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7521U - 镜头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镜头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7521U
CN218767521U CN202223423712.3U CN202223423712U CN218767521U CN 218767521 U CN218767521 U CN 218767521U CN 202223423712 U CN202223423712 U CN 202223423712U CN 218767521 U CN218767521 U CN 218767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frame
plate
groove
extens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237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彭坤
林聪�
刘富泉
吕新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oze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oze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oze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Hoze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237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7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7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75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镜头驱动机构,包括外框架、活动架、驱动马达和第一复位件。外框架为环状且设有电路板、第一线圈和芯片,电路板连接至外框架;第一线圈与电路板电连接;芯片与电路板电连接;活动架为环状且可活动安装于外框架内,活动架设有第一磁石;第一复位件可操作地驱动活动架复位;驱动马达安装于活动架内且包括内框架、内壳和载体。内壳与内框架连接且设有第二磁石;载体活动安装于所述内框架内,所述载体用于安装镜头,载体外周缠绕第二线圈,第二线圈与电路板电连接并配合第二磁石可驱动载体沿镜头的光轴方向运动;第二复位件可操作地驱动载体复位;芯片可控制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运行。

Description

镜头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镜头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追捧,如手机、掌上游戏机、导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电子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和轻薄化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在实践中,为了适应多种场景拍照,镜头需要不断调焦,在调焦或拍照过程中还需要防止镜头防抖镜头。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镜头驱动机构驱动镜头沿光轴方向以调节焦距,该镜头驱动机构包括载体和活动架,载体用于安装镜头,载体可带动镜头沿光轴运动。
为了更快速地驱动镜头运动,需要使得驱动马达更加轻量化,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此外镜头驱动机构内部还需要设置电路板,电路板的结构需尽量与镜头驱动机构零部件稳定连接,因为需开发一种结构稳定的镜头驱动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头驱动机构,包括:
外框架,所述外框架为环状且设有: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连接至所述外框架;
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芯片,所述芯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活动架;所述活动架为环状且可活动安装于所述外框架内,所述活动架设有第一磁石;
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可操作地驱动所述活动架复位;以及
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安装于所述活动架内且包括:
内框架;所述内框架为环状;
内壳,所述内壳与所述内框架连接且设有第二磁石;
载体,所述载体活动安装于所述内框架内,所述载体用于安装镜头,所述载体外周缠绕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并配合所述第二磁石可驱动所述载体沿镜头的光轴方向运动;以及
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可操作地驱动所述载体复位;
其中,所述芯片可控制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框架包括:
环状主体,所述环状主体为矩形环状,所述活动架可活动安装于所述环状主体内,所述第一线圈安装于所述环状主体内;以及
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为环状且套于所述环状主体外部,所述延伸板沿所述环状主体的周向延伸位于环状主体的底部;
所述电路板包括:
第一板,所述第一板位于所述延伸板的顶面并沿所述延伸板周向延伸,所述第一板与所述延伸板卡接;
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位于所述延伸板的底部,并沿所述延伸板的周向延伸形成环状,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电连接;以及
第三板,所述第三板安装于所述环状主体上并与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一线圈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板为矩形环状,所述延伸板的四个侧部分别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从所述延伸板的底面延伸至顶面;所述环状主体设有四个安装槽,四个所述安装槽分别与四个所述避让槽连通;
所述第三板包括四个侧部电路板,四个所述侧部电路板的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板连接,顶端分别从四个所述避让槽延伸至四个所述安装槽内;四个所述第一线圈分别与四个所述侧部电路板电连接并分别位于四个所述安装槽内;四个所述第二磁石分别位于所述活动架的侧部并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线圈沿径向对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板的边缘处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一板的径向外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板的底面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延伸板的周向延伸并与所述避让槽连通,所述第二板位于所述凹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框架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安装位,所述活动架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二安装位,多个所述第二安装位与多个所述第一安装位分别沿径向对齐,且所述第二安装位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位朝向顶部偏离;
所述第一复位件包括多个簧丝,多个所述簧丝的外端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安装位连接,内端分别于第二安装位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框架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由所述环状主体的内表面朝向外部延伸形成,且所述第一槽体沿轴向的深度由内至外逐渐减小;
所述活动架的底面分别设有四个第二槽体,四个所述第二槽体分别从所述活动架外表面朝向内部凹陷形成;四个所述第二槽体沿轴向的深度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槽体的内端沿轴向深度相同,且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槽体的内端沿径向相对设置;
四个所述第一安装位分别位于四个所述第一槽体的顶壁,并位于所述第一槽体的外端;四个所述第二安装位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槽体的顶壁;四个所述簧丝的外端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安装位连接,内端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二安装位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状主体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避让孔从所述环状主体的底部朝向顶面延伸,所述延伸板设有第一台肩,所述第一台肩从所述延伸板的内表面延伸至所述避让孔内;
所述活动架包括:
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为环状且可活动安装于所述环状主体内,所述驱动马达安装于所述环形支架内;
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连接至所述环形支架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台肩的顶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支架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避让孔从所述环形支架的顶部朝向底部延伸,并与所述第一避让孔沿径向对齐;
所述电路板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外端与所述第一板电连接,内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和所述第二避让孔延伸至所述环形支架内,所述连接片覆盖所述第一凸起的顶面且与所述第二线圈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框架包括:
环状框,所述载体安装于所述环状框内,
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连接至所述环状框的外侧且沿径向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孔和所述第一避让孔并延伸至所述环状主体外部,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连接片的顶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框架设有内置电路,所述内置电路与所述连接片和所述第二线圈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状主体内表面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位于所述环状主体的角部,所述限位凹槽沿所述环状主体的顶面延伸至底面;
所述环形支架的径向外侧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且所述限位凸起的尺寸小于所述限位凹槽的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外框架的底部;
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连接,并罩于所述外框架的外部。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镜头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底座、外框架、电路板和第一复位件的组装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电路板、活动架和驱动马达的组装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活动架、第一复位件、外框架和电路板的爆炸图。
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中活动架、第一复位件、外框架和电路板的组装图。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活动架、第一复位件和外框架的爆炸图。
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外框架、活动架和第一复位件的组装图。
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电路板、活动架和驱动马达的组装图。
图10和图11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驱动马达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00、镜头驱动机构;1、底座;2、外壳;3、外框架;31、环状主体;311、限位凹槽;312、安装槽;313、卡块;314、第一避让孔;32、延伸板;321、避让槽;322、凹槽;323、第一台肩;33、限位柱;34、第一线圈;35、第一槽体;4、活动架;41、环形支架;42、限位凸起;43、第一磁石;44、第二避让孔;45、第一凸起;46、第二槽体;47、第二台肩;5、驱动马达;51、内框架;511、环状框;512、第二凸起;513、第一凸出部;52、内壳;53、载体;54、上簧片;55、下簧片;56、第二磁石;6、电路板;61、第一板;62、第二板;63、第三板;631、卡槽;64、第四板;65、第五板;66、连接片;67、夹持片;68、芯片;69、成像芯片;7、簧丝;7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
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如该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和“所述”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应当指出的是术语“或”通常以其包括“和/或”的含义使用,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头驱动机构100,如图1和图2所示,该镜头驱动机构100包括底座1、外壳2、外框架3、活动架4、驱动马达5和第一复位件。其中,底座1为矩形板状,外壳2连接至底座1的顶面,且和底座1配合形成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外框架3、活动架4和驱动马达5。
具体来说,如图2和图3所示,外框架3为矩形环状且安装于底座1的顶面,并位于外壳2内,外框架3与底座1固定连接。外框架3包括环状主体31、延伸板32和位于延伸板32顶面的三个限位柱33,其中,环状主体31为矩形环状且具有四个侧部,环状主体31安装于底座1的顶面。延伸板32也同矩形环状且套于环状主体31的外部,延伸板32位于环状主体31的底面,且延伸板32的底面与环状主体31的底面平齐。三个限位柱33分别位于延伸板32的三个角部,且均与环状主体31间隔设置。
活动架4可活动安装于外框架3内。具体来说,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活动架4包括环形支架41和两个限位凸起42,环状支架位矩形环状且位于环状主体31内,环形支架41与环状主体31的内表面间隔设置,从而允许环形支架41在环状主体31内活动。限位凸起42位于环状支架的外表面,且分别位于环状支架的一组对角处,限位凸起42从环状支架的顶面朝向底面延伸。环状主体31的内表面设有两个限位凹槽311,两个限位凹槽311位于环状主体31上与两个限位凸起42相对应的对角处,且从环状主体31的顶面朝向底面延伸,两个限位凹槽311分别容纳两个限位凸起42。此外,限位凹槽311的形状与限位凸起42的形状匹配,且限位凹槽311沿轴向、周向和径向的尺寸全部大于限位凸起42的尺寸,即两个限位凹槽311可允许两个限位凸起42在其内部活动,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限位凸起42转动的幅度。
环形支架41的四个侧部分别设有第一磁石43,四个第一磁石43分别嵌设与环状支架的内部,不占用额外的空间,环状主体31的四个侧部分别设有第一线圈34,四个第一线圈34分别与四个第一磁石43配合可驱动活动架4活动。
四个第一线圈34与电路板6电连接。电路板6包括第一板61、第二板62、第三板63、第四板64和第五板65,其中,第一板61位环状套于环状主体31的外部,并叠置于延伸板32的顶面,第一板61位于三个限位柱33的径向内测,且与延伸板32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套于的延伸板顶面的连接柱,可以增强第一板51与延伸板32的连接稳定性。此外,第一板51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延伸板32卡接,不限制卡接的具体方式。
第二板62同样位环状叠置于延伸板32的底面,即第二板62和第一板61所在平面均与延伸板所在平面平行,而与光轴方向垂直。第三板63包括四个侧部电路板,四个侧部电路板所在平面基本与延伸板32垂直,且四个侧部电路板的底部与第二板62连接,顶部分别安装于环状主体31的四个侧部,并分别与四个第一线圈34电连接。
为了方便第二板62与第三板63电连接,延伸板32的四个部分分别设有四个避让槽321,该避让槽321从延伸板32的底面延伸至顶面,四个避让槽321的位置和形状可以根据四个侧部电路板的形状需求设置,不限制避让槽321的具体形状。此外,环状主体31的四个侧部分别安装槽312,四个安装槽312从环状主体31的外表面朝向内表面延伸,且四个安装槽312的底部分别与四个避让槽321连接。第三板63的四个侧部电路板的底部分别位于四个避让槽321内,并与第二板62电连接;顶部从避让槽321延伸至安装槽312内,四个第一线圈34分别连接至四个侧部电路板的内表面,并位于安装槽312内。
安装槽312的内表面还设有两个或更多个卡块313,侧部电路板设有多个分别卡于卡块313的卡槽631,增加四个侧部电路板于安装槽312的连接强度,还方便侧部电路板于安装槽312定位装配。延伸板的底面设有凹槽322,该凹槽322沿延伸板的周向延伸且贯穿四个避让槽321,便于容纳第二板62,第二板62安装于凹槽322内,可以增强第二板62与延伸板之间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减少占用的空间。
电路板6的第四板64大致呈矩形板且基本第三板63平行,第四板64位于第三板63的一个侧部电路板的外部且位于第一板61和第二板62之间。第四板64的顶部和第一板61焊接,底部与第二板62焊接。现有技术中,电路板6原始状态位平面的片状,需要根据电路走向弯折呈预设状态,但是弯折后的部分很容易受到原始应力的影响,即弯折的部分具有朝向恢复原始状态的力,该应力会使得弯折的部分朝向原始状态运动,造成电路板6的不稳定。而且,电路板6与线圈和各个芯片68电连接,会影响到线圈的位置状态。而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6,需要弯折的第四板64与第一板61和第二板62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可以避免被应力影响的问题,进而保障电路板6与外框架3的相对稳定性。
第五板65与第一板61连接,并远离第一板61朝向外壳2的外部延伸,方便与外部的电源电连接。
此外,环状支架的一个角部还设有第一避让孔314,如图2和图6所示,该第一避让孔314从环状支架的顶面朝向底面延伸,而延伸板在与该第一避让孔314沿径向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台肩323,该第一台肩323从延伸板的内表面朝向内表面延伸并位于第一避让孔314内。环形支架41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凸起45,该第一凸起45沿径向与第一避让孔314和第一台肩323对齐,并叠置于第一台肩323的顶面,第一凸起45搭在第一台肩323的顶面并位于第一避让孔314内。
环形支架41上与第一避让孔314沿径向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避让孔44,该第二避让孔44从环形支架41的顶面朝向底部延伸至第一凸起45的位置。
电路板6还包括连接片66,该连接片66的外端与第一板61的与第一避让孔314对应的角部连接,且叠置于第一凸起45的顶面;内端穿过第一避让孔314和第二避让孔44延伸至环形支架41的内部。并与位于环状支架底部的成像芯片69电连接。
活动架4运动后通过第一复位件恢复至原始状态。具体地,外框架3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由第一槽体35,如图7和图8所示,该第一槽体35位于外框架3的底面,且从环状主体31的内表面朝向外部延伸至延伸板,即第一槽体35从环状主体31的底面延伸至延伸板的底面,第一槽体35沿轴向的深度从内之外逐渐增大,四个第一槽体35的外端的顶壁为第一安装位,用于连接第一复位件的一个端部。环形支架41的四个角部设有第二槽体46,第二槽体46位于环形支架41的底面且从环形支架41的外表面朝向内部延伸。四个第二槽体46分别与四个第一槽体35沿径向对齐,且四个第二槽体46沿轴向的深度与四个第一槽体35在内端沿轴向的深度基本相同,却大于四个第一槽体35在外端的深度。第二槽体46的顶壁为第二安装位,用于连接第一复位件的另一端部。
具体地,第一复位件包括四个簧丝7,四个簧丝7的外端和内端分别设有连接孔71,第一安装位设有位于簧丝7外端的连接孔71内的连接柱。四个簧丝7通过连接孔71和连接柱的配合与第一安装位连接。第二安装位分别设有位于簧丝7内端的连接孔71的连接柱,四个簧丝7的内端分别与四个第二槽体46的第二安装位连接。
由于第二槽体46的顶壁相对于第一槽体35外端的顶壁更朝向顶部偏离,进而使得四个簧丝7呈倾斜状态,即四个簧丝7的外端朝向底部偏离,而内端朝向顶部偏离,四个簧丝7对环形支架41施加朝向底部运动的力。
实践中,活动架4可在环状主体31内摇摆或沿轴向移动,以调节焦距或防抖。例如,第一磁石43和第一线圈34配合可驱动活动架4一侧上升或者一个角部上升。位于该上升的一侧底部的两个簧丝7会被拉伸,被拉伸的两个簧丝7会对活动架4上升的一侧施加向下运动的力,另外两个簧丝7也对活动架4具有朝向底部运动的力,四个簧丝7合力配合驱动活动架4恢复至原始状态。四个簧丝7均对活动架4施加朝向底部运动的力,而且四个簧丝7形状相同,弹性一致,可以对活动架4均匀施力,从而使得活动架4平稳运动和稳定复位。
应理解,簧丝7的数量不受限制,也可以设置两个、三个或六个等,簧丝7的形状也不受限制,能够满足弹性需求即可。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的数量也不受限制,第一安装位也可以连接多个簧丝7的外端,第二安装位也可以连接多个簧丝7的内端,不限制簧丝7和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的搭配。此外,第一槽体35也可以设置于外框架3的四个侧部,第二槽体46设有活动架4的四个侧部且分别与四个第一槽体35沿径向对齐即可,不限制第一槽体35和第二槽体46的具体位置。
驱动马达5安装于环形支架41内部,且与环形支架41固定连接。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环形支架41的内表面设有三个第二台肩47,三个第二台肩47分别位于环形支架41的三个角部,即三个第二台肩47与第二避让孔44分别位于环形支架41的四个角部。
驱动马达5包括内框架51、内壳52、载体53和第二复位件。如图10和图11所示,内框架51为环状且安装于环形支架41内,内框架51包括环状框511、连接至环状框511外表面的第二凸起512和三个第一凸出部513,环状框511为环状且位于环形支架41内,三个第一凸出部513位于环状框511的三个角部且分别抵靠三个第二台肩47的顶面,进而使得内框架51稳定安装于环形支架41内。
第二凸起512为为片状且位于环状框511的另一个角部,如图9所示,第二凸起512位于与第一避让孔314和第二避让孔44对应的角部,且从环状框511的外表面沿径向朝向外部延伸。第二凸起512从第二避让孔44和第一避让孔314穿过并延伸至外框架3的外部。第二凸起512位于连接片66的顶面且位于第一板61的底部,即第二凸起512加持于连接片66和第一板61支架,并与第一板61或连接片66电连接。
具体来说,内框架51设有内置电路,该内置电路可延伸至第二凸起512内。第二凸起512可与连接片66或第一板61电连接,进而使得内置电路与电路板6的电连接。此外,为了加强内框架51与电路板6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第一板61还还设有夹持片67,该夹持片67从第一板61的内侧朝向内部延伸且覆盖至第二凸起512的顶部,第二凸起512加持于夹持片67和连接片66支架。加持片67也设有连接孔,第二凸起512的顶面设有位于连接孔的连接柱,进一步保证第二凸起512与电路板6稳定连接。
内壳52为矩形壳且连接至内框架51的顶部,内壳52和外框架3固定连接,不限制内壳52和外框架3的具体连接,包括但不限于卡接、螺纹连接、粘结或其他方式。此外,内壳52设有多个第二磁石56,多个第二磁石56固定连接至内壳52的内表面。
载体53可活动安装于环状框511内且设有第二线圈,载体53内安装有镜头,第二线圈与第二磁石56配合可驱动载体53沿镜头的光轴方向运动,进而调节镜头的焦距。
第二复位件包括上簧片54和下簧片55,载体53与内壳52和内框架51通过上簧片54和下簧片55弹性连接,上簧片54和下簧片55均具有弹性,可驱动载体53复位。具体地,上簧片54的一端与内壳52的内表面连接,另一端与载体53的顶部连接。下簧片55与载体53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内框架51连接,上簧片54和下簧片55配合使得载体53和壳体和内框架51弹性连接。
此外,下簧片55为可导电的金属片,下簧片55的一端还有载体53的第二线圈电连接,另一端还有内框架51内的内置电路电连接,即电流可从电路板6、内框架51的内置电路、下簧片55流入至第二线圈。
电路板6还设有芯片68,该芯片68位于第一板61的顶面且与第一板61电连接,该芯片68可控制第一线圈34和第二线圈的运行。现有技术中,该芯片68一般位于驱动马达5内部,本实用新型的芯片68位于驱动马达5外部,可以减少驱动马达5的内部空间,使得驱动马达5更加轻量化,从而更加容易驱动载体53和镜头运动,满足市场需求。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若需要,能修改实施例的方面来采用各种专利、申请和出版物的方面、特征和构思来提供另外的实施例。
考虑到上文的详细描述,能对实施例做出这些和其它变化。一般而言,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术语不应被认为限制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应被理解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连同这些权利要求所享有的全部等同范围。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框架,所述外框架为环状且设有: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连接至所述外框架;
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芯片,所述芯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活动架;所述活动架为环状且可活动安装于所述外框架内,所述活动架设有第一磁石;
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可操作地驱动所述活动架复位;以及
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安装于所述活动架内且包括:
内框架;所述内框架为环状;
内壳,所述内壳与所述内框架连接且设有第二磁石;
载体,所述载体活动安装于所述内框架内,所述载体用于安装镜头,所述载体外周缠绕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并配合所述第二磁石可驱动所述载体沿镜头的光轴方向运动;以及
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可操作地驱动所述载体复位;
其中,所述芯片可控制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框架包括:
环状主体,所述环状主体为矩形环状,所述活动架可活动安装于所述环状主体内,所述第一线圈安装于所述环状主体内;以及
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为环状且套于所述环状主体外部,所述延伸板沿所述环状主体的周向延伸位于环状主体的底部;
所述电路板包括:
第一板,所述第一板位于所述延伸板的顶面并沿所述延伸板周向延伸,所述第一板与所述延伸板卡接;
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位于所述延伸板的底部,并沿所述延伸板的周向延伸形成环状,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电连接;以及
第三板,所述第三板安装于所述环状主体上并与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一线圈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为矩形环状,所述延伸板的四个侧部分别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从所述延伸板的底面延伸至顶面;所述环状主体设有四个安装槽,四个所述安装槽分别与四个所述避让槽连通;
所述第三板包括四个侧部电路板,四个所述侧部电路板的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板连接,顶端分别从四个所述避让槽延伸至四个所述安装槽内;四个所述第一线圈分别与四个所述侧部电路板电连接并分别位于四个所述安装槽内;四个所述第二磁石分别位于所述活动架的侧部并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线圈沿径向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的边缘处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一板的径向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的底面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延伸板的周向延伸并与所述避让槽连通,所述第二板位于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安装位,所述活动架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二安装位,多个所述第二安装位与多个所述第一安装位分别沿径向对齐,且所述第二安装位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位朝向顶部偏离;
所述第一复位件包括多个簧丝,多个所述簧丝的外端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安装位连接,内端分别与第二安装位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由所述环状主体的内表面朝向外部延伸形成,且所述第一槽体沿轴向的深度由内至外逐渐减小;
所述活动架的底面分别设有四个第二槽体,四个所述第二槽体分别从所述活动架外表面朝向内部凹陷形成;四个所述第二槽体沿轴向的深度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槽体的内端沿轴向深度相同,且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槽体的内端沿径向相对设置;
四个所述第一安装位分别位于四个所述第一槽体的顶壁,并位于所述第一槽体的外端;四个所述第二安装位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槽体的顶壁;四个所述簧丝的外端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安装位连接,内端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二安装位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主体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避让孔从所述环状主体的底部朝向顶面延伸,所述延伸板设有第一台肩,所述第一台肩从所述延伸板的内表面延伸至所述避让孔内;
所述活动架包括:
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为环状且可活动安装于所述环状主体内,所述驱动马达安装于所述环形支架内;
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连接至所述环形支架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台肩的顶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架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避让孔从所述环形支架的顶部朝向底部延伸,并与所述第一避让孔沿径向对齐;
所述电路板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外端与所述第一板电连接,内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和所述第二避让孔延伸至所述环形支架内,所述连接片覆盖所述第一凸起的顶面且与所述第二线圈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包括:
环状框,所述载体安装于所述环状框内,
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连接至所述环状框的外侧且沿径向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孔和所述第一避让孔并延伸至所述环状主体外部,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连接片的顶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设有内置电路,所述内置电路与所述连接片和所述第二线圈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主体内表面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位于所述环状主体的角部,所述限位凹槽沿所述环状主体的顶面延伸至底面;
所述环形支架的径向外侧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且所述限位凸起的尺寸小于所述限位凹槽的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外框架的底部;
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连接,并罩于所述外框架的外部。
CN202223423712.3U 2022-12-19 2022-12-19 镜头驱动机构 Active CN218767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3712.3U CN218767521U (zh) 2022-12-19 2022-12-19 镜头驱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3712.3U CN218767521U (zh) 2022-12-19 2022-12-19 镜头驱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7521U true CN218767521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83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23712.3U Active CN218767521U (zh) 2022-12-19 2022-12-19 镜头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75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75228B2 (en) Lens driving unit, and a camera module and an optical applian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036870B2 (en) Lens actuator
CN114839825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影机模块及光学设备
US10641984B2 (en) Driving mechanism
JP5048422B2 (ja) カメラ用自動焦点調節構造
US20130128107A1 (en) Voice coil motor and camera module using same
US8634150B2 (en) Voice coil motor
CN108508568B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底座
CN218767521U (zh) 镜头驱动机构
WO2021047609A1 (zh) 镜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US8854749B2 (en) Voice coil motor having a base with protrusions and a shell with mounting holes receiving the protrusions
US8981603B2 (en) Voice coil motor with connective stability
CN115808765A (zh) 镜头驱动机构
CN114637124A (zh) 底座组件和镜头驱动机构
KR102157635B1 (ko)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CN112630927A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8767523U (zh)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框架组件
CN217034425U (zh) 底座和镜头驱动装置
CN217034422U (zh) 底座组件和镜头驱动机构
CN218767520U (zh)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框架组件
KR102599137B1 (ko)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CN217981978U (zh) 潜望式镜头驱动装置
KR102250175B1 (ko)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CN218446157U (zh)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底座组件
CN108681030B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