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21922U - 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21922U
CN218721922U CN202222842540.7U CN202222842540U CN218721922U CN 218721922 U CN218721922 U CN 218721922U CN 202222842540 U CN202222842540 U CN 202222842540U CN 218721922 U CN218721922 U CN 218721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eat exchange
outdoor unit
compresso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425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传民
陈亚琼
王文超
彭延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425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21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21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21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换热模块,换热模块包括第一壳体、换热风机和换热器,换热风机和换热器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内部,换热器上设置有第一管端头和第二管端头,换热器中的冷媒经由第一管端头和第二管端头进出;压机模块,压机模块包括第二壳体、压缩机、第一外接冷媒管和第二外接冷媒管,压缩机设置在第二壳体的内部,第一外接冷媒管和第二外接冷媒管设置在第二壳体上,第一冷媒管与压缩机连接;管路连接组件,管路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配置成可拆卸地相互连接。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并且采用管路连接组件采用插接的方式完成冷媒流路的连接,以提高工厂组装效率并简化维修难度。

Description

空调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空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通常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安装在室内侧,而室外机安装在室外侧。
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外机通过安装挂架安装在室外,空调室外机通常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风机等部件。在工厂生产阶段,需要操作人员将各个部件在外壳内进行管路的连接,这在生产流水线上造成生产效率降低;另外,在后期维护时,各个部件集中安装在同一个外壳中导致维修难度增大。
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模块化涉及以提高工厂组装效率并简化维修难度的技术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使用分体式的壳体分别安装压缩机、换热器和换热风机,并且采用管路连接组件采用插接的方式完成冷媒流路的连接,以提高工厂组装效率并简化维修难度。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
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包括第一壳体、换热风机和换热器,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换热进风口和换热出风口,所述换热风机和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换热器上设置有第一管端头和第二管端头,所述换热器中的冷媒经由所述第一管端头和所述第二管端头进出;
压机模块,所述压机模块包括第二壳体、压缩机、第一外接冷媒管和第二外接冷媒管,所述压缩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外接冷媒管和所述第二外接冷媒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外接冷媒管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管路连接组件,所述管路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配置成可拆卸地相互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管端头通过所述管路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外接冷媒管连接,所述第二管端头通过所述管路连接组件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换热模块和压机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使用分体式的壳体分别安装压缩机、换热器和换热风机,以实现工厂模块式组装生产的要求,并且,对于换热模块和压机模块之间的冷媒流路连接则通过管路连接组件实现,管路连接组件中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插装在一起,一方面方便现场组装人员快速组装,另一方面也在后期维护时方便的将换热模块和压机模块拆卸分离开,以提高工厂组装效率并简化维修难度。
对于换热模块而言,其根据换热量和风机规格配置,可以设置不同的第一壳体以满足安装换热器和风机的要求,而对于压机模块而言,压缩机的规格不变,进而无需因室外机规格不同而分别配置对应的压机模块,使得压机模块模块化通用化设计,减少模具的种类,以降低制造成本。
与此同时,风机和压缩机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壳体中,这样,两个噪音源产生的噪音均限制在各自独立的壳体中,进而可以减少两个噪音源在同一壳体中叠加而造成噪音叠加增大,更有利于降低空调室外机运行的整体噪音。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配置成在所述管路连接组件处于断开状态下均处于自封闭状态。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管体、第一封堵部件和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管体形成有供冷媒进出的第一进出口,所述第一封堵部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中并配置成开关所述第一进出口;
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管体、第二封堵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管体形成有供冷媒进出的第二进出口,所述第二封堵部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中并配置成开关所述第二进出口;
其中,所述第一管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封堵部件打开所述第二进出口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封堵部件打开所述第一进出口的第二驱动件。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堵部件呈环形结构并密封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内管壁上,所述第一驱动件呈杆状结构并悬空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内,所述第一驱动件插在所述第一封堵部件;
所述第二封堵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中,所述第二驱动件布置在所述第二进出口的外侧;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配置成抵靠在所述第二封堵部件以驱动所述第二封堵部件压缩所述第二弹性部件滑动,所述第二驱动件配置成抵靠在所述第一封堵部件以驱动所述第一封堵部件压缩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滑动。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封堵部件之间所形成的密封面为锥形面结构,所述第二封堵部件与所述第二进出口之间所形成的密封面为锥形面结构。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四通阀,所述第一外接冷媒管、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管和排气管分别与所述四通阀连接,所述四通阀通过所述管路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管端头连接。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多个所述换热模块;
所述四通阀和所述第二外接冷媒管分别设置有分歧管,所述分歧管与所述第一管端头和所述第二管端头分别通过所述管路连接组件与对应的所述分歧管。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四通阀和所述第二外接冷媒管上分别设置有多个依次串联的所述分歧管,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管路连接组件连接在对应的所述分歧管上。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壳体沿高度方向堆叠布置,或多个所述第一壳体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不同所述换热模块的制冷能力范围互不相同、或不同所述换热模块的制冷能力范围部分重叠。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管路连接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或者,所述管路连接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的的内部。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实施例一中管路连接组件处于断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实施例一中管路连接组件处于连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实施例二的结构原理图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实施例二的结构原理图之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实施例二的结构原理图之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实施例二的结构原理图之四;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实施例三中换热模块的结构原理图之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实施例三中换热模块的结构原理图之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外机实施例三中换热模块的结构原理图之三。
附图标记:
换热模块1、第一壳体11、换热风机12、换热器13;
压机模块2、第二壳体21、压缩机22、节流装置23、四通阀24、气液分离器25、第一外接冷媒管26、第二外接冷媒管27;
第一截止阀3;
第二截止阀4;
分歧管5;
管路连接组件6、第一接头61、第二接头62;
第一进出口610、第一管体611、第一封堵部件612、第一弹性部件613、第一驱动件614;
第二进出口620、第二管体621、第二封堵部件622、第二弹性部件623、第二驱动件6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
低温低压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形成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外机,包括:
换热模块1,换热模块1包括第一壳体11、换热风机12和换热器13,第一壳体11设置有换热进风口(未图示)和换热出风口(未图示),换热风机12和换热器13设置在第一壳体11的内部,换热器13上设置有第一管端头(未图示)和第二管端头(未图示),换热器13中的冷媒经由所述第一管端头和所述第二管端头进出;
压机模块2,压机模块2包括第二壳体21、压缩机22、第一外接冷媒管26和第二外接冷媒管27,压缩机22设置在第二壳体21的内部,第一外接冷媒管26和第二外接冷媒管27设置在第二壳体21上,所述第一外接冷媒管与压缩机22连接;
管路连接组件6,管路连接组件6包括第一接头61和第二接头62,第一接头61和第二接头62配置成可拆卸地相互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管端头通过管路连接组件6与第二外接冷媒管27连接,所述第二管端头通过管路连接组件6与压缩机22连接。
具体而言,空调室外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为换热模块1和压机模块2。在实际组装过程中,针对换热模块1和压机模块2,先分别单独组装完成。
对于换热模块1而言,则在第一壳体11中安装上换热风机12和换热器13,相对应的,形成换热器13的冷媒管的两端部分别构成第一管端头和第二管端头,换热器13通过第一管端头和第二管端头与压机模块2连接以实现冷媒流路的连通。
对于压机模块2而言,则在第二壳体21中安装上压缩机22、第一外接冷媒管26和第二外接冷媒管27,第一外接冷媒管26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3,第二外接冷媒管27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4,这样,通过第一截止阀3和第二截止阀4实现与空调室内机之间的连接;而在第二壳体21内部,第一外接冷媒管26则与压缩机22连接以实现冷媒的输送。
而在完成换热模块1和压机模块2的模块化组装后,则通过管路连接组件6将换热模块1和压机模块2进行冷媒流路的连接。
具体为:管路连接组件6配置的第一接头61和第二接头62对应的安装在换热模块1和压机模块2的冷媒管上,然后,第一接头61和第二接头62连接在一起以使得换热模块1和压机模块2的冷媒管对应的连通,以满足冷媒输送的要求。
而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当需要进行维修时,可以将第一接头61和第二接头62分拆开,以使得换热模块1和压机模块2分离开,这样,便可以针对单独的模块进行快速维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管路连接组件6的具体安装位置可以有多种方式。
如图1所示,管路连接组件6布置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的外部,进而实现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的外部将第一接头61和第二接头62连接组装在一起。
如图2所示,管路连接组件6布置在第一壳体11的内部,这样,在组装时,第一接头61和第二接头62在第一壳体11内部完成组装,相对应的,从第二壳体21内伸出的冷媒管需要插入到第一壳体11内部以实现与第一接头61或第二接头62连接。
如图3所示,管路连接组件6布置在第二壳体21的内部,这样,在组装时,第一接头61和第二接头62在第二壳体21内部完成组装,相对应的,从第一壳体11内伸出的冷媒管需要插入到第二壳体21内部以实现与第一接头61或第二接头62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管路连接组件6而言,第一接头61和第二接头62配置成在管路连接组件6处于断开状态下均处于自封闭状态。
具体的,在第一接头61和第二接头62相互分离后,第一接头61和第二接头62将处于自封闭的状态,分拆开能够各自密封,对接能够快速接通,压力损失较小。这样,对于换热模块1和压机模块2而言,仅可以实现冷媒单独密封,方便分拆后独立的检修互不影响。
在某些实施例中,对于管路连接组件6的具体表现实体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形式。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接头61包括第一管体611、第一封堵部件612和第一弹性部件613,第一管体611形成有供冷媒进出的第一进出口610,第一封堵部件612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管体611中并配置成开关第一进出口610;
第二接头62包括第二管体621、第二封堵部件622和第二弹性部件623,第二管体621形成有供冷媒进出的第二进出口620,第二封堵部件622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二管体621中并配置成开关第二进出口620;
其中,第一管体6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封堵部件622打开第二进出口620的第一驱动件614,第二管体62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封堵部件612打开第一进出口610的第二驱动件624。
具体的,第一接头61和第二接头62处于分离的状态下,第一管体611和第二管体621均处于封堵关闭的状态,即第一进出口610被第一封堵部件612密封住,第二进出口620被第二封堵部件622密封住。
第一管体611和第二管体621与换热模块1和压机模块2中对应的输送冷媒的冷媒管连接在一起,例如:可以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当需要将换热模块1和压机模块2之间的冷媒管路进行连接时,则将第一管体611和第二管体621连接在一起。
在将第一管体611和第二管体621连接在一起的过程中,第一驱动件614作用于第二管体621中的第二封堵部件622,以使得第二封堵部件622将第二进出口620打开;同样的,第二驱动件624作用于第一管体611中的第一封堵部件612,以使得第一封堵部件612将第一进出口610打开。这样,使得第一管体611和第二管体621相互连通,进而使得换热模块1和压机模块2中对应的输送冷媒的冷媒管连通。
与此同时,当将第一管体611和第二管体621分开后,第一封堵部件612在第一弹性部件613的弹力作用下将自动复位并关闭第一进出口610;同样的,第二封堵部件622在第二弹性部件623的弹力作用下将自动复位并关闭第二进出口620。
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封堵部件612呈环形结构并密封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管体611的内管壁上,第一驱动件614呈杆状结构并悬空设置在第一管体611内,第一驱动件614插在第一封堵部件612。
具体的,第一封堵部件612的外周圈可以配置有密封圈,利用密封圈来实现第一封堵部件612与第一管体611内壁之间的滑动密封处理。另外,第一驱动件614的内端部固定在第一管体611的内部,第一驱动件614的外端部与第一管体611的管口形成第一进出口610,并且,第一封堵部件612套在第一驱动件614上在第一管体611内往复滑动。
第一驱动件614的外端部的尺寸逐渐增大,第一封堵部件612也形成锥形孔,第一驱动件614与第一封堵部件612之间所形成的密封面为锥形面结构。
第二封堵部件622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管体621中,第二驱动件624布置在第二进出口620的外侧。
具体的,第二封堵部件622也采用滑动的方式在第二管体621中往复滑动。第二进出口620为锥形口,相对应的,在第二封堵部件622端部形成锥面,第二封堵部件622与第二进出口620之间所形成的密封面为锥形面结构。
其中,第一驱动件614配置成抵靠在第二封堵部件622以驱动第二封堵部件622压缩第二弹性部件623滑动,第二驱动件624配置成抵靠在第一封堵部件612以驱动第一封堵部件612压缩第一弹性部件613滑动。
具体的,在第一管体611和第二管体621连接在一起过程中,第一驱动件614将抵靠在第二封堵部件622上,以使得第二封堵部件622远离第二进出口620以打开第二进出口620。同样的,第二驱动件624将抵靠在第一封堵部件612上,以使得第一封堵部件612远离第一进出口610以打开第一进出口610。
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空调室内机制冷和制热的要求,压机模块2还包括四通阀24,相对应的,第一外接冷媒管26、压缩机22的吸气管和排气管分别与所述四通阀连接,所述四通阀通过管路连接组件6与所述第一管端头连接。
具体的,压机模块2中配置有所述四通阀来实现不同部件之间冷媒管路的选择性连接,而有关四通阀24的结构形式和控制方式,可以参考常规空调器中的四通阀配置,在此不做赘述和限制。
另外,根据需要还可以为压缩机22配置节流装置23和气液分离器25,节流装置23气液分离器25也设置在第二壳体21中,有关节流装置23气液分离器25结构形式,可以参考常规空调器中的分离器,在此不做赘述和限制。
对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而言,其可以采用常规的钣金结构加工而成。或者,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可以采用框架结构,即内部采用整体框架做强度支撑,然后,外部采用外面板进行遮挡和防护,外面板可以通过螺钉、铆钉或焊接等方式安装在整体框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21,两者可以采用相互独立的分体式设计进行销售。同样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21连接在一起,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21在工厂阶段则预先连接在一起后再出厂,以减少操作人员厂外连接的质量管控稳定性不好,两者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21底部统一固定在同一个支撑板上;或者,另外一种连接方式是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21的侧部用螺钉直接连接或通过角铁等单独连接件进行连接,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某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压缩机22独立安装在第二壳体21中,为了更好的进行降噪,还可以在第二壳体21设置隔音材料,即在第二壳体21的内壁上设置隔音层,隔音层可以采用PVC与毛毡配合的方式设置在第二壳体21的内壁,或者,采用穿孔板、PVC和毛毡配合的方式设置在第二壳体21的内壁等方式,在此针对隔音层的具体结构层配置不做限制和赘述。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与空调室内机进行冷媒流路的连接,空调室外机还包括第一截止阀3和第二截止阀4,四通阀24通过第一外接冷媒管26与第一截止阀3连接,换热器13通过第二外接冷媒管27与第二截止阀4连接。
具体的,在空调室外机在室外通过挂架安装到位后,空调室内机伸出至室外的管路则分别与第一截止阀3和第二截止阀4连接,以形成完整的冷媒流动回路。这样,在压缩机22的驱动下,冷媒便可以循环流动。
实施例二,如图7和图9所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多个换热模块1,相邻的两个第一壳体11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为了进一步的减少模具的使用,针对换热模块1而言,可以采用组装的方式以满足不同规格空调室外机的使用要求。
而多个换热模块1则与至少一个压机模块2配合使用,以实现室外机的功能。
共用同一规格的第一壳体11,可以更有利于节约模具费。另外,对于压机模块2由于是独立模块化设计,进而使得其体积是保持不变的,对于多个换热模块1配合压机模块2使用,可以避免压机模块2中的第二壳体随着换热模块1数量增加而不停的增大体积,更有利于减小空调室外机的整体体积。
其中,多个第一壳体11沿高度方向堆叠布置;或者,多个第一壳体11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
如图6所示,对于单个压机模块2匹配多个换热模块1使用的情况下,为了方便连接,所述四通阀和第二外接冷媒管27分别设置有分歧管5,所述分歧管与所述第一管端头和所述第二管端头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组件6与对应的所述分歧管。
具体的,通过增加分歧管5可以扩展冷媒的流路数量,进而满足多个换热模块1中换热器13的冷媒连接要求。换热器13则通过管路连接组件6与对应的分歧管5进行连接,以满足模块化设计的组装和拆卸的要求。
其中,所述四通阀和第二外接冷媒管23上分别设置有多个依次串联的分歧管5,换热器13连接在对应的分歧管5上。每个换热模块1中的换热器13则连接在相对应的两个分歧管5上,以实现冷媒的循环流动。
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多个换热模块1,为了方便第一壳体11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连接部(未图示),两个第一壳体11通过两个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连接部的表现实体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例如:连接部采用铆钉或角铁将两个第一壳体11连接在一起。
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定位部(未图示)和定位配合部(未图示);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第一壳体11,其中一第一壳体11上的所述定位部与另一个第一壳体11上的所述定位配合部连接。
具体的,在组装时,可以通过定位部和定位配合部相互配合,以使得两个第一壳体预定位组装在一起。
定位部和定位配合部的表现实体可以为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配合,例如:第一壳体的下部四个角设计为圆柱形凸起,上部四个角设计为圆柱形凹槽,当两个第一壳体上下组合时,将上部第一壳体的下部四个角凸起插入下部第一壳体的上部四个凹槽,最下部的第一壳体的四个角凸起插入底板的凹槽内。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多个换热模块1和多个压机模块2,每个换热模块1的一侧配置有对应的压机模块2。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包括换热仓体和送风仓体,换热器13布置在所述换热仓体中,换热风机12设置在所述送风仓体中,所述换热仓体和所述送风仓体连接在一起并布置在所述送风仓体的进风侧或出风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设置在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21上。
通过将室外机分为换热模块和压机模块,换热风机和压缩机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壳体中,这样,两个噪音源产生的噪音均限制在各自独立的壳体中,进而可以减少两个噪音源在同一壳体中叠加而造成噪音叠加增大,更有利于降低空调室外机运行的整体噪音。
与此同时,对于换热模块而言,其根据换热量和换热风机规格配置,可以设置不同的第一壳体以满足安装换热器和换热风机的要求,而对于压机模块而言,压缩机的规格不变,进而无需因室外机规格不同而分别配置对应的压机模块,使得压机模块模块化通用化设计,减少模具的种类,以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例三,如图10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外机配置有多个换热模块的情况下,空调室外机可以包括:
至少一第一换热模组1-1,第一换热模组1-1包括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一换热部1-12,第一换热部1-12设置在第一安装部1-11上;和/或,
至少一第二换热模组1-2,第二换热模组1-2包括第二安装部1-21和第二换热部1-22,第二换热部1-22设置在所述二安装部上;
其中,第一换热部1-12匹配的制冷能力范围与第二换热部1-22匹配的制冷能力范围不同。
具体而言,对于空调室外机使用的换热模块而言,其需要根据空调的工作匹数进行匹配对应换热量的换热部,而为了减少因不同匹数的空调室外机需要配置若干规格尺寸的空调室外机。则针对空调室外机中配置的换热模块进行模块化设计,不同的换热模块覆盖不同的匹数范围,进而通过多个换热模块进行组合来满足不同匹数空调的室外换热要求。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室外机用换热模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则根据空调的匹数设计要求,对应的匹配第一换热模组1-1和第二换热模组1-2数量。
其中,匹配的方式可以为使用多个第一换热模组1-1来满足匹数的要求进行换热,也可以使用多个第二换热模组1-2来满足匹数的要求进行换热,还可以采用至少一个第一换热模组1-1和至少一个第二换热模组1-2相互配合来来满足匹数的要求进行换。
有关室外机用换热模块采用换热模组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空调产品的需求进行搭配使用,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而对于第一换热模组1-1和第二换热模组1-2而言,由于采用的换热部的规格尺寸不同,相对应的,对于第一安装部1-11的尺寸和第二安装部1-21的尺寸不同也对应的设计为不同的尺寸,以满足对应尺寸规格的换热部的安装要求。
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第一换热部1-12和第二换热部1-22所能匹配的制冷能力范围,可以有如下方式。
方式一,第一换热部1-12匹配的制冷能力范围与第二换热部1-22匹配的制冷能力范围互不相同。
具体的,对于第一安装部1-11而言,其可以满足较小匹数范围内的第一换热部1-12的安装要求,而对于第二安装部1-21而言,其可以满足大于第一换热部1-12的对应匹数的第二换热部1-22的安装要求。
例如:第一换热部1-12的可以满足5.6kW-11.2kW(即2HP-4HP)的换热要求,而第二换热部1-22的可以满足12.5kW-28kW(即4.5HP-10HP)的换热要求。不同的数量和种类的换热部相互匹配,便可以实现从2HP-30HP的空调的换热要求。
方式二,第一换热部1-12匹配的制冷能力范围与第二换热部1-22匹配的制冷能力范围部分重叠。
具体的,对于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21而言,虽然两者的规格尺寸不同以满足安装不同的换热部,但是,第一换热部1-12和第二换热部1-22在匹配制冷能力的范围上可以存着部分范围重合。
例如:第一换热部1-12的可以满足2HP-5HP的换热要求,而第二换热部1-22的可以满足4HP-10HP的换热要求,这样,便可以更加灵活的进行组装换热部,进而满足不同制冷能力的换热需求。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对于室外机用换热模块整体而言,多个换热模组组合使用时,需要将相邻的两个换热模组连接在一起,为此,则需要通过相邻的两个安装部进行连接固定,而连接固定的方式,又根据使用的换热模组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具体说明如下。
如图11所示,同时采用第一换热模组1-1和第二换热模组1-2的情况下,对于第一换热模组1-1和第二换热模组1-2相互靠近使用的情况下,比邻的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21连接在一起。
如图10所示,采用两个及以上的第一换热模组1-1,并且,两个第一换热模组1-1相互靠近使用的情况下,比邻的两个第一安装部1-11连接在一起。
同样的,采用两个及以上的第二换热模组1-2,并且,两个第二换热模组1-2相互靠近使用的情况下,比邻的两个第二安装部1-21连接在一起。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满足不同安装环境下,对室外机用换热模块整体尺寸的安装要求,如图12所示,所述室外机用换热模块还包括:
至少一第三换热模组1-3,第三换热模组1-3包括第三安装部1-31和第三换热部1-32,第三换热部1-32设置在第三安装部1-31上;
其中,第三换热部1-32匹配的制冷能力范围与第一换热部1-12匹配的制冷能力范围和/或第二换热部1-22匹配的制冷能力范围全部或部分重叠,并且,第三安装部1-31的尺寸与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21的尺寸不同。
具体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空调室外机在建筑物上的安装要求,例如:在飘窗下安装空调室外机时,则对空调室外机的整体高度有限制,而对整体宽度限制较小;对于有单独空调机位的情况下安装空调室外机,则对空调室外机的整体宽度有限制,而对整体高度限制较小。因此,相同匹数的空调,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安装位置设计成不同尺寸的第三安装部1-31。
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第一安装部1-11、第二安装部1-21和第三安装部1-31具体尺寸规格可以根据制造厂商对应产品的安装场景不同,而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采用第三换热模组1-3的情况下,其安装方式至少有如下几种方式。
方式一,同时采用第一换热模组1-1和第三换热模组1-3的情况下,比邻的第三安装部1-31和第一安装部1-11连接在一起。
方式二,同时采用第三换热模组1-3和第二换热模组1-2的情况下,比邻的第三安装部1-31和第二安装部1-21连接在一起。
方式三,同样的,采用两个及以上的第三换热模组1-3,并且,两个第三换热模组1-3相互靠近使用的情况下比邻的两个第三安装部1-31连接在一起。
由上可知,对于空调制造商而言,其可以通过模块化设计,生产三种规格的换热模组,然后,再根据空调整机产品的匹数要求来匹配对应的换热模组,便可以满足现有市场上销售的若干规格的空调制造要求。这样,便可以有效的减少工厂投入模具的数量,以有效的降低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组装并提高组装可靠性,对于第一安装部1-11、第二安装部1-21和第三安装部1-31的安装方式有如下设计:
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21比邻连接的情况下,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21上下堆叠连接,第一安装部1-11的端面尺寸与第二安装部1-21的端面尺寸相同;或者,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21左右并排连接,第一安装部1-11的侧面尺寸与第二安装部1-21的侧面尺寸相同。
第三安装部1-31与第一安装部1-11或第二安装部1-21比邻连接的情况下,第三安装部1-31与第一安装部1-11或第二安装部1-21上下堆叠连接,第三安装部1-31的端面尺寸与第一安装部1-11的端面尺寸或第二安装部1-21的端面尺寸相同;或者,第三安装部1-31与第一安装部1-11或第二安装部1-21左右并排连接,第三安装部1-31的侧面尺寸与第一安装部1-11的侧面尺寸或第二安装部1-21的侧面尺寸相同。
也就是说,对于不同安装部,将两个安装部的相连的表面设计成尺寸相同的方式,在将两个安装部对接并连接时,因配合连接的表面尺寸相同,可以更加稳固的连接在一起。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换热模组而言,其为了满足换热部的换热要求,还需要对应的配置换热风机,而换热风机的配置方式也有多种形式,以下举例说明。
方式一,可以针对每个换热模组各自配置有独立的换热风机,即第一换热模组1-1还包括第一换热风机,所述第一换热风机布置在第一换热部1-12的一侧;第二换热模组1-2还包括第二换热风机,所述第二换热风机布置在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一侧;第三换热模组1-3还包括第三换热风机,所述第三换热风机布置在所述第三换热部的一侧。
方式二,在根据空调产品匹配好不同的换热模组后,便可以在多个换热模组的一侧配置一总换热风机,所述总换热风机布置在第一换热部1-12、第二换热部1-22和第三换热部1-32的侧方,通过单一的总换热风机来满足各个换热部在工作过程中的通风换热要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安装部而言,其可以为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安装部主要用于承载安装换热部的要求,而在匹配好对应的换热模组后,在组装在一个的安装部的外部,再额外通过外罩壳进行遮盖以形成一整体结构。相对应的,外罩壳上配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以满足进出风的要求。
另一个实施例中,安装部采用完整的壳体结构,每个安装部配置有独立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并各自安装对应的换热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包括第一壳体、换热风机和换热器,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换热进风口和换热出风口,所述换热风机和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换热器上设置有第一管端头和第二管端头,所述换热器中的冷媒经由所述第一管端头和所述第二管端头进出;
压机模块,所述压机模块包括第二壳体、压缩机、第一外接冷媒管和第二外接冷媒管,所述压缩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外接冷媒管和所述第二外接冷媒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外接冷媒管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管路连接组件,所述管路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配置成可拆卸地相互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管端头通过所述管路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外接冷媒管连接,所述第二管端头通过所述管路连接组件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配置成在所述管路连接组件处于断开状态下均处于自封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管体、第一封堵部件和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管体形成有供冷媒进出的第一进出口,所述第一封堵部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中并配置成开关所述第一进出口;
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管体、第二封堵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管体形成有供冷媒进出的第二进出口,所述第二封堵部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中并配置成开关所述第二进出口;
其中,所述第一管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封堵部件打开所述第二进出口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封堵部件打开所述第一进出口的第二驱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部件呈环形结构并密封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内管壁上,所述第一驱动件呈杆状结构并悬空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内,所述第一驱动件插在所述第一封堵部件;
所述第二封堵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中,所述第二驱动件布置在所述第二进出口的外侧;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配置成抵靠在所述第二封堵部件以驱动所述第二封堵部件压缩所述第二弹性部件滑动,所述第二驱动件配置成抵靠在所述第一封堵部件以驱动所述第一封堵部件压缩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封堵部件之间所形成的密封面为锥形面结构,所述第二封堵部件与所述第二进出口之间所形成的密封面为锥形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通阀,所述第一外接冷媒管、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管和排气管分别与所述四通阀连接,所述四通阀通过所述管路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管端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多个所述换热模块;
所述四通阀和所述第二外接冷媒管分别设置有分歧管,所述分歧管与所述第一管端头和所述第二管端头分别通过所述管路连接组件与对应的所述分歧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阀和所述第二外接冷媒管上分别设置有多个依次串联的所述分歧管,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管路连接组件连接在对应的所述分歧管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壳体沿高度方向堆叠布置,或多个所述第一壳体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
和/或,不同所述换热模块的制冷能力范围互不相同、或不同所述换热模块的制冷能力范围部分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连接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或者,所述管路连接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
CN202222842540.7U 2022-10-27 2022-10-27 空调室外机 Active CN218721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2540.7U CN218721922U (zh) 2022-10-27 2022-10-27 空调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2540.7U CN218721922U (zh) 2022-10-27 2022-10-27 空调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21922U true CN218721922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93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42540.7U Active CN218721922U (zh) 2022-10-27 2022-10-27 空调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219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9407A (zh) 复式热交换器
EP2618077B1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including same
CN101387427A (zh) 空调的室外机
CN101377331A (zh) 具有辅助阀组件的空调
CN218721922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1119734U (zh) 一种四管制中央空调系统
EP2623872B1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comprising the same
CN218544636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8544635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8544637U (zh) 空调室外机
CN111457481A (zh) 空调室外机
CN217817116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7817115U (zh) 室外机用换热模块及空调室外机
CN212869979U (zh) 一种风管机室内机
CN210267830U (zh) 热回收结构及设有其的空调系统
CN117366693A (zh) 室外机用换热模块及空调室外机
KR101205624B1 (ko)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
CN215863734U (zh) 风道换向装置及全热交换装置
CN216384373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20707573U (zh) 用于空调器的水力模块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3528127B (zh) 机械设备及其空调系统
CN218820686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8379841U (zh) 空调装置
CN214891572U (zh) 一种空调器
CN220250164U (zh) 新风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