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4300U - 双头遮瑕笔 - Google Patents

双头遮瑕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4300U
CN218784300U CN202223270542.XU CN202223270542U CN218784300U CN 218784300 U CN218784300 U CN 218784300U CN 202223270542 U CN202223270542 U CN 202223270542U CN 218784300 U CN218784300 U CN 218784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ealer
sleeve
adjusting nut
double
inn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705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克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ou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ou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ouh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ou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705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4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4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4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头遮瑕笔,包括:套管;转动连接于套管的端部的导管;固定连接于导管且设置于套管内的调节螺母;螺合连接于调节螺母的螺杆;固定于螺杆靠近导管的端部且供放置遮瑕膏的内管,内管位于套管和导管内,通过旋拧导管,以带动调节螺母旋转,从而带动螺杆沿套管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带动内管沿导管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遮瑕膏部分露出导管;以及卡设于套管且供盖设导管的帽体。本实用新型通过于套管的两端分别设置内管,以方便防止不同材质的遮瑕膏,提高了遮瑕笔中放置的遮瑕膏的数量。

Description

双头遮瑕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妆品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头遮瑕笔。
背景技术
遮瑕笔是目前常用的化妆品之一,人们往往需要根据皮肤上不同部位以及不同程度的下次选用不同材质的遮瑕膏进行遮瑕,但现有的遮瑕笔往往只有一种颜色的膏体,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需要备用多支不同颜色的遮瑕笔,从而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头遮瑕笔,解决了传统的遮瑕笔膏体单一的技术问题,通过于套管的两端分别设置内管,以方便防止不同材质的遮瑕膏,提高了遮瑕笔中放置的遮瑕膏的数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头遮瑕笔,包括:
套管;
转动连接于套管的端部的导管;
固定连接于导管且设置于套管内的调节螺母;
螺合连接于调节螺母的螺杆;
固定于螺杆靠近导管的端部且供放置遮瑕膏的内管,内管位于套管和导管内,通过旋拧导管,以带动调节螺母旋转,从而带动螺杆沿套管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带动内管沿导管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遮瑕膏部分伸出导管;以及
卡设于套管且供盖设导管的帽体。
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套管的内壁靠近端部的位置向内凹陷以形成凹陷段,调节螺母设置于凹陷段。
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开设于螺杆远离内管的端部且沿螺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孔,当限位孔旋拧至调节螺母时,螺杆停止沿套管移动。
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形成于螺杆靠近内管的位置的限位环,当限位环抵顶住调节螺母时,遮瑕膏位于导管内。
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螺杆对应套管的两端设置有两个;
一个螺杆的内部中空形成有连通空间,另一个螺杆插设于连通空间,调节螺母的内径与对应的螺杆的外径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形成于内管的内壁且沿内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若干凸条。
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形成于导管的内壁的若干第一防滑条,内管的外壁对应第一防滑条形成有第二防滑条。
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形成于套管的外壁端部位置且呈环状的第一凸起以及形成于帽体的内壁且对应第一凸起的位置的第一凹环;
通过第一凸起卡设于第一凹环,以固定连接帽体和套管并盖设导管。
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形成于导管的外壁且靠近套管的位置的第二凸起以及形成于套管的内壁且对应第二凸起的第二凹环;
通过第二凸起卡设于第二凹环,以连接套管和导管,进而转动导管以带动第二凸起沿第二凹环转动,从而转动调节螺母。
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管靠近所述套管的位置的外壁向内凹陷以形成插接段,所述第二凸起设置于所述插接段。
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通过旋拧导管以方便将内管体旋出,从而方便实用遮瑕膏,通过将一个螺杆穿设于另一螺杆,以减小遮瑕笔的长度,提高了遮瑕笔的美观性,通过设置两个内管,增加了遮瑕膏的放置种类和数量,另外,可以将内管旋出以方便更换遮瑕膏,提高了该双头遮瑕笔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使用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使用时的立体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的立体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中套管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中套管的立体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中一个内管体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中一个内管体的立体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中一个调节螺母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中一个调节螺母的立体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中另一个内管体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中另一个内管体的立体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中另一个调节螺母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中另一个调节螺母的立体剖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中导管的立体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中导管的立体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中帽体的立体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中帽体的立体剖视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套管1,卡接段11,插孔12,第一凸起13,安装空间14,凹陷段15,螺杆21,内管22,容纳腔23,第二防滑条24,限位环25,限位孔26,凸条27,连通空间28,调节螺母3,导管4,开口41,插接段42,第二凸起43,凹坑44,容置空间45,凸缘46,帽体5,盖设空间51,第一凹环52,卡板53。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头遮瑕笔,包括:
套管1;
转动连接于套管1的端部的导管4,导管4远离套管1的端部形成开口41;
固定连接于导管4且设置于套管1内的调节螺母3;
螺合连接于调节螺母3的螺杆21;
固定于螺杆21靠近导管4的端部且供放置遮瑕膏的内管22,内管22位于套管1和导管4内,通过旋拧导管4,以带动调节螺母3旋转,从而带动螺杆21沿套管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带动内管22沿导管4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遮瑕膏部分伸出导管4;以及
卡设于套管1且供盖设导管4的帽体5。
较佳地,套管1的内部中空形成有安装空间14且两端敞口形成有插口12,导管4内部中空形成有容置空间45,安装空间14和容置空间45连通,导管4自插口12插设于安装空间14。
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的一种较佳实施案例为,如图5和图6所示,套管1的内壁靠近端部的位置向内凹陷以形成凹陷段15,调节螺母3设置于凹陷段15,该凹陷段15避免调节螺母3发生移位,也避免导管4过渡插入套管1。
具体的,如图7和图8所示,还包括开设于螺杆21远离内管22的端部且沿螺杆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孔26,当限位孔26旋拧至调节螺母3时,螺杆21停止沿套管1移动,螺杆21和调节螺母3发生打滑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由此提醒使用者已经旋拧至最大限度,当再次施加更大的力度持续旋拧时,会将螺杆21的内管22完全旋出并脱离套管1和导管4,从而方便更换放置于容纳腔23的遮瑕膏。
较佳地,内管22的内部中空形成有容纳腔23,且内管23远离螺杆的端部为敞口。
具体的,如图7和图8所示,还包括形成于螺杆21靠近内管22的位置的限位环25,当限位环25抵顶住调节螺母3时,遮瑕膏位于导管4内。
具体的,如图7和图8所示,螺杆21对应套管1的两端设置有两个;
一个螺杆21的内部中空形成有连通空间28,另一个螺杆21A能够插设于连通空间28,调节螺母3的内径与对应的螺杆21的外径相匹配,减小了套管1的设置长度,增加了该双头遮瑕笔的美观性。
具体的,如图7和图8所示,还包括形成于内管22的内壁且沿内管2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若干凸条27,从而遮瑕膏能更加稳定的放置于容纳腔23内,避免遮瑕膏滑出容纳腔23。
具体的,如图7和图8所示,还包括形成于导管4的内壁的若干第一防滑条,内管22的外壁对应第一防滑条形成有第二防滑条24,该内管22的内壁顶端形成光滑的连接面,以增加内管22和容置空间45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内管22发生自旋,提高了内管22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9和图10所示,凹陷段15的内壁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凸棱,调节螺母3的外侧壁对应第一凸棱设置有若干的第二凸棱,以增加调节螺母3和安装空间14的内壁的摩擦力,避免调节螺母3发生自旋。
具体的,如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该内管22A为穿设于连通空间28的管体,与该内管22A相匹配的调节螺母3A,该内管22A靠近套管1的位置固定有与调节螺母3A相匹配的螺杆21A,螺杆21A远离容纳腔23A的位置开设有限位孔26A,螺杆21A靠近容纳腔23A的位置形成有限位环25A,沿容纳腔23A的长度方向形成于容纳腔23A的内壁的若干凸条27A,内管22A的外壁对应第一防滑条形成有第二防滑条24A。
具体的,如图13和图14所示,凹陷段15的内壁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凸棱,调节螺母3A的外侧壁对应第一凸棱设置有若干的第二凸棱,以增加调节螺母3A和安装空间14的内壁的摩擦力,避免调节螺母3A发生自旋。
具体的,如图5、图6、图15和图16所示,套管1靠近插孔12的位置的外径小于远离插孔12的位置的外径以形成卡接段11。
进一步的,如图5、图6、图17和图18所示,还包括形成于套管1的外壁端部位置且呈环状的第一凸起13以及形成于帽体5的内壁且对应第一凸起13的位置的第一凹环52;
通过第一凸起13卡设于第一凹环52,以固定连接帽体5和套管1并盖设导管4。
较佳地,该第一凸起13形成于该卡接段11,帽体5的外径和套管1远离卡接段11的位置的外径相等,以使得帽体5卡设于套管1后,双头遮瑕笔的外壁形成光滑的面层,增加了该双头遮瑕笔的美观性。
进一步的,如图5、图6、图17和图18所示,还包括形成于导管4的外壁且靠近套管1的位置的第二凸起43以及形成于套管1的内壁且对应第二凸起43的第二凹环;
通过第二凸起43卡设于第二凹环,以连接套管1和导管4,进而转动导管4以带动第二凸起43沿第二凹环转动,从而转动调节螺母3。
具体的,导管4靠近套管1的位置的外壁向内凹陷以形成插接段42,该第二凸起43设置于该插接段42,且第二凸起43设置有两道,两道第二凸起43之间形成有凹坑44,从而使得插接段42和凹陷段15的内壁之间有空隙,避免导管4和套管1抱死。
具体的,容置空间45的内壁远离套管1的位置形成有光滑的凸缘46,提高了该导管的美观性。
进一步的,如图17和图18所示,帽体5的内部中空形成有盖设空间51,该盖设空间51靠近套管1的端部形成有第三开口,该盖设空间51的内壁远离第三开口的位置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呈三角形的卡板53,该卡板避免在遮瑕膏未旋入导管4时提醒使用人员,避免遮瑕膏大量蓄积在第一盖设空间53内。
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通过旋拧导管以方便将内管体旋出,从而方便实用遮瑕膏,通过将一个螺杆穿设于另一螺杆,以减小遮瑕笔的长度,提高了遮瑕笔的美观性,另外,可以将内管体旋出以方便更换遮瑕膏,提高了该双头遮瑕笔的使用率。
本实用新型双头遮瑕笔的具体实施案例为,当使用内管22内的遮瑕膏时,取下帽体5,手持套管1,转动导管4,以带动调节螺母3旋转,从而带动螺杆21沿套管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带动内管22沿导管4的长度方向移动,以露出放置于内管22的遮瑕膏,当使用完毕后,转动导管4,以带动调节螺母3旋转,从而带动内管22旋转,以使得遮瑕膏位于导管4内,进而将帽体5盖设于导管4且卡设于套管1;
当使用内管22A内的遮瑕膏时,取下帽体5,手持套管1,转动导管4,以带动调节螺母3A旋转,从而带动螺杆21A沿套管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带动内管22A沿导管4的长度方向移动,以露出放置于内管22A的遮瑕膏,当使用完毕后,转动导管4,以带动调节螺母3A旋转,从而带动内管22A旋转,以使得遮瑕膏位于导管4内,进而将帽体5盖设于导管4且卡设于套管1;
当需要更换遮瑕膏时,手持套管1,转动导管4以使得内管22旋出开口41,并使得螺杆21和调节螺母3脱离,进而取出内管22并更换新的内管22,或者,手持套管1,转动导管4以使得内管22A旋出开口41,并使得螺杆21A和调节螺母3A脱离,进而取出内管22A并更换新的内管22A。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头遮瑕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管;
转动连接于所述套管的端部的导管;
固定连接于所述导管且设置于所述套管内的调节螺母;
螺合连接于所述调节螺母的螺杆;
固定于所述螺杆靠近所述导管的端部且供放置遮瑕膏的内管,所述内管位于所述套管和所述导管内,通过旋拧所述导管,以带动所述调节螺母旋转,从而带动所述螺杆沿所述套管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内管沿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遮瑕膏部分伸出所述导管;以及
卡设于所述套管且供盖设所述导管的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遮瑕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内壁靠近端部的位置向内凹陷以形成凹陷段,所述调节螺母设置于所述凹陷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遮瑕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于所述螺杆远离所述内管的端部且沿所述螺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孔,当所述限位孔旋拧至所述调节螺母时,所述螺杆停止沿所述套管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头遮瑕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于所述螺杆靠近所述内管的位置的限位环,当所述限位环抵顶住所述调节螺母时,所述遮瑕膏位于所述导管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头遮瑕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对应所述套管的两端设置有两个;
一个所述螺杆的内部中空形成有连通空间,另一个所述螺杆插设于所述连通空间,所述调节螺母的内径与对应的螺杆的外径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遮瑕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内管的内壁且沿所述内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若干凸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遮瑕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导管的内壁的若干第一防滑条,所述内管的外壁对应所述第一防滑条形成有第二防滑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遮瑕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套管的外壁端部位置且呈环状的第一凸起以及形成于所述帽体的内壁且对应所述第一凸起的位置的第一凹环;
通过所述第一凸起卡设于所述第一凹环,以固定连接所述帽体和所述套管并盖设所述导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遮瑕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导管的外壁且靠近所述套管的位置的第二凸起以及形成于所述套管的内壁且对应所述第二凸起的第二凹环;
通过所述第二凸起卡设于所述第二凹环,以连接所述套管和所述导管,进而转动导管以带动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第二凹环转动,从而转动所述调节螺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头遮瑕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靠近所述套管的位置的外壁向内凹陷以形成插接段,所述第二凸起设置于所述插接段。
CN202223270542.XU 2022-12-07 2022-12-07 双头遮瑕笔 Active CN218784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0542.XU CN218784300U (zh) 2022-12-07 2022-12-07 双头遮瑕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0542.XU CN218784300U (zh) 2022-12-07 2022-12-07 双头遮瑕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4300U true CN218784300U (zh) 2023-04-04

Family

ID=86504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70542.XU Active CN218784300U (zh) 2022-12-07 2022-12-07 双头遮瑕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43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34864U (ja) デュアルタイプリフィル容器
WO2007117091A1 (en) A deformable mascara brush
KR101978867B1 (ko) 방향성을 갖는 립스틱 용기
CN218784300U (zh) 双头遮瑕笔
US11140964B2 (en) Bottle type lip gloss tube
CN208114242U (zh) 唇膏管
CN206792002U (zh) 一种牙膏一体式旅行便携牙刷
CN115736474A (zh) 双头遮瑕笔及其使用方法
CN208274328U (zh) 一种拉拔式口红包装管
CN215662653U (zh) 一种便携的叠放式毛笔
CN2855763Y (zh) 旋转伸缩式油画棒
CN108433326B (zh) 一种拉拔式口红包装管
JP4393990B2 (ja) 多用途ケース
CN216854052U (zh) 转轮唇釉
CN218515347U (zh) 一种化妆刷
CN219629041U (zh) 一种多功能唇彩管
CN212233515U (zh) 一种便于涂抹的有机植物唇膏
CN211186189U (zh) 一种唇彩瓶
CN221012327U (zh) 多段接龙式化妆笔
CN220157756U (zh) 一种带有镊子的化妆笔
CN215532331U (zh) 一种分体式随意推拉组合眉笔
CN221059842U (zh) 一种使用便捷的眉笔
CN219270355U (zh) 一种管状化妆品容器
CN201995834U (zh) 化妆品用笔
CN211323438U (zh) 一种可拆卸的带卡环口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