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81391U - 一种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81391U
CN218681391U CN202222305758.9U CN202222305758U CN218681391U CN 218681391 U CN218681391 U CN 218681391U CN 202222305758 U CN202222305758 U CN 202222305758U CN 218681391 U CN218681391 U CN 2186813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squito
module
device based
bionics
ba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057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曦文
陈婕
阳艾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3057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813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813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813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包括上壳体,设置有诱蚊灯,诱蚊灯发热发光吸引蚊虫;下壳体,和上壳体连接;下壳体设置一容置腔,且下壳体的外壁开设多个通孔;吸入模块,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吸入模块产生吸入气流,卷入蚊虫;诱导模块,设置在吸入模块和下壳体之间;诱导模块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沿其一侧延伸形成锥形的性信息素缓释剂安装部;性信息素缓释剂安装部设有夹层,夹层内设置添加性信息素缓释剂的网布,且夹层开设发散味道的通道。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灭蚊效果,同时可以减少蚊虫防治中化学药剂的使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蚊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
背景技术
每到夏天的到来,人们就会发现有蚊虫会出现,蚊虫会叮咬人的皮肤,一旦被蚊虫叮咬之后就会出现瘙痒、过敏等情况。更有甚者会传播疾病,比如疟疾等传染性疾病。
近年来,蚊虫防治技术的研究发展迅速,基于蚊虫生物学行为的新型诱饵,可作为有毒化学药物的有效替代品,有望为蚊虫的绿色防控提供新途径。蚊虫交配和吸血产卵的生物学行为多依赖于对“气味”的识,如:蚊羽化后可释放出性信息素,雌雄蚊通过性信息素的气味相互吸引识别而交配。交配后的雌蚊需要识别气味等信息,寻找合适的宿主进行吸血进而完成产卵。
故而,本技术领域亟需研发一种将生物仿生诱饵和物理捕蚊相结合的灭蚊器,从而达到理想的灭蚊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包括
上壳体,设置有诱蚊灯,所述诱蚊灯发热发光吸引蚊虫;
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连接;所述下壳体设置一容置腔,且所述下壳体的外壁开设多个通孔;
吸入模块,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吸入模块产生吸入气流,卷入蚊虫;
诱导模块,设置在所述吸入模块和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诱导模块包括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沿其一侧延伸形成锥形的性信息素缓释剂安装部;所述性信息素缓释剂安装部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添加性信息素缓释剂的网布,且所述夹层开设发散味道的通道。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为环形,且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两侧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至少一个用于和所述上壳体连接的卡接部和/或固定孔。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设置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用于和所述诱导模块连接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沿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设置。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一定的高度,所述第一安装部的正面和反面均为平面。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一定的高度,所述第二安装部为环形罩壳。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还包括格栅网,所述格栅网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吸入模块之间。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网包括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安装同心设置的第一环形部和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一环形部和所述第二环形部通过多个径向设置的连接筋连接,且所述连接筋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外壁,所述连接筋的另一侧抵接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内壁。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置提手。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提手和所述上壳体铰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吸入模块为涡流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添性信息素诱导模块,早在蚊虫交配期,就可以出手灭蚊,进一步增强捕蚊的覆盖力度,把握了最佳的灭蚊期;本实用新型从生物防治角度出发,兼备绿色环保的特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诱蚊灯和诱导模块两种引诱方式互补叠加,增强了捕蚊覆盖力,提高灭蚊效果。
3、本实用新型无毒无害,适用于任何场合。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格栅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诱导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提手;2、上壳体;21、第一安装部;22、第一连接部;23、第二安装部;3、诱蚊灯;4、格栅网;41、第一固定座;42、第一环形部;43、第二环形部;44、连接筋;45、加强部;46、连接孔;5、吸入模块;6、诱导模块;61、第二固定座;62、性信息素缓释剂安装部;63、卡接部;64、固定孔;7、下壳体;71、通孔;72、第三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在全部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结合图1和图2,一种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包括
上壳体2,设置有诱蚊灯3,诱蚊灯3发热发光吸引蚊虫;
下壳体7,和上壳体2连接;下壳体7设置一容置腔,且下壳体7的外壁开设多个通孔71;
吸入模块5,设置在上壳体2和下壳体7之间;吸入模块5产生吸入气流,卷入蚊虫;
诱导模块6,设置在吸入模块5和下壳体7之间;诱导模块6包括第二固定座61,第二固定座61沿其一侧延伸形成锥形的性信息素缓释剂安装部62;性信息素缓释剂安装部62设有夹层,夹层内设置添加性信息素缓释剂的网布,且夹层开设发散味道的通道。
上述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无毒无害,适用于任何场合。该灭蚊装置一方面可以提高灭蚊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蚊虫防治中化学药剂的使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座61为环形,且第二固定座61的两侧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设置至少一个用于和上壳体2连接的卡接部63和/或固定孔64。
在本实施例中,性信息素缓释剂为含有二十七烷及乳酸、氨、己酸、CO2的化学混合物,以模拟蚊虫雌雄求偶及人类所释放的气味,从而吸引蚊虫。其中,王四宝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阐述了按蚊集群婚飞的分子机制,揭晓了雌雄求偶的性信息素活性成分为“二十七烷”。基于对蚊虫交配和繁殖行为的了解,以释放该性信息素和人类气味的混合化合物作为新型诱饵,针对蚊虫交配和繁殖的生物学行为,制备新型混合诱饵以增强现有的灭蚊器的诱捕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2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部21和第二安装部23,第一安装部21和第二安装部23之间设置第一连接部22;第二安装部23设置用于和诱导模块6连接的固定柱,固定柱沿第二安装部23的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设置。
其中,沿第二安装部23的水平方向的固定柱的数量和位置与卡接部63的数量和位置对应,沿第二安装部23的水平方向的固定柱和卡接部63卡接。沿第二安装部23的垂直方向的固定柱的数量和位置与固定孔64的数量和位置分别对应,沿第二安装部23的垂直方向的固定柱可插入固定孔64内,实现上壳体2和诱导模块6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21设有一定的高度,第一安装部21的正面和反面均为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23设有一定的高度,第二安装部23为环形罩壳。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用户在清理灭蚊装置时碰到吸入模块5,伤及手指,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还包括格栅网4,格栅网4设置在上壳体2和吸入模块5之间,减少灭蚊装置的安全隐患,提高灭蚊装置的安全性。
具体地,格栅网4包括第一固定座41,第一固定座41安装同心设置的第一环形部42和第二环形部43,第一环形部42和第二环形部43通过多个径向设置的连接筋44连接,且连接筋44的一侧抵接第一环形部42的外壁,连接筋44的另一侧抵接第一固定座41的内壁。
沿第一固定座41的周向内壁设置加强部45,且部分连接筋44的另一侧和加强部45抵接,加强部45提高格栅网4的支撑力,防止格栅网4发生变形。
同时,沿第一固定座41的周向外壁设置至少一组连接孔46,连接孔46用于和第二安装部23螺栓连接,具体地,螺栓依次穿过第二安装部23和连接孔46并拧紧,实现上壳体2和格栅网4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2的顶部设置提手1,提手1和上壳体2铰接。具体地,上壳体2的顶部开设用于安装提手1的槽口,当用户需要搬运或转运灭蚊装置时,可以提拉该提手1,当用户不需要用到该提手1时,提手1可以收纳于上壳体2的槽口中。
在本实施例中,吸入模块5为涡流风机。当蚊虫靠近灭蚊装置时就会被气流吸入灭蚊装置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灭蚊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下壳体7还设置有第三连接部72,且第三连接部72为定位柱,对应地,上壳体2的底部开设L型缺口,当用户顺时针转动下壳体7时,第三连接部72滑入L型缺口,实现上壳体2和下壳体7的固定连接;当用户逆时针转动下壳体7时,第三连接部72滑出L型缺口,实现上壳体2和下壳体7的分离,便于用户清理灭蚊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模拟蚊虫雌雄求偶及人类所释放的气味的仿生诱饵和光、风相结合的原理来进行捕蚊灭蚊。
本实用新型采用诱蚊灯3发出蚊虫喜爱的368nm紫外线光,并通过诱导模块6以模仿蚊虫雌雄求偶及人类气味的的化学混合物为诱饵吸引蚊虫,然后内置吸入模块5产生吸入气流,将引诱到的蚊虫吸入下壳体7的容置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壳体(2),设置有诱蚊灯(3),所述诱蚊灯(3)发热发光吸引蚊虫;
下壳体(7),和所述上壳体(2)连接;所述下壳体(7)设置一容置腔,且所述下壳体(7)的外壁开设多个通孔(71);
吸入模块(5),设置在所述上壳体(2)和所述下壳体(7)之间;所述吸入模块(5)产生吸入气流,卷入蚊虫;
诱导模块(6),设置在所述吸入模块(5)和所述下壳体(7)之间;所述诱导模块(6)包括第二固定座(61),所述第二固定座(61)沿其一侧延伸形成锥形的性信息素缓释剂安装部(62);所述性信息素缓释剂安装部(62)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添加性信息素缓释剂的网布,且所述夹层开设发散味道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座(61)为环形,且所述第二固定座(61)的两侧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至少一个用于和所述上壳体(2)连接的卡接部(63)和/或固定孔(6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部(21)和第二安装部(23),所述第一安装部(21)和所述第二安装部(23)之间设置第一连接部(22);所述第二安装部(23)设置用于和所述诱导模块(6)连接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沿所述第二安装部(23)的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21)的正面和反面均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23)为环形罩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格栅网(4),所述格栅网(4)设置在所述上壳体(2)和所述吸入模块(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网(4)包括第一固定座(41),所述第一固定座(41)安装同心设置的第一环形部(42)和第二环形部(43),所述第一环形部(42)和所述第二环形部(43)通过多个径向设置的连接筋(44)连接,且所述连接筋(44)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一环形部(42)的外壁,所述连接筋(44)的另一侧抵接所述第一固定座(41)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的顶部设置提手(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1)和所述上壳体(2)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模块(5)为涡流风机。
CN202222305758.9U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86813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5758.9U CN218681391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5758.9U CN218681391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81391U true CN218681391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31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0575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8681391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813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418373A (en) System for trapping flying insects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4430262A (zh) 昆虫诱捕器
CN218681391U (zh) 一种基于生物仿生诱饵模块的灭蚊装置
CN205807030U (zh) 具有灭蚊机制的灯具结构及灭蚊机制结构
CN201700288U (zh) 一种自动捕蚊器
CN208536145U (zh) 空调器
JP2016182131A (ja) 接触式捕捉器
CN2757567Y (zh) 高效环保捕杀蚊蝇装置
TWM499767U (zh) 電子捕蚊燈
JP7182118B2 (ja) 害虫捕獲装置、及び建物
CN203709103U (zh) 昆虫诱捕器
CN205756700U (zh) 一种静音灭蚊装置
US20050284016A1 (en) Greene mosquito maze
US20220132823A1 (en) Combined Personal Comfort Device and Pest Control Device for Flying Insects
CN202310959U (zh) 养殖场内蚊蝇驱赶装置
CN204969062U (zh) 风扇护网结构
CN201097567Y (zh) 色光引诱昆虫捕捉器
CN205492201U (zh) 一种蚊蝇灭杀器
CN208523587U (zh) 空调器
CN202504074U (zh) 灭蚊器
CN211983404U (zh) 一种便携式吸虫器
CN217695013U (zh) 一种桌面放置的灯光引诱式吸蚊装置
CN203735312U (zh) 一种气流式灭蚊器
CN212697323U (zh) 一种农业灭虫装置
CN210519889U (zh) 一种捕虫器及带有捕虫器的景观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