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9369U - 一种吸声复合薄膜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声复合薄膜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9369U
CN218679369U CN202223095467.8U CN202223095467U CN218679369U CN 218679369 U CN218679369 U CN 218679369U CN 202223095467 U CN202223095467 U CN 202223095467U CN 218679369 U CN218679369 U CN 218679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ilm
coil
composite film
film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954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梓涛
卢慧敏
王亚鹏
吕佼
赵筱赫
毛景魁
万留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230954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9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9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9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包括支架、磁性振动薄膜和线圈组件,支架间隔设置多个穿设孔;磁性振动薄膜包括起振薄膜和多个沿轴向充磁的永磁铁,多个永磁铁间隔设置在起振薄膜的表面,磁性振动薄膜朝向永磁铁的表面与支架的一表面固定连接,且永磁铁与穿设孔对应设置;线圈组件包括支撑片和多个线圈组,多个线圈组间隔设置在支撑片的表面,线圈组包括多个闭合的线圈,支撑片朝向线圈组的表面与支架的另一表面固定连接,且线圈组与穿设孔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吸声复合薄膜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消减噪声,且与目前的吸声海绵和微穿孔板相比,厚度相对较薄,更轻便,占用空间相对较小,且安装工艺相对较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吸声复合薄膜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声复合薄膜结构。
背景技术
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消减噪声能量是解决噪声问题的重要途径。当前常用的方法主要用吸声海绵、微穿孔板等来消减噪声,其中,吸声海绵采用多孔材料,声反射系数低,声波进入后在海绵微孔中经历多次反射后,使声波能量消失;而微穿孔板是利用谐振腔原理,声波由板上的微孔进入后,在腔内反射直至能量消失。但是,吸声海绵和微穿孔板均具有较大的厚度,安装工艺复杂,且占用较大的空间。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声复合薄膜结构,以解决目前吸声海绵和微穿孔板存在的厚度大、安装工艺复杂、且占用较大的空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声复合薄膜结构,所述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间隔设置多个穿设孔,所述穿设孔贯穿所述支架的两相对表面;
磁性振动薄膜,包括起振薄膜和多个沿轴向充磁的永磁铁,多个所述永磁铁间隔设置在所述起振薄膜的表面,所述磁性振动薄膜朝向所述永磁铁的表面与所述支架的一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永磁铁与所述穿设孔对应设置;
线圈组件,包括支撑片和多个线圈组,多个所述线圈组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片的表面,所述线圈组包括多个闭合的线圈,所述支撑片朝向所述线圈组的表面与所述支架的另一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线圈组与所述穿设孔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为网状结构或薄膜结构;所述线圈组包括多个相互套设的环状线圈,所述环状线圈胶粘在所述支撑片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环状线圈为多个不同半径且位于同一圆心的圆环线圈,所述永磁铁为圆柱状,多个所述圆环线圈中,最小半径的环状线圈的尺寸与所述永磁铁尺寸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为聚合物薄膜,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厚度为30-80μm。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为正六边形蜂窝支架,且所述支架为柔性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永磁铁的轴向长度不大于所述支架厚度的80%。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磁性振动薄膜朝向所述永磁铁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正六边形蜂窝支架相适配,所述正六边形蜂窝支架的一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朝向所述线圈组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与所述正六边形蜂窝支架相适配,所述正六边形蜂窝支架的另一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起振薄膜的材质为聚乙烯薄膜或橡胶薄膜,所述起振薄膜的厚度为70-120μm。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磁性振动薄膜和所述支撑片热压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两表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包括支架、磁性振动薄膜和线圈组件,支架间隔设置多个穿设孔,穿设孔贯穿支架的两相对表面;磁性振动薄膜包括起振薄膜和多个沿轴向充磁的永磁铁,多个永磁铁间隔设置在起振薄膜的表面,磁性振动薄膜朝向永磁铁的表面与支架的一表面固定连接,且永磁铁与穿设孔对应设置;线圈组件包括支撑片和多个线圈组,多个线圈组间隔设置在支撑片的表面,线圈组包括多个闭合的线圈,支撑片朝向线圈组的表面与支架的另一表面固定连接,且线圈组与穿设孔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起振薄膜在噪声作用下振动,带动其上的多个永磁铁振动,使得对应的线圈组中磁通量发生变化,进而在线圈组的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其中的线圈为闭合线圈,形成闭合回路,则在线圈中形成感应电流,该电流能量以热的形式消耗在线圈回路的电阻上,最终噪声振动能量以热的形式消耗掉。并且,与目前的吸声海绵和微穿孔板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厚度相对较薄,更轻便,占用空间相对较小,且安装工艺相对较简单。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吸声复合薄膜结构一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2为图1吸声复合薄膜结构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吸声复合薄膜结构中磁性振动薄膜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图1吸声复合薄膜结构中磁性振动薄膜又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图1吸声复合薄膜结构中线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支架;11-穿设孔;2-磁性振动薄膜;21-起振薄膜;211-第一定位槽;22-永磁铁;3-线圈组件;31-支撑片;311-第二定位槽;32-线圈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针对目前吸声海绵和微穿孔板存在的厚度大、安装工艺复杂、且占用较大的空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声复合薄膜结构,与目前的吸声海绵和微穿孔板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厚度相对较薄,更轻便,占用空间相对较小,且安装工艺相对较简单。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包括支架1、磁性振动薄膜2和线圈组件3,支架1间隔设置多个穿设孔11,穿设孔11贯穿支架1的两相对表面,支架1为磁性振动薄膜2上的永磁铁22提供振动间隙;磁性振动薄膜2包括起振薄膜21和多个沿轴向充磁的永磁铁22,多个永磁铁22间隔设置在起振薄膜21的表面,可选地,永磁铁22采用胶粘固定在起振薄膜21的表面,磁性振动薄膜2朝向永磁铁22的表面与支架1的一表面固定连接,且永磁铁22与穿设孔11对应设置;线圈组件3包括支撑片31和多个线圈组2,多个线圈组2间隔设置在支撑片31的表面,线圈组2包括多个闭合的线圈,支撑片31朝向线圈组2的表面与支架1的另一表面固定连接,且线圈组2与穿设孔11对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穿设孔11的尺寸略大于线圈组2的最大尺寸,使得线圈组2通过穿设孔11可感应因永磁铁22振动所引起的磁通量变化。上述的固定连接可以是胶粘连接、热压固定连接或其他合理且有效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穿设孔11的形状可选为圆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或其他合理的形状,也即,支架1可选为圆形蜂窝支架、正方形蜂窝支架、正六边形蜂窝支架或其他合理的形状,在此不做限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起振薄膜21在噪声作用下振动,带动其上的多个永磁铁22振动,使得对应的线圈组2中磁通量发生变化,进而在线圈组2的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其中的线圈为闭合线圈,形成闭合回路,则在线圈中形成感应电流,该电流能量以热的形式消耗在线圈回路的电阻上,最终噪声振动能量以热的形式消耗掉。
支撑片31主要起到承载线圈组2的作用,支撑片31可选为网状结构、薄膜结构或其他合理的片状结构。
线圈组2包括多个相互套设的环状线圈(即为闭合的线圈),环状线圈胶粘在支撑片31的表面,采用胶粘的固定方式,操作简单且固定较为牢固。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多个环状线圈为多个不同半径且位于同一圆心的圆环线圈,也即是,多个圆环线圈为同心圆,且各个线圈自成回路,具有不同的谐振频率。相应地,永磁铁22为圆柱状,多个圆环线圈中,最小半径的环状线圈的尺寸与永磁铁22尺寸相适配。如此的设计,在噪声驱动起振薄膜21振动时,可以有效地使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由于线圈组2中各线圈具有不同的谐振频率,则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具有多个谐振吸收峰,可以在多个频带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也即,对噪声的吸收频带更宽,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可选地,支撑片31的作用为线圈提供安装载体,一般可采用聚合物薄膜,聚合物薄膜的厚度可选为30-80μm(比如30μm、40μm、50μm、60μm、70μm、80μm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根据使用场景,该结构也可用织物替代。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支架1为正六边形蜂窝支架,如此设计,可以保证各个方向上起振薄膜21的张紧力均匀分布,且能保证其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进一步地,支架1为柔性支架,便于运输和安装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若采用圆形蜂窝支架,虽然能保证各个方向上起振薄膜21的张紧力均匀分布,但是为保证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圆形蜂窝支架与线圈组2之间的间隙相对较大,则需要在间隙处部分填充支架1,填充后支架1相对重量较大,从而导致吸声复合薄膜结构整体重量较大。若采用正方形蜂窝支架,一方面不能保证各个方向上起振薄膜21的张紧力均匀分布,另一方面,为保证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方形蜂窝支架1与线圈组2之间的间隙相对较大,也是需要在间隙处部分填充支架1,填充后支架1相对重量较大,从而导致吸声复合薄膜结构整体重量较大。故支架1优选为正六边形蜂窝支架1。
可选地,永磁铁22的轴向长度不大于支架1厚度的80%,如此的设计,支架1上穿设孔11为永磁铁22提供了足够的振动空间,同时保证线圈层具有较高的磁通密度。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磁性振动薄膜2朝向永磁铁2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槽211,第一定位槽211与正六边形蜂窝支架1相适配,正六边形蜂窝支架1的一表面固定连接于第一定位槽211内。如此的设计,可以保证磁性振动薄膜2和正六边形蜂窝支架1的连接牢固性,从而保证吸声复合薄膜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支撑片31朝向线圈组2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槽311,第二定位槽311与正六边形蜂窝支架1相适配,正六边形蜂窝支架1的另一表面固定连接于第二定位槽311内。如此的设计,可以保证支撑片31和正六边形蜂窝支架1的连接牢固性,从而保证吸声复合薄膜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起振薄膜21应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弹性,起振薄膜21的材质可选聚乙烯薄膜或橡胶薄膜等,起振薄膜21的厚度为70-120μm(比如70μm、80μm、90μm、100μm、110μm、120μm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起振薄膜21具有良好的张紧力,永磁铁22具有一定质量,配合起振薄膜21的张紧力,使得磁性振动薄膜2具有固有的振动频率。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磁性振动薄膜2和支撑片31热压固定连接在支架1的两表面,具体操作时,将磁性振动薄膜2上的第一定位槽211和支撑片31上的第二定位槽311对准支架1的两表面,采用热压方式使其固定连接在一起,采用该方式固定连接,其牢固性较佳,也即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具有较佳的整体牢固性和稳定性,从而延长了吸声复合薄膜结构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间隔设置多个穿设孔,所述穿设孔贯穿所述支架的两相对表面;
磁性振动薄膜,包括起振薄膜和多个沿轴向充磁的永磁铁,多个所述永磁铁间隔设置在所述起振薄膜的表面,所述磁性振动薄膜朝向所述永磁铁的表面与所述支架的一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永磁铁与所述穿设孔对应设置;
线圈组件,包括支撑片和多个线圈组,多个所述线圈组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片的表面,所述线圈组包括多个闭合的线圈,所述支撑片朝向所述线圈组的表面与所述支架的另一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线圈组与所述穿设孔对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为网状结构或薄膜结构;
所述线圈组包括多个相互套设的环状线圈,所述环状线圈胶粘在所述支撑片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环状线圈为多个不同半径且位于同一圆心的圆环线圈,所述永磁铁为圆柱状,多个所述圆环线圈中,最小半径的环状线圈的尺寸与所述永磁铁尺寸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为聚合物薄膜,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厚度为30-8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正六边形蜂窝支架,且所述支架为柔性支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的轴向长度不大于所述支架厚度的80%。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振动薄膜朝向所述永磁铁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正六边形蜂窝支架相适配,所述正六边形蜂窝支架的一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朝向所述线圈组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与所述正六边形蜂窝支架相适配,所述正六边形蜂窝支架的另一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振薄膜的材质为聚乙烯薄膜或橡胶薄膜,所述起振薄膜的厚度为70-120μm。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声复合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振动薄膜和所述支撑片热压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两表面。
CN202223095467.8U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吸声复合薄膜结构 Active CN218679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5467.8U CN218679369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吸声复合薄膜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5467.8U CN218679369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吸声复合薄膜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9369U true CN218679369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37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95467.8U Active CN218679369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吸声复合薄膜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93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49653B2 (en) Acoustic attenuation materials
US5701359A (en) Flat-panel speaker
KR20080004481A (ko) 층이 있는 흡음 부직포
EA000836B1 (ru) Инерционный вибрационный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RO119057B1 (ro) Microfon în formă de panou
RO120304B1 (ro) Traductor de vibraţii, inerţial şi difuzor pentru utilizarea acestuia
RU2011106827A (ru) Низкочастотный громкоговоритель с плоским диффузором и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е
CN202652511U (zh) 扬声器振膜及扬声器
EA000858B1 (ru) Инерционный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колебаний
RO119040B1 (ro) Placă de plafon suspendat
GB1579897A (en) Sound absorber
CN218679369U (zh) 一种吸声复合薄膜结构
CN109660919A (zh) 一种发声装置
RO119047B1 (ro) Difuzor în formă de panou
CN109391887A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212147764U (zh) 一种低频吸声超材料结构
CN109672965A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109076290B (zh) 用于生成声波的膜板结构
CN202996287U (zh) 复合多层机械阻抗板的薄型宽频吸声结构
CN113799449A (zh) 一种中低频降噪切换的复合阻尼板
JP2008203542A (ja) 吸音体
CN113596679A (zh) 一种用于扬声器的平面振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5170038U (zh) 一种具备吸声功能的公路隧道管片
TW202103953A (zh) 吸音材料
CN217740177U (zh) 一种弹性背衬宽频共振吸声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