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4637U - 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4637U
CN218814637U CN202223238579.4U CN202223238579U CN218814637U CN 218814637 U CN218814637 U CN 218814637U CN 202223238579 U CN202223238579 U CN 202223238579U CN 218814637 U CN218814637 U CN 218814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x rib
side plate
plate
open type
conv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385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大伟
马小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385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4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4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4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公扣边和母扣边,在所述公扣边和所述母扣边之间设置有若干开口向下的凸肋,相邻所述凸肋间距离相等,构成凹槽,各所述凸肋构成波状结构;所述凸肋包括位于顶部的凸肋顶板,和位于所述凸肋顶板两侧并相互对称的第一凸肋侧板和第二凸肋侧板;在所述第一凸肋侧板与所述第二凸肋侧板之间设置有凸肋支撑机构。本装置可有效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各凸肋之间构成的用于填装混凝土的凹槽受压后造成凸肋开口角度变大,而且使得整体浇筑强度高,美观大方。

Description

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
背景技术
楼承板,也叫压型钢板、钢承板、钢楼承板。最早的叫法叫压型钢板,所有经压板机压制成型的钢板的统称。楼承板是采用镀锌钢板经辊压冷弯成型,其截面成V型、U型、梯形或类似这几种形状的波形,主要用作永久性模板,也可被选为其他用途。最早的压型钢板主要是用于厂房屋面的屋面板,后面有用于楼层的压型钢板后逐渐分类称为楼承板。
开口楼承板,也叫开口式压型钢板,为钢结构建筑重要的配套产品,是采用镀锌板经辗压冷弯成型,主要用作永久性模板,也可被选为其他用途。
实际安装使用过程中,由于开口式楼承板比较薄,在浇灌混凝土的过程中,其朝上的开口很容易因受到混凝土的压力而使开口角度变大,即发生形变。由于楼承板上的朝上的开口不止1个,若其中一部分发生形变会导致整体结构强度受影响,且还影响浇筑后的美观。
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该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用以解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各凸肋之间构成的用于填装混凝土的凹槽受压后造成凸肋开口角度变大,进而影响整体浇筑强度及美观的问题。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公扣边和母扣边,在所述公扣边和所述母扣边之间设置有若干开口向下的凸肋,相邻所述凸肋间距离相等,构成凹槽,各所述凸肋构成波状结构;所述凸肋包括位于顶部的凸肋顶板,和位于所述凸肋顶板两侧并相互对称的第一凸肋侧板和第二凸肋侧板;在所述第一凸肋侧板与所述第二凸肋侧板之间设置有凸肋支撑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凸肋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若干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支撑杆;对应的,所述第一凸肋侧板或所述凸肋第二侧板上设置有可卡扣所述支撑杆端部的卡扣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模块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肋侧板或所述第二凸肋侧板的向外凸起的U形槽;当所述U形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肋侧板时,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二凸肋侧板的内壁连接;当所述U形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凸肋侧板时,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一凸肋侧板的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U形槽为条状,与所述凸肋顶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U形槽的槽口与所述支撑杆的旋转轴心水平。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座包括一组相互对称的铰接块,所述铰接块的底边与所述支撑座垂直焊接,两个所述铰接块上开设有相互对称的通孔,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开设有支撑杆通孔,所述支撑杆通过两个所述铰接块夹持,并通过销轴贯穿所述通孔与所述支撑杆通孔实现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为弧形,在外力作用下可与所述卡扣模块实现快速卡扣或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一凸肋侧板或所述凸肋第二侧板焊接,或通过螺丝连接;且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凸肋顶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柱形或偏平条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小于所述凸肋的底边宽度,但大于所述凸肋顶板宽度。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提供的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通过在开口向下的凸肋内设置用于支撑凸肋侧板的凸肋支撑机构,可有效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各凸肋之间构成的用于填装混凝土的凹槽受压后造成凸肋开口角度变大,而且使得整体浇筑强度高,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的凸肋顶板带加强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中凸肋支撑机构第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中凸肋支撑机构第二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的第一种浇筑后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的第二种浇筑后状态示意图。
图示标记:
1-板体、2-公扣边、3-母扣边、4-凸肋、5-凹槽、6-凸肋支撑机构、7-销轴、8-凸肋顶板、9-第一凸肋侧板、10-第二凸肋侧板、11-支撑座、12-铰接座、13-支撑杆、14-卡扣模块、15-铰接块、16-通孔、1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公扣边2和母扣边3,在所述公扣边2和所述母扣3边之间设置有若干开口向下的凸肋4,相邻所述凸肋间距离相等,构成凹槽5,各所述凸肋4构成波状结构;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在实际使用中是将若干楼承板相互横向搭接构成一个浇筑整体,即首张楼承板的母扣边3与第二张楼承板的公扣边2搭接,第二张楼承板的母扣边3与第三张楼承板的公扣边2搭接,以此排序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的板厚为0.75mm~1.5mm,截面有效宽度为590mm~790mm,截面展开宽度900mm~1100mm,凸肋高度为50mm~100mm,相邻凸肋间的距离为50mm~100mm。
如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肋4包括位于顶部的凸肋顶板8,和位于所述凸肋顶板8两侧并相互对称的第一凸肋侧板9和第二凸肋侧板10;其中,第一凸肋侧板9和第二凸肋侧板10与凸肋顶板8的夹角相同,145°≥夹角≥90°;在所述第一凸肋侧板9与所述第二凸肋侧板10之间设置有凸肋支撑机构6,用于防止第一凸肋侧板9和第二凸肋侧板10受混凝土的压力发生坍塌形变,即第一凸肋侧板9和第二凸肋侧板10相对于凸肋顶板8的夹角变大。此处,凸肋顶板8的截面宽度为80mm~100mm。
作为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肋支撑机构6的优化,所述凸肋支撑机构6包括条形状的支撑座11,所述支撑座11上设置有若干铰接座12,所述铰接座12上铰接有支撑杆13;对应的,所述第一凸肋侧板9或所述凸肋第二侧板10上设置有可卡扣所述支撑杆13的端部的卡扣模块14。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卡扣模块14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肋侧板9或所述第二凸肋侧板10的向外凸起的U形槽;可以为与所述支撑杆13的端部匹配的点状U形槽,也可以是条状的U形槽;作为条状的U形槽时,可作为凸肋4的加强筋,且与所述凸肋顶板8平行。
当所述U形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肋侧板9时,所述支撑座11与所述第二凸肋侧板10的内壁连接;
当所述U形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凸肋侧板10时,所述支撑座11与所述第一凸肋侧板9的内壁连接。
上述所述支撑座11与所述第一凸肋侧板9或所述凸肋第二侧板10的连接方式不限于焊接或通过螺丝连接;且所述支撑座11与所述凸肋顶板8平行
为了确保与所述U形槽卡扣时,保持支撑杆13的最大支撑力(即支撑杆13与U形槽卡扣时支撑杆13的长度与凸肋顶板8水平),所述U形槽的槽口与所述支撑杆13的旋转轴心水平。此处所述支撑杆13的端部为弧形,在外力作用下可与所述卡扣模块14实现快速卡扣或脱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13可以为具有一定强度的为柱形或偏平条状;且所述支撑杆13的长度小于所述凸肋4的底边宽度,但大于所述凸肋顶板8宽度,便于支撑杆13的活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座12包括一组相互对称的铰接块15,所述铰接块15的底边与所述支撑座11垂直焊接,两个所述铰接块15上开设有相互对称的通孔16,所述支撑杆13的一端开设有支撑杆通孔(图中未标注),所述支撑杆13通过两个所述铰接块15夹持,并通过销轴7贯穿所述通孔16与所述支撑杆13通孔实现铰接。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在所述凸肋4的所述凸肋顶板8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17,用于加固所述凸肋顶板8的强度。
如图5和6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凸肋支撑机构的存在,使得凹槽5受到混凝土的压力的情况下,不会再使所述第一凸肋侧板9或所述凸肋第二侧板10发成向下坍塌造成形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均可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公扣边和母扣边,在所述公扣边和所述母扣边之间设置有若干开口向下的凸肋,相邻所述凸肋间距离相等,构成凹槽,各所述凸肋构成波状结构;所述凸肋包括位于顶部的凸肋顶板,和位于所述凸肋顶板两侧并相互对称的第一凸肋侧板和第二凸肋侧板;在所述第一凸肋侧板与所述第二凸肋侧板之间设置有凸肋支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若干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支撑杆;对应的,所述第一凸肋侧板或所述凸肋第二侧板上设置有可卡扣所述支撑杆端部的卡扣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模块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肋侧板或所述第二凸肋侧板的向外凸起的U形槽;当所述U形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肋侧板时,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二凸肋侧板的内壁连接;当所述U形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凸肋侧板时,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一凸肋侧板的内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为条状,与所述凸肋顶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的槽口与所述支撑杆的旋转轴心水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包括一组相互对称的铰接块,所述铰接块的底边与所述支撑座垂直焊接,两个所述铰接块上开设有相互对称的通孔,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开设有支撑杆通孔,所述支撑杆通过两个所述铰接块夹持,并通过销轴贯穿所述通孔与所述支撑杆通孔实现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为弧形,在外力作用下可与所述卡扣模块实现快速卡扣或脱离。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一凸肋侧板或所述凸肋第二侧板焊接,或通过螺丝连接;且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凸肋顶板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柱形或偏平条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小于所述凸肋的底边宽度,但大于所述凸肋顶板宽度。
CN202223238579.4U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 Active CN218814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8579.4U CN218814637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8579.4U CN218814637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4637U true CN218814637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5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38579.4U Active CN218814637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46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61069B1 (ko) 빌딩 패널 및 빌딩 구조체
CN218814637U (zh) 一种开口式抗形变楼承板
CN211447422U (zh) 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7460215U (zh) 一种转角变厚度强化加劲肋和一种桥面结构
JP4494307B2 (ja) 間口寸法拡張可能なアーチ状建築構造体
CN215716416U (zh)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排布结构
CN212129680U (zh) 一种柱脚及其与组合式转角柱的连接结构
CN2494861Y (zh) 拼装式模板
CN201133031Y (zh) 金属v形件及其连接的轻钢桁架
WO2008024144A9 (en) Foldable metal wall frame assemblies for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structures
CN111075190A (zh) 一种抽拉可调式卫生间混凝土翻边钢模
CN215948625U (zh) 一种组合楼板
CN217403826U (zh) 一种框架梁低周往复加载的试验结构
CN217896927U (zh) 底模板以及可拆底模的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07112339U (zh) 用于制作支吊架的改良型压底型钢
CN214402524U (zh) 一种铝复合板安装结构
CN219973875U (zh) 一种安全易用的混凝土浇筑模板
CN221029557U (zh) 一种钢箱梁结构
CN219909646U (zh) 一种抗动态风揭360度直立锁边屋面板
CN218027150U (zh) 一种带连接板的变体u肋及其连接结构
CN213477338U (zh) 一种建筑空心楼盖组合芯模封边装置
JP3667304B2 (ja) 大スパン屋根用屋根材及び大スパン屋根ユニット
CN215829473U (zh) 一种管廊腋角钢模板
CN206418766U (zh) 一种铝木结合几字梁
CN217299465U (zh) 一种整体性好和易施工的双连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