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24885U - 温度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温度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24885U
CN218724885U CN202221733341.6U CN202221733341U CN218724885U CN 218724885 U CN218724885 U CN 218724885U CN 202221733341 U CN202221733341 U CN 202221733341U CN 218724885 U CN218724885 U CN 218724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elet
module
shell
thermomet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3334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鑫鸿
许光超
韦承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uanzhou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uanzhou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uanzhou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uanzhou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3334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24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24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24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包括盒体、盖体、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所述盒体设有容置腔;体温计,所述体温计包括体温计本体、温度检测组件、第二信号发射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手环,所述手环包括手环本体、第二信号接收模块、第三控制组件和马达。体温计通过温度检测组件可以测出人体温度,并通过第二信号发射组件发射信号,收纳盒可以通过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接收体温计发射的信号,通过灯点矩阵或屏幕显示出当前体温计测出的温度;手环通过屏幕显示当前体温计测出的温度,当体温计测出的温度高于人体正常体温时,手环上的马达会通过振动发出警报,方便用户作出应对措施。

Description

温度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通常只有体温计一个部件,需要连接手机APP来查看温度值及其变化,且高温报警需要APP通过手机来实现。APP需要保持在手机前台,若手机关屏或APP切换到后台程序,报警功能可能会失效。现代社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小孩生病有时候会由爷爷奶奶辈代为照顾。而老人家不一定会使用APP,或会令小孩病情加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查看温度值及其变化并且具有报警功能的温度检测系统。
一种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包括盒体、盖体、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盒体上,所述盒体设有容置腔,所述盒体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盖体能够开启或闭合所述开口,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盒体上,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和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电连接;体温计,所述体温计包括体温计本体、温度检测组件、第二信号发射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所述温度检测组件、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组件和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体温计本体上,所述第二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组件和所述温度检测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组件与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通讯连接;手环,所述手环包括手环本体、第二信号接收模块、第三控制组件和马达,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所述第三控制组件和所述马达设置在所述手环本体上,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通讯连接。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温度检测系统,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收纳盒、体温计和手环三个部分,体温计通过温度检测组件可以测出人体温度,并通过第二信号发射组件发射信号,收纳盒可以通过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接收体温计发射的信号,通过灯点矩阵或屏幕显示出当前体温计测出的温度,同时收纳盒还可以通过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向手环发射信号;手环也可以通过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来自收纳盒和体温计发射的信号,通过屏幕显示当前体温计测出的温度,当体温计测出的温度高于人体正常体温时,手环上的马达会通过振动发出警报,方便用户作出应对措施,盒体上设置的容置腔还可以用于收纳其他物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包括盒体、盖体、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盒体上,所述盒体设有容置腔,所述盒体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盖体能够开启或闭合所述开口,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盖体上,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和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电连接;体温计,所述体温计包括体温计本体、温度检测组件、第二信号发射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所述温度检测组件、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组件和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体温计本体上,所述第二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组件和所述温度检测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组件与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通讯连接;手环,所述手环包括手环本体、第二信号接收模块、第三控制组件和马达,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所述第三控制组件和所述马达设置在所述手环本体上,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组件通讯连接。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温度检测系统,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收纳盒、体温计和手环三个部分,体温计通过温度检测组件可以测出人体温度,并通过第二信号发射组件发射信号,收纳盒可以通过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接收体温计发射的信号,通过灯点矩阵或屏幕显示出当前体温计测出的温度,同时收纳盒还可以通过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向手环发射信号;手环也可以通过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来自收纳盒和体温计发射的信号,通过屏幕显示当前体温计测出的温度,当体温计测出的温度高于人体正常体温时,手环上的马达会通过振动发出警报,方便用户作出应对措施,盒体上设置的容置腔还可以用于收纳其他物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体温计相适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手环相适配。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通过在盖体上设置分别与体温计和手环箱适配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使体温计和手环收纳在收纳盒上能得到更好的定位,使收纳盒和体温计与手环的连接结构更紧凑,有利于收纳盒为体温计和手环分别进行充电,同时还能节省收纳盒内的空间,使容置腔可以收纳更多的物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还包括第一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盒体或所述盖体上,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体温计还包括第二电连接件,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相适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还包括第三电连接件,所述第三电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盒体或所述盖体上,所述第三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手环还包括第四电连接件,所述第四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三电连接件与所述第四电连接件相适配。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收纳盒上设有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三电连接件,第一电连接件设置在第一限位槽,第三电连接件设置在第二限位槽上,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三电连接件的一端都与收纳盒上的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体温计和手环上的第二电连接件和第四电连接件电连接,从而实现收纳盒可用于收纳体温计和手环的同时,还可以为体温计和手环充电,使体温计和手环的充电变得更方便,还防止了丢失。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还包括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设置在所述盒体或所述盖体上,所述第一供电模块与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电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体温计还包括第二供电模块,所述第二供电模块设置在所述体温计本体上,所述第二供电模块与所述温度检测组件、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组件和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电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环还包括第三供电模块,所述第三供电模块设置在所述手环本体上,所述第三供电模块与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电连接。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通过在收纳盒、体温计和手环上分别设置第一供电模块、第二供电模块和第三供电模块,从而使收纳盒、体温计和手环上的电子元器件得到电能支持,实现收纳盒、体温计和手环的各自独立运行。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还包括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所述盖体上,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形状与所述体温计相适配,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设置,所述体温计还包括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在体温计本体上,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相适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还包括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设置在盖体上,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形状与所述手环相适配,所述第三磁性件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对设置,所述手环还包括第四磁性件,所述第四磁性件设置在所述手环本体上,所述第四磁性件与所述第三磁性件相适配。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收纳盒上设有第一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置在壳体的第一限位槽的底壁上,位于壳体的腔内,第三磁性件设置在壳体的第二限位槽的底壁上,位于壳体的腔内,体温计和手环上分别设有与第一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相适配的第二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当体温计和手环分别放置在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时,磁性件之间相互吸引,使体温计和手环能稳定固定在收纳盒上,几时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朝下时,体温计和手环也不会掉落,从而保护了体温计和手环,同时还有利于收纳盒上的电连接件能自动对准体温计和手环上的电连接件,减少用户需要自行对准充电位置的麻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体温计本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连杆和外壳,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外,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组件和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组件和所述第二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温度检测组件连接。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体温计本体的分体式设计有利于体温计各部件的装配,并且使体温计结构更紧凑,第二壳体和温度检测组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方便用户把体温计夹在腋下测量温度,通过在上壳体和下壳体表面套设外壳,使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连接不容易分离,结构更稳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体温计本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连杆和外壳,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外,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组件和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组件和所述第二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温度检测组件连接。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体温计本体的分体式设计有利于体温计各部件的装配,并且使体温计结构更紧凑,第二壳体和温度检测组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方便用户把体温计夹在腋下测量温度,通过在上壳体和下壳体表面套设外壳,使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连接不容易分离,结构更稳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环本体包括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所述第三壳体设置在所述第四壳体上,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四壳体围合形成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三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壳体上,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三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围合型号才能第二安装腔,手环本体的分体式设计有利于手环各部件的装配,并且使手环结构更紧凑,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三控制组件设置在手环本体的第二安装腔内,有利于保护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三控制组件且方便各部件之间相互配合。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环本体包括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所述第三壳体设置在所述第四壳体上,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四壳体围合形成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三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四壳体上,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三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围合型号才能第二安装腔,手环本体的分体式设计有利于手环各部件的装配,并且使手环结构更紧凑,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三控制组件设置在手环本体的第二安装腔内,有利于保护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三控制组件且方便各部件之间相互配合。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还包括第一开关组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设置在所述盒体或所述盖体上,所述第一开关组件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体温计还包括第二开关组件,所述第二开关组件设置在所述体温计本体上,所述第二开关组件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环还包括第三开关组件,所述第三开关组件设置在所述手环本体上,所述第三开关组件与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相对设置。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通过在收纳盒、体温计和手环分别设置第一开关组件、第二开关组件和第三开关组件,方便用户在收纳盒、体温计和手环的壳体上实现单独控制设备的开关和功能,第一开关组件、第二开关组件和第三开关组件分别与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和第三控制组件相对设置,方便用户控制设备开关的同时,还使设备更美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盒还包括第一显示组件,所述第一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盒体或所述盖体上,所述第一显示组件与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电连接。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通过在收纳盒上设置第一显示组件,当收纳盒上的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体温计的信号时,第一显示组件可以显示体温计当前的检测温度,方便用户在手环不能显示温度时,也可以在收纳盒上了解自身当前温度。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环还包括第三显示组件,所述第三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手环本体上,所述第三显示组件与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电连接。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通过在手环上设置第三显示组件,当手环上的第二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来自体温计或收纳盒的信号时,第二显示组件可以显示体温计当前的检测温度,方便用户在手环上可以直接了解自身当前的体温。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还包括第五壳体和第六壳体,所述第五壳体或第六壳体上设有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五壳体和所述第六壳体围合形成第三安装腔,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五壳体和/或所述第六壳体上,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第三安装腔内。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盒体的第五壳体和第六壳体围合形成第三安装腔,盒体的分体式设计有利于把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安装在第三安装腔内,从而保护电子元器件,并且使盒体整体更美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还包括第七壳体和第八壳体,所述第七壳体和所述第八壳体围合形成第四安装腔,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七壳体上,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第四安装腔内。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盖体的第七壳体和第八课题围合形成第四安装腔,盖体的分体式设计有利于把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安装在第四安装腔内,从而保护电子元器件,并且使盖体整体更美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还包括第七壳体和第八壳体,所述第七壳体和所述第八壳体围合形成第四安装腔,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八壳体上,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第四安装腔内。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盖体的第七壳体和第八课题围合形成第四安装腔,盖体的分体式设计有利于把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安装在第四安装腔内,从而保护电子元器件,并且使盖体整体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温度检测系统的爆炸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温度检测系统的爆炸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体温计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环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收纳盒的爆炸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收纳盒,11盒体,12盖体,13第一开关组件,101容置腔,102开口, 103第一限位槽,104第二限位槽,111第五壳体,112第六壳体,1101第三安装腔,121第七壳体,122第八壳体,1201第四安装腔;
2体温计,21体温计本体,22温度检测组件,23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4第二开关组件,211第一壳体,212第二壳体,213连杆,214外壳,2101第一安装腔;
3手环,31手环本体,32马达,311第三壳体,312第四壳体,3101第二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温度检测系统。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收纳盒1,收纳盒1包括盒体11、盖体12、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盖体12设置在盒体11上,盒体11设有容置腔101,盒体11上开设有开口102,开口102与容置腔101连通,盖体12能够开启或闭合开口102,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设置在盒体11上,第一控制组件与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和第一信号接收模块电连接;体温计2,体温计2包括体温计本体 21、温度检测组件22、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和第二控制组件,温度检测组件 22、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和第二控制组件设置在体温计本体21上,第二控制组件与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和温度检测组件22电连接,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 与第一信号接收模块通讯连接;手环3,手环3包括手环本体31、第二信号接收模块、第三控制组件和马达32,第二信号接收模块、第三控制组件和马达32 设置在手环本体31上,第二信号接收模块与第一信号发射模块通讯连接。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温度检测系统,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收纳盒1、体温计2和手环3三个部分,体温计2通过温度检测组件22可以测出人体温度,并通过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发射信号,收纳盒1可以通过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接收体温计 2发射的信号,通过灯点矩阵或屏幕显示出当前体温计2测出的温度,同时收纳盒1还可以通过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向手环3发射信号;手环也可以通过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来自收纳盒1和体温计2发射的信号,通过屏幕显示当前体温计2 测出的温度,当体温计2测出的温度高于人体正常体温时,手环3上的马达32 会通过振动发出警报,方便用户作出应对措施,盒体11上设置的容置腔101还可以用于收纳其他物品。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收纳盒1,收纳盒 1包括盒体11、盖体12、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盖体12设置在盒体11上,盒体11设有容置腔101,盒体11上开设有开口 102,开口102与容置腔101连通,盖体12能够开启或闭合开口102,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设置在盖体12上,第一控制组件与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和第一信号接收模块电连接;体温计2,体温计2包括体温计本体21、温度检测组件22、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和第二控制组件,温度检测组件22、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和第二控制组件设置在体温计本体21上,第二控制组件与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和温度检测组件22电连接,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与第一信号接收模块通讯连接;手环3,手环3包括手环本体31、第二信号接收模块、第三控制组件和马达32,第二信号接收模块、第三控制组件和马达32设置在手环本体31上,第二信号接收模块与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通讯连接。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温度检测系统,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收纳盒1、体温计2和手环3三个部分,体温计2通过温度检测组件22可以测出人体温度,并通过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发射信号,收纳盒1可以通过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接收体温计 2发射的信号,通过灯点矩阵或屏幕显示出当前体温计2测出的温度,同时收纳盒1还可以通过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向手环3发射信号;手环也可以通过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来自收纳盒1和体温计2发射的信号,通过屏幕显示当前体温计2 测出的温度,当体温计2测出的温度高于人体正常体温时,手环3上的马达32 会通过振动发出警报,方便用户作出应对措施,盒体11上设置的容置腔101还可以用于收纳其他物品。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2上设有第一限位槽103,第一限位槽 103与体温计2相适配。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2上设有第二限位槽104,第二限位槽 104与手环3相适配。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通过在盖体12上设置分别与体温计2和手环3箱适配的第一限位槽103和第二限位槽104,使体温计2和手环3收纳在收纳盒1上能得到更好的定位,使收纳盒1和体温计2与手环3的连接结构更紧凑,有利于收纳盒1为体温计2和手环分别进行充电,同时还能节省收纳盒1内的空间,使容置腔101可以收纳更多的物品。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收纳盒1还包括第一电连接件,第一电连接件设置在盒体11或盖体12上,第一电连接件与第一控制组件电连接,体温计2还包括第二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与第二控制组件电连接,第二电连接件与第一电连接件相适配。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收纳盒1还包括第三电连接件,第三电连接件设置在盒体11或盖体12上,第三电连接件与第一控制组件电连接,手环3还包括第四电连接件,第四电连接件与第三控制组件电连接,第三电连接件与第四电连接件相适配。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收纳盒1上设有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三电连接件,第一电连接件设置在第一限位槽103,第三电连接件设置在第二限位槽104上,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三电连接件的一端都与收纳盒1上的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体温计2和手环3上的第二电连接件和第四电连接件电连接,从而实现收纳盒1可用于收纳体温计2和手环3的同时,还可以为体温计2和手环3充电,使体温计2和手环3的充电变得更方便,还防止了丢失。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收纳盒1还包括第一供电模块,第一供电模块设置在盒体11或盖体12上,第一供电模块与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电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体温计2还包括第二供电模块,第二供电模块设置在体温计本体21上,第二供电模块与温度检测组件22、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和第二控制组件电连接。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手环3还包括第三供电模块,第三供电模块设置在手环本体31上,第三供电模块与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三控制组件电连接。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通过在收纳盒1、体温计2和手环3上分别设置第一供电模块、第二供电模块和第三供电模块,从而使收纳盒1、体温计2和手环3 上的电子元器件得到电能支持,实现收纳盒1、体温计2和手环3的各自独立运行。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收纳盒1还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置在盖体12上,盖体12上设有第一限位槽103,第一限位槽103的形状与体温计相适配,第一磁性件与第一限位槽103相对设置,体温计2还包括第二磁性件,第二磁性件设置在体温计本体21上,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相适配。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收纳盒1还包括第三磁性件,第三磁性件设置在盖体12上,盖体12上设有第二限位槽104,第二限位槽104的形状与手环3相适配,第三磁性件与第二限位槽104相对设置,手环3还包括第四磁性件,第四磁性件设置在手环本体31上,第四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相适配。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收纳盒1上设有第一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置在壳体12的第一限位槽103的底壁上,位于壳体12的腔内,第三磁性件设置在壳体12的第二限位槽104的底壁上,位于壳体12的腔内,体温计2 和手环3上分别设有与第一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相适配的第二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当体温计2和手环3分别放置在第一限位槽103和第二限位槽104时,磁性件之间相互吸引,使体温计2和手环3能稳定固定在收纳盒1上,几时第一限位槽103和第二限位槽104朝下时,体温计2和手环3也不会掉落,从而保护了体温计2和手环3,同时还有利于收纳盒1上的电连接件能自动对准体温计2和手环3上的电连接件,减少用户需要自行对准充电位置的麻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体温计本体21包括第一壳体211、第二壳体 212、连杆213和外壳214,第一壳体211设置在第二壳体212上,第一壳体211 和第二壳体212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2101,外壳214套设在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3外,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和第二控制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211上,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和第二控制组件位于第一安装腔2101内,连杆213的一端与第二壳体121连接,连杆213的另一端与温度检测组件22连接。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 2101,体温计本体21的分体式设计有利于体温计2各部件的装配,并且使体温计2结构更紧凑,第二壳体212和温度检测组件22之间通过连杆213连接,方便用户把体温计夹在腋下测量温度,通过在上壳体和下壳体表面套设外壳,使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连接不容易分离,结构更稳固。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体温计本体21包括第一壳体211、第二壳体 212、连杆213和外壳214,第一壳体211设置在第二壳体212上,第一壳体211 和第二壳体212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2101,外壳214套设在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外,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和第二控制组件设置在第二壳体212上,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和第二控制组件位于第一安装腔2101内,连杆213的一端与第二壳体212连接,连杆213的另一端与温度检测组件22连接。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 2101,体温计本体21的分体式设计有利于体温计2各部件的装配,并且使体温计2结构更紧凑,第二壳体212和温度检测组件22之间通过连杆213连接,方便用户把体温计夹在腋下测量温度,通过在上壳体和下壳体表面套设外壳,使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连接不容易分离,结构更稳固。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手环本体31包括第三壳体311和第四壳体312,第三壳体311设置在第四壳体312上,第三壳体311和第四壳体312围合形成第二安装腔3101,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三控制组件设置在第三壳体311上,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三控制组件位于第二安装腔3101内。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第三壳体311和第四壳体312围合型号才能第二安装腔3101,手环本体31的分体式设计有利于手环3各部件的装配,并且使手环 3结构更紧凑,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三控制组件设置在手环本体31的第二安装腔3101内,有利于保护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三控制组件且方便各部件之间相互配合。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手环本体31包括第三壳体311和第四壳体312,第三壳体311设置在第四壳体312上,第三壳体311和第四壳体312围合形成第二安装腔3101,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三控制组件设置在第四壳体312上,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三控制组件位于第二安装腔3101内。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第三壳体311和第四壳体312围合型号才能第二安装腔3101,手环本体31的分体式设计有利于手环3各部件的装配,并且使手环 3结构更紧凑,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三控制组件设置在手环本体31的第二安装腔3101内,有利于保护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三控制组件且方便各部件之间相互配合。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收纳盒1还包括第一开关组件13,第一开关组件13设置在盒体11或盖体12上,第一开关组件13与第一控制组件相对设置。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体温计2还包括第二开关组件24,第二开关组件24设置在体温计本体21上,第二开关组件24与第二控制组件相对设置。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手环3还包括第三开关组件,第三开关组件设置在手环本体31上,第三开关组件与第三控制组件相对设置。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通过在收纳盒1、体温计2和手环3分别设置第一开关组件1、第二开关组件2和第三开关组件3,方便用户在收纳盒1、体温计2 和手环3的壳体上实现单独控制设备的开关和功能,第一开关组件1、第二开关组件2和第三开关组件3分别与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和第三控制组件相对设置,方便用户控制设备开关的同时,还使设备更美观。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收纳盒1还包括第一显示组件,第一显示组件设置在盒体11或盖体12上,第一显示组件与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电连接。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通过在收纳盒1上设置第一显示组件,当收纳盒1 上的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体温计的信号时,第一显示组件可以显示体温计2当前的检测温度,方便用户在手环3不能显示温度时,也可以在收纳盒1 上了解自身当前温度。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手环3还包括第三显示组件,第三显示组件设置在手环本体31上,第三显示组件与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三控制组件电连接。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通过在手环3上设置第三显示组件,当手环3上的第二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来自体温计2或收纳盒1的信号时,第二显示组件可以显示体温计2当前的检测温度,方便用户在手环3上可以直接了解自身当前的体温。
如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1还包括第五壳体111和第六壳体112,第五壳体111或第六壳体112上设有容置腔101,第五壳体111和第六壳体112围合形成第三安装腔1101,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设置在第五壳体111和/或第六壳体上,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位于第三安装腔1101内。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盒体11的第五壳体111和第六壳体112围合形成第三安装腔1101,盒体11的分体式设计有利于把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安装在第三安装腔1101内,从而保护电子元器件,并且使盒体11整体更美观。
如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2还包括第七壳体121和第八壳体122,第七壳体121和第八壳体122围合形成第四安装腔1201,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设置在第七壳体121上,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位于第四安装腔1201内。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盖体12的第七壳体121和第八课题122围合形成第四安装腔1201,盖体12的分体式设计有利于把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安装在第四安装腔1201内,从而保护电子元器件,并且使盖体12整体更美观。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2还包括第七壳体121和第八壳体122,第七壳体121和第八壳体122围合形成第四安装腔1201,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设置在第八壳体122上,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位于第四安装腔1201内。
上述的温度检测系统,盖体12的第七壳体121和第八课题122围合形成第四安装腔1201,盖体12的分体式设计有利于把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安装在第四安装腔1201内,从而保护电子元器件,并且使盖体12整体更美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纳盒(1),所述收纳盒(1)包括盒体(11)、盖体(12)、第一信号发射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控制组件,所述盖体(12)设置在所述盒体(11)上,所述盒体(11)设有容置腔(101),所述盒体(11)上开设有开口(102),所述开口(102)与所述容置腔(101)连通,所述盖体(12)能够开启或闭合所述开口(102),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盒体(11)和/或所述盖体(12)上,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和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电连接;
体温计(2),所述体温计(2)包括体温计本体(21)、温度检测组件(22)、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和第二控制组件,所述温度检测组件(22)、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和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体温计本体(21)上,所述第二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和所述温度检测组件(22)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与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通讯连接;
手环(3),所述手环(3)包括手环本体(31)、第二信号接收模块、第三控制组件和马达(32),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所述第三控制组件和所述马达(32)设置在所述手环本体(31)上,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2)上设有第一限位槽(103),所述第一限位槽(103)与所述体温计(2)相适配;和/或
所述盖体(12)上设有第二限位槽(104),所述第二限位槽(104)与所述手环(3)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盒(1)还包括第一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盒体(11)或所述盖体(12)上,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体温计(2)还包括第二电连接件,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相适配;和/或
所述收纳盒(1)还包括第三电连接件,所述第三电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盒体(11)或所述盖体(12)上,所述第三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手环(3)还包括第四电连接件,所述第四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三电连接件与所述第四电连接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盒(1)还包括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设置在所述盒体(11)或所述盖体(12)上,所述第一供电模块与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电连接;和/或
所述体温计(2)还包括第二供电模块,所述第二供电模块设置在所述体温计本体(21)上,所述第二供电模块与所述温度检测组件(22)、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和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电连接;和/或
所述手环(3)还包括第三供电模块,所述第三供电模块设置在所述手环本体(31)上,所述第三供电模块与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盒(1)还包括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所述盖体(12)上,所述盖体(12)上设有第一限位槽(103),所述第一限位槽(103)的形状与所述体温计相适配,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03)相对设置,所述体温计(2)还包括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在体温计本体(21)上,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相适配;和/或
所述收纳盒(1)还包括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设置在盖体(12)上,所述盖体(12)上设有第二限位槽(104),所述第二限位槽(104)的形状与所述手环(3)相适配,所述第三磁性件与所述第二限位槽(104)相对设置,所述手环(3)还包括第四磁性件,所述第四磁性件设置在所述手环本体(31)上,所述第四磁性件与所述第三磁性件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温计本体(21)包括第一壳体(211)、第二壳体(212)、连杆(213)和外壳(214),所述第一壳体(211)设置在第二壳体(212)上,所述第一壳体(211)和所述第二壳体(212)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2101),所述外壳(214)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211)和所述第二壳体(212)外,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和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11)和/或所述第二壳体(212)上,所述第二信号发射组件(23)和所述第二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2101)内,所述连杆(2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212)连接,所述连杆(213)的另一端与所述温度检测组件(2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环本体(31)包括第三壳体(311)和第四壳体(312),所述第三壳体(311)设置在所述第四壳体(312)上,所述第三壳体(311)和所述第四壳体(312)围合形成第二安装腔(3101),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三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壳体(311)和/或所述第四壳体(312)上,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三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310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盒(1)还包括第一开关组件(13),所述第一开关组件(13)设置在所述盒体(11)或所述盖体(12)上,所述第一开关组件(13)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相对设置;和/或
所述体温计(2)还包括第二开关组件(24),所述第二开关组件(24)设置在所述体温计本体(21)上,所述第二开关组件(24)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相对设置;和/或
所述手环(3)还包括第三开关组件,所述第三开关组件设置在所述手环本体(31)上,所述第三开关组件与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盒(1)还包括第一显示组件,所述第一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盒体(11)或所述盖体(12)上,所述第一显示组件与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电连接;和/或
所述手环(3)还包括第三显示组件,所述第三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手环本体(31)上,所述第三显示组件与所述第二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11)还包括第五壳体(111)和第六壳体(112),所述第五壳体(111)或第六壳体(112)上设有所述容置腔(101),所述第五壳体(111)和所述第六壳体(112)围合形成第三安装腔(1101),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五壳体(111)和/或所述第六壳体上,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第三安装腔(1101)内;和/或
所述盖体(12)还包括第七壳体(121)和第八壳体(122),所述第七壳体(121)和所述第八壳体(122)围合形成第四安装腔(1201),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七壳体(121)和/或所述第八壳体(122)上,所述第一信号发射模块、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位于所述第四安装腔(1201)内。
CN202221733341.6U 2022-07-06 2022-07-06 温度检测系统 Active CN218724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33341.6U CN218724885U (zh) 2022-07-06 2022-07-06 温度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33341.6U CN218724885U (zh) 2022-07-06 2022-07-06 温度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24885U true CN218724885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27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33341.6U Active CN218724885U (zh) 2022-07-06 2022-07-06 温度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24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265677A1 (en) Multi-outlet safety power strip
CN210271128U (zh) 一种智能门铃
CN218724885U (zh) 温度检测系统
CN209748949U (zh) 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KR20050029713A (ko) 휴대전자장치를 위한 어댑터 및 이들 두 요소 사이의전송시스템
CN111557009A (zh) 一种电子标签、资产管理系统及通信控制方法
CN209860955U (zh) 一种具有红外遥控功能的组件及手机壳
CN113329285B (zh) 一种耳机盒和无线耳机
CN210779107U (zh) 一种插头保护套、插头结构及电气设备
CN112653955B (zh) 耳机盒、耳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0629595U (zh) 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09860672U (zh) 一种便携移动电源
CN218724884U (zh) 感温装置
CN212259053U (zh) 保护壳
CN218276211U (zh) 无线充电设备、用电设备、电子烟杯、电子烟和充电系统
CN216980931U (zh) 美容仪充电盒及美容仪充电系统
CN217333465U (zh) 一种报警装置
CN216699592U (zh) 一种多功能转换器
CN218678471U (zh) 充电收纳装置
CN217158862U (zh) 一种便携自带线移动电源
CN219039540U (zh) 补光设备
CN218304550U (zh) 供电座、加热组件、暖奶器及水杯
CN216961691U (zh) 防丢失蓝牙戒指
CN210168183U (zh) 无线耳机的透光结构
CN217427252U (zh) 一种配合bim系统的高灵敏度远程电力控制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