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6412U - 一种水面清洁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面清洁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06412U
CN218806412U CN202320249655.7U CN202320249655U CN218806412U CN 218806412 U CN218806412 U CN 218806412U CN 202320249655 U CN202320249655 U CN 202320249655U CN 218806412 U CN218806412 U CN 218806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urface cleaning
water inlet
inlet channel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96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浅
王跃明
张自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Wang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Wang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Wang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Wang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496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06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06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064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Landscapes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面清洁船,包括:至少一组进水通道,包括两个进水方向不同的进水口;至少一组出水通道,包括两个出水方向不同的出水口;所述进水通道内设有防卡单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制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并在两个进水通道内设置防卡单元,能够随着进入的水流进行转动或摆动,拨动进水通道内的杂物,避免树叶等体积大的杂物卡在进水通道内。

Description

一种水面清洁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面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面清洁船。
背景技术
对于水面漂浮物,由于其会对水质造成污染,同时影响美观,需要对水面漂浮物进行清理,现有的水面清洁一般采用人工驾驶打捞船进行打捞,打捞船的行驶需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或者采用自动行走的垃圾收集设备,但有一个进水口,大体积的漂浮物容易卡在进水口,需人工清理后,再次进行收集工作,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面清洁船,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或者其他前者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面清洁船,包括:
至少一组进水通道,包括两个进水方向不同的进水口;
至少一组出水通道,包括两个出水方向不同的出水口;
进水通道内设有防卡单元。
进一步的,防卡单元包括翻转件、转动件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翻转件一端与进水通道连接,可相对进水通道摆动;
转动件与进水通道轴连接。
进一步的,翻转件包括转轴以及与转轴连接的板状物,转轴与进水通道转动连接;
转动件包括转动轴以及沿转动轴周侧依次设置的多个叶片,转动轴与进水通道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进水通道内均设有一个翻转件,或进水通道内均设有转动件。
进一步的,转动件或翻转件分别与进水通道活动连接;
其中,活动连接为:转动件自身转动,同时可以相对进水通道进行上下位移;翻转件自身摆动,同时可相对进水通道进行上下位移。
进一步的,转动件或翻转件与进水通道连接处设有卡槽,在浮力作用下,转动件或翻转件可在卡槽内进行位移。
进一步的,防卡单元包括一个转动件和一个翻转件;其中,转动件与进水通道活动连接,且在水面清洁船运行过程中,待清洁的流体首先经过转动件,然后经过翻转件。
进一步的,进水通道内设有限位件,限位件相较于翻转件位于待清洁流体的上游,避免待清洁的流体经防卡单元从进水口排出。
进一步的,限位件设置为凸出进水通道的内壁,对翻转件向进水方向摆动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水面清洁船包括过滤组件;过滤组件设于进水通道的下游;
限位件设于过滤组件上或者为过滤组件的一部分。
进一步的,水面清洁船还包括:
过滤组件,通过进水通道进入的水流,经过滤组件过滤,至出水通道排出;
换向结构,设于水面清洁船的主体上;
至少一组驱动组件,驱动水面清洁船行进,且与换向结构配合控制水面清洁船换向;
控制模块,与驱动组件连接,接收换向结构的信号,控制不同的驱动组件交替作用,进行换向。
进一步的,换向结构包括:
摆动单元,设于水面清洁船主体上,可相对于水面清洁船主体摆动/转动;
触发单元,设于摆动单元上,且伴随摆动单元做往复运动;
检测单元,设于水面清洁船主体上或水面清洁船的主体内,且与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摆动单元摆动过程中触发单元与检测单元相配合,触发检测单元产生检测信号;
摆动单元做往复运动,检测单元的位置与触发单元的运动轨迹上的初始位置和/或折返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检测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触发单元为可产生磁场的物质或装置,检测单元为磁传感器;或,
触发单元为可改变光线的物质或装置,检测单元为光传感器;或,
触发单元为超声波发生器,检测单元为超声波传感器。
进一步的,磁传感器包括霍尔传感器;光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
摆动单元的复位通过重力件、浮力件或弹性件完成。
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动力驱动件和抽吸件,动力驱动件驱动抽吸件转动,进行水流的抽吸以及过滤后水的排放;
动力驱动件设置在密封装置内,通过外延部件与抽吸件连接。
进一步的,进水通道和驱动组件分别位于过滤组件的两侧。
进一步的,水面清洁船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且在连接处设有过滤组件;
下壳体上设有浮力件;
换向结构设于下壳体。
进一步的,进水通道设于上壳体,出水通道设于下壳体,且进水通道沿水面清洁船的行进方向设置;
进水通道至少部分位于水面下;
至少一个出水通道的轴线与下壳体的轴线相交设置。
进一步的,上壳体上安装有能源组件;
能源组件为水面清洁船提供电力;
能源组件包括太阳能板。
进一步的,出水口处设有盖合部件。
进一步的,进水通道包括两个进水方向相反的进水口;出水通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出水口;两个相对设置的出水口的轴线相交设置。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清洁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制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并在两个进水通道内设置防卡单元,能够随着进入的水流进行转动或摆动,拨动进水通道内的杂物,避免树叶等体积大的杂物卡在进水通道内;
具有相对设置的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能够交替动作,控制清洁船的行走方向,同时对污水进行抽吸,以使得污水能够快速进入清洁船内,经过滤后在第一驱动组件或第二驱动组件的抽吸作用下被排出;
具有换向结构,换向结构具有摆动单元、触发单元和检测单元,摆动单元可相对清洁船壳体摆动,且摆动方向与行走方向相反,清洁船在行走过程中,摆动单元保持倾斜状态,在触壁或遇到障碍物时,摆动单元恢复至竖直状态,触发单元会在触壁或遇到障碍物时触发检测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控制第一驱动组件或第二驱动组件动作,进行换向,换向迅速,结构简单;
第一驱动组件的抽吸件设于第一出水通道内,第二驱动组件的抽吸件位于第二出水通道内,且第一出水通道与第二出水通道出水方向相反,第一出水通道与第二出水通道的轴线相交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交替工作时进行换向及转弯,转弯角度小,转向迅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驱动组件动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二驱动组件动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清洁船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清洁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上壳体未示出);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摆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仅示出摆动单元和密封装置);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限位件的一种设置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限位件的另一种设置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进水通道内转动件和翻转件的一种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进水通道;2、第二进水通道;3、动力驱动件;4、抽吸件;5、第一出水通道;6、第二出水通道;7、过滤组件;8、翻转件;9、转动件;10、上壳体;11、下壳体;12、摆动单元;13、储能装置;14、浮力件;15、密封装置;200、支撑板;201、侧板;16、盖合部件;17、限位件;18、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水面清洁船,用于水面污物的收集、清理,对水面进行清洁,该水面清洁船具有换向结构,该换向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驱动组件,对污水进行抽吸,同时具有换向结构,通过换向结构的状态控制两个驱动组件交替动作,将过滤后的水排出,同时为清洁船提供动力,推动水面清洁船行走,控制水面清洁船的移动方向,换向迅速,在进水通道内设置防卡单元,避免杂物卡在进水通道。
一种水面清洁船,如图1-图5所示,包括:
至少一组进水通道,用于污水的进入,清洁船在行走时,污水从各个进水通道进入,包括两个进水方向不同的进水口;
至少一组出水通道,用于排水,包括两个出水方向不同的出水口;
进水通道内设有防卡单元,用于防止进入进水通道内的体积较大的杂物卡在进水通道内;
过滤组件7,对从各个进水通道进入的污水进行过滤,过滤后从出水通道排出;
换向结构,设于水面清洁船的主体上;
至少一组驱动组件,驱动水面清洁船行进,且与换向结构配合控制水面清洁船换向;
控制模块,与驱动组件连接,接收换向结构的信号,控制不同的驱动组件交替作用,进行换向。
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分别设置在过滤组件7的两侧,污水经各个进水通道进入清洁船内,经过过滤组件7过滤后,污物被截留,过滤后的水在相应驱动组件的抽吸作用下沿着出水通道排出,为清洁船提供动力,推动清洁船行走,同时,在驱动组件的抽吸作用下,污水被吸入进水通道并沿着进水通道流动,能够更快速的从各个进水通道进入清洁船内,当清洁船在清洁作业时,触壁或遇到障碍物时,换向结构动作,控制模块接收换向结构的信号,控制驱动组件动作,进行自动换向,换向迅速。
该清洁船还包括壳体,各个进水通道、过滤组件7、控制模块及驱动组件均位于清洁船的壳体内,且各个进水通道和各个出水通道均与壳体的外部连通,以便于污水能够进入壳体内部,过滤组件7将清洁船的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空间,污水进入空间和过滤后的水排出空间,各个进水通道位于污水进入空间内,各个出水通道以及驱动组件均位于过滤后的水排出空间,驱动组件动作,对位于污水进入空间的污水进行抽吸,污水经过滤组件7过滤后,进入过滤后的水排出空间,过滤后的水在驱动组件的抽吸作用下沿着出水通道流动,以喷射状态排出,为清洁船提供行走动力。
在本实施例中,该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10和下壳体11,上壳体10与下壳体11扣合连接,便于上壳体10与下壳体11安装与拆卸,将上壳体10与下壳体11拆开后,可以对被过滤组件7截留的污物进行清理。
过滤组件7为过滤网,该过滤组件7安装在下壳体11的顶端,位于上壳体10与下壳体11的扣合连接处,该过滤组件7可以平面结构的过滤网,过滤网与上壳体10构成污物容纳空间,对污物进行留存,或,该过滤组件7可以是截面形状为弧形结构的过滤网,凹向下壳体11,过滤网与上壳体10构成污物容纳空间,对污物进行留存,或者,该过滤组件7为袋状过滤网,开口端安装在上壳体10与下壳体11的扣合连接处,其他部分延伸进下壳体11内部,对污物进行留存,下壳体11内具有容纳空间,能够对过滤后的污物进行容纳,拆开上壳体10后,能够对污物进行清理及过滤组件7的清理。
上壳体10与下壳体11均具有内部空间,以便于其他部件的安装及污物容纳空间的构建,上壳体10与下壳体11的形状及结构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
上述的控制模块与驱动组件连接,控制驱动组件动作,进行换向,该控制模块安装在密封装置15内,避免控制模块与水接触而造成控制模块损坏,该控制模块内预设有编辑好的程序,能够根据接收到的换向结构的换向信号控制一个驱动组件动作,控制驱动组件对污水进行抽吸及排放,根据是否触壁来控制清洁船是否进行换向。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该控制模块为PLC控制器。密封装置15为盒状结构,具有内部安装空间,且密封性好,便于控制模块的安装及对控制模块的防护。
清洁船具有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进水通道,进水通道至少部分位于水面下,以使得清洁船行走时污水能够进入清洁船内,多个进水通道可以沿着壳体的周向方向设置,或者,多个进水通道被设置为两组,设置在壳体的两侧,或者是其他的设置方式,进水通道的数量及设置方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以使得清洁船无论是在哪个方向行走,总有一个进水通道是面向行走方向,使得清洁船前方的污水能够经进水通道进入壳体内,方便清洁船对污物进行清理,同时污水也从其他方向的进水通道进入。在本实施例中,清洁船的进水通道的数量为两个,包括第一进水通道1和第二进水通道2,第一进水通道1与第二进水通道2设于壳体的两侧,第一进水通道1的进水口与第二进水通道2的进水口的进水方向相反。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水通道1与第二进水通道2均设置在下壳体11上,在下壳体11的顶端(面向上壳体10的端面),相对设置有两个支撑板200,在支撑板200上表面上设置有两个侧板201,两个侧板201相对设置在支撑板200的两侧,构造出一个凹槽结构,当上壳体10与下壳体11扣合后,上壳体10的内壁、两个侧板201与支撑板200构成出一个通道结构,形成第一进水通道1和第二进水通道2;沿着第一进水通道1的长度方向,第一进水通道1的宽度是非等宽结构,第一进水通道1的进水端的宽度大于出水端的宽度,沿着进水端至出水端方向,第一进水通道1的宽度逐渐减小,增加沿着第一进水通道1的污水的流速,第二进水通道2与第一进水通道1结构相同,第二进水通道2的结构这里不再赘述。支撑板200与下壳体11固定连接,侧板201与支撑板200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螺栓等连接件进行连接,或者是一体成型,或者铆接,或者是其他固定连接方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置,这里不做具体要求。
第一进水通道1与第二进水通道2沿着下壳体11的轴线设置,也即,第一进水通道1与第二进水通道2沿着清洁船的行进方向设置,且第一进水通道1的进水方向与第二进水通道2的进水方向相反,在清洁船行走过程中,第一进水通道1与第二进水通道2总是在行走路线上,且第一进水通道1与第二进水通道2中始终有一个的进水端与行走方向相一致,污水能够快速经第一进水通道1和第二进水通道2进入。
为了防止树叶等体积较大的杂物随着水流在第一进水通道1和第二进水通道2中流动过程中,卡在第一进水通道1和第二进水通道2内,在第一进水通道1与第二进水通道2内均设置有防卡单元,该防卡单元安装在第一进水通道1和第二进水通道2内,防卡单元能够相对第一进水通道1和第二进水通道2摆动/转动,拨动树叶等杂物,避免树叶等杂物卡在第一进水通道1和第二进水通道2内。
该防卡单元包括翻转件8、转动件9中的至少一种。
翻转件8的一端与进水通道连接,可相对进水通道摆动,该翻转件8包括转轴以及与转轴连接的板状物,板状物的宽度与进水通道的宽度相适应,转轴设于板状物的靠近上壳体10的端部的两侧边,转轴与进水通道的两个侧板201转动连接,以使得翻转件8能够进行摆动,在污水被吸入时,推动翻转件8向上壳体10内部方向摆动,污水流入;停止污水吸入后,翻转件8恢复原位置,对第一进水通道1或第二进水通道2的出水端封堵。翻转件8在进水时相对进水通道摆动,使得污水流动过程中顺畅,不会卡住树叶等体积大的树叶。
转动件9与进水通道转动连接,通过轴连接,转动件9包括转动轴及沿着转动轴的周侧依次设置的多个叶片,转动轴与进水通道的两侧板201转动连接,污水进入时,对叶片施加作用力,使得转动件9转动,拨动树叶等杂物,避免卡住。
第一进水通道1与第二进水通道2可以都设置翻转件8,或者,都设置转动件9,或者是一个设置翻转件8,另一个设置转动件9,或者,第一进水通道1与第二进水通道2设置的防卡单元包括一个转动件9和一个翻转件8,在水面清洁船运行过程中,待清洁的流体首先经过转动件9,然后经过翻转件8,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置。
转动件9或翻转件8可以与进水通道固定设于一个安装位置,转动件9自身可以转动,翻转件8可以自身摆动;或者,如图8所示,转动件9或翻转件8可以与进水通道活动连接,其中,活动连接为:转动件9自身转动,同时可以相对进水通道进行上下位移,翻转件8自身摆动,同时可以相对进水通道进行上下位移。
转动件9或翻转件8与进水通道连接处设有卡槽18,在浮力作用下,转动件9或翻转件8可在卡槽18内进行位移,在进水通道的两个侧板201上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卡槽18,该卡槽18的形状为弧形,沿着进水通道的高度方向设置,转动件9的转动轴的两端插入相对应的卡槽18内,翻转件8的转轴的两端插入相对应的卡槽18内,水流沿着进水通道流动,转动件9转动或翻转件8摆动的同时,受到水的浮力,使得翻转件8的转轴或转动件9的转动轴沿着卡槽18向上移动,浮力消失后,翻转件8的转轴或转动件9的转动轴沿着卡槽18向下移动,使得翻转件8或转动件9能够更好的拨动杂物。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该水面清洁船还包括限位件17,该限位件17设于进水通道内,限位件17相较于防卡单元位于待清洁流体的上游,过滤组件7设于进水通道的下游,避免待清洁的流体经防卡单元从进水口排出,对翻转件8的摆动及转动件9的转动进行限位;具体地,如图6所示,限位件17可以位于翻转件8的靠近进水口的一侧,对翻转件8向进水口方向摆动进行限位,此种情况下,限位件17设置于进水通道内壁上,限位件17凸出进水通道内壁设置,限位件17可以是柱体结构,如圆柱体,当翻转件8向进水口方向摆动时与限位件17干涉,翻转件8与限位件17抵靠,从进水口流入的水流沿着进水通道流动进入清洁船内部时,翻转件8向清洁船内部方向摆动,对大体积污物拨动,当清洁船内的污物沿进水通道向进水口方向流动时,翻转件8向进水口方向的摆动被限位件17阻挡,翻转件8不再摆动,对污物进行阻挡,避免污物从进水口流出;
或者,如图7所示,该限位件17还可以设置在进水通道内,且限位件17与过滤组件7连接,限位件17设于过滤组件7上或者为过滤组件的一部分。具体地,限位件17凸出过滤组件7的面向进水通道的一侧面,限位件17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与翻转件8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有部分重合,使得限位件17与翻转件8向进水口方向摆动的轨迹相交,限位件17位于翻转件8的面向进水口的一侧,限位件17至进水通道的与翻转件8连接的内壁的距离小于翻转件8的长度,以使得翻转件8向进水口方向摆动时被限位件17阻挡,限位件17对翻转件8的摆动进行干涉,对污物进行阻挡,避免污物从进水口流出;该限位件17可以与过滤组件7可拆卸连接,如通过螺栓等连接件连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限位件17是过滤组件7的一部分,限位件17与过滤组件7的设置方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或,转动件9通过限位件17与进水通道连接,以控制转动件9单向转动,此种情况下,该限位件17可以为单向轴承,使得从进水口进入的水沿着进水通道流动进入清洁船内部时,转动件9自由转动,污物随着水流进入清洁船内,转动件9对大体积污物进行拨动,从清洁船内部沿着进水通道向进水口方向流动时,转动件9不能转动,避免清洁船内部的污物从该进水通道流出。此种情况下,转动件9与进水通道的连接处不设置有卡槽18,转动件9通过单向轴承与进水通道连接,不进行上下移动。
为使得清洁船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在下壳体11上设置有浮力件14,在本实施例中,浮力件14设置在下壳体11的底部,设于第一出水通道5的两侧,浮力件14的设置,使得清洁船位于水面上时,第一进水通道1与第二进水通道2至少部分位于水面以下,以使得污水能够沿着第一进水通道1与第二进水通道2进入清洁船内。
上述的驱动组件,用于对污水进行抽吸,同时排出过滤后的水,为清洁船的行走提供动力,实现触壁或遇到障碍物时进行换向,相对设置的驱动组件的排水方向相反,各个驱动组件分别与清洁船的控制模块连接,控制各个驱动组件交替动作,以使得水面清洁船沿不同方向行走,并排出过滤后的水;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数量优选为两个,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可交替动作,以使得水面清洁船沿不同方向行走,并排出过滤后的水,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交替动作,使得清洁船进行向前行走或反向,通过第一驱动组件或第二驱动组件动作,对污水进行抽吸,使得污水能够快速进入清洁船内,且一直处于流动状态,经过过滤后沿出水通道排出,排出时的状态为喷射出去,为清洁船的行走提供动力,第一驱动组件或第二驱动组件动作,推动清洁船行走;
换向结构设于下壳体11上,与下壳体11转动连接,换向结构可相对下壳体11摆动,换向结构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接收换向结构换向信号,控制第一驱动组件或第二驱动组件交换动作,进行换向。
上述的驱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动力驱动件3和抽吸件4,动力驱动件3驱动抽吸件4转动,进行污水的抽吸。该动力驱动件3安装在密封装置15内,避免与水接触而产生损坏,动力驱动件3的输出轴伸出密封装置15与抽吸件4连接,在输出轴与密封装置15处做密封处理,避免水进入密封装置15内部,该动力驱动件3优选为电机,抽吸件4为叶轮,叶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电机驱动叶轮转动,叶轮转动,产生抽吸力,对污水进行抽吸。在密封装置15内安装有储能装置13,储能装置13与动力驱动件3连接,为动力驱动件3提供电能,同时,储能装置13与动力驱动件3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控制动力驱动件3动作,同时,控制模块控制储能装置13为动力驱动件3提供电能。该储能装置13优选为电池。
清洁船壳体上设置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出水通道,每一个驱动组件的抽吸件设于一个出水通道内,相对设置的出水通道出水方向相反,且相对设置的出水通道的轴线相交设置,至少一个出水通道的轴线与下壳体11的轴线相交设置,出水通道的数量与驱动组件的数量相适应,出水通道为具有一定长度的通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出水通道的数量为两个,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出水通道5和第二出水通道6,第一驱动组件的抽吸件4设于第一出水通道5内,第二驱动组件的抽吸件4设于第二出水通道6内,第一出水通道5与第二出水通道6出水方向相反。第一出水通道5与第二出水通道6设置在下壳体11上,第一出水通道5与第二出水通道6沿着下壳体11的轴线设置,且第一出水通道5的轴线与下壳体11的轴线平行设置,第二出水通道6的轴线与下壳体11的轴线相交设置,也即,第一出水通道5与清洁船的行走方向平行,第二出水通道6与清洁船的行走方向相交设置。第一驱动组件在安装时,第一驱动组件的抽吸件4位于第一出水通道5内,且抽吸件4的轴线与第一出水通道5的轴线平行设置,以使得抽吸件4能够在第一出水通道5内转动,且第一驱动组件的动力驱动件3与第一出水通道5的进水端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以使得过滤后的水能够从该间隙进入第一出水通道5内,并在抽吸件4的转动作用下沿着第一出水通道5流动,从第一出水通道5的出水端喷射出去,或者,在第一出水通道5的进水端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贯穿孔,在进水端的侧壁上形成镂空结构,过滤后的水能够从该镂空结构进入第一出水通道5内,并在抽吸件4的转动作用下沿着第一出水通道5流动,从第一出水通道5的出水端喷射出去;同理,第二驱动组件在安装时,第二驱动组件的抽吸件4位于第二出水通道6内,且抽吸件4的轴线与第二出水通道6的轴线平行设置,以使得抽吸件4能够在第二出水通道6内转动,且第二驱动组件的动力驱动件3与第二出水通道6的进水端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以使得过滤后的水能够从该间隙进入第二出水通道6内,并在抽吸件4的转动作用下沿着第二出水通道6流动,从第二出水通道6的出水端喷射出去,或者,在第二出水通道6的进水端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贯穿孔,在进水端的侧壁上形成镂空结构,过滤后的水能够从该镂空结构进入第二出水通道6内,并在抽吸件4的转动作用下沿着第二出水通道6流动,从第二出水通道6的出水端喷射出去。第一驱动组件动作时,清洁船沿着清洁船的轴线方向向前行走,当换向后,第一驱动组件停止动作,第二驱动组件动作,清洁船反向移动,但不是原路返回,而是沿着第二出水通道6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使得清洁船反向且转向,换向迅速,转向时转弯小。
在第一出水通道5和第二出水通道6的出水端均设置有盖合部件16,盖合部件16的形状与出水端的形状相适应,盖合部件16的一端与出水端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扣合件,盖合部件16可相对出水端摆动并与出水端扣合,当第一驱动组件动作时,第一出水通道5的出水端的盖合部件16被喷射出的过滤后的水顶开,进行排水,此时,第二驱动组件未动作,第二出水通道6的出水端的盖合部件16扣合,避免外部的水从第二出水通道6的出水端进入清洁船内。
如图3-图5所示,上述的换向结构包括摆动单元12、设于摆动单元12上的触发单元以及检测单元,其中,检测单元设于水面清洁船主体上或水面清洁船的主体内,与控制模块连接,摆动单元12设于水面清洁船主体上,可相对于水面清洁船主体摆动/转动,触发单元伴随摆动单元12做往复运动,摆动单元12转动过程中触发单元与检测单元相配合,触发检测单元产生检测信号,检测单元将该检测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交换动作。
该摆动单元12与下壳体11转动连接,且该摆动单元12位于下壳体11的外部,摆动单元12能够相对下壳体11摆动。该摆动单元12包括摆动板和与摆动板相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下壳体11转动连接,摆动板为板状结构,摆动板在安装时,沿着与行走方向相交设置的方向设置,以使得清洁船行走时摆动板以最大面积与水流接触,受到水的阻力而产生摆动、倾斜。连接杆起到连接的作用,连接杆为杆状结构,其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椭圆形等,也可以是不规则形状,能够将摆动板与下壳体11连接起来的结构都可以,这里不做具体要求。
触发单元安装在连接杆上,且触发单元位于连接杆的面向下壳体11的一侧面上,以使得触发单元能够触发检测单元。
检测单元与控制模块连接,检测单元可以通过密封件安装在下壳体11上,也可以是检测单元位于控制模块所在的密封装置15内,固定安装在控制模块上,或者是其他设置方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
清洁船在行走时,摆动单元12做往复运动,摆动单元12的摆动方向与清洁船的行走方向相反,检测单元的位置与触发单元的运动轨迹上的初始位置和/或折返位置相对应,检测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即,检测单元的位置与触发单元的初始位置相对应,此种结构下,检测单元的数量为一个;或者,检测单元的位置与触发单元的折返位置相对应,此种结构下,检测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或者,检测单元的位置与触发单元的初始位置和折返位置相对应,此种结构下,检测单元的数量为三个。检测单元的安装位置不同,传送给控制模块的信号不同,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动作的模式也不相同。
触发单元的初始位置为摆动板处于竖直状态时的位置,触发单元的折返位置为摆动板前后摆动时保持倾斜状态时的位置。
当检测单元的数量为一个,检测单元的位置与触发单元的初始位置相对应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动作,清洁船行走,摆动板受到水的阻力,在自身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下,摆动板处于倾斜状态,当清洁船触壁或遇到障碍物时,清洁船停止行走,摆动板受到的水的阻力消失,摆动板恢复至竖直状态,此时,触发单元的位置与检测单元的位置相对应,触发单元触发检测单元,检测单元检测到触发单元,并将此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停止动作,并控制第二驱动组件动作,清洁船换向,向相反方向移动,此时,摆动板受到水的阻力,向相反方向摆动,并在清洁船行走过程中保持倾斜状态,直至清洁船触壁或遇到障碍物时,恢复至竖直状态,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换向。
当检测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检测单元的位置与触发单元的折返位置相对应时,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动作,清洁船行走,摆动板受到水的阻力,向行走方向相反方向摆动,并在自身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下,摆动板处于倾斜状态,此时,与该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触发单元,触发单元触发第一检测单元,第一检测单元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不动作,第一驱动组件持续动作,在清洁船行走过程中,第一检测单元一直能够检测到触发单元,当清洁船触壁或遇到障碍物时,摆动板受到的水的阻力消失,摆动板在自身重力和浮力作用下,恢复至竖直状态,此过程中,第一检测单元检测不到触发单元,并将该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停止动作,控制第二驱动组件动作,清洁船进行换向,反向行走,摆动板受到水的阻力反向摆动,并在自身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下,摆动板处于倾斜状态,此时,与该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触发单元,触发单元触发第二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不动作,第二驱动组件保持动作,清洁船保持行走,直至清洁船触壁或遇到障碍物,摆动板恢复至竖直状态,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换向;
当检测单元的数量为三个,检测单元的位置与触发单元的初始位置和折返位置相对应时,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和第三检测单元,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动作,清洁船行走,摆动板受到水的阻力,向行走方向相反方向摆动,并在自身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下,摆动板处于倾斜状态,此时,与该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触发单元,触发单元触发第一检测单元,第一检测单元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不动作,第一驱动组件保持动作,在清洁船行走过程中,第一检测单元一直能够检测到触发单元,当清洁船触壁或遇到障碍物时,摆动板受到的水的阻力消失,摆动板在自身重力和浮力作用下,恢复至竖直状态,此时,触发单元与该位置的第二检测单元相对应,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触发单元,触发单元触发第二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将该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停止动作,控制第二驱动组件动作,清洁船进行换向,反向行走,摆动板受到水的阻力反向摆动,并在自身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下,摆动板处于倾斜状态,此时,触发装置与该位置的第三检测单元相对应,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到触发单元,触发单元触发第三检测单元,并将该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不动作,第二驱动组件保持动作,清洁船保持行走,直至清洁船触壁或遇到障碍物,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换向。
触发单元为可产生磁场的物质或装置,检测单元为磁传感器,可以为霍尔元件,优选为霍尔传感器,根据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当触发单元与检测单元相对应时,检测单元能够检测到磁场,产生信号并进行传送。
触发单元可以是在连接杆的相应部位进行磁化处理,或者,触发单元为磁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
当然,触发单元与检测单元还可以是相互能够感应识别的其他装置,如:超声波发生器及超声波传感器,触发单元为可改变光线的物质或装置,检测单元为光传感器,可以为红外传感器。
摆动单元12的复位通过重力件、浮力件或弹性件完成,重力件可以为重力块,浮力件可以为浮力舱,弹性件可以为弹簧。
上壳体10上安装有能源组件,能源组件为清洁船提供电力,该能源组件包括太阳能板,能源组件与储能装置13连接,为储能装置13供电,进行充电。
该水面清洁船在工作时,污水从第一进水通道1和第二进水通道2进入清洁船内,经过滤组件7过滤,污物被过滤组件7截留,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动作,第一驱动组件的动力驱动件3驱动抽吸件4转动,对污水进行抽吸,污水在吸力作用下快速进入第一进水通道1和第二进水通道2,防卡单元在污水的冲击力的作用下向上壳体10内部方向摆动,第二出水通道6的出水端的盖合部件16扣合;
清洁船行走,在行走过程中,污水在第一驱动组件的抽吸件4的作用下持续被吸入清洁船内,经过滤组件7过滤后,过滤后的水在抽吸件4的作用下沿着第一出水通道5喷射出去,第一出水通道5的出水端的盖合部件16被顶开,为清洁船的行走提供动力,使得清洁船保持行走;摆动板在水的阻力作用下,向行走方向的相反方向摆动,并在水的阻力、自身重力及浮力作用下保持倾斜状态;当清洁船触壁或遇到障碍物时,摆动板受到的水的阻力消失,摆动板摆动,恢复至竖直状态,此时,检测单元检测到触发单元,触发单元触发检测单元,并将该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停止动作,并控制第二驱动组件动作,清洁船进行换向,向相反方向行走,第一出水通道5的出水端的盖合部件16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摆动,扣合在第一出水通道5的出水端处,第二驱动组件的动力驱动件3驱动抽吸件4动作,继续对污水进行抽吸,污水经第一进水通道1和第二进水通道2进入清洁船内,经过滤组件7过滤后,在抽吸件4的作用下沿着第二出水通道6流动并喷射出去,此时,第二出水通道6的出水端的盖合部件16被顶开,为清洁船提供动力,保持清洁船行走,摆动板受到水的阻力,摆动板向相反方向摆动,并在水的阻力、自身重力及浮力作用下保持保持倾斜状态,清洁船保持行走,直至清洁船触壁或遇到障碍物,摆动板恢复至竖直状态,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换向,直至清洁船完成清洁工作或需要清理,停止行走。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清洁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制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并在两个进水通道内设置防卡单元,能够随着进入的水流进行转动或摆动,拨动进水通道内的杂物,避免树叶等体积大的杂物卡在进水通道内;
具有相对设置的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能够交替动作,控制清洁船的行走方向,同时对污水进行抽吸,以使得污水能够快速进入清洁船内,经过滤后在第一驱动组件或第二驱动组件的抽吸作用下被排出;
具有换向结构,换向结构具有摆动单元、触发单元和检测单元,摆动单元可相对清洁船壳体摆动,且摆动方向与行走方向相反,清洁船在行走过程中,摆动单元保持倾斜状态,在触壁或遇到障碍物时,摆动单元恢复至竖直状态,触发单元会在触壁或遇到障碍物时触发检测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控制第一驱动组件或第二驱动组件动作,进行换向,换向迅速,结构简单;
第一驱动组件的抽吸件设于第一出水通道内,第二驱动组件的抽吸件位于第二出水通道内,且第一出水通道与第二出水通道出水方向相反,第一出水通道与第二出水通道的轴线相交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交替工作时进行换向及转弯,转弯角度小,转向迅速。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组进水通道,包括两个进水方向不同的进水口;
至少一组出水通道,包括两个出水方向不同的出水口;
所述进水通道内设有防卡单元;
换向结构,设于所述水面清洁船的主体上,包括:
摆动单元,设于所述水面清洁船主体上,可相对于所述水面清洁船主体摆动/转动;
触发单元,设于所述摆动单元上,且伴随所述摆动单元做往复运动;
检测单元,设于所述水面清洁船主体上或所述水面清洁船的主体内;
至少一组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水面清洁船行进,且与所述换向结构配合控制所述水面清洁船换向;
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检测单元连接,接收所述检测单元的信号,控制不同的所述驱动组件交替作用,进行换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卡单元包括翻转件、转动件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翻转件一端与所述进水通道连接,可相对所述进水通道摆动;
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进水通道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包括转轴以及与转轴连接的板状物,所述转轴与所述进水通道转动连接;
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轴以及沿所述转动轴周侧依次设置的多个叶片,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进水通道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内均设有一个翻转件,或所述进水通道内均设有转动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或所述翻转件分别与所述进水通道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活动连接为:所述转动件自身转动,同时可以相对所述进水通道进行上下位移;所述翻转件自身摆动,同时可相对所述进水通道进行上下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或所述翻转件与所述进水通道连接处设有卡槽,在浮力作用下,所述转动件或所述翻转件可在卡槽内进行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卡单元包括一个转动件和一个翻转件;其中,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进水通道活动连接,且在所述水面清洁船运行过程中,待清洁的流体首先经过转动件,然后经过翻转件。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内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相较于所述翻转件位于待清洁流体的上游,避免待清洁的流体经防卡单元从所述进水口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设置为凸出所述进水通道的内壁,对所述翻转件向进水方向摆动进行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清洁船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所述进水通道的下游;
所述限位件设于过滤组件上或者为过滤组件的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清洁船还包括:
过滤组件,通过所述进水通道进入的水流,经过滤组件过滤,至所述出水通道排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单元摆动过程中所述触发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相配合,触发所述检测单元产生检测信号;
所述摆动单元做往复运动,所述检测单元的位置与所述触发单元的运动轨迹上的初始位置和/或折返位置相对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所述触发单元为可产生磁场的物质或装置,所述检测单元为磁传感器;或,
所述触发单元为可改变光线的物质或装置,所述检测单元为光传感器;或,
所述触发单元为超声波发生器,所述检测单元为超声波传感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传感器包括霍尔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
所述摆动单元的复位通过重力件、浮力件或弹性件完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驱动件和抽吸件,所述动力驱动件驱动所述抽吸件转动,进行水流的抽吸以及过滤后水的排放;
所述动力驱动件设置在密封装置内,通过外延部件与所述抽吸件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位于所述过滤组件的两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清洁船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连接,且在所述连接处设有过滤组件;
所述下壳体上设有浮力件;
所述换向结构设于下壳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设于所述上壳体,所述出水通道设于所述下壳体,且所述进水通道沿所述水面清洁船的行进方向设置;
所述进水通道至少部分位于水面下;
至少一个所述出水通道的轴线与所述下壳体的轴线相交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安装有能源组件;
所述能源组件为所述水面清洁船提供电力;
所述能源组件包括太阳能板。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处设有盖合部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包括两个进水方向相反的进水口;所述出水通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出水口;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出水口的轴线相交设置。
CN202320249655.7U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水面清洁船 Active CN218806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9655.7U CN218806412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水面清洁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9655.7U CN218806412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水面清洁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06412U true CN218806412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41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9655.7U Active CN218806412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水面清洁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064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3191B (zh) 自动水池清洁机器人
CN113047252A (zh) 一种漂浮移动式海洋垃圾收集装置
CN218806412U (zh) 一种水面清洁船
CN211770706U (zh) 一种高盐废水处理系统
CN212295800U (zh) 一种泳池智能清洗机器人的腔体结构
CN112919623A (zh) 一种自消泡型污水处理曝气池
CN217498920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废水中和凝絮装置
CN113634414B (zh) 一种基于自动化控制的自动喷漆装置
CN108525925B (zh) 一种喷泉系统
CN115898095A (zh) 一种泳池清洁机的机械换向结构及泳池清洁机
CN215805436U (zh) 一种带有防堵结构的水泵
CN216156459U (zh) 一种公路养护用护栏清洗装置
CN213668155U (zh) 用于水池中的漂浮过滤装置
CN113006262A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市政管道清淤疏通装置
CN112502228A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113756382B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高效率清淤设备
CN108498984B (zh) 一种消防车
CN211888085U (zh) 一种水下清洁机器
CN218777664U (zh) 一种基于无人船技术的水面清污装置
CN21701553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管道反冲洗装置
CN220580653U (zh) 一种泳池机器人
CN111495039B (zh) 一种水力驱动自动换向喷洗机构
CN220969480U (zh) 电场清洗装置及油烟机
CN219558808U (zh) 一种具有防卡死结构的吸泥设备
CN21704190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扬尘抑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