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2379U - 套扎器 - Google Patents

套扎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92379U
CN218792379U CN202222295585.7U CN202222295585U CN218792379U CN 218792379 U CN218792379 U CN 218792379U CN 202222295585 U CN202222295585 U CN 202222295585U CN 218792379 U CN218792379 U CN 218792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pipe
piston
rubber r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955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超
刘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sim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si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sim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si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955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92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92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92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扎器,包括壳体、负压管、胶圈推管、活塞组件和限位组件;负压管的前端穿出壳体;活塞组件包括活塞管、负压活塞和拉杆,活塞管固定连接负压管,活塞管连通负压管,负压活塞滑移连接于活塞管,拉杆的一端连接负压活塞,另一端穿出活塞管;胶圈推管套设于负压管外且负压管穿出胶圈推管的前端,胶圈推管滑移连接于壳体;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限位卡扣,限位卡扣至少为一个,拉杆连接有卡接板,卡接板卡扣连接于限位卡扣。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扎器,采用活塞组件替代负压机和管路,简化套扎器所需的设备数量,卡接板和限位卡扣的配合维持负压管的前端负压力。

Description

套扎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扎器。
背景技术
RPH痔疮自动套扎术以物理套扎的方式对痔疮进行套扎,利用弹性橡胶圈结扎曲张的静脉根部,使之产生缺血、萎缩及坏死,从而套扎组织逐渐脱落,且创面组织修复而愈。套扎术是除开刀手术治疗外最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现有技术中,一些套扎器利用负压机通过管路连接套扎器的方式生成负压,此种方式在套扎前需要开启负压机,管路连通并密封套扎器;套扎中需要调整负压机的负压档位以改变吸力大小;套扎后关闭负压机并断开管路和套扎器的连接。
可见,现有技术的套扎器,需要额外的负压设备和管路,设备繁多,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套扎器设备繁多,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套扎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套扎器,包括壳体,还包括负压管、胶圈推管、活塞组件和限位组件;
所述负压管的前端穿出所述壳体;
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管、负压活塞和拉杆,所述活塞管固定连接所述负压管,所述活塞管连通所述负压管,所述负压活塞滑移连接于所述活塞管,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负压活塞,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活塞管;
所述胶圈推管套设于所述负压管外且所述负压管穿出所述胶圈推管的前端,所述胶圈推管滑移连接于所述壳体,以推动置于所述负压管的前端端部的外表面上的橡胶圈;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至少一个限位卡扣,所述拉杆连接有卡接板,所述拉杆带动负压活塞向所述活塞管的后端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卡接板卡扣连接于所述限位卡扣,使得所述负压活塞保持在该预设位置。
可选地,所述套扎器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压缩弹簧和推动扳机,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胶圈推管外,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胶圈推管,所述推动扳机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推动扳机的前端接触所述胶圈推管的后端,以使所述推动扳机扣动后,所述推动扳机的前端能够推动所述胶圈推管向前滑动。
可选地,所述胶圈推管的后端端部径向向外凸出形成限位圈,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圈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可选地,所述限位圈的后端固定有弧形的卡条,所述卡条的开口向后设置,使得所述推动扳机的前端自所述卡条的一端至所述卡条的另一端移动时能够推动所述胶圈推管前移。
可选地,所述卡条的两端分别朝向其开口的中心弯折,以限制所述推动扳机在所述卡条的开口内移动。
可选地,所述负压管的前端沿其径向外扩形成用于容纳患部的容纳腔;所述胶圈推管的前端端部沿其径向外扩形成推动部,所述推动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容纳腔的外径,所述推动部的内径和所述容纳腔的外径之差小于橡胶圈的线径。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主壳和副壳条,所述主壳具有内腔,所述胶圈推管的后端和所述负压管的后端均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活塞管位于所述内腔内,所述主壳预设有供所述拉杆穿出的孔;所述副壳条连接所述主壳,所述副壳条和所述主壳围设出连通外界的空腔,所述卡接板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限位卡扣设置于所述副壳条上。
可选地,所述卡接板的前侧内凹形成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用于人的拇指拉动卡接板。
可选地,所述限位卡扣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卡扣自前向后间隔设置。
可选地,多个所述限位卡扣位于所述副壳条的上方,多个所述限位卡扣位于同一直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扎器,通过人手拉动拉杆带动负压活塞在活塞管内移动,在活塞管的前端产生负压,活塞管连通负压管,使得负压管的前端形成负压区以吸取患部,而限位卡扣可以使得负压活塞在活塞管内的位置不变,进而使得负压管吸取的患部始终位于负压管内。再移动胶圈推管即可使得负压管上的橡胶圈向前移动圈紧患部,实现套扎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套扎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套扎器的推动扳机扣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套扎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套扎器的限位卡扣的位置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负压管;2、胶圈推管;31、负压管;32、负压活塞;33、拉杆;34、卡接板;35、限位卡扣;41、压缩弹簧;42、推动扳机;43、卡条;61、主壳;62、副壳条;63、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套扎器,包括壳体、负压管1、胶圈推管2、活塞组件和限位组件。负压管1的前端穿出壳体,负压管1的前端用于吸取患部。活塞组件替代负压机作为负压源,其包括活塞管31、负压活塞32和拉杆33,活塞管31固定连接负压管1。并且活塞管31连通负压管1。负压活塞32滑移连接于活塞管31,负压活塞32的径向截面和活塞管31的径向截面一致,拉杆33的一端连接负压活塞32,拉杆33的另一端穿出活塞管31。拉杆33带动负压活塞32朝向活塞管31的后端移动,使得活塞管31的前端产生负压,并传送至负压管1的前端形成负压区域,负压区域用于吸附患部组织。
本实施例中,负压管1螺纹连接于活塞管31的前端,并且在二者的接触面涂敷密封胶以实现密封连接,当然负压管1和活塞管31一体成型或者焊接等方式连接。
胶圈推管2套设于负压管1外且负压管1穿出胶圈推管2的前端,胶圈推管2滑移连接于壳体,以推动置于负压管1的前端端部的外表面上的橡胶圈。在负压管1吸取患部后,推动胶圈推管2,胶圈推管2的前端推动负压管1外部的橡胶圈,橡胶圈向前移动直至脱离负压管1,橡胶圈套扎患部。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主壳61和副壳条62,主壳61具有内腔,胶圈推管2的后端和负压管1的后端均位于内腔,活塞管31位于内腔内,主壳61预设有供拉杆33穿出的孔;副壳条62连接主壳61,副壳条62和主壳61围设出连通外界的空腔63,其中,副壳条62呈C型结构,副壳条62的两端固定在主壳61的后端,因此,空腔63使得人手可以从主壳61的两侧面插入手指,以拉动卡接板34,而卡接板34位于空腔63内;限位卡扣35设置于副壳条62上。本实施例中的壳体还具有手柄部,手柄部垂直于胶圈推管2的延伸方向,以方便人手握持,使得套扎器的形状类似手枪,而推动扳机42靠近手柄部设置。
而在推动胶圈推管2时,为维持负压不变。本实施例的套扎器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限位卡扣35,限位卡扣35为三个,拉杆33连接有卡接板34,卡接板34垂直于拉杆33的中心轴,卡接板34凸出于拉杆33的中心轴,卡接板34凸出的端部形成于限位卡扣35配合的卡接部,在拉杆33带动负压活塞32向活塞管31的后端移动至预设位置后,卡接板34上的卡接部卡扣连接于限位卡扣35,使得负压活塞32在活塞管31保持在该预设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卡扣35可以是和壳体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是限位卡扣35焊接壳体的。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人工拉动拉杆33的方式,进一步地,在卡接板34的前侧内凹形成弧形槽,弧形槽的形状匹配于人的拇指,以方便手指拉动卡接板34。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卡扣35为三个,三个限位卡扣35自前向后间隔设置。并且三个限位卡扣35均位于副壳条62的上部,三个限位卡扣35位于同一直线上。三个限位卡扣35可使得负压管1处于三个不同大小的负压区,进而选取适合的吸取患部的吸力。
然而,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1个或2个限位卡扣35。
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套扎器还包括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包括压缩弹簧41和推动扳机42,压缩弹簧41套设于胶圈推管2外,压缩弹簧41的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另一端固定连接胶圈推管2,推动扳机42转动连接于壳体,推动扳机42的前端接触胶圈推管2的后端,以使推动扳机42扣动后,推动扳机42的前端推动胶圈推管2向前滑动。
更具体地,胶圈推管2的后端端部径向向外凸出形成限位圈,压缩弹簧41的一端端部连接在限位圈上,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限位圈的后端固定有弧形的卡条43,卡条43的开口向后设置,使得推动扳机42的前端自卡条43的一端至卡条43的另一端移动以推动胶圈推管2前移。卡条43的两端分别朝向其开口的中心弯折以限制推动扳机42在卡条43的开口内移动。
为了将患部吸取在负压管1的前部,在负压管1的前端沿其径向外扩形成用于容纳患部的容纳腔;胶圈推管2的前端端部沿其径向外扩形成推动部,推动部的内径大于容纳腔的外径,推动部的内径和容纳腔的外径之差小于橡胶圈的线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套扎器,通过人手拉动拉杆33带动负压活塞32在活塞管31内移动,在活塞管31的前端产生负压,活塞管31连通负压管1,使得负压管1的前端形成负压区以吸取患部,而限位卡扣35可将负压活塞32保持在活塞管31内的预设位置,进而使得负压管1吸取的患部始终位于负压管1内。再移动胶圈推管2即可使得负压管1上的橡胶圈向前移动圈紧患部,实现套扎手术。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套扎器,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卡扣35分成相对设置的两组,而卡接板34的凸出拉杆33的两端分别形成卡接部,两组限位卡扣35分别位于卡接板34的凸出拉杆33的两侧,而在本实施例中还将两组限位卡扣35错位设置,以细化负压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套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负压管、胶圈推管、活塞组件和限位组件;
所述负压管的前端穿出所述壳体;
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管、负压活塞和拉杆,所述活塞管固定连接所述负压管,所述活塞管连通所述负压管,所述负压活塞滑移连接于所述活塞管,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负压活塞,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活塞管;
所述胶圈推管套设于所述负压管外且所述负压管穿出所述胶圈推管的前端,所述胶圈推管滑移连接于所述壳体,以推动置于所述负压管的前端端部的外表面上的橡胶圈;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至少一个限位卡扣,所述拉杆连接有卡接板,所述拉杆带动负压活塞向所述活塞管的后端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卡接板卡扣连接于所述限位卡扣,使得所述负压活塞保持在该预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扎器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压缩弹簧和推动扳机,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胶圈推管外,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胶圈推管,所述推动扳机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推动扳机的前端接触所述胶圈推管的后端,以使所述推动扳机扣动后,所述推动扳机的前端能够推动所述胶圈推管向前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推管的后端端部径向向外凸出形成限位圈,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圈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的后端固定有弧形的卡条,所述卡条的开口向后设置,使得所述推动扳机的前端自所述卡条的一端至所述卡条的另一端移动时能够推动所述胶圈推管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的两端分别朝向其开口的中心弯折,以限制所述推动扳机在所述卡条的开口内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的前端沿其径向外扩形成用于容纳患部的容纳腔;所述胶圈推管的前端端部沿其径向外扩形成推动部,所述推动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容纳腔的外径,所述推动部的内径和所述容纳腔的外径之差小于橡胶圈的线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壳和副壳条,所述主壳具有内腔,所述胶圈推管的后端和所述负压管的后端均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活塞管位于所述内腔内,所述主壳预设有供所述拉杆穿出的孔;所述副壳条连接所述主壳,所述副壳条和所述主壳围设出连通外界的空腔,所述卡接板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限位卡扣设置于所述副壳条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板的前侧内凹形成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用于人的拇指拉动卡接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扣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卡扣自前向后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套扎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限位卡扣位于所述副壳条的上方,多个所述限位卡扣位于同一直线上。
CN202222295585.7U 2022-08-29 2022-08-29 套扎器 Active CN218792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5585.7U CN218792379U (zh) 2022-08-29 2022-08-29 套扎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5585.7U CN218792379U (zh) 2022-08-29 2022-08-29 套扎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92379U true CN218792379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8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95585.7U Active CN218792379U (zh) 2022-08-29 2022-08-29 套扎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92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22149A (en) Surgical instrument
US4374523A (en) Occlusion ring applicator
US3911923A (en) Occlusion ring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ts application
US4257419A (en) Suction-assisted hemorrhoid ligator
US4103680A (en) Multiple occlusion ring applicator and method
US11224440B2 (en) Release device for medical tissue clips
CN109069159B (zh) 多带结扎装置
US8518056B2 (en) Device for applying successive resilient ligating bands to tissue
US9023064B2 (en) Ligato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nd manufacturing same
WO2015176361A1 (zh) 一种止血夹
CN105232107A (zh) 弹力线套扎器及弹力线的设置方法
CN111084646A (zh) 一种可吸收止血结扎夹
CN218792379U (zh) 套扎器
US8308742B2 (en) Device for elastic ligature of tissues
US8303605B2 (en) Device for elastic ligature of tissues
CN111616768A (zh) 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13406175U (zh) 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
CN110236627A (zh) 一种具有扎紧和切割功能的手术器械
CN111904524B (zh) 一种肛肠科单手紧线断线型痔疮套扎器
CN205094531U (zh) 弹力线套扎器
CN114129219A (zh) 一种可吸收组织夹
CN209789961U (zh) 一种用于肛肠套扎器的击发复位装置
CN210931607U (zh) 一种具有扎紧和切割功能的手术器械
CN111544076A (zh) 一种具有连发功能的血管结扎装置
CN219982975U (zh) 一种连发止血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