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28159U - 一种分光隔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光隔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28159U
CN218728159U CN202222972125.3U CN202222972125U CN218728159U CN 218728159 U CN218728159 U CN 218728159U CN 202222972125 U CN202222972125 U CN 202222972125U CN 218728159 U CN218728159 U CN 218728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odule
light beam
polarized
spl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721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跃金
胡江民
黄伟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tizone Technology Shenzhen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tizone Technology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tizone Technology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Optizone Technology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721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28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28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28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光隔离器。该分光隔离器包括:沿光路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束输出模块、准直分光模块、输入耦合模块、至少一个光束隔离模块、光束接收模块;光束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光束,准直分光模块用于对入射至准直分光模块的光束进行准直分光,输入耦合模块用于对入射至输入耦合模块的光束进行聚焦,至少一个光束隔离模块用于隔离光路中的逆向光束,光束接收模块用于对入射至光束接收模块的光束进行接收;光束隔离模块包括:沿光束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分光晶体、半波片、法拉第旋光片和合光晶体;其中,还包括与法拉第旋光片配合使用的磁管。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分光隔离器能够对逆向光束进行隔离,体积小、集成度高,成本低且加工简易。

Description

一种分光隔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光隔离器。
背景技术
隔离器是一种只允许单向光通过的无源光器件,其工作原理是基于法拉第旋转的非互易性,通过光纤回波反射的光能够被光隔离器很好的隔离。在长距离光通信系统中,需要大量的中继放大器,隔离器可以克服中继电子设备响应速度慢等缺点。为了使光纤放大器工作稳定,无论在掺饵光纤放大器还是在半导体光放大器中,都必须在放大器的两端使用隔离器来消除回返光的影响。分光器也即光分路器,是光纤网络中重要的光无源器件之一,是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的光纤汇接器件。光分路器可以实现光波能量的分路与合路,将一根光纤中传输的光能量按照既定的比例分配给两根或者是多根光纤,或者将多根光纤中传输的光能量合成到一根光纤中。小分光比的分光隔离器为隔离器与分光器集成在一起的混合器件,可以同时实现隔离反向光和以小分光比分光的作用。
现阶段,隔离器的成本相对较高,且采用楔型结构方式,导致单级光隔离器由于光路在晶体中的光程不一样,造成了振模色散较大。然而,减少偏振模色散会进一步提高光隔离器的制作成本,不利于光通信惠民普及。因此若能采取手段降低隔离器及分光型隔离器等隔离器混合器件的制作成本,将会对我国的光信息通信有极大的助力,并能增强我国在国际通信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光隔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楔形结构的隔离器体积大、结构不紧凑的问题,在体积小,集成度高、成本低的基础上,实现对逆向光束的隔离并同时能以小分光比进行分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光隔离器,包括:
沿光路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束输出模块、准直分光模块、输入耦合模块、至少一个光束隔离模块、光束接收模块;
所述光束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光束,所述准直分光模块用于对入射至所述准直分光模块的光束进行准直分光,所述输入耦合模块用于对入射至所述输入耦合模块的光束进行聚焦,至少一个所述光束隔离模块用于隔离光路中的逆向光束,所述光束接收模块用于对入射至所述光束接收模块的光束进行接收;
所述光束隔离模块包括:沿光束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分光晶体、半波片、法拉第旋光片和合光晶体;其中,还包括与法拉第旋光片配合使用的磁管;
所述分光晶体用于对入射至所述分光晶体的光束分束形成第一偏振光束和第二偏振光束,所述半波片用于对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顺时针偏转45°形成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所述法拉第旋光片用于对所述第三偏振光束和所述第四偏振光束顺时针偏转45°形成第五偏振光束和第六偏振光束,所述合光晶体用于对所述第五偏振光束和所述第六偏振光束进行合束;
或者,所述半波片用于对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逆时针偏转45°形成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所述法拉第旋光片用于对所述第三偏振光束和所述第四偏振光束逆时针偏转45°形成第五偏振光束和第六偏振光束;所述顺时针和所述逆时针为沿光路传输方向观察;
所述分光晶体和所述合光晶体的光轴方向一致。
可选的,所述准直分光模块包括:沿光路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准直透镜和反射片,所述准直透镜用于对入射至所述准直透镜的光束进行准直,所述反射片用于对准直后的光束进行反射和透射,其中,所述光束输出模块包括第一尾光纤和第二尾光纤,所述第二尾光纤用于输出光束,所述反射片反射准直后的光束至所述第一尾光纤,并透射准直后的光束至输入耦合模块。
可选的,当所述光束隔离模块为多个时,沿光路传输方向的上一个的光束隔离模块中的合光晶体的光轴与下一个光束隔离模块中的分光晶体的光轴方向一致。
可选的,所述半波片的光轴与所述第一偏振光束的偏振方向的夹角为22.5°,与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偏振方向的夹角为67.5°。
可选的,所述光束接收模块为单尾光纤。
可选的,所述输入耦合模块为聚焦透镜。
可选的,分光隔离器还包括:第一玻璃管,所述光束输出模块粘合固定在所述第一玻璃管内。
可选的,分光隔离器还包括:第二玻璃管,所述光束接收模块固定粘合在所述第二玻璃管内。
可选的,分光隔离器还包括:第三玻璃管、第四玻璃管和第五玻璃管;
所述第一玻璃管和所述准直分光模块固定粘合在所述第三玻璃管内,所述输入耦合模块、至少一个所述光束隔离模块和所述第二玻璃管固定粘合在所述第四玻璃管内;
所述第三玻璃管的外壁和所述第四玻璃管的外壁粘合固定在所述第五玻璃管的内壁。
可选的,所述第一玻璃管、所述第二玻璃管、所述第三玻璃管、所述第四玻璃管和所述第五玻璃管均为毛细玻璃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光隔离器,包括:沿光路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束输出模块、准直分光模块、输入耦合模块、至少一个光束隔离模块、光束接收模块;光束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光束,准直分光模块用于对入射至准直分光模块的光束进行准直分光,输入耦合模块用于对入射至输入耦合模块的光束进行聚焦,至少一个光束隔离模块用于隔离光路中的逆向光束,光束接收模块用于对入射至光束接收模块的光束进行接收;光束隔离模块包括:沿光束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分光晶体、半波片、法拉第旋光片和合光晶体;其中,还包括与法拉第旋光片配合使用的磁管;分光晶体用于对入射至分光晶体的光束分束形成第一偏振光束和第二偏振光束,半波片用于对第一偏振光束和第二偏振光束顺时针偏转45°形成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法拉第旋光片用于对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顺时针偏转45°形成第五偏振光束和第六偏振光束,合光晶体用于对第五偏振光束和第六偏振光束进行合束;或者,半波片用于对第一偏振光束和第二偏振光束逆时针偏转45°形成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法拉第旋光片用于对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逆时针偏转45°形成第五偏振光束和第六偏振光束;顺时针和逆时针为沿光路传输方向观察;分光晶体和合光晶体的光轴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光隔离器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光束隔离模块,可以隔离光路中的逆向光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楔形结构的隔离器体积大、结构不紧凑的问题,实现对逆向光束的隔离并同时能以小分光比进行分光。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光隔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束隔离模块的正向光束路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束隔离模块的逆向光束路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光隔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束隔离模块的正向光束路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束隔离模块的逆向光束路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光隔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该分光隔离器包括:
沿光路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束输出模块100、准直分光模块200、输入耦合模块300、至少一个光束隔离模块400、光束接收模块500。
光束输出模块100用于输出光束,准直分光模块200用于对入射至准直分光模块200的光束进行准直分光,输入耦合模块300用于对入射至输入耦合模块300的光束进行聚焦,至少一个光束隔离模块400用于隔离光路中的逆向光束,光束接收模块500用于对入射至光束接收模块500的光束进行接收。
光束隔离模块400包括:沿光束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分光晶体401、半波片402、法拉第旋光片403和合光晶体404。其中,还包括与法拉第旋光片403配合使用的磁管405。
示例性的,分光晶体401、半波片402、法拉第旋光片403和合光晶体404可通过光路有胶和光路无胶的方式进行整体粘合。光路有胶的方式采用折射率与晶体折射率接近的胶水进行粘接,光路无胶可采用深化光胶或叠片的方式进行。光胶需要达成粘合各晶体以及通光的作用。整体粘合后放置在磁管405内,法拉第旋光片403在磁管405的作用下产生磁致旋光效应。其中,半波片402是对应光波长的半波片402。法拉第旋光片403可以是在饱和磁场下光偏振态旋转45°的法拉第旋光晶体。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束隔离模块的正向光束路径的放大图。参考图2,分光晶体401用于对入射至分光晶体401的光束分束形成第一偏振光束o和第二偏振光束e,半波片402用于对第一偏振光束o和第二偏振光束e顺时针偏转45°形成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法拉第旋光片403用于对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顺时针偏转45°形成第五偏振光束和第六偏振光束,合光晶体404用于对第五偏振光束和第六偏振光束进行合束。
可选的,准直分光模块200包括:沿光路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准直透镜201和反射片202,准直透镜201用于对入射至准直透镜201的光束进行准直,反射片202用于对准直后的光束进行反射和透射,其中,光束输出模块100包括第一尾光纤101和第二尾光纤102,第二尾光纤102用于输出光束,反射片202反射准直后的光束至第一尾光纤101,并透射准直后的光束至输入耦合模块300。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图2,光束输出模块100输出的发散光束沿光路方向传输至准直分光模块200,准直分光模块200中的准直透镜201将发散光整形成准直光后透过反射片202传输至输入耦合模块300,并且通过反射片202将一部分光反射到光束输出模块100中的另一根光纤101内,另一部分光通过输入耦合模块300将准直光整形成聚焦光,聚焦光进入分光晶体401,分光晶体401将非偏振光分解成第一偏振光束o和第二偏振光束e,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态相互垂直,两束偏振态相互垂直的偏振光入射至半波片402,半波片402光轴角度与第一偏振光束o偏振方向成22.5°夹角,与第二偏振光束e偏振方向成67.5°夹角,半波片402将第一偏振光束o出射的光偏振方向调整到45°形成第三偏振光束,半波片402将第二偏振光束e出射的光偏振方向调整到135°形成第四偏振光束,偏振态调整之后的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入射到法拉第旋光片403,法拉第旋光片403可以在磁管405的作用下产生磁致旋光效应,且法拉第旋光片403的光轴与第三偏振光束的偏振方向一致使得第三偏振光束经由法拉第旋光片403之后可以形成新的偏振光束,即第五偏振光束。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顺时针偏转45°形成第五偏振光束和第六偏振光束,之后进入合光晶体404,合光晶体404将两束偏振光合束成一束非偏振光,一束非偏振光聚焦耦合进光束接收模块500内,使整个分光隔离器完成光束输出模块100到光束接收模块500的在线式传播。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分光晶体401将非偏振光分解成第一偏振光束o和第二偏振光束e,半波片402用于对第一偏振光束o和第二偏振光束e逆时针偏转45°形成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法拉第旋光片403用于对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逆时针偏转45°形成第五偏振光束和第六偏振光束,之后进入合光晶体404,合光晶体404将两束偏振光合束成一束非偏振光,一束非偏振光聚焦耦合进光束接收模块500内,使整个分光隔离器完成光束输出模块100到光束接收模块500的在线式传播。其中,第一偏振光束o为寻常光,第二偏振光束e为非寻常光。
其中,顺时针和逆时针为沿光路传输方向观察。并且,第一偏振光束o和第二偏振光束e逆时针或者顺时针偏转,为偏振光束偏振方向的偏转,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偏转,取决于半波片光轴与第一偏振光束o和第二偏振光束e的夹角,以及,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的偏振方向的逆时针或者顺时针的偏转,取决于磁管405的磁场方向。
其中,分光晶体401和合光晶体404的光轴方向一致。
示例性的,分光晶体401和合光晶体404是具有双折射特征的片状晶体,晶体材料可以是双折射特性较好的钒酸钇,也可以是方解石、铌酸锂或其他双折射晶体。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束隔离模块的逆向光束路径的放大图。参考图3,逆向入射的光束通过光束接收模块500中的光纤出射一束发散光,发散光在经过逆向的光束隔离模块400的合光晶体404时,合光晶体404将非偏振光分解成两束偏振光,即o光和e光。o光和e光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态相互垂直,分离的两束偏振光入射至法拉第旋光片403,法拉第旋光片403在磁管405的作用下将光逆时针旋转45°,旋转45°后的两束偏振光入射至半波片402,半波片402将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态还原为合光晶体404出射时的偏振态,则入射到分光晶体401后的两束偏振光偏离在正向光路的两侧位置,无法通过输入耦合模块300和准直分光模块200将光耦合进入光束输出模块100的光纤内,从而有效地实现正向和逆向两光路的不可逆,即实现隔离功能。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光隔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束隔离模块的正向光束路径的放大图。参考图4和图5,光束隔离模块400为多个时,沿光路传输方向的上一个的光束隔离模块400中的合光晶体404的光轴与下一个光束隔离模块400中的分光晶体404的光轴方向一致。
示例性的,参考图5,两个依次放置的磁管405可以做成一体。
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4和图5,光束隔离模块400可以是两个,构成双级光束隔离结构。其中,准直分光模块200中的准直透镜201可以是格林透镜,并可以采用镀膜方式将格林透镜与反射片202进行固定。具体的,光束输出模块100输出的发散光束沿光路方向传输至准直分光模块200,准直分光模块200中的准直透镜201将发散光整形成准直光后透过反射片202传输至输入耦合模块300,并且通过反射片202将一部分光反射到光束输出模块100中的第一尾光纤101内,另一部分光通过输入耦合模块300将准直光整形成聚焦光,聚焦光进入分光晶体401,分光晶体401将非偏振光分解成第一偏振光束o和第二偏振光束e,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态相互垂直,两束偏振态相互垂直的偏振光入射至半波片402,半波片402光轴角度与第一偏振光束o偏振方向成22.5°夹角,与第二偏振光束e偏振方向成67.5°夹角,半波片402将第一偏振光束o出射的光偏振方向调整到45°形成第三偏振光束,半波片402将第二偏振光束e出射的光偏振方向调整到135°形成第四偏振光束,偏振态调整之后的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入射到法拉第旋光片403,法拉第旋光片403可以在磁管405的作用下产生磁致旋光效应,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态顺时针旋转45°,之后进入合光晶体404,合光晶体404将两束偏振光合束成一束非偏振光,一束非偏振光重复上述光路结构。具体的,沿光路传输方向的上一个的光束隔离模块400中的合光晶体404与下一个光束隔离模块400中的分光晶体401的光轴方向一致,以满足从上一个光束隔离模块400中的合光晶体404合束后的光束可以通过下一个光束隔离模块400中的分光晶体401进行分束,设置两个光束隔离模块400可以使一束非偏振光再次重复一次上述光路结构从合光晶体404输出一束非偏振光,一束非偏振光聚焦耦合进光束接收模块500的光纤内,使整个分光隔离器完成光束输出模块100到光束接收模块500的在线式传播。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束隔离模块的逆向光束路径的放大图。参考图6,可以理解的是,光束隔离模块400有两个时,逆向入射的光通过光束接收模块500的光纤出射一发散光,发散光在经过逆向的光束隔离模块400的合光晶体404时,合光晶体404将非偏振光分解成两束偏振光,即o光和e光。o光和e光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态相互垂直,分离的两束偏振光入射至法拉第旋光片403,法拉第旋光片403在磁管405的作用下将光逆时针旋转45°,旋转45°后的两束偏振光入射至半波片402,半波片402将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态还原为合光晶体404出射时的偏振态,则入射到分光晶体401后两束偏振光偏离在正向光路的两侧位置,从分光晶体401输出的两路偏振光再次经过上述的各晶体后离正向光路的距离加大,两束偏振光无法通过输入耦合模块300和准直分光模块200将光耦合进入光束输出模块100的光纤内,从而有效地实现正向和逆向两光路的不可逆,即实现分光隔离功能。
可选的,参考图1,光束接收模块500为单尾光纤。
示例性的,单尾光纤光线的传输距离较长。光束接收模块500可以将经由至少一个光束隔离模块400后形成的一束非偏振光聚焦耦合进光束接收模块500的单尾光纤内。
可选的,参考图1,输入耦合模块300为聚焦透镜。
示例性的,聚焦透镜具有端面聚焦和成像的特性,可以是平凸、正凹凸、非球面、衍射或反射透镜等,进而可以对入射至输入耦合模块300的光束进行聚焦。聚焦透镜具备高可靠性,高品质,高耦合效率等。
继续参考图1,分光隔离器还包括:第一玻璃管600,光束输出模块100粘合固定在第一玻璃管600内。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1,分光隔离器还包括:第二玻璃管700,光束接收模块500固定粘合在第二玻璃管700内。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1,分光隔离器还包括:第三玻璃管800、第四玻璃管900和第五玻璃管1000。第一玻璃管600和准直分光模块200固定粘合在第三玻璃管800内,输入耦合模块300、至少一个光束隔离模块400和第二玻璃管700固定粘合在第四玻璃管900内。第三玻璃管800的外壁和第四玻璃管900的外壁粘合固定在第五玻璃管1000的内壁。
示例性的,固定方式可以是胶水固定。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1,第一玻璃管600、第二玻璃管700、第三玻璃管800、第四玻璃管900和第五玻璃管1000均为毛细玻璃管,可以保证光束在分光隔离器内进行传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光隔离器,包括:沿光路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束输出模块、准直分光模块、输入耦合模块、至少一个光束隔离模块、光束接收模块;光束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光束,准直分光模块用于对入射至准直分光模块的光束进行准直分光,输入耦合模块用于对入射至输入耦合模块的光束进行聚焦,至少一个光束隔离模块用于隔离光路中的逆向光束,光束接收模块用于对入射至光束接收模块的光束进行接收;光束隔离模块包括:沿光束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分光晶体、半波片、法拉第旋光片和合光晶体;其中,还包括与法拉第旋光片配合使用的磁管;分光晶体用于对入射至分光晶体的光束分束形成第一偏振光束和第二偏振光束,半波片用于对第一偏振光束和第二偏振光束顺时针偏转45°形成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法拉第旋光片用于对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顺时针偏转45°形成第五偏振光束和第六偏振光束,合光晶体用于对第五偏振光束和第六偏振光束进行合束;或者,半波片用于对第一偏振光束和第二偏振光束逆时针偏转45°形成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法拉第旋光片用于对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逆时针偏转45°形成第五偏振光束和第六偏振光束;顺时针和逆时针为沿光路传输方向观察;分光晶体和合光晶体的光轴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光隔离器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光束隔离模块,可以隔离光路中的逆向光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楔形结构的隔离器体积大、结构不紧凑的问题,实现对逆向光束的隔离并同时能以小分光比进行分光。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光隔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光路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束输出模块、准直分光模块、输入耦合模块、至少一个光束隔离模块、光束接收模块;
所述光束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光束,所述准直分光模块用于对入射至所述准直分光模块的光束进行准直分光,所述输入耦合模块用于对入射至所述输入耦合模块的光束进行聚焦,至少一个所述光束隔离模块用于隔离光路中的逆向光束,所述光束接收模块用于对入射至所述光束接收模块的光束进行接收;
所述光束隔离模块包括:沿光束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分光晶体、半波片、法拉第旋光片和合光晶体;其中,还包括与法拉第旋光片配合使用的磁管;
所述分光晶体用于对入射至所述分光晶体的光束分束形成第一偏振光束和第二偏振光束,所述半波片用于对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顺时针偏转45°形成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所述法拉第旋光片用于对所述第三偏振光束和所述第四偏振光束顺时针偏转45°形成第五偏振光束和第六偏振光束,所述合光晶体用于对所述第五偏振光束和所述第六偏振光束进行合束;
或者,所述半波片用于对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和所述第二偏振光束逆时针偏转45°形成第三偏振光束和第四偏振光束,所述法拉第旋光片用于对所述第三偏振光束和所述第四偏振光束逆时针偏转45°形成第五偏振光束和第六偏振光束;所述顺时针和所述逆时针为沿光路传输方向观察;
所述分光晶体和所述合光晶体的光轴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分光模块包括:沿光路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准直透镜和反射片,所述准直透镜用于对入射至所述准直透镜的光束进行准直,所述反射片用于对准直后的光束进行反射和透射,其中,所述光束输出模块包括第一尾光纤和第二尾光纤,所述第二尾光纤用于输出光束,所述反射片反射准直后的光束至所述第一尾光纤,并透射准直后的光束至输入耦合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隔离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束隔离模块为多个时,沿光路传输方向的上一个的光束隔离模块中的合光晶体的光轴与下一个光束隔离模块中的分光晶体的光轴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波片的光轴与所述第一偏振光束的偏振方向的夹角为22.5°,与所述第二偏振光束的偏振方向的夹角为6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接收模块为单尾光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耦合模块为聚焦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隔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玻璃管,所述光束输出模块粘合固定在所述第一玻璃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光隔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玻璃管,所述光束接收模块固定粘合在所述第二玻璃管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光隔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玻璃管、第四玻璃管和第五玻璃管;
所述第一玻璃管和所述准直分光模块固定粘合在所述第三玻璃管内,所述输入耦合模块、至少一个所述光束隔离模块和所述第二玻璃管固定粘合在所述第四玻璃管内;
所述第三玻璃管的外壁和所述第四玻璃管的外壁粘合固定在所述第五玻璃管的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光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管、所述第二玻璃管、所述第三玻璃管、所述第四玻璃管和所述第五玻璃管均为毛细玻璃管。
CN202222972125.3U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分光隔离器 Active CN218728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2125.3U CN218728159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分光隔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2125.3U CN218728159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分光隔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28159U true CN218728159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09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72125.3U Active CN218728159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分光隔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28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983553B2 (ja) 光学非相反装置
EP0557532B1 (en) Optical device
US7031574B2 (en) Plug-in module for providing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US6339661B1 (en)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fiber optic circulators
US7359584B2 (en) Polarization beam separator and combiner
US6411749B2 (en) In-line fiber optic polarization combiner/divider
EP1176451A2 (en) Isolated 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 and combiner
US20020012167A1 (en) Isolated 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 and combiner
JP2002268013A (ja) 光サーキュレータ
US6690501B2 (en) Low cost isolator/polarization beam combiner hybrid component
US20020118463A1 (en) 3-port optical device
CN218728159U (zh) 一种分光隔离器
CN101539673A (zh) 一种多路激光合束的方法及偏振相关环行器
CN217639632U (zh) 环形器及光模块
US11480735B2 (en) Optical isolator with optical fibers arranged on one single side
JP3368209B2 (ja) 反射型光サーキュレータ
CN218601514U (zh) 一种光学器件
CN1419143A (zh) 光路混合器件
US20020191284A1 (en) Optical circulator
US20070171528A1 (en) Polarized wave coupling optical isolator
CN218728158U (zh) 一种光学器件
CN211123363U (zh) 一种高隔离度分光器
CN2563591Y (zh) 光路混合器件
US11768329B2 (en) High isolation optical splitter
CN218601513U (zh) 一种保偏耦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