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2649U - 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 - Google Patents

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92649U
CN218792649U CN202120305694.5U CN202120305694U CN218792649U CN 218792649 U CN218792649 U CN 218792649U CN 202120305694 U CN202120305694 U CN 202120305694U CN 218792649 U CN218792649 U CN 2187926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connecting
screw
movable
movable support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056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生
张衡
官建中
程鸿远
史春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unlizhengda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unlizhengda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unlizhengda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unlizhengda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056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926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926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926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包括:螺杆、S型固定座、两根L型连杆、调节螺母、活动支座、定位支架、活动支架、导杆,所述螺杆的下部穿过所述S型固定座上的竖向穿孔后通过销连接所述L型连杆,且两根所述L型连杆分别位于所述销的左、右两侧,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上部;所述螺杆的下部与所述活动支座连接,所述活动支座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出与其相邻侧的所述L型连杆;所述定位支架一端与所述S型固定座的侧面通过螺钉固定、带有刻度的另一端插接于所述活动支架上部;所述活动支架的另一端焊接针套,且所述针套的顶部焊接所述导杆;优点是:对医生要求低,手术成功率高,并且适用于双侧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定位无需依靠良好侧的髋臼。

Description

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
背景技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的方式将人工关节置换于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其目的是切除病灶,清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
人工髋关节置换具有关节活动较好,可早期下地活动,并减少老年病人长期卧床等并发症的优点。骨科全髋关节手术中髋臼旋转中心的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但在复杂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如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强直髋、髋臼翻修等,真臼窝被骨赘覆盖、髋臼发育异常、骨性标志改变等,以上因素常导致髋臼旋转中心无法准确定位,以致术后双下肢不等长,髋臼中心外移,生物力学异常,关节面间产生高接触应力造成髋臼磨损加快,远期髋臼假体松动率高,最终导致手术失败。
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先找到良好侧的髋臼旋转中心,之后凭经验确定病变侧的髋臼旋转中心位置,使得病变侧的旋转中心与良好侧的旋转中心基本处于同一高度,然后再用髋臼锉修复该侧的真臼窝,最后再将人工髋关节放置在真臼窝内。而单凭手术医生的经验进行确定,手术成功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目的是至少克服上述一种技术缺陷,定位准确、提高手术成功率。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包括:螺杆、S型固定座、两根L型连杆、调节螺母、活动支座、定位支架、活动支架、导杆,包括螺杆、S型固定座、两根L型连杆、调节螺母、活动支座、定位支架、活动支架、导杆,所述螺杆的下部穿过所述S型固定座上的竖向穿孔后通过销连接所述L型连杆,且两根所述L型连杆分别位于所述销的左、右两侧,并对应位于所述S型固定座的两个开口内,两根所述L型连杆相向错位设置,且其长边均与所述销垂直设置、切迹针的顶部焊接于短边上开设的针孔内,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上部、且其底端面与所述S型固定座的上端面抵接;所述螺杆的下部与所述活动支座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支座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出与其相邻侧的所述L型连杆,使得所述活动支座相对所述L型连杆上、下滑动;
所述定位支架一端与所述S型固定座的侧面通过螺钉固定、带有刻度的另一端插接于所述活动支架上部,使得所述活动支架在所述定位支架上设置有刻度的一端来回移动后通过锁紧螺钉固定;所述活动支架的另一端竖直焊接内部套设有髋臼中心定位针的针套,且所述针套的顶部竖直焊接所述导杆,所述导杆与所述活动支架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0;
所述螺杆、所述调节螺母、所述L型连杆、所述切迹针、所述导杆、所述活动支架均竖向设置。
优选地,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还包括构成一圆圈型的两个半圆形挡圈,所述半圆形挡圈位于所述调节螺母内、所述螺杆上的外螺纹以下,且所述半圆形挡圈底端面与所述调节螺母的底端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螺杆还包括开设竖向窗口的螺杆本体、一号圆形凸台、二号圆形凸台,所述螺杆本体、所述一号圆形凸台、所述二号圆形凸台从上至下顺次连接;所述外螺纹位于所述螺杆本体以上、且其直径大于所述螺杆本体的直径,所述一号圆形凸台位于所述活动支座内、所述二号圆形凸台延伸出所述活动支座底端面;所述一号圆形凸台的直径大于所述二号圆形凸台的直径,且所述二号圆形凸台上套设有挡环。
优选地,所述S型固定座还包括开设所述竖向穿孔的中心体、两个L型连接体、一顶部设置有圆圈型抵挡部的环形凸台,两个所述L型连接体分别设置于所述中心体左、右两侧,以使得所述中心体与两个所述L型连接体构成S型;所述L型连接体的短边均与所述中心体垂直连接,所述L型连接体的长边与所述中心体平行设置,且所述L型连接体的长边、所述中心体上均开设有供所述销横向穿过的销孔,所述中心体与所述定位支架螺钉连接的一端面上开设有一号螺纹孔,使得螺钉穿过所述定位支架后与所述中心体上的一号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径小于所述圆圈型抵挡部的外径,所述环形凸台的内径、所述圆圈型抵挡部的内径均与所述竖向穿孔的直径相等,且所述圆圈型抵挡部、所述环形凸台、所述中心体共竖向中心线;两个所述半圆形挡圈套设于所述环形凸台外,并在所述环形凸台外部构成一圆圈型;
所述中心体、所述L型连接体、所述环形凸台、所述圆圈型抵挡部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L型连杆上部开设有用于所述活动支座两端上、下移动的活动窗口,且所述活动窗口开设于所述L型连杆的长边上。
优选地,所述活动支座包括中央开设圆形夹孔的支座本体以及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支座本体左、右两端的活动柱,两个所述活动柱的中心线分别至所述支座本体的中心线距离相等且大于零;所述圆形夹孔用于夹持所述一号圆形凸台;两根所述活动柱一端与所述支座本体连接,另一端分别延伸出与其相邻侧的活动窗口外,且使得所述活动柱在所述支座本体的作用下沿所述活动窗口上、下移动,以合拢、张开两根所述L型连杆。
优选地,所述定位支架包括与所述S型固定座螺钉连接的水平固定板、以及与所述水平固定部构成夹角的测量板,刻度位于所述测量板上,且所述活动支架上部套设于所述测量板上、并通过锁紧螺钉固定。
优选地,所述活动支架包括一开设套孔的方形部、以及连接于所述方形部底端的L型连接部,所述测量板插接于所述方形部的套孔内,并通过所述锁紧螺钉穿入所述方形孔上开设的二号螺纹孔内,以使得所述锁紧螺钉旋进所述二号螺纹孔后与所述测量板抵接;
所述L型连接部的长边与所述方形部连接、短边上焊接针套,且所述针套与所述切迹针、所述L型连接部的长边均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其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结合现有技术:髋臼中心位于髋臼前后切迹垂直平分线上方平均28.7mm(26.4-34.7mm)髋臼窝窝内头侧接近半月关节软骨面处的已知技术,通过将测量部、活动支架、L型连杆、以及切迹针与髋臼中心定位针之间的连线所构成的图形为平行四边形的设计,使得手术时,只需将活动支架上的方形部位置调节到测量部上28.7mm的位置后通过锁紧螺钉固定,随即将两个切迹针调节至病人髋臼切迹处两点,此时髋臼中心定位针所处位置即为髋臼中心,使得本实用新型对操作该手术的医生要求低,且手术成功率高,并且适用于双侧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定位无需依靠良好侧的髋臼,且定位更加准确;
2、无需在术前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定位病人发病一侧的髋臼旋转中心,并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病人自身因素导致定位出现偏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进行定位,且使得定位更加精准;
3、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活动支架与定位支架之间通过锁定螺钉调节其相对距离,使得髋臼中心定位针移动灵活且平稳无晃动,更进一步提高定位精确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4、由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髋臼中心定位针、切迹针相对现有结构中定位结构而言,在结构上更加细,相比较而言,使得本实用新型定位的位置更加精确,更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
5、本实用新型中螺杆、L型连杆、活动支座、调节螺母等结构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使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母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实现与其相连的两个L型连杆之间做张开或合拢运动,以改变切迹针的位置,该结构操作方便、定位准确;
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性强,定位准确,在术中医生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在26.4-34.7mm范围调节活动支架上部在测量部上的位置,以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图2分别为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不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未将螺钉插入定位支架、S型固定座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掉调节螺母后的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去掉S型固定座后的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同时去掉S型固定座、调节螺母后的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图8分别为螺杆不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图10、图11分别为S型固定座不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L型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活动支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活动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半圆形挡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螺杆1、外螺纹11、竖向窗口12、螺杆本体13、一号圆形凸台14、二号圆形凸台15、挡环16;
S型固定座2、竖向穿孔21、销22、中心体23、L型连接体24、销孔24a、圆圈型抵挡部25、环形凸台26、一号螺纹孔27;
L型连杆3、切迹针31、针孔32、活动窗口33;
调节螺母4;
活动支座5、支座本体51、圆形夹孔51a、活动柱52;
定位支架6、刻度61、锁紧螺钉62、水平固定板63、测量板64;
活动支架7、髋臼中心定位针71、针套72、方形部73、套孔73a、二号螺纹孔73b、L型连接部74;
导杆8;
半圆形挡圈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在术中定位髋臼中心更加准确,根据图1至图6所示,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包括:螺杆1、S型固定座2、两根L型连杆3、调节螺母4、活动支座5、定位支架6、活动支架7、导杆8,所述螺杆1的下部穿过所述S型固定座2上的竖向穿孔21后通过销22连接所述L型连杆3,且两根所述L型连杆3分别位于所述销22的左、右两侧,并对应位于所述S型固定座2的两个开口内,使得所述销22将所述S型固定座2、所述螺杆1连接固定;两根所述L型连杆3相向错位设置,且其长边均与所述销22垂直设置、切迹针31的顶部焊接于短边上开设的针孔32内;
所述调节螺母4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1上部、且其底端面与所述S型固定座2的上端面抵接;所述螺杆1的下部与所述活动支座5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支座5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出与其相邻侧的所述L型连杆3,使得所述活动支座5相对所述L型连杆3上、下滑动,此时,可带动两根所述L型连杆3之间实现合拢、张开;
所述定位支架6一端与所述S型固定座2的侧面通过螺钉固定、带有刻度61的另一端插接于所述活动支架7上部,使得所述活动支架7在所述定位支架6上设置有刻度61的一端来回移动后通过锁紧螺钉62固定;所述活动支架7的另一端竖直焊接内部套设有髋臼中心定位针71的针套72,且所述针套72的顶部竖直焊接所述导杆8,所述导杆8与所述活动支架7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0;
所述螺杆1、所述调节螺母4、所述L型连杆3、所述切迹针31、所述导杆8、所述活动支架7均竖向设置;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图15所示,该中心定位器还包括构成一圆圈型的两个半圆形挡圈9,所述半圆形挡圈9位于所述调节螺母4内、所述螺杆1上的外螺纹11以下,且所述半圆形挡圈9底端面与所述调节螺母4的底端面平齐,设计为两个半圆形挡圈9方便更换、维护以及安装。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图7、图8所示,所述螺杆1还包括开设竖向窗口12的螺杆本体13、一号圆形凸台14、二号圆形凸台15,所述螺杆本体13、所述一号圆形凸台14、所述二号圆形凸台15从上至下顺次连接;所述外螺纹11位于所述螺杆本体13以上、且其直径大于所述螺杆本体13的直径,所述一号圆形凸台14位于所述活动支座5内、所述二号圆形凸台15延伸出所述活动支座5底端面;所述一号圆形凸台14的直径大于所述二号圆形凸台15的直径,且所述二号圆形凸台15上套设有挡环16,用于阻止所述活动支座5在运动过程中从所述螺杆1上脱离;
所述销22横向穿过所述竖向窗口12,使得所述螺杆1相对所述销22上、下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圆形凸台14的直径小于所述螺杆本体13的直径,所述螺杆本体13为圆柱体,避免所述螺杆1在运动过程中,所述活动支座5运动至所述螺杆本体13上,提高本实用新型定点的精确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图9至图11所示,所述S型固定座2还包括开设所述竖向穿孔21的中心体23、两个L型连接体24、一顶部设置有圆圈型抵挡部25的环形凸台26,两个所述L型连接体24分别设置于所述中心体23左、右两侧,以使得所述中心体23与两个所述L型连接体24构成S型;所述L型连接体24的短边均与所述中心体23垂直连接,所述L型连接体24的长边与所述中心体23平行设置,且所述L型连接体24的长边、所述中心体23上均开设有供所述销22横向穿过的销孔24a,所述中心体23与所述定位支架6螺钉连接的一端面上开设有一号螺纹孔27,使得螺钉穿过所述定位支架6后与所述中心体23上的一号螺纹孔27螺纹连接;
所述环形凸台26的外径小于所述圆圈型抵挡部25的外径,所述环形凸台26的内径、所述圆圈型抵挡部25的内径均与所述竖向穿孔21的直径相等,且所述圆圈型抵挡部25、所述环形凸台26、所述中心体23共竖向中心线;两个所述半圆形挡圈9套设于所述环形凸台26外,并在所述环形凸台26外部构成一圆圈型,使得该定位器运动过程中,防止所述S型固定座2在轴向上的窜动;
所述中心体23、所述L型连接体24、所述环形凸台26、所述圆圈型抵挡部25一体成型。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图12所示,所述L型连杆3上部开设有用于所述活动支座5两端上、下移动的活动窗口33,且所述活动窗口33开设于所述L型连杆3的长边上。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图13所示,所述活动支座5包括中央开设圆形夹孔51a的支座本体51以及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支座本体51左、右两端的活动柱52,两个所述活动柱52的中心线分别至所述支座本体51的中心线距离相等且大于零,使得两个所述活动柱52分别与错位设置的两个所述L型连杆3连接;所述圆形夹孔51a用于夹持所述一号圆形凸台14;两根所述活动柱52一端与所述支座本体51连接,另一端分别延伸出与其相邻侧的活动窗口33外,且使得所述活动柱52在所述支座本体51的作用下沿所述活动窗口33上、下移动,以合拢、张开两根错位设置的所述L型连杆3。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支架6包括与所述S型固定座2螺钉连接的水平固定板63、以及与所述水平固定板63构成夹角的测量板64,刻度61位于所述测量板64上,且所述活动支架7上部套设于所述测量板64上、并通过锁紧螺钉62固定。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图14所示,所述活动支架7包括一开设套孔73a的方形部73、以及连接于所述方形部73底端的L型连接部74,所述测量板64插接于所述方形部73的套孔73a内,并通过所述锁紧螺钉62穿入所述方形部73上开设的二号螺纹孔73b内,以使得所述锁紧螺钉62旋进所述二号螺纹孔73b后与所述测量板64抵接,使得髋臼中心定位针71定位时不易发生晃动,提高定位准确率;所述L型连接部74的长边与所述方形部73连接、短边上焊接针套72,且所述针套72与所述切迹针31、所述L型连接部74的长边均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手术时,先将所述方形部73在所述测量部上的位置调节至28.7mm(因髋臼中心位于髋臼前后切迹垂直平分线上方平均28.7mm(26.4-34.7mm)髋臼窝窝内头侧接近半月关节软骨面处)后通过所述锁紧螺钉62插入所述一号螺纹内,以将所述方形部73固定于所述测量部上;
再将两根所述L型连杆3上的所述切迹针31之间的距离调节到与与病人髋臼切迹处两点距离相同位置,并放置在病人髋臼切迹处两点,此时,所述导杆8下端所连接的所述髋臼中心定位针71的针头处即为髋臼中心;并且术中医生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在26.4-34.7mm范围调节所述方形部73在所述测量部上的位置,以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降低医生要求,无需经验丰富的医生也可使用该结构进行相关手术,且手术成功率高;再者,在应用范围上扩大到同时适用于双侧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并且在术中可随不同患者情况进行实施调整,最终得到精准定位。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降低医生要求,无需经验丰富的医生也可使用该结构进行相关手术,且手术成功率高;再者,在应用范围上扩大到同时适用于双侧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并且在术中可随不同患者情况进行实施调整,最终得到精准定位。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1)、S型固定座(2)、两根L型连杆(3)、调节螺母(4)、活动支座(5)、定位支架(6)、活动支架(7)、导杆(8),所述螺杆(1)的下部穿过所述S型固定座(2)上的竖向穿孔(21)后通过销(22)连接所述L型连杆(3),且两根所述L型连杆(3)分别位于所述销(22)的左、右两侧,并对应位于所述S型固定座(2)的两个开口内,两根所述L型连杆(3)相向错位设置,且其长边均与所述销(22)垂直设置、切迹针(31)的顶部焊接于短边上开设的针孔(32)内,所述调节螺母(4)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1)上部、且其底端面与所述S型固定座(2)的上端面抵接;所述螺杆(1)的下部与所述活动支座(5)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支座(5)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出与其相邻侧的所述L型连杆(3),使得所述活动支座(5)相对所述L型连杆(3)上、下滑动;
所述定位支架(6)一端与所述S型固定座(2)的侧面通过螺钉固定、带有刻度(61)的另一端插接于所述活动支架(7)上部,使得所述活动支架(7)在所述定位支架(6)上设置有刻度(61)的一端来回移动后通过锁紧螺钉(62)固定;所述活动支架(7)的另一端竖直焊接内部套设有髋臼中心定位针(71)的针套(72),且所述针套(72)的顶部竖直焊接所述导杆(8),所述导杆(8)与所述活动支架(7)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0;
所述螺杆(1)、所述调节螺母(4)、所述L型连杆(3)、所述切迹针(31)、所述导杆(8)、所述活动支架(7)均竖向设置;
还包括构成一圆圈型的两个半圆形挡圈(9),所述半圆形挡圈(9)位于所述调节螺母(4)内、所述螺杆(1)上的外螺纹(11)以下,且所述半圆形挡圈(9)底端面与所述调节螺母(4)的底端面平齐;
所述螺杆(1)还包括开设竖向窗口(12)的螺杆本体(13)、一号圆形凸台(14)、二号圆形凸台(15),所述螺杆本体(13)、所述一号圆形凸台(14)、所述二号圆形凸台(15)从上至下顺次连接;所述外螺纹(11)位于所述螺杆本体(13)以上、且其直径大于所述螺杆本体(13)的直径,所述一号圆形凸台(14)位于所述活动支座(5)内、所述二号圆形凸台(15)延伸出所述活动支座(5)底端面;所述一号圆形凸台(14)的直径大于所述二号圆形凸台(15)的直径,且所述二号圆形凸台(15)上套设有挡环;
所述一号圆形凸台(14)的直径小于所述螺杆本体(13)的直径,所述螺杆本体(13)为圆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固定座(2)还包括开设所述竖向穿孔(21)的中心体(23)、两个L型连接体(24)、一顶部设置有圆圈型抵挡部(25)的环形凸台(26),两个所述L型连接体(24)分别设置于所述中心体(23)左、右两侧,以使得所述中心体(23)与两个所述L型连接体(24)构成S型;所述L型连接体(24)的短边均与所述中心体(23)垂直连接,所述L型连接体(24)的长边与所述中心体(23)平行设置,且所述L型连接体(24)的长边、所述中心体(23)上均开设有供所述销(22)横向穿过的销孔(24a),所述中心体(23)与所述定位支架(6)螺钉连接的一端面上开设有一号螺纹孔(27),使得螺钉穿过所述定位支架(6)后与所述中心体(23)上的一号螺纹孔(27)螺纹连接;
所述环形凸台(26)的外径小于所述圆圈型抵挡部(25)的外径,所述环形凸台(26)的内径、所述圆圈型抵挡部(25)的内径均与所述竖向穿孔(21)的直径相等,且所述圆圈型抵挡部(25)、所述环形凸台(26)、所述中心体(23)共竖向中心线;两个所述半圆形挡圈(9)套设于所述环形凸台(26)外,并在所述环形凸台(26)外部构成一圆圈型;
所述中心体(23)、所述L型连接体(24)、所述环形凸台(26)、所述圆圈型抵挡部(25)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连杆(3)上部开设有用于所述活动支座(5)两端上、下移动的活动窗口(33),且所述活动窗口(33)开设于所述L型连杆(3)的长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座(5)包括中央开设圆形夹孔(51a)的支座本体(51)以及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支座本体(51)左、右两端的活动柱(52),两个所述活动柱(52)的中心线分别至所述支座本体(51)的中心线距离相等且大于零;所述圆形夹孔(51a)用于夹持所述一号圆形凸台(14);两根所述活动柱(52)一端与所述支座本体(51)连接,另一端分别延伸出与其相邻侧的活动窗口(33)外,且使得所述活动柱(52)在所述支座本体(51)的作用下沿所述活动窗口(33)上、下移动,以合拢、张开两根所述L型连杆(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6)包括与所述S型固定座(2)螺钉连接的水平固定板(63)、以及与所述水平固定板(63)构成夹角的测量板(64),刻度(61)位于所述测量板(64)上,且所述活动支架(7)上部套设于所述测量板(64)上、并通过锁紧螺钉(62)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架(7)包括一开设套孔(73a)的方形部(73)、以及连接于所述方形部(73)底端的L型连接部(74),所述测量板(64)插接于所述方形部(73)的套孔(73a)内,并通过所述锁紧螺钉(62)穿入所述方形部(73)上开设的二号螺纹孔(73b)内,以使得所述锁紧螺钉(62)旋进所述二号螺纹孔(73b)后与所述测量板(64)抵接;
所述L型连接部(74)的长边与所述方形部(73)连接、短边上焊接针套(72),且所述针套(72)与所述切迹针(31)、所述L型连接部(74)的长边均平行设置。
CN202120305694.5U 2021-02-03 2021-02-03 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 Active CN2187926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05694.5U CN218792649U (zh) 2021-02-03 2021-02-03 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05694.5U CN218792649U (zh) 2021-02-03 2021-02-03 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92649U true CN218792649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46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05694.5U Active CN218792649U (zh) 2021-02-03 2021-02-03 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926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11506A1 (en) Method of Preparing Joint Prosthesis With Infinitely Positionable Head
EP1982676B1 (en) Apparatus and system
US9693879B2 (en) Alignment guide with spirit level
US9295566B2 (en) Alignment guide
US6743235B2 (en) Modular instrument for positioning acetabular prosthetic socket
EP1507488B1 (de) Anordnung zur ermittlung funktionsbestimmender geometrischer grössen eines gelenkes eines wirbeltiers
JPH08508652A (ja) 全体の股関節部形成を簡易化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6083263A (en) Adjustable hip-joint endoprosthesis
BR112018073530B1 (pt) Sistema de instrumento cirúrgico ortopédico
CN218792649U (zh) 新型髋臼中心定位器
CN112972074B (zh) 一种髋臼中心定位器
US8500743B2 (en) Surgical jig
CN116712219A (zh) 膝关节假体
CN111528946A (zh) 膝关节撑开器
EP1663080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stimmung der Beweglichkeit einer Hüftgelenkprothese
CN212438948U (zh) 一种胫骨缺损补块工具
CN111134915B (zh) 一种可调前倾角和外展角的髋臼打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937822U (zh)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杯假体角度定位装置
CN213722660U (zh) 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
EP0393157A1 (en) ARRANGEMENT FOR FIXING A KNEE JOINT IN DEFINED POSITIONS AND FOR CONTROLLING THE POSITION OF THE INSTRUMENTS REPLACING THE KNEE JOINT WITH A PROSTHESIS.
CN112168430A (zh) 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
CN117770905A (zh) 可调式截骨矫正定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