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5249U - 一种测斜管改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斜管改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5249U
CN218765249U CN202222352136.1U CN202222352136U CN218765249U CN 218765249 U CN218765249 U CN 218765249U CN 202222352136 U CN202222352136 U CN 202222352136U CN 218765249 U CN218765249 U CN 218765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inometer
pipe
transition
inclinometer pip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521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柯
李政轲
段冰强
吴章
马召光
高全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itu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hanghai Medo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edo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edo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edo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521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5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5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5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斜管改造结构,涉及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测斜管,所述第一测斜管的顶端抵接一过渡测斜管并与所述过渡测斜管相连通;第二测斜管,所述第二测斜管包覆于所述过渡测斜管的远离所述第一测斜管的一端外壁,所述第二测斜管的顶部高于所述过渡测斜管的顶部;消隙管,填充于所述第二测斜管的内壁与所述过渡测斜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的空隙中;所述过渡测斜管的顶部与所述消隙管和所述第二测斜管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以装载一可旋转测斜管;有益效果是实际应用时减少占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减轻设备的重量,方便携带;过渡测斜管和测斜管连接筒组成的过渡结构,使在实际操作时安装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测斜管改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斜管改造结构。
背景技术
测斜管是一种预埋在地下用于观测土体内部水平位移的测量管,它的应用范围包括钻孔、基坑、地基、墙体、坝坡、油田测井、海洋测井、煤矿勘探。测斜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土体变形的监测中,对预测预警施工风险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深基坑的基建项目中。
目前自动化测斜装置由于理论上的精度高、时效性好、测量频率中等、成本低等特点,受到了行业内广泛的关注。在实际的应用中,因行业规范上有正反测量的要求,目前的自动化测斜装置虽然实现了旋转运动的功能,但是将可旋转测斜管置于设备内部,会导致设备结构很大且沉重,非常不利于产品使用以及商业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斜管改造结构,包括:
第一测斜管,所述第一测斜管的顶端抵接一过渡测斜管并与所述过渡测斜管相连通;
第二测斜管,所述第二测斜管包覆于所述过渡测斜管的远离所述第一测斜管的一端外壁,所述第二测斜管的顶部高于所述过渡测斜管的顶部;
消隙管,填充于所述第二测斜管的内壁与所述过渡测斜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的空隙中;
所述过渡测斜管的顶部与所述消隙管和所述第二测斜管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以装载一可旋转测斜管。
优选的,还包括一测斜管连接筒,所述测斜管连接筒包覆于所述第一测斜管的靠近所述过渡测斜管的一端的外壁以及所述过渡测斜管的靠近所述第一测斜管的一端外壁,所述测斜管连接筒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测斜管的顶部且低于所述过渡测斜管的顶部。所述测斜管连接筒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测斜管的底端和所述消隙管的底端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斜管的顶端外壁与所述测斜管连接筒的内壁过盈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斜管的顶端与所述过渡测斜管的底端过盈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测斜管连接筒的内壁与所述过渡测斜管的外壁过盈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消隙管的顶部高于所述过渡测斜管的顶部且低于所述第二测斜管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斜管、所述过渡测斜管、所述第二测斜管和所述消隙管同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消隙管为金属消隙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测斜管是外径为85mm的测斜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斜管和所述过渡测斜管的外壁与所述测斜管连接筒的内壁之间涂覆有防水胶,所述测斜管连接筒和所述第二测斜管外缠绕有防水胶带。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在实际应用时减少占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减轻设备的重量,方便携带;
2)过渡测斜管2和测斜管连接筒6组成的过渡结构,使在实际操作时安装更加方便;
3)第二测斜管的设计对可旋转测斜管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卷边和破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测斜管改造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测斜管;2、过渡测斜管;3、第二测斜管;4、消隙管;5、可旋转测斜管;6、测斜管连接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则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测斜管改造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
第一测斜管1,第一测斜管1的顶端抵接一过渡测斜管2并与过渡测斜管2相连通;
第二测斜管3,第二测斜管3包覆于过渡测斜管2的远离第一测斜管1的一端外壁,第二测斜管3的顶部高于过渡测斜管2的顶部;
消隙管4,填充于第二测斜管3的内壁与过渡测斜管2的外壁之间形成的空隙中;
过渡测斜管2的顶部与消隙管4和第二测斜管3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以装载一可旋转测斜管5。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实际应用时,第一测斜管1的一端埋设在地面以下,一般为地面以下1米位置,但是不以此作为限定,具体数字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第一测斜管1的结构不做特殊限定,可采用常规的测斜管,常规的测斜管可以减少成本,第一测斜管1的材质可选择ABS或者PVC,形状可以选择U型或者O型,外径可选择70mm,不以此作为限定,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效果更佳的。利用常规的测斜管可以减少成本。在过渡测斜管2的顶部与消隙管4和第二测斜管3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可旋转测斜管5可以自由的旋转。在实际应用中,外部的活动式测斜仪放入可旋转测斜管5的内部进行提拉和下放以及带动可旋转测斜管5实现180度的旋转,从而实现正反测量的目的。
优选的,第一测斜管1的顶端与过渡测斜管2的底端过盈配合连接,过渡测斜管2的结构不做特殊限定,采用常规的测斜管,材质可选择ABS或者PVC,不以此作为限定,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效果更佳的。其中过渡测斜管2的外径与第一测斜管1的外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测斜管连接筒6,测斜管连接筒6包覆于第一测斜管1的靠近过渡测斜管2的一端的外壁以及过渡测斜管2的靠近第一测斜管1的一端外壁,测斜管连接筒6的顶部高于第一测斜管1的顶部且低于过渡测斜管2的顶部。测斜管连接筒6的顶端与第二测斜管3的底端和消隙管4的底端抵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测斜管连接筒6用于连接且固定第一测斜管1和过渡测斜管2。
优选的,第一测斜管1的顶端外壁与测斜管连接筒6的内壁过盈配合连接,测斜管连接筒6的内壁与过渡测斜管2的外壁过盈配合连接。测斜管连接筒6的结构不做特殊限定,采用常规的测斜管,可选择ABS或者PVC,不以此作为限定,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效果更佳的。其中测斜管连接筒6的尺寸需要跟第一测斜管1的尺寸和过渡测斜管2的尺寸适配,测斜管连接筒6的内径与第一测斜管1的外径和过渡测斜管2的外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测斜管1、过渡测斜管2、第二测斜管3和消隙管4同轴设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过渡测斜管2和测斜管连接筒6为过渡结构,使实际操作中第一测斜管1和第二测斜管3的连接更加简单以及稳固,同轴设计减少占地空间。
优选的,第二测斜管3是外径为85mm的测斜管,是一种常规的测斜管,结构不做特殊限定,可以减少成本。第二测斜管3的材质为ABS,可以理解的是,该材质并不以此为限定,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效果更佳的。第二测斜管3具有保护可旋转测斜管5不会暴晒卷边或者破损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消隙管4的顶部高于过渡测斜管2的顶部且低于第二测斜管3的顶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消隙管4用于消除过渡测斜管2和第二测斜管3之间的间隙,使整个测斜管改造结构更加稳固。
优选的,消隙管4为金属消隙管,材质采用不锈钢钣金件,消隙管4的尺寸根据第二测斜管3的尺寸和过渡测斜管2的尺寸定制加工成型,消隙管4的外径等于第二测斜管3的内径,消隙管4的内径等于过渡测斜管2的外径。
在现场安装中,由于加入过渡测斜管2和测斜管连接筒6使第一测斜管1与第二测斜管3之间的连接更加简单,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因此不需要专业人士指导,普通操作工人也可以直接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测斜管1和过渡测斜管2的外壁与测斜管连接筒6的内壁之间涂覆有防水胶,测斜管连接筒6和第二测斜管3外缠绕有防水胶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制备本技术方案的测斜管改造结构时,可以先将第一测斜管1的多于部分切割掉,使得管口平整,随后在其外圈打上防水胶,之后将测斜管连接筒6安装到第一测斜管1,随后在过渡测斜管2的外壁打上防水胶,之后将过渡测斜管2安装到测斜管连接筒6内,随后将消隙管4安装到过渡测斜管2的外圈,紧贴测斜管连接筒6,之后将第二测斜管3安装到消隙管4,紧贴测斜管连接筒6,进而在第二测斜管3和测斜管连接筒6的外圈缠绕防水胶带,尤其是两个的间隙位置,最后盖合第二测斜管3顶端,以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固化后即可放置可旋转测斜管5。
由于本技术方案的测斜管改造结构在使用时内置于土内,通过涂覆防水胶和缠绕防水胶带,能够有效防止土内的水渗入可旋转测斜管5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测斜管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测斜管,所述第一测斜管的顶端抵接一过渡测斜管并与所述过渡测斜管相连通;
第二测斜管,所述第二测斜管包覆于所述过渡测斜管的远离所述第一测斜管的一端外壁,所述第二测斜管的顶部高于所述过渡测斜管的顶部;
消隙管,填充于所述第二测斜管的内壁与所述过渡测斜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的空隙中;
所述过渡测斜管的顶部与所述消隙管和所述第二测斜管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以装载一可旋转测斜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斜管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测斜管连接筒,所述测斜管连接筒包覆于所述第一测斜管的靠近所述过渡测斜管的一端的外壁以及所述过渡测斜管的靠近所述第一测斜管的一端外壁,所述测斜管连接筒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测斜管的顶部且低于所述过渡测斜管的顶部,所述测斜管连接筒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测斜管的底端和所述消隙管的底端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斜管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斜管的顶端外壁与所述测斜管连接筒的内壁过盈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斜管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斜管的顶端与所述过渡测斜管的底端过盈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斜管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斜管连接筒的内壁与所述过渡测斜管的外壁过盈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斜管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隙管的顶部高于所述过渡测斜管的顶部且低于所述第二测斜管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斜管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斜管、所述过渡测斜管、所述第二测斜管和所述消隙管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斜管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隙管为金属消隙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斜管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斜管是外径为85mm的测斜管。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斜管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斜管和所述过渡测斜管的外壁与所述测斜管连接筒的内壁之间涂覆有防水胶,所述测斜管连接筒和所述第二测斜管外缠绕有防水胶带。
CN202222352136.1U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测斜管改造结构 Active CN218765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52136.1U CN218765249U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测斜管改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52136.1U CN218765249U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测斜管改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5249U true CN218765249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93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52136.1U Active CN218765249U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测斜管改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52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6421B (zh) 自动巡检式分层沉降仪
CN105091840A (zh) 一种用于滑坡深部位移测量的无导轮倾斜仪及其安装方法
CN218765249U (zh) 一种测斜管改造结构
CN109631842A (zh) 一种全自动测斜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11305285B (zh) 超深覆盖层工作井安全监测仪器安装方法
CN210380190U (zh) 一种地下电缆安全防护装置
CN208621132U (zh) 一种拖曳式水下抛石基床水深测量仪
CN209432184U (zh) 一种用于监测边坡浸润线和滑动变形的复合装置
CN110206024A (zh) 一种消除灌注桩侧面摩阻力的方法和结构
CA315244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power in deep subsurface monitoring
CN209247002U (zh) 一种全自动测斜系统
CN217424363U (zh) 土体分层沉降监测装置
CN208432321U (zh) 一种闭口法地下水位测量装置
CN111441760A (zh) 一种投捞式井下无线传输系统、无线充电设备及方法
CN217105260U (zh) 一种新型测斜管快速连接装置
CN214470751U (zh) 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液压监测装置
CN206815409U (zh) 一种磁环式测试基坑开挖引起地基隆起的装置
CN108425383A (zh) 试桩隔离侧摩阻力的施工方法
CN106948388A (zh) 一种磁环式测试基坑开挖引起地基隆起的装置及方法
CN112378497A (zh) 一种防失压测探管及地基水位测量系统
CN2750288Y (zh) 电测杆式沉降仪
CN217267684U (zh) 一种用于试验桩的双套筒
CN220342006U (zh) 一种线缆保护套管及线缆保护系统
CN205826467U (zh) 一种便携式坝基排水孔颗粒物检测系统
CN204163121U (zh) 免维护橡胶弹性体压紧结构及实时测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6

Address after: 200120, Building 1, No. 498 Guo Shoujing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MEDO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Bitu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120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China (Shanghai) free trade trial area, No. 3, 1 1, Fang Chun roa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MEDO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