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22124U - 一种双风机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风机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22124U
CN218722124U CN202222604935.3U CN202222604935U CN218722124U CN 218722124 U CN218722124 U CN 218722124U CN 202222604935 U CN202222604935 U CN 202222604935U CN 218722124 U CN218722124 U CN 218722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hell
fan
ultraviolet light
pur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049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国贤
高凤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Rui Pin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Rui Pin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Rui Pin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Rui Pin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049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22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22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22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风机净化器,包括壳体、两个风机和空气净化装置,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出风口,其两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相互间隔的两个风道,两个所述风道一端对应连接两所述进风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出风口,两个所述风机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风道内,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净化进入所述壳体内的气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高了所述双风机净化器的进风量和出风量,增强净化效果,同时降低了运行的噪音值。

Description

一种双风机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风机净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气净化器一般单风机设计,风量小,噪音大。而现有双风机设计只是简单的叠加在一起,两股风会产生相互干扰,风量无法保证,且噪音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风机净化器,旨在解决现有空气净化器风量小,噪音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风机净化器包括:
壳体,上端设置有出风口,其两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相互间隔的两个风道,两个所述风道一端对应连接两所述进风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出风口;
两个风机,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风道内;以及,
空气净化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净化进入所述壳体内的气流。
可选地,两个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可选地,两个所述风机呈上下错位设置。
可选地,下侧所述风机的出风方向与竖直面的夹角大于0°,且朝向远离上侧所述风机的方向倾斜。
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紫外线杀菌装置,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包括:
外壳,设于所述壳体内,且靠近两个所述风机设置,所述外壳具有一腔室;以及,
紫外线光源,设于所述腔室内;
其中,所述腔室的腔壁至少包括一透光部,以透出所述紫外线光源的紫外光至所述壳体内;
所述腔室朝向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方向的腔壁均呈避光设置。
可选地,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还包括反射板,所述反射板设于所述紫外线光源和所述透光部之间,以将所述紫外光反射至所述腔室的腔壁;
所述腔室的腔壁包括反射部,以将所述紫外光反射至所述透光部。
可选地,所述透光部包括呈蜂窝设置的所述腔室的腔壁。
可选地,所述蜂窝附有光催化剂涂层。
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靠近两个所述进风口分设有两个。
可选地,各所述滤网组件与对应的所述进风口间隔,以限定出集尘空间,所述集尘空间用于收纳所述滤网组件拦截的颗粒物。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风机同时开启,由于两个所述风机一端对应连接两所述进风口,各所述风机均双侧进风,提高了进风量;两个所述风机另一端通过相互间隔的两个所述风道连通所述出风口,增大出风量,由于两个所述风道间隔,使得两个所述风机的出风气流互不干扰,保证风量的同时,也减小了所述双风机净化器运行的噪音。所述壳体两侧设置所述进风口,上端设置所述出风口,使得经过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净化后的气流从上端所述出风口流出,分布更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风机净化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双风机净化器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紫外线杀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紫外线杀菌装置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双风机净化器 311 外壳
1 壳体 3111 腔室
11 出风口 3112 透光部
12 进风口 3112a 蜂窝
13 风道 312 紫外线光源
2 风机 313 反射板
3 空气净化装置 32 滤网组件
31 紫外线杀菌装置 321 集尘空间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有空气净化器一般单风机设计,风量小,噪音大。而现有双风机设计只是简单的叠加在一起,两股风会产生相互干扰,风量无法保证,且噪音过大。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风机净化器100,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风机净化器100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风量,提升洁净空气量;同时在同等风量的产品中,大大降低了噪音值,以下将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所述双风机净化器100进行说明。
参照图1至图2,所述双风机净化器100包括壳体1、两个风机2和空气净化装置3,所述壳体1上端设置有出风口11,其两侧设置有进风口1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相互间隔的两个风道13,两个所述风道13一端对应连接两所述进风口12,另一端连接所述出风口11,两个所述风机2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风道13内,所述空气净化装置3设于所述壳体1内,用于净化进入所述壳体1内的气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风机2同时开启,由于两个所述风机2一端对应连接两所述进风口12,各所述风机2均双侧进风,提高了进风量;两个所述风机2另一端通过相互间隔的两个所述风道13连通所述出风口11,增大出风量,由于两个所述风道13间隔,使得两个所述风机2的出风气流互不干扰,保证风量的同时,也减小了所述双风机净化器100运行的噪音。所述壳体1两侧设置所述进风口12,上端设置所述出风口11,使得经过所述空气净化装置3净化后的气流从上端所述出风口11流出,分布更均匀。
为了提高两个所述风机2的进风量,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进风口12设置在所述壳体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显然地,所述壳体1两侧所述进风口12的具体位置不限,两个所述进风口12可以相对设置,也可以不相对设置,两个所述进风口12呈相对设置时,分别对应两个所述风道13一端,两个所述风机2的两侧进风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进风口12平行设置,进风角度为零,从而减小了结构对气流的阻力,提升进风量,以提高净化风量。值得说明地,此处并不限定两个所述风机2的所述进风面与所述进风口12完全平行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风机2呈上下错位设置,显然地,两个所述风机2的位置有多种,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风机2也可以呈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具体不限。两个所述风机2呈上下错位设置时,所述双风机净化器100占用空间集中于上下向,满足占地面积小的需求,错位设置以满足两个所述风机2朝上侧所述出风口11出风时,避免上侧所述风机2影响下侧所述风机2出风。为了满足下侧所述风机2的出风气流顺畅通过所述风道13流向所述出风口11,下侧所述风机2的出风方向与竖直面的夹角大于0°,且朝向远离上侧所述风机2的方向倾斜,避免因两个所述风机2的摆放位置影响下侧所述风机2的出风气流,降低下侧所述风机2出风气流的流动损耗,利于提升所述双风机净化器100的空气净化性能。下侧所述风机2的出风方向与竖直面的所述夹角具体不限,根据两个所述风机2的摆放位置设置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不小于10°且不大于20°。
为了满足所述空气净化装置3用于净化进入所述壳体1内的气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3包括紫外线杀菌装置31,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31包括外壳311和紫外线光源312,所述外壳311设于所述壳体1内,且靠近两个所述风机2设置,所述外壳311具有一腔室3111,所述紫外线光源312设于所述腔室3111内,所述腔室3111的腔壁至少包括一透光部3112,以透出所述紫外线光源312的紫外光至所述壳体1内,所述紫外光对所述壳体1内气流以及所述壳体1内壁消杀,值得一提地,所述腔室3111朝向各所述进风口12和所述出风口11方向的腔壁均呈避光设置,以避免所述紫外光自各所述进风口12和所述出风口11漏出,存在损害人体的风险。
由于所述紫外光源直接照射所述透光部3112后透出的所述紫外光较强,存在经所述壳体1内部反射至所述进风口12和所述出风口11进而射出所述壳体1的风险,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31还包括反射板313,所述反射板313设于所述紫外线光源312和所述透光部3112之间,以将所述紫外光反射至所述腔室3111的腔壁,避免所述紫外光直接照射至所述透光部3112,所述腔室3111的腔壁包括反射部,以将所述紫外光反射至所述透光部3112,通过所述反射板313以及所述反射部的多次反射,实现所述紫外光不直射所述透光部3112的同时,所述紫外光可以反射至所述透光部3112以透出至所述壳体1内,达到消毒杀菌效果的同时,安全性较高。所述反射板313的结构形状具体不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板313侧部朝向所述紫外线光源312折弯,以满足反射需要。所述反射部具体不限,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部包括设有反射层的所述腔室3111的腔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311包括铝壳,所述反射部包括所述铝壳的内侧壁。
为了满足所述紫外线经所述透光部3112透出至所述壳体1内,且对所述壳体1内部空间照射均匀,保证消杀效果,所述透光部3112包括呈蜂窝3112a设置的所述腔室3111的腔壁,均匀透光。进一步地,所述蜂窝3112a附有光催化剂涂层,所述光催化剂涂层包括二氧化钛,通过二氧化钛漫射所述紫外光至所述壳体1内,对所述壳体1内充分消杀,且消杀均匀。
所述空气净化装置3有多种,具体不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3还包括滤网组件32,所述滤网组件32设于所述壳体1内,且靠近两个所述进风口12分设有两个,通过所述滤网组件32对所述进风口12处的气流过滤,气流中的病菌和颗粒物部分被拦截或附着于所述滤网组件32,提高所述双风机净化器100的净化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31和所述滤网组件32的设置中,同时存在带来的技术效果最好。所述紫外光自所述外壳311内漫射至所述壳体1内,所述紫外光对被拦截在所述滤网组件32上的病菌进行照射消杀,提高杀菌消毒效率。
进一步地,各所述滤网组件32与对应的所述进风口12间隔,以限定出集尘空间321,所述集尘空间321用于收纳所述滤网组件32拦截的颗粒物,方便后期清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风机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上端设置有出风口,其两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相互间隔的两个风道,两个所述风道一端对应连接两所述进风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出风口;
两个风机,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风道内;以及,
空气净化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净化进入所述壳体内的气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机净化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风机净化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风机呈上下错位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风机净化器,其特征在于,下侧所述风机的出风方向与竖直面的夹角大于0°,且朝向远离上侧所述风机的方向倾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机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紫外线杀菌装置,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包括:
外壳,设于所述壳体内,且靠近两个所述风机设置,所述外壳具有一腔室;以及,
紫外线光源,设于所述腔室内;
其中,所述腔室的腔壁至少包括一透光部,以透出所述紫外线光源的紫外光至所述壳体内;
所述腔室朝向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方向的腔壁均呈避光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风机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还包括反射板,所述反射板设于所述紫外线光源和所述透光部之间,以将所述紫外光反射至所述腔室的腔壁;
所述腔室的腔壁包括反射部,以将所述紫外光反射至所述透光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风机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包括呈蜂窝设置的所述腔室的腔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风机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附有光催化剂涂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机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靠近两个所述进风口分设有两个。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风机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滤网组件与对应的所述进风口间隔,以限定出集尘空间,所述集尘空间用于收纳所述滤网组件拦截的颗粒物。
CN202222604935.3U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双风机净化器 Active CN218722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04935.3U CN218722124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双风机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04935.3U CN218722124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双风机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22124U true CN218722124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37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04935.3U Active CN218722124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双风机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221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80055984A (ko) 자외선 반사판이 형성된 공기정화살균기
US6328937B1 (en) Apparatus for killing microorganisms
KR102075913B1 (ko) 공기청정기
CN111578384A (zh) 消毒杀菌净化送回风末端装置
CN218722124U (zh) 一种双风机净化器
CN114674053A (zh) 一种紫外光催化空气消毒机
CN212204875U (zh) 一种具有杀菌去甲醛作用的空气净化器
CN216204136U (zh) 一种杀菌模块及空气净化器
CN211926016U (zh) 一种具有紫外线消毒模块的新风空气消毒设备
CN211953080U (zh) 一种空气消毒机
CN114608100A (zh) 一种光催化灭菌新风装置
CN114110901A (zh) 空气消毒机
CN113883645A (zh) 一种空气消毒器
JPH08312977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15692433U (zh) 一种空气过滤器、送风装置及汽车空调总成
JP2005006771A (ja) 紫外線殺菌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空気清浄機
CN111174349A (zh) 一种空气消毒机
CN212575325U (zh) 高效节能空气消毒器
JPH10281485A (ja) 空気清浄装置
CN218864385U (zh) 一种灭菌杀毒型通风装置
CN214355463U (zh) 一种用于人员转运车辆的空气消毒装置
CN215175787U (zh) 一种空气消毒机及其机壳
CN218247956U (zh) 一种用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的防紫外泄漏装置
CN217004810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防漏光灭菌室
CN212940761U (zh) 一种消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