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92857U - 一种折弯装置及折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弯装置及折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92857U
CN218692857U CN202223110678.4U CN202223110678U CN218692857U CN 218692857 U CN218692857 U CN 218692857U CN 202223110678 U CN202223110678 U CN 202223110678U CN 218692857 U CN218692857 U CN 218692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knife
bending
clamping
top cover
battery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106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106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92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92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92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弯装置及折弯设备。该折弯装置包括:第一压紧组件,具有第一折刀;第二压紧组件,具有与第一折刀相对布设的第二折刀;第一折刀与第二折刀可受控地彼此靠近或远离,以压紧或松开电芯上的极耳与转接片的连接处;及折弯组件,用于夹持连接在转接片上的顶盖,并带动顶盖相对电芯进行翻转。如此,在进行折弯时利用第一折刀和第二折刀压紧极耳与转接片的连接处,再利用折弯组件夹持顶盖并带动顶盖进行翻转,进而使得在顶盖翻转的过程中转接片不会对极耳产生撕扯,避免了极耳被撕裂的现象发生,从而大大提高了良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折弯装置及折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弯装置及折弯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池生产制造工艺中,电芯经过合芯后,转接片的一端焊接在电芯的极耳上,转接片的另一端焊接在顶盖上。由于需要将顶盖与电芯顶面贴合,因此需要对转接片进行折弯。
在转接片与极耳焊接后,一般需要在焊印上贴胶带,以对极耳进行固定和防护。然而,在实际生产中,胶带与极耳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间隙,并且极耳的厚度较薄,在后续对转接片进行折弯的过程中,转接片对极耳会产生撕扯,容易导致极耳被撕裂,进而大大降低了良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对转接片进行折弯的过程中,转接片对极耳会产生撕扯,容易导致极耳被撕裂,进而导致良品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折弯装置及折弯设备。
一种折弯装置,包括:
第一压紧组件,具有第一折刀;
第二压紧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折刀相对布设的第二折刀;所述第一折刀与所述第二折刀可受控地彼此靠近或远离,以压紧或松开电芯上的极耳与转接片的连接处;及
折弯组件,用于夹持连接在所述转接片上的顶盖,并带动所述顶盖相对所述电芯进行翻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刀和所述第二折刀能够彼此远离地移动至各自的避让位置,以对所述折弯组件带动所述顶盖的翻转运动进行避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弯装置在翻转所述顶盖的过程中具有第一折弯状态和第二折弯状态;
当所述折弯装置处于所述第一折弯状态时,所述第一折刀和所述第二折刀共同压紧所述极耳与所述转接片的连接处,所述折弯组件带动所述顶盖朝向所述电芯具有所述极耳的端面翻转一预设角度;
当所述折弯装置处于所述第二折弯状态时,所述第一折刀和所述第二折刀位于各自的所述避让位置,所述折弯组件带动所述顶盖翻转至与所述电芯具有所述极耳的端面相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折刀和所述第二折刀压紧所述极耳与所述转接片的连接处时,所述第一折刀和/或所述第二折刀可受控地朝向所述电芯具有所述极耳的端面靠近,以将所述极耳压紧在所述电芯具有所述极耳的端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弯组件包括夹持机构、移载座及驱动结构,所述第一折刀与所述第二折刀沿第一预设方向相对布设;所述夹持机构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移载座上,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移载座连接,以驱动所述移载座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相交;
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顶盖,所述移载座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和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夹持机构相对所述移载座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弯组件还包括转动定位机构,所述夹持机构通过所述转动定位机构连接在所述移载座上,所述转动定位机构用于允许所述夹持机构相对所述移载座转动;
所述夹持机构相对所述移载座能够转动至贴合位置,以带动所述顶盖翻转至与所述电芯具有所述极耳的端面贴合,所述转动定位机构用于对转动至所述贴合位置的所述夹持机构进行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定位机构包括转轴及定位配合件,所述转轴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移载座上,所述夹持机构安装在所述转轴上,以随所述转轴同步转动;所述定位配合件设置在所述移载座上,且当所述转轴带动所述夹持机构转动至所述贴合位置时,所述定位配合件与所述转轴定位配合,以阻滞所述转轴相对所述移载座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上具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配合件为定位销;当所述转轴带动所述夹持机构转动至所述贴合位置时,所述定位销抵接在所述定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动座、夹持驱动件、第一夹持块及第二夹持块;所述转动座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夹持驱动件设置在所述转动座上,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安装在所述夹持驱动件的驱动端,使得所述夹持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夹持或松开所述顶盖。
一种折弯设备,包括输送载具及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折弯装置,所述输送载具用于装夹所述电芯,并将所述电芯输送至所述转接片位于所述第一折刀与所述第二折刀之间。
上述折弯装置及折弯设备,在弯折作业的过程中,首先,电芯装夹在输送载具上,输送载具将电芯输送至折弯装置处,使得转接片位于第一折刀与第二折刀之间。然后,控制第一折刀和第二折刀彼此靠近,直至第一折刀和第二折刀压紧在转接片与极耳的连接处。并且,控制折弯组件夹持顶盖,并带动顶盖相对电芯进行翻转。
如此,在进行折弯时利用第一折刀和第二折刀压紧极耳与转接片的连接处,再利用折弯组件夹持顶盖并带动顶盖进行翻转,进而使得在顶盖翻转的过程中转接片不会对极耳产生撕扯,避免了极耳被撕裂的现象发生,从而大大提高了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折弯设备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折弯设备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折弯设备的折弯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折弯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折弯装置的夹持机构和转动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夹持机构和转动定位机构的侧视图;
图7至图9为电芯上的顶盖在翻转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弯设备,包括输送载具100和折弯装置(图未标)。该输送载具100用于装夹待进行弯折的电芯200,该电芯200的一端面上具有极耳201(见图7),顶盖203通过转接片202(见图7)连接在该极耳201上。输送载具100还用于将电芯200输送至折弯装置处,使得折弯装置能够夹持住顶盖203,并带动顶盖203相对电芯200进行翻转,直至该顶盖203与电芯200具有极耳201的端面贴合。可选地,转接片202具有一拐角部A(见图7),例如转接片202呈“L”型。由于转接片202的拐角部A为薄弱位置,因此折弯装置带动顶盖203进行翻转时,转接片202以其拐角部A为支点进行折弯。
折弯装置包括第一压紧组件10、第二压紧组件20和折弯组件30。第一压紧组件10具有第一折刀11,第二压紧组件20具有第二折刀21。第一折刀11与第二折刀21沿第一预设方向X相对布设。第一折刀11与第二折刀21可受控地沿第一预设方向X彼此靠近或远离,以压紧或松开电芯200上的极耳201与转接片202的连接处。折弯组件30用于夹持连接在转接片202上的顶盖203,并带动顶盖203以转接片202的拐角部A为支点进行翻转。
上述折弯设备,在弯折作业的过程中,首先,电芯200装夹在输送载具100上,输送载具100将电芯200输送至折弯装置处,使得转接片202位于第一折刀11与第二折刀21之间。然后,控制第一折刀11和第二折刀21沿第一预设方向X彼此靠近,直至第一折刀11和第二折刀21压紧在转接片202与极耳201的连接处。并且,控制折弯组件30夹持顶盖203,并带动顶盖203以转接片202的拐角部A为支点进行翻转。
如此,在进行折弯时利用第一折刀11和第二折刀21压紧极耳201与转接片202的连接处,再利用折弯组件30夹持顶盖203并带动顶盖203进行翻转,使得转接片202以其拐角部A为支点进行弯折,进而使得在顶盖203翻转的过程中转接片202不会对极耳201产生撕扯,避免了极耳201被撕裂的现象发生,从而大大提高了良品率。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折刀11与第二折刀21能够彼此靠近地移动至各自的压紧位置,使得第一折刀11和第二折刀21共同压紧转接片202与极耳201的连接处,以便于后续进行翻转。第一折刀11与第二折刀21能够彼此远离地移动至各自的避让位置,以对折弯组件30带动顶盖203翻转至与电芯200的端面贴合的动作过程进行避让。
进一步地,折弯装置在翻转所述顶盖203的过程中具有第一折弯状态和第二折弯状态。当折弯装置处于第一折弯状态时,第一折刀11和第二折刀21共同压紧极耳201与转接片202的连接处,折弯组件30带动顶盖203朝向电芯200具有极耳201的端面翻转一预设角度,例如30°、40°、50°、60°或70°等等。当折弯装置处于第二折弯状态时,第一折刀11和第二折刀21位于各自的避让位置,折弯组件30带动顶盖203由上述预设角度处继续翻转至与电芯200具有极耳201的端面贴合。如此,在弯折作业过程中,首先,控制第一折刀11和第二折刀21彼此靠近,直至压紧转接片202与极耳201的连接处,此时第一折刀11和第二折刀21处于各自的压紧位置。然后,控制折弯组件30夹持顶盖203,并带动顶盖203相对电芯200进行翻转,直至顶盖203翻转一预设角度(即折弯装置处于第一折弯状态)。再然后,控制第一折刀11和第二折刀21彼此远离,直至达到各自的避让位置。再然后,控制折弯组件30继续带动顶盖203朝向电芯200翻转,直至顶盖203与电芯200具有极耳201的端面贴合(即折弯装置处于第二折弯状态)。由于此时第一折刀11和第二折刀21处于各自的避让位置,从而避免对折弯组件30带动顶盖203的翻转动作造成干涉。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折刀11和第二折刀21压紧极耳201与转接片203的连接处时,第一折刀11和/或第二折刀21可受控地沿第二预设方向Y朝向电芯200具有极耳201的端面靠近移动一较小的距离,以将极耳201压紧在电芯200的端面上。如此,一方面,使得第一折刀11和第二折刀21压紧转接片202的位置更加准确;另一方面,将极耳201压紧在电芯200的端面上,进一步确保在翻转顶盖203的过程中不会对极耳201产生撕扯。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预设方向X与第二预设方向Y相交。优选地,该第一预设方向X与第二预设方向Y垂直。
请参见图3及图4所示,可选地,第一压紧组件10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2及第一安装座13,该第一安装座13安装在第一驱动机构12的驱动端,第一折刀11安装在该第一安装座13上。第一驱动机构12用于驱动第一安装座13沿第一预设方向X往复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折刀11沿第一预设方向X往复移动,即在压紧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驱动机构12可以是气缸、电缸、丝杠模组等直线驱动机构,只要能够驱动第一折刀11沿第一预设方向X移动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第二压紧组件20包括第二驱动机构22、第三驱动机构23及第二安装座24。第三驱动机构23安装在第二驱动机构22的驱动端,使得第二驱动机构22能够驱动第三驱动机构23沿第一预设方向X移动。第二安装座24安装在第三驱动机构23的驱动端,使得第三驱动机构23能够驱动第二安装座24沿第二预设方向Y移动。第二折刀21安装在第二安装座24上,使得第二折刀21跟随第二安装座24一同移动。如此,当第二驱动机构22驱动第三驱动机构23沿第一预设方向X移动时,带动第二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座24上的第二折刀21一同沿第一预设方向X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折刀21压紧或松开转接片202与极耳201的连接处。当第三驱动机构23沿第二预设方向Y移动时,带动第二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座24上的第二折刀21靠近或远离电芯200具有极耳201的端面移动,以压紧或松开电芯200的端面上的极耳201。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二驱动机构22用于驱动第三驱动机构23沿第二预设方向Y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折刀21沿第二预设方向Y移动。第三驱动机构23用于驱动第二安装座24沿第一预设方向X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折刀21沿第一预设方向X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驱动机构22和第三驱动机构23可以是气缸、电缸、丝杠模组等直线驱动机构,只要能够驱动第二折刀21沿第一预设方向X和第二预设方向Y移动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请继续参见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折弯组件30包括夹持机构31、移载座32及驱动结构33。夹持机构31可转动地连接在移载座32上,即夹持机构31能够相对移载座32转动。驱动结构33与移载座32连接,使得驱动结构33能够驱动移载座32沿第一预设方向X和第二预设方向Y移动。其中,第一预设方向X和第二预设方向Y相交。可选地,第一预设方向X和第二预设方向Y垂直。
该夹持机构31用于夹持顶盖203,移载座32沿第一预设方向X和/或第二预设方向Y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夹持机构31相对移载座32转动,进而带动被夹持机构31夹持的顶盖203朝向电芯200具有极耳201的端面翻转,直至顶盖203与电芯200具有极耳201的端面贴合。如此,当第一折刀11和第二折刀21压紧转接片202与极耳201的连接处之后,夹持机构31夹持顶盖203,并且驱动结构33通过移载座32驱动夹持机构31沿第一预设方向X和第二预设方向Y移动,从而带动夹持机构31相对移载座32转动,进而夹持机构31带动顶盖203朝向电芯200具有极耳201的端面翻转。
可选地,驱动结构33可以是气缸、电缸、丝杠模组等直线驱动机构,只要能够驱动移载座32沿第一预设方向X和第二预设方向Y移动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到实施例中,折弯组件30还包括转动定位机构34,夹持机构31通过转动定位机构34连接在移载座32上。该转动定位机构34用于允许夹持机构31相对移载座32转动。夹持机构31相对移载座32能够转动至贴合位置,以带动顶盖203翻转至与电芯200具有极耳201的端面贴合。转动定位机构34用于对转动至贴合位置的夹持机构31进行定位,使得夹持机构31能够保持在贴合位置,避免顶盖203翻转不到位或者过度挤压顶盖203和电芯200。
请参见图5及图6所示,进一步地,转动定位机构34包括转轴341及定位配合件342。该转轴341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连接在移载座32上。夹持机构31安装在转轴341上,以随转轴341同步转动。定位配合件342设置在移载座32上。当转轴341带动夹持机构31转动至贴合位置时,定位配合件342与转轴341定位配合,以阻滞转轴341相对移载座32转动,使得夹持机构31能够保持在贴合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该转轴341的轴向与第三预设方向Z平行。
可选地,转轴341上具有定位槽b,定位配合件342为定位销。当转轴341带动夹持机构31转动至贴合位置时,定位销抵接在定位槽b内,以阻滞夹持机构31继续带动顶盖203朝向电芯200翻转。当然,并不仅限于采用定位销与定位槽b的抵接配合,也可采用其它的能够阻滞转轴341继续转动的止挡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到实施例中,夹持机构31包括转动座311、夹持驱动件313、第一夹持块315和第二夹持块317。该转动座311安装在转轴341上,夹持驱动件313设置在转动座311上,使得转动座311和夹持驱动件313跟随转轴341一同转动。第一夹持块315和第二夹持块317安装在夹持驱动件313的驱动端,使得夹持驱动件313能够驱动该第一夹持块315和第二夹持块317夹持或松开顶盖203。如此,当输送载具100将电芯200输送至折弯装置处时,连接在转接片202上的顶盖203位于第一夹持块315与第二夹持块317之间。此时,夹持驱动件313驱动第一夹持块315和第二夹持块317彼此靠近,直至夹紧顶盖203。可选地,该夹持驱动件313可以采用夹爪气缸。
可选地,该第一夹持块315和第二夹持块317沿第二预设方向Y布设,夹持驱动件313驱动第一夹持块315和第二夹持块317沿第二预设方向Y彼此靠近或远离,以夹持或松开顶盖203。
请参见图1所示,具体到实施例中,输送载具100具有用于夹持顶盖203的定位机构101。当输送载具100将电芯200输送至折弯装置处时,被定位机构101夹持的顶盖203位于第一夹持块315和第二夹持块317的上方,使得定位机构101松开顶盖203时,顶盖20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掉落至第一夹持块315和第二夹持块317之间,使得第一夹持块315和第二夹持块317能够夹持顶盖203。需要说明的是,该定位机构101可采用气动夹爪、电动夹爪等夹持部件,只要能够实现对顶盖203的夹持定位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下面结合图1、图7至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折弯设备的折弯作业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将电芯200装载在输送载具100上,并利用输送载具100的定位机构101夹持固定顶盖203(此时,电芯200处于如图7所示的状态)。然后,输送载具100将电芯200输送至折弯装置处,使得转接片202位于第一折刀11和第二折刀21之间,顶盖203位于第一夹持块315和第二夹持块317的上方。再然后,输送载具100的定位机构101松开顶盖203,使得顶盖20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第一夹持块315和第二夹持块317之间(此时,电芯200处于如图8所示的状态)。再然后,夹持驱动件313驱动第一夹持块315和第二夹持块317夹持顶盖203。此时,控制第一折刀11向上移动,直至压紧在转接片202与极耳201的连接处。与此同时,第二折刀21向下移动,然后再向左移动,直至压紧在转接片202与极耳201的连接处。再然后,驱动结构33驱动移载座32向左和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被第一夹持块315和第二夹持块317夹持的顶盖203朝向电芯200翻转,直至顶盖203翻转60°。再然后,控制第一折刀11向下移动,第二折刀21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折刀11和第二折刀21均与转接片202分离,且对顶盖203的继续翻转进行避让。再然后,驱动结构33驱动移载座32继续向左和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被第一夹持块315和第二夹持块317夹持的顶盖203继续朝向电芯200翻转,直至定位销抵接在转轴341上的定位槽b内,从而阻滞转轴341继续转动,此时顶盖203与电芯200具有极耳201的端面相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芯200进行折弯作业。下面以能够同时对两个电芯200进行折弯作业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13上安装有两个第一折刀11,该两个第一折刀11沿第三预设方向Z间隔布设,该第三预设方向Z与第一预设方向X和第二预设方向均垂直。第二安装座24上安装有两个第二折刀21,该两个第二折刀21沿第三预设方向Z间隔布设。两个第一折刀11与两个第二折刀21一一对应成组,同一组中的第一折刀11和第二折刀21在第一预设方向X上相对,即同一组中的第一折刀11和第二折刀21之间形成一个折弯工位a。因此,可利用两个输送载具100分别输送两个电芯200到达两个折弯工位a处。在每个折弯工位a,可利用对应的第一折刀11和第二折刀21压紧电芯200上的极耳201与转接片202的连接处。
移载座32上也设置有两个夹持机构31,两个夹持机构31沿第三预设方向Z间隔布设,且分别与两个折弯工位a一一对应布设。每个夹持机构31分别用于夹持对应折弯工位a的电芯200上的顶盖203,并进行翻转。如此,可同时对两个折弯工位a的电芯200上的顶盖203进行翻转,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增加第一折刀11、第二折刀21和夹持机构31数量的方式实现对两个以上的电芯200同时进行折弯作业,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似,故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压紧组件,具有第一折刀;
第二压紧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折刀相对布设的第二折刀;所述第一折刀与所述第二折刀可受控地彼此靠近或远离,以压紧或松开电芯上的极耳与转接片的连接处;及
折弯组件,用于夹持连接在所述转接片上的顶盖,并带动所述顶盖相对所述电芯进行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刀和所述第二折刀能够彼此远离地移动至各自的避让位置,以对所述折弯组件带动所述顶盖的翻转运动进行避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装置在翻转所述顶盖的过程中具有第一折弯状态和第二折弯状态;
当所述折弯装置处于所述第一折弯状态时,所述第一折刀和所述第二折刀共同压紧所述极耳与所述转接片的连接处,所述折弯组件带动所述顶盖朝向所述电芯具有所述极耳的端面翻转一预设角度;
当所述折弯装置处于所述第二折弯状态时,所述第一折刀和所述第二折刀位于各自的所述避让位置,所述折弯组件带动所述顶盖翻转至与所述电芯具有所述极耳的端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折刀和所述第二折刀压紧所述极耳与所述转接片的连接处时,所述第一折刀和/或所述第二折刀可受控地朝向所述电芯具有所述极耳的端面靠近,以将所述极耳压紧在所述电芯具有所述极耳的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组件包括夹持机构、移载座及驱动结构,所述第一折刀与所述第二折刀沿第一预设方向相对布设;所述夹持机构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移载座上,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移载座连接,以驱动所述移载座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相交;
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顶盖,所述移载座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和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夹持机构相对所述移载座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组件还包括转动定位机构,所述夹持机构通过所述转动定位机构连接在所述移载座上,所述转动定位机构用于允许所述夹持机构相对所述移载座转动;
所述夹持机构相对所述移载座能够转动至贴合位置,以带动所述顶盖翻转至与所述电芯具有所述极耳的端面贴合,所述转动定位机构用于对转动至所述贴合位置的所述夹持机构进行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定位机构包括转轴及定位配合件,所述转轴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移载座上,所述夹持机构安装在所述转轴上,以随所述转轴同步转动;所述定位配合件设置在所述移载座上,且当所述转轴带动所述夹持机构转动至所述贴合位置时,所述定位配合件与所述转轴定位配合,以阻滞所述转轴相对所述移载座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具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配合件为定位销;当所述转轴带动所述夹持机构转动至所述贴合位置时,所述定位销抵接在所述定位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动座、夹持驱动件、第一夹持块及第二夹持块;所述转动座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夹持驱动件设置在所述转动座上,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安装在所述夹持驱动件的驱动端,使得所述夹持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夹持或松开所述顶盖。
10.一种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载具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折弯装置,所述输送载具用于装夹所述电芯,并将所述电芯输送至所述转接片位于所述第一折刀与所述第二折刀之间。
CN202223110678.4U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折弯装置及折弯设备 Active CN218692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0678.4U CN218692857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折弯装置及折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0678.4U CN218692857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折弯装置及折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92857U true CN218692857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22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10678.4U Active CN218692857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折弯装置及折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928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61061B1 (en) Packing apparatus for an autom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for a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CN112838260B (zh) 一种叠片装置
CN112864477B (zh) 一种卷绕机
CN109326829B (zh) 一种锂电池自动焊接贴胶系统
CN116230974B (zh) 电芯合芯与包装机
WO2023207239A1 (zh) 一种焊接设备
US20200153026A1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tack of sheet-shaped electrodes
CN116093411A (zh) 一种电池加工生产线
CN218016641U (zh) 焊接装置
CN116344902A (zh) 一种极片快速叠片机构
CN218692857U (zh) 一种折弯装置及折弯设备
CN112421126B (zh) 层叠体保持装置
CN219959062U (zh) 电芯贴胶机以及电池生产线
CN217412750U (zh) 一种极耳翻折装置及焊接设备
CN217727642U (zh) 一种焊接设备
CN210200855U (zh) 一种折弯贴胶机及电池生产线
CN116387636B (zh) 一种模叠一体机
CN116505083B (zh) 一种电芯自动加工设备
CN114243084B (zh) 电芯包装设备
CN114918601A (zh) 一种焊接设备
CN217426825U (zh) 一种组装装置及焊接设备
CN217727643U (zh) 一种堆叠翻转装置及焊接设备
CN220902265U (zh) 定位装置及电池加工设备
CN216413131U (zh) 一种电芯扩孔贴底胶设备
CN219321405U (zh) 一种电池叠片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