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8446U - 封装结构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封装结构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8446U
CN218788446U CN202223229947.9U CN202223229947U CN218788446U CN 218788446 U CN218788446 U CN 218788446U CN 202223229947 U CN202223229947 U CN 202223229947U CN 218788446 U CN218788446 U CN 218788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hell
battery
plate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299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299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8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8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8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装结构及电池。该封装结构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形成容置空间,第一壳体设置有穿设口,穿设口能使连接于保护板的导线延伸至容置空间外,第二壳体设置有避让口,避让口能使电芯组件的导电件延伸至容置空间内且与保护板电导通。保护板容置在容置空间内,封装结构对保护板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提升了电池组的安全性;封装结构的设置使得电芯组件和保护板之间绝缘,使得电芯组件的头部较为平整,而且外观美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括上述封装结构,对保护板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以及使得电池的外形美观的效果。

Description

封装结构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装结构及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是电子产品中常用的供电能源,常在笔记本电脑的电池中作为电芯使用,也广泛适用于强光手电筒、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仪器仪表、防盗器、专用遥控器、无绳电话、备用照明灯、钓鱼灯、应急灯、LED手电筒、矿灯、医疗器械、航空航模等。
常用的电池是由多个电芯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焊接组装而成。组装后需要使用保护板对每个电芯进行保护,防止电芯出现过充、过放及短路等情况。现有的电池头部保护板区域使用青稞纸进行绝缘,遇到尖锐的物体,易导致青稞纸损坏,致使青稞纸起不到对保护板很好的防护作用。同时保护板上设置有元器件,保护板元器件是凹凸的状态,贴青稞纸后保护板区域不平整,影响美观。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封装结构及电池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装结构,该封装结构对电池组的保护板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而且实现了保护板与电芯组件之间的绝缘,使得电芯组件的头部较为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通过应用上述封装结构,对保护板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以及使得电池的外形美观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封装结构,包括:
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后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被配置为容置保护板;
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穿设口,所述穿设口能使连接于所述保护板的导线延伸至所述容置空间外;
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避让口,所述避让口能使电芯组件的导电件延伸至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保护板电导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卡合结构相卡接,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卡头和卡槽,所述卡头和所述卡槽中的其中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卡头和所述卡槽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卡头能与所述卡槽卡扣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壳体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板和/或侧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强结构凸出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板的内侧,所述保护板支撑于所述加强结构上,以使所述保护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板之间存在间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能限制所述保护板相对第二壳体运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第一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用于限制所述保护板在平行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板的平面内的移动及转动;
第二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被配置为限制所述保护板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板的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扣合插板,所述扣合插板能与所述第二壳体侧壁的内壁贴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对应所述避让口的位置设置有挡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分别一体注塑成型。
电池,包括电芯组件、保护板及电池膜,还包括上述的封装结构,所述保护板置于所述封装结构内,所述封装结构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的一端,所述保护板与所述电芯组件的导电件电连接,所述电池膜包覆在所述电芯组件及所述封装结构的外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装结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形成容置空间,保护板容置在容置空间内,对保护板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提升了电池组的安全性;而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由绝缘材料制成,能够使得保护板与电芯组件之间相绝缘,相比于通过青稞纸对电芯组件和保护板之间进行绝缘的方式,通过封装结构使得电芯组件的头部较为平整,外观较为美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通过应用上述封装结构,能够实现保护板与电芯组件之间相绝缘,起到对保护板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以及使得电池的外形美观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隐去电池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装结构及保护板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装结构及保护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电池;
10、端子;
20、电池膜;
30、封装结构;31、第一壳体;311、穿设口;312、支撑部;313、卡头;314、扣合插板;315、挡板;32、第二壳体;321、卡槽;322、加强结构;323、限位机构;3231、第一限位组件;3232、第二限位组件;324、避让口;
40、电芯组件;41、电芯;42、导电件;
50、保护板;51、限位孔;52、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数码照相机、强光手电及移动医疗设备等电子产品的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电池为其供电。常用的电池是由多个电芯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焊接组装而成。组装后需要使用保护板对每个电芯进行保护,防止电芯出现过充、过放及短路等情况。现有的电池头部保护板区域使用青稞纸进行绝缘,遇到尖锐的物体,易导致青稞纸损坏,致使青稞纸起不到对保护板很好的防护作用。同时保护板上设置有元器件,保护板元器件是凹凸的状态,贴青稞纸后保护板区域不平整,影响美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100,该电池100包括电芯组件40、保护板50及绝缘的封装结构30,封装结构30设置在电芯组件40的一端,保护板50置于封装结构30内,本实施例中,电芯组件40包括两个电芯41及导电件42,导电件42连接电芯41的正负极(串联或并联),且两个电芯41通过导电件42与保护板50电导通,保护板50用于保护电芯41,防止电芯41出现过充、过放及短路等情况。电池100还包括端子10,端子10通过导线与保护板50电导通,端子10可与电子产品连接进而实现电池100对电子产品供电,端子10也可与外部电源连接,进而实现外部电源对电池100充电。封装结构30对保护板50起到了较好的防护作用,提升了电池组的安全性;封装结构30的设置使得电芯组件40和保护板50之间绝缘,使得电芯组件40的头部较为平整,而且外观美观。
如图1所示,电池100还包括电池膜20,电池膜20包覆在电芯组件40、保护板50及封装结构30的外周,起到组装封装结构30、保护板50和电芯组件40的作用,同时还可对保护板50和电芯组件40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2-图4所示,封装结构30包括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2,第二壳体32与第一壳体31可拆卸连接,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连接后形成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能将整个保护板50包裹。如图3所示,第二壳体32设置有避让口324,避让口324能使电芯组件40的导电件42延伸至容置空间内且与保护板50电导通。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31设置有穿设口311,穿设口311能使连接于保护板50的导线延伸至容置空间外,导线与端子10连接,进而实现电芯41电能的输入或输出等作用。通过这种设置,一方面有利于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2的快速拆装;另一方面,实现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2对保护板50的防护且使封装结构30较为平整、美观。其中,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可通过卡接,也可通过螺纹连接,但是,并不限于此,能够实现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的可拆卸连接即可。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32的相对两侧壁中的其中一个侧壁设置两个避让口324,另一个侧壁设置一个避让口324,导电件42分别由此三个避让口324伸入到封装结构30的容置空间内与保护板50电连接。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31对应避让口324的位置设置有挡板315,有助于提高封装结构30整体的完整性,遮挡封装结构30内的结构,使得封装结构30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穿设口311设置于第一壳体31的边缘,且穿设口311具有切断第一壳体31边缘的缺口,与保护板50电连接的导线能够由缺口伸入到穿设口311内,以便于导线的安装。由于缺口的设置降低了第一壳体31的强度,为了避免第一壳体31破碎的风险,第一壳体31的内侧对应穿设口311处设置有支撑部312,支撑部312设置在穿设口311的周围,有助于提高穿设口311处的强度,进而提高第一壳体31的强度。
如图2-图4所示,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之间通过卡合结构相卡接,卡合结构包括卡头313和卡槽321,卡头313设置于第一壳体31,卡槽321设置于第二壳体32,卡头313能与卡槽321卡扣配合,以将第一壳体31固定于第二壳体32,便于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的快速拆装。其中,如图3所示,保护板50在卡头313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避让孔52,卡头313能够穿过避让孔52以和卡槽321卡接,避让孔52的设置能够实现保护板50对卡头313的避让作用,避免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相互卡接过程中,保护板50与卡头313发生干涉。使用时,扣合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卡头313抵接第二壳体32侧壁的内壁发生形变,卡头313穿过避让孔52到达卡槽321位置后,卡头313恢复原始状态,卡头313卡接在卡槽321内,从而实现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的卡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卡头313可设置于第二壳体32上,卡槽321可设置于第一壳体31上。
如图3所示,第二壳体32设置有加强结构322,加强结构322连接于第二壳体32的底板,提高了第二壳体32的整体强度。此外,加强结构322连接于第二壳体32的侧板,能进一步提高第二壳体32的整体强度。
由于保护板50在工作时易产生热量,保护板50过热会导致损坏进而失去对电芯41的保护作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3所示,加强结构322凸出于第二壳体32的底板的内侧,保护板50支撑于加强结构322上,以使保护板50与第二壳体32的底板之间存在间隙,保护板50可通过该间隙进行散热,提高了封装结构30的实用性。本实施例中,加强结构322为加强筋,在第二壳体32的底板的周向边沿设置了多块等高的加强筋,以使保护板50的各个位置与第二壳体32的底板之间的距离相一致。具体的加强结构322的块数根据需求设置即可。
如图3所示,第二壳体32设置有限位机构323,限位机构323能限制保护板50相对第二壳体32运动,可避免保护板50在容置空间内运动导致保护板50上的电路连接断开,而使电池100失去作用。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限位机构323包括第一限位组件3231,第一限位组件3231设置于第二壳体32内,第一限位组件3231为条形结构并沿垂直于第二壳体32底面的方向延伸,保护板50对应第一限位组件3231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孔51,第一限位组件3231插接在对应的限位孔51中,能够限制保护板50在平行于第二壳体32的底板的平面内的移动及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限位组件3231的数量设置为八个,八个第一限位组件3231沿第二壳体32周向间隔排布,可进一步提高第一限位组件3231限制保护板50在平行于第二壳体32的底板的平面内的移动及转动的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3231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可根据第二壳体32的具体尺寸及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
如图3所示,限位机构323还包括第二限位组件3232,第二限位组件3232设置于第二壳体32内的侧板,第二限位组件3232为楔形块,楔形块尺寸较大的一端靠近第二壳体32的底板设置,保护板50置于楔形块和第二壳体32的底板之间,且第二限位组件3232与保护板50相抵接,第二限位组件3232能够限制保护板50沿垂直于第二壳体32的底板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二限位组件3232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三个第二限位组件3232沿第二壳体32周向间隔排布,能进一步提高第二限位组件3232限制保护板50沿垂直于第二壳体32的底板的方向移动的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组件3232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四个或者更多个,可根据第二壳体32的具体尺寸及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壳体31设置有扣合插板314,扣合插板314沿垂直于第一壳体31顶板的方向延伸。在扣合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时,扣合插板314能与第二壳体32侧壁的内壁贴合,有助于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的快速定位,进而实现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快速、精准的扣合在一起。
优选地,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分别一体注塑成型,一方面能够节省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件,以使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的结构较为简单,且成本较低;另一方面能够使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的分别与各自各部分连接稳固,避免各部位出现连接松动而影响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的整体强度。
优选地,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采用酚醛塑料制成,优选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或聚苯醚(PPO)制成,以满足轻量化,并降低生产加工的工艺成本的目的。
注意,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接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接合。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2),所述第二壳体(32)与所述第一壳体(3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1)与所述第二壳体(32)连接后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被配置为容置保护板(50);
所述第一壳体(31)设置有穿设口(311),所述穿设口(311)能使连接于所述保护板(50)的导线延伸至所述容置空间外;
所述第二壳体(32)设置有避让口(324),所述避让口(324)能使电芯组件(40)的导电件(42)延伸至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保护板(50)电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1)和所述第二壳体(32)之间通过卡合结构相卡接,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卡头(313)和卡槽(321),所述卡头(313)和所述卡槽(321)中的其中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31),所述卡头(313)和所述卡槽(321)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32),所述卡头(313)能与所述卡槽(321)卡扣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壳体(31)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32)设置有加强结构(322),所述加强结构(322)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32)的底板和/或侧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322)凸出于所述第二壳体(32)的底板的内侧,所述保护板(50)支撑于所述加强结构(322)上,以使所述保护板(50)与所述第二壳体(32)的底板之间存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32)设置有限位机构(323),所述限位机构(323)能限制所述保护板(50)相对第二壳体(32)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23)包括:
第一限位组件(3231),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32)内,用于限制所述保护板(50)在平行于所述第二壳体(32)的底板的平面内的移动及转动;
第二限位组件(3232),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32)内,所述第二限位组件(3232)被配置为限制所述保护板(50)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壳体(32)的底板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1)设置有扣合插板(314),所述扣合插板(314)能与所述第二壳体(32)侧壁的内壁贴合。
8.如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1)对应所述避让口(324)的位置设置有挡板(315)。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1)与所述第二壳体(32)分别一体注塑成型。
10.电池,包括电芯组件(40)、保护板(50)及电池膜(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封装结构,所述保护板(50)置于所述封装结构内,所述封装结构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40)的一端,所述保护板(50)与所述电芯组件(40)的导电件(42)电连接,所述电池膜(20)包覆在所述电芯组件(40)及所述封装结构的外周。
CN202223229947.9U 2022-12-02 2022-12-02 封装结构及电池 Active CN218788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9947.9U CN218788446U (zh) 2022-12-02 2022-12-02 封装结构及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9947.9U CN218788446U (zh) 2022-12-02 2022-12-02 封装结构及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8446U true CN218788446U (zh) 2023-04-04

Family

ID=86502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29947.9U Active CN218788446U (zh) 2022-12-02 2022-12-02 封装结构及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8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10450B (zh) 电池模块和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EP2207222B1 (en) Battery pack
CN102082242B (zh) 电池包
EP2395575B1 (en) Battery pack
EP2706588B1 (en) Lead tab, battery pack having the lead tab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lead tab
JP2006093156A (ja) 電池パック
WO2023051104A1 (zh) 连接件、电池组及用电设备
EP2333870B1 (en) Secondary battery
KR20170050509A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JP2005317460A (ja) パック電池
CN218632377U (zh) 电池和电子设备
KR101397028B1 (ko) 배터리 팩
WO2013129074A1 (ja) 電源装置
JP2001268812A (ja) 電池を内蔵する携帯電気機器
CN218788446U (zh) 封装结构及电池
CN218827319U (zh) 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18513631U (zh) 电池及电子设备
JP2020077629A (ja) 多機能高圧コネクタ及び電池製品
CN212380483U (zh) 纽扣电池
CN210805901U (zh) 一种电池包以及电池箱
KR20010046921A (ko) 리튬 폴리머 전지팩
KR101348017B1 (ko) 휴대용 에너지 저장 카트리지
KR101514426B1 (ko) 커넥터,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배터리 팩의 조립 방법
KR101146476B1 (ko) 배터리 팩
CN220856842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