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72402U -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72402U CN218772402U CN202222872916.9U CN202222872916U CN218772402U CN 218772402 U CN218772402 U CN 218772402U CN 202222872916 U CN202222872916 U CN 202222872916U CN 218772402 U CN218772402 U CN 2187724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vibrating diaphragm
- straight edge
- magnetic
- buck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磁性组件、振膜组件和音圈,磁性组件设置有磁路间隙;振膜组件包括内振膜、外振膜和骨架,骨架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插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内振膜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插接部插接于固定槽,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与固定槽内相对的两个壁面粘接固定,内振膜的另一端与磁性组件粘接固定,外振膜的一端和骨架的另一端粘接固定;音圈,与内振膜的一端固定,并且音圈部分收容于磁路间隙,磁性组件用于驱动音圈做直线往复运动。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降低骨架与内振膜之间出现松动或者脱离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3所示,发声装置100通常包括磁性组件1、外振膜22、内振膜21、音圈3、骨架23和盆架5,磁性组件1包括第一磁性件11、第二磁性件12、中心华司13、主磁性件14和安装架15,主磁性件14设置于安装架15,中心华司13设置于主磁性件14上,第一磁性件11设置于中心华司13上,第二磁性件12设置于第一磁性件11背离中心华司13的表面,内振膜21、骨架23、外振膜22、音圈3均呈环形设置,并且内振膜21环绕第二磁性件12,内振膜21的一端与第一磁性件11背离中心华司13的表面连接,内振膜21的另一端与骨架23的一表面粘结,外振膜22的一端与骨架23粘结,外振膜22的另一端与盆架5连接,盆架5与安装架15固定,音圈3环绕第一磁性件11,并且音圈3与骨架23固定。
当音圈3通电时,在第一磁性件11、第二磁性件12、中心华司13、主磁性件14作用下,音圈3带动骨架23振动,骨架23带动内振膜21和外振膜22振动,从而实现发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内振膜21的另一端与骨架23之间的连接是将内振膜21的另一端粘接于骨架23背离音圈3的表面,内振膜21和骨架23是单面粘结固定,内振膜21在振动发声时容易出现内振膜21与骨架23分离的风险,从而降低发声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磁性组件、振膜组件和音圈,所述磁性组件设置有磁路间隙;所述振膜组件包括内振膜、外振膜和骨架,所述骨架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内振膜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固定槽,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与所述固定槽内相对的两个壁面粘接固定,所述内振膜的另一端与所述磁性组件粘接固定,所述外振膜的一端和所述骨架的另一端粘接固定;所述音圈与所述内振膜的一端固定,并且所述音圈部分收容于所述磁路间隙,所述磁性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音圈做直线往复运动。
可选地,所述插接部包括直边部和扣接部,所述扣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直边部连接;所述固定槽包括插接槽和连通槽,所述连通槽连通于所述插接槽,所述直边部收容于所述连通槽,所述扣接部插接于所述插接槽。
可选地,所述扣接部和所述直边部垂直,所述连通槽与所述插接槽垂直。
可选地,所述扣接部和所述直边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连通槽与所述插接槽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扣接部和直边部之间的夹角相同。
可选地,所述扣接部和所述直边部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连通槽与所述插接槽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扣接部和直边部之间的夹角相同。
可选地,所述扣接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内振膜设置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插接槽内,所述扣接部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并且所述阻挡部收容于所述凹槽。
可选地,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直边部、扣接部和第二直边部,所述扣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边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扣接部与所述第一直边部垂直,所述扣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边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直边部与所述扣接部垂直;所述固定槽包括连通槽和插接槽,所述连通槽连通于所述插接槽,所述第一直边部收容于所述连通槽,所述扣接部和第二直边部均收容于所述插接槽。
可选地,所述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和安装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外振膜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相固定,所述内振膜的另一端粘接于所述第一磁性件,并且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安装架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所述磁路间隙。
可选地,所述发声装置还包括球顶,所述内振膜和外振膜之间具有振膜间隙,所述球顶与所述骨架粘接固定,并且所述球顶位于所述振膜间隙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发声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骨架的一端设置插接部,在内振膜的一端设置插接槽,将插接部插接于插接槽,并且将插接部和插接槽之间粘接固定,有效提高了内振膜和骨架之间固定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内振膜在振动时与骨架之间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的风险,进而保证发声装置的发声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传统技术方案中的A-A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插接部仅包括直边部和扣接部时,截面A-A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部所示区域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接部的直边部与扣接部垂直时,插接部与内振膜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接部的直边部与扣接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时,插接部与内振膜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接部的直边部与扣接部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时,插接部与内振膜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扣接部设置有凹槽时,截面A-A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B部所示区域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扣接部设置有凹槽时,插接部与内振膜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插接部包括第一直边部、扣接部和第二直边部时,截面A-A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2中C部所示区域的放大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插接部包括第一直边部、扣接部和第二直边部时,插接部与内振膜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发声装置;1-磁性组件;11-第一磁性件;12-第二磁性件;13-中心华司;14-主磁性件;15-安装架;151-底板;152-边磁性件;153-安装板;16-磁路间隙;2-振膜组件;21-内振膜;211-固定槽;2111-插接槽;2112-连通槽;212-阻挡部;22-外振膜;23-骨架;231-插接部;2311-直边部;2312-扣接部;2312a-凹槽;2313-第一直边部;2314-第二直边部;24-振膜间隙;3-音圈;4-球顶;5-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所述发声装置100包括:磁性组件1、振膜组件2、音圈3、球顶4和盆架5。所述振膜组件2的一端与所述磁性组件1相固定,所述振膜组件2的另一端与所述盆架5相固定。所述盆架5固定于所述磁性组件1,所述音圈3固定于所述振膜组件2,所述球顶4固定于所述振膜组件2。当所述音圈3通电并且电流不断发生变化时,在所述磁性组件1的作用,所述音圈3做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振膜组件2振动,进而发出声音。所述球顶4用于增加所述振膜组件2的刚性,有利于提高发声品质。
对于上述的磁性组件1,请参阅图4,所述磁性组件1包括第一磁性件11、第二磁性件12、中心华司13、主磁性件14和安装架15。所述主磁性件14固定于所述安装架15,所述中心华司13叠置于所述主磁性件14,所述第一磁性件11叠置于所述中心华司13背离所述主磁性件14的表面,所述第二磁性件12叠置于所述第一磁性件11背离所述中心华司13的表面。所述振膜组件2的一端粘接固定于所述第一磁性件11朝向所述第二磁性件12的表面。所述盆架5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15相固定。
对于上述的安装架15,请参阅图4,所述安装架15包括底板151、两个边磁性件152和安装板153,所述主磁性件14和两个边磁性件152均固定于所述底板151,所述两个边磁性件152分别位于所述主磁性件14的两侧,所述安装板153固定于所述两个边磁性件152背离所述底板151的表面,并且所述两个边磁性件152与所述主磁性件14之间以及安装板153与中心华司13之间均具有间隙,从而形成磁路间隙16。所述音圈3的形状呈环形,所述音圈3环绕所述第一磁性件11,并且所述音圈3可在所述磁路间隙16内运动。所述盆架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板153。
对于上述的振膜组件2,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振膜组件2包括内振膜21、外振膜22和骨架23。所述内振膜21的一端与所述骨架23的一端粘接固定,所述内振膜21的另一端粘接固定于所述第一磁性件11朝向所述第二磁性件12的表面,所述外振膜22的一端和所述骨架23的另一端粘接固定,所述外振膜22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盆架5的另一端。所述外振膜22和内振膜21之间具有振膜间隙24,所述球顶4粘接固定于骨架23朝向所述内振膜21的表面,并且所述骨架23位于所述振膜间隙24内。
对于上述的内振膜21和骨架23,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内振膜2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211,所述骨架23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231,所述插接部23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插接部231插接于所述固定槽211,并且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与所述固定槽211内相对的两个壁面粘接固定。通过将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与所述固定槽211内的两个壁面粘接,从而增加了所述骨架23与内振膜21之间的粘接面积,有利于降低所述骨架23与所述内振膜21之间出现松动或者脱离的风险。
对于上述的插接部231,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插接部231包括直边部2311和扣接部2312,所述扣接部2312的一端与所述直边部2311连接。所述固定槽211包括插接槽2111和连通槽2112,所述连通槽2112连通于所述插接槽2111,所述直边部2311收容于所述连通槽2112,所述扣接部2312插接于所述插接槽2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述扣接部2312和所述直边部2311垂直,所述连通槽2112与所述插接槽2111垂直,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所述骨架23与所述内振膜21之间出现脱离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所述扣接部2312和所述直边部2311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连通槽2112与所述插接槽2111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扣接部2312和直边部2311之间的夹角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所述扣接部2312和所述直边部2311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连通槽2112与所述插接槽2111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扣接部2312和直边部2311之间的夹角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图10和图11,所述扣接部2312设置有凹槽2312a,所述内振膜21设置有阻挡部212,所述阻挡部212位于所述插接槽2111内,所述扣接部2312插接于所述插接槽2111,并且所述阻挡部212收容于所述凹槽2312a,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骨架23与所述内振膜21之间的粘接的稳定性,降低所述骨架23与所述内振膜21之间出现脱离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图13和图14,所述插接部231包括第一直边部2313、扣接部2312和第二直边部2314,所述扣接部23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边部2313的一端连接,所述扣接部2312与所述第一直边部2313垂直,所述扣接部23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边部23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直边部2314与所述扣接部2312垂直。所述第一直边部2313收容于所述连通槽2112,所述扣接部2312和第二直边部2314均收容于所述插接槽2111,从而进一步降低所述骨架23与所述内振膜21之间出现脱离的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骨架23的一端设置插接部231,在内振膜21的一端设置插接槽2111,将插接部231插接于插接槽2111,并且将插接部231和插接槽2111之间粘接固定,有效提高了内振膜21和骨架23之间固定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内振膜21在振动时与骨架23之间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的风险,进而保证发声装置100的发声品质。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电子设备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发声装置100,对于发声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可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性组件,设置有磁路间隙;
振膜组件,包括内振膜、外振膜和骨架,所述骨架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内振膜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固定槽,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与所述固定槽内相对的两个壁面粘接固定,所述内振膜的另一端与所述磁性组件粘接固定,所述外振膜的一端和所述骨架的另一端粘接固定;
音圈,与所述内振膜的一端固定,并且所述音圈部分收容于所述磁路间隙,所述磁性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音圈做直线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接部包括直边部和扣接部,所述扣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直边部连接;
所述固定槽包括插接槽和连通槽,所述连通槽连通于所述插接槽,所述直边部收容于所述连通槽,所述扣接部插接于所述插接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接部和所述直边部垂直,所述连通槽与所述插接槽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接部和所述直边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连通槽与所述插接槽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扣接部和直边部之间的夹角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接部和所述直边部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连通槽与所述插接槽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扣接部和直边部之间的夹角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接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内振膜设置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插接槽内,所述扣接部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并且所述阻挡部收容于所述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直边部、扣接部和第二直边部,所述扣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边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扣接部与所述第一直边部垂直,所述扣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边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直边部与所述扣接部垂直;
所述固定槽包括连通槽和插接槽,所述连通槽连通于所述插接槽,所述第一直边部收容于所述连通槽,所述扣接部和第二直边部均收容于所述插接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和安装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外振膜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相固定,所述内振膜的另一端粘接于所述第一磁性件,并且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安装架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所述磁路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声装置还包括球顶,所述内振膜和外振膜之间具有振膜间隙,所述球顶与所述骨架粘接固定,并且所述球顶位于所述振膜间隙内。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72916.9U CN218772402U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72916.9U CN218772402U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72402U true CN218772402U (zh) | 2023-03-28 |
Family
ID=85702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872916.9U Active CN218772402U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72402U (zh) |
-
2022
- 2022-10-28 CN CN202222872916.9U patent/CN2187724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48370B (zh) | 发声器件 | |
US20070165887A1 (en) | Plate type speaker using horizontal vibration voice coil | |
CN109348371B (zh) | 发声器件 | |
CN111641907A (zh) | 发声器件 | |
CN109348373B (zh) | 发声器件 | |
CN213073082U (zh) | 扬声器 | |
CN109862487B (zh) | 发声器件 | |
CN218772402U (zh) |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7529116A (zh) | 微型发声器及电子设备 | |
CN208190906U (zh) | 柔性电路板和应用该柔性电路板的微型发声器件 | |
CN211959533U (zh) | 一种骨架和扬声器 | |
CN111954131A (zh) | 柔性电路板和扬声器 | |
CN208924481U (zh) | 柔性电路板及微型发声器件 | |
CN218387872U (zh) | 扬声器 | |
CN208590108U (zh) | 扬声器 | |
CN111935613B (zh) | 扬声器 | |
CN218772401U (zh) | 一种扩音器及电子设备 | |
CN218959116U (zh) | 一种扬声器以及电子设备 | |
CN207978120U (zh) | 一种改善微型扬声器振动不平衡的结构及微型扬声器 | |
CN218976824U (zh) | 一种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CN220307362U (zh) | 微型扬声器 | |
CN218830622U (zh) | 一种扬声器以及电子设备 | |
CN221748597U (zh) | 一种微型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 |
CN221467903U (zh) | 一种微型扬声器及扬声器模组 | |
CN220422045U (zh) | 磁路组件及微型扬声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