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7748U - 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07748U
CN218807748U CN202222748942.0U CN202222748942U CN218807748U CN 218807748 U CN218807748 U CN 218807748U CN 202222748942 U CN202222748942 U CN 202222748942U CN 218807748 U CN218807748 U CN 218807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bottle body
double
open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489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领
郭向飞
马骁
郭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eitaini Bio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Jiyan Biomedical Development Co ltd
Yunnan Beitani Bio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eitaini Bio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Jiyan Biomedical Development Co ltd
Yunnan Beitani Bio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eitaini Bio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Jiyan Biomedical Development Co ltd, Yunnan Beitani Bio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eitain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489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07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07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07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Package Specialized In Special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包括盖子、瓶身、瓶底、内塞和内柱,盖子的顶板的中部设置有内凸台;瓶身呈上、下端开口的筒体形状;瓶底呈上端开口的筒体形状;盖子通过双道卡扣盖合在所述瓶身的上端开口的外部;瓶底的上端开口卡接在所述瓶身的下端开口内;内塞呈环状,所述内塞卡接在所述瓶底的上端开口内,所述内塞的顶端面设置有封口铝膜;内柱呈圆管状,所述内柱的上端卡接在所述盖子的内凸台的外部,所述内柱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斜切口,且所述斜切口邻近所述封口铝膜。本实用新型的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不仅混料使用时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整个包材小巧轻便,方便携带,更可满足小容量混料单次使用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料包装主要分为双容器形式和单容器形式。
双容器形式,在使用前两种料体分别存放于两个容器内单独密封存放,使用时将一种料体倒入另一料体的容器内再混合使用。缺点是:需要两款包材,成本相对较高;且使用及携带都不太方便。
单容器形式,在一款包材内分开两个仓体分别密封储存两种料体,然后再从两个泵芯泵出料体后混合使用,缺点是:包材结构复杂,组装和灌装也比较麻烦;且包材容量都比较大,不适用小容量包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不仅混料使用时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整个包材小巧轻便,方便携带,更可满足小容量混料单次使用的需求。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包括盖子、瓶身、瓶底、内塞和内柱,其中:
所述盖子的顶板的中部设置有内凸台;
所述瓶身呈上、下端开口的筒体形状;
所述瓶底呈上端开口的筒体形状;
所述盖子通过双道卡扣盖合在所述瓶身的上端开口的外部;
所述瓶底的上端开口卡接在所述瓶身的下端开口内;
所述内塞呈环状,所述内塞卡接在所述瓶底的上端开口内,所述内塞的顶端面设置有封口铝膜;
所述内柱呈圆管状,所述内柱的上端卡接在所述盖子的内凸台的外部,所述内柱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斜切口,且所述斜切口邻近所述封口铝膜。
上述的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其中,所述盖子由从上至下依次同轴相连的上盖、撕拉条和饰圈组成;所述上盖的底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道卡扣,所述饰圈的顶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道卡扣;
所述瓶身的上端开口的外部一上一下地设置有两圈瓶身卡槽,该两圈瓶身卡槽分别为第一圈瓶身卡槽和第二圈瓶身卡槽;
所述第一道卡扣过盈配合连接在所述第一圈瓶身卡槽内,所述第二道卡扣过盈配合连接在所述第二圈瓶身卡槽内;
所述上盖的顶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圈圆环,所述圆环位于所述瓶身的上端开口内,且所述圆环与所述瓶身的上端开口滑动配合,所述内凸台位于所述圆环内;
所述上盖的顶板与所述瓶身的上端开口的顶面之间存在下滑空间。
上述的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其中,所述第一道卡扣与第一圈瓶身卡槽配合的过盈量小于所述第二道卡扣与第二圈瓶身卡槽配合的过盈量。
上述的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其中,所述瓶底的上端开口的外部设置有一圈瓶底卡台,所述瓶身的下端开口的内部设置有一圈瓶身凹槽,所述瓶底卡台卡接在所述瓶身凹槽内。
上述的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其中,所述内塞的外部设置有一圈内塞卡台,所述瓶底的上端开口的内部设置有一圈瓶底环槽,所述内塞卡台卡接在所述瓶底环槽内。
上述的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其中,所述盖子的内凸台的外部设置有一圈外卡台,所述内柱的内壁的上端设置有一圈内环槽,所述外卡台卡接在所述内环槽内。
上述的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其中,内柱的斜切口的一侧设置有竖向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不仅混料使用时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整个包材小巧轻便,方便携带,更可满足小容量混料单次使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的盖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的盖子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的瓶身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的瓶底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的内柱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的内柱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的内塞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包括盖子1、瓶身2、瓶底3、内塞5和内柱4。
盖子1的顶板的中部设置有内凸台15;瓶身2呈上、下端开口的筒体形状;瓶底3呈上端开口的筒体形状;盖子1通过双道卡扣盖合在瓶身2的上端开口的外部;瓶底3的上端开口卡接在瓶身2的下端开口内;内塞5呈环状,内塞5卡接在瓶底3的上端开口内,内塞5的顶端面设置有封口铝膜6;内柱4呈圆管状,内柱4的上端卡接在盖子的内凸台15的外部,内柱4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斜切口41,且斜切口41邻近封口铝膜6。
再请参阅图2和图3,盖子1由从上至下依次同轴相连的上盖11、撕拉条12和饰圈13组成;上盖11的底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道卡扣16,饰圈13的顶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道卡扣17。上盖11通过第一道卡扣16与瓶身2的上端开口相连;饰圈13通过第二道卡扣17与瓶身2的上端开口相连。具体地,瓶身2的上端开口的外部一上一下地设置有两圈瓶身卡槽,该两圈瓶身卡槽分别为第一圈瓶身卡槽21和第二圈瓶身卡槽22(见图4);第一道卡扣16过盈配合连接在第一圈瓶身卡槽21内,第二道卡扣17过盈配合连接在第二圈瓶身卡槽22内。第一道卡扣16与第一圈瓶身卡槽21配合的过盈量小于第二道卡扣17与第二圈瓶身卡槽22配合的过盈量。第一道卡扣16过盈量小保证上盖11易开启,第二道卡扣17过盈量大保证饰圈13不易拉出来。
上盖11的顶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圈圆环14,圆环14位于瓶身2的上端开口内,且圆环14与瓶身2的上端开口滑动配合,起到密封作用。内凸台15位于圆环14内。内凸台15的外部设置有一圈外卡台18,内柱4的内壁的上端设置有一圈内环槽42(见图7),外卡台18卡接在内环槽42内,保证内柱4不易脱落,盖子1与瓶身2合盖后,上盖11的顶板与瓶身2的上端开口的顶面之间存在下滑空间。当撕掉盖子撕拉条12后上盖11可以向瓶身2的上端开口运动此段距离的下滑空间,同时带动内柱4向下运动。内柱4的斜切口41的一侧设置有竖向凹槽42(见图6),保证易于戳破封口铝膜6及出料。
瓶底3的上端开口的外部设置有一圈瓶底卡台31(见图5),瓶身2的下端开口的内部设置有一圈瓶身凹槽23,瓶底卡台31卡接在瓶身凹槽23内,保证密封且不易脱落,瓶身2内部的腔体用于储存一种料体。瓶底3内部的腔体用于存储另一种料体。
内塞5的外部设置有一圈内塞卡台51(见图8),瓶底3的上端开口的内部设置有一圈瓶底环槽32,内塞卡台51卡接在瓶底环槽32内。内塞5通过封口铝膜6封口,将瓶身2和瓶底3内的腔体隔离。
本实用新型的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灌装时,先将适量的一种料体灌入瓶底3的腔体内,再盖上内塞5,最后在内塞5上方封上封口铝膜6,然后将瓶底3与瓶身2组装配合好,再将适量的另一种料体罐入瓶身2的腔体内,最后盖上盖子1。使用时,首先撕掉撕拉条12,然后按动上盖11往下运动,同时带动内柱4往下运动戳破封口铝膜6,两种料体混合,然后摇晃使两种料体混合均匀,最后打开上盖11便可使用,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整个包材小巧轻便,方便携带,更可满足小容量混料单次使用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不仅混料使用时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整个包材小巧轻便,方便携带,更可满足小容量混料单次使用的需求,改善了现有双仓混料包材使用及携带都不方便、成本高、结构复杂、包材大等缺陷。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子、瓶身、瓶底、内塞和内柱,其中:
所述盖子的顶板的中部设置有内凸台;
所述瓶身呈上、下端开口的筒体形状;
所述瓶底呈上端开口的筒体形状;
所述盖子通过双道卡扣盖合在所述瓶身的上端开口的外部;
所述瓶底的上端开口卡接在所述瓶身的下端开口内;
所述内塞呈环状,所述内塞卡接在所述瓶底的上端开口内,所述内塞的顶端面设置有封口铝膜;
所述内柱呈圆管状,所述内柱的上端卡接在所述盖子的内凸台的外部,所述内柱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斜切口,且所述斜切口邻近所述封口铝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由从上至下依次同轴相连的上盖、撕拉条和饰圈组成;所述上盖的底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道卡扣,所述饰圈的顶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道卡扣;
所述瓶身的上端开口的外部一上一下地设置有两圈瓶身卡槽,该两圈瓶身卡槽分别为第一圈瓶身卡槽和第二圈瓶身卡槽;
所述第一道卡扣过盈配合连接在所述第一圈瓶身卡槽内,所述第二道卡扣过盈配合连接在所述第二圈瓶身卡槽内;
所述上盖的顶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圈圆环,所述圆环位于所述瓶身的上端开口内,且所述圆环与所述瓶身的上端开口滑动配合,所述内凸台位于所述圆环内;
所述上盖的顶板与所述瓶身的上端开口的顶面之间存在下滑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卡扣与第一圈瓶身卡槽配合的过盈量小于所述第二道卡扣与第二圈瓶身卡槽配合的过盈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底的上端开口的外部设置有一圈瓶底卡台,所述瓶身的下端开口的内部设置有一圈瓶身凹槽,所述瓶底卡台卡接在所述瓶身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的外部设置有一圈内塞卡台,所述瓶底的上端开口的内部设置有一圈瓶底环槽,所述内塞卡台卡接在所述瓶底环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的内凸台的外部设置有一圈外卡台,所述内柱的内壁的上端设置有一圈内环槽,所述外卡台卡接在所述内环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柱的斜切口的一侧设置有竖向凹槽。
CN202222748942.0U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 Active CN218807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8942.0U CN218807748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8942.0U CN218807748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07748U true CN218807748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70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48942.0U Active CN218807748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077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81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ensing additives to a container
CN218807748U (zh) 一种刺破混料双仓包装瓶
GB1326289A (en) Receptacles having a dividing wall
CN218506592U (zh) 一种刺破混料双仓瓶
CN204507656U (zh) 带有一体式瓶盖的混料瓶
CN203173100U (zh) 用于包装罐的勺子可外置的密封结构
CN217707045U (zh) 一种具有双仓结构的容器
CN114906448A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高阻隔双剂包装瓶
CN1040631C (zh) 具有密封器系统的分送包装
CN205470583U (zh) 可固液隔离的口服液包装瓶
CN211365268U (zh) 次抛水粉保鲜安瓶
CN2805771Y (zh) 大输液软袋用带装药接口的硬双口管
CN210455815U (zh) 一种改进型分离式饮料瓶盖
CN218807758U (zh) 一种高密度hdpe瓶盖
CN220683369U (zh) 固液分离下顶穿式饮料瓶盖
CN110884763A (zh) 一种旋拉式储物盖
CN214085729U (zh) 一种按压式饮料瓶盖
CN214608676U (zh) 一种固液分离的包装瓶
CN217321518U (zh) 一种储物仓整体分离式储物瓶盖
CN217023599U (zh) 新型浆液分离包装用瓶体密封盖
CN212530781U (zh) 多次使用双剂包装
CN218259741U (zh) 一种具有双刺破结构的粉液分离容器
CN212100087U (zh) 一种分离式饮料瓶盖
CN213444053U (zh) 药瓶
CN217497122U (zh) 一种固体饮料瓶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