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09569U - 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09569U
CN218709569U CN202222013345.3U CN202222013345U CN218709569U CN 218709569 U CN218709569 U CN 218709569U CN 202222013345 U CN202222013345 U CN 202222013345U CN 218709569 U CN218709569 U CN 218709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let
pump
water
jet
ej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133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喜斌
肖剑华
陈伟
刘疏敏
向宗为
徐子旋
周托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anzhi Tong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anzhi Tong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anzhi Tong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anzhi Tongch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133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09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09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09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包括器体、循环泵、进水泵、射流泵、鼓风机、第一射流器、第二射流器、斜板、ORP探头、DO探头;其在器体的所述容腔沿纵向形成好氧、缺氧环境,实现了有机物、氨氮、总氮的同步脱除,同时降低好氧曝气能耗、硝化、反硝化碱度消耗,在同一生物反应器内实现了有机物降解及脱氮的功能,有机物降解及脱氮效率高,适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的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具有污染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污染物种类多等特点,是典型的难处理的高有机物高氮污水。目前,我国早期建设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配套渗滤液处理系统,基本上按照设计规范要求的进水水质进行污水处理的工艺系统设计。根据规范指导的污水污染物取值,垃圾渗滤液其COD≤80000mg/L,BOD≤40000mg/L,氨氮≤2000mg/L,总氮≤2500mg/L。根据上述取值进行工艺设计的污水处理系统,普遍存在重有机物去除效率,轻总氮污染物控制效率的情况。
而随着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垃圾源头分流导致焚烧渗滤液处理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COD≤50000mg/L,BOD≤30000mg/L,氨氮≤2800mg/L,总氮≤3500mg/L。如此造成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厌氧反应器效率提升不起来,而氨氮、总氮污染物难以控制的问题,造成厌氧反应器的治污能力存在富余,甚至难以有效运转,后端生物处理(A/O 系统)脱氮能力不足的严重问题。因此,需要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其在器体的所述容腔沿纵向形成好氧、缺氧环境,实现了有机物、氨氮、总氮的同步脱除,同时降低好氧曝气能耗、硝化、反硝化碱度消耗,在同一生物反应器内实现了有机物降解及脱氮的功能,有机物降解及脱氮效率高,适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的处理。
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包括器体、循环泵、进水泵、射流泵、鼓风机、第一射流器、第二射流器、斜板、ORP探头、DO探头;
所述器体具有一容腔,所述容腔包括从下到上设置的缺氧区和好氧区,所述缺氧区和所述好氧区相通;所述器体的侧壁设有循环水取水口、溢流出水口、射流泵取水口、污泥排放口;所述循环水取水口和所述溢流出水口位于所述好氧区的上方,且所述溢流出水口高于所述循环水取水口;所述射流泵取水口位于所述好氧区的顶部;所述污泥排放口位于所述缺氧区的底部;
所述循环泵、所述进水泵、所述射流泵和所述鼓风机均设置于所述器体外部;
所述循环泵的入水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进水泵的出水口、所述循环水取水口连通;
所述进水泵的入水口用于输入污水;
所述射流泵的入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射流泵取水口连通;
所述鼓风机用于鼓入氧气或空气;
所述第一射流器设置于所述缺氧区内,所述第一射流器包括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一喷射口、进口塞,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射流器两端,所述进口塞密封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一喷射口位于所述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之间,且朝向所述第二进口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进口开口朝下且通过管道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连通;
所述第二射流器设置于所述好氧区内,所述第二射流器包括第三进口、第四进口和喷射口,所述第三进口和所述第四进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射流器两端,所述第三进口开口朝下且通过管道与所述射流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喷射口位于所述第三进口和第四进口之间,且朝向所述第四进口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第四进口开口朝上且通过管道与所述鼓风机的出口连通;
所述斜板与所述器体的侧壁配合连接,所述斜板设置于所述好氧区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循环水出水口的下方,用于泥水分离;
所述ORP探头设置于所述缺氧区内,所述ORP探头用于检测缺氧区氧化还原电位;
所述DO探头设置于所述好氧区内,所述DO探头用于检测好氧区溶解氧浓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所述器体的所述容腔基于生物污泥有机物去除、硝化反硝化、溶解氧状态、碳源消耗,在所述器体的所述容腔设置了所述好氧区和所述缺氧区,实现功能区块化。所述缺氧区设置在所述器体的所述容腔的下部,好氧区设置在所述器体的所述容腔的上部,即所述器体的所述容腔包括从下到上设置的所述缺氧区和所述好氧区,如此设置保证所述缺氧区和所述好氧区划分更加明显,反应器的脱氮效能发挥更加充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通过创新应用射流器的作用,利用标准射流曝气器的不同用法,其中所述第一射流器在标准射流曝气器的基础上将所述第一进口密封且所述第二进口朝下,而所述第二射流器的所述第四进口朝上,所述第三进气口朝下,即所述缺氧区的所述第一射流器和所述好氧区的所述第二射流器采用相反方向的安装模式,更好地将所述缺氧区和所述好氧区分开。其中,所述缺氧区的所述第一射流器的所述第一进口被所述进口塞密封,所述第一射流器的所述第一喷射口朝向所述第二进口一端倾斜设置,而所述第一射流器的所述第二进口开口朝下,且所述第一射流器中只从所述第二进口通入泥水混合物,从所述第一射流器的第一喷射口喷出的高速水流,使泥水混合物在缺氧区翻腾起来,充分混合,有效降低缺氧区的溶解氧含量,维持缺氧环境,更有利于反硝化反应的进行,提升了有机物利用率;好氧区的所述第二射流器的第二喷射口朝向所述第四进口一端倾斜设置,而所述第二射流器的所述第四进口开口朝上,所述第二射流器同时从所述第四进口通入空气(或氧气)和从所述第三进口通入来自所述缺氧区处理后的泥水混合物(缺氧区上升液),从所述第二射流器的所述第二喷射口喷出的高速水流,使所述缺氧区处理后的泥水混合物(缺氧区上升液)在好氧区与氧气充分混合,并通过所述射流泵取水口经所述射流泵再次输出到所述好氧区实现循环充氧,达到充氧及搅拌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在开始污水处理工作前可根据高有机物高氮污水来源的不同,进行前处理;若高有机物高氮污水中含有活性污泥,则可直接将高有机物高氮污水从所述进水泵泵入;若高有机物高氮污水中不含有活性污泥,则可以在高有机物高氮污水中加入活性污泥再从所述进水泵泵入,或直接在所述容腔内加入活性污泥。高有机物高氮污水通过所述进水泵泵入,与来自所述器体侧壁上的循环水取水口的循环水(回流水)混合成泥水混合物,通过所述循环泵泵入高速泥水混合物至所述第一射流器,从所述第一射流器的第一喷射口喷入所述缺氧区中实现泥水混合物的输送和混合,保证良好的缺氧状态,提高所述缺氧区反硝化脱氮反应的效率;在缺氧区中,在缺氧条件以及在活性污泥中的反硝化菌的作用下,泥水混合物中的硝态氮、亚硝态氮或氮氧化物等 (例如硝酸盐、亚硝酸盐等)被转化为氮气,同时反硝化菌消耗泥水混合物中的有机物(碳源)并生成碱性物质(如CO3 2-),补充后续好氧区中好氧硝化所需的碱度,减少了碱液投加量,整体上降低药剂(碱液和碳源)的投加成本。在所述第一射流器的所述第一喷射口持续喷出高速水流的扰动下,在所述缺氧区处理后的泥水混合物作为缺氧区上升液上升到所述好氧区;在所述好氧区中,所述第二射流器分别与所述鼓风机、所述射流泵连通,使得来自所述缺氧区的所述缺氧区上升液在所述好氧区中实现气水混合充氧,提高充氧效率,同时所述射流泵取水口设在所述好氧区的所述器体的侧壁上,实现循环充氧,提升了氧转移效率,降低充氧电耗;所述好氧区主要作用是去除有机物、氨氮;在所述好氧区中,在有氧条件以及在活性污泥中的硝化菌的作用下,泥水混合物中的氨氮被转化为硝态氮、亚硝态氮或氮氧化物,同时所述好氧区的充氧作用又可以为好氧微生物、硝化菌提供氧,所述缺氧区上升液提供碱度,从而实现了有机物的进一步去除,氨氮到硝酸盐的进一步转化。在所述第二射流器的持续喷入的扰动下,在所述好氧区处理后的泥水混合物上升到所述斜板,在所述斜板的作用下实现泥水分离,活性污泥沉降到器体的所述容腔,降低活性污泥随水排出;而水则通过斜板到所述斜板上方,部分通过所述循环水取水口回流到所述循环泵再进入所述缺氧区,部分作为产水则从所述溢流出水口溢流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器体的高径比大于3。采用高径比大于3的所述器体,使所述器体的所述容腔便于形成从下到上的缺氧区和好氧区的两个不同的功能区域,并分别设置第一射流器和第二射流器,实现了器体的所述容腔由上到下的溶解氧梯度变化。采用高径比大于3的所述器体,能够有效降低缺氧区的氧化还原电位,增加碳源利用效率;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所述好氧区的充氧量,从而提高所述器体的容积负荷,能够适用于用地空间受限的高有机物、高氮污水的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射流器有多个;所述第二射流器有多个。所述第一射流器和所述第二射流器各设置多个,能够提高反应器的污水处理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器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或钢结构罐体,所述器体的形式为圆柱形或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泵、所述射流泵设置在所述器体外部的下部,使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循环泵取水口形成高度差、所述射流泵与所述射流泵取水口形成高度差。如此设置,可使所述循环泵、射流泵均采用大液位差取水增压方式,降低设备选型功率,降低运行电耗。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还包括PLC,所述PLC 分别与所述ORP探头、所述DO探头电连接;所述PLC能够根据所述ORP探头或所述DO 探头的读数控制所述鼓风机的变频器的频率或所述循环泵的泵入功率。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ORP探头设有≤-60mv的参数设定值;所述DO探头设有≥2.0mg/L的参数设定值;若所述ORP探头的读数大于其参数设定值即>-60mv,和/或所述DO探头的读数小于其参数设定值即<2.0mg/L,所述ORP探头、所述DO探头的数值信号传输至所述PLC中,所述 PLC将控制所述循环泵的泵入频率、所述鼓风机的变频器的频率,用于控制好氧区溶解氧浓度和缺氧区氧化还原电位,更好的解决了在工艺运行过程中好氧、缺氧反应对氧气需求的矛盾,提升有机物、总氮去除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还包括整流板,所述整流板与所述器体的侧壁连接;所述整流板位于所述斜板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射流泵取水口的上方。所述整流板能够调整所述好氧区内泥水混合物的上升流态,提高沉淀分离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还包括支撑架、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容腔内且将所述容腔划分为缺氧区和好氧区;所述第一出水管为所述第一射流器的第二进口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之间的连通管道,所述第一出水管设置在所述缺氧区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水管为所述第二射流器的第三进口与所述射流泵的出水口之间的连通管道,所述第二出水管设置在所述好氧区的底部且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的设置便于将所述容腔划分为缺氧区和好氧区,又不阻断所述缺氧区和所述好氧区的互通,且还能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设置在所述缺氧区的底部,所述器体的内底部支撑所述第一出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还包括挡流板,所述挡流板设置在所述器体的底部,且设置在所述器体的所述污泥排放口和所述第一射流器之间;所述挡流板与所述污泥排放口之间形成污泥收集区。所述挡流板能够抵挡所述第一射流器的扰动,同时与所述污泥排放口之间形成污泥收集区,便于污泥收集,从而通过所述污泥排放口将污泥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排放口处设置有污泥排污管,所述污泥排污管上设有开关阀。通过所述开关阀使污泥从所述污泥排污管排出。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图;
图2为图1中第一射流器6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射流器7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包括器体1、循环泵2、进水泵3、射流泵4、鼓风机5、第一射流器6、第二射流器7、斜板8、ORP探头9、DO探头10。
器体1具有一容腔100,容腔100包括从下到上设置的缺氧区101和好氧区102,缺氧区101和好氧区102相通;器体1的侧壁设有循环水取水口103、溢流出水口104、射流泵取水口105、污泥排放口106;循环水取水口103和溢流出水口104位于好氧区的上方,且溢流出水口104高于循环水取水口103;射流泵取水口105位于好氧区102的顶部;污泥排放口106位于缺氧区101的底部。
本实施例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的器体1的容腔100基于生物污泥有机物去除、硝化反硝化、溶解氧状态、碳源消耗等过程,形成了缺氧区101、好氧区102,实现功能区块化,缺氧区101设置在器体的容腔100的下部,好氧区102设置在气体的容腔100的上部,即器体1的容腔100包括从下到上设置的缺氧区101和好氧区102,如此设置保证缺氧区101和好氧区102划分更加明显,反应器的脱氮效能发挥更加充分。其中,缺氧区101设置在器体的容腔100的下部,更利于形成缺氧环境,利于反硝化脱氮反应;好氧区102设置于器体的容腔100的上部,更利于形成有氧环境,利于硝化反应,缺氧区101和好氧区102从下到上设置且相通,明显的区分了缺氧和好氧环境,解决了长久以来A/O(缺氧/好氧工艺)脱氮效率不高的缺陷。
循环泵2、进水泵3、射流泵4和鼓风机5均设置于器体1外部。
循环泵2的入水口通过管道15分别与进水泵3的出水口、循环水取水口103连通。
进水泵3的入水口用于输入污水。
射流泵4的入水口通过管道16与射流泵取水口105连通。通过射流泵4与射流泵取水口105连通,使射流泵4能够从射流泵取水口105吸入好氧区内的泥水混合物,提高好氧区循环充氧效率,能够有效抑制好氧区内亚硝酸盐累计,避免活性污泥中毒现象;同时通过射流泵4循环充氧,提升了氧转移效率,降低充氧电耗。
鼓风机5用于鼓入氧气或空气。
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射流器6设置于缺氧区101内,第一射流器包括第一进口61、第二进口62、第一喷射口63、进口塞64,第一进口61和第二进口6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射流器6两端;进口塞64密封第一进口61;第一喷射口63位于第一进口61和第二进口62 之间,且朝向第二进口62一端倾斜设置;第二进口62开口朝下且通过管道17与循环泵2 的出水口连通。
请参阅图1和图3,第二射流器7设置于好氧区102内,第二射流器包括第三进口71、第四进口72和第二喷射口73,第三进口71和所述第四进口7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射流器7 两端,第三进口71开口朝下且通过管道19与射流泵4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喷射口73 位于第三进口71和第四进口72之间,且朝向所述第四进口72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第四进口72开口朝上且通过管道18与鼓风机5的出口连通;
本实施例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通过创新应用射流器的作用,使第一射流器6和第二射流器7利用标准射流曝气器的不同用法,其中第一射流器6在标准射流曝气器的基础上将所述第一进口61用进口塞64密封,第二进口63开口朝下;并使第二射流器7采用与第一射流器6相反的安装方向,即第二射流器7的所述第四进口72开口朝上,第三进气口71开口朝下,即缺氧区101的第一射流器6和好氧区102的第二射流器7采用相反方案方向的安装模式,更好地将缺氧区101和好氧区102分开。其中,缺氧区101的第一射流器6的第一进口63被进口塞64密封,第一射流器6的第一喷射口63朝向第二进口62一端倾斜设置,而第一射流器6的第二进口62开口朝下,且第一射流器6中只从第二进口62通入泥水混合物,从第一射流器6的喷射口63喷出的高速水流,使泥水混合物在缺氧区101翻腾起来,充分混合,有效降低缺氧区101的溶解氧含量,维持缺氧环境,更有利于反硝化反应的进行,提升了有机物利用率;好氧区102的第二射流器7的第二喷射口73朝向第四进口72一端倾斜设置,而第二射流器7的第四进口72开口朝上,第二射流器7同时从第四进口72通入空气(或氧气)和从第三进口71通入来自所述缺氧区101处理后的泥水混合物(缺氧区上升液),从第二射流器7的第二喷射口73喷出的高速水流,使泥水混合物在好氧区102与氧气充分混合,并通过射流泵取水口105经射流泵4再次输出到好氧区102实现循环充氧,达到充氧及搅拌的效果。
斜板8与器体1的侧壁配合连接,斜板8设置于好氧区102的上方且位于循环水出水口 103的下方,用于泥水分离。斜板8的作用在于实现泥水分离,活性污泥沉降到器体1的容腔100内,避免活性污泥随水排出,增加活性污泥停留时间,利于硝化、反硝化菌的生长,使好氧区和缺氧区形成专有的生物菌种,提高治污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斜板8亦可替换采用浸没式超滤膜,使其污泥回流浓度可达到12000mg/L。
ORP探头9设置于缺氧区101内,ORP探头9用于检测缺氧区101氧化还原电位。
DO探头10设置于好氧区102内,DO探头10用于检测好氧区102溶解氧浓度。
在本实施例中,器体1的高径比大于3。采用高径比大于3的器体,使器体1的容腔100 便于形成从下到上的缺氧区101和好氧区102的两个不同的功能区域,并分别设置第一射流器6和第二射流器7,实现了器体1容腔100由上到下的溶解氧梯度变化。采用高径比大于3的器体1,能够有效降低缺氧区101的氧化还原电位,增加碳源利用效率;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好氧区102的充氧量,从而提高器体1的容积负荷,能够适用于用地空间受限的高有机物、高氮污水的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射流器6有两个;第二射流器7有两个。第一射流器6和第二射流器7各设置两个,能够提高反应器的污水处理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泵2、射流泵4设置在器体1外部的下部,使循环泵2与循环泵取水口103形成高度差、射流泵4与射流泵取水口105形成高度差。如此设置,可使循环泵2、射流泵4均采用大液位差取水增压方式,降低设备选型功率,降低运行电耗。
在本实施例中,器体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或钢结构罐体,器体1的形式为圆柱形或方形。
本实施例的反应器还包括PLC(图未示),所述PLC分别与ORP探头9、DO探头10 电连接;所述PLC能够根据ORP探头9或DO探头10的读数控制所述鼓风机5的变频器的频率或所述循环泵2的泵入功率。在本实施例中,ORP探头9设有≤-60mv的参数设定值; DO探头10设有≥2.0mg/L的参数设定值;若ORP探头的读数大于其参数设定值即>-60mv,和/或DO探头10的读数小于其参数设定值即<2.0mg/L,ORP探头9、DO探头10的数值信号传输至所述PLC中,所述PLC将控制循环泵2的泵入频率、鼓风机5的变频器的频率,用于控制好氧区102溶解氧浓度和缺氧区101氧化还原电位,更好的解决了在工艺运行过程中好氧、缺氧反应对氧气需求的矛盾,提升有机物、总氮去除效率。
本实施例的反应器还包括整流板11,整流板11与器体1的侧壁连接;整流板1位于斜板8的下方且位于射流泵取水口105的上方。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整流板为蜂窝状波纹板安装后形成的蜂窝状结构,整流板11能够调整好氧区102内泥水混合物的上升流态,提高沉淀分离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整流板11设置在距离器体1顶部3.0m处,斜板8设置在距离器体1顶部2.4m处,溢流出水口104设置距离斜板8顶部0.4m处。
本实施例的反应器还包括支撑架12、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支撑架12设置在容腔 100内且将容腔100划分为缺氧区101和好氧区102;所述第一出水管为所述第一射流器6 的第二进口与循环泵2的出水口之间的连通管道,即管道17;所述第一出水管即管道17设置在所述缺氧区101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水管为第二射流器7的第三进口71与射流泵4的出水口之间的连通管道,即管道19;所述第二出水管即管道19设置在好氧区102的底部且设置在支撑架12上。
在本实施例中,反应器还包括挡流板13,挡流板13设置在器体1的底部,且设置在器体1的污泥排放口106和第一射流器6之间;挡流板13与污泥排放口106之间形成污泥收集区1011。挡流板13能够抵挡第一射流器6的扰动,同时与污泥排放口106之间形成污泥收集区1011,便于污泥收集,从而通过污泥排放口106将污泥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污泥排放口106处设置有污泥排污管14,污泥排污管14上设有开关阀 141,通过开关阀141使污泥从污泥排污管14排出。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其工作过程如下:
在开始污水处理工作前,可根据高有机物高氮污水来源的不同,进行前处理;若高有机物高氮污水中含有活性污泥,则可直接将高有机物高氮污水从进水泵4泵入;若高有机物高氮污水中不含有活性污泥,则可以在高有机物高氮污水中加入活性污泥再从进水泵4泵入,或直接在器体1的容腔100内加入活性污泥。
高有机物高氮污水通过进水泵3泵入,与通过循环水取水口103回流的循环水(回流水) 混合成泥水混合物,泥水混合物通过循环泵2以高速水流从第一射流器6的第一喷射口63 喷入至缺氧区101中,从第一射流器6的第一喷射口63喷出的高速水流,使泥水混合物在缺氧区101翻腾起来,充分混合;
在缺氧区101中,在缺氧条件以及在活性污泥中的反硝化菌的作用下,泥水混合物中的硝态氮、亚硝态氮或氮氧化物等(例如硝酸盐、亚硝酸盐等)被转化为氮气,同时反硝化菌消耗泥水混合物中的有机物(碳源)并生成碱性物质(如CO3 2-),补充后续好氧区中好氧硝化所需的碱度,减少了碱液投加量,整体上降低药剂(碱液和碳源)的投加成本;
在第一射流器6的喷射口持续喷出的高速水流的扰动下,经缺氧区101处理的泥水混合物作为缺氧区上升液,上升到好氧区102;
在好氧区102中,第二射流器7分别与鼓风机5、射流泵4连通,使得来自缺氧区101的所述缺氧区上升液在好氧区102中实现气水混合充氧,并通过射流泵取水口105经射流泵4再次输出到好氧区102实现循环充氧;在有氧条件以及活性污泥中的硝化菌的作用下,所述缺氧区上升液中的氨氮在好氧区102中被转化为硝态氮、亚硝态氮或氮氧化物,同时好氧区102的充氧作用又可以为好氧微生物、硝化菌提供氧,所述缺氧区上升液提供碱度,从而实现了有机物的进一步去除,氨氮到硝酸盐的进一步转化;
在第二射流器7的第二喷射口73持续喷出高速水流的扰动下,经好氧区102处理的所述缺氧区上升液作为好氧区上升液上升到斜板8;
在斜板8的作用下,所述好氧区上升液中的活性污泥和水分离,活性污泥被分离在器体的所述容腔,水则通过斜板8到斜板8上方,部分水通过循环水取水口103回流到循环泵再进入缺氧区,部分作为产水则从溢流出水口104溢流排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其在器体的所述容腔沿纵向形成好氧、缺氧环境,实现了有机物、氨氮、总氮的同步脱除,同时降低好氧曝气能耗、硝化、反硝化碱度消耗,在同一生物反应器内实现了有机物降解及脱氮的功能,有机物降解及脱氮效率高,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适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的处理。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器体、循环泵、进水泵、射流泵、鼓风机、第一射流器、第二射流器、斜板、ORP探头、DO探头;
所述器体具有一容腔,所述容腔包括从下到上设置的缺氧区和好氧区,所述缺氧区和所述好氧区相通;所述器体的侧壁设有循环水取水口、溢流出水口、射流泵取水口、污泥排放口;所述循环水取水口和所述溢流出水口位于所述好氧区的上方,且所述溢流出水口高于所述循环水取水口;所述射流泵取水口位于所述好氧区的顶部;所述污泥排放口位于所述缺氧区的底部;
所述循环泵、所述进水泵、所述射流泵和所述鼓风机均设置于所述器体外部;
所述循环泵的入水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进水泵的出水口、所述循环水取水口连通;
所述进水泵的入水口用于输入污水;
所述射流泵的入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射流泵取水口连通;
所述鼓风机用于鼓入氧气或空气;
所述第一射流器设置于所述缺氧区内,所述第一射流器包括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一喷射口、进口塞,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射流器两端;所述进口塞密封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一喷射口位于所述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之间,且朝向所述第二进口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进口开口朝下且通过管道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连通;
所述第二射流器设置于所述好氧区内,所述第二射流器包括第三进口、第四进口和第二喷射口,所述第三进口和所述第四进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射流器两端,所述第三进口开口朝下且通过管道与所述射流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喷射口位于所述第三进口和第四进口之间,且朝向所述第四进口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第四进口开口朝上且通过管道与所述鼓风机的出口连通;
所述斜板与所述器体的侧壁配合连接,所述斜板设置于所述好氧区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循环水取水口的下方,用于泥水分离;
所述ORP探头设置于所述缺氧区内,所述ORP探头用于检测缺氧区氧化还原电位;
所述DO探头设置于所述好氧区内,所述DO探头用于检测好氧区溶解氧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体的高径比大于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流器有多个;所述第二射流器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或钢结构罐体,所述器体的形式为圆柱形或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所述射流泵设置在所述器体外部的下部,使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循环泵取水口形成高度差、所述射流泵与所述射流泵取水口形成高度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所述PLC分别与所述ORP探头、所述DO探头电连接;所述PLC能够根据所述ORP探头或所述DO探头的读数控制所述鼓风机的变频器的频率或所述循环泵的泵入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流板,所述整流板与所述器体的侧壁连接;所述整流板位于所述斜板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射流泵取水口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容腔内且将所述容腔划分为缺氧区和好氧区;所述第一出水管为所述第一射流器的第二进口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之间的连通管道,所述第一出水管设置在所述缺氧区的底部;所述第二出水管为所述第二射流器的第三进口与所述射流泵的出水口之间的连通管道,所述第二出水管设置在所述好氧区的底部且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流板,所述挡流板设置在所述器体的底部,且设置在所述器体的所述污泥排放口和所述第一射流器之间;所述挡流板与所述污泥排放口之间形成污泥收集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排放口处设置有污泥排污管,所述污泥排污管上设有开关阀。
CN202222013345.3U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 Active CN218709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3345.3U CN218709569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3345.3U CN218709569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09569U true CN218709569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29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13345.3U Active CN218709569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095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70023B1 (en) Surge anoxic mix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ystems
CN110002697A (zh) 垃圾渗滤液uasb产甲烷与分段进水ifas a/o spnapd脱氮装置与方法
CN201932988U (zh) 厌氧/好氧接触氧化膜生物反应器
CN209835892U (zh) 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CN201458826U (zh)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反应器
CN2543951Y (zh) 填料式折流生物反应器
CN214218490U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N201614333U (zh) 一种分散污水处理装置
CN115465953B (zh) 一种处理污水的aod生化反应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01941778A (zh) 自吸式射流曝气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
CN218709569U (zh) 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
CN214360900U (zh) 一种流化床生物膜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105060465A (zh) 同步除碳脱氮反应器
CN115028267A (zh) 一种废水再利用装置
CN115140831A (zh) 一种用于高有机物高氮污水处理的多功能生物反应器
CN210048631U (zh) 一种一体化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114436472A (zh) 一种基于包埋微生物工法的可移动式深度污水处理系统
CN112093896A (zh) 一种用于污水脱氮除磷的低氧动态膜一体化反应器及净化方法
CN201793462U (zh) 一种三羟甲基丙烷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CN107963782B (zh) 一种强化脱氮功能的生物接触氧化反应系统
CN211497110U (zh) 一种一体式sbmbbr-mbbr脱氮除磷装置
CN218454088U (zh) 小型压缩站垃圾渗滤液处理反应塔
CN204752470U (zh)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膜生物处理组合装置
CN218290610U (zh) 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ao反应装置
CN216513328U (zh)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mbr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