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5963U - 无风扇式工控机 - Google Patents

无风扇式工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5963U
CN218675963U CN202222879158.3U CN202222879158U CN218675963U CN 218675963 U CN218675963 U CN 218675963U CN 202222879158 U CN202222879158 U CN 202222879158U CN 218675963 U CN218675963 U CN 218675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 dissipation
fan
installation cavity
dissipa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791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月刚
许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ik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ik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ik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ik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791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5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5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5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风扇式工控机,包括:壳体,包括基部和与所述基部相接的散热板,所述基部和所述散热板配合围成有第一安装腔;内隔罩,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且罩设在所述散热板上,所述内隔罩和所述散热板配合围成有第二安装腔;其中,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容置有高发热量的第一元器件,所述第一安装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外的区域容置有低发热量的第二元器件。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散热的同时,能够降低发热量较高的元器件对发热量较低的元器件的影响。

Description

无风扇式工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风扇式工控机。
背景技术
工控机即工业控制计算机,是一种对生产过程及机电设备、工艺装备进行检测与控制的工具的总称。工控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主板、硬盘、扩展板、电源、散热风扇等元器件。由于长期内外气流会将外界不利因素引入壳体内,常见问题是壳体内部积累厚厚灰尘,影响散热和正常运行,所以现有一部分工控机通过散热板来代替散热风扇进行内部散热。具体的,壳体包括顶部开口的基部和封盖在顶部开口处的散热板,壳体内部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散热板流至外界。
然而,由于壳体内部元器件众多,导致壳体内的空间较大,热量无法集中快速地流向散热板,且仅有特定的几个元器件发热量较高,而其余元器件发热量相对较小,发热量较高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也会极大影响到其余发热量较小的元器件。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风扇式工控机,在保证散热的同时,能够降低发热量较高的元器件对发热量较低的元器件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风扇式工控机,包括:
壳体,包括基部和与所述基部相接的散热板,所述基部和所述散热板配合围成有第一安装腔;
内隔罩,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且罩设在所述散热板上,所述内隔罩和所述散热板配合围成有第二安装腔;
其中,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容置有高发热量的第一元器件,所述第一安装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外的区域容置有低发热量的第二元器件。
进一步地,所述基部包括前板、后板、侧板、底板以及顶板,所述散热板与所述侧板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元器件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紧邻所述散热板,且与所述散热板平行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与所述散热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容纳所述主板上的元件,所述元件包括处理器,所述散热板对应所述处理器的部分朝向所述主板凸出,且与所述处理器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朝向所述主板的一面向内凹陷有若干用于供所述元件嵌设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元器件包括硬盘和电源模块,所述硬盘固定在所述内隔罩上、且与所述主板平行布置,所述硬盘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板电连接,且紧邻所述散热板。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和所述散热板之间通过连接柱相接,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散热板之间通过连接柱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的边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口,所述内隔罩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口的一侧为敞开侧,所述前板封挡在所述敞开侧,所述前板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口的区域开设有第一让位口。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所述内隔罩之间具有供所述主板与所述第二元器件电连接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可拆卸地承载于所述内隔罩、所述侧板以及所述前板上,且所述顶板限位在所述散热板、所述侧板以及所述后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的第一安装腔内设置内隔罩,内隔罩罩设在散热板上,以与散热板配合围成第二安装腔,高发热量的第一元器件容置于第二安装腔内,低发热量的第二元器件位于第二安装腔外,从而能够降第一元器件对第二元器件的影响,且由于内隔罩罩设在散热板上,因而第二安装腔中的热量能够快速集中至散热板上,以便快速散热,从而避免第一元器件温度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风扇式工控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控机打开顶板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板、电源模块及散热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内隔罩与散热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图5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7是图2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00、壳体;110、基部;111、前板;1111、第一让位口;1112、第二让位口;1113、第二承载部;112、后板;113、侧板;1131、第一承载部;1132、限位部;114、底板;115、顶板;1151、连接部;1152、紧固件;1153、握持部;120、散热板;121、凹槽;130、第一安装腔;200、内隔罩;210、第一隔板;220、第二隔板;230、第三隔板;300、第二安装腔;410、主板;411、处理器;412、第一连接口;420、硬盘;430、电源模块;440、连接柱;450、连接板;460、扩展板;461、第二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对应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无风扇式工控机,包括:壳体100,包括基部110和与基部110相接的散热板120,基部110和散热板120配合围成有第一安装腔130;内隔罩200,位于第一安装腔130内,且罩设在散热板120上,内隔罩200和散热板120配合围成有第二安装腔300;其中,第二安装腔300内容置有高发热量的第一元器件,第一安装腔130位于第二安装腔300外的区域容置有低发热量的第二元器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100的第一安装腔130内设置内隔罩200,内隔罩200罩设在散热板120上,以与散热板120配合围成第二安装腔300,高发热量的第一元器件容置于第二安装腔300内,低发热量的第二元器件位于第二安装腔300外,从而能够降第一元器件对第二元器件的影响,且由于内隔罩200罩设在散热板120上,因而第二安装腔300中的热量能够快速集中至散热板120上,以便快速散热,从而避免第一元器件温度过高。
进一步地,基部110包括前板111、后板112、侧板113、底板114以及顶板115,散热板120与侧板113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3所示,第一元器件包括主板410、硬盘420和电源模块430,主板410紧邻散热板120,且与散热板120平行布置,以使热量更好地流至散热板120。主板410和散热板120之间通过连接柱440相接,连接柱440数量有多个,且分布在主板410的多个位置。硬盘420固定在内隔罩200上、且与主板410平行布置,硬盘420与主板410电连接。电源模块430与主板410电连接,且紧邻散热板120,电源模块430和散热板120之间也通过连接柱440相接。
由于主板410的板面上设有若干的元件,为了避免挤压元件,主板410和散热板120之间具有间隙,以容纳元件。参照图4和图5所示,元件包括处理器411,由于处理器411为主要发热源,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板120对应处理器411的区域朝向主板410凸出,且与处理器411相接触,从而对处理器411进行快速散热。此外,为了减小散热板120和主板410之间的间隙,提高整个主板410的散热效果,散热板120朝向主板410的一面向内凹陷有若干凹槽121,凹槽121与主板410上凸出程度较大的元件相对应,以使元件能够嵌设于凹槽121中,减小散热板120和主板410间的间隙,同时也能够提高这部分元件的散热效果。
优选地,由于主板410的边侧会设置若干第一连接口412,以与外部接头(图未示)相接,为了避免内隔罩200阻挡第一连接口412,在本实施例中,内隔罩200朝向第一连接口412的一侧为敞开侧,前板111封挡在敞开侧。参照图2所示,前板111对应第一连接口412的区域开设有若干第一让位口1111,接头可自第一让位口1111伸入第二安装腔300中,并与第一连接口412相接。
为了使第二安装腔300外的第二元器件能够与主板410电连接,内隔罩200与底板114之间具有间隙。具体的,参照图5和图6所示,内隔罩200包括第一隔板210、垂直连接在第一隔板210顶侧的第二隔板220以及垂直连接在第一隔板210远离前板111一侧的第三隔板230。第一隔板210与散热板120平行,第一隔板210的下侧与底板114之间具有用于供主板410与第二元器件电连接的间隙。第二隔板220和第三隔板230相互垂直,第二隔板220和第三隔板230均与散热板120相抵持。
返回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元器件包括连接板450和扩展板460。连接板450与主板410电连接,且与底板114相平行,连接板450部分自底板114和第一隔板210之间的间隙延伸至第一安装腔130。扩展板460垂直插接在连接板450上,以实现与主板410的电连接。扩展板460与主板410相平行,扩展板460朝向前板111的边侧设有第二连接口461,前板111对应第二连接口461位置处开设有第二让位口1112。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拆装扩展板460,顶板115可拆卸地承载于内隔罩200、侧板113以及前板111上,且顶板115限位在散热板120、侧板113以及后板112之间。
具体的,结合图7所示,侧板113顶部设有第一承载部1131,第一承载部1131由侧板113的顶侧向内弯折而成,第一承载部1131与底板114相平行,且与第二隔板220平齐,顶板115可承载于第二隔板220和第一承载部1131上。第一承载部1131具有朝向散热板120的限位部1132,散热板120的高度高于第二隔板220和/或第一承载部1131,顶板115限位在限位部1132和第二隔板220之间。优选地,后板112的高度高于第二隔板220和/或第一承载部1131,以在垂直前板111和/或后板112的方向对顶板115进行限位。前板111的顶侧设有第二承载部1113,第二承载部1113由前板111的顶侧向内弯折而成,第二承载部1113与底板114相平行,且与第二隔板220平齐。
顶板115靠近前板111的边侧设有连接部1151,连接部1151为板状结构,且与前板111相平行,连接部1151具体由顶板115向下弯折而成。当顶板115与后板112相抵时,连接部1151紧邻前板111。连接部1151和前板111之间穿设有紧固件1152,以实现顶板115的紧固,紧固件1152具体为螺栓、螺钉等螺纹件。优选地,连接部1151上设有用于抓取的握持部1153,握持部1153沿着垂直前板111和/或后板112的方向延伸,以相对连接部1151凸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风扇式工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包括基部(110)和与所述基部(110)相接的散热板(120),所述基部(110)和所述散热板(120)配合围成有第一安装腔(130);
内隔罩(200),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30)内,且罩设在所述散热板(120)上,所述内隔罩(200)和所述散热板(120)配合围成有第二安装腔(300);
其中,所述第二安装腔(300)内容置有高发热量的第一元器件,所述第一安装腔(130)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腔(300)外的区域容置有低发热量的第二元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风扇式工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110)包括前板(111)、后板(112)、侧板(113)、底板(114)以及顶板(115),所述散热板(120)与所述侧板(113)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风扇式工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器件包括主板(410),所述主板(410)紧邻所述散热板(120),且与所述散热板(120)平行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风扇式工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410)与所述散热板(120)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容纳所述主板(410)上的元件,所述元件包括处理器(411),所述散热板(120)对应所述处理器(411)的部分朝向所述主板(410)凸出,且与所述处理器(411)相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风扇式工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20)朝向所述主板(410)的一面向内凹陷有若干用于供所述元件嵌设的凹槽(121)。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风扇式工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器件包括硬盘(420)和电源模块(430),所述硬盘(420)固定在所述内隔罩(200)上、且与所述主板(410)平行布置,所述硬盘(420)与所述主板(410)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430)与所述主板(410)电连接,且紧邻所述散热板(12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风扇式工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410)和所述散热板(120)之间通过连接柱(440)相接,所述电源模块(430)和所述散热板(120)之间通过连接柱(440)相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风扇式工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410)的边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口(412),所述内隔罩(200)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口(412)的一侧为敞开侧,所述前板(111)封挡在所述敞开侧,所述前板(111)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口(412)的区域开设有第一让位口(1111)。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风扇式工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4)与所述内隔罩(200)之间具有供所述主板(410)与所述第二元器件电连接的间隙。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风扇式工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5)可拆卸地承载于所述内隔罩(200)、所述侧板(113)以及所述前板(111)上,且所述顶板(115)限位在所述散热板(120)、所述侧板(113)以及所述后板(112)之间。
CN202222879158.3U 2022-10-31 2022-10-31 无风扇式工控机 Active CN218675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9158.3U CN218675963U (zh) 2022-10-31 2022-10-31 无风扇式工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9158.3U CN218675963U (zh) 2022-10-31 2022-10-31 无风扇式工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5963U true CN218675963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7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79158.3U Active CN218675963U (zh) 2022-10-31 2022-10-31 无风扇式工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59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69941A (en) Device for mounting fan in a portable computer
EP0834795B1 (en)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US6392891B1 (en) Utilizing a convection cooled electronic circuit card for producing a conduction cooled electronic card module
US7660114B2 (en) Heat dissipating member, heat dissipating mechanis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0691184B1 (en) Heat sink assemblies having removable portions
KR19990030713A (ko) 전자 시스템의 방열장치 및 방열장치가 사용된 컴퓨터 시스템
US7952868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and data storage device bracket of the computer enclosure
US8248779B2 (en) Computer and fixing bracket thereof
US5436794A (en) Industrial controller card rack with heat transfer across card edges
CN218675963U (zh) 无风扇式工控机
KR20060016236A (ko) 데스크 탑 퍼스널 컴퓨터에 삽입되는 확장 기판 구조
CN211405842U (zh) 变频器
US20110157816A1 (en) Small-sized computer host
CN210119733U (zh) 国产服务器及国产服务器主板模组
CN215679248U (zh) 用于计算机的电源供应器
CN213073424U (zh) 门禁机
CN215494872U (zh) 板卡结构
CN219758783U (zh) 双线路板和散热装置的迷你电脑
CN220305743U (zh) 一种散热器维护门结构和加固计算机
CN215872410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20122256U (zh) 一种无线模组防护罩
CN216817344U (zh) 多热源散热组件
CN211405843U (zh) 变频器
CN211718844U (zh) 一种纯平电阻屏抗干扰一体机
US20240081014A1 (en) Processor back-plate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