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9001U - 一种电感器的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感器的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69001U CN218769001U CN202222978102.3U CN202222978102U CN218769001U CN 218769001 U CN218769001 U CN 218769001U CN 202222978102 U CN202222978102 U CN 202222978102U CN 218769001 U CN218769001 U CN 2187690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derframe
- heat
- inductor
- frame
- liquid c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感器的散热结构,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底框的顶部设置有顶框,所述底框的内腔滑动设置有绝缘骨架,所述绝缘骨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感器本体,所述底框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底框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安装有定位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蓄液箱,所述蓄液箱的表面与底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蓄液箱、导热片和导热管配合使用,能够将电感器本体表面热量传导,并由蓄液箱内液体吸热保护,而外侧设置导热管则大大增加与外界接触面积;通过定位组件、安装孔和安装柱配合使用,能够在安装时起到扣压的作用,快速迅速将顶框定位安装在底框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感器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碍电流的变化,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则会使用到散热结构对电感器进行保护,以避免持续高温对电感器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801447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感器,一种包括由导线和环形磁芯构成的主体,还包括磁屏蔽罩和底板;磁屏蔽罩套设主体并与底板连接;在磁屏蔽罩的中部设置有与磁芯内圈连通的通孔,通孔穿设有散热管,在散热管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呈片状的散热体,在磁屏蔽罩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的散热片;通过将散热管插入通孔,使线圈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管的外周壁上,散热体的设置增大了散热管的散热面积,从而快速地将传递到散热管管壁上的热量散发到外界;通过加设散热片,增大磁屏蔽罩的外表面积,使其有利于将电感线圈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磁屏蔽罩并与外界气流进行热交换,从而在不影响磁屏蔽效果的情况下对线圈起到快速散热的作用。
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较为明显的就是散热结构与外界接触面积较小,影响整体散热效率,且仅仅采用散热片的形式进行散热,依靠金属自身导热属性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不能进行快捷对接安装,影响结构拆装效率,降低了散热结构的实用性。
因此,发明一种电感器的散热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器的散热结构,具备高效散热和快捷拆装的优点,解决了散热结构与外界接触面积较小,且仅仅采用散热片的形式进行散热,同时不能进行快捷对接安装,影响结构拆装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感器的散热结构,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底框的顶部设置有顶框,所述底框的内腔滑动设置有绝缘骨架,所述绝缘骨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感器本体,所述底框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底框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安装有定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蓄液箱,所述蓄液箱的表面与底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蓄液箱的顶部固定镶嵌有导热片,两个蓄液箱之间且位于底框的外侧连通有导热管。
优选的,所述底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表面与导热管的连接处滑动接触,所述蓄液箱内腔的顶部连通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远离蓄液箱的一端贯穿至底框的外侧并螺纹套设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顶框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与安装柱配合使用的安装孔,所述顶框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通过阻尼轴承活动安装有活动板。
优选的,所述绝缘骨架的表面与底框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定位组件和安装柱的数量均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辅助架,所述辅助架的表面与底框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架表面的中心处活动安装有L型板,所述L型板顶部的中心处固定镶嵌有弹性防滑圈,所述L型板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L型板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辅助架的连接处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蓄液箱、导热片和导热管配合使用,具有高效散热的优点,能够将电感器本体表面热量传导,并由蓄液箱内液体吸热保护,而外侧设置导热管则大大增加与外界接触面积,有效提高整体散热;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组件、安装孔和安装柱配合使用,具有辅助定位的优点,能够在安装时起到扣压的作用,快速将顶框定位安装在底框上,大大减小工作人员对结构拆装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组件安装时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框仰视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位组件与安装柱分离时立体示意图。
图中:1底框、2散热组件、21蓄液箱、22导热片、23导热管、3连接架、4定位组件、41弹性防滑圈、42 L型板、43扭簧、44辅助架、5顶框、6电感器本体、7注液管、8安装孔、9活动板、10安装柱、11绝缘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5,一种电感器的散热结构,包括底框1,底框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散热组件2,底框1的顶部设置有顶框5,底框1的内腔滑动设置有绝缘骨架11,绝缘骨架1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感器本体6,底框1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柱10,底框1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安装有定位组件4;
散热组件2包括蓄液箱21,蓄液箱21的表面与底框1的内壁固定连接,蓄液箱21的顶部固定镶嵌有导热片22,两个蓄液箱21之间且位于底框1的外侧连通有导热管23;
底框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架3,连接架3的表面与导热管23的连接处滑动接触,蓄液箱21内腔的顶部连通有注液管7,注液管7远离蓄液箱21的一端贯穿至底框1的外侧并螺纹套设有密封盖;
顶框5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与安装柱10配合使用的安装孔8,顶框5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通过阻尼轴承活动安装有活动板9;
绝缘骨架11的表面与底框1的内壁滑动接触,定位组件4和安装柱10的数量均为四个;
定位组件4包括辅助架44,辅助架44的表面与底框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辅助架44表面的中心处活动安装有L型板42,L型板42顶部的中心处固定镶嵌有弹性防滑圈41,L型板42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安装有扭簧43,扭簧43的一端与L型板4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扭簧43的另一端与辅助架44的连接处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导热片22,能够与电感器本体6接触将电感器本体6表面热量扩撒至蓄液箱21表面;
通过设置蓄液箱21,能够存储适量吸热液体,采用比热容较大的液体提高整体吸热散热效率;
通过设置导热管23,能够安装在底框1的外侧,大大增加与外界空气接触面积;
通过设置连接架3,能够起到辅助连接的作用,有效提高导热管23安装稳固性;
通过设置弹性防滑圈41,能够具备弹性伸缩的功能,进而满足L型板42转动状态下安装柱10贯穿空间需求;
通过设置扭簧43,能够将L型板42和辅助架44进行连接,避免L型板42随意转动;
通过设置底框1和顶框5,能够对电感器本体6进行覆盖保护,保证电感器本体6受到外界冲击而损伤;
通过设置注液管7,能够满足液体注入和排出空间需求;
通过设置安装孔8和安装柱10,能够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提高底框1与顶框5对接安装便捷性;
通过设置活动板9,能够起到活动安装的作用,在闭合时保证结构相对密封性,在开启时具备辅助散热的功效。
使用时,各部件均处于初始状态,工作人员通过注液管7向蓄液箱21内预先注入适量液体,由于蓄液箱21与导热管23连通,使得导热管23内同样存在吸热液体,首先将电感器本体6下移置入底框1内,绝缘骨架11与底框1内壁滑动接触,直至导热片22的表面与电感器本体6的表面接触,然后下移顶框5与底框1接触,在安装孔8和安装柱10配合下,将底框1与顶框5快速对接,同时向外拨动L型板42,扭簧43被收紧,当顶框5与底框1接触对接完成后,则松开L型板42,在扭簧43弹性支撑下,使得弹性防滑圈41自动套设在安装柱10上,由于弹性防滑圈41为弹性设计,可满足L型板42弧形转动时安装柱10贯穿需求空间,然后工作人员下移按压L型板42,使得L型板42与安装柱10置于垂直状态,此时在扭簧43弹性连接作用下、弹性防滑圈41摩擦力增加下,使得顶框5无法随意脱离底框1,进而实现便捷安装,当电感器本体6使用发热时,其表面热量则由导热片22和蓄液箱21传输,同时在其内部液体配合下,使得导热管23将热量快速散发,相较于传统金属散热,散热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该电感器的散热结构,通过设置散热组件2、连接架3、定位组件4、顶框5、注液管7、安装孔8、活动板9和安装柱10,解决了散热结构与外界接触面积较小,且仅仅采用散热片的形式进行散热,同时不能进行快捷对接安装,影响结构拆装效率的问题。
Claims (6)
1.一种电感器的散热结构,包括底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散热组件(2),所述底框(1)的顶部设置有顶框(5),所述底框(1)的内腔滑动设置有绝缘骨架(11),所述绝缘骨架(1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感器本体(6),所述底框(1)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柱(10),所述底框(1)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安装有定位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蓄液箱(21),所述蓄液箱(21)的表面与底框(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蓄液箱(21)的顶部固定镶嵌有导热片(22),两个蓄液箱(21)之间且位于底框(1)的外侧连通有导热管(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感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的表面与导热管(23)的连接处滑动接触,所述蓄液箱(21)内腔的顶部连通有注液管(7),所述注液管(7)远离蓄液箱(21)的一端贯穿至底框(1)的外侧并螺纹套设有密封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5)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与安装柱(10)配合使用的安装孔(8),所述顶框(5)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通过阻尼轴承活动安装有活动板(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骨架(11)的表面与底框(1)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定位组件(4)和安装柱(10)的数量均为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4)包括辅助架(44),所述辅助架(44)的表面与底框(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架(44)表面的中心处活动安装有L型板(42),所述L型板(42)顶部的中心处固定镶嵌有弹性防滑圈(41),所述L型板(42)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安装有扭簧(43),所述扭簧(43)的一端与L型板(4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扭簧(43)的另一端与辅助架(44)的连接处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78102.3U CN218769001U (zh) | 2022-11-09 | 2022-11-09 | 一种电感器的散热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78102.3U CN218769001U (zh) | 2022-11-09 | 2022-11-09 | 一种电感器的散热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69001U true CN218769001U (zh) | 2023-03-28 |
Family
ID=85647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78102.3U Active CN218769001U (zh) | 2022-11-09 | 2022-11-09 | 一种电感器的散热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69001U (zh) |
-
2022
- 2022-11-09 CN CN202222978102.3U patent/CN2187690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459934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与箱体的减震式连接装置 | |
CN218769001U (zh) | 一种电感器的散热结构 | |
CN211019548U (zh) | 一种互联网设备用保护外壳 | |
CN103795270B (zh) | 一种水冷光伏逆变器 | |
CN213026324U (zh) | 一种带有快速散热结构的蓄电池组 | |
CN214897979U (zh) | 一种散热性能变压器 | |
CN209232843U (zh) |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高功率电池组 | |
CN222088409U (zh) | 一种耐高温的新能源电容器 | |
CN214588356U (zh) | 一种自动散热风力发电变压器 | |
CN221861853U (zh) | 一种绝缘散热的新能源电池盖板组件 | |
CN222146427U (zh) | 一种电动船的电池安装结构 | |
CN221008701U (zh) | 一种双电子线压接单个端子的电感器 | |
CN220253330U (zh) | 一种锂电池组的组合架 | |
CN221200852U (zh) | 一种组合式一体成型电感器 | |
CN220710407U (zh) | 一种可充电电池 | |
CN215988384U (zh) | 一种储能电感底座结构 | |
CN213424832U (zh) | 一种安全性高的螺栓型铝电解电容 | |
CN218214877U (zh) | 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电源变压器 | |
CN220106027U (zh) | 一种无线云存储装置 | |
CN220648197U (zh) | 一种双环扣工矿灯散热器结构 | |
CN219958779U (zh) | 一种外油卧式波纹储油柜的芯体装配工装 | |
CN212625937U (zh) | 箱式锂电池散热装置 | |
CN218414195U (zh) | 一种具有防水效果的电感器 | |
CN216353660U (zh) | 一种用于电源适配器的变压器 | |
CN221486231U (zh) | 一种线圈护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