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32696U - 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32696U
CN218732696U CN202223061631.3U CN202223061631U CN218732696U CN 218732696 U CN218732696 U CN 218732696U CN 202223061631 U CN202223061631 U CN 202223061631U CN 218732696 U CN218732696 U CN 218732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r
automatic compensation
controlling means
wall
contain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616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强强
王优
王蛟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neng Clean Energy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neng Clean Energy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neng Clean Energy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neng Clean Energy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616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32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32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326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包括U型盒、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缓震组件、减震组件、传动组件和散热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驱动传动组件带动散热组件,方便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均匀地由下至上进行散热,延长了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使用的寿命,当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受到外界的因素产生晃动,利用缓震组件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进行减震的效果,再配合减震组件,进一步增强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进行缓震的效果,避免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因受到外界的因素产生晃动使其损坏,从而保护了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的正常运行,进而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有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功补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授权公告号CN 216850958 U),保护的权项“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缓冲机构,所述放置槽内滑动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部设置有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本体,所述横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插杆,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块,弹簧.连接块,所述安装块安装在放置槽的内部,所述安装块的上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弹簧安装在滑槽内,所述连接块安装在弹簧的顶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便于进行安装,从而便于进行拆卸和维修,并且散热效果好,延长了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本体的使用寿命。”,该设备中只通过连接块与弹簧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进行减震,结构比较单一,无法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进行双重结构的减震,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不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包括U型盒、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缓震组件、减震组件、传动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U型盒的底部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容槽,所述U型盒的底部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容槽且位于第一容槽的下方,所述U型盒的底部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容槽且位于第二容槽的一侧;
所述缓震组件设置在U型盒的内部,所述减震组件设置在第一容槽的内部,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第三容槽的内部,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第二容槽的内部;
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块和两个滑杆,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第一容槽内壁的底部,所述滑杆均固定安装在固定块与第一容槽内壁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缓震组件包括两个滑槽、两个第一滑块、放置板、两个阻尼柱,所述滑槽均开设在U型盒内壁的两侧,所述滑槽与U型盒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滑块均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滑块之间,所述阻尼柱均固定安装在放置板与U型盒内壁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四个第二滑块、四个连杆、四个第三滑块和四个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三滑块均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杆的外侧,所述第三滑块的底部均与第一容槽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均套在滑杆的外侧且位于第三滑块与第一容槽的内壁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弹簧均套在滑杆的外侧且位于第三滑块与固定块之间,所述第二滑块均滑动连接在U型盒内壁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均延伸至U型盒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均与放置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均延伸至第一容槽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杆均转动连接在第二滑块底部的外侧,所述连杆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均与第三滑块的顶部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和丝杆,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三容槽内壁的一侧,所述丝杆转动连接在第二容槽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容槽的内部且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齿条、第四滑块、齿轮和风扇,所述第四滑块螺纹连接在丝杆的外侧,所述第四滑块的两侧均与第二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风扇转动连接在第四滑块的顶部,所述风扇的底端延伸至第四滑块的底部,所述齿轮固定安装在风扇的底端且位于第四滑块的底部,所述齿条固定安装在第二容槽的内壁之间,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U型盒的内壁等距开设有第一散热孔且位于风扇的上方,所述U型盒的内壁等距开设有第二散热孔且位于两个第二滑块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U型盒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伺服电机均与外界的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驱动传动组件带动散热组件,方便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均匀地由下至上进行散热,延长了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使用的寿命,当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受到外界的因素产生晃动,利用缓震组件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进行减震的效果,再配合减震组件,进一步增强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进行缓震的效果,避免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因受到外界的因素产生晃动使其损坏,从而保护了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的正常运行,进而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有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的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的图2中B处放大图。
图例说明:1、U型盒;2、第一容槽;3、第二容槽;4、第三容槽;5、滑槽;6、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7、放置板;8、第一滑块;9、安装板;10、第二滑块;11、连杆;12、第三滑块;13、固定块;14、滑杆;15、第一弹簧;16、阻尼柱;17、安装孔;18、伺服电机;19、丝杆;20、齿条;21、第四滑块;22、齿轮;23、风扇;24、第一散热孔;25、第二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U型盒1、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缓震组件、减震组件、传动组件和散热组件,U型盒1的底部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容槽2,U型盒1的底部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容槽3且位于第一容槽2的下方,U型盒1的底部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容槽4且位于第二容槽3的一侧;
缓震组件设置在U型盒1的内部,减震组件设置在第一容槽2的内部,传动组件设置在第三容槽4的内部,散热组件设置在第二容槽3的内部;
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块13和两个滑杆14,固定块13固定安装在第一容槽2内壁的底部,滑杆14均固定安装在固定块13与第一容槽2内壁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传动组件带动散热组件,方便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均匀地由下至上进行散热,延长了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使用的寿命,当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受到外界的因素产生晃动,利用缓震组件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进行减震的效果,再配合减震组件,进一步增强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进行缓震的效果,避免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因受到外界的因素产生晃动使其损坏,从而保护了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的正常运行,进而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有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实施例2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缓震组件包括两个滑槽5、两个第一滑块8、放置板7、两个阻尼柱16,滑槽5均开设在U型盒1内壁的两侧,滑槽5与U型盒1的内部相通,第一滑块8均滑动连接在滑槽5的内部,放置板7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滑块8之间,阻尼柱16均固定安装在放置板7与U型盒1内壁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受到外界的因素产生晃动带动放置板7两端的第一滑块8在滑槽5的内部上下滑动,利用阻尼柱16,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进行减震的效果。
实施例3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减震组件还包括四个第二滑块10、四个连杆11、四个第三滑块12和四个第一弹簧15,两个第三滑块12均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杆14的外侧,第三滑块12的底部均与第一容槽2的底部滑动连接,第一弹簧15均套在滑杆14的外侧且位于第三滑块12与第一容槽2的内壁之间,其中一个第一弹簧15均套在滑杆14的外侧且位于第三滑块12与固定块13之间,第二滑块10均滑动连接在U型盒1内壁的内部,第二滑块10的顶部均延伸至U型盒1的内部,第二滑块10的顶部均与放置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滑块10的底部均延伸至第一容槽2的内部,两个连杆11均转动连接在第二滑块10底部的外侧,连杆11远离第二滑块10的一端均与第三滑块12的顶部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放置板7的晃动,并配合连杆11,推动第三滑块12在滑杆14上滑动,并利用第一弹簧15的弹力,对第三滑块12的滑动产生缓冲阻力,从而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产生缓冲阻力,进而增强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进行缓震的效果。
实施例4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传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18和丝杆19,伺服电机18固定安装在第三容槽4内壁的一侧,丝杆19转动连接在第二容槽3的内部,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容槽3的内部且与丝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伺服电机18带动丝杆19进行转动,为后续带动散热组件作铺垫。
实施例5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散热组件包括齿条20、第四滑块21、齿轮22和风扇23,第四滑块21螺纹连接在丝杆19的外侧,第四滑块21的两侧均与第二容槽3的内壁滑动连接,风扇23转动连接在第四滑块21的顶部,风扇23的底端延伸至第四滑块21的底部,齿轮22固定安装在风扇23的底端且位于第四滑块21的底部,齿条20固定安装在第二容槽3的内壁之间,齿条20与齿轮22啮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丝杆19的转动带动第四滑块21进行滑动,从而带动风扇23在第二容槽3的内部进行横向往复移动,并利用齿条20与齿轮22,对风扇23产生转动,从而实现了风扇23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均匀地由下至上进行散热,延长了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使用的寿命。
实施例6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U型盒1的内壁等距开设有第一散热孔24且位于风扇23的上方,U型盒1的内壁等距开设有第二散热孔25且位于两个第二滑块1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散热孔24和第二散热孔25,方便风扇23产生风通过第一散热孔24和第二散热孔25吹向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
实施例7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U型盒1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9,安装板9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17,伺服电机18均与外界的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安装板9与安装孔17,便于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进行拆卸与安装,通过设置电性连接,更加方便的驱动伺服电机18。
工作原理: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无功补偿技术领域中,通过驱动伺服电机18带动丝杆19进行转动,带动第四滑块21进行滑动,从而带动风扇23在第二容槽3的内部进行横向往复移动,并利用齿条20与齿轮22,对风扇23产生转动,从而实现了风扇23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均匀地由下至上进行散热,延长了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使用的寿命,通过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受到外界的因素产生晃动带动放置板7两端的第一滑块8在滑槽5的内部上下滑动,利用阻尼柱16,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进行减震的效果,同时通过放置板7的晃动,并配合连杆11,推动第三滑块12在滑杆14上滑动,并利用第一弹簧15的弹力,对第三滑块12的滑动产生缓冲阻力,从而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产生缓冲阻力,进而增强对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进行缓震的效果,从而保护了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的正常运行,进而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有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其中,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是应用于光伏发电站内部的设备,同时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采用具备自动控制功能的自动补偿控制装置,且其能够在其无功调节范围内按光伏发电站无功电压控制系统的协调要求控制并网点电压,并且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可配置在光伏发电站升压变压器低压侧,同时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可安装在无升压变压器光伏发电站汇集点;
此外,在光伏发电站加装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能够达到降低光伏发电站接入后的出力波动引起的电网电压变化、提高系统稳定、防止电压崩溃和提高输送容量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包括U型盒(1)、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6)、缓震组件、减震组件、传动组件和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盒(1)的底部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容槽(2),所述U型盒(1)的底部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容槽(3)且位于第一容槽(2)的下方,所述U型盒(1)的底部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容槽(4)且位于第二容槽(3)的一侧;
所述缓震组件设置在U型盒(1)的内部,所述减震组件设置在第一容槽(2)的内部,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第三容槽(4)的内部,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第二容槽(3)的内部;
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块(13)和两个滑杆(14),所述固定块(13)固定安装在第一容槽(2)内壁的底部,所述滑杆(14)均固定安装在固定块(13)与第一容槽(2)内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组件包括两个滑槽(5)、两个第一滑块(8)、放置板(7)、两个阻尼柱(16),所述滑槽(5)均开设在U型盒(1)内壁的两侧,所述滑槽(5)与U型盒(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滑块(8)均滑动连接在滑槽(5)的内部,所述放置板(7)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滑块(8)之间,所述阻尼柱(16)均固定安装在放置板(7)与U型盒(1)内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四个第二滑块(10)、四个连杆(11)、四个第三滑块(12)和四个第一弹簧(15),两个所述第三滑块(12)均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杆(14)的外侧,所述第三滑块(12)的底部均与第一容槽(2)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5)均套在滑杆(14)的外侧且位于第三滑块(12)与第一容槽(2)的内壁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弹簧(15)均套在滑杆(14)的外侧且位于第三滑块(12)与固定块(13)之间,所述第二滑块(10)均滑动连接在U型盒(1)内壁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块(10)的顶部均延伸至U型盒(1)的内部,所述第二滑块(10)的顶部均与放置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0)的底部均延伸至第一容槽(2)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杆(11)均转动连接在第二滑块(10)底部的外侧,所述连杆(11)远离第二滑块(10)的一端均与第三滑块(12)的顶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18)和丝杆(19),所述伺服电机(18)固定安装在第三容槽(4)内壁的一侧,所述丝杆(19)转动连接在第二容槽(3)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容槽(3)的内部且与丝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齿条(20)、第四滑块(21)、齿轮(22)和风扇(23),所述第四滑块(21)螺纹连接在丝杆(19)的外侧,所述第四滑块(21)的两侧均与第二容槽(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风扇(23)转动连接在第四滑块(21)的顶部,所述风扇(23)的底端延伸至第四滑块(21)的底部,所述齿轮(22)固定安装在风扇(23)的底端且位于第四滑块(21)的底部,所述齿条(20)固定安装在第二容槽(3)的内壁之间,所述齿条(20)与齿轮(22)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盒(1)的内壁等距开设有第一散热孔(24)且位于风扇(23)的上方,所述U型盒(1)的内壁等距开设有第二散热孔(25)且位于两个第二滑块(1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盒(1)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17),所述伺服电机(18)均与外界的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CN202223061631.3U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 Active CN218732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1631.3U CN218732696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1631.3U CN218732696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32696U true CN218732696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20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61631.3U Active CN218732696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326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86549A (zh) 具有高效散热机构的高低压抗震配电柜
CN218732696U (zh) 一种光伏电站无功自动补偿控制装置
CN211859209U (zh) 一种防爆型低压配电柜
CN114520507A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智能电网有源电力滤波装置
CN214029711U (zh) 一种信息存储设备保护装置
CN212210247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低压配电柜
CN211376690U (zh) 一种减震锂电池
CN211046106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智能低压配电箱
CN112310511A (zh) 一种具备散热翅片结构的小型聚合物锂电池及电池组
CN210459675U (zh) 一种应用于光伏发电的玻璃幕墙
CN109526161B (zh) 一种多功能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基座及其使用方法
CN213547142U (zh) 一种具有防震结构的高效散热型充电器
CN221081156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直流调压源保护外壳
CN217217085U (zh) 一种高精度基准电流源
CN217685562U (zh) 一种机房温度调节用水蓄冷设备
CN220699426U (zh) 一种光伏太阳能板安装辅助结构
CN211831663U (zh) 一种节能减排的机组仪表制动柜
CN215989853U (zh) 一种箱变壳体安装固定用的新型专用底座
CN212519809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机控制器
CN211720070U (zh) 一种塑钢配电箱用内部元件安装结构
CN217182959U (zh) 一种空分站用无人化变负荷控制装置
CN220710510U (zh) 一种储能电池柜
CN215956802U (zh)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多功能组合专用机柜
CN215772840U (zh) 一种风力送料自控设备用防护装置
CN217730132U (zh) 一种电动车防撞后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