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4151U - 储物装置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储物装置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4151U
CN218764151U CN202222848892.3U CN202222848892U CN218764151U CN 218764151 U CN218764151 U CN 218764151U CN 202222848892 U CN202222848892 U CN 202222848892U CN 218764151 U CN218764151 U CN 218764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artition
plate
mounting groove
storag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488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隋福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HA Manufacturing Nan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HA Manufacturing Nan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HA Manufacturing Nan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HA Manufacturing Nan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488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4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4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4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器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储物装置及制冷设备。储物装置包括盒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盒体构造有储物空间,包括至少一个开设有安装槽的第一侧壁;第一隔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一导向部,第一板体包括第一分隔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一分隔部位于储物空间内;第二隔板包括第二板体和连接于第二板体的第二导向部,第二板体包括第二分隔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分隔部位于储物空间内,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二分隔部与第二导向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可移动的连接于同一安装槽;在安装槽的长度方向,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位于安装槽的相对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储物装置,盒体内储物空间的分区的方式更加灵活,可调节各个分区的大小。

Description

储物装置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储物装置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储物盒、抽屉等储物装置均具有一个储物空间,储物空间内需要进行分类存放。为了解决此问题,储物装置内连接有一个隔板,隔板可在储物空间内滑动,以将储物空间一分为二,难以进行更多的分区的分储。因此,储物装置内还可以设置两个隔板,以将储物空间一分为三,但是,此时储物空间内不再能一分为二,例如,储物装置开设有两个从中间断开的滑槽,隔板与滑槽一一对应,两个滑槽之间需要预留较大的空间,以避免隔板的导向结构之间发生干涉,因此,每个隔板只能在各自对应的滑槽上进行滑动,难以自由的去调整分区的数量,无法满足用户自由的去任意调节分区的大小和数量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储物装置,通过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设置在安装槽的相对侧,使得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可结合作为一个隔板,以将盒体内的储物空间分隔出多种分区,分区的方式更加灵活,可调节各个分区的大小,且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储物装置,包括:
盒体,构造有储物空间,包括至少一个开设有安装槽的第一侧壁;
第一隔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板体包括第一分隔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分隔部位于所述储物空间内,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一导向部;
第二隔板,包括第二板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导向部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同侧,所述第二板体包括第二分隔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分隔部位于所述储物空间内,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移动的连接于同一个所述安装槽;
在所述安装槽的长度方向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盒体导向配合,在所述安装槽的长度方向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盒体导向配合,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位于所述安装槽的相对侧;
其中,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适于沿所述安装槽移动,以调节所述储物空间的空间划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物装置,包括盒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盒体开设有安装槽,第一隔板包括第一板体和连接于第一板体的第一导向部,第二隔板包括第二板体和连接于第二板体的第二导向部,第一板体可移动的连接于安装槽并可在盒体内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第二板体可移动的连接于安装槽并可以在盒体内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位于安装槽的相对侧,可减小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的距离,直至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可相贴合或间隙足够小,使得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可作为一个分隔板使用,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配合可提供更多种的储物空间的分隔方式,储物装置的功能更加全面、多样,且结构简单,方便加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滑动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部向所述第一侧弯折;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滑动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部向所述第二侧弯折,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连接于同一所述安装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隔板设置有第一磁性部,所述第二隔板设置有第二磁性部,所述第一磁性部与所述第二磁性部适于相互吸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盒体外侧的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内设置所述第一磁性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盒体外侧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内设置所述第二磁性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安装槽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盒体的至少一个位置设置有第三磁性部,所述第一磁性部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中的至少一个适于与所述第三磁性部吸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盒体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向部滚动连接或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向部滚动连接或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向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若干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导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导向轮的轮面抵接所述盒体;
和/或,所述第二导向部包括第二连接件和若干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导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导向轮的轮面抵接所述盒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轨包括相对设置且具有间距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的第一导向通道内,所述第一导向轮的轮面抵接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第二导向板中的至少一个;
和/或,所述第二导轨包括相对设置且具有间距的第三导向板和第四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三导向板与所述第四导向板之间的第二导向通道内,所述第二导向轮的轮面抵接所述第三导向板与所述第四导向板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分隔部连接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分隔部连接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分隔部处于结合状态,沿所述第一隔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覆盖所述第一分隔部和所述第二分隔部的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配合部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平行且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的结构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盒体包括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安装槽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中的至少一种设置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相邻;
其中,所述第一侧为所述安装槽的上侧,所述第二侧为所述安装槽的下侧。
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储物装置,所述设备本体内构造有间室,所述储物装置位于所述间室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上述的储物装置,储物装置内储物空间的分区更加多样,使得制冷设备内的储物功能更加多样,适于更多种应用场景。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物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中第一隔板与第二处于分离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物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中第一隔板与第二处于分离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物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中第一隔板与第二处于结合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物装置的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物装置的分解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物装置的第一隔板与第一磁性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其中,第二隔板与第二磁性部的位置关系也可参考图6;
图7是图4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物装置的第一隔板的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隔板的分解状态也可参考图8;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物装置的第一隔板的分解状态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隔板的分解状态也可参考图9;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物装置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处于结合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位于盒体的端部,储物装置内形成一个储物空间;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物装置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处于结合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位于盒体的中部,储物装置内形成两个储物区;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物装置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处于分解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储物装置内形成三个储物区;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物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盒体;110、第一侧壁;120、第二侧壁;130、安装槽;140、第一导轨;141、第一导向板;142、第二导向板;143、第一导向通道;150、第二导轨;151、第三导向板;152、第四导向板;153、第二导向通道;160、第三槽体;170、第三磁性部;180、拉手;190、储物空间;
200、第一隔板;210、第一板体;211、第一分隔部;212、第一连接部;2121、第一滑动部;2122、第一弯折部;2123、第一槽体;213、第一板件;214、第一框架;215、第一配合部;220、第一导向部;221、第一连接件;222、第一导向轮;223、第一紧固件;230、第一磁性部;
300、第二隔板;310、第二板体;311、第二分隔部;312、第二连接部;3121、第二滑动部;3122、第二弯折部;3123、第二槽体;313、第二板件;314、第二框架;315、第二配合部;320、第二导向部;321、第二连接件;322、第二导向轮;323、第二紧固件;330、第二磁性部;
400、设备本体;410、搁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之前,对下述实施方式中的储物装置的应用场合进行说明。储物装置可以为适于独立使用的储物盒、储物抽屉、储物桶、储物盘等多种容器,储物装置还可以为适于安装在储物柜或电器设备中的零部件,其中,电器设备可以为冰箱、冰柜、洗碗机、微波炉等设备,具有分区储物需求的电器设备均可以配设下述的储物装置,因此,储物装置可独立使用,也可以与电器设备配合使用,储物装置的适用范围广,应用领域多。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13所示,提供一种储物装置,包括盒体100和隔板组件,隔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200和第二隔板300。盒体100构造有储物空间190,盒体100包括至少一个开设有安装槽130的第一侧壁110。
第一隔板200包括第一板体210和第一导向部220,第一板体210包括第一分隔部211和第一连接部212,第一分隔部211位于储物空间190内,第一连接部212连接第一分隔部211与第一导向部220,第一连接部212可移动的连接于安装槽130;第一隔板200通过第一连接部212与安装槽130连接,使得第一隔板200可在安装槽130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节第一隔板200的位置,通过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配合将储物空间190分隔为不同的储物区。
第二隔板300包括第二板体310和连接于第二板体310的第二导向部320,第二板体310包括第二分隔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第二分隔部311位于储物空间190内,第二连接部312连接第二分隔部311与第二导向部320,第二隔板300通过第二连接部312与安装槽130可移动的连接,使得第二隔板300可在安装槽130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节第二隔板300的位置,因此,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适于沿安装槽130移动,以调节储物空间190的空间划分,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配合可将储物空间190分隔为不同的储物区。
其中,第二导向部320与第一导向部220位于第一侧壁110的同侧,第二连接部312与第一连接部212可移动的连接于同一个安装槽130;在安装槽130的长度方向的第一侧,第一导向部220与盒体100导向配合,在安装槽130的长度方向的第二侧,第二导向部320与盒体100导向配合,第一侧与第二侧相对设置,通过第一连接部212将第一导向部220设置在安装槽130的第一侧,以及第二连接部312将第二导向部320设置在安装槽130的第二侧,以使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二导向部320位于安装槽130的相对侧,实现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二导向部320相避让。
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二导向部320位于第一侧壁110的同侧,可以理解为,第一导向部220和第二导向部320均位于第一侧壁110的外侧,也就是第一导向部220和第二导向部320位于盒体100的储物空间190的外侧,避免第一导向部220和第二导向部320影响储物空间190的大小,也避免储物空间190内的物品影响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二导向部320的运动稳定性。当然,第一导向部220和第二导向部320也可以位于第一侧壁110的内侧,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
安装槽130的长度方向可以为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或斜向上、斜向下等多种方向,以安装槽130的长度方向为水平方向为例,上述的第一侧与第二侧可以理解为,安装槽130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中的一个为上侧,另一个为下侧,此处的上侧与下侧,可以理解为,上侧高于下侧,可保证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二导向部320相避让即可,但并不限定上侧与下侧为竖直方向。
第一导向部220与盒体100的导向方式,第二导向部320与盒体100的导向方式,可以相同或不同,导向方式均不作限定,导向方式可以为滑动导向、滚动导向、线接触导向、面接触导向等。
本实施例的储物装置,通过将第一隔板200和第二隔板300连接于同一个安装槽130,第一隔板200和第二隔板300均可以沿安装槽130的长度方向进行位置调节,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的位置更加灵活,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有多种使用模式,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可以调节至结合状态和分离状态。
在结合状态,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组合成一个整体,这时可以定义为一个分隔板,外观简洁浑然一体,储物空间190分隔出的储物区更加多样,适用的场合更多;例如用户可以将组合后的分隔板移动到盒体100端部的极限位置,当分隔板在极限位置,分隔板可与盒体100的壁面之间留有预设间距,盒体100内的储物空间分为一个较大空间和一个较小空间,或者,盒体100内形成一个整体的储物空间190,此时,用户可以使用大空间去装载大型物品或者同一类不用区分物品;或者,用户可以将组合后的分隔板移动中间的任意位置,此时可以看做将盒体100内的储物空间190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分区,用户可充分使用这两个分区对物品进行摆放,左小右大,左大右小,或者左右分区一样大。
在分离状态,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为两个独立的单体,每个隔板都可以从盒体100的前端移动到后端,并且用户可以自定义盒体100的分区的数量,分区的大小,及分区的位置,用户可用于存放多种需要分区的物品。
隔板组件可设置若干第一隔板200和若干第二隔板300,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的数量不作限定。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图10至图12所示,以一个第一隔板200与一个第二隔板300配合为例,对结合状态与分隔状态进行说明。
结合图3、图10和图11所示,在结合状态,第一隔板200和第二隔板300可作为整体的一个分隔板,也就是第一隔板200和第二隔板300可作为一个分隔板使用;如图3和图11所示,整体的分隔板可将储物空间190分隔为两个储物区,或者,如图10所示,整体的分隔板位于储物空间190的端部的极限位置(如与盒体100的侧壁相贴合或接近贴合),以使储物空间190保持一个整体的空间或接近一个整体的空间。如图1、图2、图5和图12所示,在分离状态,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可以将储物空间190分隔为三个储物区;或者,在分离状态,第一隔板200位于储物空间190的一端,第二隔板300位于储物空间190的另一端,储物空间190仍保持(或近似)为一个整体的空间(图中未示意)。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槽130的长度方向,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设置多个,需要保证相邻的隔板之间不发生干涉,通过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相邻设置,也就是,第一隔板200与第一隔板200间隔设置,第二隔板300与第二隔板300间隔设置。
以第一隔板200设置两个,第二隔板300设置一个为例进行说明(图中未示意),两个第一隔板200之间设置第二隔板300。两个第一隔板200与一个第二隔板300均处于分离状态时,且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均不位于盒体100的端部,储物空间190可分隔为四个储物区。或者,两个第一隔板200与一个第二隔板300均处于分离状态时,一个第一隔板200位于盒体100的端部,第二隔板300与另外一个第一隔板200将储物空间190分隔为三个储物区。或者,一个第一隔板200与一个第二隔板300处于结合状态作为一个分隔板,另一个第一隔板200处于分离状态,三个隔板配合,储物空间190可分隔为三个储物区,当分隔板与另一个第一隔板200中的一个位于盒体100的端部,则储物空间190可分隔为两个储物区,当分隔板与另一个第一隔板200均位于盒体100的端部,则储物空间190为一个整体的空间。
当然,第一隔板200和第二隔板300均设置两个,可以形成更多不同的储物空间190分隔情况,储物装置的功能更加多样。
上述实施例中,盒体100可设置有多个侧壁,至少一个侧壁设置有安装槽130,设置有安装槽130的侧壁可以理解为第一侧壁110,第一侧壁110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盒体100不开设安装槽的侧壁可以理解为第二侧壁120。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至图3所示,盒体100包括一组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0,也就是,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0,第一隔板200的两端均可移动的连接于安装槽130,第二隔板300的两端均可移动的连接于安装槽130,保证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均能得到稳定的支撑和准确的导向。与之匹配的,第一隔板200的第一板体21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导向部220,第二隔板300的第二板体31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导向部320。
还可以理解的是,盒体100设置两个相邻的第一侧壁110(图中未示意),此时,不同第一侧壁110上连接的第一隔板200、第二隔板300可以产生交叉,如十字交叉,对储物空间190进行十字分割,类似坐标的方式进行拆分;不同第一侧壁110上连接的第一隔板200、第二隔板300也可以不产生交叉,不同第一侧壁110上的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分隔储物空间190的不同区域,整体的结构更加简洁,方便调节储物区的大小。
还可以理解的是,盒体100还可以包括多组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0(图中未示意),每个第一隔板200的第一板体21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导向部220,每个第二隔板300的第二板体31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导向部320。此时,盒体100可以设置四个侧面、六个侧面、八个侧面等多个侧面,多个侧面中可形成多组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0,盒体100的结构形状多样。
下面,对于第一隔板200和第二隔板3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4至图6所示,第一连接部212包括第一滑动部2121和连接于第一滑动部2121的第一弯折部2122,第一弯折部2122相对于第一滑动部2121向第一侧弯折,以使第一导向部220位于安装槽130的第一侧。通过第一连接部212的弯折结构设置,使得第一导向部220位于安装槽130的第一侧,保证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二导向部320沿不同的路径运动,避免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二导向部320发生干涉。
其中,第一滑动部2121可滑动连接于安装槽130内,也可以滚动连接于安装槽130内。第一连接部212可以为具有折弯的杆结构、片结构等,第一连接部212的结构不限。第一滑动部2121与第一弯折部2122为功能不同的两部分,但不限定第一滑动部2121与第一弯折部2122的结构形式,第一滑动部2121与第一弯折部2122可以为一体形成的结构,或者,第一滑动部2121与第一弯折部2122为独立的连接部件,第一滑动部2121与第一弯折部2122可通过插接、卡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以保证第一板体210与第一导向部220的连接稳定性。
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部312包括第二滑动部3121和连接于第二滑动部3121的第二弯折部3122(可参考图4至图6所示),第二弯折部3122相对于第二滑动部3121向第二侧弯折,通过第二连接部312的弯折结构设置,使得第二导向部320位于安装槽130的第二侧,保证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二导向部320沿不同的路径运动,避免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二导向部320发生干涉。第二连接部312与第一连接部212连接于同一个安装槽130内,通过第一连接部212与第二连接部312的弯折结构设置,使得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二导向部320位于安装槽130的相对侧,结构简单。
其中,第二滑动部3121可以滑动连接于安装槽130内,也可以滚动连接于安装槽130内。如第一滑动部2121与第二滑动部3121滑动(滚动)连接于同一个安装槽130内。第二滑动部3121与第二弯折部3122为功能不同的两部分,但不限定第二滑动部3121与第二弯折部3122的结构形式,第二滑动部3121与第二弯折部3122可以为一体形成的结构,或者,第二滑动部3121与第二弯折部3122为独立的连接部件,第二滑动部3121与第二弯折部3122可通过插接、卡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以保证第二板体310与第二导向部320的连接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212与第二连接部312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滚动连接于安装槽130内。第一连接部212与第二连接部312的结构可以相同,但第一弯折部2122与第二弯折部3122的弯折方向相反,当然,第一连接部212与第二连接部312的结构也可以不同,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
参考图4和图5所示,当第一连接部212与第二连接部312的结构相同,第一板体210与第二板体310的结构可以相同,第一板体210在转动180°后可作为第二板体310,结构简单,安装简便且有助于降低成本;当然,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二导向部320的结构可以相同,此时,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的结构相同,第一隔板200可在转动180°后作为第二隔板300,可降低隔板的加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13所示,第一侧为安装槽130的上侧,第二侧为安装槽130的下侧,安装槽130的长度方向可以为水平方向,还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但倾斜角度较小,如倾斜角度小于等于30°、小于等于45°等,安装槽130并非纵向倾斜。安装槽130可以沿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倾斜。此时,盒体100可以为朝向上方开口的结构,方便调节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的位置,还方便储存物品。
当然,第一侧还可以为安装槽130的前侧,第二侧为安装槽130的后侧(图中未示意),安装槽130沿上下方向延伸,安装槽130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还可以为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
上述的第一板体210与第二板体3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如注塑成型、挤压成型等;或者,第一板体210与第二板体310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为多个零部件组装的结构,如第一板体210包括第一框架214和被第一框架214包围的第一板件213,第一板件213可以为被第一框架214包围的第一玻璃,第二板体310包括第二框架314和第二板件313,第二板件313可以为被第二框架314包围的第二玻璃,第一板体210与第二板体310的结构多样,可根据需要选择。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框架214包围的结构不限于第一玻璃,还可以为其他材质,如塑料、金属材质等;同理,第二板件313不限于第二玻璃,还可以为其他材质,如塑料、金属材质等。
当第一隔板200的第一分隔部211为整块的板件,第二隔板300的第二分隔部311为整块的板件,第一隔板200的整体性更强,第二隔板300的整体性更强,相对于钢丝围成的隔板,可解决钢丝瓶框中间缝隙较大、物品会乱窜的问题,通过贯穿式第一导轨140、第二导轨150以及上次下错位的第一导向部220和第二导向部320的巧妙布局,为用户提供随意选择大小空间和位置,以及二合一的外观设计,当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处于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状态时,外观浑然一体,与一个隔板一样,整体更加的简洁,当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处于独立的分离状态,可增加分区数量,隔板由一变二,同样是简洁的设计外观。用户可以一二三分区自由切换,大中小分区自由调节,位置自由排布。
当然,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也可以选择钢丝围成的结构。
下面,结合图4至图7所示,对于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在结合状态与分离状态的切换方式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隔板200设置有第一磁性部230,第二隔板300设置有第二磁性部330,第一磁性部230与第二磁性部330适于相互吸合,通过磁场力实现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的结合,使得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的连接稳定性好,且磁场力对于吸合具有助力作用,结构简单,用户操作更加省力。
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通过磁性吸合,保持在结合状态,在分离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时,需要克服磁场力。第一磁性部230与第二磁性部330均可以为磁铁;或者,第一磁性部230与第二磁性部330中的一个为磁铁,另一个为铁磁性材料,如铁块或铁片;或者,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中的一个设置磁铁,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中的另一个为铁磁性材质的结构,则不需要额外配合其他结构,也能实现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的吸合,结构简单。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6所示,第一连接部212设置有位于盒体100外侧的第一槽体2123,第一槽体2123内设置第一磁性部230,第一磁性部230与第一连接部212的连接方式简单,第二连接部312设置有位于盒体100外侧的第二槽体3123,第二槽体3123内设置第二磁性部330(可参考图6),第二磁性部330与第二连接部312的连接方式简单,且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的结构更加紧凑。
参考图4和图8所示,当第一连接部212包括第一滑动部2121与第一弯折部2122,第一滑动部2121与第一弯折的连接处设置第一槽体2123,第一槽体2123方便加工。第一槽体2123可朝向第一导向部220所在侧开口,第一磁性部230可通过此开口插入第一槽体2123,第一槽体2123的局部可通过第一导向部220遮盖,通过第一连接部212与第一导向部220配合,实现第一磁性部230在第一连接部212的固定。其中,第一磁性部230还可以通过卡接、粘接等方式固定于第一连接部212。
参考图4和图8所示,当第二连接部312包括第二滑动部3121与第二弯折部3122,第二滑动部3121与第二弯折的连接处设置第二槽体3123,第二槽体3123方便加工。第二槽体3123可朝向第二导向部320所在侧开口,第二磁性部330可通过此开口插入第二槽体3123。第二槽体3123的局部可通过第二导向部320遮盖,通过第二连接部312与第二导向部320配合,实现第二磁性部330在第二连接部312的固定。其中,第二磁性部330还可以通过卡接、粘接等方式固定于第二连接部312。
第一磁性部230还可以通过粘接、铆接等方式连接于第一隔板200,第二磁性部330还可以通过粘接、铆接等方式连接于第二隔板300,第一磁性部230与第二磁性部330的安装方式、位置多样,可根据需要选择。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性部230不限于设置在第一连接部212,还可以设置在第一分隔部211,第二磁性部330不限于设置在第二连接部312,还可以设置在第二分隔部311,第一磁性部230与第二磁性部330的位置多样,可根据需要选择。
当然,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的连接方式不限于上述的磁吸,还可以为插接、卡接、粘接等方式,如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设置相适配的插接部、插接部、粘扣等结构,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的连接方式多样。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4至图7所示,在安装槽130的延伸方向上,盒体100的至少一个位置设置有第三磁性部170,第一磁性部230与第二磁性部330中的至少一个适于与第三磁性部170吸合,以实现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中的至少一个吸合于盒体100,可使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中的至少一个定位于盒体100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且结构简单。第三磁性部170的位置需要与第一磁性部230、第二磁性部330相匹配。
结合图4和图7所示,在安装槽13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三槽体160,第三槽体160内设置第三磁性部170,使得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中的至少一个保持在盒体100的端部,使得盒体100的保持一个整体的储物空间190。但,安装槽130的长度方向的其他位置也可以设置第三磁性部170,如安装槽130的中点处、三等分处、四等分处等多个位置,使得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可吸合固定在安装槽130的不同位置,以将盒体100内的储物空间190分隔出不同的空间大小;此时,第三磁性部170可插接、粘接等方式安装在第一侧壁110的对应位置。第三磁性部170可通过插接固定于第三槽体160内,或者,通过粘接固定于第三槽体160内,第三磁性部170的具体固定方式不限,保证第三磁性部170稳定连接于盒体100即可。
当第一磁性部230设置在第一分隔部211,第二磁性部330设置在第二分隔部311,则第三磁性部170可设置在盒体100的第二侧壁120上,第二侧壁120位于安装槽13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当然,第一隔板200、第二隔板300与盒体100的连接方式不限于上述的磁吸,还可以为插接、卡接、粘接等方式,如第一隔板200与盒体100、第二隔板300与盒体100均设置相适配的插接部、插接部、粘扣等结构,第一隔板200、第二隔板300与盒体100的连接方式多样。
下面,参考图1、图4至图10所示,对于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二导向部320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1所示,盒体100设置有第一导轨140和第二导轨150,第一导轨140对第一导向部220进行导向,第二导轨150对第二导向部320进行导向。其中,第一导轨140可以为轨道或槽,第一导轨140的结构形式不限,第一导轨140与安装槽130的延伸方向一致,以保证第一导轨140与第一导向部220配合可引导和限位第一隔板200沿安装槽130移动。同理,第二导轨150可以为轨道或槽,第二导轨150的结构形式不限,第二导轨150与安装槽130的延伸方向一致,以保证第二导轨150与第二导向部320配合可引导和限位第二隔板300沿安装槽130移动。
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一导轨140的配合方式多样,可以但不限于为,第一导向部220滚动连接或滑动连接第一导轨140,第一导向部220滚动连接于第一导轨140,运动摩擦小,第一隔板200的运动更加顺畅;第一导向部220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140,第一导向部220的结构简单,有助于简化第一隔板200的结构。
第二导向部320与第二导轨150的配合方式多样,可以但不限于为,第二导向部320滚动连接或滑动连接第二导轨150,第二导向部320滚动连接于第二导轨150,运动摩擦小,第二隔板300的运动更加顺畅;第二导向部320滑动连接于第二导轨150,第二导向部320的结构简单,有助于简化第二隔板300的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8、图9所示,第一导向部220包括第一连接件221和若干第一导向轮222,第一连接件221固定于第一连接部212,第一导向轮222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件221,第一导向轮222的轮面抵接盒体100。第一导向轮222与盒体100的第一导轨140导向配合,实现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一导轨140的滚动配合,结构简单,且第一隔板200的运动阻力小。
其中,当第一连接部212包括第一滑动部2121和第一弯折部2122,第一连接件221可通过铆接、插接、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一弯折部2122,第一连接件221可以为板、块、片等结构,第一导向轮222的第一轴体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件221,第一导向轮222的第一轮体转动连接于第一轴体,实现第一轮体的转动,结构简单。当然,第一轴体与第一轮体还可以为固定连接,第一轴体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件221。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向部320包括第二连接件321和若干第二导向轮322(参考图8和图9所示),第二连接件321固定于第二连接部312,第二导向轮322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件321,第二导向轮322的轮面抵接盒体100。第二导向轮322与盒体100的第二导轨150导向配合,实现第二导向部320与第二导轨150的滚动配合,结构简单,且第二隔板300的运动阻力小。
其中,当第二连接部312包括第二滑动部3121和第二弯折部3122,第二连接件321可通过铆接、插接、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二弯折部3122,如第二连件通过第二紧固件323固定于第二弯折部3122。第二连接件321可以为板、块、片等结构,第二导向轮322的第二轴体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件321,第二导向轮322的第二轮体转动连接于第二轴体,实现第二轮体的转动,结构简单。当然,第二轴体与第二轮体还可以为固定连接,第二轴体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件321。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1和图13所示,第一导轨140包括相对设置且具有间距的第一导向板141和第二导向板142,第一导向轮222位于第一导向板141与第二导向板142之间的第一导向通道143内,第一导向轮222的轮面抵接第一导向板141与第二导向板142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第一导轨140对第一导向轮222进行导向和限位,结构简单且导向效果好。
其中,第一导向轮222的轮面抵接第一导向板141与第二导向板142中的至少一个,轮面可以同时接触第一导向板141和第二导向板142,轮面还可以仅接触第一导向板141或第二导向板142。第一导向轮222可在第一导轨140的延伸方向设置一个或多个,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导向部220设置有两个第一导向轮222,两个第一导向轮222之间设置第一连接部212,在第一隔板200沿安装槽130正向和反向运动,均可以起到导向作用。
当然,在垂直于第一导轨140延伸的方向,第一导向部220还可以并列设置两个导向轮(图中未示意),第一导轨140夹持在两个导向轮之间,也能实现滚动导向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1和图13所示,第二导轨150包括相对设置且具有间距的第三导向板151和第四导向板152,第二导向轮322位于第三导向板151与第四导向板152之间的第二导向通道153内,第二导向轮322的轮面抵接第三导向板151与第四导向板152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第二导轨150对第二导向轮322进行导向和限位,结构简单且导向效果好。
其中,第二导向轮322的轮面抵接第三导向板151与第四导向板152中的至少一个,轮面可以同时接触第三导向板151和第四导向板152,轮面还可以仅接触第三导向板151或第四导向板152。第二导向轮322可在第二导轨150的延伸方向设置一个或多个,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导向部320设置有两个第二导向轮322,两个第二导向轮322之间设置第二连接部312,在第二隔板300沿安装槽130正向和反向运动,均可以起到导向作用。
当然,在垂直于第二导轨150延伸的方向,第二导向部320还可以并列设置两个导向轮(图中未示意),第二导轨150夹持在两个导向轮之间,也能实现滚动导向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二导向部32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导向轮,通过与盒体100滚动配合进行导向和限位。当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二导向部320均设置导向轮,则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二导向部320的结构可以相同,结构简单,可降低生产成本,且安装槽130的两侧受力更加均衡。当然,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二导向部320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与盒体100滑动配合。如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二导向部320中的一个与盒体100滚动配合,另一个与盒体100滑动配合。
当第一导向部220与第一导轨140滑动配合,则第一导向部220设置有滑块,第一导轨140的结构可参考上述,将导向轮替换为滑块;当第二导向部320与第二导轨150滑动配合,则第二导向部320也设置有滑块,第二导轨150的结构可参考上述,将导向轮替换为滑块。当然,第一连接部212也可以向盒体100的一侧凸出形成滑块,第二连接部312也可以相盒体100的一侧凸出形成滑块。
参考图3所示,盒体100的前后方向对应于安装槽130的长度方向,第一连接部212可运动到安装槽130的前端,此时,第一导向部220运动到盒体100外侧的第一导轨140的端部,第一导向部220设置两个第一导向轮222,一个第一导向轮222位第一连接部212的前端,另一个第一导向轮222位于第一连接部212的后端,由于第一导轨140不超出第一侧壁的前端,第一隔板200运动到盒体100的前端的极限位置时,第一隔板200与盒体100的前端设置有间距,因此,安装槽130的前端可与盒体100的前端设置有间距,以通过安装槽130的前端为第一隔板200进行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导向部220采用其他结构或者其他安装方式的情况下,安装槽130的前端与盒体100的前端的相对位置关系不作限定,如安装槽可以延伸至第一侧壁的前端,以使第一隔板可与盒体相贴合或接近贴合。当然,盒体100与第一隔板200、第二隔板300的导向配合方式,不限于上述,盒体100还可以设置有导向钢丝、导向杆、导向凸起等结构,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设置与之匹配的导向部。
上述的第二导向板与第三导向板之间可起到导向和限位第一滑动部、第二滑动部的作用,保证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的运动更加稳定,且结构简单。
下面,对于第一板体210、第二板体310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4至图6所示,第一分隔部211连接有第一配合部215,第二分隔部311连接有第二配合部315,第一分隔部211与第二分隔部311连接为一个分隔板,即第一分隔部211与第二分隔部311处于结合状态,沿分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的长度方向,第一配合部215与第二配合部315配合覆盖第一分隔部211和第二分隔部311,两个隔板的整体性更强,用户体验更好。
其中,沿分隔板的长度方向,第一配合部215位于分隔板的第一端,第二配合部315位于分隔板的第二端,第一配合部215与第二配合部315的长度之和等于分隔板的长度,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配合部215位于分隔板的左端,第二配合部315位于分隔板的右端。
此时,沿第一隔板200的厚度方向,第一配合部215向第二隔板300所在侧伸出,沿第二隔板300的厚度方向,第二配合部315向第一隔板200所在侧伸出,以保证第一配合部215与第二配合部315覆盖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之间的空隙,使得处于结合状态的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的整体性更好。
另外,参考图1至图3所示,第一配合部215与第二配合部315还可以作为分开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的着力部位,用户可以通过两个手指相向用力,以推动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分离,操作简便,且结构简单。在第一隔板200和第二隔板300进行安装时,需要保证第一配合部215与第二配合部315均朝向上方,第一配合部215与第二配合部315的安装方向需要相互匹配,因此,第一配合部215与第二配合部315还可以起到防呆的作用,以提升装配准确性和装配效率。
其中,第一分隔部211与第一配合部215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或者,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同理,第二分隔部311与第二配合部315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或者,可拆卸连接的结构,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的结构多样,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5和图6所示,第一配合部215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二配合部315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平行且相对设置,第一配合部215与第二配合部315相对设置的表面分别为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一隔板200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可以为30°、45°、60°等多种角度,同理,第二斜面与第二隔板300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可以为30°、45°、60°等多种角度,夹角的具体数值不作限定。
当然,第一配合部215与第二配合部315相对设置的表面还可以为直线延伸,第一配合部215与第二配合部315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1至图13所示,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的结构相同,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安装的方向和位置不同。两种隔板的结构相同,可通过一次开模加工出两种隔板,可降低开发和生产的成本,还能提升生产效率。
当第一隔板200设置有第一配合部215,第二隔板300设置有第二配合部315,第一配合部215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二配合部315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一隔板200的长度方向形成45°夹角,第二斜面与第二隔板300的长度方向形成45°夹角,则保证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的结构相同。
当然,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的结构也可以不同,储物装置的结构更加多样。
一些情况下,参考图1所示,盒体100还连接有拉手180,拉手180可位于第二侧壁120的外侧,方便抽拉、取放盒体100,结构简单且加工简便。
结合图1至图13所示,第一隔板200包括第一板体210和第一导向部220,第一板体210包括第一框架214和第一板件213,第一框架214与第一板件213配合形成第一分隔部211和第一连接部212,第一框架214包括第一滑动部2121与第一弯折部2122。第一导向部220包括第一连接件221和第一导向轮222,第一连接件221通过第一紧固件223固定于第一弯折部2122,第一导向轮222滚动连接于盒体100的第一导轨140,起到限位和顺畅移动的作用。第一框架214连接有第一配合部215,第一配合部215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一板件213可以为玻璃(但不限于材质),第一框架214的两端均有第一槽体2123,第一槽体2123内安装磁铁,磁铁作为第一磁性部230,用于第一隔板200和第二隔板300之间磁吸固定,以及第一隔板200和盒体100之间磁吸固定,第一框架214两端紧固连接第一导向部220,第一导向部220整体固定在第一导轨140的第一导向通道143内,使其第一隔板200整体可以滑动。
第二隔板300与第一隔板200的结构相同,第一隔板200转动180°,则可作为第二隔板300使用,可简化储物装置的结构以及零件。盒体100设置第一导轨140与位于第一导轨140上方的第二导轨150,第一导向部220安装在第一导轨140内,第二导向部320安装在第二导轨150内,第一导向部220和第二导向部320均沿盒体100的前后方向移动。盒体100的安装槽13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三槽体160,第三槽体160内设置磁铁,磁铁为第三磁性部170,当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中的至少一个靠近盒体100的边缘则通过磁力进行吸合。
储物装置的组装步骤可以为:首先将对应的槽体内安装磁铁,再将第一板体210的两端插入到盒体100的安装槽130后,连接第一板体210与第一导向部220,同理安装第二隔板300,保证第一导向部220位于第一导轨140内,第二导向部320位于第二导轨150内,这样两个导向部就能错开。
上述的储物装置,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的配合方式新颖,结构简单,可根据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将隔板进行组合和分离,以满足用户不同数量的分区需求,并且可以对分区的数量,分区的大小和位置随意的排布;当用户不想对盒体100进行分割的时候,还可以将隔板滑到边缘;当用户想对盒体100进行一分为二的分类存储的时候,可以将结合状态的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或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中的一个滑动到盒体100的任何位置,任意调节两个分区的大小;当用户想对盒体100进行三个分区的时候,可以将第一隔板200和第二隔板300分开,任意调节盒体100内三个分区的大小。
例如,用户可以将组合的分隔板一分为二,此时可以看做将盒体100一分为三,形成3个分区,用户可以充分使用这三个分区,对物品的分类摆放提供更多分区进行存储,从左到右的大小可以随意排布,ABC,ACB,CAB,CBA,BBB,CCD,CDC,DCC等,其中,每个字母代表一定大小的分区,例如A代表1/2左右大小分区,B代表1/3左右大小的分区,C代表1/6左右大小的分区,D代表2/3左右的分区,以上分区的大小和排列组合不限定具体数字。相对于中间是断开的安装槽130,无法实现一侧大于1/2的分区方案,难以给用户更自由的选择空间,并且外观看着隔板数量始终是两个,整体不够简洁。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中的储物装置,通过可结合为整体的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通过贯穿式安装槽130以及上次下错位的导向部布局巧妙设计,给用户提供可选择大小空间和位置,以及二合一的外观设计,当两个隔板磁吸在一起的时候外观浑然一体,整体更加的简洁,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分开,同样是简洁的设计外观,用户可以一二三分区自由切换,大中小分区自由调节,位置自由排布。无论从简洁的整体外观,还是从任意加减的分区的数量,还是分区大小的位置排布,都比传统方案能为用户提供不同大小,不同数量,不同位置的分储选择。
用户使用过程如下:当用户打开门体的时候,如果不想用隔板,可以直接将第一隔板200和第二隔板300滑动到安装槽的边缘,通过磁吸可以吸附到盒体100边缘。当用户想将容器进行一分为二的时候,可以将两个磁吸在一起的隔板滑动到任何所能滑到适合用户想到的区域;当用户想将容器进行更加精细的分区一分为三的时候,此时,两个隔板可以为手动克服磁吸力,将第一隔板200与第二隔板300分开,让盒体100成为三个分区,并且两个分隔板也可以滑动到滑道的任何位置,自由的调节大小,位置,满足用户多种的使用需求,无限的调节方式。
参考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设备本体400和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的储物装置,设备本体400内构造有间室,储物装置位于间室内。储物装置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则制冷设备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具有可参考上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储物装置可以为放置在搁架410上的储物盒,储物装置可独立于制冷设备使用,也可以放置在制冷设备内使用;储物装置还可以为连接于门体的储物框,储物框可固定于门体或可拆卸连接于门体;储物装置还可以连接于设备本体400的抽屉,储物装置可抽拉的连接于设备本体400,储物装置位于独立的间室内,或者,储物装置位于冷藏间室或冷冻间室内。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储物柜,包括柜本体和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的储物装置,柜本体内设置储物装置。储物装置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则储物柜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具有可参考上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储物装置可以为放置在搁架410上的储物盒,储物装置可独立于储物柜使用,也可以放置在储物柜内使用;储物装置还可以为连接于门体的储物框,储物框可固定于门体或可拆卸连接于门体;储物装置还可以连接于柜本体的抽屉,储物装置可抽拉的连接于柜本体。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4)

1.一种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构造有储物空间,包括至少一个开设有安装槽的第一侧壁;
第一隔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板体包括第一分隔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分隔部位于所述储物空间内,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一导向部;
第二隔板,包括第二板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导向部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同侧,所述第二板体包括第二分隔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分隔部位于所述储物空间内,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移动的连接于同一所述安装槽;
在所述安装槽的长度方向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盒体导向配合,在所述安装槽的长度方向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盒体导向配合,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位于所述安装槽的相对侧;
其中,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适于沿所述安装槽移动,以调节所述储物空间的空间划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滑动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部向所述第一侧弯折;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滑动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部向所述第二侧弯折,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滑动连接于同一所述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设置有第一磁性部,所述第二隔板设置有第二磁性部,所述第一磁性部与所述第二磁性部适于相互吸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盒体外侧的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内设置所述第一磁性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盒体外侧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内设置所述第二磁性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槽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盒体的至少一个位置设置有第三磁性部,所述第一磁性部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中的至少一个适于与所述第三磁性部吸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向部滚动连接或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向部滚动连接或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若干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导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导向轮的轮面抵接所述盒体;
和/或,所述第二导向部包括第二连接件和若干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导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导向轮的轮面抵接所述盒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包括相对设置且具有间距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的第一导向通道内,所述第一导向轮的轮面抵接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第二导向板中的至少一个;
和/或,所述第二导轨包括相对设置且具有间距的第三导向板和第四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所述第三导向板与所述第四导向板之间的第二导向通道内,所述第二导向轮的轮面抵接所述第三导向板与所述第四导向板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部连接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分隔部连接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分隔部处于结合状态,沿所述第一隔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覆盖所述第一分隔部和所述第二分隔部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配合部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相平行且相对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的结构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侧壁。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槽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中的至少一种设置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相邻;
其中,所述第一侧为所述安装槽的上侧,所述第二侧为所述安装槽的下侧。
14.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和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储物装置,所述设备本体内构造有间室,所述储物装置位于所述间室内。
CN202222848892.3U 2022-10-26 2022-10-26 储物装置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18764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8892.3U CN218764151U (zh) 2022-10-26 2022-10-26 储物装置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8892.3U CN218764151U (zh) 2022-10-26 2022-10-26 储物装置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4151U true CN218764151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702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48892.3U Active CN218764151U (zh) 2022-10-26 2022-10-26 储物装置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4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46598B2 (en) Refrigerator
US10677519B2 (en) Refrigerator
US11073331B2 (en) Refrigerator
US8220285B2 (en) Refrigerator
EP2292998B1 (en) Refrigerator drawer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US20180038632A1 (en) Refrigerator
US10835040B1 (en) Appliance storage assembly
WO2014190667A1 (zh) 冰箱抽屉
CN218764151U (zh) 储物装置及制冷设备
US20100175419A1 (en) Refrigerator
CN113302442B (zh) 配备有级联储物篮系统的器具
CN117968297A (zh) 储物装置及制冷设备
KR100677983B1 (ko) 냉장고 서랍 인출입구조
CN220366583U (zh) 制冷设备
KR100782183B1 (ko) 냉장고 이중서랍
KR101432292B1 (ko) 냉장고
CN212057913U (zh) 用于储存的装置、冰箱
CN219178104U (zh) 一种具有空间划分结构的冰箱抽屉
CN217005084U (zh) 一种冰箱
CN203454574U (zh) 冷柜
CN221122740U (zh) 冰箱
CN111059853B (zh) 冰箱
CN216924896U (zh) 一种冰箱抽屉及冰箱
CN221005635U (zh) 冰箱
CN220871238U (zh) 一种抽屉组件及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