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3301U -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3301U
CN218673301U CN202222882970.1U CN202222882970U CN218673301U CN 218673301 U CN218673301 U CN 218673301U CN 202222882970 U CN202222882970 U CN 202222882970U CN 218673301 U CN218673301 U CN 218673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waste heat
driving
shell
recover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29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扬
戴力
卢骜
王震
蒋水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829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3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3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3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ic Pump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包括,设备台,设备台的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与泵组,余热利用组件,设于设备台的外壁处,其中:余热利用组件包括保温壳、循环管、集中壳、挤压活塞、驱动扇叶与驱动组件,保温壳套设于泵组的外壁处,循环管嵌设于保温壳的内壁处。通过余热利用组件,可以实现对驱动电机与泵组之间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加热保温壳内部的水,当内部压力足够时,通过压力管撞击驱动扇叶,通过驱动组件,对挤压活塞进行挤压,实现对循环管进行持续水输出,将加热的水,输送到外界环境中的水管,利用低品位热量进行再利用,保证环保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在地源热泵的工作下,往往需要采用太阳能进行补充,在工作的过程中,热泵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散热,造成能量的损耗,一方面造成了热泵工作位置环境温度上升,另外一方面无法平衡外部较为冷却的管道,导致外部的管道极易产生冻结,最终需要花费额外的能源,去对管道进行加热,最终使得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旨在解决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包括,
设备台,所述设备台的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与泵组;
余热利用组件,设于设备台的外壁处,其中:所述余热利用组件包括保温壳、循环管、集中壳、挤压活塞、驱动扇叶与驱动组件,所述保温壳套设于泵组的外壁处,所述循环管嵌设于保温壳的内壁处,所述集中壳固定设置驱动电机的一端外壁处,所述挤压活塞嵌设于设备台的外壁底部处,所述驱动扇叶转动嵌设于集中壳的内壁处,所述驱动扇叶的一端外壁通过转轴固定设置于驱动组件的输入端,所述循环管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阀门与挤压活塞的输出端处相互连通设置,所述循环管的输出端通过管道缠绕于外部环境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联动杆、移动杆、主动锥形齿轮与从动锥形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锥形齿轮通过转轴固定设置于驱动扇叶的外壁一侧中心处,所述主动锥形齿轮与从动锥形齿轮的外壁相互啮合传动连接,所述从动锥形齿轮通过转轴转动套设于驱动杆的一端外壁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转动插设于其中一个移动杆的一端外壁处,两个所述移动杆的一端滑动嵌设于联动杆的内壁处。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挤压活塞的一端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于泵组的输入端处,所述保温壳的外壁一侧连通设置有释压阀,且释压阀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压力管,所述压力管的一端连通到集中壳的一端外壁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中,通过余热利用组件,可以实现对驱动电机与泵组之间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加热保温壳内部的水,当内部压力足够时,通过压力管撞击驱动扇叶,通过驱动组件,对挤压活塞进行挤压,实现对循环管进行持续水输出,将加热的水,输送到外界环境中的水管,利用低品位热量进行再利用,保证环保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设备台;2、驱动电机;3、泵组;4、保温壳;5、压力管;6、释压阀;7、集中壳;8、驱动杆;9、联动杆;10、移动杆;11、主动锥形齿轮;12、从动锥形齿轮;13、挤压活塞;14、驱动扇叶;401、循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包括,
设备台1,设备台1的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2与泵组3;
余热利用组件,设于设备台1的外壁处,其中:余热利用组件包括保温壳4、循环管401、集中壳7、挤压活塞13、驱动扇叶14与驱动组件,保温壳4套设于泵组3的外壁处,循环管401嵌设于保温壳4的内壁处,集中壳7固定设置驱动电机2的一端外壁处,挤压活塞13嵌设于设备台1的外壁底部处,驱动扇叶14转动嵌设于集中壳7的内壁处,驱动扇叶14的一端外壁通过转轴固定设置于驱动组件的输入端,循环管401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阀门与挤压活塞13的输出端处相互连通设置,循环管40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缠绕于外部环境管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余热利用组件,可以实现对驱动电机2与泵组3之间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加热保温壳4内部的水,当内部压力足够时,通过压力管5撞击驱动扇叶14,通过驱动组件,对挤压活塞13进行挤压,实现对循环管401进行持续水输出,将加热的水,输送到外界环境中的水管,利用低品位热量进行再利用,保证环保效果。
具体的,驱动组件包括联动杆9、移动杆10、主动锥形齿轮11与从动锥形齿轮12。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组件,可以实现动力的传送。
具体的,主动锥形齿轮11通过转轴固定设置于驱动扇叶14的外壁一侧中心处,主动锥形齿轮11与从动锥形齿轮12的外壁相互啮合传动连接,从动锥形齿轮12通过转轴转动套设于驱动杆8的一端外壁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从动锥形齿轮12通过转轴转动套设于驱动杆8的一端外壁处,可以实现稳定的动力输出。
具体的,驱动杆8的一端转动插设于其中一个移动杆10的一端外壁处,两个移动杆10的一端滑动嵌设于联动杆9的内壁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联动杆9和移动杆10,实现对移动杆10进行持续的驱动。
具体的,移动杆10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挤压活塞13的一端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移动杆10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挤压活塞13的一端处,可以实现对挤压活塞13的稳定挤压。
具体的,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设置于泵组3的输入端处,保温壳4的外壁一侧连通设置有释压阀6,且释压阀6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压力管5,压力管5的一端连通到集中壳7的一端外壁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释压阀6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压力管5,压力管5的一端连通到集中壳7的一端外壁处,可以保证高压的水蒸气输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泵组3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产生热量的散失,首先将水持续注入到保温壳4的内部,对保温壳4内部的水源进行加热,随后产高压水蒸气,同步对循环管401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同时通过压力管5和施压阀,推动去扇叶旋转,水蒸气在集中壳7的内部冷却,带动主动锥形齿轮11旋转,带动驱动杆8和从动锥形齿轮12旋转,带动联动杆9和驱动杆8,带动挤压活塞13,持续对循环管401进行挤压,使得循环管401内部的水对外部较冷的管道进行持续加热,避免冻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台(1),所述设备台(1)的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2)与泵组(3);
余热利用组件,设于设备台(1)的外壁处,其中:所述余热利用组件包括保温壳(4)、循环管(401)、集中壳(7)、挤压活塞(13)、驱动扇叶(14)与驱动组件,所述保温壳(4)套设于泵组(3)的外壁处,所述循环管(401)嵌设于保温壳(4)的内壁处,所述集中壳(7)固定设置驱动电机(2)的一端外壁处,所述挤压活塞(13)嵌设于设备台(1)的外壁底部处,所述驱动扇叶(14)转动嵌设于集中壳(7)的内壁处,所述驱动扇叶(14)的一端外壁通过转轴固定设置于驱动组件的输入端,所述循环管(401)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阀门与挤压活塞(13)的输出端处相互连通设置,所述循环管(40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缠绕于外部环境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联动杆(9)、移动杆(10)、主动锥形齿轮(11)与从动锥形齿轮(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锥形齿轮(11)通过转轴固定设置于驱动扇叶(14)的外壁一侧中心处,所述主动锥形齿轮(11)与从动锥形齿轮(12)的外壁相互啮合传动连接,所述从动锥形齿轮(12)通过转轴转动套设于驱动杆(8)的一端外壁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8)的一端转动插设于其中一个移动杆(10)的一端外壁处,两个所述移动杆(10)的一端滑动嵌设于联动杆(9)的内壁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0)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挤压活塞(13)的一端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设置于泵组(3)的输入端处,所述保温壳(4)的外壁一侧连通设置有释压阀(6),且释压阀(6)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压力管(5),所述压力管(5)的一端连通到集中壳(7)的一端外壁处。
CN202222882970.1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18673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2970.1U CN218673301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2970.1U CN218673301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3301U true CN218673301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6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2970.1U Active CN218673301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33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41318A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快速降温设备
CN218673301U (zh)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余热回收装置
CN210518022U (zh) 一种可自循环降温的步进电机
CN211666802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散热装置
CN217115863U (zh) 新能源发电机用降温装置
CN214998255U (zh) 一种节能循环水泵
CN209643214U (zh) 一种通讯器材用散热底座
CN212116047U (zh) 一种伺服电机专用电源散热器
CN207674578U (zh) 一种风能供暖系统
CN206752571U (zh) 压缩机制水器及制水系统
CN2937543Y (zh) 太阳能磁动力装置
CN214533393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舱散热装置
CN212717500U (zh) 一种液压站油液冷却装置
CN220955935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机体降温装置
CN213454367U (zh) 一种冷却塔复合式地源热泵装置
CN210900730U (zh) 一种滴灌设备用冷却装置
CN217183129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发电机组
CN212928730U (zh) 一种减速器用风冷装置
CN208079631U (zh) 一种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的温控装置
CN204061049U (zh) 一种带有蒸发冷却装置的风力发电机构
KR101514673B1 (ko) 밀폐형 지열수 순환유량을 이용한 발전장치
CN215974959U (zh) 一种节能型高效工业制氧装置
CN213273270U (zh) 一种地源热泵保温系统
CN211670729U (zh) 一种炉水强制循环泵
CN213043588U (zh) 一种智能变频一体化控制模块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