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7627U - 卡缘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卡缘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7627U
CN218677627U CN202222170126.6U CN202222170126U CN218677627U CN 218677627 U CN218677627 U CN 218677627U CN 202222170126 U CN202222170126 U CN 202222170126U CN 218677627 U CN218677627 U CN 218677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tact
slot
edge connector
contac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701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浩
阿里尓·德洛斯
方飞龙
许红星
张标
約翰·林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701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7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7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7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缘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本体及设于绝缘本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的导电端子,插槽在横向上位于两个侧壁之间,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导电端子包括显露于插槽的接触部与露出绝缘本体的导接部,一附加端子设于绝缘本体且包括键扣部、第三接触部及第三导接部,键扣部对应插槽设置且用于防呆,在纵长方向,键扣部与其一侧相邻的第一端子的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与其另一侧相邻的第二端子的接触部之间的距离,第三接触部显露于插槽且位于键扣部与其一侧相邻的第一端子的接触部之间,第三导接部露出绝缘本体,利用原有的卡缘连接器的区域增设附加端子的第三接触部,用以传输所需的信号且节省空间。

Description

卡缘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缘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指一种在原有空间增设附加端子的卡缘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卡缘连接器通常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设于绝缘本体的多个端子,绝缘本体包括相对的两个侧壁及设于两个侧壁之间的一插槽,绝缘本体于插槽内凸伸一防呆部,防呆部将插槽沿纵长方向分为一长槽与一短槽,多个端子设于侧壁且具有显露于长槽的接触部和显露于短槽的导接部,接触部、导接部用以与一对接电子卡导接,每一端子还包括一焊脚,用以与一电路板导接,在纵长方向上,防呆部与其一侧相邻的接触部的距离小于防呆部与其另一侧相邻的导接部的距离,使得侧壁在防呆部与其一侧相邻的导接部之间有一片未设有任何端子的空白区域,防呆部上覆盖有一键扣部,用以与对接电子卡上的缺口配合,键扣部向下延伸一固定脚与电路板固定。但是,随着对接电子卡和电路板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卡缘连接器除了原有的信号传输外,还需要传输其他所需的附加信号,此时,就需要扩大原有卡缘连接器的尺寸或者在电路板上单独建立一个新的连接器,占用了电路板上的多余空间,导致电路板的尺寸过大,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集成的电子产品过大也会导致客户体验感不佳。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卡缘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卡缘连接器原有空间的基础上增设附加端子的卡缘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提供空间的利用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包括横向相对的两个侧壁、在横向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一插槽及位于所述插槽的一防呆部;多个导电端子,设于至少一个所述侧壁,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多个第一端子和多个第二端子,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一第一接触部与一第一导接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于所述防呆部在纵长方向的一侧显露于所述插槽,所述第一导接部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纵长方向垂直于横向方向,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一第二接触部与一第二导接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于所述防呆部在纵长方向的另一侧显露于所述插槽,所述第二导接部露出所述绝缘本体,针对位于同一个所述侧壁上的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而言,在纵长方向上,所述防呆部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距离;一附加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附加端子包括一键扣部、至少一第三接触部及至少一第三导接部,所述键扣部覆盖所述防呆部,所述第三接触部显露于所述插槽,且在纵长方向上位于所述防呆部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端子之间,所述第三导接部露出所述绝缘本体。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对接面,自所述对接面沿一插接方向凹陷形成所述插槽,插接方向垂直于纵长方向与横向方向,所述键扣部包括一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一保护片,所述连接部覆盖于所述防呆部面向所述对接面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护片位于所述防呆部在纵长方向上面向所述第一端子的一侧,自所述第一保护片延伸形成至少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具有所述第三接触部。
进一步,多个所述导电端子设于两个所述侧壁,每一所述侧壁均设有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所述第一保护片的横向两侧各延伸形成所述弹性臂。
进一步,所述弹性臂包括自所述第一保护片朝向所述第一端子方向弯折延伸的一第一臂及自所述第一臂在远离所述第一保护片的一端朝向所述对接面延伸形成的一第二臂,所述第三接触部设于所述第二臂上。
进一步,自所述第一保护片在插接方向上朝远离所述对接面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导接部。
进一步,所述键扣部包括自所述连接部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二保护片,所述第二保护片位于所述防呆部在纵长方向上面向所述第二端子的一侧,使所述键扣部呈倒U形,所述第二保护片在横向方向上的至少一侧凸伸入至少一个所述侧壁。
进一步,所述第一保护片与所述第二保护片中的至少一者延伸形成所述第三导接部。
进一步,至少一个所述侧壁设有一限位槽与一让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让位槽位于所述防呆部的纵向两侧,且与所述防呆部连接,所述限位槽、所述让位槽均与所述插槽连通,所述限位槽在纵长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让位槽在纵长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弹性臂收容于所述让位槽,所述第二保护片在横向方向上凸伸入所述限位槽,且在纵长方向上受到所述限位槽的限位。
进一步,所述第一保护片包括自所述连接部在所述插接方向上朝远离所述对接面的方向依次延伸形成的一第一部分和一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弹性臂自所述第二部分弯折延伸形成。
进一步,同一个所述侧壁的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三接触部均凸伸入所述插槽中,且三者在横向方向上凸伸入所述插槽中的深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三接触部在插接方向上的高度相等,插接方向垂直于纵长方向与横向方向。
进一步,所述附加端子为电源端子。
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包括横向相对的两个侧壁及在横向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一插槽;多个导电端子,设于至少一个所述侧壁,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多个第一端子和多个第二端子,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包括显露于所述插槽的一第一接触部与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一导接部,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包括显露于所述插槽的一第二接触部与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二导接部;一附加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附加端子包括一键扣部、至少一第三接触部及至少一第三导接部,所述键扣部对应所述插槽设置,用于防呆,所述键扣部在纵长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纵长方向垂直于横向方向,针对位于同一个所述侧壁上的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而言,在纵长方向上,所述键扣部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接触部显露于所述插槽且位于所述键扣部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所述第三导接部露出所述绝缘本体。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对接面,自所述对接面沿一插接方向凹陷形成所述插槽,插接方向垂直于纵长方向与横向方向,所述键扣部包括一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的纵向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一保护片和一第二保护片,使所述键扣部呈倒U形,所述第一保护片在纵长方向上较所述第二保护片靠近所述第一接触部,自所述第一保护片延伸形成至少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具有所述第三接触部。
进一步,所述第三接触部和所述第三导接部与所述第一保护片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保护片在横向方向凸伸入两个所述侧壁,所述第一保护片在插接方向上朝远离所述对接面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导接部。
进一步,所述附加端子为电源端子。
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电子卡,所述电子卡包括一插接部及设于所述插接部的一缺口,所述插接部在横向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呈一排设置的多个第一导电片、多个第二导电片和至少一个附加导电片,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片和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片在纵长方向位于所述缺口的相对两侧,纵长方向垂直于横向方向,所述缺口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导电片之间的距离大于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二导电片之间的距离,所述附加导电片在纵长方向位于所述缺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导电片之间;一卡缘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至少一排导电端子和一附加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对接面及自所述对接面沿插接方向凹陷形成的一插槽,插接方向垂直于横向方向和纵长方向,所述插接部沿插接方向插入所述插槽,一排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多个第一端子和多个第二端子,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包括在横向方向上显露于所述插槽的一第一接触部与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一导接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片导接,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在插接方向上显露于所述插槽的一第二接触部与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二导接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电片导接,所述附加端子包括一键扣部、至少一第三接触部及至少一第三导接部,所述键扣部对应所述插槽设置且与所述缺口配合,所述第三接触部在横向方向上显露于所述插槽且与所述附加导电片导接,所述第三导接部露出所述绝缘本体;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一接点、多个第二接点及至少一第三接点,所述第一导接部与所述第一接点导通,所述第二导接部与所述第二接点导通,所述第三导接部与所述第三接点导通。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位于所述插槽内的一防呆部,所述防呆部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距离,所述键扣部包括一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一保护片,所述连接部覆盖于所述防呆部面向所述对接面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护片位于所述防呆部在纵长方向上面向所述第一端子的一侧,自所述第一保护片延伸形成至少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接触部。
进一步,所述附加端子为电源端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卡缘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附加端子的所述键扣部覆盖所述防呆部,以与一电子卡的缺口配合,用以防呆,且可保护所述防呆部,所述防呆部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距离,所述附加端子的所述第三接触部在纵长方向上位于所述防呆部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端子之间,即利用原有卡缘连接器的所述防呆部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空白区域增设所述附加端子的所述第三接触部,用以传输所需的信号,无需在原有的卡缘连接器上再增加空间,也无需在电路板上增设额外的连接器,使原有的卡缘连接器上未被利用的空间得以利用,既节约能源、降低制造成本,也使卡缘连接器趋于小型化发展。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键扣部对应所述插槽设置,以与一电子卡的缺口配合,用于防呆,在纵长方向上,所述键扣部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接触部位于所述键扣部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即利用原有卡缘连接器的所述键扣部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空白区域增设所述附加端子的所述第三接触部,用以传输所需的信号,无需在原有的卡缘连接器上再增加空间,也无需在电路板上增设额外的连接器,使原有的卡缘连接器上未被利用的空间得以利用,既节约能源、降低制造成本,也使卡缘连接器趋于小型化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卡缘连接器与一电子卡、与一电路板对接前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电子卡仅显示局部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卡缘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中的附加端子的立体图;
图5为图1中卡缘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沿B-B线剖切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图7与一电子卡、与一电路板对接后的示意图;
图9为图5沿C-C线剖切后的剖视图;
图10为图5沿D-D线剖切后的剖视图;
图11为图5沿E-E线剖切后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卡缘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2中F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图12沿G-G线剖切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402034325000006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缘连接器100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定义一纵长方向、一横向方向与一插接方向,所述纵长方向、所述横向方向及所述插接方向两两相互垂直,所述纵长方向用X轴表示,所述横向方向用Y轴表示,所述插接方向用Z轴表示。
如图1至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缘连接器100的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缘连接器100为直立式,故插接方向即是上下方向,所述卡缘连接器100 用于供一电子卡200沿所述插接方向向下插接,且向下导接至一电路板300。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卡缘连接器100可以为卧式、或者沉板式,也可以根据需要与其他种类的电子元件进行导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插接方向可以是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这是以所述电路板300水平放置为参考的。
如图3所示,所述卡缘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多个导电端子2、一附加端子3及两个耳扣4,多个所述导电端子2和所述附加端子3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两个所述耳扣4枢接于所述绝缘本体1在纵长方向的相对两端,用以锁扣所述电子卡200。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耳扣4可以仅设有一个且枢接于所述绝缘本体1在纵长方向的一端,或者所述卡缘连接器100不设置所述耳扣4。
如图3、图5和图8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两个侧壁11、一底壁12及一插槽 13,两个所述侧壁11在横向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底壁12在横向方向上连接两个所述侧壁11,两个所述侧壁11之间限定出位于所述底壁12上方的所述插槽13。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一对接面14,所述插槽13自所述对接面14沿所述插接方向向下凹陷形成,从而形成所述侧壁11及所述底壁12,所述插槽13用以供所述电子卡200插入。所述绝缘本体1于所述插槽13内设有一防呆部15,所述防呆部15将所述插槽13沿纵长方向分隔成两个区域。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每一所述侧壁11包括一限位槽111及一让位槽112,所述限位槽111与所述让位槽112位于所述防呆部15的纵长方向的相对两侧,且分别与所述防呆部15在纵长方向上连接,所述限位槽111、所述让位槽112均与所述插槽13 在横向方向上连通,所述限位槽111在纵长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让位槽112在纵长方向上的宽度,所述限位槽111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等于所述让位槽112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底壁12包括一穿孔121,所述穿孔121在所述插接方向位于所述让位槽112的下方。
如图5和图6所示,多个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多个第一端子21和多个第二端子22,所述附加端子3在纵长方向位于多个所述第一端子21和多个所述第二端子22之间,多个所述导电端子2设于两个所述侧壁11,每一所述侧壁11均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端子21 与多个所述第二端子22。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端子21与多个所述第二端子22 在纵长方向位于所述防呆部15的相对两侧,即多个所述第一端子21在纵长方向位于所述防呆部15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端子22在纵长方向上位于所述防呆部15的另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在其中一个所述侧壁11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端子21和多个所述第二端子22,或者一个所述第一端子21与一个所述第二端子22。
如图8和图10所示,每一所述第一端子21包括一第一固定部211、一第一接触部212与一第一导接部213,所述第一固定部211用以固定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所述第一接触部212较所述第一固定部211靠近所述对接面14设置,且在横向方向上显露于所述插槽13,所述第一接触部212用以与所述电子卡200导接,所述第一导接部213 露出所述绝缘本体1,用以与所述电路板300导通。
如图8和图11所示,每一所述第二端子22包括一第二固定部221、一第二接触部222与一第二导接部223,所述第二固定部221用以固定至对应的所述侧壁11,所述第二接触部222较所述第二固定部221靠近所述对接面14设置,且在横向方向上显露于所述插槽13,所述第二接触部222用以与所述电子卡200导接,所述第二导接部223 露出所述绝缘本体1,用以与所述电路板300导接。
如图7所示,针对位于同一个所述侧壁11上的所述第一端子21与所述第二端子22而言,在纵长方向上,所述防呆部15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2之间的距离 D1大于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二接触部222之间的距离D2。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附加端子3为电源端子,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将所述附加端子3设为接地端子或信号端子。
如图4、图6和图8所示,所述附加端子3为金属板材冲压成型,所述附加端子3 包括一键扣部31、至少一弹性臂32及至少一第三导接部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键扣部31覆盖在所述防呆部15外,所述弹性臂32设有两个,以使所述电子卡200受到所述附加端子3两个所述弹性臂32朝向彼此的夹持力,从而受力均衡,两个所述弹性臂 32自所述键扣部31的横向两侧朝向所述第一端子21延伸形成,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插槽 13的横向两侧,所述弹性臂32收容于对应的所述让位槽112,且与所述电子卡200接触,所述第三导接部33设有一个,且自所述键扣部31向下延伸露出所述绝缘本体1,与所述电路板300电性导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32可以仅设有一个,一个所述弹性臂32自所述键扣部31的横向一侧朝向所述第一端子21延伸形成,对应的仅在一个所述侧壁11上设置所述让位槽112。所述弹性臂32也可以根据需要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弹性臂32自所述键扣部31的横向一侧朝向所述第一端子21延伸形成,所述插槽13同一侧的多个所述弹性臂32可以收容于同一个所述让位槽112。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接部33也可以根据需要设有两个或多个。
如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键扣部31包括一连接部311、一第一保护片312及一第二保护片313,所述连接部311覆盖于所述防呆部15面向所述对接面14 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护片312自所述连接部311在纵长方向的一侧沿所述插接方向朝远离所述对接面14的方向弯折延伸入所述让位槽112,且覆盖所述防呆部15面向所述第一端子21的一侧,所述第二保护片313自所述连接部311在纵长方向的另一侧沿所述插接方向朝远离所述对接面14的方向弯折延伸入所述限位槽111,且覆盖所述防呆部 15面向所述第二端子22的一侧,使所述键扣部31呈倒U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键扣部31可以仅包括连接部311和自所述连接部311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一保护片 312,使所述键扣部31呈倒L形。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自所述第一保护片312的横向两侧朝向所述第一端子21延伸形成两个所述弹性臂32。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32也可以自所述连接部311朝向所述第一端子21弯折延伸形成。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自所述第一保护片312在插接方向上朝远离所述对接面14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导接部33。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接部33可以自所述第二保护片313或者所述连接部311两者中的一者在插接方向上朝远离所述对接面 14的方向延伸且超过所述绝缘本体1,或者,多个所述第三导接部33自所述第一保护片312、所述第二保护片313、所述连接部311三者中的任意两者或三者向下延伸形成。
如图3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片313在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均凸伸入两个所述侧壁11上的两个所述限位槽111,且在纵长方向上受到所述限位槽111 的限位。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将所述第二保护片313在横向方向上的一侧凸伸入一个所述侧壁11。
如图4、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保护片312包括一第一部分3121和一第二部分3122,所述第一部分3121自所述连接部311在插接方向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部分 3122自所述第一部分3121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三导接部33自所述第二部分3122向下延伸且穿过所述穿孔121,所述第二部分3122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 3121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两个所述弹性臂32自所述第二部分3122的横向两侧弯折延伸形成,如此可以在保证所述第一部分3121在横向方向上具有足够的宽度覆盖所述防呆部15的情况下,便于所述弹性臂32自所述第二部分3122弯折成型,也节约金属板材的用料。
如图4、图6、图7和图9所示,每一所述弹性臂32包括一第一臂321和一第二臂 322,所述第一臂321自所述第一保护片312朝向所述第一端子21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二臂322自所述第一臂321在远离所述第一保护片312的一端朝向所述对接面14延伸形成,如此可以增加所述弹性臂32的长度,从而增加弹性,减小受力疲乏的风险,所述第二臂322包括至少一第三接触部3221,所述第三接触部3221在横向方向上显露于所述插槽13,用以与所述电子卡200导接,所述第三接触部3221在纵长方向上位于所述防呆部15/所述键扣部31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端子21之间,同一个所述侧壁 11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2、所述第二接触部222、所述第三接触部3221均在横向方向上凸伸入所述插槽13中,且三者在横向方向上凸伸入所述插槽13中的深度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臂322仅包括一个所述第三接触部3221,且所述第一接触部212、所述第二接触部222、所述第三接触部3221在插接方向上的高度相等,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臂322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第三接触部3221。
如图2和图8所示,所述电子卡200包括一插接部5及设于所述插接部5的一缺口51,所述插接部5在横向方向的每一侧均设有呈一排设置的多个第一导电片52、多个第二导电片53和至少一个附加导电片54,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片52和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片 53在纵长方向位于所述缺口51的相对两侧,即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片52均位于所述缺口 51在纵长方向上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片53均位于所述缺口51在纵长方向上的另一侧。所述缺口51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导电片52之间的距离D5大于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二导电片53之间的距离D6,所述附加导电片54在纵长方向位于所述缺口 51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导电片52之间,每一所述第一接触部212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片52导接,每一所述第二接触部222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电片53导接,所述第三接触部3221与对应的所述附加导电片54电性导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5在所述横向方向的每一侧设有一个所述附加导电片54。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插接部5 横向方向的每一侧设有多个所述附加导电片54,与自所述第一保护片312的横向方向的一侧延伸形成的多个所述弹性臂32一一对应导接;或者在所述插接部5横向方向的每一侧设有一个所述附加导电片54,与自所述第一保护片312的横向方向的一侧延伸形成的多个所述弹性臂32对应导接。
如图1和图8所示,所述电路板300包括多个第一接点6、多个第二接点7及至少一第三接点8,多个所述第一接点6与多个所述第二接点7在纵长方向位于所述第三接点8的相对两侧,多个所述第一导接部213与多个所述第一接点6一一对应导通,多个所述第二导接部223与多个所述第二接点7一一对应导通,所述第三导接部33与所述第三接点8导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点6与所述第二接点7均为设于所述电路板300上表面的垫片,所述第一导接部213与所述第二导接部223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接点6与所述第二接点7的垫片表面焊接,所述第三接点8为沿所述插接方向贯穿所述电路板300的导电通孔,所述第三导接部33穿过所述导电通孔并与所述电路板300导通。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点6与所述第二接点7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导电通孔,所述第一导接部213与所述第二导接部223分别穿过该导电通孔并与所述电路板300 导通,所述第三接点8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所述电路板300上的垫片,所述第三导接部33以表面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三接点8导接。
如图12至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缘连接器100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插槽13内未设有防呆部15,每一所述侧壁11 上设置的所述限位槽111与所述让位槽112两者的下部彼此间隔设置,两者的上部在纵长方向上彼此连通,所述键扣部31位于所述插槽13,将所述插槽13在纵长方向上分为长短不一的两个区域,所述键扣部31用于防呆,所述键扣部31在纵长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端子21与所述第二端子22之间,针对位于同一个所述侧壁11上的所述第一端子 21与所述第二端子22而言,在纵长方向上,所述键扣部31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2之间的距离D3大于其与另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二接触部222之间的距离D4。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上述区别,其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卡缘连接器100及连接器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附加端子3的所述键扣部31覆盖所述防呆部15,以与一电子卡200的缺口51配合,用以防呆,且可保护所述防呆部15,所述防呆部15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2之间的距离大于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二接触部222之间的距离,所述附加端子3的所述第三接触部3221在纵长方向上位于所述防呆部15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端子21之间,即利用原有卡缘连接器100的所述防呆部15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端子21之间的空白区域增设所述附加端子3的所述第三接触部3221,用以传输所需的信号,无需在原有的卡缘连接器100上再增加空间,也无需在电路板300上增设额外的连接器,使原有的卡缘连接器100上未被利用的空间得以利用,既节约能源、降低制造成本,也使卡缘连接器100趋于小型化发展。
2.所述键扣部31对应所述插槽13设置,以与一电子卡200的缺口51配合,用于防呆,在纵长方向上,所述键扣部31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2之间的距离大于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二接触部222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接触部3221位于所述键扣部31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2之间,即利用原有卡缘连接器100的所述键扣部31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端子21之间的空白区域增设所述附加端子3的所述第三接触部3221,用以传输所需的信号,无需在原有的卡缘连接器100上再增加空间,也无需在电路板300上增设额外的连接器,使原有的卡缘连接器100上未被利用的空间得以利用,既节约能源、降低制造成本,也使卡缘连接器100趋于小型化发展。
3.所述键扣部31包括所述连接部311及自所述连接部311的纵向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所述第一保护片312和所述第二保护片313,使所述键扣部31呈倒U形,具有所述第三接触部3221的所述弹性臂32和所述第三导接部33分别自所述第一保护片312延伸形成,使所述附加端子3的导电路径仅通过所述第一保护片312,而无需通过所述第二保护片313和所述连接部311,导电路径尽可能短,更有利于所述附加端子3的信号传输,另外,当所述键扣部31套设在所述防呆部15外时,可防止所述防呆部15磨损。
4.所述附加端子3为电源端子,用以传输电源信号,既能满足所述电子卡200与所述电路板300之间较大电源的需求,也能节省单独设置新的电源连接器的空间。
5.同一个所述侧壁11的所述第一接触部212、所述第二接触部222、所述第三接触部 3221均凸伸入所述插槽13中,且三者在横向方向上凸伸入所述插槽13中的深度相同,当所述电子卡200插入所述插槽13中,所述第一接触部212、所述第二接触部222、所述第三接触部3221分别给予所述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二导电片和所述附加导电片大致相同的力,防止接触不良。
6.所述限位槽111在纵长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让位槽112在纵长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一保护片312延伸形成的所述弹性臂32收容于所述让位槽112,所述第二保护片 313在横向方向上凸伸入所述限位槽111,且在纵长方向上受到所述限位槽111的限位,使所述附加端子3稳定地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包括横向相对的两个侧壁、在横向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一插槽及位于所述插槽的一防呆部;
多个导电端子,设于至少一个所述侧壁,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多个第一端子和多个第二端子,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一第一接触部与一第一导接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于所述防呆部在纵长方向的一侧显露于所述插槽,所述第一导接部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纵长方向垂直于横向方向,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一第二接触部与一第二导接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于所述防呆部在纵长方向的另一侧显露于所述插槽,所述第二导接部露出所述绝缘本体,针对位于同一个所述侧壁上的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而言,在纵长方向上,所述防呆部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距离;
一附加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附加端子包括一键扣部、至少一第三接触部及至少一第三导接部,所述键扣部覆盖所述防呆部,所述第三接触部显露于所述插槽,且在纵长方向上位于所述防呆部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端子之间,所述第三导接部露出所述绝缘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对接面,自所述对接面沿一插接方向凹陷形成所述插槽,插接方向垂直于纵长方向与横向方向,所述键扣部包括一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一保护片,所述连接部覆盖于所述防呆部面向所述对接面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护片位于所述防呆部在纵长方向上面向所述第一端子的一侧,自所述第一保护片延伸形成至少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具有所述第三接触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电端子设于两个所述侧壁,每一所述侧壁均设有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所述第一保护片的横向两侧各延伸形成所述弹性臂。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包括自所述第一保护片朝向所述第一端子方向弯折延伸的一第一臂及自所述第一臂在远离所述第一保护片的一端朝向所述对接面延伸形成的一第二臂,所述第三接触部设于所述第二臂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保护片在插接方向上朝远离所述对接面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导接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扣部包括自所述连接部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二保护片,所述第二保护片位于所述防呆部在纵长方向上面向所述第二端子的一侧,使所述键扣部呈倒U形,所述第二保护片在横向方向上的至少一侧凸伸入至少一个所述侧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片与所述第二保护片中的至少一者延伸形成所述第三导接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侧壁设有一限位槽与一让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让位槽位于所述防呆部的纵向两侧,且与所述防呆部连接,所述限位槽、所述让位槽均与所述插槽连通,所述限位槽在纵长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让位槽在纵长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弹性臂收容于所述让位槽,所述第二保护片在横向方向上凸伸入所述限位槽,且在纵长方向上受到所述限位槽的限位。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片包括自所述连接部在所述插接方向上朝远离所述对接面的方向依次延伸形成的一第一部分和一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弹性臂自所述第二部分弯折延伸形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所述侧壁的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三接触部均凸伸入所述插槽中,且三者在横向方向上凸伸入所述插槽中的深度相同。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三接触部在插接方向上的高度相等,插接方向垂直于纵长方向与横向方向。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端子为电源端子。
13.一种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包括横向相对的两个侧壁及在横向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的一插槽;
多个导电端子,设于至少一个所述侧壁,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多个第一端子和多个第二端子,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包括显露于所述插槽的一第一接触部与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一导接部,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包括显露于所述插槽的一第二接触部与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二导接部;
一附加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附加端子包括一键扣部、至少一第三接触部及至少一第三导接部,所述键扣部对应所述插槽设置,用于防呆,所述键扣部在纵长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纵长方向垂直于横向方向,针对位于同一个所述侧壁上的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而言,在纵长方向上,所述键扣部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接触部显露于所述插槽且位于所述键扣部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所述第三导接部露出所述绝缘本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对接面,自所述对接面沿一插接方向凹陷形成所述插槽,插接方向垂直于纵长方向与横向方向,所述键扣部包括一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的纵向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一保护片和一第二保护片,使所述键扣部呈倒U形,所述第一保护片在纵长方向上较所述第二保护片靠近所述第一接触部,自所述第一保护片延伸形成至少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具有所述第三接触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触部和所述第三导接部与所述第一保护片相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片在横向方向凸伸入两个所述侧壁,所述第一保护片在插接方向上朝远离所述对接面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导接部。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端子为电源端子。
18.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子卡,所述电子卡包括一插接部及设于所述插接部的一缺口,所述插接部在横向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呈一排设置的多个第一导电片、多个第二导电片和至少一个附加导电片,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片和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片在纵长方向位于所述缺口的相对两侧,纵长方向垂直于横向方向,所述缺口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导电片之间的距离大于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二导电片之间的距离,所述附加导电片在纵长方向位于所述缺口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导电片之间;
一卡缘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至少一排导电端子和一附加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对接面及自所述对接面沿插接方向凹陷形成的一插槽,插接方向垂直于横向方向和纵长方向,所述插接部沿插接方向插入所述插槽,一排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多个第一端子和多个第二端子,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包括在横向方向上显露于所述插槽的一第一接触部与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一导接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片导接,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在插接方向上显露于所述插槽的一第二接触部与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第二导接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电片导接,所述附加端子包括一键扣部、至少一第三接触部及至少一第三导接部,所述键扣部对应所述插槽设置且与所述缺口配合,所述第三接触部在横向方向上显露于所述插槽且与所述附加导电片导接,所述第三导接部露出所述绝缘本体;
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一接点、多个第二接点及至少一第三接点,所述第一导接部与所述第一接点导通,所述第二导接部与所述第二接点导通,所述第三导接部与所述第三接点导通。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位于所述插槽内的一防呆部,所述防呆部与其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与其另一侧相邻的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距离,所述键扣部包括一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弯折延伸形成的一第一保护片,所述连接部覆盖于所述防呆部面向所述对接面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护片位于所述防呆部在纵长方向上面向所述第一端子的一侧,自所述第一保护片延伸形成至少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接触部。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端子为电源端子。
CN202222170126.6U 2022-08-17 2022-08-17 卡缘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218677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0126.6U CN218677627U (zh) 2022-08-17 2022-08-17 卡缘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0126.6U CN218677627U (zh) 2022-08-17 2022-08-17 卡缘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7627U true CN218677627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54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70126.6U Active CN218677627U (zh) 2022-08-17 2022-08-17 卡缘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7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90920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US7402084B2 (en) Compati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EP1825573B1 (en) Connector guide with latch and connectors therefor
US6464542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small profile
US7241157B2 (en) Modular jack with a detective switch
US7097507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hell
TWI778380B (zh) 電連接裝置及端子
US20050112952A1 (en) Power jack connector
US2005004292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hielding plates
CN110718790B (zh) 电连接器
US2007020768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80248695A1 (en) Modular jack with improved grounding member
US11791580B2 (en) Plug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2005009591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US20070197070A1 (en) Connector
US7938687B2 (en) Compact stacked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CN218677627U (zh) 卡缘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US20030100226A1 (en) Card connector
US8183155B1 (en) Lower profile connector assembly
US646120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6780063B2 (en) Wire connected modular jack and assembling method
US744547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housing
US2005004289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747012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14384792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