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39125U - 脱毛仪 - Google Patents

脱毛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39125U
CN218739125U CN202122737428.2U CN202122737428U CN218739125U CN 218739125 U CN218739125 U CN 218739125U CN 202122737428 U CN202122737428 U CN 202122737428U CN 218739125 U CN218739125 U CN 218739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housing
optical filter
crystal
ref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374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春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ken3d Digitiz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ken3d Digitiz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ken3d Digitiz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ken3d Digitiz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374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39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39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39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毛仪,包括:光线发射器,用于发射光线;滤光片,位于光线发射器发射光线的光路;透光晶体,位于光线发射器发射光线的光路,且透光晶体的第一表面与所述滤光片贴合;制冷片,包括产生冷能的制冷面,所述制冷面贴覆于所述透光晶体;所述透光晶体或所述滤光片部分显露于外界,形成用于与人体接触的冷敷脱毛区;光线发射器发射的光线最终从所述冷敷脱毛区射出至外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脱毛的同时进行冷敷,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脱毛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毛仪。
背景技术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皮肤的保养,针对人体毛发去除,市面上逐渐出现激光脱毛仪,然而,传统的激光脱毛仪温度较高,对人体肌肤灼烧感较强烈,用户使用体验感较差,不便于产品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毛仪,旨在脱毛的同时进行冷敷,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毛仪,包括:
光线发射器,用于发射光线;
滤光片,位于光线发射器发射光线的光路;
透光晶体,位于光线发射器发射光线的光路,且透光晶体的第一表面与所述滤光片贴合;
制冷片,包括产生冷能的制冷面,所述制冷面贴覆于所述透光晶体;
所述透光晶体或所述滤光片部分显露于外界,形成用于与人体接触的冷敷脱毛区;
光线发射器发射的光线最终从所述冷敷脱毛区射出至外界。
可选地,透光晶体位于滤光片的光出侧,并与所述滤光片光出侧的表面贴合,所述透光晶体背离滤光片的表面显露于外界,形成所述冷敷脱毛区。
可选地,脱毛仪还包括物理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围设有安装腔和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出光通道,且所述出光通道外侧形成供光线射出的出光口;
所述光线发射器容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滤光片位于所述出光通道内侧,并封闭所述出光通道;
所述透光晶体的一端嵌于所述出光通道内,并与所述滤光片贴合,另一端凸伸于出光通道外,且其端面形成所述冷敷脱毛区;
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透光晶体侧壁开还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制冷片插接于所述安装槽内,其制冷面与透光晶体贴合,制热面从安装槽显露出。
可选地,出光通道的口径小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径,所述出光通道与所述安装腔交汇处形成限位所述滤光片的限位台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两者之一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还凸设有限位骨位,所述限位骨位与所述限位台阶之间形成供滤光片插入的插接空间。
可选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凸设有限位骨位,两个所述限位骨位分别与所述限位台阶之间形成两个所述插接空间,所述滤光片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时,滤光片相对的两侧插接于两个所述插接空间内。
可选地,光线发射器包括光源和反光罩,所述光源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滤光片间隔设置,所述反光罩呈U形设置,且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反光罩的U型空间内,反光罩U型开口的两端分别卡持于两个限位骨位正对的两个表面之间。
可选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两者之一朝向所述安装腔还凸设有压持件,所述压持件抵接于所述反光罩U形凸部的外表面,以将反光罩U型开口的两端压紧于所述滤光片。
可选地,压持件凸伸的末端与所述反光罩U型凸部的外弧面适配。
可选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压持件连接处的表面朝向所述安装腔内拱起,以使壳体的外表面凹陷形成散热槽。
可选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两者之一于所述出光通道内还设有限位销,所述透光晶体还设有限位槽,所述透光晶体安装于所述插接空间内时,所述限位销插接于所述限位槽内,以限制所述透光晶体沿出光通道方向滑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脱毛仪,通过在光线发射器的光路加装滤光片,使射出指定波长的光线,增强脱毛效果,同时拦截有害光线减少对人体的损伤。同时,设置有透光晶体进行光线传导,提升光传播效率,避免光线衰弱损失。同时透光晶体和滤光片两者之一显露于外界,形成用于与人体肌肤接触的脱毛区,再通过设置有制冷片,通过制冷片在电流作用下产生冷能,同时冷能通过制冷面与透光晶体贴合传导至脱毛区,从而直接对脱毛区进行冷敷,降低人体灼烧感。同时,透光晶体与所述滤光片贴合,从而降低滤光片温度,增强滤光片使用寿命。且使滤光片与透光晶体之间贴合,防止两者之间的间隙存在空气,导致热空气接触透光晶体后,冷凝附着于透光晶体表面的现象产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脱毛仪的连接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脱毛仪中,脱毛模块的连接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脱毛仪中,第二壳体的连接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脱毛仪中,脱毛模块的连接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脱毛仪中,脱毛仪整机的连接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82871212000003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82871212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毛仪100,包括外壳10和容置于外壳10内的光线发射器20、滤光片30、透光晶体40、制冷片、控制电路板、电源等。其中,所述光线发射器20与控制电路板及电源电性连接,在电流的作用下发射高强度光线,从而照射人体肌肤,去除人体毛发。
所述滤光片30和所述透光晶体40均安装于所述光线发射器20发射光线的光路上,所述滤光片30采用玻璃或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添加特种烟料制备,且其波段大于等于550nm,例如黄色,橙色,深红色等在此不做限定。从而拦截紫外线等短波对人体造成损伤。
所述透光晶体40为高透光性玻璃,例如,蓝宝石、红宝石、石英玻璃、水晶玻璃、亚克力玻璃等在此不做限定,通过将透光晶体40安装于光路上,传导光线,防止光线能量在空气中传播损耗。因此可以将光线发射器20设置相对光线出口较远,防止光线发热器离光线出口较近时,导致温度较高烫伤人体,且结构较大导致光线出口位置的外壳10需设计较大的现象产生。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制冷片,所述制冷片采用半导体制冷片50,所述半导体制冷片50与主控板80电性连接,且半导体制冷片50在电流的作用下,一侧表面产生冷能形成制冷面51,再通过将所述制冷面51贴覆于所述透光晶体40表面,从而使透光晶体40温度降低。同时所述透光晶体40和所述滤光片30一侧表面贴合,因此透光晶体40的冷能传导使滤光片30的温度降低。再通过将透光晶体40或者所述滤光片30部分显露于外界,形成用于与人体肌肤接触的冷敷脱毛区,所述光线发射器20发射的光线最终从所述冷敷脱毛区射出至外界,因此当高强度光线作用于人体脱毛的同时,透光晶体40的冷能传导至人体,降低人体肌肤温度,达到冷敷无痛脱毛的效果。
具体地,为使光路更为简洁且使蓝宝石晶体和滤光片30冷能传导更为迅速,所述滤光片30采用石英玻璃,所述透光晶体40采用蓝宝石晶体,所述滤光片30正对光线发射器20发射光线的一端,所述透光晶体40呈块状,且位于所述滤光片30光出侧,并与滤光片30光出侧的表面贴合,透光晶体40 背离所述滤光片30的表面显露与外界,形成所述冷敷脱毛区,因此光线发射器20发射的光线直接穿过所述滤光片30和所述透光晶体40射出至外界。
具体地,如图2结合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脱毛仪100还包括物理连接的第一壳体60和第二壳体70,所述第一壳体60和所述第二壳体 70可采用螺钉或者卡扣固定连接,在次不做限定。在本技术方案中,优选采用卡扣固定连接,减少组装工序。所述第一壳体60和第二壳体70扣合连接时,内部围设有安装腔71和与所述安装腔71连通的出光通道72,且所述出光通道72外侧形成供光线射出的出光口722;所述光线发射器20容置于所述安装腔71内;所述滤光片30位于所述出光通道72内侧,并封闭所述出光通道72;所述透光晶体40的一端嵌于所述出光通道72内,并与所述滤光片30 贴合,另一端凸伸于出光通道72外,且其端面形成所述冷敷脱毛区;所述第一壳体60或所述第二壳体70对应所述透光晶体40侧壁开还开设有安装槽74,所述制冷片插接于所述安装槽74内,其制冷面51与透光晶体40贴合,制热面从安装槽74显露出,再通过散热组件90进行散热,所述散热组件90可采用水冷、风冷等方式使半导体制冷片50的制热面温度降低,在此不做过多赘述。通过设置有第一壳体60和第二壳体70,从而将光线发射器20和透光晶体40、滤光片30、制冷片预固定形成组合件后再整体安装于脱毛仪100的外壳10内部,有效便于用户安装调校。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光通道72的口径小于所述安装腔71的内径,所述出光通道72与所述安装腔71交汇处形成限位所述滤光片30的限位台阶721,所述第一壳体60和所述第二壳体70两者之一于所述安装腔71的内壁还凸设有限位骨位61,所述限位骨位61与所述限位台阶721之间形成供滤光片30插入的插接空间6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60和所述第二壳体70均于所述安装腔71的内壁凸设有限位骨位61,两个所述限位骨位61分别与所述限位台阶721之间形成两个所述插接空间611,所述滤光片30安装于所述安装腔71内时,滤光片30相对的两侧插接于两个所述插接空间611内。安装时将所述滤光片30的一侧先预插入第一壳体60 设置的插接空间611内,同时将光线发射器20、透光晶体40、制冷片等预装于所述第一壳体60,再通过将第二壳体70扣接于第一壳体60,使滤光片30 的另一侧插入第二壳体70的插接空间611内,进而将所述滤光片30牢牢固定于所述安装腔71内。
具体地,如图2结合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线发射器20 包括光源21和反光罩22,所述光源21架设于所述安装腔71内,并与所述滤光片30间隔设置,所述反光罩22呈U形设置,且所述光源21位于所述反光罩22的U型空间内,反光罩22U型开口的两端分别卡持于两个限位骨位61 正对的两个表面之间。所述光源21用于发射高强度光线,例如,所述光源21 为IPL灯管,再通过反光罩22进行聚光,所述灯管的轴线与所述U型反光罩 22弧面中心线重合设置,灯管的两端通过导电弹片与主控板80建立电性连接,因此无需焊线,有效便于安装拆卸。所述反光罩22内弧面设有高反光涂层,或采用高反光材质制备。用于将IPL灯管发射的光线反射射出,而反光罩22U 型开口的两端分别卡持于两个限位骨位61正对的两个表面直接,从而确保反射的光线正对滤光片30汇聚,有效增强光线效果,避免光线四处发散。
具体地,如图1结合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 60和所述第二壳体70扣合方向与所述反光罩22U型开口的两端抵接于所述两个限位骨位61的方向一致,且反光罩22U型开口的两端抵接于所述两个限位骨位61时处于弹性压缩状态,因此对第一壳体60和所述第二壳体70具有反作用力,驱使所述第一壳体60和所述第二壳体70直接紧扣,防止第一壳体60和第二壳体70扣接时,卡扣存在间隙使用时容易晃动异响的现象产生。
进一步地,如图2结合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壳体60 和所述第二壳体70两者之一朝向所述安装腔还凸设有压持件62,所述压持件 62抵接于所述反光罩22U形凸部的外表面,以将反光罩22U型开口的两端压紧于所述滤光片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60和所述第二壳体70两者均凸设有压持件62,为便于理解,定义第二壳体70位于下方,开口朝向上方,第一壳体60位于上方,开口朝向下方,因此第一壳体60和所述第二壳体70通过卡扣固定时,第一壳体60的压持件62从上端挤压所述反光罩22,第二壳体70的压持件62从底部支撑所述反光罩22,使受理较为均匀,防止反光罩22单侧受力偏位的现象产生。所述压持件62位于反光罩22U型的凸部,从而将反光罩22朝向U型开口方向挤压,使反光罩22U型开口端将所述滤光片30面压紧贴合于所述限位台阶721,防止滤光片30在插接空间611 内晃动。同时滤光片30的尺寸大于所述出光通道72与安装腔71交汇处的面积,因此滤光片30被反光罩22压紧至封堵所述出光通道72,防止内部气流进入出光通道72,冷凝于透光晶体40表面的现象产生。
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持件62凸伸的末端与所述反光罩22U型凸部的外弧面适配。从而使第一壳体60和第二壳体70扣接时,所述压持件62逐渐挤压反光罩22,且使反光罩22具有朝向开口端偏移的作用趋势,以压紧滤光片30。
具体地,如图2结合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反光罩22 为U型,因此弧面凸起位置和平面位置的高度差较大,当第一壳体60和第二壳体70设有的压持件62凸伸端部与U型反光罩22外表面适配时,位于弧面凸起末端的位置压持件62凸伸的长度较大,因而受外力作用下容易损坏。因此,第一壳体60或所述第二壳体70与所述压持件62连接处的表面朝向所述安装腔内拱起,从而缩短压持件62与反光罩22之间的距离,防止压持件62 较长导致容易断裂的现象产生。同时朝向安装腔内拱起后,外表面形成凹槽,增大了表面积,进而使壳体的外表面凹陷处形成散热槽75。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防止透光晶体40从出光通道72脱离,所述第一壳体60和所述第二壳体70两者之一于所述出光通道72内还设有限位销73,所述透光晶体40还设有限位槽41,所述透光晶体 40安装于所述插接空间611内时,所述限位销73插接于所述限位槽41内,以限制所述透光晶体40沿出光通道72方向滑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脱毛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线发射器,用于发射光线;
滤光片,位于光线发射器发射光线的光路;
透光晶体,位于光线发射器发射光线的光路,且透光晶体的第一表面与所述滤光片贴合;
制冷片,包括产生冷能的制冷面,所述制冷面贴覆于所述透光晶体;
所述透光晶体或所述滤光片部分显露于外界,形成用于与人体接触的冷敷脱毛区;
光线发射器发射的光线最终从所述冷敷脱毛区射出至外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透光晶体位于滤光片的光出侧,并与所述滤光片光出侧的表面贴合,所述透光晶体背离滤光片的表面显露于外界,形成所述冷敷脱毛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毛仪还包括物理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围设有安装腔和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出光通道,且所述出光通道外侧形成供光线射出的出光口;
所述光线发射器容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滤光片位于所述出光通道内侧,并封闭所述出光通道;
所述透光晶体的一端嵌于所述出光通道内,并与所述滤光片贴合,另一端凸伸于出光通道外,且其端面形成所述冷敷脱毛区;
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透光晶体侧壁开还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制冷片插接于所述安装槽内,其制冷面与透光晶体贴合,制热面从安装槽显露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通道的口径小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径,所述出光通道与所述安装腔交汇处形成限位所述滤光片的限位台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两者之一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还凸设有限位骨位,所述限位骨位与所述限位台阶之间形成供滤光片插入的插接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凸设有限位骨位,两个所述限位骨位分别与所述限位台阶之间形成两个所述插接空间,所述滤光片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时,滤光片相对的两侧插接于两个所述插接空间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发射器包括光源和反光罩,所述光源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滤光片间隔设置,所述反光罩呈U形设置,且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反光罩的U型空间内,反光罩U型开口的两端分别卡持于两个限位骨位正对的两个表面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两者之一朝向所述安装腔还凸设有压持件,所述压持件抵接于所述反光罩U形凸部的外表面,以将反光罩U型开口的两端压紧于所述滤光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持件凸伸的末端与所述反光罩U型凸部的外弧面适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压持件连接处的表面朝向所述安装腔内拱起,以使壳体的外表面凹陷形成散热槽。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两者之一于所述出光通道内还设有限位销,所述透光晶体还设有限位槽,所述透光晶体安装于所述插接空间内时,所述限位销插接于所述限位槽内,以限制所述透光晶体沿出光通道方向滑出。
CN202122737428.2U 2021-11-09 2021-11-09 脱毛仪 Active CN218739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7428.2U CN218739125U (zh) 2021-11-09 2021-11-09 脱毛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7428.2U CN218739125U (zh) 2021-11-09 2021-11-09 脱毛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39125U true CN218739125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43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37428.2U Active CN218739125U (zh) 2021-11-09 2021-11-09 脱毛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391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23677B (zh) 脫毛儀
CN215384556U (zh) 便携式脱毛仪
CN218739125U (zh) 脱毛仪
CN214342587U (zh) 脱毛仪
CN219940780U (zh) 皮肤处理装置
CN112451087A (zh) 脱毛仪的冷敷组件及脱毛仪
CN218045321U (zh) 一种可防止内部温度过高的脱毛仪
CN218960917U (zh) 脱毛仪
CN219089631U (zh) 一种强脉冲光治疗仪
CN111821019A (zh) 双冷却通道的脱毛仪
CN218773935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灯管的脱毛仪
CN217907973U (zh) 一种用于防止热风进入散热循环中的脱毛仪
WO2023082753A1 (zh) 脱毛仪
CN216136023U (zh) 脱毛仪
CN217853291U (zh) 脱毛仪
CN216455274U (zh) 脱毛仪
CN213190053U (zh) 脱毛仪
CN112426223A (zh) 脱毛仪的冷敷组件及脱毛仪
CN217723685U (zh) 一种具有菲涅尔透镜的脱毛仪
CN218391259U (zh) 脱毛仪
CN219782720U (zh) 皮肤处理装置
CN220383436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美容设备
CN219070622U (zh) 脱毛仪的主机头及脱毛仪
CN211751842U (zh) 脱毛仪的脱毛机构及脱毛仪
CN214017806U (zh) 冰敷脱毛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