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84646U - 一种新型髌骨固定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髌骨固定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84646U
CN218684646U CN202222473987.1U CN202222473987U CN218684646U CN 218684646 U CN218684646 U CN 218684646U CN 202222473987 U CN202222473987 U CN 202222473987U CN 218684646 U CN218684646 U CN 218684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fixing
clamping
threaded groov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739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良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Xiqing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Xiqing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Xiqing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Tianjin Xiqing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24739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84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84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84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髌骨固定针,针杆其两端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凹槽及第二螺纹凹槽;针杆的一端设置有尾端固定孔及卡接凹槽;两个卡接凹槽之间对称的设置有第一导向凹槽;针头设置于针杆靠近第一螺纹凹槽的一端,针头的一端设置为三棱锥,另一端对应第一螺纹凹槽设置有第一螺柱;针尾设置于针杆远离远离第一螺纹凹槽的一端,通过电钻对其夹持将固定针整体钻入髌骨的内部;加固机构设置于针杆靠近第一螺纹凹槽的一端,用于与针杆配合使用通过钢缆对髌骨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髌骨固定针,固定效果好,且采用将钢缆同针杆一同植入髌骨内,减少对周围软组织刺激。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髌骨固定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髌骨固定针,联合下极钢板,不仅适用于髌骨骨折微创内固定手术,还特别适用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
背景技术
髌骨骨折约占成人全身骨折的1.65%,属于关节内骨折,多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和混合性暴力所致。髌骨骨折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以及膝关节伸直受限,并常伴皮下瘀斑。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受到很大影响,其预后将对患者的膝关节近、远期功能及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髌骨骨折的治疗目的是恢复髌骨关节面解剖结构及膝关节功能,关节面分离超过2mm应选择手术治疗。髌骨骨折治疗的手术操作虽然成熟简单,但由于内固定材料费用相差甚大,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选择不适当的内固定方式,将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髌骨骨折临床科采用的方式有切开复位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空心钉钢缆张力带内固定与髌骨爪内固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有如下缺点,克氏针表面光滑且有弹性,容易形变,钢丝不容易收紧,假如骨折愈合时间延长,克氏针有可能折弯,钢丝易出现松弛,骨折再次移位或骨质吸收,导致内固定失效,克式针两端弯钩较大,对周围组织刺激明显,术后容易出现关节疼痛,影响功能锻炼;空心钉钢缆固定由于带有螺纹结构,尺寸大小有所限制,对于粉碎较重的骨折特别合并髌骨下极骨折难以适用;髌骨爪内固定只能允许切开复位的方式固定,且切迹较大,不可避免造成对周围软组织的干扰,影响切口的愈合,影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新型髌骨固定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髌骨固定针,包括针杆、针头、针尾及加固机构;其中,
所述针杆,其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凹槽,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凹槽;所述针杆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凹槽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螺纹凹槽的内侧设置有尾端固定孔,所述针杆的一端的环形壁面上位于所述尾端固定孔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凹槽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卡接凹槽;所述针杆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凹槽的一端的环形壁面上位于两个所述卡接凹槽之间对称的设置有第一导向凹槽,所述第一导向凹槽与所述尾端固定孔贯穿设置;
所述针头,设置于所述针杆靠近所述第一螺纹凹槽的一端,所述针头的一端设置为三棱锥,另一端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凹槽设置有第一螺柱,所述第一螺柱可螺纹旋入所述第一螺纹凹槽的内部,将所述针头固定在所述针杆上的一端;
所述针尾,设置于所述针杆远离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凹槽的一端,通过电钻对其夹持将固定针整体钻入髌骨的内部;
所述加固机构,设置于所述针杆靠近所述第一螺纹凹槽的一端,用于与所述针杆配合使用通过钢缆对髌骨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针尾包括夹持柱,所述夹持柱的一端的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上贯穿的设置有内部通道,所述夹持柱的一端的端面上位于所述内部通道的外侧对应所述卡接凹槽对称的固定设置有卡接柱,所述夹持柱的外侧壁面上位于两个所述卡接柱之间对应所述第一导向凹槽对称的设置有第二导向凹槽,所述第一导向凹槽与所述第二导向凹槽贯穿设置;所述夹持柱远离所述卡接柱的一侧的壁面上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凹槽的正上方设置有固定环;对应所述第二螺纹凹槽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可穿过所述内部通道旋入所述第二螺纹凹槽的内部设置。
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弧形固定板,所述弧形固定板的外侧板面的下侧设置有第一沉头孔,所述弧形固定板的顶部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固定孔,所述弧形固定板的外侧板面位于所述第一沉头孔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沉头孔;穿过所述第一沉头孔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一沉头孔固定的设置有挡板,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挡板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凹槽设置有第二螺柱;穿过所述第二沉头孔设置有螺钉。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凹槽及第二导向凹槽均沿所述针杆及夹持柱的长度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接凹槽及第一导向凹槽均设置于所述针杆上位于所述第二螺纹凹槽的外侧。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髌骨固定针,通过加固机构、针杆与钢缆联合固定的方式,固定效果更好,固定强度更高,适用骨折类型更广;其次,可通过针杆上的第一导向凹槽及针尾上第二导向凹槽将钢缆预先放置在针杆的尾端并固定在针尾的固定环上,方便将钢缆同针杆一同植入髌骨内,针尾完全置入髌骨内,减少对周围软组织刺激,钢缆穿入髌骨针尾端固定孔内,避免钢缆脱出从而引起的骨折内固失败;另外,加固机构设计为弧形板仅贴髌骨下极表面,钢板表面有多孔设计,可同时通过弧形板孔拧入螺钉,加强对骨折把持力,特别适用髌骨下极骨折,可根据骨折形态选择不同形态钢板,钢缆穿过髌骨尾端固定孔及加固机构贯穿固定孔,缩紧钢缆,钢缆紧贴髌骨表面,可达到“张力带固定效果”,组织刺激小;另外对于简单骨折,闭合复位后,通过小切口非常容易将髌骨针微创置入髌骨内,即可达到高强度固定效果,减少组织损伤,有利于骨折愈合,早期功能锻炼,达到微创化手术要求。
应当理解,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髌骨固定针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的针杆、针头、针尾的正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弧形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针杆的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针尾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髌骨固定正位图;
图中标号:1、针杆;11、第一螺纹凹槽;12、第二螺纹凹槽;13、尾端固定孔;14、卡接凹槽;15、第一导向凹槽;
2、针头;21、三棱锥;22、第一螺柱;
3、针尾;31、夹持柱;32、内部通道;33、卡接柱;34、第二导向凹槽;35、固定环;36、螺栓;
4、加固机构;41、弧形固定板;42、第一沉头孔;43、贯穿固定孔;44、第二沉头孔;45、固定柱;46、挡板;47、第二螺柱;48、螺钉;5、钢缆;6、髌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图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髌骨固定针,包括针杆1、针头2、针尾3及加固机构4;其中,
针杆1,其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凹槽11,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凹槽12,第一螺纹凹槽11及第二螺纹凹槽12均沿针杆1的长度方向设置;针杆1远离第一螺纹凹槽11的一端位于第二螺纹凹槽12的内侧设置有尾端固定孔13,针杆1的一端的环形壁面上位于尾端固定孔13远离第一螺纹凹槽1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卡接凹槽14,卡接凹槽14沿针杆1长度方向设置,卡接凹槽14远离尾端固定孔13的一端贯穿至针杆1的外侧设置;针杆1远离第一螺纹凹槽11的一端的环形壁面上位于两个卡接凹槽14之间对称的设置有第一导向凹槽15,第一导向凹槽15与尾端固定孔13贯穿设置;
针头2,设置于针杆1靠近第一螺纹凹槽11的一端,针头2的一端设置为三棱锥21,另一端对应第一螺纹凹槽11设置有第一螺柱22,第一螺柱22可螺纹旋入第一螺纹凹槽11的内部,将针头2固定在针杆1上的一端;
针尾3,设置于针杆1远离远离第一螺纹凹槽11的一端,通过电钻对其夹持将固定针整体钻入髌骨的内部;
加固机构4,设置于针杆1靠近第一螺纹凹槽11的一端,用于与针杆1配合使用通过钢缆5对髌骨6进行固定。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针尾3包括夹持柱31,夹持柱31的一端的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上贯穿的设置有内部通道32,夹持柱31的一端的端面上位于内部通道32的外侧对应卡接凹槽14对称的固定设置有卡接柱33,夹持柱33的外侧壁面上位于两个卡接柱33之间对应第一导向凹槽15对称的设置有第二导向凹槽34,第一导向凹槽15与第二导向凹槽34贯穿设置;夹持柱31远离卡接柱33的一侧的壁面上位于第二导向凹槽34的正上方设置有固定环35;对应第二螺纹凹槽12设置有螺栓36,螺栓36可穿过内部通道32旋入第二螺纹凹槽12的内部设置。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加固机构4包括对应髌骨弧度设计的弧形固定板41,可以设计有多个弧度的弧形固定板41,可以更好的贴合髌骨下极,减小刺激,弧形固定板41的外侧板面的下侧设置有第一沉头孔42,弧形固定板41的顶部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固定孔43,弧形固定板41的外侧板面位于第一沉头孔4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沉头孔44;穿过第一沉头孔42设置有固定柱45,固定柱45的一端对应第一沉头孔42固定的设置有挡板46,固定柱45远离挡板46的一端对应第一螺纹凹槽11设置有第二螺柱47;穿过第二沉头孔44设置有螺钉48。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导向凹槽15及第二导向凹槽34均沿针杆1及夹持柱31的长度方向设置。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卡接凹槽14及第一导向凹槽15均设置于针杆1上位于第二螺纹凹槽12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先将针头2上的第一螺柱22旋入第一螺纹凹槽11的内部,将针头2固定在针杆1上;然后将针杆1上的卡接柱33对准卡接凹槽14并将卡接柱33插入卡接凹槽14的内部,再将螺栓36穿过内部通道32且旋入第二螺纹凹槽12的内部设置,即完成对针尾3的固定,再将钢缆5的一端穿过尾端固定孔13,并沿第一导向凹槽15及第二导向凹槽34将钢缆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固定环35上,再通过电钻对针尾3进行夹持,将针头2、针杆1及钢缆5钻入髌骨6的内部后,将钢缆5的两端分别从对应的固定环35取下,然后将螺栓36旋出第二螺纹凹槽12,再将针尾3取出,即钢缆5为预先穿入针杆1上的尾端固定孔13,一同随针杆1穿入髌骨6的内部,然后将针头2旋出第一螺纹凹槽11,将第二螺柱47及固定柱45穿过弧形固定板41上的第一沉头孔42后,再将第二螺柱47旋入第一螺纹凹槽11的内部,对弧形固定板41进行固定,然后将尾端固定孔13处的钢缆5贴合的绕过髌骨表面且固定在弧形固定板41上的贯穿固定孔43上,再通过将螺钉48穿过第二沉头孔44且穿入髌骨6的内部对弧形固定板41二次固定,固定效果好,且第一沉头孔42及第二沉头孔44的设计可以避免挡板46及螺钉48裸露在弧形固定板41背侧,从而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刺激。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髌骨固定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杆、针头、针尾及加固机构;其中,
所述针杆,其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凹槽,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凹槽;所述针杆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凹槽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螺纹凹槽的内侧设置有尾端固定孔,所述针杆的一端的环形壁面上位于所述尾端固定孔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凹槽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卡接凹槽;所述针杆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凹槽的一端的环形壁面上位于两个所述卡接凹槽之间对称的设置有第一导向凹槽,所述第一导向凹槽与所述尾端固定孔贯穿设置;
所述针头,设置于所述针杆靠近所述第一螺纹凹槽的一端,所述针头的一端设置为三棱锥,另一端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凹槽设置有第一螺柱,所述第一螺柱可螺纹旋入所述第一螺纹凹槽的内部,将所述针头固定在所述针杆上的一端;
所述针尾,设置于所述针杆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凹槽的一端,通过电钻对其夹持将固定针整体钻入髌骨的内部;
所述加固机构,设置于所述针杆靠近所述第一螺纹凹槽的一端,用于与所述针杆配合使用通过钢缆对髌骨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髌骨固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尾包括夹持柱,所述夹持柱的一端的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上贯穿的设置有内部通道,所述夹持柱的一端的端面上位于所述内部通道的外侧对应所述卡接凹槽对称的固定设置有卡接柱,所述夹持柱的外侧壁面上位于两个所述卡接柱之间对应所述第一导向凹槽对称的设置有第二导向凹槽,所述第一导向凹槽与所述第二导向凹槽贯穿设置;所述夹持柱远离所述卡接柱的一侧的壁面上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凹槽的正上方设置有固定环;对应所述第二螺纹凹槽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可穿过所述内部通道旋入所述第二螺纹凹槽的内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髌骨固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弧形固定板,所述弧形固定板的外侧板面的下侧设置有第一沉头孔,所述弧形固定板的顶部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固定孔,所述弧形固定板的外侧板面位于所述第一沉头孔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沉头孔;穿过所述第一沉头孔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一沉头孔固定的设置有挡板,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挡板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凹槽设置有第二螺柱;穿过所述第二沉头孔设置有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髌骨固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凹槽及第二导向凹槽均沿所述针杆及夹持柱的长度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髌骨固定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凹槽及第一导向凹槽均设置于所述针杆上位于所述第二螺纹凹槽的外侧。
CN202222473987.1U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新型髌骨固定针 Active CN218684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73987.1U CN218684646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新型髌骨固定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73987.1U CN218684646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新型髌骨固定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84646U true CN218684646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36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73987.1U Active CN218684646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新型髌骨固定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846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13341B2 (en) Bone-fixation plate for the distal fibula and device for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fixation
US8821580B2 (en) System for making a bone repair
AU2005304439B2 (en) Endosteal nail
US9387020B2 (en) Bone plate system for repair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
US20070123874A1 (en) Multiple purpose nail with oblique openings
MXPA05002484A (es) Sistema para la fijacion de tornillos y clavos quirurgicos.
MXPA05002485A (es) Sistema para la fijacion de fracturas de hueso.
CN103445836B (zh) 带锁紧关节的锁骨外固定器
CN206964672U (zh) 一种接骨板
CN103417281B (zh) 管状连接杆装置及骨外固定器
CN111904570B (zh) 一种胫骨结节骨折用固定结构
CN218684646U (zh) 一种新型髌骨固定针
CN107184265B (zh) 自攻型绊板螺钉及其应用
CN201135488Y (zh) 骨科用张力带钢板
CN201005773Y (zh) 股骨粗隆锁定钩板内固定系统
CN208741123U (zh) 一种胫骨远端后侧锁定板
CN202589589U (zh) 一种微创跟腱固定吻合器
RU118542U1 (ru) Фиксатор для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переломов проксимального метаэпифиза плечевой кости
CN111728686A (zh) 一种肩锁关节弹性固定装置
CN220275691U (zh) 一种利于缆线穿设的骨螺钉
CN214318118U (zh) 一种骨折固定系统
CN216854825U (zh) 髌骨骨折钉缆锁定装置
CN215821122U (zh) 一种用于髌骨骨折的复合内固定装置
CN212261483U (zh) 一种带肌腱附着骨折的复位器
CN213406250U (zh) 一种胫骨结节骨折块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