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84409U - 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84409U
CN218684409U CN202222467110.1U CN202222467110U CN218684409U CN 218684409 U CN218684409 U CN 218684409U CN 202222467110 U CN202222467110 U CN 202222467110U CN 218684409 U CN218684409 U CN 218684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sampling
plug
pollution
blood
branch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671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瑜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ternity &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ternity &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ternity &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ternity &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24671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84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84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84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包括采血穿刺针、采血软管、插接头、防污染抽血器及插头座;采血软管包括连接形成Y型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第一支管端部与采血穿刺针相连,第二支管端部与插接头相连,第三支管端部与插头座相连;防污染抽血器前端连接有与插头座插接的鲁尔接头,鲁尔接头端部设有一在受负压吸引时可打开的微型阀片。将插接头连接至一真空采血试管,即可通过真空采血试管抽取较多量新生儿动脉血液而以备化验,且本申请自带事先连接好的防污染抽血器,外部含有病菌的空气等不易事先进入其内,在使用其抽取少量新生儿动脉血液作为动脉血的留取时,将其抽离一瞬,微型阀片复原而封堵鲁尔接头,能较好防止交叉感染。

Description

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大医院新生儿科,在使用注射器/真空采血试管对新生儿进行抽血化验常规项目的同时,还会经常需要对新生儿留取少量的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还要进行血培养,其目的在于,检查血液中是否有微生物生长,并为常在发烧(新生儿由于发烧进医院占多数)的情况下抽取,也可以在低体温、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及不明原因的发热等情况下抽取,且血培养还可以培养出细菌,可以做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根据培养出的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医师选择疾病治疗需要使用的抗生素,采集血培养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传统的在对新生儿进行标本的留取操作时,主要为医护人员优选采用大容量注射器连接至一带采血针的采血软管端部,再将相应采血针刺入新生儿动脉血管,医护人员再手动抽拉相应大容量注射器的活塞式推杆,以抽取出较多量的新生儿动脉血管内血液以备化验,拔针时反折头皮针尾部后迅速将头皮针插入胶塞以隔绝空气。而后,医护人员将相应大容量注射器与相应采血软管端部拆分开来,大容量注射器端先连接培养瓶,随后使用一小容量注射器连接至相应采血软管端部,后续的,医护人员则再手动抽拉相应小容量注射器的活塞式推杆,以抽取出少量新生儿动脉血管内血液作为动脉血的留取,最后,医护人员再将相应小容量注射器与相应采血软管端部拆分开来,如此一来,即实现分两个注射器前后进行新生儿两个动脉采血目的。
而对于上述操作,本专利发明人每天都在施行,由于每天需要进行上述两个动脉采血目的的新生儿均非常多,且每个新生儿每次相关整个操作流程均需要一定时长,这就使得相关医护人员每天工作量均非常强大,每天几乎抽不开较多时间去休息,特别是对于新上岗护士来说,步骤繁琐,容易手忙脚乱甚至污染标本,在这方面,本专利发明人则深有体会。
并且,本专利发明人在实际工作中还发现,在拆分相应大容量注射器或在拆分相应小容量注射器时,分离步骤较多,外部空气均易有少量会进入其内,当外部空气中含有病菌等并进入其内时,则会影响后续血液化验的准确性及血液培养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在拆分相应大容量注射器或在拆分相应小容量注射器时,相应大容量注射器端部连接头部位、相应小容量注射器端部连接头部位及相应采血软管端部也均易存在血液外溢的可能,使得容易引发交叉感染。
对此,本专利发明人结合临床经验,通过对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点的思考,翻阅大量的科学研究资料及文献,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进行检索查新,逐步构思并设计出本申请,以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包括采血穿刺针、采血软管、适于连接至一真空采血试管的插接头、防污染抽血器及适于连接所述防污染抽血器的插头座;
所述采血软管包括相连接形成Y型结构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端部与所述采血穿刺针相连,所述第二支管端部与所述插接头相连,所述第三支管端部与所述插头座相连;
所述防污染抽血器前端向前连接有一适于与所述插头座插接连接的鲁尔接头,所述鲁尔接头端部设有一在受负压吸引时可自动打开的微型阀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微型阀片外周缘与所述鲁尔接头端部相热融形成一体,以密封包合所述鲁尔接头端部,且所述微型阀片中部向其外周缘均匀开设有多个切口,以使所述微型阀片中部被均分为多块扇形活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一限流夹及第二限流夹;
所述第一限流夹可开合的夹持在所述第二支管外;所述第二限流夹可开合的夹持在所述第三支管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污染抽血器包括采血抽吸筒及活塞式推杆;
所述采血抽吸筒前端设有所述鲁尔接头,后端形成为敞口;所述活塞式推杆前端从所述敞口过盈配合的伸入至所述采血抽吸筒内,后端位于所述敞口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一用以定位所述插接头插入至真空采血试管的插入方向的定位套筒;
所述定位套筒套固在所述插接头外,并与所述插接头同轴设置,且所述定位套筒外端形成为敞口,以适于真空采血试管端部插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插接头包括位于前端的穿刺部及同轴连接在所述穿刺部后端的手持部;
所述定位套筒后端密封,并与所述手持部前端相连接为一体;所述穿刺部端头位于所述定位套筒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套筒外端内壁向内凸设有一圈防止残血外溢的防溢内缘,所述定位套筒内壁紧挨所述防溢内缘向内粘设有一吸液棉圈;所述吸液棉圈厚度等于或小于所述防溢内缘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一适于插至所述插头座内而对其进行密封的防污染胶塞;
所述防污染胶塞外表面设有一手持把,且所述防污染胶塞与所述插头座之间连接有一软胶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所提供的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在具体实施时,将所述插接头连接至一真空采血试管,即可在所使用的真空采血试管的负压吸引作用下,抽取较多量的新生儿动脉血液而以备化验,且本申请自带事先连接好的所述防污染抽血器,使得外部含有病菌的空气等不易事先进入其内,且在使用其抽取少量的新生儿动脉血液作为动脉血的留取时,将其抽离后的一瞬,所设置的所述微型阀片即会复原至初始状态,以尽可能的封堵所述鲁尔接头端部,使得外部含有病菌的空气等依然不易进入其内,继而不易影响后续血液培养的准确性,且使得所述防污染抽血器内所采血液也不易外溢,使得能较好防止交叉感染。并且,本申请在实际使用时,操作步骤少,能大大的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及劳累,以利于其能抽出较多时间休息,并能大大缩短采血时间,继而能大大提高采血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图2中E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F的放大图;
图5是所述微型阀片的放大图;
图6是所述微型阀片固设在所述防污染抽血器前端鲁尔接头处并呈闭合状态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在连接真空采血试管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8是图7中所述防污染抽血器及所述真空采血试管在采血完毕后,均与所述采血软管相分离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
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1000;
采血穿刺针10;
采血软管20;
第一支管201;
第二支管202;
第三支管203;
插接头30;
穿刺部301;
手持部302;
防污染抽血器40;
鲁尔接头40a;
密封圈40a1;
微型阀片40b;
切口40b1;
扇形活瓣40b2;
采血抽吸筒401;
握耳A4011;
活塞式推杆402;
握耳B4021;
活塞头4022;
插头座50;
第一限流夹60;
第二限流夹70;
定位套筒80;
防溢内缘801;
吸液棉圈802;
防污染胶塞90;
手持把901;
软胶带902;
真空采血试管200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说明书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1000。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1000,包括采血穿刺针10、采血软管20、适于连接至一真空采血试管2000的插接头30、防污染抽血器40及适于连接所述防污染抽血器40的插头座50;
其中,所述采血软管20包括相连接形成Y型结构的第一支管201、第二支管202及第三支管203;所述第一支管201端部与所述采血穿刺针10相连,所述第二支管202端部与所述插接头30相连,所述第三支管203端部与所述插头座50相连;
并且,所述防污染抽血器40前端向前连接有一适于与所述插头座50插接连接的鲁尔接头40a,所述鲁尔接头40a端部设有一在受负压吸引时可自动打开的微型阀片40b。
基于上述所述,可以明确的是,本申请在具体实施时,则主要用以作为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1000使用。
具体的,在应用本申请时,按照上述结构连接好本申请,并将所述采血穿刺针10刺入新生儿动脉。
一方面,将所述插接头30连接至一真空采血试管2000,即可在所使用的真空采血试管2000的负压吸引作用下,抽取较多量的新生儿动脉血液而以备化验,而后,抽离所使用的真空采血试管2000,其端部即会瞬时自动闭合,使得外部含有病菌的空气等不易进入其内,继而不易影响后续血液化验的准确性,且使得其内所采血液也不易外溢,使得能较好防止交叉感染。
另一方面,本申请自带事先连接好的所述防污染抽血器40,使得外部含有病菌的空气等不易事先进入其内,且在使用其抽取少量的新生儿动脉血液作为动脉血的留取时,将其抽离后的一瞬,所设置的所述微型阀片40b即会复原至初始状态,以尽可能的封堵所述鲁尔接头40a端部,使得外部含有病菌的空气等依然不易进入其内,继而不易影响后续血液培养的准确性,且使得所述防污染抽血器40内所采血液也不易外溢,使得能较好防止交叉感染。
同时,对于上述操作,结合图7及图8所示,主要仅包括所述采血穿刺针10的穿刺、真空采血试管2000的插接、真空采血试管2000的抽离及所述防污染抽血器40的抽离等四大步骤,相关操作相较于背景技术的采血针的穿刺、大容量注射器的插接、大容量注射器的手动抽拉采血、大容量注射器的抽离、小容量注射器的插接、小容量注射器的手动抽拉采血及小容量注射器的抽离等七大步骤,能大大的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及劳累,以利于其能抽出较多时间休息,并能大大缩短采血时间,继而能大大提高采血效率。
进而,经上述优化设计,即使得本申请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的,在具体实施时,参照图2、图3及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微型阀片40b外周缘与所述鲁尔接头40a端部相热融形成一体,以密封包合所述鲁尔接头40a端部,且所述微型阀片40b中部向其外周缘均匀开设有多个切口40b1,以使所述微型阀片40b中部被均分为多块扇形活瓣40b2。
在所述鲁尔接头40a插接至所述插头座50内时,所述微型阀片40b被密封在所述插头座50内,当操作所述防污染抽血器40,以负压抽吸新生儿动脉血管血液时,所述微型阀片40b中部则受负压而被向所述鲁尔接头40a内部吸引,此时,多块所述扇形活瓣40b2中部即会张开,以实现血液的过流,而后,停止操作所述防污染抽血器40,所设置的所述微型阀片40b即会不受负压吸引,并自动复原至初始状态,以尽可能的封堵所述鲁尔接头40a端部,如此一来,即实现在抽离所述防污染抽血器40后,外部含有病菌的空气等确实不易进入其内,继而不易影响后续血液培养的准确性,且使得所述防污染抽血器40内所采血液也确实不易外溢,使得能较好防止交叉感染。
再进一步的,在具体实施时,参照图1、图2、图7及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申请还包括第一限流夹60及第二限流夹70;
其中,所述第一限流夹60可开合的夹持在所述第二支管202外;所述第二限流夹70可开合的夹持在所述第三支管203外。
由此,在实际操作本申请时,为事先关闭所述第一限流夹60及所述第二限流夹70,以对应夹紧所述第二支管202及所述第三支管203,后续的,参照图7所示,在所述第二支管202端部连接好所使用的真空采血试管2000后,即可打开所述第一限流夹60,以通过所使用的真空采血试管2000抽取较多量的新生儿动脉血液而以备化验,然后,即可关闭所述第一限流夹60,以停止经所述第二支管202所进行的新生儿动脉血液对外抽吸,同理,打开所述第二限流夹70,并操控所述防污染抽血器40,即可通过其抽取少量的新生儿动脉血液作为动脉血的留取,然后,即可关闭所述第二限流夹70,以停止经所述第三支管203所进行的新生儿动脉血液对外抽吸。
进而,通过增设所述第一限流夹60及所述第二限流夹70,即使得本申请使用可靠性好,整体使用效果更优。
且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限流夹60及所述第二限流夹70均为现有技术常见,如为应用在输液管上的带拔轮的拔轮式限流夹或带卡扣的按压式限流夹,其可在市场上直接购买使用,故其细节等,在此则不做详述。
更进一步的,在具体实施时,参照图1、图2、图6、图7及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污染抽血器40包括采血抽吸筒401及活塞式推杆4021;
其中,所述采血抽吸筒401前端设有所述鲁尔接头40a,后端形成为敞口;所述活塞式推杆4021前端从所述敞口过盈配合的伸入至所述采血抽吸筒401内,后端位于所述敞口外。
并且,所述采血抽吸筒401后端外壁设有握耳A4011,所述活塞式推杆4021后端外壁设有握耳B4021,所述活塞式推杆4021前端设有活塞头4022,所述活塞头4022外壁与所述采血抽吸筒401内壁紧密相抵。
由此,医护人员手握所述握耳A4011及所述握耳B4021,以向所述采血抽吸筒401后端外抽拉所述活塞式推杆4021,新生儿动脉血管血液即可被抽吸至所述采血抽吸筒401内,以进行动脉血的留取,而之所以采用上述所述结构的防污染抽血器40,而不采用小容量真空采血试管来对其进行代替,其主要原因在于,方便日后直接将其内所抽吸留取的新生儿动脉血直接推挤出来至所要使用的血培养皿中进行血液培养,以省去再使用插头针连接注射器并插至小容量真空采血试管2000内进行血液的抽吸及中转,以使操作起来更加便利省时。
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参照图1、图2及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申请还包括一用以定位所述插接头30插入至真空采血试管2000的插入方向的定位套筒80;
其中,所述定位套筒80套固在所述插接头30外,并与所述插接头30同轴设置,且所述定位套筒80外端形成为敞口,以适于真空采血试管2000端部插入。
还需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插接头30包括位于前端的穿刺部301及同轴连接在所述穿刺部301后端的手持部302;
其中,所述定位套筒80后端密封,并与所述手持部302前端相连接为一体;所述穿刺部301端头位于所述定位套筒80内。
由此,则可明确,所设计的所述定位套筒80可起到较好的定位作用及导向作用,以利于所述插接头30与所要使用的真空采血试管2000尽可能的对准来实现准确插接,使得所述插接头30不易插歪,继而不易导致刺伤医护人员手,并在不易插歪时,还使得其不易接触医护人员手或所要使用的真空采血试管2000外表面,以实现其不易被污染,在其插至所要使用的真空采血试管2000中时,因其不易被污染,使得不易污染所采血样,实现更加不易影响所采血样后续化验的准确性。
进而,经上述优化设计,使得本申请所构成的整体,使用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
此外,在本技术方案中,继续参照图1、图2及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套筒80外端内壁向内凸设有一圈防止残血外溢的防溢内缘801,所述定位套筒80内壁紧挨所述防溢内缘801向内粘设有一吸液棉圈802;所述吸液棉圈802厚度等于或小于所述防溢内缘801厚度。
由此,则可明确,一方面,在抽离所要使用的真空采血试管2000后,所述插接头30处即便有少量血液残留并溢出,所溢出的血液则会被所述防溢内缘801挡止在所述定位套筒80内,使得不易流出造成引起交叉感染,另一方面,在本申请增设有所述吸液棉圈802后,即使得可能溢出的血液会滴落到所述吸液棉圈802上,并会被所述吸液棉圈802吸附住,使得更加不易流出而造成引起交叉感染。
进而,经上述优化设计,使得本申请所构成的整体,使用效果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所述插接头30在抽离后,其被所述定位套筒80罩合,并在所述防溢内缘801及所述吸液棉圈802的防护下,使得其端部不易引起血液的交叉感染。
再者,在具体实施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申请还包括一适于插至所述插头座50内而对其进行密封的防污染胶塞90;
其中,所述防污染胶塞90外表面设有一手持把901,且所述防污染胶塞90与所述插头座50之间连接有一软胶带902。
由此,则可明确,所述插头座50由于为插接在所述鲁尔接头40a外,所以,显然其内径不会很大,在抽离所述防污染抽血器40后,迅速的将所述防污染胶塞90插至所述插头座50内,即可对其进行密封,使得其内也不易有血液溢出造成交叉感染。
同时,所设置的所述手持把901便于医护人员手握来操控所述防污染胶塞90,所设置的所述软胶带902由于连接在所述防污染胶塞90与所述插头座50之间,使得所述防污染胶塞90也不易掉,能顺手取拿,使得其使用便捷。
进而,经上述优化设计,使得本申请所构成的整体,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所述插头座50在抽离后,其被所述防污染胶塞90密封,使得其端部也不易引起血液的交叉感染。
再次,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及图3所示,所述鲁尔接头40a与所述插头座50优选为螺纹连接,且所述鲁尔接头40a连接端外设有一密封圈40a1,以在其与所述插头座50螺纹连接时,所述密封圈40a1能抵紧在所述插头座50外周缘,以实现其彼此密封连接而不会向外渗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1000,在具体实施时,一方面,将所述插接头30连接至一真空采血试管2000,即可在所使用的真空采血试管2000的负压吸引作用下,抽取较多量的新生儿动脉血液而以备化验,而后,抽离所使用的真空采血试管2000,其端部即会瞬时自动闭合,使得外部含有病菌的空气等不易进入其内,继而不易影响后续血液化验的准确性,且使得其内所采血液也不易外溢,使得能较好防止交叉感染。另一方面,本申请自带事先连接好的所述防污染抽血器40,使得外部含有病菌的空气等不易事先进入其内,且在使用其抽取少量的新生儿动脉血液作为动脉血的留取时,将其抽离后的一瞬,所设置的所述微型阀片40b即会复原至初始状态,以尽可能的封堵所述鲁尔接头40a端部,使得外部含有病菌的空气等依然不易进入其内,继而不易影响后续血液培养的准确性,且使得所述防污染抽血器40内所采血液也不易外溢,使得能较好防止交叉感染。
同时,对于上述操作,主要仅包括所述采血穿刺针10的穿刺、真空采血试管2000的插接、真空采血试管2000的抽离及所述防污染抽血器40的抽离等四大步骤,相关操作相较于背景技术的采血针的穿刺、大容量注射器的插接、大容量注射器的手动抽拉采血、大容量注射器的抽离、小容量注射器的插接、小容量注射器的手动抽拉采血及小容量注射器的抽离等七大步骤,能大大的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及劳累,以利于其能抽出较多时间休息,并能大大缩短采血时间,继而能大大提高采血效率。
进而,经上述优化设计,即使得本申请确实实用性强,使用效果极佳。
并且,本申请在具体应用时,也可不只是仅限于针对新生儿使用,对于有需求的成年患者,本申请亦可适用。
其他实施例等,在此,则不作举例说明。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血穿刺针、采血软管、适于连接至一真空采血试管的插接头、防污染抽血器及适于连接所述防污染抽血器的插头座;
所述采血软管包括相连接形成Y型结构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端部与所述采血穿刺针相连,所述第二支管端部与所述插接头相连,所述第三支管端部与所述插头座相连;
所述防污染抽血器前端向前连接有一适于与所述插头座插接连接的鲁尔接头,所述鲁尔接头端部设有一在受负压吸引时可自动打开的微型阀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阀片外周缘与所述鲁尔接头端部相热融形成一体,以密封包合所述鲁尔接头端部,且所述微型阀片中部向其外周缘均匀开设有多个切口,以使所述微型阀片中部被均分为多块扇形活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流夹及第二限流夹;
所述第一限流夹可开合的夹持在所述第二支管外;所述第二限流夹可开合的夹持在所述第三支管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染抽血器包括采血抽吸筒及活塞式推杆;
所述采血抽吸筒前端设有所述鲁尔接头,后端形成为敞口;所述活塞式推杆前端从所述敞口过盈配合的伸入至所述采血抽吸筒内,后端位于所述敞口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以定位所述插接头插入至真空采血试管的插入方向的定位套筒;
所述定位套筒套固在所述插接头外,并与所述插接头同轴设置,且所述定位套筒外端形成为敞口,以适于真空采血试管端部插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包括位于前端的穿刺部及同轴连接在所述穿刺部后端的手持部;
所述定位套筒后端密封,并与所述手持部前端相连接为一体;所述穿刺部端头位于所述定位套筒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筒外端内壁向内凸设有一圈防止残血外溢的防溢内缘,所述定位套筒内壁紧挨所述防溢内缘向内粘设有一吸液棉圈;所述吸液棉圈厚度等于或小于所述防溢内缘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适于插至所述插头座内而对其进行密封的防污染胶塞;
所述防污染胶塞外表面设有一手持把,且所述防污染胶塞与所述插头座之间连接有一软胶带。
CN202222467110.1U 2022-09-16 2022-09-16 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 Active CN218684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7110.1U CN218684409U (zh) 2022-09-16 2022-09-16 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7110.1U CN218684409U (zh) 2022-09-16 2022-09-16 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84409U true CN218684409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36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67110.1U Active CN218684409U (zh) 2022-09-16 2022-09-16 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844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2070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isinfection of a specimen container
US4192919A (en) Blood sampling and culturing kit
US4133863A (en) Collection tub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biological fluids
IES81031B2 (en) A device for acquiring body samples for analysis
CN103857346B (zh) 用于采集生物样品的装置和相应的方法
KR20070057817A (ko) 생물학적 시료의 채취, 운반 및 투약 시스템
JP4037148B2 (ja) 携帯可能な臨床分析器へ血液を送り出す道具一式及びその方法
JP2002219160A (ja) 収集、蓄積、搬送及び採集システムとその使用方法
EP2741676A1 (en) Vial useable in tissue extraction procedures
CN218684409U (zh) 防污染安全采血装置
US7754494B1 (en) Apparatus for the sterile transfer of fluids
JPH0274237A (ja) 注射器用自在継手
CN207623067U (zh) 血袋血辫一次性取血套管
US20010054429A1 (en) Methods for collecting cord blood and related devices
CN204016304U (zh) 采血管固定护手
CN209529144U (zh) 静脉血样采集针及采血组套
CN208877583U (zh) 利器盒
CN213911636U (zh) 多克隆抗体免疫血清真空采血装置
CN219661725U (zh) 血液样本采集系统
CN215017574U (zh) 一种血液科用血液采集装置
CN202044273U (zh) 一种弹簧式医用采血助穿装置
CN209518871U (zh) 防感染防针刺伤真空采血装置
CN2159193Y (zh) 一次性多用静脉采血器
US9775550B2 (en) Cord blood collection vessel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205903259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兽用真空采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