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84129U - 一种表面清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面清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84129U
CN218684129U CN202123007016.XU CN202123007016U CN218684129U CN 218684129 U CN218684129 U CN 218684129U CN 202123007016 U CN202123007016 U CN 202123007016U CN 218684129 U CN218684129 U CN 2186841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unit
surface cleaning
butt joint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070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曹峰
刘博�
俞思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070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841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841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841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面清洁系统,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站与表面清洁装置,表面清洁装置设有清扫单元、擦拭单元及吸尘单元,基站设有清洗槽,基站设有位于清洗槽上方的集尘单元,集尘单元包括除尘对接部,吸尘单元设有吸尘口及排尘口,排尘口设于表面清洁装置中偏向擦拭单元的一侧,除尘对接部与排尘口对接配合使擦拭单元压紧清洗槽。吸尘单元内的灰尘可以通过排尘口与除尘对接部流向集尘单元,实现自动集尘的目的,降低用户清理吸尘单元的频率,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除尘对接部通过与排尘口配合向表面清洁装置施加向下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使擦拭单元压紧清洗槽,提高擦拭单元与清洗槽之间的作用力,有助于提高擦拭单元的清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表面清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面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清洁机器人的底部通常设置用于擦拭待清理面的擦拭盘,清洁机器人的内部设置将待清理面上的脏污抽吸至集尘盒中的风机。基站设置用于清洗擦拭盘的清洗槽,清洁机器人工作一段时间后或工作结束后返回基板,擦拭盘位于清洗槽中,基站可以对擦拭盘进行清洗。由于擦拭盘在清洗时容易相对于清洗槽上浮,擦拭盘与清洗槽之间的作用力较小,不利于提高擦拭盘的清洗效果。
另外,为了降低用户手动清理集尘盒的频率,一些厂商在基站内设置了大吸力的风机及大容积的垃圾盒,清洁机器人返回基站后,垃圾盒与集尘盒对接,基站中的风机可以将集尘盒中的脏污抽取至垃圾盒中,实现自动清理集尘盒的目的。但是,基站内的风机在工作时会使集尘盒内会产生较大的负压作用,清洁机器人在该负压作用下容易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导致擦拭盘相对于清洗槽上浮,会减小擦拭盘与清洗槽之间的作用力,不利于提高擦拭盘的清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系统,有效降低用户清理频率的同时提高擦拭单元的清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面清洁系统,包括基站与自移动的表面清洁装置,表面清洁装置的一端设有清扫单元、另一端设有擦拭单元,清扫单元与擦拭单元之间设有吸尘单元,基站设有用于清洗擦拭单元的清洗槽,所述基站设有位于清洗槽上方的集尘单元,集尘单元包括除尘对接部,吸尘单元设有吸尘口及排尘口,排尘口设于表面清洁装置中偏向擦拭单元的一侧,除尘对接部与排尘口对接配合使擦拭单元压紧清洗槽。
优选的,所述基站设有用于驱动除尘对接部升降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可驱动除尘对接部下降与排尘口对接配合或驱动除尘对接部上升脱离排尘口。
优选的,所述除尘对接部设有固定部位及与固定部位配合的活动部位,活动部位连接于升降机构且由升降机构驱动升降。
优选的,所述集尘单元设有用于开闭排尘口的排尘盖,升降机构与除尘对接部之间设有升降板,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板驱动除尘对接部升降,升降板或除尘对接部设有可与排尘盖抵触使排尘盖打开排尘口的顶块。
优选的,所述集尘单元包括集尘腔,除尘对接部设于集尘腔的底部且设有用于连通集尘腔与排尘口的对接通道。
优选的,所述对接通道局部区域的内径扩大形成缓冲室;和/或,所述对接通道内设有多孔状的缓冲件。
优选的,所述基站内设有真空泵,集尘腔的上部设有连接于真空泵的出气口,出气口处设有过滤件。
优选的,所述集尘单元包括用于连接集尘腔与真空泵的吸气管,基站内设有经吸污管连接于真空泵的污水箱,吸气管与吸污管分别连接于真空泵且均设有用于控制通断的开关件。
优选的,所述基站内设有污水箱,除尘对接部设有分离结构且具有两个出口端,其中一个出口端与集尘腔连接,另一个出口端通过管路与污水箱连接,管路上设有与真空泵连接的助吸器。
优选的,所述基站包括基站主体及可拆卸连接于基站主体的清洗盘,清洗槽设于清洗盘上,清洗槽内设有用于刮扫擦拭单元的凸筋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清洁系统,在基站内加设了集尘单元,集尘单元的除尘对接部与排尘口对接配合时,吸尘单元内的灰尘可以通过排尘口与除尘对接部流向集尘单元,实现自动集尘的目的,大大降低用户清理吸尘单元的频率,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除尘对接部与排尘口对接配合时,除尘对接部通过与排尘口配合向表面清洁装置施加向下的作用力,由于排尘口设于表面清洁装置中偏向擦拭单元的一侧,该作用力也位于表面清洁装置中偏向擦拭单元的一侧,擦拭单元在该作用力下压紧清洗槽,有效提高擦拭单元与清洗槽之间的作用力,有助于提高擦拭单元的清洗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擦拭单元在表面清洁装置进行下一次清洁时的清洁效果。
2、基站内设置升降机构,利用升降机构带动除尘对接部进行升降,使除尘对接部可以下降与排尘口对接配合或者上升脱离排尘口,避免除尘对接部对表面清洁装置进退基站造成阻碍。
3、除尘对接部的活动部位连接于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驱动活动部位升降使除尘对接部可以与排尘口对接或脱离,合理设置除尘对接部的结构,使其满足工作要求。
4、升降机构可以通过升降板驱动除尘对接部升降,合理设置升降机构与除尘对接部之间的配合方式,使升降机构能顺利驱动除尘对接部升降。排尘盖在常态下处于关闭排尘口的状态,避免吸尘单元中的灰尘扬出吸尘单元。升降板或除尘对接部上设置顶块,清理吸尘单元时,顶块与排尘盖抵触使排尘盖打开排尘口,使除尘对接部与吸尘单元的内部连通,从而使吸尘单元中的灰尘可以通过除尘对接部顺利进入集尘单元中。
5、除尘对接部设于集尘腔的底部,除尘对接部上设置对接通道,吸尘单元与集尘腔之间通过对接通道连通,吸尘单元中的灰尘可以经过对接通道进入集尘腔中,有利于合理缩短集尘路径,从而有利于提高集尘效率。
6、对接通道局部区域的内径扩大形成缓冲室,对接通道内也可以设置多孔状的缓冲件,利用缓冲室、缓冲件可以对进入集尘腔之前的灰尘进行适当减速,避免集尘腔中产生扬灰的现象,有利于提高集尘效果。
7、真空泵工作时形成自集尘腔底部流入并经出气口流出的气流,由于出气口设置在集尘腔的上部,气流在集尘腔中自下向上流动,便于使气流中的灰尘下落沉积在集尘腔中,避免灰尘跟随气流流入真空泵中对真空泵造成不良影响。出气口处设置过滤件,利用过滤件过滤气流中的灰尘,也能避免灰尘跟随气流流入真空泵中对真空泵造成不良影响。
8、吸气管与吸污管分别连接于真空泵,吸气管与吸污管上均设置用于控制通断的开关件。集尘时,吸气管上的开关件打开,吸污管上的开关件关闭,真空泵工作时可以将吸尘单元中的灰尘抽入集尘腔中,实现集尘目的。清洗完成需要排液时,吸气管上的开关件关闭,吸污管上的开关件打开,真空泵工作时使污水箱中形成负压,清洗槽中的水可以在压差作用下流入污水箱中,实现排污目的。利用真空泵实现集尘功能与吸污功能,合理减少基站内部的构件,有利于合理简化基站的内部结构,也有利于合理降低基站的生产成本。
9、真空泵工作时,灰尘中的小颗粒物经过分离结构被抽入集尘腔中,真空泵通过助吸器向污水箱中吹气,利用文丘里效应使管路中形成负压产生吸附作用,灰尘中的大颗粒物可以在该吸附作用下经管路进入污水箱中。如此可以减少集尘时进入集尘腔中的灰尘量,有利于降低用户清理集尘腔的频率。另外,由于与污水箱连接的管路较为潮湿,小颗粒物进入集尘腔中,可以有效避免小颗粒物粘附在管路内壁上导致管路堵塞的情况。
10、清洗盘可拆卸连接于基站主体,便于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将清洗盘拆下对清洗槽进行清洗,避免脏污堆积、沉淀在清洗槽中,使清洗槽保持清洁,有利于提高擦拭单元的清洗效果。清洗槽内设置凸筋结构,擦拭单元在清洗槽中进行清洗时,凸筋结构对擦拭单元进行刮扫,可以刮除吸附在擦拭单元上的脏污,有利于提高擦拭单元的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系统中基站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系统中表面清洁装置的仰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系统中表面清洁装置的部分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系统中表面清洁装置的吸尘单元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系统中除尘对接部未与排尘口对接时的前后方向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系统中集尘箱的立体图;
图8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系统中集尘单元与升降机构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系统中除尘对接部与排尘口对接配合时的前后方向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B处的放大视图;
图11为图9中C处的放大视图;
图12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系统中基站的内部结构图;
图13为实施例一表面清洁系统中净水箱、污水箱及清洗槽的配合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二表面清洁系统中集尘单元与升降机构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三表面清洁系统中除尘对接部的部分内部结构图;
图16为实施例四表面清洁系统中基站的内部结构图;
图17为实施例五表面清洁系统中除尘对接部与排尘口对接配合时的前后方向剖视图;
图18为实施例五表面清洁系统中除尘对接部的部分结构图;
图19为实施例五表面清洁系统中基站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10-基站,10a-基站主体,10b-清洗盘,101-凸柱,110-清洗槽,111-凸筋,120-除尘对接部,121-固定部位,122-活动部位,123-对接通道,124-缓冲室,125-凸板,126-缓冲件,127-第一出口端,128-第二出口端,129-端板,130-集尘箱,131-箱体,132-箱盖,133-集尘腔,134-进气口,135-凸圈,136-出气口,137-过滤件,140-升降板,141-通口,150-升降机构,151-驱动杆,152-驱动件,160-顶块,171-真空泵,172-吸气管,173-吸污管,174-第一开关件,175-第二开关件,176-第一接管,177-第二接管,178-助吸器,181-净水箱,182-污水箱,183-进水管,184-进水阀,185-污水管,186-污水泵,20-表面清洁装置,201-凹腔,202-避让口,210-第一控制板,221-边刷,222-第一电机,231-擦拭盘,232-第二电机,241-滚刷,251-集尘盒,2511-吸尘口,2512-排尘口,2513-通风口,252-导风罩,2521-导风通道,253-吸尘风机,2531-蜗壳,2532-扇叶,2533-吸尘电机,2534-排风通道,254-滤网,255-排尘盖,261-行走轮,262-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表面清洁系统,包括基站10与自移动的表面清洁装置20,表面清洁装置20的一端设有清扫单元、另一端设有擦拭单元,清扫单元与擦拭单元之间设有吸尘单元。基站10设有用于清洗擦拭单元的清洗槽110,基站10设有位于清洗槽110上方的集尘单元,集尘单元包括除尘对接部120,吸尘单元设有吸尘口2511及排尘口2512,排尘口2512设于表面清洁装置20中偏向擦拭单元的一侧,除尘对接部120与排尘口2512对接配合使擦拭单元压紧清洗槽110。
集尘单元的除尘对接部与排尘口对接配合时,吸尘单元内的灰尘可以通过排尘口与除尘对接部流向集尘单元,实现自动集尘的目的,大大降低用户清理吸尘单元的频率,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除尘对接部与排尘口对接配合时,除尘对接部通过与排尘口配合向表面清洁装置施加向下的作用力,由于排尘口设于表面清洁装置中偏向擦拭单元的一侧,该作用力也位于表面清洁装置中偏向擦拭单元的一侧,擦拭单元在该作用力下压紧清洗槽,有效提高擦拭单元与清洗槽之间的作用力,有助于提高擦拭单元的清洗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擦拭单元在表面清洁装置进行下一次清洁时的清洁效果。
结合图3、图4,本实施例中,表面清洁装置20的内部设有第一控制板210。清扫单元设于表面清洁装置20的前端,擦拭单元设于表面清洁装置20的后端。清扫单元包括边刷221及用于驱动边刷221水平旋转的第一电机222,边刷221设有两个,两个边刷221沿左右方向并排间隔设于表面清洁装置20底部的前端,相应的,第一电机222设于表面清洁装置20内部的前端,第一电机222受控于第一控制板210。擦拭单元包括擦拭盘231及用于驱动擦拭盘231水平旋转的第二电机232,擦拭盘231设有两个,两个擦拭盘231沿左右方向并排间隔设于表面清洁装置20底部的后端,相应的,第二电机232设于表面清洁装置20内部的后端,第二电机232受控于第一控制板210。表面清洁装置20的底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间部位设有凹腔201,凹腔201内设有轴向横置的滚刷241,表面清洁装置20的内部设有用于驱动滚刷241转动的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受控于第一控制板210。
吸尘单元设于表面清洁装置20的内部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清扫单元与擦拭单元之间。结合图5,吸尘单元包括集尘盒251、导风罩252及吸尘风机253,集尘盒251优选的可拆卸设于表面清洁装置20内,吸尘口2511设于集尘盒251朝向凹腔201的侧壁上,凹腔201的腔壁上设有用于避让吸尘口2511的避让口202,排尘口2512设于集尘盒251的顶壁上,集尘盒251在朝向导风罩252的侧壁上设有通风口2513。导风罩252的一端与集尘盒251配合且可罩住通风口2513,另一端连接于吸尘风机253的底部,通风口2513处设有滤网254。吸尘风机253受控于第一控制板210,吸尘风机253包括蜗壳2531、扇叶2532及吸尘电机2533,蜗壳2531中空形成有末端与外部连通的排风通道2534,扇叶2532及吸尘电机2533设于蜗壳2531内,扇叶2532套设于吸尘电机2533的电机轴上,导风罩252中空形成有用于连通通风口2513与排风通道2534的导风通道2521。吸尘电机2533工作时带动扇叶2532转动,形成自吸尘口2511处流入然后依次流经集尘盒251内部、通风口2513及导风通道2521后经排风通道2534排出的吸尘气流,表面清洁装置20底部的灰尘、头发等脏污在吸尘气流的作用被吸入集尘盒251中。
表面清洁装置20设有行走单元,行走单元包括设于装置底部的行走轮261及设于装置内部的行走电机,装置底部的前侧设有万向轮262,行走电机驱动行走轮261转动,行走轮261与万向轮262结合实现装置的前进、后退、转向等移动动作。
结合图6,直线L1表示表面清洁装置20的竖向中心线,直线L2表示排尘口2512的竖向中心线,直线L2位于直线L1的后方。表面清洁装置20返回至基站10后,表面清洁装置20的后侧朝向基站10以便使擦拭盘231位于清洗槽110中,此时,直线L2相较于直线L1更加靠近清洗槽110,除尘对接部120与排尘口2512对接配合会向表面清洁装置20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利用该作用力将擦拭盘231抵于清洗槽110中。
结合图7,集尘单元包括设有集尘腔133的集尘箱130,集尘箱130包括箱体131及用于盖合箱体131的箱盖132,除尘对接部120设于箱体131的底部。为了实现除尘对接部120可升降的目的,基站10内设有用于驱动除尘对接部120升降的升降机构150,升降机构150可驱动除尘对接部120下降与排尘口2512对接配合或驱动除尘对接部120上升脱离排尘口2512。结合图8,本实施例中,除尘对接部120设有固定部位121及与固定部位121配合的活动部位122,活动部位122连接于升降机构150且由升降机构150驱动升降。具体的,集尘箱130可拆卸设于基站10中,集尘箱130的底部设有进气口134及环绕进气口134向下凸出的凸圈135。固定部位121优选为中空的管状件并固定于基站10内,活动部位122优选采用可伸缩的螺纹管,基站10设有位于除尘对接部120底部且位于清洗槽110上方的升降板140,活动部位122的顶端与固定部位121的底端固定套设在一起,活动部位122的底端与升降板140固定在一起。固定部位121的中空通道与活动部位122的中空通道结合形成用于连通排尘口2512与集尘腔133的对接通道123,升降板140上设有与对接通道123对应的通口141,利用通口141对排尘口2512与对接通道123之间的对接配合进行避让。集尘箱130装于基站10内时,固定部位121的顶端插入集尘箱130底部的凸圈135中,使对接通道123与集尘腔133连通。
升降机构150包括设于基站10内的驱动杆151及驱动件152,驱动杆151在驱动件152的驱动下可上下移动,驱动杆151的下端与升降板140连接,驱动杆151通过升降板140带动除尘对接部120的活动部位122同步升降。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50优选采用小型丝杆电机,驱动杆151即为小型丝杆电机的推杆。
结合图9、图10,为了避免集尘盒251中的灰尘经排尘口2512扬出表面清洁装置20,集尘单元设有用于开闭排尘口2512的排尘盖255,排尘盖255设于表面清洁装置20的顶壁上。为了使除尘对接部120能与排尘口2512顺利对接,升降板140设有可与排尘盖255抵触使排尘盖255打开排尘口2512的顶块160。本实施例中,排尘盖255优选通过铰接轴铰接于表面清洁装置20的壳体上,铰接轴上套设扭簧,扭簧的一个扭脚抵于表面清洁装置20的壳体上定位设置,另一个扭脚与排尘盖255抵触。顶块160设于升降板140的底壁上且靠近除尘对接部120的底端,顶块160相对于升降板140的底壁向下凸出设置。常态下,排尘盖255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关闭排尘口2512,避免集尘盒251中的灰尘扬出。对接集尘时,升降机构150通过升降板140驱动活动部位122下降,顶块160在升降板140下降一段距离后与排尘盖255抵触,升降板140继续下移使顶块160抵住排尘盖255使其克服扭簧的弹力向下转动打开排尘口2512,从而使排尘口2512能与除尘对接部120的对接通道123导通。升降机构150通过升降板140驱动活动部位122上升复位后,扭簧恢复形变过程中可以带动排尘盖255自动复位至关闭排尘口2512的状态。
为了降低灰尘进入集尘腔133中的速度,对接通道123局部区域的内径扩大形成缓冲室124。本实施例中,缓冲室124由固定部位121的局部中空通道扩大形成,利用缓冲室124对进入集尘腔133之前的灰尘进行适当减速,避免集尘腔133中产生扬灰的现象,有利于提高集尘效果。
结合图11、图12,基站10内设有真空泵171,集尘腔133的上部设有连接于真空泵171的出气口136,出气口136处设有过滤件137。本实施例中,出气口136设于集成箱中箱体131的上部,过滤件137固定于出气口136处,过滤件137优选采用过滤网。基站10内设有与出气口136对应配合的凸柱101,凸柱101中空设置,凸柱101的中空通道在集尘箱130装于基站10内时可与出气口136密封接通。凸柱101与真空泵171的吸气口之间通过吸气管172连接,吸气管172的一端固定套设于凸柱101上,另一端固定套设于真空泵171的吸气口处。真空泵171工作时,集尘腔133中形成自进气口134处流入后向上流动经出气口136处流出集尘腔133的吸气气流,集尘盒251中的灰尘在该吸气气流的作用下可以经排尘口2512、对接通道123及进气口134进入集尘腔133中,由于该吸气气流在集尘腔133中向上流动,吸气气流中的灰尘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沉积在集尘腔133中,实现将集尘盒251中的灰尘抽送至集尘箱130中的目的。
为了便于对清洗槽110进行清洗,基站10包括基站主体10a及可拆卸连接于基站主体10a的清洗盘10b,清洗槽110设于清洗盘10b上。本实施例中,基站10主机的底部中空设置,清洗盘10b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于基站主体10a的底部,清洗盘10b设有清洗槽110的一侧可伸入基站主体10a中。结合图13,基站10还包括可拆卸设于基站主体10a中的净水箱181与污水箱182,净水箱181的底部设有可与净水箱181连接的进水管183及设于进水管183上的进水阀184,进水管183的末端位于清洗槽110的上方。进水阀184打开时,净水箱181中的水通过进水管183流入清洗槽110中用于清洗擦拭盘231。基站10内设有污水管185及接于污水管185上的污水泵186,污水管185的底端可与清洗槽110连通,污水管185的顶端可与污水箱182的上部对接配合。清洗结束后,污水泵186工作,将清洗槽110中的污水通过污水管185抽送至污水箱182中。
基站10b中设有第二控制板,真空泵171、进水阀184、污水泵186等电子元件受控于第二控制板,第二控制板与第一控制板210之间可进行无线通信。
为了提高擦拭盘231的清洗效果,清洗槽110中设有用于刮扫擦拭单元的凸筋结构。本实施例中,清洗槽110中设有两条分别与两个擦拭盘231对应的凸筋111。擦拭盘231在清洗时转动,凸筋111对转动的擦拭盘231进行刮扫,可以有效刮除吸附在擦拭单元上的脏污。
表面清洁装置20离开基站10进行工作时,第一电机222驱动边刷221水平旋转对待清理面进行清扫,第三电机驱动滚刷241转动对待清理面进一步进行清扫,吸尘风机253工作将表面清洁装置20底部的脏污吸入集尘盒251中,第二电机232驱动擦拭盘231水平转动对待清理面进行擦拭。
结合图9,表面清洁装置20返回基站10后,表面清洁装置20的后侧朝向基站10使擦拭盘231位于清洗槽110中。升降机构150通过升降板140驱动活动部位122下降使顶块160抵压排尘盖255使其打开排尘口2512,从而使除尘对接部120与集尘盒251上的排尘口2512对接配合。真空泵171工作时,集尘盒251中的灰尘在负压作用下随气流经排尘口2512、对接通道123进入集尘腔133并堆积在集尘腔133中。
清洗擦拭盘231时,进水阀184打开,净水箱181中的水经过进水管183流入清洗槽110中。由于除尘对接部120与排尘口2512对接配合向表面清洁装置20的后侧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擦拭盘231在该作用力下与清洗槽110内的凸筋111压紧,提高凸筋111在擦拭盘231转动时对擦拭盘231的刮扫力度,从而提高擦拭盘231的清洗效果。清洗结束后,污水泵186工作,将清洗槽110中的污水经吸污管173抽送至污水箱182中,随后第二电机232可以驱动擦拭盘231转动进行脱水甩干,减少擦拭盘231的吸水量。
可以理解的是,导风罩252与吸尘风机253之间的配合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记载和附图所示,也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滚刷241优选的可拆卸设于凹腔201中,以便用户将其拆下进行清理。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取消滚刷241及第三电机的设置,此时,避让口202设于表面清洁装置20的底壁上,可以在表面清洁装置20中加设用于连通避让口202与吸尘口2511的中空管壳。
可以理解的是,除尘对接部120的活动部位122也可以采用长度固定的中空管件,活动部位122在升降机构150的驱动下可相对于固定部位121下降或上升。此时,缓冲室124也可以设置在除尘对接部120的活动部位122上。
可以理解的是,升降机构150的驱动件152也可以采用小型气缸、直动式电磁阀等其他合理的结构,驱动杆151可以是驱动件152本身的动力输出构件,也可以是外接于驱动件152动力输出构件的杆件。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取消缓冲室124的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过滤件137也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具有过滤功能的构件。
可以理解的是,进水管183的底端可以设置成两根分别与两个擦拭盘231对应的进水分管,进水分管可以与凸筋结构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进水阀184也可以采用水泵代替。
可以理解的是,清洗槽110中凸筋结构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记载和附图所示,也可以设置其他合理的结构,如设置多条与每个擦拭盘231对应的弧形凸筋或条形凸筋或多个凸块等。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取消第二控制板的设置,基站中的真空泵171、进水阀184、污水泵186等电子元件直接通过无线通信受控于第一控制板210。
实施例二
结合图14,本实施例中,顶块160设于除尘对接部120的底部。具体的,除尘对接部120中活动部位122的底端设置一块尺寸较小的凸板125,驱动杆151的底端直接与凸板125连接,顶块160设于凸板125的底面上。优选的,凸板125与活动部位122一体成型。
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凸板125也可以独立成型后再通过紧固件等方式与活动部位122固定在一起。
实施例三
结合图15,为了降低灰尘进入集尘腔133中的速度,对接通道123内设有缓冲件126。本实施例中,除尘对接部120的固定部位121上设有缓冲室124,缓冲件126优选固定于缓冲室124中,缓冲件126优选采用多孔隔板。
实施例三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缓冲件126也可以设于对接通道123中缓冲室124以外的位置处。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取消缓冲室124的设置,将缓冲件126直接固定于对接通道123中。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缓冲室124设于除尘对接部120的活动部位122上。
可以理解的是,缓冲件126也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构件,如多孔螺旋板等。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三可以与实施例二结合。
实施例四
结合图16,本实施例中,取消污水泵186的设置,利用真空泵171实现集尘功能和吸污功能。具体的,污水管185的顶端直接与污水箱182对接配合,污水箱182与真空泵171之间设置吸污管173,吸污管173的一端可与净水箱181对接配合,吸污管173的另一端连接于真空泵171的吸气口处,吸气管172与吸污管173分别连接于真空泵171且均设有用于控制通断的开关件。本实施例中,吸气管172与吸污管173通过三通接头与真空泵171的吸气口连接,吸气管172上设置用于控制吸气管172通断的第一开关件174,吸污管173上设置用于控制吸污管173通断的第二开关件175,第一开关件174与第二开关件175优选采用电磁阀。
集尘时,第一开关件174打开,第二开关件175关闭,真空泵171工作形成的吸气气流可以将集尘盒251中的灰尘抽送至集尘腔133中。
排污时,第一开关件174关闭,第二开关件175打开,真空泵171工作使污水箱182中形成低于大气压的负压状态,清洗槽110中的水可以在压差作用下向上流入污水箱182中,实现排污目的。
实施例四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开关件174与第二开关件175也可以采用其他能满足控制管路通断的构件。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开关件174也可以设于吸气管172与三通接头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开关件175也可以设于吸污管173与三通接头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四可以与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单独结合或共同结合。
实施例五
结合图17、图18、图19,本实施例中,除尘对接部120设有分离结构且具有两个出口端,其中一个出口端与集尘腔133连接,另一个出口端通过管路与污水箱182连接,管路上设有与真空泵171连接的助吸器178。具体的,两个出口端设于除尘对接部120的固定部位121上,分别为第一出口端127和第二出口端128。第一出口端127可与集尘箱130底部的进气口134对接配合,第一出口端127的顶侧设有端板129,端板129上设有多个用于小颗粒物流经的小孔,带小孔的端板129形成分离结构。助吸器178连接于真空泵171的排气口处,第一出口端127通过第一接管176与助吸器178连接,助吸器178通过第二接管177与污水箱182连接。
集尘时,第一开关件174打开,第二开关件175关闭,真空泵171工作形成流经集尘腔133的吸气气流,集尘盒251中的灰尘在吸气气流的作用下经排尘口2512进入对接通道123中,灰尘中的小颗粒物经过端板129上的小孔进入集尘腔133中。同时,真空泵171经助吸器178向第二接管177中吹入气体,在文丘里效应的作用下,第一接管176中形成负压产生吸附作用,不能经过小孔进入集尘腔133中的大颗粒物经第一接管176、助吸器178及第二接管177流入污水箱182中。如此可以减少集尘时进入集尘腔133中的灰尘量,有利于降低用户清理集尘箱130的频率。另外,由于与污水箱182连接的管路较为潮湿,小颗粒物进入集尘腔133中可以有效避免小颗粒物粘附在管路内壁上导致管路堵塞的情况。
排污时,第一开关件174关闭,第二开关件175打开,真空泵171工作使污水箱182中形成低于大气压的负压状态,清洗槽110中的水可以在压差作用下向上流入污水箱182中,实现排污目的。
实施例五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分离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记载和附图所示,也可以采用多孔过滤板等其他合理的构件。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取消吸污管173、第二开关件175及第一开关件174的设置,采用另外的污水泵实现排污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五可以与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单独结合或共同结合。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表面清洁系统,包括基站与自移动的表面清洁装置,表面清洁装置的一端设有清扫单元、另一端设有擦拭单元,清扫单元与擦拭单元之间设有吸尘单元,基站设有用于清洗擦拭单元的清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设有位于清洗槽上方的集尘单元,集尘单元包括除尘对接部,吸尘单元设有吸尘口及排尘口,排尘口设于表面清洁装置中偏向擦拭单元的一侧,除尘对接部与排尘口对接配合使擦拭单元压紧清洗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设有用于驱动除尘对接部升降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可驱动除尘对接部下降与排尘口对接配合或驱动除尘对接部上升脱离排尘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对接部设有固定部位及与固定部位配合的活动部位,活动部位连接于升降机构且由升降机构驱动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单元设有用于开闭排尘口的排尘盖,升降机构与除尘对接部之间设有升降板,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板驱动除尘对接部升降,升降板或除尘对接部设有可与排尘盖抵触使排尘盖打开排尘口的顶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单元包括集尘腔,除尘对接部设于集尘腔的底部且设有用于连通集尘腔与排尘口的对接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通道局部区域的内径扩大形成缓冲室;和/或,所述对接通道内设有多孔状的缓冲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内设有真空泵,集尘腔的上部设有连接于真空泵的出气口,出气口处设有过滤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表面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单元包括用于连接集尘腔与真空泵的吸气管,基站内设有经吸污管连接于真空泵的污水箱,吸气管与吸污管分别连接于真空泵且均设有用于控制通断的开关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表面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内设有污水箱,除尘对接部设有分离结构且具有两个出口端,其中一个出口端与集尘腔连接,另一个出口端通过管路与污水箱连接,管路上设有与真空泵连接的助吸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表面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基站主体及可拆卸连接于基站主体的清洗盘,清洗槽设于清洗盘上,清洗槽内设有用于刮扫擦拭单元的凸筋结构。
CN202123007016.XU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表面清洁系统 Active CN2186841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7016.XU CN218684129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表面清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7016.XU CN218684129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表面清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84129U true CN218684129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81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07016.XU Active CN218684129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表面清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841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45394A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1973072A (zh) 一种扫拖清洁机器人的集成站
CN215305578U (zh) 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KR20070074146A (ko) 청소기 시스템
CN204274310U (zh) 窗刮机
CN111973073A (zh) 一种智能扫拖清洁机器人的集成站
CN112006614A (zh) 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的集成站
CN111973091A (zh) 一种智能扫拖机器人的集成站
CN209750937U (zh) 一种超声波清洗座以及自动化地面清洁设备
CN214632024U (zh) 一种可清扫大颗粒垃圾的表面清洁机
CN218684129U (zh) 一种表面清洁系统
CN212015446U (zh) 一种二合一分体吸尘器
WO2019206335A1 (zh) 一种擦地机器人及其清洁方法
EP4098167A1 (en) Sweeping and mopping integrated household intelligent robot
CN216317384U (zh) 一种自移动清洁机器人
CN215777794U (zh) 用于清洁机器人的主基站及其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12591928U (zh) 一种智能扫拖清洁机器人的集成站
CN212630662U (zh) 一种带吹干功能的清洁装置
CN212591927U (zh) 一种扫拖清洁机器人的集成站
CN212591956U (zh) 一种扫拖机器人的集成站
CN212037366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102772169B (zh) 一种具有压缩功能的集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4632023U (zh) 一种用于清扫大颗粒垃圾的表面清洁机
CN217285649U (zh) 一种具有干湿分离的清洁设备
CN212591933U (zh) 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的集成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