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88013U - 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88013U
CN218688013U CN202223012175.3U CN202223012175U CN218688013U CN 218688013 U CN218688013 U CN 218688013U CN 202223012175 U CN202223012175 U CN 202223012175U CN 218688013 U CN218688013 U CN 218688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ulfurizing tower
desulfurization
buffer chamber
top end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121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世伟
纪迎明
张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Communications C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Communications C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Communications C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Communications C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121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88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88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88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脱硫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缓冲室,所述进气缓冲室的顶端连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端通过滑塞连接有顶杆,所述进气缓冲室的一侧连通气源,所述进气缓冲室的另一端通过气体扩散盘连通至脱硫塔内腔的中部,所述脱硫塔一侧的顶端固定设有自调节阀门,所述自调节阀门包含阀壳,所述阀壳的中部设有隔离板。本实用新型设置进气缓冲室和自调节阀门,利用含硫气体进气量产生的压力,通过气缸和顶杆自动调节脱硫溶液的流量,令二者流量呈正比例,不需要其它控制设备的参与就能自动实现动态实时调节,调节迅速且及时,且不会产生滞后性和误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
背景技术
熟料是以石灰石、粘土和铁质为主的建筑材料,其生产来源以含有钙的脱硫溶液与含硫气体反应为主;钢铁厂和火力发电厂会排出大量的含硫气体,这些含硫气体直接排向大气中则会污染大气,因此需要进行脱硫处理;目前的脱硫方法以钙法为主,具体原理为让含硫气体与含有钙的脱硫溶液充分混合反应,生产出硫化钙水合物二水硫化钙,经过浓缩、沉淀和干燥处理获得熟料;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为脱硫溶液和含硫气体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程度;目前在二者进行反应时通常利用检测仪器进行检测,根据检测仪器的结果调节脱硫溶液和含硫气体的流量配比,如此必然存在调节的滞后性,且检测仪器长久运行后则会检测不准,造成误调节,影响熟料生产量和脱硫气体的净化;并且脱硫溶液和含硫气体在反应时缺乏相应的载体,导致反应不充分,降低了熟料的生产量和含硫气体的脱硫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缓冲室,所述进气缓冲室的顶端连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端通过滑塞连接有顶杆,所述进气缓冲室的一侧连通气源,所述进气缓冲室的另一端通过气体扩散盘连通至脱硫塔内腔的中部,所述脱硫塔一侧的顶端固定设有自调节阀门,所述自调节阀门包含阀壳,所述阀壳的中部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阀壳隔离成进液室和出液室,所述隔离板的中部开设有锥形开口,所述阀壳的中部垂直穿插有锥形阀芯,所述锥形阀芯的中部与锥形开口同轴适配吻合,所述锥形阀芯的顶端穿插有弹簧,弹簧的顶端弹性抵触出液室的顶壁,所述锥形阀芯的底端贯穿阀壳的底面,所述顶杆的顶端抵触连接锥形阀芯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顶端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喷雾器,所述出液室通过旋转管接头连通至转动喷雾器的入口,脱硫塔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转动喷雾器顶端的皮带盘。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的底端设置有成品液池,所述成品液池的一侧设置有二次反应泵,所述二次反应泵的输出口连通至旋转管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阀壳的外壁通过支架固定有限位继电器,所述锥形阀芯的顶端抵触连接限位继电器的触点,所述限位继电器电性连接电动机和二次反应泵的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喷雾器的底端同轴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均布有辐射状分叉杆。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中部嵌套连接有预平衡砝码。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进气缓冲室和自调节阀门,利用含硫气体进气量产生的压力,通过气缸和顶杆自动调节脱硫溶液的流量,令二者流量呈正比例,不需要其它控制设备的参与就能自动实现动态实时调节,调节迅速且及时,且不会产生滞后性和误调节;设置辐射状分叉杆充当载体令脱硫溶液与含硫气体反应更充分,辐射状分叉杆在转动时搅动气流混合脱硫溶液和含硫气体令二者充分混合,以获得更好的反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观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调节阀门剖视示意图。
图中:1、脱硫塔;2、进气缓冲室;3、气缸;4、顶杆;5、气体扩散盘;6、自调节阀门;7、阀壳;8、隔离板;9、进液室;10、出液室;11、锥形开口;12、锥形阀芯;13、弹簧;14、转动喷雾器;15、旋转管接头;16、电动机;17、成品液池;18、二次反应泵;19、限位继电器;20、转动轴;21、辐射状分叉杆;22、预平衡砝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包括脱硫塔1,脱硫塔1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缓冲室2,进气缓冲室2的顶端连通有气缸3,气缸3的顶端通过滑塞连接有顶杆4,进气缓冲室2的一侧连通气源,进气缓冲室2的另一端通过气体扩散盘5连通至脱硫塔1内腔的中部,脱硫塔1一侧的顶端固定设有自调节阀门6,自调节阀门6包含阀壳7,阀壳7的中部设有隔离板8,隔离板8将阀壳7隔离成进液室9和出液室10,隔离板8的中部开设有锥形开口11,阀壳7的中部垂直穿插有锥形阀芯12,锥形阀芯12的中部与锥形开口11同轴适配吻合,锥形阀芯12的顶端穿插有弹簧13,弹簧13的顶端弹性抵触出液室10的顶壁,锥形阀芯12的底端贯穿阀壳7的底面,顶杆4的顶端抵触连接锥形阀芯12的底端。
本实施例工作时,预先向自调节阀门6的进液室9导入进行熟料生产用的脱硫溶液,当锥形阀芯12的底端没有受到推力时,在弹簧13弹力下与锥形开口11紧密闭合;含有硫成分的气体进入进气缓冲室2,此时进气缓冲室2中就有了一定的气压,此气压推动气缸3的顶杆4上升顶动锥形阀芯12的底端,当含硫气体流量多则气压足,顶杆4则向上推动锥形阀芯12使其与锥形开口11分离更多,此时进液室9中的脱硫溶液则在自身流压作用下,更多的进入出液室10,然后进入脱硫塔1内部参与脱硫反应;反之,进入进气缓冲室2中含硫气体流量少则气压低,顶杆4推动锥形阀芯12与锥形开口11分离较少,此时进液室9中的脱硫溶液较少的进入脱硫塔1内部参与脱硫反应;如此在不需要其它控制设备的参与就能自动实现动态实时调节,调节迅速且及时,且不会产生滞后性和误调节的问题。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脱硫塔1顶端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喷雾器14,出液室10通过旋转管接头15连通至转动喷雾器14的入口,脱硫塔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6,电动机16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连接转动喷雾器14顶端的皮带盘。
当含硫气体大量进入脱硫塔1内壁后,需要提升气流与脱硫溶液的接触机会,提升反应速率,因此单一依靠喷淋已不能满足需求,此时开启电动机16带动转动喷雾器14旋转,转动喷雾器14在旋转过程中更均匀的将脱硫溶液分布于脱硫塔1内腔,从而提升与含硫气体的接触面和融合度,更均匀有效的进行熟料生产。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脱硫塔1的底端设置有成品液池17,成品液池17的一侧设置有二次反应泵18,二次反应泵18的输出口连通至旋转管接头15。
在脱硫溶液与含硫气体初步接触后,很多的脱硫溶液与含硫气体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脱硫溶液反应不完全,利用不充分,此时成品液池17中的脱硫溶液还具有吸收含硫气体的作用,因此在自调节阀门6中原脱硫溶液流量定额时或已达到最大流量时,可开启二次反应泵18将可再次利用的脱硫溶液重新泵入旋转管接头15和转动喷雾器14再次产生反应,获得更好的反应效果和熟料产量。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阀壳7的外壁通过支架固定有限位继电器19,锥形阀芯12的顶端抵触连接限位继电器19的触点,限位继电器19电性连接电动机16和二次反应泵18的控制开关。
当含硫气体的流量越大,其压力必然越充足,此时顶杆4继续推动锥形阀芯12直至其压合限位继电器19的触点,限位继电器19电性连接电动机16和二次反应泵18的控制开关,开启电动机16带动转动喷雾器14旋转将脱硫溶液更均匀的分布于脱硫塔1内腔,以及开启二次反应泵18喷洒更多流量的脱硫溶液,和大流量的含硫气体更充分的反应。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喷雾器14的底端同轴固定有转动轴20,转动轴20上均布有辐射状分叉杆21。
脱硫溶液和含硫气体反应需要载体,此时辐射状分叉杆21就能充当这个载体令反应更充分,且辐射状分叉杆21在转动时搅动气流混合脱硫溶液和含硫气体令二者充分混合,以获得更好的反应效果;反应后的熟料溶液会附着于辐射状分叉杆21上,当转动喷雾器14转动时,辐射状分叉杆21会通过离心力甩出熟料溶液,自动维持反应效率。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杆4的中部嵌套连接有预平衡砝码22。
预平衡砝码22用于调节顶杆4对锥形阀芯12施加推力的松紧度,以调节实际的脱硫溶液和含硫气体流量配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包括脱硫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1)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缓冲室(2),所述进气缓冲室(2)的顶端连通有气缸(3),所述气缸(3)的顶端通过滑塞连接有顶杆(4),所述进气缓冲室(2)的一侧连通气源,所述进气缓冲室(2)的另一端通过气体扩散盘(5)连通至脱硫塔(1)内腔的中部,所述脱硫塔(1)一侧的顶端固定设有自调节阀门(6),所述自调节阀门(6)包含阀壳(7),所述阀壳(7)的中部设有隔离板(8),所述隔离板(8)将阀壳(7)隔离成进液室(9)和出液室(10),所述隔离板(8)的中部开设有锥形开口(11),所述阀壳(7)的中部垂直穿插有锥形阀芯(12),所述锥形阀芯(12)的中部与锥形开口(11)同轴适配吻合,所述锥形阀芯(12)的顶端穿插有弹簧(13),弹簧(13)的顶端弹性抵触出液室(10)的顶壁,所述锥形阀芯(12)的底端贯穿阀壳(7)的底面,所述顶杆(4)的顶端抵触连接锥形阀芯(12)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1)顶端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喷雾器(14),所述出液室(10)通过旋转管接头(15)连通至转动喷雾器(14)的入口,脱硫塔(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6),所述电动机(16)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转动喷雾器(14)顶端的皮带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1)的底端设置有成品液池(17),所述成品液池(17)的一侧设置有二次反应泵(18),所述二次反应泵(18)的输出口连通至旋转管接头(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7)的外壁通过支架固定有限位继电器(19),所述锥形阀芯(12)的顶端抵触连接限位继电器(19)的触点,限位继电器(19)电性连接电动机(16)和二次反应泵(18)的控制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喷雾器(14)的底端同轴固定有转动轴(20),所述转动轴(20)上均布有辐射状分叉杆(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4)的中部嵌套连接有预平衡砝码(22)。
CN202223012175.3U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 Active CN218688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2175.3U CN218688013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2175.3U CN218688013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88013U true CN218688013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16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12175.3U Active CN218688013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880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688013U (zh) 一种熟料生产用脱硫机
CN209530490U (zh) 一种烟道尾气脱硫装置
CN103031172A (zh) 分层式生物-化学联合沼气脱硫装置
CN208482253U (zh) 一种二炉二塔脱硫氧化风系统集中控制装置
CN106268272A (zh) 锅炉烟气碱渣湿法脱硫装置
CN205613259U (zh) 一种烧结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
CN112675691A (zh) 烟气半干法脱硫系统及脱硫方法
CN206996259U (zh) 一种大气量杂散冶炼烟气湿法除尘、脱硫系统
CN204529925U (zh) 卧式微生物氧化反应器
CN216878718U (zh) 一种用于低温烟气脱硫的脱硫剂供给装置
CN103566748B (zh) 烧结机搅拌式湿式排烟脱硫装置
CN207667617U (zh) 一种净水剂生产装置
CN206315673U (zh) 一种基于主塔和辅塔的单塔脱硫系统
CN211799928U (zh) 一种高效安全烟气喷雾干燥脱硫装置
CN213528114U (zh) 一种能够自动补浆的脱硫塔
CN210286777U (zh) 一种脱硫副产物高效利用系统
CN203021521U (zh) 一种分层式生物-化学联合沼气脱硫装置
CN208927936U (zh) 一种烟气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CN206229344U (zh) 一种喷雾碳化塔
CN206956025U (zh) 一种智能发酵罐
CN206935287U (zh) 一种脱硫设施搅拌机
CN220696337U (zh) 一种二次铝灰脱硫酸化系统
CN217323989U (zh) 一体式纯氧生物脱硫反应装置
CN211570121U (zh) 一种硒还原过程中二氧化硫的高效利用系统
CN212757965U (zh) 一种具有文丘里管的干法脱硫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