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7736U - 按压伸缩机构、按压组件和包装管 - Google Patents

按压伸缩机构、按压组件和包装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07736U
CN218807736U CN202222654772.XU CN202222654772U CN218807736U CN 218807736 U CN218807736 U CN 218807736U CN 202222654772 U CN202222654772 U CN 202222654772U CN 218807736 U CN218807736 U CN 218807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r
sleeve
slide
guide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477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广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5477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07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07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07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按压伸缩机构、按压组件和包装管,按压伸缩机构包括套管、滑块、按键和第一弹性件,套管的内壁上设有沿周向相邻的供滑块沿轴向滑动的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按键包括在轴向上对应于第一滑道的第一推动部和在轴向上对应于第二滑道的第二推动部,第一推动部和滑块之间形成倾斜于轴向导向的第一导向部,在滑块沿第一方向脱离第一滑道后与第一弹性件配合将滑块引导至第二滑道,第二推动部和滑块之间形成倾斜于轴向导向的第二导向部,在滑块沿第二方向脱离第二滑道后与第一弹性件配合将滑块引导至第一滑道,套管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对位于第一滑道中的滑块限位的第一限位部和对位于第二滑道中的滑块限位的第二限位部,以将滑块限制在不同的轴向位置。

Description

按压伸缩机构、按压组件和包装管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按压伸缩机构、按压组件和包装管。
背景技术
通过按压实现产品伸出或缩回外管的结构应用较为广泛,例如医疗用品中、化妆用品中等。相关技术中,以包装管为例,通过按压按键,推动内部滑块在变导轨中的上下单向旋转运动,实现产品上下位置的变换,从而使内容物伸出或缩回。但是,这种形式的按压伸缩机构由于结构限制,内部滑块只能单向旋转上下运动,增加了零部件的数量和加工难度,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压伸缩机构、按压组件和包装管,以解决滑块仅能够单向旋转上下运动,零部件数量多,加工困难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按压伸缩机构,包括套管,设置在所述套管中的滑块,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管中、以沿第一方向推动所述滑块的按键,以及轴向抵顶所述滑块、以在相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为所述滑块提供复位力的第一弹性件,其中,
所述套管的内壁上设有沿周向相邻的分别供所述滑块沿轴向滑动的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
所述按键包括在轴向上对应于所述第一滑道的第一推动部和在轴向上对应于所述第二滑道的第二推动部,其中,所述第一推动部和所述滑块之间形成有倾斜于轴向导向的第一导向部,以在所述滑块沿第一方向脱离所述第一滑道后与所述第一弹性件配合而将所述滑块引导至所述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推动部和所述滑块之间形成有倾斜于轴向导向的第二导向部,以在所述滑块沿第一方向脱离所述第二滑道后与所述第一弹性件配合而将所述滑块引导至所述第一滑道,
并且其中,所述套管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对位于所述第一滑道中的所述滑块限位的第一限位部,和在第二方向上对位于所述第二滑道中的所述滑块限位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将所述滑块限制在不同的轴向位置。
可选地,所述滑块具有互成夹角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推动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配合面贴合的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二推动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配合面贴合的第二引导面,
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一引导面形成所述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二配合面和所述第二引导面形成所述第二导向部。
可选地,所述滑块包括滑块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滑块本体的外周壁上的至少两个凸块,所述至少两个凸块用于伸入到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中,
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形成于所述凸块的朝向所述按键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凸块在所述滑块本体的周向上均匀布置,所述第一滑道、所述第二滑道、所述第一导向部、以及所述第二导向部的数量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凸块的数量对应。
可选地,所述套管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内壁沿周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限位台,
其中,一组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台中,二者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滑道,其中至少一者的在第一方向的末端边缘凹入形成所述第二滑道。
可选地,所述按键滑动配合于所述套管,并具有位于所述套管内的第一端面和位于所述套管外的第二端面,
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管的在第一方向的末端的内翻边,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内翻边相抵接的卡凸,使得所述内翻边通过所述按键对位于所述第一滑道中的所述滑块限位。
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滑道的在第二方向的末端的封闭面,所述封闭面用于抵接所述滑块以对所述滑块限位。
可选地,所述封闭面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配合面贴合的第一限位面和用于与所述第二配合面贴合的第二限位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面从所述限位台在第一方向的末端边缘倾斜地朝向第二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一滑道的靠近所述第二通道的一侧在第一方向上的末端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二配合面贴合的导向斜面。
可选地,用于形成所述第一滑道的两个所述限位台的结构相同。
可选地,所述按键滑动配合于所述套管,所述按键的外周壁和所述套管的内壁中的一者形成有轴向延伸的第三滑道,另一者形成有与所述第三滑道滑动配合的引导块。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按压组件,包括:
上述的按压伸缩机构;
外管,同轴套设在所述套管的外侧,所述外管由隔板分隔为在轴向相邻的操作区和执行区,所述滑块、所述套管、所述按键、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操作区;以及
载体,设置在所述执行区,用于承载内容物,
其中,所述隔板开设有供所述滑块穿过的过孔,所述载体轴向锁定地随动连接在所述滑块上。
可选地,所述滑块包括滑块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滑块本体的外周壁上的凸块,所述凸块用于伸入到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中,
所述滑块本体构造为具有大径段和小径段的阶梯状,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小径段的外侧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在所述隔板和所述大径段与所述小径段之间的台阶面。
可选地,所述套管与所述外管固定配合,所述套管的在第一方向的末端抵顶在所述隔板上。
可选地,所述按键滑动配合于所述套管,并具有位于所述套管内的第一端面和位于所述套管外的第二端面,所述按键的第二端面始终位于所述操作区内。
可选地,所述按键包括主体和在所述第二端面处径向凸出的凸缘,所述按压伸缩机构还包括抵顶在所述凸缘和所述套管的轴端之间的第二弹性件。
可选地,所述载体构造为与所述套管同轴的容纳管,所述容纳管的一端封闭且连接到所述滑块上,另一端形成有开口。
可选地,所述容纳管的长度小于所述执行区的长度。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包装管,包括上述的按压组件和内容物,所述内容物安装在所述载体上,所述唇部化妆品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按键的操作而具有:
第一状态,所述内容物伸出于所述外管;和
第二状态,所述内容物缩回于所述外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按压伸缩机构中,通过对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的设计,滑块可以左右轻微转动,可以向左转动进入第二滑道,进入高端止位位置,也可以向右转动至第一滑道,进入低端止位位置,通过反复按压按键,实现滑块在套管内的伸出或缩回,操作简单方便,零部件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易于装配。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相关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按压伸缩机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包装管的剖视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包装管的爆炸图;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按压伸缩机构中滑块位于低端止位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按压换位锁止机构中滑块位于中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按压换位锁止机构中滑块位于高端止位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按压换位锁止机构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按压换位锁止机构中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按压换位锁止机构中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管;10-隔板,11-操作区,12-执行区,2-载体;3-内容物;41-滑块;411-第一配合面;412-第二配合面;413-滑块本体;4130-台阶面;414-凸块;42-套管;420-限位台;421-第一滑道;422-第二滑道;4221-第一限位面;4222-第二限位面;423-导向斜面;424-内壁;425-外壁;426-内翻边;427-引导块;43-按键;431-第一引导面;432-第二引导面;433-第三滑道;434-卡凸;435-凸缘;44-第一弹性件;45-第二弹性件;5-旋转滑块;51-滑肋;6-固定套;61-肋条;71-轴向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在本公开提供的包装管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定义的,具体可参考图2所示的图面方向,“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另外,在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在本公开的相关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旋转滑块5具有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滑肋51,固定套6具有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肋条61,相邻肋条61之间形成滑槽,滑槽内设有轴向推块71,通过驱动轴向推块71运动,以切换滑块5在轴向上的位置(在滑槽内与轴向推块71接触锁止,或者脱离滑槽与肋条61顶端的斜面接触锁止)。在该实施例中,旋转滑块5的运动为单向的,为保证运动的连续性,需在旋转滑块5的整个圆周方向上设置滑肋51、固定套6的整个圆周方向上设置肋条61,每个滑槽内均需设置轴向推块71,零部件加工困难,装配复杂,工序繁琐。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2至图9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按压伸缩机构,该按压伸缩机构包括滑块41、套管42、按键43和第一弹性件44(图4至图6中未示出),滑块41设置在套管42中,按键43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套管42中、以沿第一方向推动滑块41,第一弹性件44轴向抵顶滑块41、以在相反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为滑块41提供复位力。这样,通过按压按键43的动作便可实现滑块41沿第一方向运动伸出套管42,再次按压按键43,滑块41便可沿第二方向运动缩回至套管42内。
具体地,在本公开中,套管42的内壁424上设有沿周向相邻的分别供滑块41沿轴向滑动的第一滑道421和第二滑道422,按键43包括在轴向上对应于第一滑道421的第一推动部和在轴向上对应于第二滑道422的第二推动部,其中,第一推动部和滑块41之间形成有倾斜于轴向导向的第一导向部,以在滑块41沿第一方向脱离第一滑道421后与第一弹性件44配合而将滑块41引导至第二滑道422,以切换至图6所示的高端止位位置,第二推动部和滑块41之间形成有倾斜于轴向导向的第二导向部,以在滑块41沿第一方向脱离第二滑道422后与第一弹性件44配合而将滑块41引导至第一滑道421,以切换至图4所示的低端止位位置。在图4切换至图6的过程中,在第一引导部的作用下,滑块41沿第一方向脱离第一滑道421后,通过与第一弹性件44配合,滑块41可向左转动至第二滑道422;在图6切换至图4的过程中,在第二引导部的作用下,滑块41沿第一方向脱离第二滑道422后,通过与第一弹性件44配合,滑块41可向右转动引导至第一滑道421。通过对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的设计可以实现滑块41的双向转动,不需要在整个圆周方向上均设置引导结构,简化部件的结构设计,方便加工,降低加工成本,简化装配工序。
更具体地,在本公开中,套管42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对位于第一滑道421中的滑块41限位的第一限位部,和在第二方向上对位于第二滑道422中的滑块41限位的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将滑块41限制在不同的轴向位置,通过对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结构设计,能够分别在高端止位位置和低端止位位置对滑块41进行限位,并保持在对应位置,避免发生晃动和异响。
这里,关于按压伸缩机构的应用场景可以有多种,例如圆珠笔、化妆品、医疗用品等,任何通过按压动作实现伸缩效果的场景均可以采用本公开提供的结构。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套管42和按键43均设计为圆筒状结构,可以采用同轴布置的方式,本公开所涉及的“周向转动”和“轴向运动”均是相对于其轴线方向而言的,具体可参考图2中虚线所示的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是相对于轴向而言的,具体可参考图4中箭头所示的方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按压伸缩机构中,通过对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的设计,滑块41可以左右轻微转动,可以向左转动进入第二滑道422,进入高端止位位置,也可以向右转动至第一滑道421,进入低端止位位置,通过反复按压按键43,实现滑块41在套管42内的伸出或缩回,操作简单方便,无需在多个部件的整个圆周方向上加工引导结构,零部件结构简单,方便加工,且易于装配。
滑块41可以为任意适当的结构。在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7和图9所示,滑块41具有互成夹角的第一配合面411和第二配合面412,第一推动部具有用于与第一配合面411贴合的第一引导面431,第二推动部具有用于与第二配合面412贴合的第二引导面432,其中,第一配合面411和第一引导面431形成第一导向部,第二配合面412和第二引导面432形成第二导向部。如图4所示,在低端止位位置时,第一引导面431和第一配合面411贴合,当按压按键43时,第一引导面431推动滑块41在第一滑道421内沿第一方向运动,以脱离第一滑道421;如图6所示,在高端止位位置时,当按压按键43,第二引导面432能够与第二配合面412贴合,并推动滑块41在第二滑道422内沿第一方向运动,以脱离第二滑道42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滑块41的配合面还可以为半圆形弧面、椭圆形弧面等不同形状的易于导向的配合面。
具体地,如图7所示,滑块41包括滑块本体413和设置在滑块本体413的外周壁上的凸块414,凸块414用于伸入到第一滑道421和第二滑道422中,其中,第一配合面411和第二配合面412形成于凸块414的朝向按键43的表面,第一滑道421和第二滑道422能够对滑块41在轴向上的运动起到引导作用,保证在沿第一方向运动时,只能沿滑道的延伸方向进行。为保证滑块41和第一弹性件44的稳定配合,滑块本体413可以构造为具有大径段和小径段的阶梯状,第一弹性件44为套设在小径段的外侧的弹簧,弹簧的一端能够抵顶在大径段与小径段之间的台阶面4130上,这样,第一弹性件44能够稳定地安装在滑块41上,既不会影响滑块41沿第一方向的轴向运动,还能够及时提供复位力,驱动滑块41沿第二方向运动。
在本公开中,为保证轴向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均衡,如图7所示,凸块414包括在滑块本体413的周向上均匀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滑道421、第二滑道422、第一导向部、以及第二导向部的数量分别与凸块414对应。两个凸块414同步在对应的第一滑道421和第二滑道422内运动,并在导向部的引导下运动,能够保证两侧受力均衡,避免发生运动卡滞和停顿,可根据需要对上述结构的数量和位置进行设计和调整。
套管42可以为任意适当的结构。在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套管42包括外壁425和内壁424,内壁424沿周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限位台420,其中,一组相邻的两个限位台420中,二者之间形成第一滑道421,其中至少一者的在第一方向的末端边缘凹入形成第二滑道422。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内壁424和外壁425同轴间隔布置仅在端面部分进行连接,第一滑道421沿轴向贯穿内壁424设置直接延伸至内壁424和外壁425的连接端,以保证第一滑道421在轴向上的长度能够满足滑块41的缩回需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内壁424可以沿整个圆周方向设置,第一滑道421开设在内壁424上且沿轴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形成第一滑道421的两个限位台420的结构相同,内壁424可以具有设置有四个形状相同的限位台420,四个限位台420分为对称的两组,一组相邻的两个限位台420之间形成第一滑道421,且其中一个限位台420用于形成第二滑道422,考虑到加工方便,另一个限位台420设计为相同的形状。
为了将滑块41稳定地保持在低端止位位置,第一限位部可以设计为任意适当结构。在本公开中,按键43滑动配合于套管42,并具有位于套管42内的第一端面和位于套管42外的第二端面,如图4所示,第一限位部包括设置在套管42的在第一方向的末端的内翻边426,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内翻边426相抵接的卡凸434,使得内翻边426通过按键43对位于第一滑道421中的滑块41限位。通过卡凸434和内翻边426的卡接配合,既能够限制按键43从套管42沿第二方向脱出,还能够通过按键43对第一滑道421中的滑块41在第二方向上进行限位。当然,也可以对滑块41设计单独的限位结构。
为了将滑块41稳定地保持在高端止位位置,第二限位部可以设计为任意适当结构。在本公开中,第二限位部包括形成在第二滑道422的在第二方向的末端的封闭面,封闭面用于抵接滑块41以对滑块41限位。封闭面的形状可以根据滑块41的配合面的形状进行设计,针对互成夹角的第一配合面411和第二配合面412,封闭面包括用于与第一配合面411贴合的第一限位面4221和用于与第二配合面412贴合的第二限位面4222。即,第二滑道422可以设计为V型槽结构,V型槽的内表面即为封闭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滑道422还可以为半圆形或椭圆形限位槽等。另外,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滑道422的长度较小,仅有对滑块41进行限位的部分,当然第二滑道422也可以包括能够引导滑块41沿第二方向运动的引导部分,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具体地,第一限位面4221从限位台420在第一方向的末端边缘倾斜地朝向第二方向延伸。在滑块41脱离第一滑道421时,第一限位面4221能够对滑块41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将其引导至第二滑道422,同时还能够在高端止位位置对滑块41进行限位,使其保持在该位置。
进一步地,在本公开中,如图6所示,第一滑道421的靠近第二通道422的一侧在第一方向上的末端设有能够与第二配合面412贴合的导向斜面423。在由低端止位位置切换至高端止位位置的过程中,按键43运动至第一引导面431与第二限位面4222共面;在由高端止位位置切换至低端止位位置的过程中,按键43运动至第二引导面432与导向斜面423共面。导向斜面423的设计,在第二引导面432与导向斜面423共面时,能够对滑块41进入第一滑道421起到导向作用,顺利进入第一滑道421内部。
更进一步地,第一配合面411、第一引导面431和第一限位面4221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和斜率,第二配合面412、第二引导面432和导向斜面423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和斜率。在图6所示的位置,第一配合面411与第一限位面4221配合、第二配合面412与第二限位面4222配合,以保持在高端止位位置;在图4所示的位置,滑块41位于第一滑道421内,且第一配合面411与第一引导面431配合,保持在低端止位位置;在由图4经图5切换至图6时,滑块41沿第一引导面431和第二限位面4222滑入第二滑道422;在由图6切换至图4时,沿第二引导面432和导向斜面423滑入第一滑道421内。
为实现按键43的周向限位,在本公开中,如图8和图9所示,按键43滑动配合于套管42,按键43的外周壁和套管42的内壁425中的一者形成有轴向延伸的第三滑道433,另一者形成有与第三滑道433滑动配合的引导块427。在上述套管42中,一组相邻的两个限位台420之间形成第一滑道421,且其中一个限位台420用于形成第二滑道422,引导块427可以设置在另一个限位台420上。另外,如图9所示,卡凸434、第一引导面431和第二引导面432、第三滑道433沿按键43的周向依次分布,对于三者的布置位置和顺序可以根据内管42上内翻边426、限位台420和第一滑道421、引导块427的位置进行设计。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如图2和图3所示,还提供一种按压组件,该按压组件包括外管1、载体2和上文介绍的按压伸缩机构,外管1同轴套设在套管42的外侧,外管1由隔板10分隔为在轴向相邻的操作区11和执行区12,滑块41、套管42、按键43、以及第一弹性件44分别设置在操作区11;载体2设置在执行区12,用于承载内容物3,其中,隔板10开设有供滑块41穿过的过孔,载体2轴向锁定地随动连接在滑块41上。这里,载体2和滑块41轴向锁定地随动连接,可保证滑块41能够带动载体2和载体2承载的内容物3在轴向上运动,两者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同心转动连接。本公开提供的按压组件具有上文介绍的按压伸缩机构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做过多赘述,通过反复按压按键43,可带动载体2同步做伸缩运动,整个按压组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容易装配,加工成本低。
在本公开中,如图2所示,第一弹性件44的一端抵顶在隔板10上,另一端抵顶滑块41的台阶面4130。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第一弹性件44被压缩,在图6至图4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44靠自身弹性提供复原力,驱动滑块41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一弹性件44的推动力至少大于解锁后外管1和载体2之间的滑动阻力,另外,由于第一弹性件44的变形量较大,在按压按键43时,可以降低内容物3被弹出的冲击力,保证整个锁止机构的使用质感。载体2和内容物3的推出通过第一弹性件44推动完成,通过回缩和弹出的异步动作,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在本公开中,套管42与外管1固定配合,套管42的在第一方向的末端抵顶在隔板10上,以实现套管42在外管1内轴向位置的固定,且两者在周向上不会发生相对转动。
如图2所示,按键43滑动配合于套管42,并具有位于套管42内的第一端面和位于套管42外的第二端面,按键43的第二端面始终位于操作区11内。按键43沿外管1的轴向滑动配合,无论在缩回保护状态还是伸出解锁状态,按键43的第二端面始终位于外管1内,即按键43和外管1可以是平齐的,不会产生误操作的问题,避免载体2承载的内容物3受损。
如图9所示,按键43包括主体和在第二端面处径向凸出的凸缘435,按压伸缩机构还包括抵顶在凸缘435和套管42的轴端之间的第二弹性件45。在本公开中,如图2所示,第二弹性件45的一端抵顶在套管42的端面上,另一端抵顶在按键43的凸缘435上。在按压按键43时,压缩第二弹性件45,第二弹性件45能够自动将图5中间换位位置的按键43推动至图6所示的状态,第二弹性件45的推动力至少大于解锁后外管1和按键43之间的滑动阻力,避免按键43因为缺少支撑而产生晃动异响,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类似某些圆珠笔的笔帽,直接省略第二弹性件45,也不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实现。
载体2可以构造为与套管42同轴的容纳管,容纳管的一端封闭且连接到滑块41上,另一端形成有开口,当然,内容物3也可以直接放置在隔板10和外管1的空间内,载体2能够避免内容物3在该空间内发生晃动。容纳管的长度小于执行区12的长度,如图2所示,容纳管的长度小于外管1的长度,内容物3的一部分伸出容纳管,这样,在位于高端止位位置时,即使容纳管轴向运动的长度有限,容纳管未伸出外管1,也能够保证有部分内容物3伸出外管1,以供使用。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包装管,包括上文介绍的按压组件和内容物3,内容物3安装在载体2上,这里,内容物3可以弹性装配在载体2上,内容物3可以从载体2取出使用,例如药瓶,也可以固定在载体2内,如香水等,该包装管被配置为通过按键43的操作而具有:第一状态,内容物3伸出于外管1,处于伸出解锁状态;和第二状态,内容物3缩回于外管1,处于缩回保护状态,可根据需要在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被保护产品,即为内容物3安装在载体2中,通过按压实现伸出或缩回,能够保护被保护产品,且不会存在误操作的问题,该包装管具有上述按压组件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做过多赘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提供的包装管能够实现内容物3伸出外管1预定长度,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假设按压伸缩机构驱动滑块41沿第一方向运动的轴向距离正好为D,那每次按压按键43,内容物3伸出外管1的预定长度是固定的,且由于在滑块41与第二限位部配合时,会回退一段距离,因此,按键43的按压行程(也就是距离D)大于内容物3伸出外管1的长度。
下面将以本公开提供的按压伸缩机构应用至包装管为例,其工作过程具体如下:平时处于图4所示的状态,内容物3位于外管1内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弄脏和折断。当需要使用时,按压按键43,第一引导面431推动滑块41的第一配合面411向上,当滑块41脱离第一滑道421,进入图5,在第一引导面431和第二限位面4222的导向下,滑块41在第一弹性件44的作用力下产生向下向左转动的分力,滑块41滑入限位台420分别与第一限位面4221和第二限位面4222配合,进入高端止位位置,内容物3伸出外管1以供使用;当再次按压按键43时,第二引导面432会推动滑块41的第二配合面412向上,在第二引导面432和导向斜面423的导向下,滑块41在第一弹性件44的作用下产生向下和向右转动的两个分力,滑块41进入第一滑道421内切换至低端止位位置,如此反复按压按键43,实现内容物3的伸出或缩回动作。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20)

1.一种按压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设置在所述套管中的滑块,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管中、以沿第一方向推动所述滑块的按键,以及轴向抵顶所述滑块、以在相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为所述滑块提供复位力的第一弹性件,其中,
所述套管的内壁上设有沿周向相邻的分别供所述滑块沿轴向滑动的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
所述按键包括在轴向上对应于所述第一滑道的第一推动部和在轴向上对应于所述第二滑道的第二推动部,其中,所述第一推动部和所述滑块之间形成有倾斜于轴向导向的第一导向部,以在所述滑块沿第一方向脱离所述第一滑道后与所述第一弹性件配合而将所述滑块引导至所述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推动部和所述滑块之间形成有倾斜于轴向导向的第二导向部,以在所述滑块沿第一方向脱离所述第二滑道后与所述第一弹性件配合而将所述滑块引导至所述第一滑道,
并且其中,所述套管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对位于所述第一滑道中的所述滑块限位的第一限位部,和在第二方向上对位于所述第二滑道中的所述滑块限位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将所述滑块限制在不同的轴向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具有互成夹角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推动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配合面贴合的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二推动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配合面贴合的第二引导面,
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一引导面形成所述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二配合面和所述第二引导面形成所述第二导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滑块本体和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滑块本体的外周壁上的凸块,所述至少两个凸块用于伸入到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中,
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形成于所述凸块的朝向所述按键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压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凸块在所述滑块本体的周向上均匀布置,所述第一滑道、所述第二滑道、所述第一导向部、以及所述第二导向部的数量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凸块的数量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按压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内壁沿周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限位台,
其中,一组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台中,二者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滑道,其中至少一者的在第一方向的末端边缘凹入形成所述第二滑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压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滑动配合于所述套管,并具有位于所述套管内的第一端面和位于所述套管外的第二端面,
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管的在第一方向的末端的内翻边,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内翻边相抵接的卡凸,使得所述内翻边通过所述按键对位于所述第一滑道中的所述滑块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压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滑道的在第二方向的末端的封闭面,所述封闭面用于抵接所述滑块以对所述滑块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压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面包括用于与所述滑块的第一配合面贴合的第一限位面和用于与所述滑块的第二配合面贴合的第二限位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压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面从所述限位台在第一方向的末端边缘倾斜地朝向第二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压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的靠近所述第二滑道的一侧在第一方向上的末端设有能够与所述滑块的第二配合面贴合的导向斜面。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压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形成所述第一滑道的两个所述限位台的结构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滑动配合于所述套管,所述按键的外周壁和所述套管的内壁中的一者形成有轴向延伸的第三滑道,另一者形成有与所述第三滑道滑动配合的引导块。
13.一种按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按压伸缩机构;
外管,同轴套设在所述套管的外侧,所述外管由隔板分隔为在轴向相邻的操作区和执行区,所述滑块、所述套管、所述按键、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操作区;以及
载体,设置在所述执行区,用于承载内容物,
其中,所述隔板开设有供所述滑块穿过的过孔,所述载体轴向锁定地随动连接在所述滑块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滑块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滑块本体的外周壁上的凸块,所述凸块用于伸入到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中,
所述滑块本体构造为具有大径段和小径段的阶梯状,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小径段的外侧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在所述隔板和所述大径段与所述小径段之间的台阶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与所述外管固定配合,所述套管的在第一方向的末端抵顶在所述隔板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滑动配合于所述套管,并具有位于所述套管内的第一端面和位于所述套管外的第二端面,所述按键的第二端面始终位于所述操作区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按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主体和在所述第二端面处径向凸出的凸缘,所述按压伸缩机构还包括抵顶在所述凸缘和所述套管的轴端之间的第二弹性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构造为与所述套管同轴的容纳管,所述容纳管的一端封闭且连接到所述滑块上,另一端形成有开口。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按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管的长度小于所述执行区的长度。
20.一种包装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19中任一项所述的按压组件和内容物,所述内容物安装在所述载体上,所述包装管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按键的操作而具有:
第一状态,所述内容物伸出于所述外管;和
第二状态,所述内容物缩回于所述外管。
CN202222654772.XU 2022-09-30 2022-09-30 按压伸缩机构、按压组件和包装管 Active CN218807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4772.XU CN218807736U (zh) 2022-09-30 2022-09-30 按压伸缩机构、按压组件和包装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4772.XU CN218807736U (zh) 2022-09-30 2022-09-30 按压伸缩机构、按压组件和包装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07736U true CN218807736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41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4772.XU Active CN218807736U (zh) 2022-09-30 2022-09-30 按压伸缩机构、按压组件和包装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077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75006B2 (en) Needle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syringe and an injection device comprising a syringe and said protection device
CN103656798B (zh) 带有包括双重功能偏压部件的延迟机构的自动注射装置
CA2753812C (en) Apparatus for injecting a pharmaceutical with automatic syringe retraction following injection
US6471677B2 (en) Fluid collection device with protective shield
US20120078225A1 (en) Dual Chamber Syringe With Retractable Needle
US11484665B2 (en) Safety syringe
JP2010508220A (ja) 流体ディスペンサ
US9296250B2 (en) Retractable tip writing instrument with a protective sleeve
WO2008101393A1 (fr) Appareil de mélange automatique de poudre
US6676641B2 (en) Retractable hypodermic syringe
CN116726317A (zh) 自动注射装置及自动注射装置系统
US6905272B2 (en) Case
CN218807736U (zh) 按压伸缩机构、按压组件和包装管
CN102370487A (zh) 采血针装置
US20040247453A1 (en) Device for inflating a balloon
US11376885B2 (en) Multifunction writing instrument
CN111214245A (zh) 采血笔
CN111699094B (zh) 单手操作的多芯笔
US11186115B2 (en) One-hand operated multi-pencil
CN214189053U (zh) 一种笔的防误操作结构及笔
CN212214313U (zh) 医用注射装置
CN108205201B (zh) 一种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以及智能穿戴设备
JP6821251B2 (ja) シリンジ型噴出器
CN213975231U (zh) 一种带有防泄露功能的香水瓶密封塞
EP4065195B1 (en) Drive assembly for a medicament deliver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