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29936U - 可视智能电缆 - Google Patents

可视智能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29936U
CN218729936U CN202222392969.0U CN202222392969U CN218729936U CN 218729936 U CN218729936 U CN 218729936U CN 202222392969 U CN202222392969 U CN 202222392969U CN 218729936 U CN218729936 U CN 218729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layers
detection
butt join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929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正兵
刘俊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ity South Flame Retardant Wire And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ity South Flame Retardant Wire And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ity South Flame Retardant Wire And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ity South Flame Retardant Wire And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929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29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29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299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视智能电缆,包括若干导体、若干内填充层以及若干外护套层,若干所述导体嵌装于若干所述内填充层内,若干所述外护套层包裹于若干所述内填充层外,若干所述外保护套外包裹有外保护层,所述外保护层内填充有外填充层;所述外填充层内设置有光纤检测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视智能电缆,不仅具有总线的排查功能,在线路的总端口上连接有服务器,可以整体检测线路的通断,通过与接口的GPS配合确定损坏处最近的接口,而通过光纤检测结构上的对接结构可以快速的对检测接口附近的断路确定损坏的距离,从而实现快速定位,并且光纤线独立布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以及后期的检测操作。

Description

可视智能电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可视智能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现代输电系统的重要部分,电缆分为多股线以及单股线,而不管是何种电缆,其组成多分为导线、填充层、铠装层以及外皮层等等,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现阶段的电缆在遭受损坏时无法有效的提供警报,不容易帮检修人员定位,一般的做法是平行的布置一段光纤,然而这种方式就需要施工两遍,增加了施工的工作量。
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625949.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视智能电缆在应用过程中,将光纤嵌入电缆配合接头,采用将电子id和电子地图结合的方法,对电缆的损坏位置进行检测,而实施这种作用的结构多采用光纤嵌装在电缆内,然而这种结构在应用过程中虽然有接头的辅助,但是其在接头位置设置的控制模块结构复杂,不仅增加了设备生产的难度,而且在应用过程中其能确定的位置是依据接头的gps数据,对于光缆的断裂位置并无准确明确的判断,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可视智能电缆,解决了现有的背景技术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可视智能电缆,包括若干导体、若干内填充层以及若干外护套层,若干所述导体嵌装于若干所述内填充层内,若干所述外护套层包裹于若干所述内填充层外,
若干所述外护套层外包裹有外保护层,所述外保护层内填充有外填充层;
所述外填充层内设置有光纤检测结构;
若干所述内填充层与外护套层之间均设置有若干内屏蔽层;
若干所述内屏蔽层为金属屏蔽层,若干所述外护套层与外保护层的材料相同;
所述外保护层上设置有若干对接结构,若干所述对接结构分别与光纤检测结构连接;
所述光纤检测结构包括:光纤线、防护套、若干对接接口、若干光纤收发模块以及若干GPS定位模块;
所述光纤线平行于若干所述导体,所述光纤线的外部套设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上设置有若干对接接口,所述光纤线与服务器连接,若干所述对接接口上设置有若干光纤收发模块,若干所述光纤收发模块的一侧设置有若干GPS定位模块;
所述服务器包括光纤测试仪,与光纤测试仪连接的无线数据通信模块。
若干所述导体为圆形横截面的长条板块,若干所述导体的材质为铜导体或者铝导体。
若干所述内填充层为绝缘层,所述内填充层为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
所述外填充层与外保护层之间设置有铠装层,所述铠装层为镀锌钢带、涂漆钢带或者细钢丝,所述铠装层在导体为单芯时厚度为0.9mm,当导体为多芯时厚度为0.12mm。
所述对接结构包括:若干卡口、卡箍、对接套筒、检测接头、检测线、一对固定板以及对拉杆件;
所述外保护层上开设有若干卡口,所述卡箍套设于卡口上,所述卡箍的一侧设置有对接套筒,所述对接套筒上设置有检测接头,所述检测接头的中心设置有检测线连接于光纤线上,所述对接套筒的端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卡箍的两侧设置有一对固定板,一对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对拉杆件连接,所述卡箍为缺弧筒型结构的板块。
所述对拉杆件为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两端螺纹连接有一对对拉螺母,一对所述对拉螺母贴合于一对固定板两侧。
所述外护套层为聚氯乙烯、聚乙烯或者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材料热熔呈的管型护套。
所述光纤线为62.5μm直径的双股光纤线,双股其中一股光纤线与若干检测线连接。
所述检测接头用于连接便携式光纤测试仪。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该可视智能电缆,不仅具有总线的排查功能,在线路的总端口上连接有服务器,可以整体检测线路的通断,通过与接口的GPS配合确定损坏处最近的接口,而通过光纤检测结构上的对接结构可以快速的对检测接口附近的断路确定损坏的距离,从而实现快速定位,并且光纤线独立布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以及后期的检测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可视智能电缆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可视智能电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可视智能电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可视智能电缆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内填充层;3、外护套层;4、内屏蔽层;5、光纤线;6、防护套;7、对接接口;8、光纤收发模块;9、GPS定位模块;10、铠装层;11、卡口;12、卡箍;13、对接套筒;14、检测接头;15、检测线;16、固定板;17、对拉杆件;18、外保护层;19、外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1-4可知,本案为可视智能电缆,包括若干导体1、若干内填充层2以及若干外护套层3,若干导体1嵌装于若干内填充层2内,若干外护套层3包裹于若干内填充层2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若干导体1为圆形横截面的长条板块,若干导体1的材质为铜导体1或者铝导体1,若干导体1上线路输送电力的主要设备,若干内填充层2为绝缘层,内填充层2为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内填充层2用于起到支撑和绝缘的作用,外护套层3起到隔绝作用,分别单独保护若干导体1,若干内填充层2与外护套层3之间均设置有若干内屏蔽层4,若干内屏蔽层4为金属屏蔽层,若干内屏蔽层4避免了电缆之间相互的电磁干扰以及对于光纤线5的电磁干扰若干外护套层外包裹有外保护层18,若干外护套层3与外保护层18的材料相同,外保护层18内填充有外填充层19,外保护层18是线缆的外皮,起到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外护套层为聚氯乙烯、聚乙烯或者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材料热熔呈的管型护套,外填充层19起到了支撑包裹内部多个线缆的作用,外填充层19与内填充层2结构匹配,外填充层19与外保护层18之间设置有铠装层10,铠装层10为镀锌钢带、涂漆钢带或者细钢丝,铠装层10在导体1为单芯时厚度为0.9mm,当导体1为多芯时厚度为0.12mm。
外填充层19内设置有光纤检测结构,光纤检测结构用于沿光缆平行布置光纤
外保护层18上设置有若干对接结构,若干对接结构分别与光纤检测结构连接,对接结构可以用于对光纤检测结构做分接口,用于现场检测;
根据说明书附图1-4可知,上述光纤检测结构包括:光纤线5、防护套6、若干对接接口7、若干光纤收发模块8以及若干GPS定位模块9,其连接关系以及位置关系如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光纤线5平行于若干导体1,光纤线5的外部套设有防护套6,光纤线5为62.5μm直径的双股光纤线5,双股其中一股光纤线5与若干检测线15连接,通过光纤线5做为检测电缆是否有断线的问题。
防护套6上设置有若干对接接口7,光纤线5与服务器连接,若干对接接口7上设置有若干光纤收发模块8,若干光纤收发模块8的一侧设置有若干GPS定位模块9;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防护套6上的若干对接接口7作为连接外部,通过光纤收发模块8进行短距的光纤线5路的检测,通过光纤线5连接服务器,服务器包括光纤测试仪,与光纤测试仪连接的无线数据通信模块,利用服务器的光纤测试仪常时在线检测光纤的通断,当光纤断路时,发出报警,光纤收发模块8的收发信号异常,此时通过服务器的无线数据通信模块与GPS定位模块9通信,得知故障点最近的光纤对接接口7,施工人员可以快速赶到现场进行排查。
根据说明书附图1-4可知,上述对接结构包括:若干卡口11、卡箍12、对接套筒13、检测接头14、检测线15、一对固定板16以及对拉杆件17,其连接关系以及位置关系如下;
外保护层18上开设有若干卡口11,卡箍12套设于卡口11上,卡箍12的一侧设置有对接套筒13,对接套筒13上设置有检测接头14,检测接头14的中心设置有检测线15连接于光纤线5上,对接套筒13的端部开设有螺纹槽,卡箍12的两侧设置有一对固定板16,一对固定板16之间设置有对拉杆件17连接,卡箍12为缺弧筒型结构的板块。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外保护层18上开设有若干卡扣用于安装卡箍12,卡箍12上设置有一对固定板16,一对固定板16通过对拉杆件17的作用将卡箍12箍在卡口11上,对拉杆件17为对拉螺栓,对拉螺栓两端螺纹连接有一对对拉螺母,一对对拉螺母贴合于一对固定板16两侧,卡箍12的一侧设置对接套筒13用于安装检测接头14,检测接头14上的检测线15与光纤线5的分路连接,在检测时通过预留的检测线15连接便携式光纤测试仪,通过现场检测光纤断路的长度,从而确定损坏的具体位置,不仅定位方便,而且操作简单。
综上所述总体可知,该可视智能电缆,不仅具有总线的排查功能,在线路的总端口上连接有服务器,可以整体检测线15路的通断,通过与接口的GPS配合确定损坏处最近的接口,而通过光纤检测结构上的对接结构可以快速的对检测接口附近的断路确定损坏的距离,从而实现快速定位,并且光纤线5独立布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以及后期的检测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可视智能电缆,包括若干导体(1)、若干内填充层(2)以及若干外护套层(3),若干所述导体(1)嵌装于若干所述内填充层(2)内,若干所述外护套层(3)包裹于若干所述内填充层(2)外,其特征在于,
若干所述外护套层外包裹有外保护层(18),所述外保护层(18)内填充有外填充层(19);
所述外填充层(19)内设置有光纤检测结构;
若干所述内填充层(2)与外护套层(3)之间均设置有若干内屏蔽层(4);
若干所述内屏蔽层(4)为金属屏蔽层,若干所述外护套层(3)与外保护层(18)的材料相同;
所述外保护层(18)上设置有若干对接结构,若干所述对接结构分别与光纤检测结构连接;
所述光纤检测结构包括:光纤线(5)、防护套(6)、若干对接接口(7)、若干光纤收发模块(8)以及若干GPS定位模块(9);
所述光纤线(5)平行于若干所述导体(1),所述光纤线(5)的外部套设有防护套(6),所述防护套(6)上设置有若干对接接口(7),所述光纤线(5)与服务器连接,若干所述对接接口(7)上设置有若干光纤收发模块(8),若干所述光纤收发模块(8)的一侧设置有若干GPS定位模块(9);
所述服务器包括光纤测试仪,与光纤测试仪连接的无线数据通信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智能电缆,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导体(1)为圆形横截面的长条板块,若干所述导体(1)的材质为铜导体(1)或者铝导体(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智能电缆,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内填充层(2)为绝缘层,所述内填充层(2)为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智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填充层(19)与外保护层(18)之间设置有铠装层(10),所述铠装层(10)为镀锌钢带、涂漆钢带或者细钢丝,所述铠装层(10)在导体(1)为单芯时厚度为0.9mm,当导体(1)为多芯时厚度为0.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智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结构包括:若干卡口(11)、卡箍(12)、对接套筒(13)、检测接头(14)、检测线(15)、一对固定板(16)以及对拉杆件(17);
所述外保护层(18)上开设有若干卡口(11),所述卡箍(12)套设于卡口(11)上,所述卡箍(12)的一侧设置有对接套筒(13),所述对接套筒(13)上设置有检测接头(14),所述检测接头(14)的中心设置有检测线(15)连接于光纤线(5)上,所述对接套筒(13)的端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卡箍(12)的两侧设置有一对固定板(16),一对所述固定板(16)之间设置有对拉杆件(17)连接,所述卡箍(12)为缺弧筒型结构的板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视智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杆件(17)为对拉螺栓,所述对拉螺栓两端螺纹连接有一对对拉螺母,一对所述对拉螺母贴合于一对固定板(16)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智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线(5)为62.5μm直径的双股光纤线(5),双股其中一股光纤线(5)与若干检测线(1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视智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接头(14)用于连接便携式光纤测试仪。
CN202222392969.0U 2022-09-09 2022-09-09 可视智能电缆 Active CN218729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2969.0U CN218729936U (zh) 2022-09-09 2022-09-09 可视智能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2969.0U CN218729936U (zh) 2022-09-09 2022-09-09 可视智能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29936U true CN218729936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34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92969.0U Active CN218729936U (zh) 2022-09-09 2022-09-09 可视智能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299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8419B2 (en) Conductive elements in cable jackets and separators
AU2016201458B2 (en) Composite cable breakout assembly
CN115798801A (zh) 一种光电复合缆及光通信系统
WO2014035022A1 (ko) 광섬유 검사 겸용 융착접속기
CN218729936U (zh) 可视智能电缆
CN212182025U (zh) 一种并行蝶形光电复合缆
CN115458209A (zh) 可视智能电缆
CN205210354U (zh) 一种气吹式光缆分线箱
WO2015143642A1 (zh) 光电复合缆
CN2739771Y (zh) 带状复合光电缆
CN203503370U (zh) 一种光电复合缆
CN108053941B (zh) 一种新型的光电混合铁路贯通地线
CN201667258U (zh) 一种集束复合光缆
CN114155999B (zh) 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强抗干扰电缆以及制备方法
JPH05236630A (ja) 光ファイバ複合ケーブルの接続部
WO2023128506A1 (ko) 해저 광케이블
CN203787115U (zh) 光电复合缆
CN209199620U (zh) 一种绝缘防火型矿物质电缆
CN212484960U (zh) 一种多芯分支电缆
CN210606751U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光电信号电缆
CN211696734U (zh) 一种铁路27.5kV智能电缆中间接头处的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CN212694121U (zh) 一种用于机柜间高密度铺设的预端接光缆
CN215183168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抗拉伸5g基站用户外光电复合缆
WO2007134525A1 (fr) Câble électro-optique
CN209842152U (zh) 一种低损耗光纤耦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