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84909U - 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84909U
CN218684909U CN202221744743.6U CN202221744743U CN218684909U CN 218684909 U CN218684909 U CN 218684909U CN 202221744743 U CN202221744743 U CN 202221744743U CN 218684909 U CN218684909 U CN 218684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nore
pulse current
pulse
connecting wire
snore st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447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陈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eiyi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eiy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eiyi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eiy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447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84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84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849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包括:止鼾器主机、脉冲电流牙套和设在所述脉冲电流牙套上的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远离所述脉冲电流牙套的一端与所述止鼾器主机可拆卸连接,所述止鼾器主机内设有用于产生脉冲电流的控制主板,脉冲电流牙套上设有至少两个脉冲电极,所述控制主板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脉冲电极电性连接。所述止鼾器主机包括底壳和扣设在所述底壳上的上壳,所述控制主板栓接在所述底壳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线将控制主板产生的脉冲电流传输到脉冲电流牙套上的脉冲电极,脉冲电流通过脉冲电流牙套作用到用户的口腔,刺激打鼾用户的颌舌肌等舌部周围肌肉使其收缩,进而实现止鼾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
背景技术
打呼噜患者主要是由于受烟、酒、肥胖、内分泌、炎症、激素环境改变的刺激,导致鼻、咽喉部肌肉松弛、增大,挤压咽喉部气流通道,在呼吸气流的作用下形成打呼噜。打呼噜程度依照个人情况不同,严重者甚至会停止呼吸,也就是俗称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当前预防打鼾的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种,切除手术、呼吸机、药物喷涂、止鼾带、鼾声检测电击、鼾声检测调整睡姿等,但是各有缺点。
其中,止鼾带是一种物理性控制打鼾的方式。箍在下巴上的一条束带,使下巴往上收拢,使嘴巴无法完全张开,舌头就不容易下坠,从而减少打鼾。这种止鼾背心、止鼾牙套等物理性质改变人的自然呼吸方式,会造成用户睡眠时的不适感,容易导致难以入睡。鼾声检测电击是利用麦克风收音,当检测到鼾声后进行脉冲电击、外力调整睡姿等操作。其缺点是影响睡眠质量。鼾声检测调整睡姿的典型代表为止鼾枕头、止鼾床垫等等,实测需要达到35度才能顺利影响睡姿,同样容易影响用户的睡眠质量。除了切除手术和药物喷涂之外,其他预防打鼾的解决方案基本是在用户进入睡眠之后进行的干预,既影响了用户的睡眠质量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帮用户解决掉打鼾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既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又不影响打鼾用户的睡眠质量,用脉冲电流刺激打鼾用户的颌舌肌等舌部周围肌肉使其收缩,实现治疗打鼾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包括:止鼾器主机、脉冲电流牙套和设在所述脉冲电流牙套上的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远离所述脉冲电流牙套的一端与所述止鼾器主机可拆卸连接,所述止鼾器主机内设有用于产生脉冲电流的控制主板,脉冲电流牙套上设有至少两个脉冲电极,所述控制主板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脉冲电极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鼾器主机包括底壳和扣设在所述底壳上的上壳,所述控制主板栓接在所述底壳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主板靠近所述上壳的一面设有控制按钮和屏幕,所述控制按钮和所述屏幕贯穿所述上壳;所述控制主板靠近所述底壳的一面设有电池、Type-C充电口和两根第一脉冲电流触点,所述Type-C充电口贯穿所述上壳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按钮、所述屏幕、所述电池、所述Type-C充电口和两根所述第一脉冲电流触点均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壳的侧壁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凹槽,两根所述第一脉冲电流触点贯穿所述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线靠近所述凹槽的一端设有磁吸连接端口,所述磁吸连接端口对应两根所述第一脉冲电流触点的位置设有两根第二脉冲电流触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吸连接端口靠近所述凹槽的一端设有磁体,所述连接线通过所述磁体与所述止鼾器主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脉冲电极通过所述第二脉冲电流触点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脉冲电流牙套为U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脉冲电极的制作材料包括但不限定于钛金属、导电硅胶。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包括:止鼾器主机、脉冲电流牙套和设在所述脉冲电流牙套上的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远离所述脉冲电流牙套的一端与所述止鼾器主机可拆卸连接,所述止鼾器主机内设有用于产生脉冲电流的控制主板,脉冲电流牙套上设有至少两个脉冲电极,所述控制主板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脉冲电极电性连接。所述止鼾器主机包括底壳和扣设在所述底壳上的上壳,所述控制主板栓接在所述底壳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线将控制主板产生的脉冲电流传输到脉冲电流牙套上的脉冲电极,脉冲电流通过脉冲电流牙套作用到用户的口腔,刺激打鼾用户的颌舌肌等舌部周围肌肉使其收缩,进而实现止鼾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的止鼾器主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的止鼾器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的控制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的磁吸连接端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的磁吸连接端口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止鼾器主机;11、底壳;12、上壳;121、凹槽;13、控制主板;131、控制按钮;132、屏幕;133、电池;134、Type-C充电口;135、第一脉冲电流触点;2、脉冲电流牙套;21连接线;211、磁吸连接端口;212、第二脉冲电流触点;213、磁体;22、脉冲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7所示的,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包括:止鼾器主机1、脉冲电流牙套2和设在脉冲电流牙套2上的连接线21,连接线21远离脉冲电流牙套2的一端与止鼾器主机1可拆卸连接,止鼾器主机1内设有用于产生脉冲电流的控制主板13,脉冲电流牙套2上设有至少两个脉冲电极22,控制主板13通过连接线21与脉冲电极22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切除手术和药物喷涂之外,其他预防打鼾的解决方案基本是在用户进入睡眠之后进行的干预,既影响了用户的睡眠质量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帮用户解决掉打鼾的情况,比如呼吸机、药物喷涂、止鼾带、鼾声检测电击、鼾声检测调整睡姿等预防打鼾的解决方案基。
医学上频率在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或低频脉冲电流。本实用新型通过三角波、方波、以及其他自定义的波形脉冲电流等,对舌头与其肌肉进行电疗,以达到止鼾的效果。通过脉冲电流刺激颌舌肌来治疗打鼾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线21将控制主板13产生的低频率(<1000HZ)小电流(<100mA)低电压(<100V)的脉冲电流传输到脉冲电流牙套2上的脉冲电极22,脉冲电流通过脉冲电流牙套2作用到用户的口腔,刺激打鼾用户的颌舌肌等舌部周围肌肉使其收缩,当颌舌肌等舌部周围肌肉收缩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令咽喉部气流通道不阻塞,可以有效的防止打鼾,以此来实现治疗打鼾的效果。电流刺激疗法,为低压、低频,而且可调,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本实用新型可以让打鼾用户不需要花大代价去医院进行治疗,只要居家便能轻松解决止鼾问题,十分便利。打鼾用户只需每天训练20分钟左右,并持续一个月时间,可以有效的训练颌舌肌,令其肌肉记忆,达到不使用机器也能有效的防止鼾症。打鼾用户无需在睡眠时间佩戴,不影响睡眠质量,无需手术和药物治疗,真正做到治标和治本。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脉冲电流的具体产生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能够获得的,此处对于如何产生脉冲电流以及具体工作原理不再做赘述。
进一步的,止鼾器主机1包括底壳11和扣设在底壳11上的上壳12,控制主板13栓接在底壳11上。
进一步的,控制主板13靠近上壳12的一面设有控制按钮131和屏幕132,控制按钮131和屏幕132贯穿上壳12;控制主板13靠近底壳11的一面设有电池133、Type-C充电口134和两根第一脉冲电流触点135,Type-C充电口134贯穿上壳12的侧壁。
进一步的,控制按钮131、屏幕132、电池133、Type-C充电口134和两根第一脉冲电流触点135均与控制主板13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以通过控制按钮131控制止鼾器主机1的工作状态,包括脉冲电流的大小、脉冲电流的频率、设备工作时间等等,屏幕132用于显示止鼾器主机1当前的工作状态信息。Type-C充电口134用于给电池133充电。
进一步的,底壳11的侧壁设有用于连接连接线21的凹槽121,两根第一脉冲电流触点135贯穿凹槽121。
进一步的,连接线21靠近凹槽121的一端设有磁吸连接端口211,磁吸连接端口211对应两根第一脉冲电流触点135的位置设有两根第二脉冲电流触点212。
可以理解的是,两根第一脉冲电流触点135与两根第二脉冲电流触点212分别对应接触导电,当磁吸连接端口211连接到凹槽121时,两根第一脉冲电流触点135与两根第二脉冲电流触点212接触导通。其中第二脉冲电流触点212为柱状结构,而且第二脉冲电流触点212的长度可伸缩调节。当磁吸连接端口211连接到凹槽121时,两根第二脉冲电流触点212可以分别与两根第一脉冲电流触点135充分接触导通。
进一步的,磁吸连接端口211靠近凹槽121的一端设有磁体213,连接线21通过磁体213与止鼾器主机1可拆卸连接。为了让磁体213能够吸附到凹槽121内,凹槽121可以是有金属铁材料制成的,或者在凹槽121上设置贴片,以使磁体213能够紧紧吸附到凹槽121内。
进一步的,脉冲电极22通过第二脉冲电流触点212与控制主板13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脉冲电流牙套2为U形结构。脉冲电流牙套2的形状根据人的口腔形状进行设计,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用户设计不同尺寸的脉冲电流牙套2,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脉冲电极22的制作材料包括但不限定于钛金属、导电硅胶。脉冲电极22之间形成电流回路,以实现电流刺激的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包括:止鼾器主机1、脉冲电流牙套2和设在脉冲电流牙套2上的连接线21,连接线21远离脉冲电流牙套2的一端与止鼾器主机1可拆卸连接,止鼾器主机1内设有用于产生脉冲电流的控制主板13,脉冲电流牙套2上设有至少两个脉冲电极22,控制主板13通过连接线21与脉冲电极22电性连接。止鼾器主机1包括底壳11和扣设在底壳11上的上壳12,控制主板13栓接在底壳11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线21将控制主板13产生的脉冲电流传输到脉冲电流牙套2上的脉冲电极22,脉冲电流通过脉冲电流牙套2作用到用户的口腔,刺激打鼾用户的颌舌肌等舌部周围肌肉使其收缩,进而实现止鼾的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止鼾器主机(1)、脉冲电流牙套(2)和设在所述脉冲电流牙套(2)上的连接线(21),所述连接线(21)远离所述脉冲电流牙套(2)的一端与所述止鼾器主机(1)可拆卸连接,所述止鼾器主机(1)内设有用于产生脉冲电流的控制主板(13),脉冲电流牙套(2)上设有至少两个脉冲电极(22),所述控制主板(13)通过所述连接线(21)与所述脉冲电极(22)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鼾器主机(1)包括底壳(11)和扣设在所述底壳(11)上的上壳(12),所述控制主板(13)栓接在所述底壳(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13)靠近所述上壳(12)的一面设有控制按钮(131)和屏幕(132),所述控制按钮(131)和所述屏幕(132)贯穿所述上壳(12);所述控制主板(13)靠近所述底壳(11)的一面设有电池(133)、Type-C充电口(134)和两根第一脉冲电流触点(135),所述Type-C充电口(134)贯穿所述上壳(12)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131)、所述屏幕(132)、所述电池(133)、所述Type-C充电口(134)和两根所述第一脉冲电流触点(135)均与所述控制主板(13)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1)的侧壁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线(21)的凹槽(121),两根所述第一脉冲电流触点(135)贯穿所述凹槽(1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21)靠近所述凹槽(121)的一端设有磁吸连接端口(211),所述磁吸连接端口(211)对应两根所述第一脉冲电流触点(135)的位置设有两根第二脉冲电流触点(2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连接端口(211)靠近所述凹槽(121)的一端设有磁体(213),所述连接线(21)通过所述磁体(213)与所述止鼾器主机(1)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极(22)通过所述第二脉冲电流触点(212)与所述控制主板(13)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流牙套(2)为U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极(22)的制作材料包括但不限定于钛金属、导电硅胶。
CN202221744743.6U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 Active CN218684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4743.6U CN218684909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4743.6U CN218684909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84909U true CN218684909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26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44743.6U Active CN218684909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849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92067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itigating sleep and other disorders through electromuscular stimulation
CN102119043B (zh) 用于向鼻子产生刺激信号的鼻刺激器
US2008002150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electrical treatment of sleep apnea and snoring
CN102119044B (zh) 用于向耳朵产生刺激信号的耳刺激器
JP4353642B2 (ja) 内耳前庭の刺激装置
ES2703163T3 (es) Aparato para el tratamiento del ronquido y apnea del sueño
EP3749401A1 (en) Ventilation machine and method of ventilating a patient
US20140135868A1 (en) Non-invasive intraoral electrical stimula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
CN113195041A (zh) 口腔肌肉训练
JP2003180847A (ja) 前庭刺激装置及び前庭刺激法
Jarosz et al.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spinal cord injury respiratory care
US11654045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eating sleep apnea
CN212650977U (zh) 可穿戴式侧卧闭口止鼾助眠装置
KR20110038314A (ko) 코골이 및 수면 무호흡 환자용 전기자극 삽입장치
CN113350018A (zh) 一种可调式下颌前移侧卧止鼾装置
US20200338337A1 (en) Non-invasive intraoral neurostimulation device for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WO2009154456A1 (en) A flexible electronic system for producing a stimulation signal to the human body.
CN218684909U (zh) 一种治疗打鼾的止鼾器
CN107157639A (zh) 一种经皮电刺激止鼾装置
CN212650976U (zh) 一种可调式下颌前移侧卧止鼾装置
CN204684455U (zh) 一种植入式人工呼吸起搏系统
CN113350017A (zh) 可穿戴式侧卧闭口止鼾助眠装置
JP2018505744A (ja) 非平衡式圧舌咬合器
CN207785663U (zh) 一种经皮电刺激止鼾装置
CN220327455U (zh) 睡眠呼吸暂停监测和电刺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