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47417U - 手工具 - Google Patents

手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47417U
CN218747417U CN202223035065.9U CN202223035065U CN218747417U CN 218747417 U CN218747417 U CN 218747417U CN 202223035065 U CN202223035065 U CN 202223035065U CN 218747417 U CN218747417 U CN 218747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 value
lower limit
hand tool
upper limit
standard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350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子鈞
陈咏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fong Tools Co ltd
Mingxin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fong Tools Co ltd
Mingxin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fong Tools Co ltd, Mingxin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fong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3506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47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47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47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手工具,手工具本体包括一供套接一固紧件的套口及复数围构套口的侧边,径向相对的二该侧边之间界定一间距;第一尺寸标记设于手工具本体且对应于一第一标准范围;及第二尺寸标记设于手工具本体且对应于一第二标准范围。第一标准范围及第二标准范围其中一者为一公制尺寸范围、另一为一英制尺寸范围;第一标准范围包括一第一上限值及一第一下限值,第二标准范围包括一第二上限值及一第二下限值;当该第一下限值介于第二下限值与第二上限值之间时,间距不小于第一下限值且不大于第一上限值及第二上限值至少其中一者;当第一下限值大于第二下限值及第二上限值时,间距不小于第一下限值且不大于第一上限值。

Description

手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手工具。
背景技术
一般的手工具,例如但不限开口扳手、闭口扳手、梅花扳手、棘轮扳手、套筒等,设有至少一供套接一固紧件的套口,各该套口的尺寸符合一公制尺寸或一英制尺寸以适用于所欲转动的该固紧件。现有的固紧件尺寸多样且包括公制及英制两种规格,而现有的手工具仅能提供至多两种尺寸的套口(双头),因此操作者需准备多个不同规格或尺寸的手工具以备作业所需,携带不便且购置成本高。
为解决前述问题,市面上亦有单一套口可适用于两种尺寸的固紧件的手工具,然而围构该套口的侧壁需另外加工形成弧凸面、卡沟、抵接壁等,结构较复杂且加工成本高,亦容易因接触面积小而导致该固紧件变形、滑脱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手工具,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工具,可适用于不同规格或尺寸的固紧件,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工具,包括:一手工具本体、一第一尺寸标记及一第二尺寸标记。该手工具本体包括一供套接一固紧件的套口及复数围构该套口的侧边,径向相对的二该侧边之间界定一间距;该第一尺寸标记设于该手工具本体且对应于一第一标准范围;及该第二尺寸标记设于该手工具本体且对应于一第二标准范围。该第一标准范围及该第二标准范围其中一者为一公制尺寸范围、另一者为一英制尺寸范围;该第一标准范围包括一第一上限值及一第一下限值,该第二标准范围包括一第二上限值及一第二下限值;当该第一下限值介于该第二下限值与该第二上限值之间时,该间距不小于该第一下限值且不大于该第一上限值及该第二上限值至少其中一者;当该第一下限值大于该第二下限值及该第二上限值时,该间距不小于该第一下限值且不大于该第一上限值。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间距介于该第一标准范围内且位于该第二标准范围外,该间距与该第二下限值的差不大于0.8毫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第一下限值大于该第二下限值及该第二上限值,该第一下限值与该第二上限值的差不大于0.4毫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手工具本体另包括至少一辨识结构,当该间距介于该公制尺寸范围内时,该第一尺寸标记设有一该辨识结构;当该间距介于该英制尺寸范围内时,该第二尺寸标记设有一该辨识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至少一辨识结构包括一对应于该第一尺寸标记的第一辨识部及一对应于该第二尺寸标记的第二辨识部,当该间距介于该公制尺寸范围及该英制尺寸范围其中一者的内且位于该公制尺寸范围及该英制尺寸范围另一者之外时,该第一辨识部相异于该第二辨识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第一辨识部及该第二辨识部其中一者为一多边形框、另一者为一圆形框或椭圆形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手工具本体另包括复数连通于该套口的缺槽,各该缺槽位于相邻的二该侧边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第一下限值介于该第二上限值与该第二下限值之间,该间距介于该第一下限值与该第二上限值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第一下限值大于该第二下限值及该第二上限值,该第一下限值与该第二上限值的差不大于0.4毫米;该手工具本体另包括复数连通于该套口的缺槽,各该缺槽位于相邻的二该侧边之间;该手工具本体的二端分别设有一该套口且分别为一棘轮头及一开口头;界定该间距的各该侧边的一宽度不小于该复数侧边的另一者的一宽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各该侧边为一连续延伸的平切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其中,10,10a,10b:手工具本体;11,11a,11b:套口;12:侧边;13:缺槽;20:第一尺寸标记;30:第二尺寸标记;40:辨识结构;41:第一辨识部;42:第二辨识部;D: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2,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手工具包括一手工具本体10、一第一尺寸标记20及一第二尺寸标记30。
该手工具本体10包括一供套接一固紧件的套口11及复数围构该套口11的侧边12,径向相对的二该侧边12之间界定一间距D;该第一尺寸标记20设于该手工具本体10且对应于一第一标准范围;该第二尺寸标记30设于该手工具本体10且对应于一第二标准范围。该第一标准范围及该第二标准范围其中一者为一公制尺寸范围、另一者为一英制尺寸范围;该第一标准范围包括一第一上限值及一第一下限值,该第二标准范围包括一第二上限值及一第二下限值;当该第一下限值介于该第二下限值与该第二上限值之间时,该间距D不小于该第一下限值且不大于该第一上限值及该第二上限值至少其中一者;当该第一下限值大于该第二下限值及该第二上限值时,该间距D不小于该第一下限值且不大于该第一上限值。借此,该套口11可同时适用于公制及英制尺规的固紧件,便于加工、适用范围广且操作稳定性佳。
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标准范围为该英制尺寸范围,该第二标准范围为该公制尺寸范围;以英制11/16”英吋、公制17毫米的尺寸为例,符合标准的该英制尺寸范围为17.51毫米(该第一下限值)至17.76毫米(该第一上限值),符合标准的该公制尺寸范围为17.05毫米(该第二下限值)至17.30毫米(该第二上限值),该间距D则可设定于17.51毫米至17.76毫米之间(例如17.67毫米),借此该手工具的该套口11符合该英制尺寸范围而可供使用于11/16”英吋的固紧件,同时接近该公制尺寸范围而可供用于17毫米的固紧件,无需额外加工而便于制造。
于本实施例中,该间距D介于该第一标准范围内且位于该第二标准范围外,该间距D与该第二下限值的差不大于0.8毫米;该第一下限值大于该第二下限值及该第二上限值,该第一下限值与该第二上限值的差不大于0.4毫米,避免尺寸落差过大以确保可于相应的尺寸范围内稳定抵接并带动该固紧件。要特别说明的是,该手工具系将该套口11径向相对的二该侧边12之间距D配置为符合一预定的目标尺寸,借此于操作时可以相同的该二侧边12抵靠不同尺寸的该固紧件,该复数侧边12不需另外加工或配置为特殊形状,因而可提供稳定地接触,该固紧件不易滑脱、磨损,使用效果佳。
该第一尺寸标记20及该第二尺寸标记30分别包括文字、数字及图案至少其中一者,如图1所示,便于使用者选用。较佳地,该手工具本体10另包括至少一辨识结构40,当该间距D介于该公制尺寸范围时,该第一尺寸标记20设有一该辨识结构40;当该间距D介于该英制尺寸范围时,该第二尺寸标记30设有一该辨识结构40,以利使用者识别该套口11所符合的标准尺寸。于本实施例中,该至少一辨识结构40包括一对应于该第一尺寸标记20的第一辨识部41及一对应于该第二尺寸标记30的第二辨识部42,当该间距D介于该公制尺寸范围及该英制尺寸范围其中一者的内且位于该公制尺寸范围及该英制尺寸范围另一者之外时,该第一辨识部41相异于该第二辨识部42。如图1及图2所示,该第一辨识部41及该第二辨识部42其中一者为一多边形框、另一者为一圆形框或椭圆形框。借此,使用者可轻易得知该套口11的尺寸符合11/16”英吋的该英制尺寸范围且亦可用于17毫米的该公制尺寸范围。于其他实施例中,该至少一辨识结构亦可包括图案、凹凸结构、色块、文字涂色等,例如该第一及第二标示部符合标准范围者为红色图样、不符合标准范围者为绿色图样;该第一及第二标示部符合标准范围者亦可设有圆形边框、不符合标准范围者不加边框等,皆可供辨识。
进一步说,该手工具本体10另包括复数连通于该套口11的缺槽13,各该缺槽13位于相邻的二该侧边12之间,便于套接该固紧件且可防止该固紧件的角隅处磨损。该手工具本体10的二端分别设有一该套口11且分别为一棘轮头及一开口头,可依需求选用。各该侧边12为一连续延伸的平切面;界定该间距D的各该侧边12的一宽度较佳不小于该复数侧边12的另一者的一宽度,借以供稳定抵接该固紧件。于其他实施例中,该手工具亦可为一套筒或为其他类型的扳手,如图4所示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该手工具本体10b即具有一套筒结构。
另请参考图3所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第一下限值介于该第二上限值与该第二下限值之间,该间距D介于该第一下限值与该第二上限值之间。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标准范围为该公制尺寸范围,该第二标准范围为该英制尺寸范围;以英制5/8”英吋、公制16毫米的尺寸为例,符合标准的该英制尺寸范围为15.91毫米(该第二下限值)至16.16毫米(该第二上限值),符合标准的该公制尺寸范围为16.05毫米(该第一下限值)至16.27毫米(该第一上限值),该间距D可设定于16.05毫米至16.16毫米之间(例如16.15毫米),借此该套口11a同时符合该英制尺寸范围及该公制尺寸范围,适用多种尺寸、便于使用。于本实施例中,该间距D分别介于该公制尺寸范围及该英制尺寸范围,该第一辨识部41与该第二辨识部42的形状相同,表示该套口11a符合二种规格尺寸而可同时适用于相应的该固紧件。可以理解的是,该手工具本体10a可设有复数该套口11a,11b,该复数套口11a,11b的形状、规格及尺寸可依需求设置为相同或相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手工具本体,包括一供套接一固紧件的套口及复数围构该套口的侧边,径向相对的二该侧边之间界定一间距;
一第一尺寸标记,设于该手工具本体,对应于一第一标准范围;及
一第二尺寸标记,设于该手工具本体,对应于一第二标准范围;
其中,该第一标准范围及该第二标准范围其中一者为一公制尺寸范围、另一者为一英制尺寸范围;该第一标准范围包括一第一上限值及一第一下限值,该第二标准范围包括一第二上限值及一第二下限值;当该第一下限值介于该第二下限值与该第二上限值之间时,该间距不小于该第一下限值且不大于该第一上限值及该第二上限值至少其中一者;当该第一下限值大于该第二下限值及该第二上限值时,该间距不小于该第一下限值且不大于该第一上限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具,其特征在于,该间距介于该第一标准范围内且位于该第二标准范围外,该间距与该第二下限值的差不大于0.8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下限值大于该第二下限值及该第二上限值,该第一下限值与该第二上限值的差不大于0.4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具,其特征在于,该手工具本体另包括至少一辨识结构,当该间距介于该公制尺寸范围内时,该第一尺寸标记设有一该辨识结构;当该间距介于该英制尺寸范围内时,该第二尺寸标记设有一该辨识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工具,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辨识结构包括一对应于该第一尺寸标记的第一辨识部及一对应于该第二尺寸标记的第二辨识部,当该间距介于该公制尺寸范围及该英制尺寸范围其中一者的内且位于该公制尺寸范围及该英制尺寸范围另一者之外时,该第一辨识部相异于该第二辨识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辨识部及该第二辨识部其中一者为一多边形框、另一者为一圆形框或椭圆形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具,其特征在于,该手工具本体另包括复数连通于该套口的缺槽,各该缺槽位于相邻的二该侧边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下限值介于该第二上限值与该第二下限值之间,该间距介于该第一下限值与该第二上限值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下限值大于该第二下限值及该第二上限值,该第一下限值与该第二上限值的差不大于0.4毫米;该手工具本体另包括复数连通于该套口的缺槽,各该缺槽位于相邻的二该侧边之间;该手工具本体的二端分别设有一该套口且分别为一棘轮头及一开口头;界定该间距的各该侧边的一宽度不小于该复数侧边的另一者的一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各该侧边为一连续延伸的平切面。
CN202223035065.9U 2022-11-15 2022-11-15 手工具 Active CN218747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5065.9U CN218747417U (zh) 2022-11-15 2022-11-15 手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5065.9U CN218747417U (zh) 2022-11-15 2022-11-15 手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47417U true CN218747417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48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35065.9U Active CN218747417U (zh) 2022-11-15 2022-11-15 手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47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82627A (en) Color coded tools
US7028588B2 (en) Tool having easily identified size
US7976250B2 (en) Double-sided cutting inserts for high feed milling
EP1647346B1 (en) A tool, a cutting insert and use of the cutting insert and a shim
US20100303563A1 (en) Double-Sided Cutting Inserts for High Feed Milling
KR20050109573A (ko) 절삭 인서트와 홀더 사이에서 돌출부와 홈이 상호 작용하는밀링 공구
CA2433870A1 (en) Cutting insert
CA2474611A1 (en) Metal cutting tool
KR101083621B1 (ko) 상이한 반경을 지닌 코너부를 가지는 인덱서블 인서트
CN218747417U (zh) 手工具
US10046396B2 (en) Cutting insert, cutting too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achined product
US20130177360A1 (en) Cutting Insert Having Hole Orientation Indicia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reof
CN115805548A (zh) 手工具及其制法
IL274245B1 (en) A double-sided cutting tool with corner-direction sockets and a cutting tool
US7544022B2 (en) Milling cutter
JP2024066976A (ja) 手動工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40165772A1 (en) Hand too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M637757U (zh) 手工具
EP1473119A2 (en) Tool having easily identifiable size
CN104175273B (zh) 具有立体浮凸字体的手工具
CN108297597B (zh) 一种打刻钢印工装
US20210339365A1 (en) Tool with label structure
TWM374934U (en) Identification mark structure of tool sleeve
KR100635517B1 (ko) 절삭용 밀링커터
CN210865368U (zh) 标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