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7274U - 一种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7274U
CN218677274U CN202222784552.9U CN202222784552U CN218677274U CN 218677274 U CN218677274 U CN 218677274U CN 202222784552 U CN202222784552 U CN 202222784552U CN 218677274 U CN218677274 U CN 218677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protection circuit
positive electrode
rechargeable battery
plastic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845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劲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ongtianh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ongtianh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ongtianh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ongtianh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845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7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7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7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包括:可循环充电电芯、外壳组件、正电极、塑料帽、负极导通件、USB母座及保护电路板,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封装于所述外壳组件之中,所述保护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的上方;所述USB母座设置于所述保护电路板的一侧,所述正电极穿过所述塑料帽与所述保护电路板相连接;所述负极导通件与所述保护电路板相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的侧壁;所述塑料帽与所述外壳组件嵌套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整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以便使得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并且很好地设计了其配套的保护电路板,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及品质,为实现多功能集成和智能控制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循环充电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可循环充电电池普遍采用的是充电座实现充电,在实际应用中,除了电池之外,还需要另外配置一个专门的充电座,进而导致使用并不方便。另外,现有的可循环充电电池,如标准的18650电池中,其外形尺寸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应用范围极广,但是这种标准的18650电池并没有配置合理高效的保护电路板,整体结构设计有待改进,进而导致在生产的时候,各部件的连接可靠性能低,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品质均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优化了整体结构设计的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进而能够提高其连接的可靠性能,并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品质。
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包括:可循环充电电芯、外壳组件、正电极、塑料帽、负极导通件、USB母座以及保护电路板,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封装于所述外壳组件之中,所述保护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的上方,并与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相连接;所述USB母座设置于所述保护电路板的一侧,所述正电极穿过所述塑料帽与所述保护电路板相连接;所述负极导通件与所述保护电路板相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的侧壁;所述塑料帽设置于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和保护电路板的上方,并与所述外壳组件嵌套连接,所述塑料帽与所述USB母座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USB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护电路板包括集成芯片和电感,所述集成芯片设置于所述保护电路板的另一侧,所述电感设置于所述USB母座和集成芯片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护电路板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设置于所述集成芯片的两端,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护电路板还包括LED指示灯,所述塑料帽为透明塑料帽;所述USB母座包括TYPE-C与Micro-USB系列的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护电路板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正电极和负极导通件相连接的正极焊盘和负极焊盘,所述负极焊盘设置于所述保护电路板的一端边缘,所述正极焊盘设置于所述保护电路板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正电极的下部包括固定件和正极导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塑料帽卡扣连接,所述正极导通件穿过所述塑料帽与所述保护电路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塑料帽的中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正电极的正极安装座,所述正极安装座的外侧设置有固定件安装槽和导通件安装槽,所述固定件安装槽的位置与所述固定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通件安装槽的位置与所述正极导通件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正极导通件穿过所述导通件安装槽后折弯连接至所述正极焊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壳组件包括PVC热缩膜和钢壳,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设置于所述钢壳中,所述PVC热缩膜设置于所述钢壳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壳组件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设置于所述限位台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对可循环充电电池的整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以便使得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并且还能够在不改变18650电池的外形尺寸基础上,很好地设计了其配套的保护电路板,保证了产品电连接性能的可靠性,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品质,为实现可循环电池的多功能集成以及智能控制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侧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保护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俯视视角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1-可循环充电电芯;2-外壳组件;201-PVC热缩膜;202-钢壳;203-限位台阶;3-正电极;301-固定件;302-正极导通件;4-塑料帽;401-USB口;402-正极安装座;403-固定件安装槽;404-导通件安装槽;5-负极导通件;6-USB母座;7-保护电路板;701-集成芯片;702-电感;703-第一电阻;704-第二电阻;705-第一电容;706-第二电容;707-LED指示灯;708-正极焊盘;709-负极焊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包括:可循环充电电芯1、外壳组件2、正电极3、塑料帽4、负极导通件5、USB母座6以及保护电路板7,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1封装于所述外壳组件2之中,所述保护电路板7设置于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1的上方,并与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1相连接;所述USB母座6设置于所述保护电路板7的一侧,所述正电极3穿过所述塑料帽4与所述保护电路板7相连接;所述负极导通件5与所述保护电路板7相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1的侧壁;所述塑料帽4设置于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1和保护电路板7的上方,并与所述外壳组件2嵌套连接,所述塑料帽4与所述USB母座6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USB口401。所述USB母座6包括且不限于TYPE-C与Micro-USB系列的连接器。
本实施例所述可循环充电电池优选指的是型号为18650的可循环充电电池,所述USB母座6优选指的是TYPE-C的USB母座,进而实现TYPE-C的18650可充电电池。本实施例优化了18650电池的整体结构设计,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先将可循环充电电芯1(如锂电池电芯)的正负极导针插入至所述保护电路板7中进行焊接,然后将所述负极导通件5焊接至所述保护电路板7的负极焊盘709上,以实现后续的电池负极导通,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负极导通件5设置于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1的侧壁,所述正电极3穿过所述塑料帽4与所述保护电路板7的正极焊盘相连接,进而合理且高效地利用了18650电池的有限空间。所述保护电路板7设置于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1的上方,且可循环充电电芯1和保护电路板7之间优选还设置有保护板垫片,以便实现隔离和保护的作用。所述塑料帽4与所述外壳组件2嵌套连接,如图7所示,保证了产品的封装可靠性之外,还很好地满足了18650电池现有的尺寸要求。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保护电路板7包括集成芯片701和电感702,所述集成芯片701设置于所述保护电路板7的另一侧,以便利用远离所述USB母座6一侧的空间设置用于实现控制和管理的集成IC,所述电感702设置于所述USB母座6和集成芯片701之间,以优化所述保护电路板7的结构设计。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保护电路板7还包括第一电阻703、第二电阻704、第一电容705以及第二电容706,所述第一电容705和第二电容706设置于所述集成芯片701的两端,所述第一电阻703和第二电阻704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容705和第二电容706的外侧,所述第一电阻703和第二电阻704的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705和第二电容706的位置相错位,以合理利用所述保护电路板7的有限空间,便于分别在所述集成芯片701的两端实现阻容电路设计,与所述集成芯片701和电感702相配合,便于为恒压输出、充电管理与保护、过充保护、过放保护以及过流保护等多功能集成以及智能控制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本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且可靠,空间利用率高。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保护电路板7还包括LED指示灯707,所述塑料帽4为透明塑料帽。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在充电的时候,通过所述LED指示灯707和透明塑料帽直接看到灯光的闪烁效果,便于更好地观察到可循环充电电池的充电状况。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保护电路板7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正电极3和负极导通件5相连接的正极焊盘708和负极焊盘709,所述负极焊盘709设置于所述保护电路板7的一端边缘,所述正极焊盘708设置于所述保护电路板7的另一端,同样能够合理利用所述保护电路板7的两端位置,并尽量减少所需要的走线距离。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正电极3的下部包括固定件301和正极导通件302,所述固定件301用于与所述塑料帽4之间实现限位固定作用,所述正极导通件302用于实现所述正电极3与正极焊盘708之间的导通连接,所述固定件301与所述塑料帽4卡扣连接,所述正极导通件302穿过所述塑料帽4与所述保护电路板7相连接,通过穿透和卡扣设计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塑料帽4的中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正电极3的正极安装座402,所述正电极3直接套设在所述正极安装座402上即可实现卡扣式的稳定连接,所述正极安装座40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件安装槽403和导通件安装槽404,所述固定件安装槽403为用于实现所述固定件301的穿透式卡扣连接的安装槽,优选的,所述固定件301的底部还可以设计为与所述固定件安装槽403相配套的倒扣结构,以便增加防呆设计;所述导通件安装槽404为用于实现所述正极导通件302的穿透设计的安装槽,所述固定件安装槽403的位置与所述固定件30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通件安装槽404的位置与所述正极导通件302的位置相对应。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正极导通件302穿过所述导通件安装槽404后折弯连接至所述正极焊盘708,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使得所述正极焊盘708的位置不占用所述保护电路板7的中央位置,优化其结构设计,并有利于焊接操作,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外壳组件2包括PVC热缩膜201和钢壳202,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1设置于所述钢壳202中,所述PVC热缩膜201设置于所述钢壳202的外侧。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外壳组件2的底部设置优选有限位台阶203,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1设置于所述限位台阶203上,所述限位台阶203指的是设置于所述外壳组件2的底部侧壁边上的圆环形台阶,台阶的高度可以预先设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1.0-2.0mm等可选的预设的高度。进而使得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1在所述外壳组件2的底部之上通过所述限位台阶203实现了预设高度的抬高,所述预设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设置于调整,通过这种抬高设计预留底部空隙,能够有效地避免所述可循环充电电池产生爆炸或着火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能。除此之外,可选的,本实施例所述外壳组件2的底部中间位置的厚度比所述限位台阶203的厚度薄,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得在可循环充电电池内部温度或压力过大的时候,在所述外壳组件2底部的中间位置实现鼓包泄压,而不是爆炸,也能够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对可循环充电电池的整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以便使得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并且还能够在不改变18650电池的外形尺寸基础上,很好地设计了其配套的保护电路板7,保证了产品电连接性能的可靠性,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品质,为实现可循环电池的多功能集成以及智能控制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循环充电电芯、外壳组件、正电极、塑料帽、负极导通件、USB母座以及保护电路板,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封装于所述外壳组件之中,所述保护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的上方,并与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相连接;所述USB母座设置于所述保护电路板的一侧,所述正电极穿过所述塑料帽与所述保护电路板相连接;所述负极导通件与所述保护电路板相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的侧壁;所述塑料帽设置于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和保护电路板的上方,并与所述外壳组件嵌套连接,所述塑料帽与所述USB母座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USB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板包括集成芯片和电感,所述集成芯片设置于所述保护电路板的另一侧,所述电感设置于所述USB母座和集成芯片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板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设置于所述集成芯片的两端,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板还包括LED指示灯,所述塑料帽为透明塑料帽;所述USB母座包括TYPE-C与Micro-USB系列的连接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板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正电极和负极导通件相连接的正极焊盘和负极焊盘,所述负极焊盘设置于所述保护电路板的一端边缘,所述正极焊盘设置于所述保护电路板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的下部包括固定件和正极导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塑料帽卡扣连接,所述正极导通件穿过所述塑料帽与所述保护电路板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帽的中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正电极的正极安装座,所述正极安装座的外侧设置有固定件安装槽和导通件安装槽,所述固定件安装槽的位置与所述固定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通件安装槽的位置与所述正极导通件的位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通件穿过所述导通件安装槽后折弯连接至所述正极焊盘。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包括PVC热缩膜和钢壳,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设置于所述钢壳中,所述PVC热缩膜设置于所述钢壳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可循环充电电芯设置于所述限位台阶上。
CN202222784552.9U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 Active CN218677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84552.9U CN218677274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84552.9U CN218677274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7274U true CN218677274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4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84552.9U Active CN218677274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72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63729B1 (ko) 전지모듈 인터페이스
CN110021775B (zh) 极芯、电池单元、电池模组及汽车
JP7049545B2 (ja) バスバープレート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
CN208225935U (zh) 电池模组的顶盖组件和电池模组
CN100521355C (zh) 可充式电池
KR101479607B1 (ko) 플렉서블한 전지 간 연결부를 갖는 엔블록 클립 형태의 리튬 이차전지 팩
KR101370144B1 (ko) 각형 리튬형 전지
CN218677274U (zh) 一种带保护电路板的可循环充电电池
CN104037882B (zh) 一种充电器
CN217589190U (zh) 二次电池、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13823867B (zh) 纽扣电池及用电装置
US11309722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with USB charging function
CN218216762U (zh) 一种可循环充电的电池
KR101514426B1 (ko) 커넥터,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배터리 팩의 조립 방법
CN201122632Y (zh) 可充式电池
CN218586264U (zh) 一种高性能充电电池
CN218586064U (zh) 一种可循环充电的aa电池
CN218215548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充电电池
CN213959791U (zh) 智能二阶段恒流限压式铅酸电池充电器
CN215955383U (zh) 锂离子电池
CN217035748U (zh) 一种9v可充电电池
KR20200076909A (ko) 조립 구조가 개선되고 멀티셀렉팅 기능의 배터리관리시스템을 포함한 배터리팩
CN212303742U (zh) 密封防水的可循环充电电池
CN212323051U (zh) 可快速装配的充电电池
CN220821867U (zh) 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锂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