设置并相互连接,从而构成了相对封闭的气体通道138,限位通孔133可以和该气体通道138连通,加湿气流从第一出雾口112流出后,即可沿该气体通道138流动至限位通孔133中,再从第二出雾口1322喷出。
其中,气体通道138的和第一出雾口112相连的一端,与气体通道138的和限位通孔133连通的一端在水平方向上并不处于同一位置,而是在水平方向上具有间距,这样气体通道138就会相对于竖直方向呈倾斜状态,加湿气流中较大的液滴在沿气体通道138流动时,就会和气体通道138的通道壁碰撞,从而回落至加湿装置100内部,例如是回落至加湿组件120中,避免了液滴滴落在加湿装置100外壳或者是室内地面上的情况。
出雾组件130中的第二座体137等结构设置于加湿装置100的壳体110上时,可以设置于加湿装置100壳体110的顶端,也可以设置于壳体110的其它位置,例如是侧方等部位。一般情况下,出雾组件130设置于壳体110的顶端,以便于加湿气流的喷出,喷出的加湿气流可以通过自身重力作用而散布至室内各处,以进行加湿作业。
可选的,为了承载位于壳体110顶部的出雾组件130等结构,壳体110可以包括上盖113和围壳114等结构。其中,上盖113和围壳114共同围成容纳腔111,且第一出雾口112位于上盖113;基座131中的第二座体137连接于上盖113,并围设于第一出雾口112的外侧。这样即可实现出雾组件130和壳体110的连接,而上盖113和围壳114之间可拆卸连接,也便于加湿组件120的设置和拆卸更换。
其中,第二座体137可以通过卡接等可拆卸方式设置于上盖113之上,以便于加湿装置100的安装和拆卸。
此外,为了产生加湿气流,加湿组件120可以包括水箱和雾化器等部件,雾化器和水箱连通,用于将水箱内的水进行雾化。
其中,雾化器可以为超声波雾化器等不同类型。以超声波雾化器为例,雾化器能够将水通过超声波打散成超小的液滴。而加湿组件120的水箱,可以是固定设置在加湿装置100的壳体110内,也可以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壳体110,以便于进行加液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组件120包括风机121,风机121设置于容纳腔111内,并用于驱动加湿气流由第一出雾口112喷出。这样加湿组件120可以通过风机121等装置为液滴提供动力,从而让呈雾态的液滴经过第一出雾口112喷出。
此外,加湿组件120还可以设置有过滤网等结构,以对水箱中的水进行过滤之后再进入雾化器雾化,从而使加湿气流更加洁净和清新。
本实施例中,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加湿组件和出雾组件;壳体具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出雾口,加湿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并被配置为向第一出雾口喷出加湿气流;出雾组件包括基座和导向件,基座连接于壳体,且基座具有限位通孔,限位通孔的至少部分孔壁为回转面,且在沿限位通孔的轴向上呈圆弧状,导向件的部分外壁与限位通孔的孔壁形状相匹配,且导向件可转动的设置于限位通孔内;导向件具有相互导通的连通口和第二出雾口,连通口和第一出雾口连通,导向件被构造为相对限位通孔转动,以使第二出雾口指向不同空间方向,且连通口和第二出雾口在导向件转动时均位于限位通孔的孔壁外侧。加湿装置在出雾方向具有较大的可调节范围的同时,加湿气流的流出较为均匀,加湿效果较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0)、加湿组件(120)和出雾组件(130);所述壳体(110)具有容纳腔(111)和连通于所述容纳腔(111)的第一出雾口(112),所述加湿组件(12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1)内,并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一出雾口(112)喷出加湿气流;
所述出雾组件(130)包括基座(131)和导向件(132),所述基座(131)连接于所述壳体(110),且所述基座(131)具有限位通孔(133),所述限位通孔的至少部分孔壁为回转面,且在沿所述限位通孔(133)的轴向上截面呈圆弧状,所述导向件(132)的部分外壁形状与所述限位通孔(133)的孔壁形状相匹配,且所述导向件(132)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限位通孔(133)内;
所述导向件(132)具有相互导通的连通口(1321)和第二出雾口(1322),所述连通口(1321)和所述第一出雾口(112)连通,所述导向件(132)被构造为相对所述限位通孔(133)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出雾口(1322)指向不同空间方向,所述连通口(1321)和所述第二出雾口(1322)在所述导向件(132)转动时均位于所述限位通孔(133)的孔壁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132)包括回转部(1323)和导向喷嘴(1324),所述回转部(1323)的外壁和所述限位通孔(133)的孔壁形状匹配,所述回转部(1323)在所述限位通孔(133)内转动,以使所述导向喷嘴(1324)指向不同空间方向;
所述导向喷嘴(1324)连接于所述回转部(1323),且所述第二出雾口(1322)位于所述导向喷嘴(1324),所述导向喷嘴(1324)始终位于所述限位通孔(133)的孔壁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喷嘴(1324)的外径小于所述回转部(1323)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通孔(133)的孔壁位于同一球面上;
所述回转部(1323)呈球形,且所述回转部(1323)嵌合在所述限位通孔(13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通孔(133)的孔壁构成环绕所述回转部(1323)的水平环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雾口(1322)绕竖直转轴相对所述限位通孔(133)的转动范围为36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1321)和所述第二出雾口(1322)位于所述导向件(132)的相对两侧,且所述导向件(132)为中空结构,以使所述连通口(1321)和所述第二出雾口(1322)相互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1321)设置有格栅(1325)。
9.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31)包括第一座体(134),所述第一座体(134)具有第一通孔(1341),所述第一通孔(1341)和所述第一出雾口(112)连通,且所述第一通孔(1341)的孔壁围成至少部分所述限位通孔(1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组件(130)还包括压板(135),所述压板(135)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1341)的一端,且所述压板(135)具有和所述第一通孔(1341)贯通的第二通孔(1351),所述第二通孔(1351)的内壁沿所述第二通孔(1351)轴向呈圆弧状,以和所述第一通孔(1341)共同围成所述限位通孔(13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341)和所述第二通孔(1351)分别位于所述回转部(1323)的水平中线的相对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组件(130)还包括密封件(136),所述密封件(136)固定于所述限位通孔(133)的孔壁,且被配置为密封所述导向件(132)和所述限位通孔(133)之间的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31)还包括第二座体(137),所述第二座体(137)连接于所述壳体(110),所述第一座体(134)和所述第二座体(137)共同围合成供加湿气流通过的气体通道(138),所述气体通道(138)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气体通道(138)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出雾口(112)以及所述限位通孔(133)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0)包括上盖(113)和围壳(114),所述上盖(113)和所述围壳(114)共同围成所述容纳腔(111),且所述第一出雾口(112)位于所述上盖(113);所述第二座体(137)连接于所述上盖(113),并围设于所述第一出雾口(112)的外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120)包括风机(121),所述风机(121)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1)内,并用于驱动加湿气流由所述第一出雾口(112)喷出。
CN202223270888.XU 2022-12-06 2022-12-06 加湿装置 Active CN218820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0888.XU CN218820793U (zh) 2022-12-06 2022-12-06 加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0888.XU CN218820793U (zh) 2022-12-06 2022-12-06 加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0793U true CN218820793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47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70888.XU Active CN218820793U (zh) 2022-12-06 2022-12-06 加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07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85867B2 (en) Multi-directional cooling fan
US5054477A (en) Nebulizer
KR101677477B1 (ko) 팬 조립체
JP2005164139A (ja) 加湿器
JP6468623B1 (ja) ミスト発生装置
WO2016206536A1 (zh) 鼓风通道出风口设有防水结构的超声波加湿器
CN215675610U (zh) 加湿器
US11324211B2 (en) Sprayer
EP3835678A1 (en) Apparatus for both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CN218820793U (zh) 加湿装置
CN111760693A (zh) 喷头及喷雾器
US7584908B2 (en) Spray nozzle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80251611A1 (en) Misting Apparatus
CN115628497A (zh) 雾化加湿器
CN211011756U (zh) 盒盖、水盒、加湿装置及吹风设备
CN219103217U (zh) 一种雾化模组及加湿器
KR200361384Y1 (ko) 가습기의 분무노즐 어셈블리
CN216897646U (zh) 多方向出雾的加湿装置
JP2013242072A (ja) 加湿機構
CN113441308A (zh) 一种雾化装置
WO2019163624A1 (ja) 送風装置
CN212856238U (zh) 喷头及喷雾器
CN212702549U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111530200B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219995466U (zh) 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