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60056U - 一种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60056U
CN218760056U CN202123220890.1U CN202123220890U CN218760056U CN 218760056 U CN218760056 U CN 218760056U CN 202123220890 U CN202123220890 U CN 202123220890U CN 218760056 U CN218760056 U CN 2187600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
steam
pressure
waste heat
wat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208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小龙
陈书毅
刘继承
吴昊
陆建东
王骏
许军
杜玮
白宁
白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East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East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East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East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208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600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600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600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设置于燃气轮机排烟端的余热锅炉,通入余热锅炉内部的凝结水供水管,从余热锅炉内部引出的蒸汽管道,连接在蒸汽管道末端的蒸汽轮机;其中,余热锅炉靠近燃气轮机排烟端为高温烟气区,温度为500℃左右,余热锅炉远离燃气轮机排烟端为低温烟气区,低温烟气区设有烟囱,温度为200‑300℃左右;高温烟气区外安装高压汽包,低温烟气区外安装低压汽包,高压汽包与低压汽包之间设有高压给水管,高压给水管上设有高压给水泵,高压给水泵能够将低压汽包内的水输送至高压汽包内进一步加热,形成高压高热的蒸汽,主要用于回收利用燃气轮机发电时产生的高温烟气中的热能。

Description

一种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利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是指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空气经被燃气轮机驱动的压气机压缩后进入燃气轮机燃烧室,与燃料混合燃烧后,形成的高温高压烟气推动燃气轮机做功,一部分功用于驱动压气机,另一部功则带动发电机发电。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烟气,加热余热锅炉中的水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用于驱动蒸汽轮机发电。上述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构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存在余热损失。对于余热锅炉,排烟不仅仅造成余热浪费,还导致烟气白烟等环保问题。
对于北方供热型燃机联合循环机组,一般都处于大城市附近,供热需求都比较大。如何同时充分回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烟气废热的排汽余热,使得燃机联合循环机组的余热均得到有效利用,是一项有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
该系统包括:设置于燃气轮机排烟端的余热锅炉,通入余热锅炉内部的凝结水供水管,从余热锅炉内部引出的蒸汽管道,连接在蒸汽管道末端的蒸汽轮机;
其中,余热锅炉靠近燃气轮机排烟端为高温烟气区,温度为500℃左右,余热锅炉远离燃气轮机排烟端为低温烟气区,低温烟气区设有烟囱,温度为200-300℃左右;高温烟气区外安装高压汽包,低温烟气区外安装低压汽包,高压汽包与低压汽包之间设有高压给水管,高压给水管上设有高压给水泵,高压给水泵能够将低压汽包内的水输送至高压汽包内进一步加热,形成高压高热的蒸汽;
凝结水供水管从低温烟气区通入余热锅炉后连接在低压汽包上,低压气包和高压汽包上引出的低压蒸汽管和高压蒸汽管接入蒸汽轮机的低压补汽口和高压进气口。
进一步地,蒸汽轮机同时具备高压进气口和低压进气口,低压汽包上引出的低压蒸汽管连接在蒸汽轮机的低压进气口。
进一步地,为了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分别连接着燃气发电机与蒸汽发电机,燃气发电机与蒸汽发电机通过电缆同时连接在变压机组上,变压机组连接在电网上。
进一步地,蒸汽轮机低压排气缸与凝汽器和二级换热器的进气端的连接。
进一步地,凝汽器的凝结排液端与二级换热器的进液端之间的管路上通过一号水泵连回凝结水供水管,二级换热器的排液端通过二号水泵连回凝结水供水管。
进一步地,凝汽器和二级换热器内的换热管路连接在供暖系统上,作为北方居民冬季供暖的补充供热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在主要利用燃气轮机发电的电厂设置余热锅炉,充分利用高温烟气的温度,将水加热成蒸汽,相应增加蒸汽轮机作为辅助发电机组,对于未充分利用的蒸汽,进行二级冷凝换热,冷凝后的水再次通过凝结水供水管通入余热锅炉内加热,换热管路将带有热量的输送至供暖系统,作为城市供暖的热源,整个系统不但充分利用的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的余热,并且在水的利用构成循环体系,有效节约燃气资源与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余热利用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余热锅炉,2.燃气轮机,3.蒸汽轮机,4.烟囱,5.凝结水供水管,6.低压汽包,7.高压汽包,8.高压给水泵,9.高压给水管,10.凝汽器,11.二级换热器,12.换热管路,14.供暖系统,15.一号水泵,16.二号水泵,21.燃气发电机,31.蒸汽发电机,61.低压蒸汽管,71.高压蒸汽管,30.变压机组,40.电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图1示意了余热利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该系统包括:设置于燃气轮机2排烟端的余热锅炉1,通入余热锅炉1内部的凝结水供水管5,从余热锅炉1内部引出的蒸汽管道,连接在蒸汽管道末端的蒸汽轮机3;其中,余热锅炉1靠近燃气轮机2排烟端为高温烟气区,余热锅炉1远离燃气轮机2排烟端为低温烟气区,低温烟气区设有烟囱4;高温烟气区外安装高压汽包7,低温烟气区外安装低压汽包6,高压汽包7与低压汽包6之间设有高压给水管9,高压给水管9上设有高压给水泵8;凝结水供水管5从低温烟气区通入余热锅炉1后连接在低压汽包6上,低压气包6和高压汽包7上引出的低压蒸汽管61和高压蒸汽管71接入蒸汽轮机3的低压补汽口和高压进气口。
低压汽包6上引出的低压蒸汽管61连接在蒸汽轮机3的低压进气口;燃气轮机2与蒸汽轮机3分别连接着燃气发电机21与蒸汽发电机31,燃气发电机21与蒸汽发电机31通过电缆同时连接在变压机组30上,变压机组30连接在电网40上。
蒸汽轮机3低压排气缸与凝汽器10和二级换热器11的进气端的连接;凝汽器10的凝结排液端与二级换热器11的进液端之间的管路上通过一号水泵15连回凝结水供水管5,二级换热器11的排液端通过二号水泵16连回凝结水供水管5;凝汽器10和二级换热器11内的换热管路12连接在供暖系统14上。
工作原理:燃气轮机2通过燃料燃烧驱动燃气发电机21发电,同时产生高温高热的烟气排入余热锅炉1,凝结水供水管5从低温烟气区通入余热锅炉1后连接在低压汽包6上,同时,低压汽包6还连接着大部分盘绕在低温烟气区的加热管路,水在低压汽包6内一部分形成低压蒸汽,一部分通过高压给水管9和高压给水泵8送入高压汽包7二次加热;同时,高压汽包7还连接着大部分盘绕在高温烟气区的加热管路,低压汽包6和高压汽包7产生的蒸汽全部输向蒸汽轮机3,驱动其发电;
蒸汽轮机3为充分利用的蒸汽,蒸汽轮机3低压排气缸与凝汽器10和二级换热器11的进气端的连接,将排出的蒸汽通过凝汽器10和换热器11冷却后形成冷凝水,冷凝水通过一号水泵15和二号水泵16送回凝结水供水管5。
经过凝汽器10和二级换热器11的换热管路12内将热水送向供热系统进行供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置于燃气轮机(2)排烟端的余热锅炉(1),通入余热锅炉(1)内部的凝结水供水管(5),从余热锅炉(1)内部引出的蒸汽管道,连接在蒸汽管道末端的蒸汽轮机(3);
其中,余热锅炉(1)靠近燃气轮机(2)排烟端为高温烟气区,余热锅炉(1)远离燃气轮机(2)排烟端为低温烟气区,低温烟气区设有烟囱(4);
高温烟气区外安装高压汽包(7),低温烟气区外安装低压汽包(6),高压汽包(7)与低压汽包(6)之间设有高压给水管(9),高压给水管(9)上设有高压给水泵(8);
凝结水供水管(5)从低温烟气区通入余热锅炉(1)后连接在低压汽包(6)上,低压汽包(6)和高压汽包(7)上引出的低压蒸汽管(61)和高压蒸汽管(71)接入蒸汽轮机(3)的低压补汽口和高压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汽包(6)上引出的低压蒸汽管(61)连接在蒸汽轮机(3)的低压进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轮机(2)与蒸汽轮机(3)分别连接着燃气发电机(21)与蒸汽发电机(31),燃气发电机(21)与蒸汽发电机(31)通过电缆同时连接在变压机组(30)上,变压机组(30)连接在电网(4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轮机(3)低压排气缸与凝汽器(10)和二级换热器(11)的进气端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汽器(10)的凝结排液端与二级换热器(11)的进液端之间的管路上通过一号水泵(15)连回凝结水供水管(5),二级换热器(11)的排液端通过二号水泵(16)连回凝结水供水管(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汽器(10)和二级换热器(11)内的换热管路(12)连接在供暖系统(14)上。
CN202123220890.1U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 Active CN2187600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20890.1U CN218760056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20890.1U CN218760056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60056U true CN218760056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42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20890.1U Active CN218760056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600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6317B (zh) 一种内燃发电机组余热梯级回收利用系统
CN108167028B (zh)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CN101586513A (zh) 回收利用沼气发电排烟余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71702A (zh) 汽轮机平行抽汽能级提升系统
CN108843406B (zh) 一种烟气再热式碟式光热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CN113623038A (zh) 一种空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和方法
CN109854318B (zh) 一种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及方法
CN219318398U (zh) 一种基于汽机高背压排汽的电厂冷端余热深度利用系统
CN218760056U (zh) 一种热电厂余热利用系统
CN215566146U (zh) 一种空气-蒸汽双介质耦合循环高效发电系统
CN113686190B (zh) 一种低温余热综合回收及利用的系统及方法
CN113899006B (zh) 一种利用低加疏水驱动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供热系统
CN215292608U (zh)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和吸收式换热的余热回收热电联供系统
CN109595046A (zh) 大型燃煤机组锅炉余热与汽轮机余热耦合全回收发电系统
CN210662813U (zh) 一种汽轮机平行抽汽能级提升系统
KR20190069994A (ko) 가스터빈을 이용한 복합 발전설비
CN209604111U (zh) 大型燃煤机组锅炉余热与汽轮机余热耦合全回收发电系统
CN208347882U (zh) 一种sofc燃料电池与内燃机燃气分布式耦合系统
CN108626740B (zh) 一种烟气多级干燥褐煤发电系统
CN216619885U (zh) 一种利用工业供汽余热加热入炉冷风的系统
CN112594019B (zh) 一种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能量梯级高效利用系统
CN208282066U (zh) 一种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
CN220119407U (zh) 一种低温烟气余热回收耦合式加热锅炉给水烟气消白系统
CN113864019B (zh) 一种空气-超临界rc318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系统和方法
CN218001548U (zh) 一种锅炉尾部烟道联通给水加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