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85569U - 一种利器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器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85569U
CN218685569U CN202221656419.9U CN202221656419U CN218685569U CN 218685569 U CN218685569 U CN 218685569U CN 202221656419 U CN202221656419 U CN 202221656419U CN 218685569 U CN218685569 U CN 218685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barrel cover
sharps
barrel body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564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紫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cer Hospital and Institute of CAMS and PUMC
Original Assignee
Cancer Hospital and Institute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cer Hospital and Institute of CAMS and PUMC filed Critical Cancer Hospital and Institute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to CN2022216564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85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85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85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器桶,属于医疗用品领域。所述利器桶包括: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桶体;在所述桶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翻转板,在所述桶体的外部设置有与翻转板连接的手柄;在所述桶体的开口端设置有主桶盖;在主桶盖上开有落物口,在落物口处设置有能够将其覆盖住的副桶盖;在主桶盖上设置有剪刀固定架。利用本实用新型,有效地避免了利器的散落,同时防止了医务人员与剪刀的污染部位接触,有效保证了医务人员的安全,降低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利器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器桶。
背景技术
目前,利器桶是临床中的必需品。输液器械、注射器械均是一次性用品,在利用输液器械对患者进行输液后或者利用注射器对患者进行注射后,必须马上用剪刀剪除输液管上的针头或者拔出注射器的针头,并将针头放入利器桶内,当针头放满到利器桶的高度的三分之二时,将利器桶封闭后放入指定的废弃物处理处。
但是,现有利器桶上没有设置剪刀,需要额外准备剪刀,且利器桶上也没有合适方便的位置来放置剪刀。而且,剪刀的刀刃很容易被针头感染,在携带或者取放剪刀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很有可能接触到被污染的刀刃,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另外,利器桶被碰倒后,利器很容易从利器桶内散落出来,针头可能刺伤人,而由于针头带有患者的血液,会给医务人员带来极大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利器桶,能够有效避免利器散落,同时防止医务人员与剪刀的污染部位接触,有效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器桶,所述利器桶包括: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桶体;
在所述桶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翻转板,在所述桶体的外部设置有与翻转板连接的手柄;
在所述桶体的开口端设置有主桶盖;
在主桶盖上开有落物口,在落物口处设置有能够将其覆盖住的副桶盖;
在主桶盖上设置有剪刀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在所述桶体的侧壁上开有安装孔,在安装孔的对侧的桶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圆形凹槽;
安装孔和圆形凹槽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翻转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旋转轴,两个旋转轴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一个旋转轴穿过所述安装孔后与位于桶体外部的手柄连接,另一个旋转轴伸入到圆形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桶体为长方形桶;
所述翻转板包括弧形板和位于弧形板两端的两个端板;
在两个端板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旋转轴。
优选的,两侧的旋转轴分别与两个端板的上端边缘中心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桶体的高度的三分之二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手柄为杆状手柄,杆状手柄的中部与旋转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手柄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副桶盖的一侧与主桶盖铰接,铰接处位于落物口的右侧;
在所述副桶盖的另一侧设置有锁紧卡扣,在所述主桶盖上设置有锁紧卡槽,锁紧卡槽位于落物口的左侧;
副桶盖上的锁紧卡扣能够卡入到主桶盖上的锁紧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剪刀固定架包括支撑杆和卡槽;
支撑杆的下端与主桶盖连接,支撑杆的上端与卡槽连接;
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主桶盖的连接处位于落物口的前侧;剪刀的一侧手柄能够卡入到卡槽内。
优选的,在所述主桶盖上开有注射器针头拔出孔,其为一端小一端大的水滴形孔;在注射器针头拔出孔处设置有孔塞;
所述桶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实用新型,有效地避免了利器的散落,同时防止了医务人员与剪刀的污染部位接触,有效保证了医务人员的安全,降低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利器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利器桶中的主桶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利器桶中的翻转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利器桶中的翻转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利器桶中的翻转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器桶,所述利器桶包括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桶体1;在所述桶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翻转板3,在所述桶体1的外部设置有与翻转板3连接的手柄4。在所述桶体1的上端开口端设置有主桶盖2,主桶盖2可以通过现有的多种方式安装在桶体1上,例如通过卡扣、卡槽的结构,或者通过粘接的方式。在主桶盖2上开有落物口201,在落物口201处设置有能够将其覆盖住的副桶盖202;在主桶盖2上设置有剪刀固定架,用于固定剪刀的一侧手柄。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副桶盖202处于打开的状态。图1和图2中均未画出剪刀。落物口201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等多种形状,副桶盖202的形状与落物口201的形状相匹配并能够将落物口201覆盖住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一】
在所述桶体1的侧壁上开有安装孔,在安装孔的对侧的桶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圆形凹槽,即安装孔和圆形凹槽在圆周上相距180度,且安装孔和圆形凹槽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翻转板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旋转轴5,两侧的旋转轴5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一侧的旋转轴5穿过所述安装孔后与位于桶体1外部的手柄4连接,另一侧的旋转轴5伸入到圆形凹槽内。这样,通过旋转手柄4能够带动两个旋转轴5旋转,进而实现翻转板3的翻转,即翻转板3随两个旋转轴5一同旋转。
【实施例二】
所述桶体1为长方形桶,如图3到图5所示,所述翻转板3包括弧形板302和位于弧形板302两端的两个端板301,在两个端板301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旋转轴5。图3中未画出旋转轴5。优选的,所述弧形板302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硅胶或者塑料制成,便于将其安装到桶体1内。
具体的,所述弧形板302是将一个长方形板的两个长边向上弯曲,使得两个短边形成弧线段,这样整个长方形板形成一个横截面形状为弧形的弧形板。两个端板301均为平板,该平板的边缘包括直线段和弧线段,弧线段的两端分别与直线段的两端连接,直线段和弧线段围合成平板。
将两个端板301的弧线段分别与翻转板3两端的弧线段固定连接,这样,弧形板302和两个端板301围合成一个上端为长方形开口,下端为弧形面的盒状结构。长方形开口的长度、宽度与桶体1的长度、宽度相匹配,比桶体1的长度、宽度略小,这样,翻转板3能够放入到桶体1内,且能够挡住翻转板3下方的利器。
当无意碰到利器桶导致利器桶倾倒时,翻转板3会挡住翻转板3下方的利器,避免了利器从利器桶内散落出来。
【实施例三】
两侧的旋转轴5分别与两个端板301的上端边缘中心处连接。这样,在重力的作用下,翻转板3会保持弧形面位于长方形开口的下方,当转动手柄4时,手柄4通过旋转轴5带动翻转板3发生翻转,使得弧形面倾斜,进而让弧形面上的利器落入到翻转板3的下方。
【实施例四】
按照利器桶的使用标准规定,当利器桶内的利器达到利器桶的高度的2/3时,不再使用该利器桶了,应该将利器桶关闭并放置到指定的废弃物处理处。因此,优选的,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桶体1的高度的三分之二处,当用手柄4很难转动翻转板3时说明利器堆集的高度已经接近桶体1的高度的三分之二处,此时,将副桶盖202关闭,并将整个利器桶放置到废弃物处理处。
【实施例五】
所述手柄4为杆状手柄4。杆状手柄4的中部与旋转轴5连接,例如可以在杆状手柄4的中部开螺纹孔,在旋转轴5的端部设置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将旋转轴与杆状手柄4连接,也可以直接将杆状手柄4的中部与旋转轴直接粘接连接。
优选的,当翻转板3未翻转时,杆状手柄4与桶体1的高度方向垂直,这样,通过手柄4的倾斜角度即可知道翻转板3的旋转角度。例如,当杆状手柄4与桶体1的高度方向平行时,翻转板3相对于初始状态旋转了90度。
优选的,在所述手柄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增强了手部与手柄4之间的摩擦力。
【实施例六】
优选的,所述桶体1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例如透明塑料等,便于观察桶体1内收集到的利器的情况。
【实施例七】
如图2所示,所述副桶盖202的一侧与主桶盖2铰接(例如可以采用软连接条206进行铰接),铰接处位于落物口201的右侧,盖上副桶盖202时,副桶盖202将落物口201挡住,打开副桶盖202时,落物口201没被挡住,利器可以从落物口201落入到桶体1的内腔中。
进一步的,在所述副桶盖202的另一侧设置有锁紧卡扣204,对应的,在所述主桶盖2上设置有锁紧卡槽205,锁紧卡槽205位于落物口201的左侧,盖上副桶盖202后,将副桶盖202上的锁紧卡扣204卡入到主桶盖2上的锁紧卡槽205后,能够保证副桶盖202不被打开,进而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利器的洒落。所述锁紧卡扣、锁紧卡槽采用现有的结构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
所述剪刀固定架包括支撑杆7和卡槽6,支撑杆7的下端与主桶盖2连接,支撑杆7的上端与卡槽6连接。卡槽6可以采用现有的多种能够卡住剪刀手柄的卡槽或者夹子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7的下端与主桶盖2的连接处位于落物口201的前侧。剪刀的一侧手柄能够卡入到卡槽6内,卡入后,剪刀的刀刃位于落物口201的正上方,且剪刀的手柄所在的平面与主桶盖2平行,这样剪刀能够在与主桶盖2平行的平面内打开和关闭。将剪刀安装好后,需要剪断利器时,一只手握住剪刀的手柄将剪刀的刀刃打开,另一只手将输液管从上方伸入到剪刀的两个刀刃之间,用剪刀剪断输液管后,利器直接从落物口201落入到桶体1内。
利用剪刀固定架将剪刀固定后,不用频繁地取放剪刀,也不用单独携带剪刀,而且使用时只需要将手指伸入剪刀的手柄进行操作即可,这样就避免了医务人员触碰到剪刀的污染部位。另外,剪刀还可以重复利用,在更换新的利器桶时,将剪刀从旧的利器桶的卡槽6上取下来,对剪刀进行消毒后再卡入到新的利器桶上的卡槽6内即可使用。
【实施例九】
在所述主桶盖2上还开有注射器针头拔出孔203,其为一端小一端大的水滴形孔。将注射器的针头从注射器针头拔出孔203的大头端伸入,然后沿孔移动到小头端,并向上提拉,此时针头与注射器分离,针头落入到利器桶内。
进一步的,在注射器针头拔出孔203处设置有孔塞(图2中未画出),孔塞与注射器针头拔出孔203相匹配,能够塞入到注射器针头拔出孔203内将其堵住。所述孔塞通过连接线与主桶盖2连接。当需要更换利器桶时,将副桶盖202盖上,同时将孔塞塞入到注射器针头拔出孔203内,然后将利器桶放到指定的废弃物处理处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取一个新的利器桶,先将利器桶上的副桶盖202打开,然后将剪刀的一侧手柄卡入到剪刀固定架的卡槽6内,此时剪刀的刀刃位于落物口201的正上方。需要剪断输液管上的针头时,将输液管伸入到剪刀的两个刀刃之间,利用剪刀将输液管剪断,针头直接从落物口201落入到利器桶内。需要拔出注射器上的针头时,将针头从注射器针头拔出孔203的大头端伸入并移动到小头端,向上拔起注射器,针头即与注射器分离,并落入到桶体1内。
剪断或者拔出的利器会落到翻转板3上,由于翻转板的底部为弧形板,即使掉落在翻转板边缘处的利器也会沿着弧形面滑落到弧形面的中部,然后通过旋转手柄4对翻转板3进行翻转,使得翻转板3上的利器落入到翻转板3的下方。
当无意碰到利器桶导致利器桶倾倒时,翻转板3会挡住翻转板3下方的利器,进而避免了利器从利器桶内散落出来,同时由于剪刀的一侧手柄是固定在利器桶上的,医务人员不用到处寻找剪刀,也不用单独携带或频繁取放剪刀,而且整个过程医务人员只需触碰剪刀的手柄,因此防止了医务人员与剪刀的污染部位接触,有效保证了医务人员的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上述技术方案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因此前面描述的只是优选的,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

Claims (10)

1.一种利器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利器桶包括: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桶体;
在所述桶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翻转板,在所述桶体的外部设置有与翻转板连接的手柄;
在所述桶体的开口端设置有主桶盖;
在主桶盖上开有落物口,在落物口处设置有能够将其覆盖住的副桶盖;
在主桶盖上设置有剪刀固定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器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桶体的侧壁上开有安装孔,在安装孔的对侧的桶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圆形凹槽;
安装孔和圆形凹槽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翻转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旋转轴,两个旋转轴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一个旋转轴穿过所述安装孔后与位于桶体外部的手柄连接,另一个旋转轴伸入到圆形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器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为长方形桶;
所述翻转板包括弧形板和位于弧形板两端的两个端板;
在两个端板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旋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器桶,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旋转轴分别与两个端板的上端边缘中心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器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桶体的高度的三分之二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器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杆状手柄,杆状手柄的中部与旋转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器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器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桶盖的一侧与主桶盖铰接,铰接处位于落物口的右侧;
在所述副桶盖的另一侧设置有锁紧卡扣,在所述主桶盖上设置有锁紧卡槽,锁紧卡槽位于落物口的左侧;
副桶盖上的锁紧卡扣能够卡入到主桶盖上的锁紧卡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器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固定架包括支撑杆和卡槽;
支撑杆的下端与主桶盖连接,支撑杆的上端与卡槽连接;
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主桶盖的连接处位于落物口的前侧;剪刀的一侧手柄能够卡入到卡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器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桶盖上开有注射器针头拔出孔,其为一端小一端大的水滴形孔;在注射器针头拔出孔处设置有孔塞;
所述桶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CN202221656419.9U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利器桶 Active CN218685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6419.9U CN218685569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利器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6419.9U CN218685569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利器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85569U true CN218685569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07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56419.9U Active CN218685569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利器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855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77063B1 (en) Hypodermic needle holder
CN105919758B (zh) Picc专用换药车
CN218685569U (zh) 一种利器桶
GB2192382A (en) Container for disposal of used hypodermic needles
CN213158519U (zh) 一种具有切割功能的利器盒盖
CN203647632U (zh) 一种带有锐器盒的治疗盘
CN205251705U (zh) 无菌台专用锐器收集器
CN1254283C (zh) 医用针一次性使用安全保护装置
CN211434549U (zh) 一种锐器处理装置
CN211140453U (zh) 一种带有毁形刀具的利器盒
CN210330752U (zh) 一种新型利器盒
CN206842240U (zh) 医用锐器盒
CN212038483U (zh) 废弃血液透析穿刺针处理盒
CN208693458U (zh) 一种安全性锐器盒
CN213252108U (zh) 改良型带剪刀的利器盒
CN213526900U (zh) 一种利器盒
CN220070350U (zh) 安全利器盒
CN210541845U (zh) 一种锐器处理收集装置
CN203749943U (zh) 手旋卡爪式医用利器盒
CN211255206U (zh) 一种适用于临床护理的吹气型安剖瓶破拆器
CN211495461U (zh) 一种便携式利器盒
CN213075955U (zh) 一种具有剪切功能且方便封闭的锐器盒
CN211560380U (zh) 一种具有剪断输液管功能的利器盒
CN211325670U (zh) 磁铁吸引式锐器盒
CN216455324U (zh) 一种利器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