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8270U - 一种调光膜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光膜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8270U
CN218788270U CN202222945119.9U CN202222945119U CN218788270U CN 218788270 U CN218788270 U CN 218788270U CN 202222945119 U CN202222945119 U CN 202222945119U CN 218788270 U CN218788270 U CN 218788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ll
circuit
bridge
square wave
wav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451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新元
杜鹏
刘东丰
熊常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ifa Xingye Energy Zhuhai Co ltd
Zhuhai Shuifa Xingy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ifa Xingye Energy Zhuhai Co ltd
Zhuhai Singyes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ifa Xingye Energy Zhuhai Co ltd, Zhuhai Singyes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ifa Xingye Energy Zhu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451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8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8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8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光膜控制器,本案结构简单易实现,信号处理模块的设置,便于输出直流方波信号,以便于后续通过逆变模块的逆变而输出交流方波。逆变模块的全桥逆变电路的设置,便于将信号处理模块输出的直流方波变换为交流方波,以便于控制器输出电压为交流方波,其线路较简单,而且效率较高。逆变模块的全桥驱动电路的设置,以便于信号处理模块能够驱动全桥逆变电路工作。DC‑DC电源模块的DC‑DC升压电路的设置,以便于能够输出高于点烟器接口提供的电压而使全桥逆变电路能够对调光膜提供较高电压,保持调光膜的正常使用。DC‑DC电源模块的DC‑DC降压电路的设置,以便于能够输出低于点烟器接口提供的电压而使信号处理模块和全桥驱动电路能够稳定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调光膜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光膜控制器。
背景技术
调光膜是一种新型的电子控光产品,电控智能调光膜器件是在两张透明导电膜中间注入液晶/聚合物混合材料,在没有电场作用的情况下,电控智能调控膜处于不透明状态;当通入交流电时,液晶分子实现有序排列,这时电致调光膜便从不透明态转换为透明态。
调光膜一般应用于汽车的车窗,现有的调光膜一般采用工频变压器供电,其输入为AC220V/50HZ的交流电,故现有的调光膜控制器输出频率为50HZ的正弦波交流电;但是使用输出为正弦波的控制器的线路较复杂,而且其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调光膜控制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调光膜控制器,包括有控制器本体100,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本体100上设有能够输出直流方波信号的信号处理模块1、用于本控制器供电的DC-DC电源模块2、用于将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输出的直流方波变换为交流方波用于对调光膜供电的逆变模块3,所述逆变模块3包括有用于对调光膜供电的全桥逆变电路31和用于驱动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工作的全桥驱动电路32,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方波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方波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电源模块2包括有与汽车点烟器接口连接的点烟器过流保护电路21,所述点烟器过流保护电路2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用于对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供电的DC-DC升压电路22、用于对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和全桥驱动电路32供电的DC-DC降压电路23。
优选的,所述点烟器过流保护电路21包括有用于过流保护的分子聚合物正系数温度电阻PPTC、二极管D3、电容C12,所述分子聚合物正系数温度电阻PPTC一端与点烟器接口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3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负极与所述电容C12正极之间的连接点作为所述点烟器过流保护电路21的输出端用于供所述DC-DC升压电路22连接和供所述DC-DC降压电路23连接,所述电容C12负极与点烟器接口的负极连接。
优选的,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包括有第一半桥驱动电路321、第二半桥驱动电路322,所述第一半桥驱动电路321包括有型号为EG2103的半桥驱动芯片U1及其外围电路,所述半桥驱动芯片U1的HIN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一方波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一方波信号输出端连接、LIN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二方波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一方波信号输出端连接、HO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一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LO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二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半桥驱动电路322包括有型号为EG2103的半桥驱动芯片U2及其外围电路,所述半桥驱动芯片U2的HIN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三方波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一方波信号输出端连接、LIN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四方波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一方波信号输出端连接、HO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三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LO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四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包括有以全桥形式连接的第一受控开关311、第二受控开关312、第三受控开关313、第四受控开关314,所述第一受控开关311与所述第二受控开关312之间的连接点作为所述逆变模块3的第一电压输出端L用于与所述调光膜的一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受控开关313和所述第四受控开关314之间的连接点作为所述逆变模块3的第二电压输出端N用于与所述调光膜的另一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一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受控开关31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二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受控开关31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三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受控开关31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四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受控开关31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受控开关311、第二受控开关312、第三受控开关313、第四受控开关314都包括有NMOS管、串联连接在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NMOS管的栅极之间的第一电阻,并联在所述NMOS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第二电阻,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NMOS管的栅极之间还反向连接有二极管,所述第一受控开关311的NMOS管源极和所述第二受控开关312的NMOS管漏极之间的连接点作为所述逆变模块3的第一电压输出端L用于与所述调光膜的一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受控开关313的NMOS管源极和所述第四受控开关314的NMOS管漏极之间的连接点作为所述逆变模块3的第二电压输出端N用于与所述调光膜的另一电压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包括有芯片型号为STM32F103C8的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所述单片机设有能够输出方波信号的与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一方波信号输入端连接的第一方波信号输出端PWM1、与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二方波信号输入端连接的第二方波信号输出端PWM2、与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三方波信号输入端连接的第三方波信号输出端PWM3、与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四方波信号输入端连接的第四方波信号输出端PWM4。
优选的,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还连接有受所述DC-DC降压电路23供电的用于接收遥控器信号的无线通讯接收模块4,所述无线通讯接收模块4采用芯片型号为LR43B的低电压、低功耗ASK超外差接收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案结构简单易实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设置,便于输出直流方波信号,以便于后续通过所述逆变模块的逆变而输出交流方波。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设置,便于向各模块进行供电,以便于各模块的稳定工作。所述逆变模块的全桥逆变电路的设置,便于将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输出的直流方波变换为交流方波,以便于控制器输出电压为交流方波,相对于输出电压为交流正弦波的控制器,输出交流方波的控制器的线路较简单,而且效率较高。所述逆变模块的全桥驱动电路的设置,以便于信号处理模块能够驱动所述全桥逆变电路工作。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DC-DC升压电路的设置,便于能够对所述全桥逆变电路供电,以便于能够输出高于点烟器接口提供的电压而使所述全桥逆变电路能够对调光膜提供较高电压,保持调光膜的正常使用。所述DC-DC电源模块的DC-DC降压电路的设置,便于能够对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和全桥驱动电路供电,以便于能够输出低于点烟器接口提供的电压而使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和全桥驱动电路能够稳定工作。
2、本案所述全桥驱动电路的所述第一半桥驱动电路、第二半桥驱动电路的设置,以便于构成所述全桥驱动电路。所述半桥驱动芯片U1、半桥驱动芯片U2的设置,便于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方波信号输出端连接,以便于能够放大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各方波信号输出端输出的直流方波信号,使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能够驱动全桥逆变电路工作。
3、本案所述全桥逆变电路的所述第一受控开关、第二受控开关、第三受控开关、第四受控开关的设置,以便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能够通过全桥驱动电路来控制各受控开关的导通/截止来实现电流方向的改变,有利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实现直流方波转换为交流方波,与现有的输出为正弦波交流电的调光膜控制器相比,无需另外设置滤波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等,其线路较简单,而且其效率较高。实际应用时输出方波的控制器通常体积较小,可减少车辆内部空间的占用。
4、本案各受控开关的NMOS管的设置,便于所述全桥驱动电路通过第一电阻驱动NMOS管的栅极实现各受控开关的导通与截止,其控制方式较方便,而且功耗低。所述第一电阻的设置,一方面以便于减少NMOS管漏源极间的电压震荡,一方面防止栅极的电流变化率di/dt过高而引起误导通。所述第二电阻的设置,便于用来泄放栅极源极极间的电荷,以便于加快泄放速度,防止电荷积累使电路功能更加合理易用。所述二极管的设置,以便于实现NMOS管的快速关断。具体实施时,所述NMOS管采用型号为IRF840的N沟道功率MOSFET,其具有相对较高的栅极电压,不能直接与信号处理模块的IO引脚一起使用,还可以采用PMOS管,IGBT管等。所述第二电阻为泄放电阻,所述NMOS管并联有用于反接保护的寄生二极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案DC-DC电源模块的点烟器过流保护电路和DC-DC升压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案DC-DC电源模块的DC-DC降压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本案全桥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本案全桥逆变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本案信号处理模块的电路图。
图7是本案无线通讯接收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调光膜控制器,包括有控制器本体100,所述控制器本体100上设有能够输出直流方波信号的信号处理模块1、用于本控制器供电的DC-DC电源模块2、用于将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输出的直流方波变换为交流方波用于对调光膜供电的逆变模块3,所述逆变模块3包括有用于对调光膜供电的全桥逆变电路31和用于驱动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工作的全桥驱动电路32,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方波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方波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电源模块2包括有与汽车点烟器接口连接的点烟器过流保护电路21,所述点烟器过流保护电路2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用于对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供电的DC-DC升压电路22、用于对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和全桥驱动电路32供电的DC-DC降压电路23。
如上所述,本案结构简单易实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设置,便于输出直流方波信号,以便于后续通过所述逆变模块3的逆变而输出交流方波。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设置,便于向各模块进行供电,以便于各模块的稳定工作。所述逆变模块3的全桥逆变电路31的设置,便于将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输出的直流方波变换为交流方波,以便于控制器输出电压为交流方波,相对于输出电压为交流正弦波的控制器,输出交流方波的控制器的线路较简单,而且效率较高。所述逆变模块3的全桥驱动电路32的设置,以便于信号处理模块1能够驱动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工作。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DC-DC升压电路22的设置,便于能够对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供电,以便于能够输出高于点烟器接口提供的电压而使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能够对调光膜提供较高电压,保持调光膜的正常使用。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DC-DC降压电路23的设置,便于能够对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和全桥驱动电路32供电,以便于能够输出低于点烟器接口提供的电压而使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和全桥驱动电路32能够稳定工作。
如图2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点烟器过流保护电路21包括有用于过流保护的分子聚合物正系数温度电阻PPTC、二极管D3、电容C12,所述分子聚合物正系数温度电阻PPTC一端与点烟器接口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3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负极与所述电容C12正极之间的连接点作为所述点烟器过流保护电路21的输出端用于供所述DC-DC升压电路22连接和供所述DC-DC降压电路23连接,所述电容C12负极与点烟器接口的负极连接。如此,以便于起到过流保护的作用,有利于控制器本体100正常供电。
如图4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包括有第一半桥驱动电路321、第二半桥驱动电路322,所述第一半桥驱动电路321包括有型号为EG2103的半桥驱动芯片U1及其外围电路,所述半桥驱动芯片U1的HIN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一方波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一方波信号输出端连接、LIN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二方波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一方波信号输出端连接、HO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一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LO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二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半桥驱动电路322包括有型号为EG2103的半桥驱动芯片U2及其外围电路,所述半桥驱动芯片U2的HIN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三方波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一方波信号输出端连接、LIN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四方波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一方波信号输出端连接、HO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三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LO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四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如上所述,所述第一半桥驱动电路321、第二半桥驱动电路322的设置,以便于构成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所述半桥驱动芯片U1、半桥驱动芯片U2的设置,便于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方波信号输出端连接,以便于能够放大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各方波信号输出端输出的直流方波信号,使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能够驱动全桥逆变电路31工作。具体实施时,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设有四个方波信号输入端与四个驱动信号输出端,也可以根据信号处理模块1的方波信号输出端数量来设置若干个,所述半桥驱动芯片也可以使用型号为LP1130A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芯片。
如图5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包括有以全桥形式连接的第一受控开关311、第二受控开关312、第三受控开关313、第四受控开关314,所述第一受控开关311与所述第二受控开关312之间的连接点作为所述逆变模块3的第一电压输出端L用于与所述调光膜的一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受控开关313和所述第四受控开关314之间的连接点作为所述逆变模块3的第二电压输出端N用于与所述调光膜的另一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一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受控开关31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二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受控开关31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三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受控开关31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四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受控开关31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如上所述,所述第一受控开关311、第二受控开关312、第三受控开关313、第四受控开关314的设置,以便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能够通过全桥驱动电路32来控制各受控开关的导通/截止来实现电流方向的改变,有利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实现直流方波转换为交流方波,与现有的输出为正弦波交流电的调光膜控制器相比,无需另外设置滤波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等,其线路较简单,而且其效率较高。实际应用时输出方波的控制器通常体积较小,可减少车辆内部空间的占用。具体实施时,当所述第一受控开关311、第四受控开关314共同导通,且所述第二受控开关312与所述第三受控开关313的共同截止时,所述电流由第一电压输出端L流向第二电压输出端N,形成第一电流方向;当所述第一受控开关311、第四受控开关314共同截止,且所述第二受控开关312与所述第三受控开关313的共同导通时,所述电流由第二电压输出端N流向第一电压输出端L,形成与第一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方向。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受控开关311、第二受控开关312、第三受控开关313、第四受控开关314都包括有NMOS管、串联连接在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NMOS管的栅极之间的第一电阻,并联在所述NMOS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第二电阻,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NMOS管的栅极之间还反向连接有二极管,所述第一受控开关311的NMOS管源极和所述第二受控开关312的NMOS管漏极之间的连接点作为所述逆变模块3的第一电压输出端L用于与所述调光膜的一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受控开关313的NMOS管源极和所述第四受控开关314的NMOS管漏极之间的连接点作为所述逆变模块3的第二电压输出端N用于与所述调光膜的另一电压输入端连接。
如上所述,所述NMOS管的设置,便于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通过第一电阻驱动NMOS管的栅极实现各受控开关的导通与截止,其控制方式较方便,而且功耗低。所述第一电阻的设置,一方面以便于减少NMOS管漏源极间的电压震荡,一方面防止栅极的电流变化率di/dt过高而引起误导通。所述第二电阻的设置,便于用来泄放栅极源极极间的电荷,以便于加快泄放速度,防止电荷积累使电路功能更加合理易用。所述二极管的设置,以便于实现NMOS管的快速关断。具体实施时,所述NMOS管采用型号为IRF840的N沟道功率MOSFET,其具有相对较高的栅极电压,不能直接与信号处理模块的IO引脚一起使用,还可以采用PMOS管,IGBT管等。所述第二电阻为泄放电阻,所述NMOS管并联有用于反接保护的寄生二极管。
如图6所示,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包括有芯片型号为STM32F103C8的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所述单片机设有能够输出方波信号的与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一方波信号输入端连接的第一方波信号输出端PWM1、与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二方波信号输入端连接的第二方波信号输出端PWM2、与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三方波信号输入端连接的第三方波信号输出端PWM3、与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四方波信号输入端连接的第四方波信号输出端PWM4。
如此,便于通过控制各方波信号输出端来分别控制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对应方波信号输入端,从而控制所述第一受控开关311、第二受控开关312、第三受控开关313、第四受控开关314导通/截止,以及导通时间/截止时间,以便于使直流方波转变为产生交流方波。另,使用芯片型号为STM32F103C8的单片机,与51单片机相比,其控制简单、灵活和动态响应好,且误差小,使波形更精准。具体实施时,也可以使用其它能够输出方波信号的单片机。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控制所述第一受控开关311和第四受控开关314共同导通/共同截止、控制所述第二受控开关312和第三受控开关313共同导通/共同截止,从而使逆变模块3能够产生不同的电流方向。
如图7所示,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还连接有受所述DC-DC降压电路23供电的用于接收遥控器信号的无线通讯接收模块4,所述无线通讯接收模块4采用芯片型号为LR43B的低电压、低功耗ASK超外差接收模块。如此,以便于实现远距离控制控制器本体100,其设置方便。采用芯片型号为LR43B的ASK超外差接收模块,其频率稳定,抗干扰能力好,和单片机配合时性能比较稳定。具体实施时,也可以使用其余芯片型号的超外差接收模块或者使用超再生接收模块。
由上所述,本案的工作过程为:在某一时段,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第一方波信号输出端PWM1输出高电平、第二方波信号输出端PWM2输出高电平、第三方波信号输出端PWM3输出低电平、第四方波信号输出端PWM4输出低电平,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方波信号输入端接收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各方波信号并通过其各驱动信号输出端驱动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工作,使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的第一受控开关311导通、第二受控开关312截止、第三受控开关313截止、所述第四受控开关312导通,电流由第一输出端L流向第二输出端N形成第一电流方向;在另一时段,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第一方波信号输出端PWM1输出低电平、第二方波信号输出端PWM2输出低电平、第三方波信号输出端PWM3输出高电平、第四方波信号输出端PWM4输出高电平,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方波信号输入端接收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各方波信号并通过其各驱动信号输出端驱动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工作,使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的第一受控开关311截止、第二受控开关312导通、第三受控开关313导通、所述第四受控开关312截止,电流由第二输出端N流向第一输出端L形成与第一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从而将信号处理模块1输出的直流方波转变为交流方波供调光膜工作。
如上所述,本案保护的是一种调光膜控制器,一切与本案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都应示为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调光膜控制器,包括有控制器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本体(100)上设有能够输出直流方波信号的信号处理模块(1)、用于本控制器供电的DC-DC电源模块(2)、用于将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输出的直流方波变换为交流方波的用于对调光膜供电的逆变模块(3),所述逆变模块(3)包括有用于对调光膜供电的全桥逆变电路(31)和用于驱动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工作的全桥驱动电路(32),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方波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方波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电源模块(2)包括有与汽车点烟器接口连接的点烟器过流保护电路(21),所述点烟器过流保护电路(2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用于对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供电的DC-DC升压电路(22)、用于对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和全桥驱动电路(32)供电的DC-DC降压电路(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光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烟器过流保护电路(21)包括有用于过流保护的分子聚合物正系数温度电阻PPTC、二极管D3、电容C12,所述分子聚合物正系数温度电阻PPTC一端与点烟器接口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3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负极与所述电容C12正极之间的连接点作为所述点烟器过流保护电路(21)的输出端用于供所述DC-DC升压电路(22)连接和供所述DC-DC降压电路(23)连接,所述电容C12负极与点烟器接口的负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光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包括有第一半桥驱动电路(321)、第二半桥驱动电路(322),所述第一半桥驱动电路(321)包括有型号为EG2103的半桥驱动芯片U1及其外围电路,所述半桥驱动芯片U1的HIN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一方波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一方波信号输出端连接、LIN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二方波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一方波信号输出端连接、HO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一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LO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二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半桥驱动电路(322)包括有型号为EG2103的半桥驱动芯片U2及其外围电路,所述半桥驱动芯片U2的HIN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三方波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一方波信号输出端连接、LIN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四方波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的一方波信号输出端连接、HO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三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LO引脚作为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四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光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桥逆变电路(31)包括有以全桥形式连接的第一受控开关(311)、第二受控开关(312)、第三受控开关(313)、第四受控开关(314),所述第一受控开关(311)与所述第二受控开关(312)之间的连接点作为所述逆变模块(3)的第一电压输出端L用于与所述调光膜的一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受控开关(313)和所述第四受控开关(314)之间的连接点作为所述逆变模块(3)的第二电压输出端N用于与所述调光膜的另一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一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受控开关(31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二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受控开关(31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三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受控开关(31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四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受控开关(31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光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控开关(311)、第二受控开关(312)、第三受控开关(313)、第四受控开关(314)都包括有NMOS管、串联连接在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NMOS管的栅极之间的第一电阻,并联在所述NMOS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第二电阻,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NMOS管的栅极之间还反向连接有二极管,所述第一受控开关(311)的NMOS管源极和所述第二受控开关(312)的NMOS管漏极之间的连接点作为所述逆变模块(3)的第一电压输出端L用于与所述调光膜的一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受控开关(313)的NMOS管源极和所述第四受控开关(314)的NMOS管漏极之间的连接点作为所述逆变模块(3)的第二电压输出端N用于与所述调光膜的另一电压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光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包括有芯片型号为STM32F103C8的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所述单片机设有能够输出方波信号的与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一方波信号输入端连接的第一方波信号输出端PWM1、与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二方波信号输入端连接的第二方波信号输出端PWM2、与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三方波信号输入端连接的第三方波信号输出端PWM3、与所述全桥驱动电路(32)的第四方波信号输入端连接的第四方波信号输出端PWM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光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还连接有受所述DC-DC降压电路(23)供电的用于接收遥控器信号的无线通讯接收模块(4),所述无线通讯接收模块(4)采用芯片型号为LR43B的低电压、低功耗ASK超外差接收模块。
CN202222945119.9U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调光膜控制器 Active CN218788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5119.9U CN218788270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调光膜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5119.9U CN218788270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调光膜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8270U true CN218788270U (zh) 2023-04-04

Family

ID=86505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45119.9U Active CN218788270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调光膜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8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5600B (zh) 一种led调光驱动系统
CN101848577B (zh) 一种led驱动系统及驱动方法
CN204947890U (zh) 栅极驱动电源系统
CN102762011B (zh) 一种led恒流调光驱动电路装置
US10716179B1 (en) Single fire-wire bi-directional power fetching and dimmer control system
CN106130434B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供电的水泵电机控制系统
CN103354685B (zh) 一种led驱动芯片
CN110471232A (zh) 电致变色材料驱动电路、方法和便携设备
CN201142635Y (zh) 一种dc-ac逆变升压电路
CN218788270U (zh) 一种调光膜控制器
CN112455254A (zh) 输出高压直流电的系统及方法、线缆、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9714859B (zh) 智能开关控制电路
CN112350572B (zh) 一种车用电源电路
CN211744809U (zh) 一种大功率led照明脉冲恒流模组
CN201859160U (zh) 一种老化负载的升压电路
CN203661373U (zh) 太阳能和市电兼容的警示灯
CN207819764U (zh) 母线电压降压电路和变频电路
CN206775782U (zh) 一种高压灯条调光调色电路
TWI313573B (en) Discharge lamp driving device
CN206759328U (zh) 一种led电源
GB2584646A (en) Single live-wire bi-directional power fetching and dimmer control system
CN219697948U (zh) 一种pwm调光控制在助降灯调光中的电路
CN204948421U (zh) 一种短路保护电路及智能调光调色温驱动系统
CN217486216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远程控制装置
CN219499254U (zh) 风扇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9000 room 111, 1st floor, No.6 workshop, No.9 Jinzhu Road, Tangjiawan Town,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Shuifa Xingy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huifa Xingye energy (Zhu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85 room 111, 1st floor, No.6 workshop, No.9 Jinzhu Road, Tangjiawan Town,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HAI SINGYES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uifa Xingye energy (Zhuha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