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5278U - 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和水体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和水体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5278U
CN218755278U CN202222748177.2U CN202222748177U CN218755278U CN 218755278 U CN218755278 U CN 218755278U CN 202222748177 U CN202222748177 U CN 202222748177U CN 218755278 U CN218755278 U CN 218755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otor
fixed cylinder
storage tank
fixed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481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俊涛
孙爱丽
杨爽
王利刚
朴锦英
靳仙爽
黄艳玲
苑蓉
张婷
苏书宇
张潇元
韩松
于杰
刘�东
赵平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Kunlun Contracting and Engineering Corp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Kunlun Contracting and Engineering Corp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Kunlun Contracting and Engineering Corp,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27481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5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5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5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和水体净化系统,该装置可以包括储水箱,固定安装在储水箱顶端的蓄电池,固定安装在储水箱顶端的机箱,固定安装在机箱内的一号电机,转杆通过联轴器与一号电机固定连接,搅拌杆固定安装在转杆一端,固定筒固定安装在连接架一端,连接架固定安装在储水箱底端,导管连通设置在固定筒一侧,二号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筒顶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对溶解氧的实时检测下,来将促进剂及优势菌剂施加在原位水生态浮岛上,确保水体实时保持自净,但是在将促进剂及优势菌剂的施加中,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施加,通过人工施加比较繁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和水体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和水体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河流、湖泊等水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命脉,然而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过程中出现了相当多的河湖水体环境污染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上覆水体及底泥呈现“黑臭”状态,散发的臭味严重影响沿岸居民的生活环境。水污染物理修复可以降低污染物浓度,防止内源污染。目前黑臭水体修复方法有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三类。化学方法主要是投放各种化学制剂,能够快速提高水体透明度。物理法是根据污染物的来源,或调动其他水域水体参与等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例如截污清淤、人工曝气增氧、调水稀释等,能够实现大面积削减水体污染物。生物修复可以更深层次解决黑臭水体水质问题,并由于其耗资低、效果显著等优势成为热门水体净化的选择。在调研国内外进展基础上发现,黑臭水体治理的首选技术是原位好氧生物修复技术,该技术是利用原位动植物本身具有一定净化作用的功能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其关键影响因素是水体溶解氧、PH、温度等环境因素以及原位优势菌的作用发挥。微生物处理技术、曝气增氧、人工制造植物生态浮床等水生态修复技术,能够达到使原位生态系统保持平衡且对环境内的有害物质进行筛选与净化作用。已有研究认为耐污水生植物恢复是水生态系统修复的关键。亦有研究认为在以上基础上又提出了要对传统人工湿地进行全面提升,采用浮动湿地。在微生物处理中,以生态基为基础,辅助原位优势水生植物及根际微生物促进剂,在对溶解氧的实时检测下,来将促进剂及优势菌剂施加在原位水生态浮岛上,确保水体实时保持自净,但是在将促进剂及优势菌剂的施加中,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施加,通过人工施加比较繁琐。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添加原位生物促进剂、优势菌剂的水体净化装置和水体净化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和水体净化系统,解决上述背景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体净化装置,该装置便于添加原位生物促进剂和优势菌剂,该装置可以包括储水箱,还可以包括:
蓄电池,蓄电池固定安装在储水箱的顶端;
机箱,机箱固定安装在储水箱的顶端;
一号电机,一号电机固定安装在机箱内;
转杆,转杆通过联轴器与一号电机固定连接;
搅拌杆,搅拌杆一端固定安装在转杆上;
固定筒,固定筒固定安装在连接架的一端;
连接架,连接架固定安装在储水箱的底端;
导管,导管连通设置在固定筒一侧;
二号电机,二号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筒的顶端;
转柱,转柱通过联轴器与二号电机固定连接;
扇形柱,扇形柱固定安装在转柱的底端;
连接管,连接管连通设置在固定筒的底部。
优选的,还包括:
投料插管,投料插管连通设置在连接管的底端;
支撑架,支撑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投料插管上,另一端嵌入插槽中;
插槽,插槽开设在生态浮岛的顶端;
生态浮岛,投料插管底部设置在生态浮岛上;
支撑块,支撑块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一端;
水草放置筐,水草放置筐固定安装在生态浮岛的底端;
优势生态基,设置在生态浮岛底部,这样设置使得通过投料插管上固定安装的三个支撑架的作用下使得投料插管能够更加稳固的进行水体净化工作,同时将三个支撑架依次插入到生态浮岛上开设的三个插槽内部实现对投料插管的安装支撑工作,避免支撑架直接插入到植株周围对植株的生长造成干扰。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顶部连通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机箱开口设置,所述蓄电池与一号电机电性连接,这样设置使得通过储水箱共设置两个存储空间的作用下能够将原位生物促进剂和优势菌剂更加方便的进行存储使用,同时在储水箱顶部连通设置的两个注水口的作用下更加方便的向储水箱内部注入原料,在机箱的防护作用下使得一号电机能够更加安全耐久的进行工作。
优选的,所述转杆贯穿储水箱内壁与储水箱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搅拌杆共若干个,所述连接架共两个,所述导管连通设置在储水箱底部,所述导管共两个,这样设置使得通过蓄电池对一号电机供电使得一号电机工作在转杆的作用下带动若干个搅拌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转动的搅拌杆对储水箱内部的溶液进行搅拌减少溶液发生沉淀的情况,使得溶液在对水体净化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与二号电机电性连接,所述转柱贯穿固定筒内壁与固定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扇形柱与固定筒内壁接触,这样设置使得通过蓄电池对二号电机供电使得二号电机工作在转柱的作用下更加方便的带动扇形柱进行转动,又因为扇形柱一侧与固定筒内壁贴合另一侧与固定筒内壁不贴合的作用下使得其中一个导管将储水箱内部的溶液从扇形柱与固定筒内部空隙的部分进行排出溶液,从而使得两个导管将储水箱内部两个空间的溶液进行依次倾倒,从而实现将生物促进剂和优势菌剂依次控制用量的注入到水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共三个,所述支撑架与插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块与生态浮岛顶部抵接,这样设置使得支撑架在支撑块与生态浮岛顶部接触的作用下能够避免支撑架发生倾斜掉落的情况,在水草放置筐和优势生态基的作用下使得植株能够更加高效率的进行生长。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水体净化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投料设备和上述水体净化装置;
投料设备通过管道与储水箱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和水体净化系统。该装置和系统便于添加原位生物促进剂和优势菌剂,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便于添加原位生物促进剂和优势菌剂的水体净化装置,通过储水箱共设置两个存储空间的作用下能够将原位生物促进剂和优势菌剂更加方便的进行存储使用,同时在储水箱顶部连通设置的两个注水口的作用下更加方便的向储水箱内部注入原料,在机箱的防护作用下使得一号电机能够更加安全耐久的进行工作,通过蓄电池对一号电机供电使得一号电机工作在转杆的作用下带动若干个搅拌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转动的搅拌杆对储水箱内部的溶液进行搅拌减少溶液发生沉淀的情况,使得溶液在对水体净化效果更好,通过固定筒在两个连接架固定安装在储水箱底端的作用下使得固定筒在使用时能够更加稳固,通过蓄电池对二号电机供电使得二号电机工作在转柱的作用下更加方便的带动扇形柱进行转动,又因为扇形柱一侧与固定筒内壁贴合另一侧与固定筒内壁不贴合的作用下使得其中一个导管将储水箱内部的溶液从扇形柱与固定筒内部空隙的部分进行排出溶液,从而使得两个导管将储水箱内部两个空间的溶液进行依次倾倒,从而实现将生物促进剂和优势菌剂依次控制用量的注入到水体内部,同时扇形柱其中的扇形部分也能够将两个连通的导管同时进行封闭,从而实现水体不需要净化时能够对溶液进行停止流出的目的,使得生物促进剂和优势菌剂能够通过连接管注入到投料插管中对水体净化工作,提高了装置对原位生物促进剂和优势菌剂的水体净化效果;
(2)、该一种便于添加原位生物促进剂和优势菌剂的水体净化装置,通过投料插管上固定安装的三个支撑架的作用下使得投料插管能够更加稳固的进行水体净化工作,同时将三个支撑架依次插入到生态浮岛上开设的三个插槽内部实现对投料插管的安装支撑工作,避免支撑架直接插入到植株周围对植株的生长造成干扰,同时支撑架在支撑块与生态浮岛顶部抵接的作用下能够避免支撑架发生倾斜掉落的情况,在水草放置筐和优势生态基的作用下使得植株能够更加高效率的进行生长,提高了装置对原位生物促进剂和优势菌剂的水体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剖视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面剖视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B的放大图。
图中:1、储水箱;2、蓄电池;3、机箱;4、一号电机;5、转杆;6、搅拌杆;7、固定筒;8、连接架;9、导管;10、二号电机;11、转柱;12、扇形柱;13、连接管;14、投料插管;15、支撑架;16、插槽;17、生态浮岛;18、支撑块;19、水草放置筐;20、优势生态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添加原位生物促进剂和优势菌剂的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储水箱1,还包括:蓄电池2固定安装在储水箱1顶端,机箱3固定安装在储水箱1顶端,一号电机4固定安装在机箱3内,转杆5通过联轴器与一号电机4固定连接,搅拌杆6一端固定安装在转杆5上,固定筒7固定安装在连接架8一端,连接架8固定安装在储水箱1底端,导管9连通设置在固定筒7一侧,储水箱1顶部连通设置有注水口,机箱3开口设置,蓄电池2与一号电机4电性连接,转杆5贯穿储水箱1内壁与储水箱1内壁滑动连接,搅拌杆6共若干个,连接架8共两个,导管9连通设置在储水箱1底部,导管9共两个,这样设置使得通过储水箱1共设置两个存储空间的作用下能够将原位生物促进剂和优势菌剂更加方便的进行存储使用。
同时在储水箱1顶部连通设置的两个注水口的作用下更加方便的向储水箱1内部注入原料,在机箱3的防护作用下使得一号电机4能够更加安全耐久的进行工作,通过蓄电池2对一号电机4供电使得一号电机4工作在转杆5的作用下带动若干个搅拌杆6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转动的搅拌杆6对储水箱1内部的溶液进行搅拌减少溶液发生沉淀的情况,使得溶液在对水体净化效果更好。
通过固定筒7在两个连接架8固定安装在储水箱1底端的作用下使得固定筒7在使用时能够更加稳固,二号电机10固定安装在固定筒7顶端,转柱11通过联轴器与二号电机10固定连接,扇形柱12固定安装在转柱11底端,连接管13连通设置在固定筒7底部,蓄电池2与二号电机10电性连接,转柱11贯穿固定筒7内壁与固定筒7内壁滑动连接,扇形柱12与固定筒7内壁接触,这样设置使得通过蓄电池2对二号电机10供电使得二号电机10工作在转柱11的作用下更加方便的带动扇形柱12进行转动,又因为扇形柱12一侧与固定筒7内壁贴合另一侧与固定筒7内壁不贴合的作用下使得其中一个导管9将储水箱1内部的溶液从扇形柱12与固定筒7内部空隙的部分进行排出溶液,从而使得两个导管9将储水箱1内部两个空间的溶液进行依次倾倒,从而实现将生物促进剂和优势菌剂依次控制用量的注入到水体内部,同时扇形柱12其中的扇形部分也能够将两个连通的导管9同时进行封闭,从而实现水体不需要净化时能够对溶液进行停止流出的目的,使得生物促进剂和优势菌剂能够通过连接管13注入到投料插管14中对水体净化工作。
投料插管14连通设置在连接管13一侧,支撑架15固定安装在投料插管14一端,插槽16开设在生态浮岛17顶端,生态浮岛17设置在投料插管14底部,支撑块18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5一端,水草放置筐19固定安装在生态浮岛17底端,优势生态基20设置在生态浮岛17底部,支撑架15共三个,支撑架15与插槽16内壁滑动连接,支撑块18与生态浮岛17顶部抵接,这样设置使得通过投料插管14上固定安装的三个支撑架15的作用下使得投料插管14能够更加稳固的进行水体净化工作,同时将三个支撑架15依次插入到生态浮岛17上开设的三个插槽16内部实现对投料插管14的安装支撑工作,避免支撑架15直接插入到植株周围对植株的生长造成干扰,同时支撑架15在支撑块18与生态浮岛17顶部抵接的作用下能够避免支撑架15发生倾斜掉落的情况,在水草放置筐19和优势生态基20的作用下使得植株能够更加高效率的进行生长。
在使用时,通过向储水箱1内部注入原料,通过蓄电池2对一号电机4供电使得一号电机4工作在转杆5的作用下带动若干个搅拌杆6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转动的搅拌杆6对储水箱1内部的溶液进行搅拌减少溶液发生沉淀的情况,通过蓄电池2对二号电机10供电使得二号电机10工作在转柱11的作用下带动扇形柱12进行转动,又因为扇形柱12一侧与固定筒7内壁贴合另一侧与固定筒7内壁不贴合的作用下使得其中一个导管9将储水箱1内部的溶液从扇形柱12与固定筒7内部空隙的部分进行排出溶液,从而使得两个导管9将储水箱1内部两个空间的溶液进行依次倾倒,使得生物促进剂和优势菌剂能够通过连接管13注入到投料插管14中对水体净化工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水体净化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投料设备和上述水体净化装置;
投料设备(图中未示出)通过管道与储水箱连通。
本实施例中,上述投料设备可以是供水站,储水车等等,也可以是生物促进剂或者优势菌剂的储物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储水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蓄电池(2),所述蓄电池(2)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水箱(1)的顶端;
机箱(3),所述机箱(3)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水箱(1)的顶端;
一号电机(4),所述一号电机(4)固定安装在机箱(3)内;
转杆(5),所述转杆(5)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一号电机(4)固定连接;
搅拌杆(6),所述搅拌杆(6)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转杆(5)上;
固定筒(7),所述固定筒(7)固定安装在连接架(8)的一端;
连接架(8),所述连接架(8)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水箱(1)的底端;
导管(9),所述导管(9)连通设置在所述固定筒(7)一侧;
二号电机(10),所述二号电机(10)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筒(7)的顶端;
转柱(11),所述转柱(11)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二号电机(10)固定连接;
扇形柱(12),所述扇形柱(12)固定安装在所述转柱(11)的底端;
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的顶端连通设置在所述固定筒(7)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的顶部连通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机箱(3)开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2)与所述一号电机(4)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5)贯穿所述储水箱(1)的侧壁与所述储水箱(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搅拌杆(6)共若干个,所述连接架(8)共两个,所述导管(9)连通设置在所述储水箱(1)的底部,所述导管(9)共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2)与所述二号电机(10)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柱(11)贯穿固定筒(7)的内壁与所述固定筒(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扇形柱(12)与固定筒(7)内壁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投料插管(14),所述投料插管(14)连通设置在所述连接管(13)的底端;
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投料插管(14)上,另一端嵌入插槽(16)中;
插槽(16),所述插槽(16)开设在生态浮岛(17)的顶端;
生态浮岛(17),所述投料插管(14)的底部设置在所述生态浮岛(17)上;
支撑块(18),所述支撑块(18)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5)一端;
水草放置筐(19),所述水草放置筐(19)固定安装在所述生态浮岛(17)的底端;
优势生态基(20),所述优势生态基(20)设置在所述生态浮岛(17)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5)共三个,所述支撑架(15)与插槽(16)内壁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8)与所述生态浮岛(17)的顶部抵接。
10.一种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料设备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体净化装置;
所述投料设备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水箱(1)连通。
CN202222748177.2U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和水体净化系统 Active CN218755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8177.2U CN218755278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和水体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48177.2U CN218755278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和水体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5278U true CN218755278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99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48177.2U Active CN218755278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和水体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5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4934A (zh) 受污染水体直接原位治理净化与生态修复的技术
CN105836894B (zh) 一种潮汐流人工湿地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3072188A (zh) 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
CN108821442A (zh) 一种黑臭断头涌综合治理方法
CN111675428B (zh) 基于平板膜应急处理黑臭水体的方法及其平板超滤膜
CN113511721B (zh)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原位修复的生物治理系统
CN218755278U (zh) 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和水体净化系统
CN207645912U (zh) 一种高效率净化富营养化水质的装置
CN211338974U (zh) 一种本土微生物活化修复黑臭水体的装置
CN210559663U (zh) 一种风帽驱动好氧反应污水处理装置
CN205295095U (zh) 一种滞流黑臭水体治理的系统
CN202054672U (zh) 一种太阳能温室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05502830A (zh) 一种滞流黑臭水体治理的系统和方法
CN206940693U (zh) 一种适合黄河施工营地的移动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5314730A (zh) 一种污水河道自动水处理生化反应器
CN115557626A (zh) 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方法
CN205974187U (zh) 养猪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12770056U (zh) 长效生物活水原位净化黑臭水体的成套装置
CN205133243U (zh) 一种采用循环造流处理和修复污染水体的装置
CN210825890U (zh) 一种市政污泥处理用生物发酵罐
CN114380387A (zh) 一种景观水体修复处理方法
CN208249991U (zh) 黑臭水体处理一体化净化设备
CN208762352U (zh) 一种印染污水的深度处理设备
CN207551998U (zh) 一种双氧耦合mbr一体机污水处理装置
CN112723664A (zh) 一种生物生态联合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