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6892U - 一种中继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继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6892U
CN218786892U CN202222670502.8U CN202222670502U CN218786892U CN 218786892 U CN218786892 U CN 218786892U CN 202222670502 U CN202222670502 U CN 202222670502U CN 218786892 U CN218786892 U CN 2187868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ii
relay well
driving lever
ro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705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遵天
陈礼国
张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Tec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Fengy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Tec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Fengy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Tec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Fengyo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Tec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705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68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68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68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污领域,公开了一种中继井,中继井内设有纵向滑动导杆,滑动导杆上设置浮力装置,进气腔连接中继井顶部的空气口,进气腔设于中继井内侧顶部,进气腔包括底部的气口以及设于气口上的闭合板,闭合板覆盖于气口上,一侧通过铰接轴与进气腔内侧壁连接,另一侧顶部设有配重块,闭合板底部设有转动杆Ⅲ。设置转动装置与浮力装置,装置之间联动,实现负压吸口与气口的瞬开瞬闭,结构实用性更强,取代现有装置中的电控开关,更加节省成本。转动装置改变堵头、重锤的位置,实现堵头对负压吸口的开闭,以及闭合板对气口的开闭。在空气口下方设置进气腔,通过闭合板的转动开合控制气口开合,更好控制空气口的开关,操作更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中继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继井。
背景技术
中继井作为负压站的排污连接装置,现有的结构中,负压口与进气口一般设置电控开关,需要配备供电装置,也需要人工或需要气动控制开关的开闭,且达到瞬开瞬闭需要设计控制方式,成本投入高。
公开号CN113668668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自驱式准单相流真空排水系统,包括分级机构,分级机构进一步包括有储水箱,储水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一,连接管一的外侧套接有螺纹管,螺纹管的底端转动连接有驱流板,自驱式准单相流真空排水系统污水通过污水管进入集水箱内部,装置通过自驱系统使得污水和真空管道联通。
该现有技术,装置通过外接电力装置保障装置内部真空,实现污水收集和排放,装置使用完全依靠外部电力控制,环保性差,且没有外部电力,装置就完全不能使用,实用性不强。
为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继井,在中继井体内设置转动装置、浮力装置,通过装置之间的转动联动,实现负压吸口与气口的瞬开瞬闭,取代现有装置中采用电控的手段,装置使用更加方便,且能节省投入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继井,包括设于中继井两侧的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设于中继井内的浮力装置、进气腔、转动装置,所述中继井内设有纵向滑动导杆,滑动导杆上设置浮力装置,进气腔连接中继井顶部的空气口,进气腔设于中继井内侧顶部,进气腔包括底部的气口以及设于气口上的闭合板,所述闭合板覆盖于气口上,一侧通过铰接轴与进气腔内侧壁连接,另一侧顶部设有配重块,闭合板与气口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闭合板底部设有转动杆Ⅲ,转动杆Ⅲ中部通过转轴安装于中继井中,一端设有顶杆,顶杆位于闭合板下方,顶杆顶部设置滚轮,顶杆底部设置配重坠,配重坠下方设有限位杆Ⅰ,转动杆Ⅲ另一端底部设有限位杆Ⅱ,转动装置位于浮力装置与进气腔之间,设置限位杆Ⅰ,在配重坠下落时,支撑配重坠,在闭合板将气口闭合时,避免配重坠将转动杆Ⅲ旋转过度。
进一步,顶杆底部配重坠落于限位杆Ⅰ上时,顶杆顶部的滚轮与上方闭合板分离,转动杆Ⅲ另一端底部与限位杆Ⅱ分离,转动杆Ⅲ绕转轴转动,将闭合板顶起或与闭合板分离,实现气口开合,到达顺开瞬闭的目的。
进一步,转动装置包括堵头、重锤、转动杆Ⅰ、连轴,所述堵头通过连杆Ⅰ连接转动套Ⅱ,重锤通过连杆Ⅱ连接转动套Ⅲ,转动杆Ⅰ连接转动套Ⅰ,转动套Ⅱ、转动套Ⅳ、转动套Ⅲ、转动套Ⅰ依次重叠套设于中部连轴上,所述转动套Ⅱ上在连杆Ⅰ一侧设有拨杆Ⅵ,转动套Ⅳ上设置拨杆Ⅲ、拨杆Ⅳ、拨杆Ⅴ,转动套Ⅰ上设置拨杆Ⅰ、拨杆Ⅱ,通过各个转动套上的拨杆相互限位,控制转动装置内连杆Ⅰ、连杆Ⅱ、转动杆Ⅰ的转动范围,使堵头、重锤实现对负压吸口、气口的开闭控制,使用时,使负压吸口、气口瞬间开闭转换。
进一步,转动套Ⅱ上的拨杆Ⅵ在相邻转动套Ⅳ上的拨杆Ⅲ与拨杆Ⅴ之间移动,转动套Ⅲ上的连杆Ⅱ在相邻转动套Ⅳ上的拨杆Ⅲ与拨杆Ⅳ之间移动,转动套Ⅰ上拨杆Ⅱ在转动套Ⅳ上的拨杆Ⅴ外侧移动,拨杆Ⅰ在相邻转动套Ⅲ上的连杆Ⅱ外侧移动。连杆Ⅰ、连杆Ⅱ与转动杆Ⅰ联动,实现装置联动,达到对负压吸口、空气口顺开瞬闭的目的,工人实际操作更加便捷,与现有负压吸口、空气口分开控制相比,能避免一个控制装置损坏时,破坏中继井内压强的情况。
进一步,转动杆Ⅰ后段卡接于浮力装置的上限位块、下限位块之间,浮力装置底部设置浮筒,上限位块、下限位块位于浮筒上方,浮力装置在滑动导杆上下移动,转动杆Ⅰ后段在浮力装置上下移动时,始终卡接在上限位块、下限位块之间。浮筒随中继井内液位升降而浮沉,实现浮力装置在滑动导杆上上下位移,浮力装置灵敏性更高,装置操作灵敏度更强。
进一步,连杆Ⅱ在靠浮力装置一侧设有限位杆Ⅲ,连杆Ⅱ在限位杆Ⅱ与限位杆Ⅲ之间摆动,连杆Ⅱ摆动至限位杆Ⅱ一侧时,将转动杆Ⅲ一端下压,顶杆将闭合板顶起,设置限位杆Ⅲ,能限制连接重物的连杆Ⅱ的转动范围,也能对连杆Ⅱ提供支撑力,减少连杆Ⅱ底部对拨杆Ⅰ的压力,装置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堵头与设于中继井内的吸管端部匹配,吸管顶端连接中继井顶部的负压吸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装置设置转动装置与浮力装置,浮力装置上下浮动,带动转动装置旋转,装置之间联动,实现负压吸口与气口的瞬开瞬闭,结构实用性更强,取代现有装置中的电控开关,更加节省成本。
2、本实用新型装置设置转动装置,通过转动杆Ⅰ绕连轴转动,改变堵头、重锤的位置,实现堵头对负压吸口的开闭,以及闭合板对气口的开闭。
3、本实用新型装置在空气口下方设置进气腔,通过闭合板的转动开合控制气口开合,更好控制空气口的开关,操作更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初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吸口闭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口打开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气进入中继井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气口闭合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负压吸口打开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进气腔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转动装置的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堵头与转动套Ⅱ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套Ⅳ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重锤与转动套Ⅲ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杆Ⅰ与转动套Ⅰ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中继井;2、进水口;3、出水口;4、负压吸口;5、滑动导杆;6、空气口;7、浮力装置;8、堵头;9、重锤;10、转动杆Ⅰ;11、配重块;12、闭合板;13、密封圈;14、铰接轴;15、转轴;16、配重坠;17、滚轮;18、限位杆Ⅰ;19、限位杆Ⅱ;20、转动杆Ⅲ;22、进气腔;23、上限位块;24、下限位块;25、顶杆;26、限位杆Ⅲ;27、连轴;28、转动装置;29、连杆Ⅰ;30、连杆Ⅱ;31、拨杆Ⅰ;32、拨杆Ⅱ;33、转动套Ⅰ;34、拨杆Ⅲ;35、拨杆Ⅳ;36、拨杆Ⅴ;37、转动套Ⅱ;38、转动套Ⅲ;39、转动套Ⅳ;40、拨杆Ⅵ;41、浮筒;42、吸管;43、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3所示,一种中继井,包括设于中继井1两侧的进水口2、出水口3、以及设于中继井1内的浮力装置7、进气腔22、转动装置28,中继井1内设有纵向滑动导杆5,滑动导杆5上设置浮力装置7,进气腔22连接中继井1顶部的空气口6,进气腔22设于中继井1内侧顶部,如图7所示,进气腔22包括底部的气口43以及设于气口43上的闭合板12,闭合板12覆盖于气口43上,一侧通过铰接轴14与进气腔22内侧壁连接,另一侧顶部设有配重块11,闭合板12与气口43之间设有密封圈13,闭合板12底部设有转动杆Ⅲ20,转动杆Ⅲ20中部通过转轴15安装于中继井1中,一端设有顶杆25,顶杆25位于闭合板12下方,顶杆25顶部设置滚轮17,顶杆25底部设置配重坠16,配重坠16下方设有限位杆Ⅰ18,转动杆Ⅲ20另一端底部设有限位杆Ⅱ19,转动装置28位于浮力装置7与进气腔22之间。顶杆25底部配重坠16落于限位杆Ⅰ18上时,顶杆25顶部的滚轮17与上方闭合板12分离,转动杆Ⅲ20另一端底部与限位杆Ⅱ19分离。装置设置转动装置28与浮力装置7,浮力装,7上下浮动,带动转动装置28旋转,装置之间联动,实现负压吸口4与气口43的瞬开瞬闭,结构实用性更强,取代现有装置中的电控开关,更加节省成本。装置在空气口6下方设置进气腔22,通过闭合板12的转动开合控制气口43开合,更好控制空气口6的开关,操作更便捷。
如图8-13转动装置28包括堵头8、重锤9、转动杆Ⅰ10、连轴27,堵头8通过连杆Ⅰ29连接转动套Ⅱ37,重锤9通过连杆Ⅱ30连接转动套Ⅲ38,转动杆Ⅰ10连接转动套Ⅰ33,转动套Ⅱ37、转动套Ⅳ39、转动套Ⅲ38、转动套Ⅰ33依次重叠套设于中部连轴27上,转动套Ⅱ37上在连杆Ⅰ29一侧设有拨杆Ⅵ40,转动套Ⅳ39上设置拨杆Ⅲ34、拨杆Ⅳ35、拨杆Ⅴ36,转动套Ⅰ33上设置拨杆Ⅰ31、拨杆Ⅱ32。转动套Ⅱ37上的拨杆Ⅵ40在相邻转动套Ⅳ39上的拨杆Ⅲ34与拨杆Ⅴ36之间移动,转动套Ⅲ38上的连杆Ⅱ30在相邻转动套Ⅳ39上的拨杆Ⅲ34与拨杆Ⅳ35之间移动,转动套Ⅰ33上拨杆Ⅱ32在转动套Ⅳ39上的拨杆Ⅴ36外侧移动,拨杆Ⅰ31在相邻转动套Ⅲ38上的连杆Ⅱ30外侧移动。装置设置转动装置28,通过转动杆Ⅰ10绕连轴27转动,改变堵头8、重锤9的位置,实现堵头8对负压吸口4的开闭,以及闭合板12对气口43的开闭。
转动杆Ⅰ10后段卡接于浮力装置7的上限位块23、下限位块24之间,浮力装置7底部设置浮筒41,上限位块23、下限位块24位于浮筒41上方,浮力装置7在滑动导杆5上下移动,转动杆Ⅰ10后段在浮力装置7上下移动时,始终卡接在上限位块23、下限位块24之间。
连杆Ⅱ30在靠浮力装置7一侧设有限位杆Ⅲ26,连杆Ⅱ30在限位杆Ⅱ19与限位杆Ⅲ26之间摆动,连杆Ⅱ30摆动至限位杆Ⅱ19一侧时,将转动杆Ⅲ20一端下压,顶杆25将闭合板12顶起。
堵头8与设于中继井1内的吸管42端部匹配,吸管42顶端连接中继井1顶部的负压吸口4。
本装置的使用流程为:如图1所示,在初始状态时,负压吸口4开启,气口43闭合,中继井1与负压站内的负压罐连通,中继井1内为负压状态,出水口3的止回阀,确保中继井1与负压站之间的水不会回流中继井1中;
如图2-3所示,负压井到达高液位,负压井内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中继井1内,中继井1内液位升高,浮力装置7上浮;浮力装置7带动转动杆Ⅰ10转动,重锤9转过中线时,进水口2正好闭合,重锤9依靠重力将转动杆Ⅲ20一端下压,顶杆25将闭合板12顶起,打开气口43;
如图4所示,空气进入中继井1,中继井1内的压力逐渐趋近大气压,进水口2的止回阀,确保进水口1至负压井之间的管路依然保持负压,中继井1内的水被大气压到负压站内;
如图5-6所示,中继井1内液位下降,浮力装置7下落,带动转动杆Ⅰ10转动,当重锤9过中线时,气口43已经闭合,重锤9离开转动杆Ⅲ20,转动杆Ⅲ20左侧的比右侧重,自然落到限位杆Ⅰ18处,闭合板12在自重的作用下下落闭合气口43,在浮力装置7重力+重锤9的重力作用下,堵头8离开负压吸口4,负压吸口4打开,中继井1内压力变成负压状态。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纳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中继井,包括设于中继井两侧的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设于中继井内的浮力装置、进气腔、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井内设有纵向滑动导杆,滑动导杆上设置浮力装置,进气腔连接中继井顶部的空气口,进气腔设于中继井内侧顶部,进气腔包括底部的气口以及设于气口上的闭合板,所述闭合板覆盖于气口上,一侧通过铰接轴与进气腔内侧壁连接,另一侧顶部设有配重块,闭合板与气口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闭合板底部设有转动杆Ⅲ,转动杆Ⅲ中部通过转轴安装于中继井中,一端设有顶杆,顶杆位于闭合板下方,顶杆顶部设置滚轮,顶杆底部设置配重坠,配重坠下方设有限位杆Ⅰ,转动杆Ⅲ另一端底部设有限位杆Ⅱ,转动装置位于浮力装置与进气腔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继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底部配重坠落于限位杆Ⅰ上时,顶杆顶部的滚轮与上方闭合板分离,转动杆Ⅲ另一端底部与限位杆Ⅱ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继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堵头、重锤、转动杆Ⅰ、连轴,所述堵头通过连杆Ⅰ连接转动套Ⅱ,重锤通过连杆Ⅱ连接转动套Ⅲ,转动杆Ⅰ连接转动套Ⅰ,转动套Ⅱ、转动套Ⅳ、转动套Ⅲ、转动套Ⅰ依次重叠套设于中部连轴上,所述转动套Ⅱ上在连杆Ⅰ一侧设有拨杆Ⅵ,转动套Ⅳ上设置拨杆Ⅲ、拨杆Ⅳ、拨杆Ⅴ,转动套Ⅰ上设置拨杆Ⅰ、拨杆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继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Ⅱ上的拨杆Ⅵ在相邻转动套Ⅳ上的拨杆Ⅲ与拨杆Ⅴ之间移动,转动套Ⅲ上的连杆Ⅱ在相邻转动套Ⅳ上的拨杆Ⅲ与拨杆Ⅳ之间移动,转动套Ⅰ上拨杆Ⅱ在转动套Ⅳ上的拨杆Ⅴ外侧移动,拨杆Ⅰ在相邻转动套Ⅲ上的连杆Ⅱ外侧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继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Ⅰ后段卡接于浮力装置的上限位块、下限位块之间,浮力装置底部设置浮筒,上限位块、下限位块位于浮筒上方,浮力装置在滑动导杆上下移动,转动杆Ⅰ后段在浮力装置上下移动时,始终卡接在上限位块、下限位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继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Ⅱ在靠浮力装置一侧设有限位杆Ⅲ,连杆Ⅱ在限位杆Ⅱ与限位杆Ⅲ之间摆动,连杆Ⅱ摆动至限位杆Ⅱ一侧时,将转动杆Ⅲ一端下压,顶杆将闭合板顶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继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与设于中继井内的吸管端部匹配,吸管顶端连接中继井顶部的负压吸口。
CN202222670502.8U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中继井 Active CN2187868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0502.8U CN218786892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中继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0502.8U CN218786892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中继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6892U true CN218786892U (zh) 2023-04-04

Family

ID=86503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70502.8U Active CN218786892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中继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68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53526U (zh) 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排水排尘口用单向阀
CN208415344U (zh) 一种用于清洗曝气头装置的水下清淤作业车
CN218786892U (zh) 一种中继井
CN211665724U (zh) 一种闸门的分体式浮力机构
CN208603756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气浮机
CN214118999U (zh) 浮筒式雨污分离器
CN213121257U (zh) 一种淡水浅水区水质取样装置
CN212657341U (zh) 一种复合式排气阀
CN212904072U (zh) 一种水质自动采样器
CN204533784U (zh) 一种污水排气阀保护装置
CN205859234U (zh) 自除杂式水平旋柱阀
CN207864006U (zh) 一种连续式负压自动放水器
CN215000922U (zh) 免补水智能型双防泄露煤气排水器
CN2616758Y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自动上水浮球阀
CN112032012A (zh) 一种便于控制流量的泳池用计量泵装置
CN2587957Y (zh) 坐便器陶瓷阀芯进水阀
CN214171463U (zh) 一种悬浮式球阀
CN217177470U (zh) 一种多功能仪表放空排污阀
CN218330774U (zh) 一种环境水质检测取样装置
CN216816100U (zh) 一种环境监测用水质采样器
CN221118690U (zh) 一种带导水机构的雨污分流装置
CN213780762U (zh) 一种除尘器液位控制自动补水装置
CN215566677U (zh) 一种用于自吸泵的控制阀
CN215623405U (zh) 一种水利水电用浮力提水装置
CN220327987U (zh) 一种杀菌剂生产萃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