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16202U - 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 - Google Patents

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16202U
CN218716202U CN202222756347.1U CN202222756347U CN218716202U CN 218716202 U CN218716202 U CN 218716202U CN 202222756347 U CN202222756347 U CN 202222756347U CN 218716202 U CN218716202 U CN 2187162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tter
door
rod
folding door
shut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563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东辉
陈亮
胡斌
黄家翔
陈烟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rmat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rmat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rmat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rmat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563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162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162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162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包括上滑轨和地坎,上滑轨和地坎之间滑移有两组对称布置的折门组,一组的快门和慢门设有折叠联动组件;两组折门组的两个快门位于中心,两个慢门位于两侧,两个快门朝向外侧的一面均开设有一个横向的插孔,插孔的孔口固定有挡板,挡板封堵插孔孔口的下沿;两个快门挂有锁杆,锁杆包括横杆,横杆两端垂直固定有插入插孔的插杆,插杆指向插孔的一端向下延伸设置有用于隔挡挡板的锁块,采用锁杆可以在插孔内推拉折门组,使得折门组利用摆动杆和联动杆简单的联动关系实现开关动作,通过简单结构实现升降机的手动门体,达到了手动门体价格低廉的目的。

Description

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简易升降机因为实用性高,目前深受中小企业主的青睐。但是因为现在市场上普遍采用的自动门机价格高,安装维修复杂,对使用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导致简易升降机价格随之增高,失去了简易升降机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其实很多中小企业并不需要载人运行的电梯设备,只需要能装载货物的简易升降机。而现有的简易升降中采用自动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增加了财务压力,对企业是一种负担。
所以简易升降机现在迫切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手动开门装置,来满足用户日益急迫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采用锁杆可以在插孔内推拉折门组,使得折门组利用摆动杆和联动杆简单的联动关系实现开关动作,通过简单结构实现升降机的手动门体,达到了手动门体价格低廉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包括上滑轨和地坎,上滑轨和地坎之间滑移有两组对称布置的折门组,折门组包括快门和慢门,一组的快门和慢门前后错位滑移在上滑轨,一组的快门和慢门设有折叠联动组件;折叠联动组件包括铰接在地坎的摆动杆,快门固定有竖直的滑道,摆动杆的上端铰接有滚轮,滚轮滑移在滑道,慢门的边沿和摆动杆之间铰接有联动杆;两组折门组的两个快门位于中心,两个慢门位于两侧,两个快门朝向外侧的一面均开设有一个横向的插孔,插孔的孔口固定有挡板,挡板封堵插孔孔口的下沿;两个快门挂有锁杆,锁杆包括横杆,横杆两端垂直固定有插入插孔的插杆,插杆指向插孔的一端向下延伸设置有用于隔挡挡板的锁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设计中快门和慢门是相互联动,快门可以推动慢门关闭,快门也可以额拉动慢门关闭,其过程采用了摆动杆和联动杆两种极为简单的结构,成本十分低廉,可以满足简易升降机低成本开关门的要求;
并且利用锁杆实现锁合和助力开关的效果,显然锁杆的插杆可以插入插孔,然后插杆在重力作用下进行下落,使的锁块被挡板隔挡,实现了锁杆和快门的锁合,由于锁杆的两端分别和两个快门锁合,因此通过锁杆的连接作用,两个快门被一同锁合在。
其次,快门打开时,人力直接在快门上施力难度较大,而本设计可以让员工握持锁杆一端,将锁杆另一端勾住插孔,通过拉动锁杆而带动快门移动,这样的开门设计具有结构简单、员工开门施力便捷且安全性能高的优点。
安全性能体现在,锁杆的长度增加了员工和快门的间距,使得员工在开门是具有更加的安全距离。
优选的,插孔的孔壁朝向快门的内侧凸起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凸起位置,可以作为在快门内侧推动门体的把手。
优选的,插孔为盲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封闭快门的目的。
优选的,横杆朝向快门的一面设有磁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杆在锁合快门后,横杆处于悬挂状态,利用磁片的磁力将,横杆和快门的外壁贴合,防止横杆的在快门上晃动撞击快门。
优选的,横杆和插杆之间固定有竖向的握杆,握杆的长度为10-15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0-15cm的长度是为了便于人体手掌握持,如果蜗杆长度大于15cm,反而会增加锁杆的整体重量,不利于员工轻便操作。
优选的,快门设有透明塑料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塑料窗可以用于观察门体内侧的升降机是否下落,作为观察窗使用。
说明:本文案中的快门以及慢门的外侧和内侧,外侧均指向升降机外侧,内侧均指向升降机外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1中锁杆和插孔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插孔位置剖切后以显示锁杆和插孔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1中快门和慢门的折叠联动关系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B部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中:
11、上滑轨;12、地坎;
2、折门组;21、快门;22、慢门;
31、摆动杆;32、滑道;33、滚轮;34、联动杆;
41、插孔;42、挡板;
5、锁杆;51、横杆;52、握杆;53、插杆;54、锁块;
6、磁片;
7、透明塑料窗;
8、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参照图1,包括上滑轨11和地坎12,上滑轨11和地坎12为上下平行布置,上滑轨11和地坎12之间滑移有两组对称布置的折门组2。图1中,两个折门组2处于开闭状态。
折门组2包括快门21和慢门22,快门21和慢门22均是金属板制成,上滑轨11和地坎12均是双轨布置,以便于一组的快门21和慢门22前后错位滑移在上滑轨11,快门21和慢门22均是通过吊轮和上滑轨11进行滑移。
在图1中,两组折门组2的两个快门21位于中心,两个慢门22位于两侧,两个快门21之间安装有锁合的锁杆5。
参照图2-5,两个快门21朝向外侧的一面均开设有一个横向的插孔41,插孔41垂直快门21开设,插孔41为横截面为矩形;插孔41的孔壁朝向快门21的内侧凸起设置,由于在门体内侧凸起,因此可以凸起位置形成的凸块8可以便于员工握持而在门内侧推拉快门21,这主要是用于检修环境下实用。插孔41为盲孔,因此插孔41位于门体内侧的一端采用板材封堵。
参照图4,插孔41朝外的孔口固定有挡板42,挡板42封堵插孔41孔口的下沿;挡板42将孔口一分为二,插孔41的上半部分继续处于开口状态,插孔41的下半部分处于封闭状态.
对于锁杆5的结构描述如下:
参照图4,锁杆5包括横杆51,横杆51的两端设有用于挂钩至插孔41的结构;
挂钩在插孔41的结构包括竖直的握杆52,握杆52的长度为12cm,握杆52的下端和横杆51固定连接,握杆52和横杆51垂直布置;握杆52的上端固定有插入插孔41的插杆53,插杆53指向插孔41,且插杆53和握杆52垂直;插杆53指向插孔41的一端向下延伸设置有锁块54;锁杆5插杆53和握杆52构成一个形结构,而横杆51将2个凹形结构连接。
横杆51朝向快门21的一面设有磁片6,磁片6为矩形块,磁片6粘合在横杆51。
锁杆5的工作原理:锁杆5的插杆53和锁块54一同插入插孔41,然后在重力作用下,锁杆5下落,锁杆5的锁块54和插孔41的挡板42隔挡使得锁杆5悬挂在插孔41,由于锁杆5两端被两个快门21悬挂锁合,因此实现了将快门21锁合的效果,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且价格低廉。
在推开快门21时,员工可以取出锁杆5,然后握住锁杆5的一端,将锁杆5的另一端插入插孔41推动快门21打开,这样可以使得员工和门体在开门动作时保持安全距离。
参照图5和图6,一组的快门21和慢门22设有折叠联动组件;
折叠联动组件包括铰接在地坎12的摆动杆31,快门21固定有竖直的滑道32,摆动杆31的上端铰接有滚轮33,滚轮33滑移在滑道32,滑道32的边沿设置有挡条,使得滚轮33挡条具有隔挡关系,避免了滚轮33从滑道32中脱离;
显然快门21在来回移动过程中,摆动杆31绕着地坎12的铰接点旋转运动,摆动杆31在滑道32上的一端做竖直滑移动作。
慢门22的边沿和摆动杆31之间铰接有联动杆34,联动杆34的一端连接慢门22边沿的中间位置,联动杆34的另一端连接在摆动杆31的中心位置,当摆动杆31旋转时可以推动联动杆34移动,从而带动慢门22来回平移。
本文案中铰接均是通过插销将两个物件旋转连接,插销端部可以通过卡簧锁合,此结构为机械中常用技术。
显然,利用摆动杆31和联动杆34的联动结构可以带动快门21和慢门22的联动,这个结构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适合发展中企业的使用。
实施例2,一种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参照图7,快门21设有透明塑料窗7,快门21开设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上通过螺钉固定有透明塑料窗7,以便于观察升降机内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包括上滑轨(11)和地坎(12),上滑轨(11)和地坎(12)之间滑移有两组对称布置的折门组(2),折门组(2)包括快门(21)和慢门(22),一组的快门(21)和慢门(22)前后错位滑移在上滑轨(11),其特征是:一组的快门(21)和慢门(22)设有折叠联动组件;
折叠联动组件包括铰接在地坎(12)的摆动杆(31),快门(21)固定有竖直的滑道(32),摆动杆(31)的上端铰接有滚轮(33),滚轮(33)滑移在滑道(32),慢门(22)的边沿和摆动杆(31)之间铰接有联动杆(34);
两组折门组(2)的两个快门(21)位于中心,两个慢门(22)位于两侧,两个快门(21)朝向外侧的一面均开设有一个横向的插孔(41),插孔(41)的孔口固定有挡板(42),挡板(42)封堵插孔(41)孔口的下沿;
两个快门(21)挂有锁杆(5),锁杆(5)包括横杆(51),横杆(51)两端垂直固定有插入插孔(41)的插杆(53),插杆(53)指向插孔(41)的一端向下延伸设置有用于隔挡挡板(42)的锁块(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其特征是:插孔(41)的孔壁朝向快门(21)的内侧凸起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其特征是:插孔(41)为盲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其特征是:横杆(51)朝向快门(21)的一面设有磁片(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其特征是:横杆(51)和插杆(53)之间固定有竖向的握杆(52),握杆(52)的长度为10-1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其特征是:快门(21)设有透明塑料窗(7)。
CN202222756347.1U 2022-10-19 2022-10-19 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 Active CN2187162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6347.1U CN218716202U (zh) 2022-10-19 2022-10-19 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6347.1U CN218716202U (zh) 2022-10-19 2022-10-19 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16202U true CN218716202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86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56347.1U Active CN218716202U (zh) 2022-10-19 2022-10-19 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162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289220A1 (en) Window lock and sash
CN218716202U (zh) 升降机的手动双折门
CN209367628U (zh) 一种新型电梯门口防护装置
CN2780933Y (zh) 一种推杆锁
CN211266040U (zh) 一种双开门型低压出线柜
CN208267661U (zh) 一种门窗五金组件以及门窗系统
CN102606012B (zh) 灵活安全的门窗开启装置
CN218623728U (zh) 一种人防门闭锁结构
CN206246034U (zh) 电动卷闸门自动防撬锁
CN2415128Y (zh) 小开度定位推拉门窗
CN213015812U (zh) 一种可双向使用的智能门锁
CN210738371U (zh) 一种推拉及平开组合门
CN113323550B (zh) 一种机械式自闭双开门
CN218623906U (zh) 一种高强度门窗
CN110094136A (zh) 具有环形锁止机构的保险柜
CN215859753U (zh) 可以折叠的开移门
CN1307170A (zh) 小开度定位推拉门窗
CN205151483U (zh) 一种用于电梯上的重力式自锁安全装置
CN212201692U (zh) 一种铁门的自动锁扣装置
CN215479105U (zh) 自动榫卯安全卡扣
CN217581828U (zh) 一种外开窗纱的一体式平开窗
CN202023438U (zh) 一种锁体
CN213807456U (zh)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电动铝合金卷闸门
CN217535113U (zh) 一种设有电梯口阻隔机构的建筑施工用电梯
CN219642757U (zh) 一种用电保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