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13911U - 混凝土梁组合框架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梁组合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13911U
CN218713911U CN202221786821.9U CN202221786821U CN218713911U CN 218713911 U CN218713911 U CN 218713911U CN 202221786821 U CN202221786821 U CN 202221786821U CN 218713911 U CN218713911 U CN 218713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concrete beam
column
connecting plate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868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周
张陆润
沈琪雯
薛尚铃
徐革
陶修
罗福盛
吴雅典
杨洋
李建
周海鹰
朱涛
周礼婷
张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868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13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13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13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梁组合框架,包括立柱和混凝土梁;立柱和混凝土梁通过卡接结构进行卡接连接后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本实用新型的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梁和预制大板均可在工厂加工,梁柱在现场通过卡接结构进行现场装配化施工,预制大板和预制混凝土梁在现场拼装搭接,由于钢管混凝土柱及预制混凝土梁拼接后具有较强的强度、刚度和稳定能力,施工过程可以免设支撑和模板,构件安装就位后再一次性浇筑整层现浇混凝土,将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梁、预制大板各部分形成整体,实现工厂化加工、装配化施工,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装配强度。

Description

混凝土梁组合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梁组合框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建筑结构体系按建造材料划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结构三种类型。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钢构件和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构件组合共同工作的一种整体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兼具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性和优点,现已逐渐成为建筑工程领域广泛使用的建筑结构型式。
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装配结构体系,其优点在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力学性能好、结构构件预制率高、构件加工和施工便捷、环保节能性能突出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存在两方面亟需改进的地方,一方面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框架节点处为较薄弱的部位,梁与柱之间节点的连接直接影响了整体结构安全性能和抗震性能;另一方面混凝土梁与钢柱传统连接方式施工较繁琐,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混凝土梁组合框架,该组合框架结构能够有效解决节点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构件加工和施工时操作便捷,且施工过程中可以免设支撑和模板,进而缩短施工周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梁组合框架,包括立柱和混凝土梁;所述立柱和梁通过卡接结构进行卡接连接后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
所述混凝土梁为预制混凝土梁或者混凝土叠合梁。
进一步,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固定于立柱的承载体、设置于承载体的卡接板和固定于梁端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卡接连接于所述承载体和卡接板后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
进一步,所述立柱为钢管混凝土柱;
还包括预制大板,所述预制大板和混凝土梁在现场拼装搭接;
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U型钢牛腿,所述卡接结构在U型钢牛腿槽内进行卡接连接后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
进一步,所述承载体为沿横向贯穿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且延伸至所述U型钢牛腿槽内的贯穿螺栓,所述卡接板板面垂直于所述贯穿螺栓且位于所述U型钢牛腿槽内与贯穿螺栓可调节的配合,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混凝土梁的梁端,所述连接板卡接连接于所述贯穿螺栓和卡接板后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
进一步,在钢管混凝土柱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均设置所述贯穿螺栓时,两个方向的贯穿螺栓在上下方向交叉避让;
所述钢管混凝土柱、U型钢牛腿和贯穿螺栓安装就位后并进行钢管混凝土柱内部混凝土浇筑形成整体。
进一步,在所述钢管混凝土柱无混凝土梁连接的一侧的条件下,贯穿螺栓伸出钢管混凝土无混凝土梁连接的一侧后被锁紧。
进一步,位于U型钢牛腿槽内的所述贯穿螺栓上的卡接板为两块且两块卡接板之间形成用于卡接对应的连接板的空隙;位于每块卡接板的外侧对应各设有调节螺母,用于调节两块卡接板的位置以及所述空隙;
所述连接板的板面垂直于混凝土梁的梁纵筋并焊接固定于所述梁纵筋,且所述连接板与混凝土梁的梁端之间留有用于与所述卡接板卡接的空隙。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梁为预制混凝土梁,所述预制混凝土梁内设置门字型箍筋,门字型箍筋上部伸出预制混凝土梁顶面,伸出高度为预制大板楼面完成面高度减去箍筋混凝土保护层后的高度;且门字型箍筋的竖向肢从预制混凝土梁边向内收进10-50mm,为预制大板留设搁置空间。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为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竖向条形槽的矩形钢板,所述竖向条形槽用于在连接板与卡接板卡接时避让并且卡在所述贯穿螺栓。
进一步,所示U型钢牛腿槽内宽度比混凝土梁的梁宽大2-10mm,用于安装时混凝土梁卡位放置进入U型牛腿的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梁组合框架,钢管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梁和预制大板均可在工厂加工,梁柱在现场通过卡接结构进行现场装配化施工,预制大板和混凝土梁在现场拼装搭接,由于钢管混凝土柱及混凝土梁拼接后具有较强的强度、刚度和稳定能力,施工过程可以免设支撑和模板,构件安装就位后再一次性浇筑整层现浇混凝土,将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梁、预制大板各部分形成整体,实现工厂化加工、装配化施工,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装配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梁柱连接节点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混凝土梁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大板与预制混凝土梁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边柱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中柱连接节点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钢管混凝土柱;2-预制混凝土梁;3-U型钢牛腿;31-卡接结构;4-预制大板;11-贯穿螺栓;111-调节螺母;112-卡接板;113-端部垫板;114-端部螺母;21-连接板;22-门字型箍筋;23-梁纵筋;211-竖向条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混凝土梁组合框架,包括立柱和混凝土梁;所述立柱和梁通过卡接结构31进行卡接连接后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框架;卡接结构指的是能够形成相互卡入的结构,比如一侧设置卡槽另一侧设置卡块等等结构,卡接后现浇固定,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混凝土梁可以是预制混凝土梁,也可以是叠合混凝土梁;
所述卡接结构31包括固定于立柱的承载体、设置于承载体的卡接板和固定于梁端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卡接连接于所述承载体和卡接板后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承载体主要用于安装卡接板,可以是任何能够实现卡接板安装的结构,可以是杆状、块状或者异形,在此不再赘述;连接板卡接连接的方式即为连接板卡在承载体上并在混凝土梁的长度方向被卡接板阻挡限制,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选用预制混凝土梁2作为该框架梁进行说明;还包括预制大板4,所述预制大板和预制混凝土梁2在现场拼装搭接;当各部分安装完成后一次性浇筑于立柱和预制大板4板面混凝土形成整体的框架结构。
立柱(可以是钢管混凝土柱、钢柱或者混凝土柱)和预制混凝土梁2、预制大板4均可在工厂加工完成,梁柱之间卡接连接,预制大板4和预制混凝土梁2在现场拼装搭接,由于梁柱卡接后浇筑具有较强的强度、刚度和稳定能力,施工过程可以免设支撑和模板;柱、梁、板安装就位后再一次性浇筑整层现浇混凝土,将柱、梁、板各部分形成整体,实现工厂化加工、装配化施工,施工过程可免设支撑和模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为钢管混凝土柱1;
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的U型钢牛腿3,一般采用焊接固定,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卡接结构31在型钢牛腿3槽内(U形空间)进行卡接连接后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U型钢牛腿3起到支撑梁、板和浇筑底模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浇筑完成后的整体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体为沿横向贯穿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且延伸至所述U型钢牛腿3槽内的贯穿螺栓11,所述卡接板板面垂直于所述贯穿螺栓且位于所述U型钢牛腿3槽内与贯穿螺栓11可调节的配合,所述连接板21固定于混凝土梁2的梁端,所述连接板21卡接连接于所述贯穿螺栓和卡接板112后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U型钢牛腿3和贯穿螺栓11安装就位后并进行钢管混凝土柱1内部混凝土浇筑形预制形成整体;
在钢管混凝土柱1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均设置所述贯穿螺栓11时,两个方向的贯穿螺栓11在上下方向交叉避让。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有无预制混凝土梁2连接的一侧的条件下,贯穿螺栓11伸出钢管混凝土柱1无预制混凝土梁2连接的一侧后被锁紧;
如图6所示,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为中柱时,钢管混凝土柱1设有四个U型钢牛腿3,贯穿螺栓11从两个方向垂直贯穿钢管混凝土柱1并形成对应的卡接结构31;
如图5所示,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为边柱时,钢管混凝土柱1设有三个U型钢牛腿3,贯穿螺栓11从两个方向垂直贯穿钢管混凝土柱1,其中一个方向上的两端均形成对应的卡接结构31,另一个方向上的在内侧一端形成卡接结构31,另一端则穿出钢管混凝土柱1(无梁连接的一侧)后通过锁紧螺母锁定锁紧端部垫板113完成锁紧,以保证连接强度。
当然,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为角柱时,钢管混凝土柱1设有两个垂直方向的U型钢牛腿3,并且贯穿螺栓11穿出(无梁连接的一侧)以及锁紧结构类似于图5所示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位于型钢牛腿3槽内的所述贯穿螺栓11上的卡接板112为两块且两块卡接板112之间形成用于卡接对应的连接板21的空隙;位于两块卡接板112的外侧对应各设有一颗调节螺母111,用于调节两块卡接板112的位置以及所述空隙;
如图2、图6所示,贯穿螺栓11伸出钢管混凝土柱1侧壁并伸进U型钢牛腿3中,每根贯穿螺栓11在型钢牛腿3槽内设置两颗调节螺母111,每颗调节螺母111内侧设置一块卡接板112,两块卡接板112间留有为预制混凝土梁2的连接板21卡接的空隙,并且,可通过调节螺母111调整空隙的间距以及空隙的位置,具有较好的位置适应性;
所述连接板21的板面垂直于预制混凝土梁2的梁纵筋并焊接(一般采用塞焊工艺)固定于所述梁纵筋,且所述连接板21与预制混凝土梁2的梁端之间留有用于与所述卡接板112卡接的空隙。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混凝土梁2内设置门字型箍筋22,门字型箍筋22上部伸出预制混凝土梁2顶面,伸出高度为预制大板4楼面完成面高度减去保护层后的高度;这里的保护层指的是楼面施工后位于钢筋表层的保护层,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且门字型箍筋22的竖向肢从预制混凝土梁边向内收进10-50mm,为预制大板留设搁置空间;
如图3所示,门字型箍筋22两根竖向肢在预制混凝土梁2边往内收进,形成水平搭设空间,预制混凝土梁2两边留出的水平搭设空间用于预制大板4与预制混凝土梁2进行现场搁置搭接;门字型箍筋22伸出梁顶部,形成竖向现浇空间,预制大板4与预制混凝土梁2搭接连接后,在此部分竖向现浇空间进行钢筋连接和混凝土浇筑,将预制大板和预制混凝土梁浇筑为整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21为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竖向条形槽211的矩形钢板,所述竖向条形槽用于在连接板21与卡接板112卡接时避让并且卡在所述贯穿螺栓11;竖向条形槽211用于与钢管混凝土柱1的贯穿螺栓11由上向下进行卡接,同时,为了连接板与卡接板之间的卡接创造条件;
如图2所示,施工过程中,预制混凝土梁2在现场与钢管混凝土柱1连接时,将预制混凝土梁2吊装放置在U型牛腿3中,同时将预制混凝土梁端连接板21的竖向条形槽211与贯穿螺栓11对位向下卡接,通过水平调节贯穿螺栓11上的两颗调节螺母111和卡接板112位置将预制混凝土梁2的纵向钢筋绷紧,实现准确定位和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示U型钢牛腿3槽内宽度比预制混凝土梁2的梁宽大2-10mm,用于安装时预制混凝土梁预制混凝土卡位放置进入U型牛腿中。
本实施例中,每个方向的贯穿螺栓11为上下排布的两根,每根贯穿螺栓的卡接板独立设置且均设有调节螺母111;如图所示,即每个U型钢牛腿3槽内均为上下两根贯穿螺栓11,可增加抵抗弯矩的能力,进一步增加整体强度和刚度。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施工时,将某层的预制混凝土梁2按照前述方式以及结构安装就位后,形成整体刚度,依次将预制大板4两端放置搭设在预制混凝土梁2的梁边和门字型箍筋22之间的水平搭设空间上,板安装就绪后,浇筑U型钢牛腿3槽内混凝土和预制大板4间和板面混凝土,将钢管混凝柱1、预制混凝土梁2、U型钢牛腿3、预制大板4形成整体。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混凝土梁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和混凝土梁;所述立柱和混凝土梁通过卡接结构进行卡接连接后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固定于立柱的承载体、设置于承载体的卡接板和固定于梁端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卡接连接于所述承载体和卡接板后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
所述混凝土梁为预制混凝土梁或者混凝土叠合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梁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钢管混凝土柱;
还包括预制大板,所述预制大板和混凝土梁在现场拼装搭接;
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U型钢牛腿,所述卡接结构在U型钢牛腿槽内进行卡接连接后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梁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为沿横向贯穿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且延伸至所述U型钢牛腿槽内的贯穿螺栓,所述卡接板板面垂直于所述贯穿螺栓且位于所述U型钢牛腿槽内与贯穿螺栓可调节的配合,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混凝土梁的梁端,所述连接板卡接连接于所述贯穿螺栓和卡接板后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梁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在钢管混凝土柱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均设置所述贯穿螺栓时,两个方向的贯穿螺栓在上下方向交叉避让;
所述钢管混凝土柱、U型钢牛腿和贯穿螺栓安装就位后并进行钢管混凝土柱内部混凝土浇筑形成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梁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管混凝土柱无混凝土梁连接的一侧的条件下,贯穿螺栓伸出钢管混凝土无混凝土梁连接的一侧后被锁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梁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位于U型钢牛腿槽内的所述贯穿螺栓上的卡接板为两块且两块卡接板之间形成用于卡接对应的连接板的空隙;位于每块卡接板的外侧对应各设有调节螺母,用于调节两块卡接板的位置以及所述空隙;
所述连接板的板面垂直于混凝土梁的梁纵筋并焊接固定于所述梁纵筋,且所述连接板与混凝土梁的梁端之间留有用于与所述卡接板卡接的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梁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为预制混凝土梁,所述预制混凝土梁内设置门字型箍筋,门字型箍筋上部伸出预制混凝土梁顶面,伸出高度为预制大板楼面完成面高度减去箍筋混凝土保护层后的高度;且门字型箍筋的竖向肢从预制混凝土梁边向内收进10-50mm,为预制大板留设搁置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梁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竖向条形槽的矩形钢板,所述竖向条形槽用于在连接板与卡接板卡接时避让并且卡在所述贯穿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梁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所示U型钢牛腿槽内宽度比混凝土梁的梁宽大2-10mm,用于安装时混凝土梁卡位放置进入U型牛腿的槽中。
CN202221786821.9U 2022-07-12 2022-07-12 混凝土梁组合框架 Active CN218713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6821.9U CN218713911U (zh) 2022-07-12 2022-07-12 混凝土梁组合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6821.9U CN218713911U (zh) 2022-07-12 2022-07-12 混凝土梁组合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13911U true CN218713911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27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86821.9U Active CN218713911U (zh) 2022-07-12 2022-07-12 混凝土梁组合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139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36449B (zh) 劲性结构梁柱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07288218B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及其制作方法
CN212534174U (zh) 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撑工具
CN108005265A (zh) 一种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
CN107989228A (zh) 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制备和安装方法
CN207739674U (zh) 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
CN111075111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立柱模块及装配式笼式结构建筑
CN207739437U (zh) 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CN108005264A (zh) 一种钢框约束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制备和安装方法
CN113202185B (zh) 一种节能建筑钢结构体系及其安装工艺
CN112302209B (zh) 钢与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15233813A (zh) 带有卡接连接板的梁
CN218713911U (zh) 混凝土梁组合框架
CN208202224U (zh) 一种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CN218668184U (zh) 带有端板的混凝土梁
CN218843330U (zh) 用于混凝土梁连接的卡接连接构造
CN207739439U (zh) 一种钢框约束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CN115233811A (zh) 建筑物框架
CN108005266A (zh) 一种带钢边框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制备和安装方法
CN115233814A (zh) 用于建筑物的卡接连接构造
CN207314532U (zh) 一种箱型柱-h型梁钢框架节点
CN220469241U (zh) 一种免拆模水泥板钢筋混凝土梁
CN216516100U (zh) 一种装配式梁柱框架结构
CN214785336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柱
CN217518189U (zh) 一种临空混凝土梁上建筑的支撑模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