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11897U - 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11897U
CN218711897U CN202222873644.4U CN202222873644U CN218711897U CN 218711897 U CN218711897 U CN 218711897U CN 202222873644 U CN202222873644 U CN 202222873644U CN 218711897 U CN218711897 U CN 218711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emi
guide plate
rigid base
wate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736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超
于涛
孔二伟
许恩宾
李鹏程
任尚红
王燕华
王立江
周国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736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11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11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11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包括由上到下设置的沥青面层、半刚性基层和垫层,所述沥青面层与所述半刚性基层之间设置有导水板,所述导水板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导水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渗水孔,所述导水板一侧的侧壁底部设置有若干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设置,另一端与城市排水系统连通设置;所述导水板与所述沥青面层之间。本申请具有减缓半刚性基层的开裂速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我国高等级公路普遍采用的路面结构类型,在我国的公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包括面层、半刚性基层和垫层,具有一定的刚度而且扩散能力强,同时具有比较良好的抗拉、抗疲劳翘度和水稳特性,这些特点使得路面基层受力性能良好,并且保证了基层的稳定性。
半刚性基层非常致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承载力,然而,半刚性基层的渗水性很差。目前,我国各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普遍采用的乳化沥青封层的抗裂和防水性能比较差。水从面层渗入后不能从基层迅速排走,只能沿面层和基层的分界面扩散、积累,容易加剧半刚性基层的收缩开裂,从而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缓半刚性基层的开裂速度,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括由上到下设置的沥青面层、半刚性基层和垫层,所述沥青面层与所述半刚性基层之间设置有导水板,所述导水板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导水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渗水孔,所述导水板一侧的侧壁底部设置有若干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设置,另一端与城市排水系统连通设置;所述导水板与所述沥青面层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沥青面层上表面的积水较多时,导水板能够将应力吸收层遗漏的水进行收集并导入城市的排水系统,从而减小水由外部渗入到半刚性基层导致半刚性基层产生裂缝的速度加快的可能性,进而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若干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导水板的外侧壁具有夹角,所述出水管向所述垫层的方向倾斜;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导水板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收集管,若干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收集管的管壁连通设置;所述收集管的出水端与城市排水系统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向垫层的方向倾斜能够便于积水从出水管中流入收集管中,从而减小积水遗留在路面结构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容纳腔的底壁向所述出水管的方向呈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腔的底壁呈倾斜设置,能够导水板中的水从出水管中流出。
可选的,所述导水板底壁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锚杆,所述锚杆的一端与所述导水板的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半刚性基层与所述垫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杆能够对导水板与半刚性基层之间进行限位固定,从而提高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半刚性基层靠近所述导水板一侧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切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刚性基层材料在凝结或者使用过程中都会有热胀冷缩的情况发生,切缝能够将半刚性基层伸缩的破坏力卸掉,从而减小半刚性基层出现裂缝的可能性。
可选的,若干所述切缝内均涂嵌有嵌缝油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缝油膏能够对切缝进行填充,嵌缝油膏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能够对切缝因热胀冷缩产生的位移进行适应,进而减小积水聚集到切缝中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导水板与所述沥青面层之间设置有应力吸收层,所述应力吸收层包括碎石层和橡胶沥青层,所述橡胶沥青层设置于所述导水板远离所述垫层的一侧,所述碎石层设置于所述橡胶沥青层远离所述导水板的一侧;所述碎石层高度与所述橡胶沥青层高度的比值为4比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沥青粘性较强,使得橡胶沥青层能够非常牢固的吸附粘结导水板上,除此之外,橡胶沥青层能随着相邻层的变形而变形,能够提高应力吸收层的适应性;碎石层能够将沥青面层与导水板及半刚性基层产生的运动消散掉,进而能够减小半刚性基层生成反射裂缝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橡胶沥青层与所述沥青面层之间设置有土方栅格,所述土方栅格采用聚酯纤维经编土工格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酯纤维经编土工格栅抗拉强度高,延伸力小,抗撕力强度大,纵横强度差异小,耐磨损、耐腐蚀、质轻、与沥青路面或碎石嵌锁力强,能够提高路面结构的整体性与荷载力,增强沥青面层的抗裂强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土方栅格能够增强提高路面结构的整体性与荷载力,增强沥青面层的抗裂强度;碎石层能够将沥青路面与导水板及半刚性基层产生的运动消散掉,进而能够防止和减少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橡胶沥青层自愈能力比较强,能够减小积水透过橡胶沥青层向下渗透的可能性;
在雨季或沥青路面上积水过多时,部分积水容易从沥青路面及应力吸收层向下渗透;积水能够从经由渗水孔进入导水板并经由出水管流入城市排水系统,从而能够减小渗透的积水流向半刚性基层并滞留于半刚型基层缝隙处的导致半刚性基层产生裂缝的速度加快的可能性,进而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剖视图示意图;
图2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导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垫层;2、半刚性基层;21、切缝;22、嵌缝油膏;3、应力吸收层;31、碎石层;32、橡胶沥青层;4、沥青面层;5、导水板;51、渗水孔;52、出水管;53、收集管;54、锚杆;6、土方栅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参照图1,一种半刚性基层2沥青路面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垫层1、半刚性基层2、应力吸收层3和沥青面层4,应力吸收层3能够加强层间的粘接,从而减小水从沥青面层4渗入半刚性基层2的可能性;半刚性基层2与应力吸收层3之间设置有导水板5,雨季时,导水板5能够将应力吸收层3遗漏的水进行收集并导入城市的排水系统,从而减小水由外部渗入到半刚性基层2导致半刚性基层2产生裂缝的速度加快的可能性,进而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垫层1与带修建路面的土基连接,能够改善土基的水稳状况,提高路面结构的水稳性和抗冻胀能力。
半刚性基层2具有很高的刚度,并具有很强的荷载扩散能力,使得沥青路面能够有比较长的使用寿命。半刚性基层2材料可以选择水泥稳定类、水泥粉煤灰稳定类或二灰稳定类,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二灰稳定类。二灰稳定类的成本比较低、施工工艺简单;除此之外,二灰稳定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强度高、水稳性强,抗冻性好,受雨季影响比较小,从而能够小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纹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2,半刚性基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切缝21,在本实施例中,若干切缝21的延伸方向与半刚性基层2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半刚性基层2材料在凝结过程中,或者使用过程中都会有热胀冷缩的情况发生,切缝21能够将半刚性基层2伸缩的破坏力卸掉,从而减小半刚性基层2出现裂缝的可能性。
切缝21内填充有嵌缝油膏22,嵌缝油膏22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能够对切缝21因热胀冷缩产生的位移进行适应,进而减小积水聚集到切缝21中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3,导水板5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导水板5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渗水孔51,若干渗水孔51均与容纳腔连通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若干渗水孔51在导水板5的上表面均匀排布。
在雨季或沥青路面上积水过多时,部分积水容易从沥青路面及应力吸收层3向下渗透;积水能够从经由渗水孔51进入导水板5内,从而能够减小渗透的积水流向半刚性基层2并滞留于半刚型基层缝隙处的导致半刚性基层2产生裂缝的速度加快的可能性,进而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和图3,导水板5的侧壁底部设置有若干出水管52,若干出水管52沿着导水板5的长度方向共线设置且等距分布;出水管52的一端与容纳腔连通设置,另一端连通设置有收集管53,若干出水管52均与收集管53连通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收集管53的长度方向与沥青路面的长度方向平行。收集管53与城市排水系统连通设置,导水板5内的水由出水管52流入收集管53中,再经由收集管53排放至城市排水系统,从而减小大量积水残留在路面结构中对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参照图1,容纳腔的底壁呈倾斜设置,以便于导水板5中的水从出水管52中流出。出水管52与导水板5的外侧壁具有夹角,且出水管52向垫层1的方向倾斜能够便于积水从出水管52中流入收集管53中,从而减小积水遗留在路面结构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3,导水板5的底壁设置有若干锚杆54,锚杆54的一端与导水板5的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设于半刚性基层2和垫层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锚杆54,四个锚杆54分别设置于导水板5底壁的顶角处,锚杆54能够对导水板5与半刚性基层2之间进行限位固定,从而提高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应力吸收层3包括碎石层31和橡胶沥青层32,橡胶沥青层32设置于导水板5远离半刚性基层2的一侧,碎石层31设置于橡胶沥青层32远离导水板5的一侧。
橡胶沥青拥有超强的粘性,使得橡胶沥青层32能够非常牢固的吸附粘结导水板5上,除此之外,橡胶沥青层32能随着相邻层的变形而变形,并且具有优良的自愈能力,能够提高应力吸收层3的适应性。
碎石层31由将单一粒径的石料组成。施工时,将石料均匀的满铺在橡胶沥青层32上,用胶轮压路机进行嵌挤碾压,直到橡胶沥青被挤压到石料高度的约3/4,石料嵌锁形成后将构成结构性支撑,形成碎石封层模式。
碎石层31的石料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率,当车辆从沥青路面经过时,会向沥青路面施加压力,碎石层31在受到压力时,石料之间会发生运动,使得碎石层31能够将沥青面层4与导水板5及半刚性基层2产生的运动消散掉,进而能够减进而能够减小沥青面层4生成反射裂缝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2,碎石层31远离橡胶沥青层32的一侧设置有土方栅格6,土方栅格6被夹持于沥青路面与碎石层3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土方栅格6采用聚酯纤维经编土工格栅。聚酯纤维经编土工格栅抗拉强度高,延伸力小,抗撕力强度大,纵横强度差异小,耐磨损、耐腐蚀、质轻、与沥青路面或碎石嵌锁力强,能够提高路面结构的整体性与荷载力,增强沥青面层4的抗裂强度。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土方栅格6能够增强提高路面结构的整体性与荷载力,增强沥青面层4的抗裂强度;碎石层31能够将沥青面层4与导水板5及半刚性基层2产生的运动消散掉,进而能够防止和减少半刚性基层2反射裂缝;橡胶沥青层32自愈能力比较强,能够减小积水透过橡胶沥青层32向下渗透的可能性;
在雨季或沥青面层4上积水过多时,部分积水容易从沥青面层4及应力吸收层3向下渗透;积水能够从经由渗水孔51进入导水板5并经由出水管52流入城市排水系统,从而能够减小渗透的积水流向半刚性基层2并滞留于半刚型基层缝隙处的导致半刚性基层2产生裂缝的速度加快的可能性,进而延长沥青面层4的使用寿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包括由上到下设置的沥青面层(4)、半刚性基层(2)和垫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面层(4)与所述半刚性基层(2)之间设置有导水板(5),所述导水板(5)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导水板(5)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渗水孔(51),所述导水板(5)一侧的侧壁底部设置有若干出水管(52),所述出水管(52)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设置,另一端与城市排水系统连通设置;所述导水板(5)与所述沥青面层(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出水管(52)与所述导水板(5)的外侧壁具有夹角,所述出水管(52)向所述垫层(1)的方向倾斜;所述出水管(52)远离所述导水板(5)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收集管(53),若干所述出水管(52)均与所述收集管(53)的管壁连通设置;所述收集管(53)的出水端与城市排水系统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向所述出水管(52)的方向呈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板(5)底壁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锚杆(54),所述锚杆(54)的一端与所述导水板(5)的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半刚性基层(2)与所述垫层(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刚性基层(2)靠近所述导水板(5)一侧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切缝(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切缝(21)内均涂嵌有嵌缝油膏(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板(5)与所述沥青面层(4)之间设置有应力吸收层(3),所述应力吸收层(3)包括碎石层(31)和橡胶沥青层(32),所述橡胶沥青层(32)设置于所述导水板(5)远离所述垫层(1)的一侧,所述碎石层(31)设置于所述橡胶沥青层(32)远离所述导水板(5)的一侧;所述碎石层(31)高度与所述橡胶沥青层(32)高度的比值为4比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沥青层(32)与所述沥青面层(4)之间设置有土方栅格(6),所述土方栅格(6)采用聚酯纤维经编土方格栅。
CN202222873644.4U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Active CN218711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3644.4U CN218711897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3644.4U CN218711897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11897U true CN218711897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94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73644.4U Active CN218711897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11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6355B (zh) 一种防治季冻区道路病害的路基结构
EA031977B1 (ru) Системы дорожного покрытия с геоячейкой и георешеткой
CN106368238B (zh) 一种具有生态恢复功能的蜂窝土工格室挡土墙及其构筑方法
CN201738208U (zh) 一种防治季冻区道路病害的路基结构
CN108677715B (zh) 一种公路桥梁路基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CN204509923U (zh) 一种防止反射裂缝的复合式路面基层结构
CN111827257A (zh) 一种自排水固化土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764219B (zh)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及透水铺装方法
CN218711897U (zh) 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CN113502836A (zh) 排水土工格栅及支护结构和方法
CN211596259U (zh) 海绵城市透水铺装结构
CN115726236A (zh) 一种改扩建公路分区域主动脱水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5714318U (zh) 一种路基结构
CN215947772U (zh) 一种海绵城市天然透水采石铺装结构
CN201386246Y (zh) 增强型复合三维排水网垫
CN210658404U (zh) 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排水盲沟结构
CN209384261U (zh) 一种防变形开裂挡土墙结构
CN113062297A (zh) 一种海绵城市盐碱地排碱系统
CN112095397A (zh) 永久路面结构的力学模型
CN213625040U (zh) 一种用于道路的格栅复合土工布
CN212865476U (zh) 一种内部具有土工透水管的加强路基路面
CN214116725U (zh) 一种地下室的防渗结构
CN218436437U (zh) 一种排水沥青路面结构
CN213013740U (zh) 一种复合式公路路基结构
CN217231338U (zh) 一种环保透水砖路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