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6891U - 控制盒及灯具 - Google Patents

控制盒及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6891U
CN218676891U CN202222130476.XU CN202222130476U CN218676891U CN 218676891 U CN218676891 U CN 218676891U CN 202222130476 U CN202222130476 U CN 202222130476U CN 218676891 U CN218676891 U CN 218676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key
thick
control box
ligh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3047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俊
吴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y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y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3047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6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6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6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盒及灯具,控制盒其包括盒体及设置于盒体上的按键板,所述盒体设有与按键板相装配的容置空间,所述按键板设置有至少一个按键区,每个所述的按键区包括薄壁区与厚壁区,薄壁区的壁厚小于厚壁区的壁厚,所述厚壁区对应的容置空间中设有导光密闭空间;所述导光密闭空间内,设有发光元件与用于触发控制信号的触控开关,所述薄壁区受力所产生的弹性形变联动厚壁区来改变与触控开关之间的距离而并作用于触控开关。控制盒的厚壁区受力改变与触控开关之间的距离,以触发触控开关,薄壁区可分散作用力,避免破坏按键板的结构,导光密闭空间可使发光元件将光线投射至按键上,使得按键发光,提高按键的辨识度。

Description

控制盒及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辅助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盒与配置了所述控制盒的灯具。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灯具作为主要的照明工作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灯具不再只是起到简单的照明作用,还可用于通过调节灯具的发光亮度、发光频率及发光颜色,以适应不同的环境。例如,夜晚阅读时,通过调节台灯的亮度,使得台灯发出的光的亮度,适于读者阅读,不伤害眼睛;或者,将多个LED灯组成灯带,通过调节灯带的发光频率或发光颜色,以烘托夜晚氛围。
目前,业内一般通过控制器控制灯具的发光亮度、频率及颜色,以便于调节灯具的发光时的亮度、频率及颜色,提高使用体验度。控制器上设有诸多按键,以通过触发按键驱动控制器执行相应的功能,从而控制灯具改变其发光亮度和/或频率和/或颜色。但是,因控制器一般体积较小,用户在触发控制器的按键时,一般会不自觉的施加相对于控制器的按键而言较大的按压力,从而破坏按键,使得控制器损坏。
而且,由于灯具通常在夜晚或昏暗的环境使用,用于控制灯具的控制器也对应在夜晚使用。为了用户可识别控制器上的各个按键,通常在控制器内部设置LED灯,以将按键设置于发光按键,以便于用户识别。但是,由于光的发散性,LED灯发出的光将会发散至整个控制器,使得整个控制器发光,从而使得用户难以识别控制器上的按键,不便于用户操作控制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而提供一种控制盒及灯具。
为满足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适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而提供一种控制盒,其包括盒体及设置于盒体上的按键板,所述盒体设有与按键板相装配的容置空间,所述按键板设置有至少一个按键区,每个所述的按键区包括薄壁区与厚壁区,薄壁区的壁厚小于厚壁区的壁厚,所述厚壁区对应的容置空间中设有导光密闭空间;所述导光密闭空间内,设有发光元件与用于触发控制信号的触控开关,所述薄壁区受力所产生的弹性形变联动厚壁区来改变与触控开关之间的距离并作用于触控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厚壁区在其与盒体相对的面设有第一挡光槽,所述盒体对应第一挡光槽设有第二挡光槽,第一挡光槽与第二挡光槽相插接,以构成所述导光密闭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密闭空间内还设有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包括导光柱与导光片,所述导光片与所述厚壁区相贴合,所述导光柱一端与所述触控开关相接,另一端所述厚壁区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按键区至少一面设有遮光层,所述遮光层镂空形成按键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多个,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触控开关周围,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分别用于发射相同颜色或不同颜色的光线。
具体的,所述导光片的形状大小与相对应的厚壁区的形状大小相对应。
具体的,所述第一挡光槽中设有对应所述导光件设有多个集光器,各集光器分别将光线反射至所述导光件。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盒中设有编码器及对应编码器的旋钮组件,所述旋钮组件包括旋钮和与旋钮相套接的固定圈,按键板对应旋钮设有安装孔,所述旋钮经安装孔设置于按键板上,各个所述的按键区环绕所述旋钮设置,所述编码器还包括与所述旋钮相套接的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上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口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口径,固定环在按键板的反面与安装孔相卡接。
具体的,所述盒体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分隔出所述容置空间以及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中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触控开关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隔板相贴合安装,所述隔板对应所述触控开关设有通孔以通向相应的导光密闭空间。
适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而提供一种灯具,包括如前一目的任意一项所述控制盒与至少一个发光单元,所述控制盒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和/或亮度和/或闪烁频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如下: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盒的按键板在按键区设置薄壁区与厚壁区,使得在按压设置有按键的厚壁区时,薄壁区受力弹性形变,使得厚壁区可改变与触控开关之间的距离向触控开关传递力矩触发触控开关,使得控制盒执行相应的命令。作用于厚壁区的按压力可分散至薄壁区上,以避免厚壁区和薄壁区受力过大而破坏按键板的结构,也使得按键板可承受较大的作用力而不会被破坏。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盒的中设有导光密闭空间,该导光密闭空间通过将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投射至设置于厚壁区上的按键中,使得按键可发光,以便于用户在夜晚识别按键,提高控制盒的操作便利度。且导光密闭空间可用于阻止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发射至控制盒之外,避免整个控制盒在夜晚发光,干扰用户识别按键,不利于用户辨别按键。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控制盒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控制盒的局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控制盒的部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控制盒的另一部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控制盒的再一部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实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盒,该控制盒用于控制灯具的发光亮度、频率及颜色。所述控制盒通过改变按键板不同区域的厚度,分散作用于按键板上的按压力,避免按键板受力过大而破坏控制盒;且将发光元件设置于控制盒的导光密闭空间之中,使得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只投射至按键,避免发光元件的发出的光发散至整个控制盒,降低按键的辨识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述控制盒100包括盒体110、设置于盒体110上的按键板120及设置于盒体110内的控制电路。
所述盒体110包括由多个侧壁112所围成的盒体空间,结合图2与图3,所述盒体空间通过设置于盒体110内的隔板111分隔为容置空间113与安装空间114,所述容置空间113用于安装按键板120,所述安装空间114用于安装控制盒100的控制电路。
所述按键板120嵌设于容置空间113中,且按键板120与隔板111相面向设置,具体言之,按键板120的反面122与隔板111的正面1111相面向设置,按键板120的正面121与隔板111的正面1111的朝向相同。
结合图1与图4,按键板120设有按键区129,所述按键区129包括薄壁区123与厚壁区124,薄壁区123与厚壁区124相接设置,按键板120在厚壁区124的厚度大于在薄壁区123的厚度,因厚壁区124与薄壁区123的厚度不同,使得薄壁区123相对于厚壁区124具有弹性特征,在对厚壁区124施加向隔板111的作用力时,使得薄壁区123可相对于厚壁区124产生弹性形变,改变厚壁区124相对于隔板111之间的距离,而不会破坏厚壁区124与薄壁区123的结构。所述厚壁区124的正面(也即是厚壁区124在按键板120的正面121的区域)上设有按键125,结合图2与图6,所述控制电路对应所述按键125在隔板111上设有触控开关142,所述触控开关142用于触发控制信号,驱动控制电路执行相应工作。
结合图2,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路板141,第一电路板141设置于安装空间114内,且第一电路板141与隔板111之间相平行,且相贴合设置。所述触控开关142凸出设置于第一电路板141上,隔板111对应所述触控开关142设有通孔(未示出),以便于凸出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41上的触控开关142穿越所述通孔,从而凸出于隔板111的正面1111,设置于容置空间113内。
具体言之,结合图1,所述按键125为设置于厚壁区124正面上的按键标识,通过对按键标识施加作用力,使得薄壁区123相对于厚壁区124产生弹性形变,使得厚壁区124的反面(也即是厚壁区124在按键板120的反面122的区域)与隔板111的正面1111之间的距离缩小,从而使得厚壁区124的反面与触控开关142相接触,触发所述触控开关142。优选的,所述按键标识为文字、符号、图形、数字中其中一项或其中多项相组合。
为了便于通过按键125触发所述触控开关142,且使得厚壁区124不会过度地靠近触控开关142,薄壁区123不会过度弹性形变,维持按键板120的结构稳定。结合图2与图5,在厚壁区124的反面与触控开关142之间设置导光件130,导光件130一端连接触控开关142,另一端连接厚壁区124的反面,以便于对按键125施加作用力时,薄壁区123相对于厚壁区124进行幅度较小的弹性形变,也即是说,厚壁区124与隔板111之间的距离轻微变化,便可通过导光件130触发所述触控开关142,使得用户对按键125施加较小的作用力便可触发触控开关142,避免用户对按键125施加较大的作用力,而使得薄壁区123相对于厚壁区124过度弹性形变,而破坏按键板120的结构。通过设置薄壁区123,按键板120受力而发生弹性变形的阈值变小,即用户对按键125施加较小的力,就可以使得按键板120发生变化变形以触动触控开关142,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具体言之,结合图5,所述导光件130包括导光柱131与导光片132,所述导光片132贴合于厚壁区124的反面,导光柱131的一端与导光片132相接,导光柱131的另一端与触控开关142的触点相接,以便于通过对按键125施加作用力,作用力依次经导光片132与导光柱131施加于触控开关142的触点,触发触控开关142,发出控制信号。优选的,所述导光片132的形状大小与相对应的厚壁区124的反面的形状大小相同,以便于导光片132紧密地粘贴于厚壁区124的反面上。
结合图4与图6,在厚壁区124的反面上设有第一挡光槽126,所述隔板111在其正面1111对应所述第一挡光槽126设有第二挡光槽115,结合图3,第一挡光槽126与第二挡光槽115相互插接,以在盒体110的容置空间113中形成密闭空间,称该密闭空间为导光密闭空间1131。
结合图6,所述触控开关142周围设有发光元件143,所述触控开关142与发光元件143设置于第二挡光槽115中,结合图3,导光件130设置于第一挡光槽126与第二挡光槽115之间,也即是说,触控开关142、发光元件143及导光柱131设置于所述导光密闭空间1131中。
所述第一挡光槽126与第二挡光槽115为不透光结构,从而使得由第一挡光槽126与第二挡光槽115相组合形成的导光密闭空间1131不会透光,发光元件143发出的光不会经导光密闭空间1131对外透射。
所述发光元件143设置于第一电路板141上,所述隔板111上设有通孔(未示出),以便于发光元件143穿越所述通孔,进入容置空间113,设置于隔板111上。优选的,所述发光元件143为LED灯。导光片132的形状与第一挡光槽123的槽底的形状大小相同。
结合图1,按键125为设置于按键板120上的透光结构,按键板120的除按键125之外的区域为不透光结构。所述导光件130的导光片132与导光柱131为透光结构。设置于触控按键125周围的发光元件143向导光柱131发射光线,光线经导光柱131与导光片132投射至设置于厚壁区124上的按键125,因按键125为设置于按键板120上的透光结构,光线可经按键125对外发射,也即是说,使得按键125发光,且按键板120的其他区域和盒体110不会被发光元件143发射的光线投射发光,以便于用户识别按键125,操作按键125,驱动控制盒100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板120为透明或半透明结构,按键板120的正面和/或反面上覆盖有一层遮光层,所述遮光层由不透光的材料制成。所述按键125通过镂空所述遮光层而形成,以便于按键125透光。所述遮光层由喷涂于按键板120的正面和/或反面上的不透光的油墨而形成。优选的,所述遮光层喷涂于按键板120的正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6,每个触控开关142配置多个发光元件143,该多个发光元件143设置于触控开关142的周围,且所述多个发光元件143发出的光线经导光柱131与导光片132投射至按键125上,以使得按键125发光。所述多个发光元件143均匀地设置于触控开关142周围。例如,参见图6,每个触控开关142配置两个发光元件143,该两个发光元件143沿经触控开关142的同一轴线设置于触控开关142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143的发光频率相同或不同,所述多个发光元件143的发光颜色相同或不相同,所述多个发光元件143的发光亮度相同或不相同。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143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该多个发光元件143分别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经导光柱131和/或导光片132混光形成混合光,使得投射至按键125上的光为混合光,从而使得按键125发出混合光,提高按键125的辨识度,便于用户识别。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述第一挡光槽126向隔板111的正面1111方向凸出设置,结合图6,所述第二挡光槽115自隔板111的正面1111向隔板111的反面方向凹陷形成,结合图3,第一挡光槽126插接于第二挡光槽115中,以形成导光密闭空间1131,使得设置于导光密闭空间1131内的发光元件143发出的光不会发散至导光密闭空间1131之外。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结合图6与图2,所述第二挡光槽115中设有与第一挡光槽126的槽壁1261相插接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包括相连接的插接槽1151与插接沟1152。所述插接槽1151由第二挡光槽115的槽壁1153与和槽壁1153相平行设置的插接壁11511构成,第一挡光槽126的槽壁1261插接于于第二挡光槽115的槽壁1153与插接壁11511之间,以三重侧壁挡光,避免设置于导光密闭空间1131中的发光元件143的发出的光发散至外界;所述插接沟1152由贯通所述挡板的通槽所形成,第一挡光槽126的槽壁1261插接于插接沟1152中,延伸至安装空间114中,从而由第一挡光槽126的槽壁1261与盒体110的侧壁112双重遮光,且部分光还可引导至安装空间114中以挡光,避免设置于导光密闭空间1131中的发光元件143的发出的光发散至盒体110之外;由此,插接槽1151与插接沟1152所构成的插接部,便于第一挡光槽126的槽壁1261插接于插接部中,避免设置于发光元件143发出的光发散至导光密闭空间1131之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述第一挡光槽126中设有集光器1262,所述集光器1262设置于第一挡光槽126的相邻两个槽壁1261之间,集光器1262用于将设置于导光密闭空间1131内的发光元件143向四周发散的光反射至导光柱131和/或导光片132上,使得导光片132可向按键125投射更多的光,提高按键125的发光亮度。而且,集光器1262还可用于遮光,避免发光元件143发出的光发散至导光密闭空间1131之外。优选的,所述集光器1262朝向导光柱131或导光片132的面为反光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述按键板120上设有多个按键区129,所述多个按键区129规则地布设于按键板120。
在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中,结合图1与图2,所述控制盒100中还设有编码组件150,所述编码组件150包括旋钮组件、及设置于第一电路板141上的编码器155。优选的,所述编码组件150用于旋转控制灯具的发光元件143的发光亮度和/或发光颜色和/或发光频率。
结合图2与图4,所述旋钮组件包括旋钮151与第一固定圈152,所述按键板12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27,所述旋钮151设置于按键板120的正面,且旋钮151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27之上。所述第一固定圈152的一端设有顶壁1521,且第一固定圈152的口径小于第一安装孔127与旋钮151的口径,使得旋钮151可套设第一固定圈152,使得第一固定圈152的顶壁1521伸入旋钮151内部与旋钮151的顶壁1511相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圈152的另一端设有固定环1522,固定环1522的口径大于第一固定圈152与第一安装孔127的口径,从而使得固定环1522在按键板120的反面122与第一安装孔127相卡接,使得旋钮151在第一固定圈152的固定环1522的限位下,不能从盒体110中脱出,维持控制盒100的结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旋钮151与第一固定圈152的顶面之间还设有缓冲圈153。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述按键板120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127在按键板120的正面121上凸出设置有安装圈128,旋钮151套设所述安装圈128,使得所述安装圈128设置于旋钮151内,且第一固定圈152也套接设置于所述安装圈128之内。
结合图2与图6,所述编码器155设置于第一电路板141上,编码器155上设有旋转轴154。隔板11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114,所述隔板111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1114设有凸出隔板111正面1111的第二固定圈1115,旋转轴154可穿过第二安装孔1114与第二固定圈1115进入容置空间113中,所述第一固定圈152的顶壁1521上设有连接孔,旋转轴154可穿过所述连接孔,而与旋钮151的顶壁1511相固定连接,以便于通过旋钮151驱动旋转轴154转动,且通过旋转轴154驱动编码器155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述第一安装孔127面向隔板111的一侧设有卡位凸起1271,结合图6,所述第二安装孔1114朝向按键板120的一侧设有卡位凹槽11141,卡位凸起1271与卡位凹槽11141相插接,便于按键板120与隔板111相定位,以便于装配按键板120与盒体110。
所述按键板120与凸出于隔板111的第二固定圈1115的顶部11151相接设置,使得按键板120与隔板111相分离,使得按键板120悬空设置于隔板111之上,且按键板120与所述隔板111相配合封闭所述容置空间113。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与图2,所述按键板120设有多个按键区129,所述多个按键区129均匀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27的周围,也即是说,所述多个按键区129均匀的设置于旋钮151周围。例如,所述按键区129为四个,该四个按键区129均匀环绕所述安装孔设置,也即是四个按键区129均匀环绕所述旋钮151设置。
结合图2,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路板144,所述第二电路板144设置于安装空间114内,第二电路板144与第一电路板14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144上设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驱动控制盒100工作。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为单片机。
所述安装空间114内还设有配重块161,用于增加控制盒100的重量,以便于用户手持,使得控制盒100不会因为过轻而不方便操作。所述容置空间113的底部还设有硅胶垫162,所述硅胶垫162用于保护第一电路板141与第二电路板144,在控制盒100跌落时缓冲冲击力,保护第一电路板141与第二电路板144。且,硅胶垫162可增大第一电路板141相对于与盒体110转动的摩擦力,确保控制盒100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按键板120被旋钮151带动的情况,维持控制盒100的结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配重块161为铁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加工按键板120的薄壁区123时,将薄壁区123所处区域削薄,以形成所述薄壁区12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灯具,所述灯具包括发光单元与上文所述的控制盒,通过控制盒的按键和/或编码器控制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和/或发光亮度和/或发光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为灯带,所述控制单元可控制灯带的灯珠的发光数量,且还可控制灯珠的发光颜色和/或发光亮度和/或发光频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为灯台或吊灯或壁灯或霓虹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盒通过在按键板上设有薄壁区与厚壁区,使得在外部作用力下,薄壁区可相对于厚壁区弹性形变,以便于厚壁区改变与触控开关之间的距离,触发设置于盒体内的触控开关发出控制信号,薄壁区可分散作用于厚壁区的作用力,从而避免破坏按键板的结构;且触控开关与发光元件设置于导光密闭空间中,导光密闭空间可阻挡发光元件向导光密闭空间之外发散光线,使得发光元件仅经导光件将光线投射至按键上,使得仅控制盒的按键发光,提高按键的辨识度,便于用户操作控制盒。
以上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实用新型中实用新型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10)

1.一种控制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盒体及设置于盒体上的按键板,所述盒体设有与按键板相装配的容置空间,所述按键板设置有至少一个按键区,每个所述的按键区包括薄壁区与厚壁区,薄壁区的壁厚小于厚壁区的壁厚,所述厚壁区对应的容置空间中设有导光密闭空间;所述导光密闭空间内,设有发光元件与用于触发控制信号的触控开关,所述薄壁区受力所产生的弹性形变联动厚壁区来改变与触控开关之间的距离并作用于触控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壁区在其与盒体相对的面设有第一挡光槽,所述盒体对应第一挡光槽设有第二挡光槽,第一挡光槽与第二挡光槽相插接,以构成所述导光密闭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密闭空间内还设有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包括导光柱与导光片,所述导光片与所述厚壁区相贴合,所述导光柱一端与所述触控开关相接,另一端所述厚壁区相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区至少一面设有遮光层,所述遮光层镂空形成按键标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多个,所述多个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触控开关周围,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分别用于发射相同颜色或不同颜色的光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片的形状大小与相对应的厚壁区的形状大小相对应。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光槽中设有对应所述导光件设有多个集光器,各集光器分别将光线反射至所述导光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中设有编码器及对应编码器的旋钮组件,所述旋钮组件包括旋钮和与旋钮相套接的固定圈,按键板对应旋钮设有安装孔,所述旋钮经安装孔设置于按键板上,各个所述的按键区环绕所述旋钮设置,所述固定圈上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口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口径,固定环在按键板的反面与安装孔相卡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分隔出所述容置空间以及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中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触控开关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隔板相贴合安装,所述隔板对应所述触控开关设有通孔以通向相应的导光密闭空间。
10.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控制盒与至少一个发光单元,所述控制盒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和/或亮度和/或闪烁频率。
CN202222130476.XU 2022-08-08 2022-08-08 控制盒及灯具 Active CN218676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0476.XU CN218676891U (zh) 2022-08-08 2022-08-08 控制盒及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0476.XU CN218676891U (zh) 2022-08-08 2022-08-08 控制盒及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6891U true CN218676891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55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30476.XU Active CN218676891U (zh) 2022-08-08 2022-08-08 控制盒及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6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83228B2 (en) Audio speaker illumination system
US7283066B2 (en) Illuminated keyboard
CN218676891U (zh) 控制盒及灯具
US20190301698A1 (en) Electrical device for a vehicle running board
JP4301093B2 (ja) 照明装置
KR100515781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스위치
JP4561719B2 (ja) ライセンスプレート照明装置
CN219575460U (zh) 按键结构及控制装置
CN209074283U (zh) 主机部件和料理机
CN210485582U (zh) 一种使用双层厚壁结构实现均匀发光的后组合灯
CN220402135U (zh) 一种储能电源
KR100287925B1 (ko) 자동차 계기판용 지침
CN211294927U (zh) 按钮组件及监测贴片
CN218064797U (zh) 一种多功能感应灯
CN216390967U (zh) 触摸按键装置和智能镜
CN220892177U (zh) 一种装饰灯
KR200339011Y1 (ko) 차량용 도어스텝 램프장치
CN217804257U (zh) 车载香薰器
KR20050018108A (ko) 차량용 스위치 구조
CN210050637U (zh) 具有挡光结构的投光灯具
JP7070027B2 (ja) 表示装置
JP4353501B2 (ja) 表示灯
KR101583082B1 (ko) 사이드 조명을 이용한 푸시록 스위치
JP2001243829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ランプ装置
KR200161366Y1 (ko) 리모콘 버튼의 불빛 반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